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考地理衝刺
學生來信:老師,我歷屆試題都寫完了,但是大概都7X分,希望可以8X分以上,建議最後要怎麼做?
Dear 指考戰士,追求更高理想的校系,先感謝自己走到現在,沉著面對眼前的一切,回想過往唸過的重點、寫過的題目。
我會建議回到六冊的課本,對,課本是課綱的基礎知識,留意地理課本內的黑色粗體字(關鍵字),重新想過這些理論的內容。舉例:什麼是首要型都市、等級大小法則、複合型都市?什麼是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什麼是中地理論、工業區位理論、邱念圈、推拉理論?這些是第二冊的內容,很常與第四冊的臺灣地理,以情境化的例子做為結合。
建議跨冊連結複習策略,比如說:臺灣的災害,土石流的發生要件,可以翻閱第五冊的災害談到土石流潛勢範圍,以及第一冊的崩壞地形。淡水河流域的範圍,以及員山子分洪的治水工程,也是翻閱第五冊的洪患,跟第一冊的河流地形。類似像這樣有跨冊的連結,是你在學完六冊地理課本,社會組要做的事情。
也可以拿一張空白的世界地圖,是巫師常常跟學生說的,最後唸完全部的地理課程,腦海應該會浮現出一張世界地圖的輪廓。比如說:英國倫敦到臺灣高雄,經過哪些航道,通過什麼運河,跟哪些海峽。歐亞大陸上有哪些湖泊,各自的特色跟氣候環境是什麼。全世界的氣候環境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它們的分布跟農業活動有什麼關聯性。
再來是留意一些時事議題:
1. #中美貿易戰,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發展至今有哪些經濟圈及戰略,像是珠三角、長三角、渤三角、西三角,以及一帶一路,這些發展的特色跟目標為何?美國的產業活動有哪些,它們的空間分布有什麼歷史背景跟地理因素?
2. #歐盟,英國在確定脫離歐盟之後,歐盟將受到什麼影響?歐盟內部的核心與邊陲是如何?
3. #南方區域,中南美洲與非洲,在目前中國與美國的角力之下,這些區域富含礦產,卻呈現依賴式經濟、殖民地式經濟,如何看待這些區域的問題?
4. #水資源,跨國河流是否引發區域衝突?東南亞命脈的湄公河、印度半島的印度河及恆河,水資源與糧食生產的關係息息相關,影響了廣大農民與百姓的生活。
5. #氣候變遷,俄羅斯西伯利亞大火、澳大利亞森林大火、巴西亞馬孫雨林大火,這些國家的經濟活動為何?是天災還是人禍?全球暖化將會在21世紀如何改變我們身處的世界?
6. #疾病,COVID-19疫情全球超過1000萬人確診,死亡超過50萬人,將近一半確診尚未康復。回顧過往的疫情,像是SARS,以及世界上尚未根除的愛滋病、登革熱、瘧疾、屈公病等,這些疾病的發生背景跟傳播途徑為何?
7. #臺灣,第四冊臺灣地理,出題率很高,我國的國家公園、國土計畫、社區營造、產業發展、災害事件、族群特色,可以好好回想,結合歷史脈絡跟公民概念
然後,我猜應該會出繪圖題,想想首要型都市怎麼畫、中南美大地主制的情況,類似像這樣有在課本出現過的圖表,記得看一下。還有文句說明題,比如說:全球在地化、在地全球化、泡沫經濟、熱帶栽培業、貧民窟、依賴式經濟等,地理課本常提到的概念,能否在題目中短文內哪些句子找到,或是寫出可能的影響,還是這些關鍵字回答簡答題,應該會出這樣的非選題目。
補充:高中地理第一冊非常重要啊,一定考技術地理、自然地理,請回想地理資訊系統的分析概念跟應用,什麼是路網分析、地勢分析、疊圖分析、環域分析?向量資料跟網格資料差在哪裡?等值線圖是什麼?三角圖解怎麼看?再來是衛星影像圖,來看土地利用的變遷、河階地形、土石流發生的位置等,這樣的題目要注意,還有各種地形的成因,像是火山地形、冰河地形、喀斯特地形、河流地形,要會看等高線圖喔!
