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日本來回的協助運動員
前天一回來
迎接我的就是這場令人難忘的研習
「TRX-STC 黃金世代專項體能訓練」
既然是黃金世代
指的就是台灣頂尖的籃球選手與新生代教練
在現階段動盪不明的籃球發展中
這群選手更在意的是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路從TRX-STC認證
到後續加碼功能循環、DVRT沙袋分享
一整天12.5小時學術交雜的課程
只有午餐與晚餐短短的休息~
沒有人偷懶、沒有人喊累
大家努力操作著動作、詢問著細節
手上用心做著筆記、思索著應用
12.5小時的課程
滿滿的術科操作、高強度訓練
沒人喊累、沒人偷懶、沒人休息
滿滿的學科資訊、最新理論
沒人放空、沒人發呆
有的只是一雙雙渴望學習的眼睛
我也把自己數十年來
在運動科學與復健強化的資訊
毫無保留的一一分享~
選手身上有問題的我也努力協助
對於各種迷思與困惑也逐一解答
#籃球員常見的踝關節不穩定
#膝關節外側與前側緊繃現象
#疾停急煞時膝蓋壓力的問題
#轉身時腳掌推地的應用
#核心張力與對抗的鍛鍊
#正確上肢訓練對投籃手臂上舉的效應
#投籃彈道偏移與上肢不穩定的影響
#力量與功能效應在籃球訓練上的差異
................
太多太多知識
真的好難在一天內分享完
每個選手都有自己習慣的訓練方式
如何提供各種補強,而非取代策略
如何讓選手認識自己用方法照顧自己
對我來說,除了分享與教學
更是一種理論上的驗收與實證
#身體絕對不會說謊!
從選手臉上的表情與身體上的差異
可以明顯看到效果的呈現
下肢更穩、髖部更開
腰部不緊、投籃更順
經過正確的核心誘發
連動變得更好、腰部壓力下降
經過正確的肌群放鬆
整體關節壓力變得更少、角度更好
#給方法而非評論結果
是一天課程中我最想分享的觀點
選手只需要「享受訓練後的成果」
真正的教練則必須透過專業知識與經驗
協助選手找尋有效的策略與方法
有時教練看到選手轉身慢
不是告訴選手「你轉身太慢」
而該教導對方能產生轉身效率的方法
或是去除抑制轉身緩慢的因素
這次來上課的選手與教練
身上寫著滿滿台灣籃壇的歷史
他們為籃球的努力與付出
在國際場上的征戰與廝殺
能為他們盡一點綿薄之力
真的只是舉手之勞
更何況他們各個都是付費參加認證的學員
要去那裡找這麼棒的運動員啊!!!
就像黑人分享的一段話
#自己的籃球自己救
籃球發展很可能受限於制度與經營
但籃球運動本身
只要你有心,籃球魂就永不滅
未來只要你們有任何需求
一句話、一個喊聲
我們團隊一定極力協助絕不推辭
謝謝各位讓我看到真正的籃球魂
感謝各位12.5小時不間斷的努力
#BelieveTraining
#TRXSTC
#DVRT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70的網紅批踢安柏兒 x Sport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的一年來臨 Amber打算和歡歡來個秋後算帳! 這次舉辦了一個快問快答的小遊戲 想必問的問題一定很有爆點~~~ 就讓我們一同看下去吧!!!! ---------------------------------------------------------- 《來自未來的愛情》歡歡寫真暨新歌發表...
踝關節不穩 在 骨科戴大為醫師 Facebook 八卦
【足踝科】:竟然有這一科!?
