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BT 恐慌辯護】#換日線國際字典
▍什麼是 LGBT 恐慌辯護?
「LGBT 恐慌辯護」是美國法庭行之有年的訴訟答辯策略,指犯罪行為人將犯罪原因歸咎於對 LGBT 族群的恐慌,藉此尋求減刑之可能。
例如在殺人案件中,被告可能會主張他意外得知被害人是 LGBT 族群,讓他感到備受威脅,而在精神失常或自衛情況下行兇殺人。
「LGBT 恐慌辯護」最早可追溯至 1920 年代的美國,但直到近年仍持續有訴訟案件援用此種策略作為答辯。
舉例而言,2013 年發生於紐約的一起命案中,該案被告 Dixon(男性)就主張他之所以殺害被害女子 Nettles,是因為他在路上和被害女子搭訕聊天之後,意外發現被害人是跨性別女性;Dixon 聲稱他是在「感到男子氣概受傷」、「不想要被愚弄」的情況下,才會動手毆打被害人致死。
最後,法院判處 Dixon 有期徒刑 12 年。
外界普遍認為本案刑度低於一般殺人案件的刑度,並認為 Dixon 能獲得輕判,是因為 LGBT 恐慌辯護奏效的關係。
▍為什麼要禁止 LGBT 恐慌辯護?
在訴訟策略上提出 LGBT 恐慌辯護,其實是利用社會上對 LGBT 性少數族群的污名、歧視,創造出「加害人是出於不得已」的說詞,藉此減輕加害人罪責。
如果允許這樣的辯護策略存在,甚至加以採納,無異於否定 LGBT 性少數族群的存在正當性,甚至將 LGBT 性少數族群貶抑為活該被攻擊的次等公民。
因此,美國律師公會於 2013 年就發表過公開聲明,籲請美國全國立法禁止 LGBT 恐慌辯護。
截至目前為止,除今年 5 月剛完成立法的奧勒岡州外,另包括華盛頓特區等 12 個州,均已修法禁止 LGBT 恐慌辯護。
▍LGBT 恐慌辯護與仇恨犯罪
1998 年的 Matthew Shepard 命案,則是 LGBT 恐慌辯護促成仇恨犯罪立法規範的實例。
該案被害人 Shepard 是一名男同志大學生,某日前往酒吧時,被偶然認識的兩名男子帶走並毆打致死。
其中一名兇手的女友事後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兇手毆打 Shepard 的原因就是要教訓他,要 Shepard 少來招惹直男。
Shepard 命案兇手曾一度試圖提出 LGBT 恐慌辯護,但被法官駁回。
該案更促成了前任美國總統歐巴馬於 2009 年簽署聯邦層級的 Shepard 法案,將針對性別認同、性傾向、身心障礙者等的犯罪行為均列為仇恨犯罪。
▍閱讀全文,請見留言區傳送門 >>
#LGBT #恐慌辯護 #LGBT恐慌辯護 #MatthewShepard #犯罪 #族群 #美國 #被害人 #Dixon
身心障礙 減刑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八卦
日前参加《穿透黑暗的天光》及《送進黑牢的愛心餐》,兩本新書發表會,前者編集<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成員與阿扁總統的書信往來;後者則是阿扁總統送餐日記,敘述該會志工媽媽自2013年4月22日起,每日製作三餐,送到台中明德監獄給阿扁總統的經過,她們的心路歷程、每日的餐點。聆聽志工媽媽們的純真心聲,無限感慨,曾為阿扁執政團隊成員之一,對於這些代表台灣純真、光明、善良的志工們,真心地感謝及感激。