拜託,第一冊課本,地理老師上得很辛苦,請好好複習 :)
祝巫師地理的粉絲們,應屆畢業生跟重考生,金榜題名 :)
(本篇也適用110學測、110指考,末代99課綱考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的網紅李建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柯文哲你嘛幫幫忙!這就是你的智慧城市,科技治理!? 放縱公車業者胡搞,爽領各項補貼!強奪人民納稅錢! 管管公車吧!一分鐘來兩三台620是要幹嘛?早上9點1分4秒一台, 15秒又來一台!是覺得空汙不夠嚴重?道路不夠壅塞?司機人力太多? 柯文哲三年前推動幹線公車時說「我發現民眾對公車有諸多抱怨,班次...
路網分析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八卦
[#109指考地理]
更正答案,第33題是美國喔!
(1965年新移民法通過)
第一題秒選東北季風的地形雨(簡單)
這次有特別問 #瘟疫與地理應用
還有 #長江流域洪患 的情況
特別肯定第29-30題,#研究方法
如何做好的問卷,這是 #地理實察 的單元
試卷內容與趨勢:
這次非選擇題並沒有出現作圖題,但是更需要細心及統整能力。第二題考了今年2020時事的COVID-19、口罩地圖,判斷句子何者是「運銷連鎖」,回答臺灣的精密機械位於哪個縣市,並且如何從口罩地圖來判讀藥局的位置(GIS分析)。這是呼應臺灣防疫策略的國家隊。
第三題有六個國家的人口金字塔,要能夠從人口結構、人類發展指數、都市化程度,判斷這六個國家分別是誰,甲到己分別是美國、日本、俄羅斯、巴西、中國、埃及。需要統整世界地理的內容,能夠從這些主要國家的發展特色與背景。特別是俄羅斯在課程內容提到「老太婆的國度」。
鑑別度高的題目:
第5題,疾病擴散類型是階層型vs位移型
第11題,青藏鐵路永凍土層的分析圖表
第16題,判斷中國,全面二胎,獎勵生育
第37題,TM2坐標移動是東北,計算速度
圖表判讀:
第10題,梵谷法國南部麥田收割的畫作
第18題,判斷印度(英語官方語言)
第19題,地震、地層下陷、土石流的照片
第23-24題,國家公園的Logo
第25-26題,太平洋的洋流分布
第31題,大圓線
基本概念(名詞)
1. 東北季風、九降風、落山風
2. 土地使用分區
3. 世界都市
4. 容積率、建蔽率
5. 聚鐵鋁化作用
6. 生態農業
7. 社區總體營造
8. 大圓線
9. HDI
10. 路網分析、環域分析
選擇題概念出題:
通論地理,10題
區域地理,20題
應用地理,8題
路網分析 在 Facebook 八卦
地理老師給予考生的建議,加油 :)
地理科補教師李威立表示,高一地理教觀念,高二則是教例子,只要把高一內容讀透,學測就可以考得還不錯;
林靜怡(台北市南湖高中地理教師)則表示,109年學測地理圖表題占比高達58.3%,測驗學生的「素養能力」,且圖表題「鑑別度」較高,今年勢必將維持高比例。
李威立表示,高一地理重點單元是氣候、地形、產業,建議考生可拿近10年歷屆考題出來寫。今年也要注意疫情考題,比如疾病擴散、病例分布、密度分析,可結合 #GIS地理資訊系統 分析來出題,也可能會考路網分析,比如民眾若要買口罩、防疫物資,要學生找出最近的藥局在哪裡。也提醒學生多看衛星影像,練習從資料中找到可以分析的內容。
至於地理時事題,林靜怡提出5大應考方向。包含 #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可鎖定自由貿易協定對成員國及自貿區經濟發展的影響;從區域結盟優缺點分析英國脫歐,也可能與RCEP成立比較,考生可加強 #歐盟 與 #東南亞國協 及 #全球分工 的觀念;美國總統大選沸沸揚揚,可能會考兩陣營獲得選票的州在 #產業類型 的差異,相當適合設計跨科考題;新冠肺炎若與歷史上知名瘟疫事件比較,可從「#交通革新」的角度來命題;疫情下的國旅熱潮,可談台灣的自然與人文觀光資源,還有 #各縣市區域特色。
路網分析 在 李建昌 Youtube 的評價
柯文哲你嘛幫幫忙!這就是你的智慧城市,科技治理!?
