統哥 X 林沅滸
Civic Type-R FK2 是有著如何的設定讓它能在紐伯林跑出優異的成績?來看統哥跟沅仔的試車報告!video by WJ.Liao 廖為杰
#HondaCivicTypeRFK2 Final Edition
GoPro 台灣粉絲團
Flowing Ocean 孚海國際
同時也有5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萬的網紅8891汽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對於台灣大部分的家庭來說,因為生活成本考量,買車的重點往往落在便宜又大碗的思維上,尤其對於有了小孩的家庭來說,想要選一台心目中理想的休旅車,卻可能因此加重許多負擔,因此屬於小型MPV的Nissan Livina就因其獨特的定位而在市場上佔有了一席之地。但在競爭對手Toyota Sienta出現之後L...
試車報告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八卦
[試車報告] McLaren 570S 迴旋紅鏢
4K UHD: https://youtu.be/pPHyRhoi0sQ
提到F1賽場上的常勝軍,McLaren的威名車迷肯定不陌生!
而說到McLaren公路車款,強悍、稀有且昂貴,絕對是十足貼切!
也因此,擁有一輛McLaren跑車,既顯得品味獨具,更是令人稱羨!
與570S相遇的這天,我們就來看看,這輛Mclaren初級車款,將會帶來什麼體驗,又會打破什麼樣的入門級距框架!
優雅鬥士
自推出MP4-12C後,McLaren便毫無不保留的嶄露了進軍公路車款之決心!
短短幾年間,P1、650S、675LT接連現身,而在2015年,McLaren更首度推出隸屬Sports Series入門級距車型,也就是本次我們的試駕主角 - McLaren 570S。
也因McLaren 570S並非其他車款之繼任者,570S有著與同門老大哥們截然不同的外型,好比它的頭燈設計依舊源自於廠徽造型,但面積較650S大上不少,且570S尾燈雖與P1同樣採用廠徽造型燈條,下方也有著為增加高速行駛穩定性的氣流擴散器,但排氣尾管改為左右單出設計,與其他同門車款相較,可說是設計風格相似,但整體造型迥異!
或許是因車輛頭尾的曲線設計,若未由車側望去,或許各位會很難想像,其實570S是輛標準長車頭、短車尾的跑車,而說到車側最引人注目之處,那便是結合上、下進氣口,與簍空門把的黑色導流槽,還有那簍空的C柱設計。
打開較650S更為上挺的前掀式車門,坐上570S時,不難察覺其門檻雖同樣寬厚,但降低後的門檻高度確實使出入車輛輕鬆了些,此外,570S雖是強調日常使用的車款,但車內依然保有McLaren一向簡約的陳設風格,再加上較650S更略侷促的腿部、肩部空間,在車內,不論駕駛或乘客都絕不可能忘記它是輛彎道機器的本質!
也正因此,我們此刻所關注的,已並非中控台上7吋螢幕可觸控操作冷氣的功能,或是Active Dynamic Panel操作是否繁瑣依舊,而是撥動換檔片、踩下油門後,到底570S會帶給我們何等的驚艷!
越級實力
570S的引擎採用型號M838TE,這具引擎與650S的M838T相較,有30%經過改造,雖然引擎動力數據下修至570hp/61.2kgm,但以其1313kg的車重設定,馬力重量比仍僅有2.3kg/hp,搭配雙離合器七速自手排,原廠0~100km/h加速仍可於3.2秒達成,0~200km/h成績為9.5秒,極速更上探328km/h,性能表現依然強勁。
570S的車體結構依然以碳纖維單體座艙為主,這個車體重量比650S略重80kg,且雖進入座艙的門檻降低,它依然有著很棒的車體剛性。570S的前後雙A臂懸吊結構是由650S修改而來,除了保有主動調節阻尼的功能,原廠為其增設前後防傾桿的設計,再加上車體更小巧,實際駕馭的感受竟然比650S更棒!