不同政治立場者,對阿扁總統的評價自有不同,六年前排山倒海似地司法訴訟,國人目不暇接:國務機要費案、洗錢案、龍潭購地案、外交零用金案、二次金改案、陳敏薰買官案、辜仲諒政治獻金案。另加國務機要費案外案,唆使他人偽證案,以及私自帶回機密文件可能觸犯洩漏機密案。依據陳順勝醫師文章,阿扁總統的病情與拘禁、判刑、密集頻繁與冗長應訊有關。身為律師、立法委員、第一位台北市民選直轄市長、首位政黨輪替國家元首、八年兩任總統,卻遭到如此不堪待遇,在民主國家,簡直不可思議。可是在民主起歩的台灣,除了一些基層民衆熱情無怨無悔支持,參與各種救援,或類似送愛心餐等令人感佩行動。昔日扁政府高官們、民進黨主政人士等冷默表現令人搖頭嘆息。
政治並非零和遊戲,民主政治提供一套政治運作機制,政治人物、政黨等在一定規則之下,公平競爭。成者取得執政權,失利者退出角逐,或俟機會東山再起,甚少你死我活,非置對方於死地。因此民主國家或威權轉型的準民主國家,國家元首即使觸犯法律,通常採取非法律手段,例如特赦。如採法律追訴手段,由於考慮國家元首身份的特殊性,對外代表國家,對內代表全體人民,因此即使判刑,也從輕發落,例如減刑、居家拘禁等,未曾有阿扁總統如此不人道待遇,並長期與一般受刑人同監。目前雖然在台中明德監獄,獨自刑舍,但在正常國家仍然非比尋常。況且醫師已經證明阿扁總統身心健康均已喪失,早已符合重症與失能診斷、身心障礙鑑定。
看了陳順勝醫師的文章,令人鼻酸心痛不已,昔日國家元首,一位充滿意志力、魄力、執行力的國會議員、首都市長、總統,六年之間被折磨成神經與精神完全失能,陳醫師神經醫生專業所診斷症狀,最後建議不宜留監獄繼續服刑,應該居家住療。台灣數十年累積的政治對抗,政黨、政治人物、狂熱的支持者,政治互動運作,超出常軌情事,不勝枚舉比比皆是。以對方的不是合理化己方的過激行為,如此惡性循環,恐將國家社會步入衰退之路。藍綠對抗禍害無窮,有識之士不能視而不見,尤其2014年九項地方選舉、2016年總統、立法委員選舉,此種政治衝突可能有增無減,令人憂心忡忡。馬英九先生應以國家前途民主發展為重,釋出善意消弭政治暴戾之氣,民進黨也責無旁貸,不要火上加油,理性專業問政。熱衷政治的人士冷靜思考,關心國事值得㰻勵,但是一本初衷,不要過猶不及。
不論為了國家和諧、民主國家常態、阿扁總統病情及基本人權,特赦或居家住療,讓阿扁總統回家,台灣如是文明進步民主國家,這是起碼的要件。阿扁總統自我使命感、對台灣的本土之愛、對政治特殊期待、對台灣政治與前途關注、對民進黨的恨鐵不成鋼的失落感,從將近30年政治生涯,以及近幾年獄中文章,已顯示無遺。阿扁總統在台灣政治發展史上已有其定位,一切功過,自有公平論斷,往後身體為重,回到吳淑珍那兒,共度人生。忝為舊屬,由衷祝福昔日同學、長官。
身心障礙 減刑 在 哇賽心理學 Facebook 八卦
「想談的方向跟本文主題無關,可以不用點連結」
從文中家屬的反應看到:「質疑兇嫌施信誠持有精神障礙手冊,恐怕因此獲得減刑,也難保手冊根本造假,政府單位隨便發給申請人卻不把關」
有幾點可以討論:
1.有精神障礙可獲得減刑是否合理?或是更細一點,哪些精神障礙才可以獲得減刑?
2.政府發給手冊的過程是否嚴謹?
ㄎ編心得:
我看到那句「因為擔心加害人持有身心障礙手冊,可能會讓刑期遭到減免,而要求黃國昌能召開記者會」感到有點驚訝,很顯然的,國人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想法是深刻存在的。在這種狀況下,心理學該扮演的不僅是對加害人的診斷而已,受害人及家屬的心理調適,也是讓整個案件能好好落幕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