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 3X歲在台灣半導體業轉職的思考
我寫部落格以來, 有各式讀者的來信, 今天分享一位讀者的詢問,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 一些背景細節有做調整, 以下是讀者背景及問題。
-----------------------------------------------
Brian 大大您好~
我追蹤您的部落格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無非是希望也有機會可以轉職並且到外國工作,但是關於轉職這一塊有一些問題想要詢問看看您的意見...
我是四大理工研究所畢業,在半導體公司工作已有 5 年多的時間了。在工作的這 5 年多大部分的工作內容幾乎都是在做 SOP 的事項(製程 troubleshooting, chart monitor....) 工作大約 80% 都是照著 SOP, 剩下 20 % 只有需要近一步改善良率或是需要 cost down 的時候才會有討論的空間,只要照著 SOP 任何人應該也都可以應付得來.....
我當初有抱負進科技業,但 5 年來沒實現到個人價值,也沒有發揮到所學,高薪 (年薪百萬) 也都是加班換來的...平均一天會加班 2 小時, 一個月差不多 50 到 60 小時(加上需要輪流值假日班),每天下班後自由的時間差不多剩下 3 小時左右。
半導體的工作比較專一,我很擔心如果再過個 10 年 20 年不想做的時候想轉職,卻發現已經被定型在半導體業太久而中年失業的危機,所以想要離職學習寫程式相關的課程轉職軟體工程師,畢竟軟體工程師的出路還是比較廣一點,而且隨著科技發展各行各業都會需要,又因為國外的薪資水平還是比台灣來得高,有機會的話還是希望能去國外發展。
我目前規劃是想要去加拿大念 2 年的 college 拿個 diploma (因為加拿大的學費比美國便宜很多) 畢業後可以拿到 3 年的工簽留在加拿大繼續工作,至於科系的話我是鎖定 interactive media design。
這個科系除了前後端的程式撰寫之外也可以學到一些媒體設計方面的技術,因為除了程式設計之外我對於設計方面也很有興趣(中小學唸美術班,對美感和基礎設計有一些基本的概念,也有用過 photoshop 等軟體來設計過海報等等),如果有機會可以同時學到程式和美術設計的話,我覺得未來對於職涯來說或許多少也可以加一點分,目標是希望找到 UI / UX designer 的工作。
目前我有在下班時間自學 HTML 和 CSS 等基礎的網頁設計課程,準備明年要去留學前的基礎。
UI / UX designer 這個職缺在台灣感覺沒有特別被大家知道,但是聽說在國外發展已有一段時間了,它算是結合了寫程式和設計美學的職位,對我來說很有吸引力。這個職稱也是最近我朋友提起我才知道有這個職務。唸完書我可能會先在加拿大工作,但也希望可以多了解這個職位在美國或是加拿大的狀況,以下有幾個問題想要詢問看看您的看法:
1. 想請問您在美加地區 UI / UX designer 算不算是一個熱門好找工作且有前景的職務呢?
2. 或是您目前的工作有時候也有跟 UI / UX designer 有一些些接觸呢?
3. 如果目前 3X 歲,才去加拿大念 2 年的學程後找工作,畢業後會不會到最後因為年紀的關係不太容易求職呢? 我很擔心高齡找工作的問題。
4. 在美加的公司之間高齡轉職的人多嗎?
5. 30 多歲重新回 college 念書會不會有點太晚了呢....
-----------------------------------------------
以下是我的回覆:
謝謝你的來信詢問, 也鉅細靡遺的描述許多細節, 因為有許多和過往讀者問過的問題類似, 所以特別選擇你的文章來做樣本, 一起回答很多類似讀者的問題。
我看完文章,整理了一下的重點
1. 從台灣四大理工研究畢業加入半導體業, 沒有發揮專業的空間,大部分時候都是按照既定的標準模式來工作, 成就感低落。
2. 平日及週末需要加班,個人可利用自由時間有限。
3. 因為沒有專業累積, 擔心中年失業。
4. 想要轉職軟體工程師,加上國外薪水比較高,所以想去國外發展。
5. 轉職途徑: 加拿大唸書,學費比美國低,工作簽證較可預期。
6. 求學希望唸 interactive media design: 前後端的程式撰寫 + 媒體設計方面的技術
7. 目前的準備: 下班自學 HTML 和 CSS
8. 疑慮: UI / UX designer 的出路, 各種高齡的疑慮。
我沒有在台灣正職工作過(只有在學校做研究助理), 不太清楚台灣的半導體業的情況, 但是從你的描述的確讓人同情你的狀況, 我想我們所有人都會希望在工作中得到一些成就感, 按照既定的模式工作, 沒有辦法累積專業,加上加班及壓縮個人自由時間,的確是會讓人看不到未來。
但是從你的狀態到希望轉職軟體工程師, 我覺得中間過程有一些可以思考之處。 首先,你提到你是台灣四大理工研究所畢業, 那你有沒有考慮能真正利用你的專業的工作呢? 不論是你的學長姐學弟妹,我想總是有人會在一個真正可以發揮專業的地方吧? 完全放棄你過往的專業到全新的領域從新開始,等於放棄你過去累積的優勢。
再來,你提到了高薪(年薪百萬), 不知道你沒有找尋應用你的專業工作是不是因為達不到年薪百萬的標準呢? 如果你半導體業不是你理想的環境, 有沒有可能在其他領域有可能呢?