放縱公車業者胡搞,爽領各項補貼!強奪人民納稅錢!
管管公車吧!一分鐘來兩三台620是要幹嘛?早上9點1分4秒一台, 15秒又來一台!是覺得空汙不夠嚴重?道路不夠壅塞?司機人力太多?
柯文哲三年前推動幹線公車時說「我發現民眾對公車有諸多抱怨,班次不穩定是一大因素,常常在短時間內來了兩三台空車,接著一等又是好一段時間,對於搭乘的民眾確實不太友善」!
諷刺的是,三年過去了,柯P講的問題,還是每天上演。公車管理出了問題,空車在路上跑,害內湖塞車更嚴重!11月5日市政總質詢,我歸納兩大問題,要求柯P、交通局、公運處儘速改善:
📌問題一、同路線的公車一直來,上一秒,前車剛把乘客載走,下一秒後車又到站!
不分尖峰、離峰時段,一分鐘來兩三台車,班距沒抓好,害後面要搭車的人要再等好一陣子。以今年2月10日(一)的620公車停靠湖光國宅的時間為例,早上9點1分4秒一台車到, 15秒又來一台!下午2點36分8秒、16秒各來一台!下午4點33分7秒、49秒各來一台!下午5點55分36秒、23秒都來一台!到了晚上9點56分,12秒、22秒也各來一台!到站時間這麼密集,怪不得公車使用效率低!
不只620,內湖幹線、287區、645、紅2、紅31、645等路線也有這個問題,信義區的299也很誇張!
📌問題二、明明是不同路線的公車,路線相似度卻大於50%!也是短時間一直來!
公運處不曾掌握台北市的公車路網圖,更別說針對路網分析、改善。我的服務團隊從去年一再提醒,到了今年11月還是沒有資料!
怪不得有些路線部分路段停靠站高度重疊,268、620、681、683四條路線的公車路線相似度近6成,從梅林新村-自強隧道-捷運港墘站一路重疊!又有七條公車路線從捷運大直站-自強隧道-捷運港墘站重疊,包含620、內湖幹線、28、222、247(含區)、287區、646、(大直美堤花園)677、268 、681、683 、紅2、藍7(含副)、 (大直美堤花園)藍26。
而這些路線重疊的車子並沒有錯開,例如2020/02/10(一)6點52分要從捷運西湖站搭車到捷運港墘站,25秒、36秒、58秒各來一台車!如果是上午9點14分搭車,18秒、28秒、46秒、52秒也各來一台!
我認為這兩個問題如果沒有改善,空車問題就會一直在!2019年12月行經內湖南港的公車路線總行駛次數共81,521班車,其中有699台空車!沒載半個人!一路空轉在壅塞路段和汽機車爭道!還有7,024班公車,整趟路線從頭跑到尾,載客人數加起來前後最多就5個人!
加開公車班次疏導人流立意良善,但如果是一分鐘有兩三台一樣的車到站,就是浪費!

路網分析 在 路網分析Network Analysis GIS-T What is Network Analysis ? 的相關結果
information, energy, etc. ♢ Network systems can be street networks, transmission lines, pipelines, highways, rivers, etc. ♢ 運輸路網資料空間概化與分析應用 ... ... <看更多>
路網分析 在 路網分析- basic GIS learning 的相關結果
路網分析 (Network Analysis)是GIS中相當重要的一種分析,舉凡交通路線的規畫,或者是電力線、電信線、自來水管線或者廢水管線等公共基礎設施的規劃都可以用路網分析來 ... ... <看更多>
路網分析 在 路網分析- 翰林雲端學院 的相關結果
GIS空間分析種類之一。 針對路線圖可以選定兩點之間的最短路徑或最佳路徑,也可用以指派服務範圍。 例:運鈔車的路線規劃、消防隊選址及服務區劃分等。 下圖為:路網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