朱家宏醫師是台灣少數專攻足踝疾病的骨科醫師。我在住院醫師時期曾經跟著朱醫師學習,得以一窺足踝手術的堂奧。
足踝的疾病和創傷有其特殊性,拇趾外翻、跟骨骨折、扁平足、踝關節不穩定、足踝的退化性關節炎,都是很複雜的問題。一般骨科醫師不一定都能了解。
朱醫師在投入足踝的領域,赴日進修時,台灣的足踝醫師一隻腳的腳趾頭就數得出來。可以說是台灣足踝醫學的先驅。(當然現在足踝醫學會已經壯大了)
他同時也是很早期就開始致力於經營網路部落格的骨科醫師(眼鏡小醫的腳ㄚ故事館),幾年前我會開始建自己的網站,受朱醫師影響很大。能把專業的知識翻譯成通俗的語言,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現在最常看到朱醫師的時候就是在【各大電視健康節目】。
朱醫師在台中成立的 行健骨科診所 ,雖名為診所,但是提供的足踝治療、手術卻是超越醫學中心等級。他所寫的書【自己的腳痛自己救】,讓我學到不少可以運用在看診上的知識。推薦這本好書。(已經不是新書了,但是是一直賣一直賣的長銷書。)
自己的腳痛自己救:足踝專科名醫教你遠離痛風、凍甲、腳麻、拇趾外翻、腳踝扭傷、足底筋膜炎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7905?sloc=main
踝關節不穩 在 Hunter 物理治療師 Facebook 八卦
【腳踝習慣性扭傷?藉由訓練改善此問題】
腳踝扭傷是常見的下肢運動傷害之一
扭傷後需要的恢復時間從兩周到三個月不等,且根據扭傷的程度會有所不同
但其中約有33%的人會變成慢性踝關節不穩定
即便已無明顯疼痛跟腫脹
仍會感到腳踝「不穩」、「卡卡」或是有「無力感」
不少人在走路或是回到運動場後對於腳踝的不穩定感到恐懼
害怕會再次扭傷腳踝
進而影響過去的運動習慣,甚至連步態都出現改變
臨床上也常遇到扭傷後不敢將身體重量放在患側腳上的個案
造成長期身體重心偏移,患側腳肌肉失衡的情況
使患側腳的肌力、穩定能力更差
嚴重的腳踝扭傷除了當下造成的韌帶及肌肉肌腱的傷害外
也可能影響我們身體的本體感覺、神經肌肉控制或動作策略等問題
本體感覺提供我們大腦訊息來掌握身體各個地方的相對位置
當肌肉、肌腱或是韌帶受傷後,就有可能影響此機制
接著造成神經肌肉控制和大腦動作策略改變
(例:跳躍、著地方式、步態)
有研究就發現當我們腳踝扭傷後
在跳躍著地前,小腿肌肉(腓腸肌與腓短肌)預先收縮的程度較低,反應較慢
腓腸肌與腓短肌這兩條肌肉負責協助控制腳踝快速或過多的旋後(常見翻船的動作)
因此當他們反應較慢時,就沒辦法及時提供腳踝穩定
面對突發狀況時,就比較容易再一次扭傷
也有研究發現慢性扭傷的人在跳躍著地時
因動作策略已改變
從內側往外側的地面的反作用力較大,緩衝時間也較短
較容易把腳踝推向翻船的位置
總結來說
當我們腳踝扭傷後有幾種可能會造成腳踝慢性不穩定,容易再次扭傷
1. 韌帶組織受傷,穩定能力較之前差
2. 本體感覺受損,影響神經肌肉控制和動作策略
3. 心理恐懼
如果再次扭傷後,就有可能會讓上述的問題更嚴重
使踝關節穩定度變得更差,問題一直反覆出現
話雖如此,但也不用因此而過度擔心
因為關節的穩定度還是可以訓練的
藉由訓練本體感覺和肌肉穩定關節的能力
改善踝關節穩定度並預防再次受傷的可能
在急性期過了之後,就可以從簡單的開放式訓練及早介入
後期則進行單腳平衡、跳躍等訓練
在循序漸進的訓練過程中,也能克服害怕再次扭傷的心理因素問題
這也是為甚麼醫師、物理治療師會告訴你扭傷後仍需要適度地活動腳踝的原因
底下的影片將跟大家分享兩個腳踝扭傷後的訓練動作
參考文獻: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9975573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9995462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9914742
#腳踝扭傷 #慢性踝關節不穩定 #穩定度訓練 #物理治療 #anklesprain #chronicankleinstability #hoptostabilization #physicaltherapy
踝關節不穩 在 批踢安柏兒 x Sports Youtube 的評價
新的一年來臨
Amber打算和歡歡來個秋後算帳!
這次舉辦了一個快問快答的小遊戲
想必問的問題一定很有爆點~~~
就讓我們一同看下去吧!!!!
----------------------------------------------------------
《來自未來的愛情》歡歡寫真暨新歌發表會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huan-loving
2月23日踝關節不穩/扭傷 /復能 講座
https://forms.gle/DnbkSjFVbfoeV4dE6
3月8日芳療工作坊 講座
https://forms.gle/HdqBznXATpT8ei5P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NjxTUJeEGk/hqdefault.jpg)
踝關節不穩 在 【腳踝】慢性踝關節不穩定 - 恆新健康網 的相關結果
慢性踝關節不穩定的問題,對日常生活及運動計畫造成影響... ... <看更多>
踝關節不穩 在 腳踝扭傷很難好?運動醫師教你「單腳站訓練」,告別慣性扭傷 ... 的相關結果
在運動傷害門診中,三不五時會碰到慢性外踝疼痛的患者。這些患者當中,有一部分有所謂踝關節不穩定的現象。踝關節不穩定的原因大多是曾經有較嚴重的踝 ... ... <看更多>
踝關節不穩 在 慢性踝關節不穩定常見問題 的相關結果
慢性踝關節不穩定是指足踝「弱」,「鬆動」或「乏力」或感覺「不穩定」 。足踝扭傷是常見問題:足腳嚴重扭傷的患者中,多達40%會出現反覆扭傷和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