當然現在全世界都在缺好的軟體工程師,如果你真的做好功課,確定這是你的興趣,或是你想要追求的職業,那麼我們可以再來考慮轉職軟體工程師的方向。
你提到軟體工程師,在加拿大 2 年學程要唸 interactive media design 及想找 UI / UX designer 的工作,我沒有跟上這部分的邏輯,你說 " interactive media design 包含前後端的程式撰寫,也可以學到一些媒體設計方面的技術",感覺上來說, 就是很廣地所有東西都學一點, 但是每樣學門可能都沒辦法深入學習。 再來從軟體工程師到 UI / UX designer, designer 顧名思義就是設計師, 和軟體工程師是不同的職缺,不知道這個轉換是?你可能要深入研究你是想要變成軟體工程師還是設計師, 兩者是差蠻多的。
我先假設你也想要半路出家變軟體工程師好了, 那麼除了出國唸書, 你有考慮在台灣做到這件事嗎? 出國讀書要面臨許多語言、文化、及生活的挑戰,當然出國唸書也可以收穫很多不同的經驗, 在台灣一次面對一個挑戰 (轉職), 不是比出國同時要處理許多問題簡單嗎?
我在美國有上 coding bootcamp (請參考文章 Coding bootcamp 程式語言密集班- 從不會寫程式到3個月被矽谷科技公司雇用的終南捷徑?), 我耳聞台灣現在也有許多程式語言班 (大家有知道什麼好的程式語言班呢? 還是大家都去資策會?),相比於出國讀書, 在台灣轉職的花費應該比留學低很多, 另外推薦一個我敬佩的技術高手胡立做的程式導師實驗計畫(大改版:程式導師實驗計畫第三期報名簡章), 如果你加入他的計畫,你一開始只要付出 5000 台幣, 付出對應的努力,我相信你也可以在 26 週的時間變成前端或後端的網頁工程師。當你轉職後要到美國工作,還是有各種方法的(參考文章 如何到美國科技公司工作?)
其實我不想直接回答 “UI / UX designer 算不算是一個熱門好找工作且有前景的職務”的問題, 因為我不是設計師,不確定這個領域的狀況, 再來, 我也不想要因為我見到或是耳聞的幾個例子就變成你重大人生決定的依據。好的辦法應該是你自己找尋現在這個職缺的需求狀況, 如果你不知道用什麼查詢的話, 可以參考我之前找工作的文章- 主動出擊- 我要找工作了,現在美國都用什麼找工作?哪個網站平台能讓我有較多面試機會?