雖然原廠將這輛跑車設定為McLaren的入門跑車,但實際駕馭感受一點都不入門,相反地,它能帶給駕駛者更高層次的駕馭樂趣,人車的互動感更為直接,那種感覺就是,可以隨心所欲地進行加速、過彎…
我們試車當天,很不巧,又是一個霪雨綿綿的日子,570S在濕滑的山道上奔馳,不會讓人有絲毫的恐懼感,即使在抓地力下降的情況下,大腳油門加速,M838TE引擎狂放的動力,讓後驅動輪不斷地出現打滑,但坐在駕駛座上,雙手握住方向盤,還是可以清晰地接收車體的慣性變化。
具體的描述駕馭精進的程度,在Normal的模式下,懸吊阻尼的收縮回饋比650S硬,通過連續S彎劇烈操駕時,懸吊支撐調節要比650S精準,當然,這也是前後懸吊增加的防傾桿發揮了功效!此外,雖然570S前42%、後58%的車體配重與老大哥相差無幾,但體積較小,纏鬥能力相對提升!當然,或許全油門衝刺的時刻,貼背感沒有650S那麼宏大,但在山道上無論出彎再加速,或者轉向的指向性,都不會亞於售價更高的650S,尤其這輛入門跑車仍配置碳纖維陶瓷煞車,制動效果同樣優異,整合上述優點,即使雨天急馳,也不會讓人心生畏懼,反而有種易於掌控的駕馭樂趣產生。
TCar短評
570S的造型雖然沒有650S搶眼,但性能表現差異不大,加上操控性能提升,對於講究駕馭樂趣的玩家而言,開過後會有更高的評價。可惜,這款車的Active Dynamic Panel操作開關仍然過於繁複,少了簡潔的操作感,再加上新的碳纖維車體門檻雖然降低,適合穿著窄裙的女伴進出座艙,但腿部空間更小,車室肩部空間的壓迫感也較為明顯,較不適合體型壯碩的駕駛者操駕。
McLaren 570S
引擎型式 3799c.c. V8 DOHC 32V + Twin Turbo
最大馬力 570hp/7400rpm
最大扭力 61.2kgm/5000~6500rpm
長寬高 4530x2095x1202mm
軸距 2670mm
車重 1313kg
驅動模式 MR
煞車結構 四輪碳纖維陶瓷碟煞
懸吊結構 前後雙A臂
輪胎規格 前225/35 ZR19 後285/35 ZR20
國內售價 1168萬元起
主要配備:
LED頭尾燈
輕量化鍛造輪圈
碳纖維陶瓷煞車系統
行李箱12V電源供應孔
7吋中控多媒體觸控顯示幕
4揚聲器音響系統(標配)
車頭揚升系統
McLaren Taiwan TCar 葉明德
#mclaren #570S #supercar #tcar #葉明德
試車報告 在 TopGear HK 極速誌 Facebook 八卦
【新款R8 V10 Plus有乜特別】
兩分鐘簡介新款R8 V10 Plus有乜特別之處。詳細試車報告當然要留意9月號《TopGear極速誌》啦!
#TestDrive #Audi #R8
試車報告 在 8891汽車 Youtube 的評價
對於台灣大部分的家庭來說,因為生活成本考量,買車的重點往往落在便宜又大碗的思維上,尤其對於有了小孩的家庭來說,想要選一台心目中理想的休旅車,卻可能因此加重許多負擔,因此屬於小型MPV的Nissan Livina就因其獨特的定位而在市場上佔有了一席之地。但在競爭對手Toyota Sienta出現之後Livina的吸引力還是足夠的嗎?在今天的試駕過後,我們會用一般消費者的觀點,告訴你3個值得買跟3個不值得買的理由。
查看Nissan Livina的完整規配和價格
http://8891.com.tw/85q
誰是日產平民王?小RV-Livina、還是俊俏掀背Tiida?
http://8891.com.tw/CD4
8891新車《為什麼要買?》單元從消費者觀點出發,結合實際的使用過程,針對您關注的車款整理出三個值得買的理由和三個不值得買的理由。讓大家理性地了解各車優缺點,提供客觀的選車參考,這裡沒有業配,只有實話實說!
試車報告 在 Bike-in NET Youtube 的評價
在車價持續上漲的台灣車市
主攻通勤族群的平價車款
已成為各大車廠的全新戰場
向來以性能、配備聞名的PGO摩特動力
也在去年底推出BON 125投入戰場
透過全新設計的外型、配備
以及實用性和話題兼具的新科技
挑戰平價車款新定義!
[IN測試] 平價新定義 - PGO BON 125
拍攝/剪輯:
Bike IN機車資訊網
https://www.facebook.com/BikeIn.com.tw
協力:
PGO摩特動力
http://www.pgo.com.tw/index.php
KYT Taiwan
www.facebook.com/kyt.taiwan
On-Off開關道路特區
http://www.on-off.com.tw/
更多海內外二輪情報與最新消息
請隨時關注Bike IN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ikeIn.com.tw
試車報告 在 Bike-in NET Youtube 的評價
自1999年首次推出的悍將車系
是SYM三陽工業近十餘年來
投注最多心力、創造最多話題的經典車款
為追求更強的運動性與操控感
最新一代的FIGHTER六代徹底砍掉重練
搭載全新的VGS可變幾何下懸吊機構
再次挑戰150cc性能之王寶座!
[IN測試] SYM FIGHTER六代測試報告
由Bike In機車資訊網製作
更多相關新車情報與最新消息
請隨時關注Bike In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ikeIn.com.tw
試車報告 在 [試車報告] Audi A4 Sedan 30 TFSI 前驅型男4K UHD - Facebook 的八卦
[試車報告] Audi A4 Sedan 30 TFSI 前驅型男4K UHD: https://youtu.be/2Ra0JWU2yns 再次與全新A4相遇,當隨行的工作人員問到我們本次想試駕的車型版本時,我們毫不猶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