關於高齡讀書、轉職的問題也是類似, 我也不想用我看過的幾個例子變成你最後決定的依據。 我有看過 30 幾歲轉職的人, 在美國履歷也不會標註年齡,但同時許多科技公司的員工平均年齡可能都是 30 歲左右 (參考 The average age of employees at all the top tech companies, in one chart ), 你可能未來同事或老闆都是比你年輕一輪的人。
不談外在因素,不論你做什麼, 2 年後你都會是變老 2 歲,我想重點應該是你要自己找尋好資料,分析你的各種狀況,做出一個你不會後悔的決定。
英文有句話說 “if you have hammer everything looks like nail”, 如果你手上有鐵鎚,所有東西看起來都像是釘子。雖然我了解我部落格讀者可能都希望可以到矽谷或美國工作, 但是我也不想盲目鼓吹大家複製我的半路出家經驗,畢竟,所有人的經驗都有其獨特之處, 很難被複製,希望你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 如果你找了資料發現 UI / UX designer 職缺沒有像工程師多, 但是你很喜歡有熱情, 在過程中付出許多努力, 我相信會比可能職缺多但是你沒有熱情投入的職業更容易成功。
落落長的沒有正面回答你的問題, 我想要分享的是: 分析你自己的狀況、找尋現有情況下的不同人生解法, 要達到某個目標, 是否有不同的方式更容易達成呢? 另外盡信書不如無書, 自己的人生選擇需要自己在網路上查資料多方探索驗證。祝你早日找到你的人生下一步方向。
P.S. 同場加映,我親愛的老婆之前回覆類似的讀者問題,可以參考一下 "【工程師 vs 設計師—如何選擇才不會後悔?】回覆讀者來信 "
-------------------------------------------------------------
大家對這位讀者的狀況有什麼建議呢? 台灣有什麼好的程式語言班呢? 歡迎留言討論。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19/08/3xoldConsiderToChangeCareer.html
「資策會科法所薪水」的推薦目錄:
- 關於資策會科法所薪水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 關於資策會科法所薪水 在 洪雪珍 Facebook
- 關於資策會科法所薪水 在 許毓仁 Facebook
- 關於資策會科法所薪水 在 [問題] 資策會法律研究員- 看板Sala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資策會科法所薪水 在 [公司] 資策會科法所待遇 - PTT 的評價
- 關於資策會科法所薪水 在 資策會科法所薪水的原因和症狀,PTT - 醫院診所網路醫療資訊站 的評價
- 關於資策會科法所薪水 在 [選擇] 法律相關offer請益- salary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資策會科法所薪水 在 2022資策會研究員薪水ptt-大學國高中升學考試資訊 的評價
資策會科法所薪水 在 洪雪珍 Facebook 八卦
﹝女人想要有錢,不是繼續努力工作,而是別再做這些工作了﹞
「我現在做行政人員,在公司已經5年了,你看我有沒有機會做主管?」
粉絲問我問題時,都要我馬上給出一個yes或no的答案,這當然危險,我都會要求增加背景說明,但是面對這一題,我想也不想就出口4個字:「機會渺茫」,居然引來不少粉絲按讚,還說他們的下場就是如此。
再有一次,一位42歲的粉絲說他既憤怒又挫折,在公司擔任行政主管多年,領5萬薪水,養家困難,想換工作,可是履歷投出給上百家,只回了6家,給的薪水最多是3萬5,他問我:
「這些公司太欺負人,我有這麼不值錢嗎?」
我告訴他,這是企業對他投票的結果,表示94家企業對他沒興趣,6家有興趣,卻只願意給3萬5的薪水,他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路是回去抱緊老東家的大腿,一條路是轉換跑道,做與業務經營可以掛勾的職務。
這樣講很傷人,但是一定要認清楚這個事實,有些人就是與加薪升遷無緣,和努力認真無關,而是和職務類別有關。
2016年日本女性貧窮化引起熱議,媒體在報導時,都會順帶提及台灣女性的薪資平均只有男性的83%,男性平均52,653元,女性43,709元,將之歸因為性別歧視,導致男女同工不同酬,很多學者做出來的研究也是這麼總結。但是在人力銀行多年,對職務有研究,我的看法不同,男女根本沒有同工,這才是不同酬的癥結。
總經理與清潔員的薪資會一樣嗎?當然不一樣,因為不同工!兩性薪資的差距,和這個問題是一樣的。(本文先不談性別教育、性別刻板印象這些成因等)
比起美日韓等國家,台灣在薪資上的性別差異不算是嚴重,台灣是14.5%,美國18.9%,日本33.2%,韓國31.3%,而且只要從以下兩個關鍵點著手,台灣女性的薪資絕對有機會翻轉:
--第1個關鍵點:剛進入職場時,要選對工作
--第2個關鍵點:35歲以後,要選對生涯
Alex是一家上百名員工的企業老闆,在他們公司,有兩種職務類別會出現明顯的性別差異:
第一種是行政人員,只要一開職缺,履歷如雪片飛來,9成以上是女性,不乏台大政大等頂尖大學。起薪2萬4,滿3個月後調至2萬6,以後視表現每年調薪5百元,天花板是2萬8千元,也就是30歲之後就不再調薪,直到退休。
第二種是程式設計人員,一整年都缺人,職缺萬年不關,應徵者8成是男性,多的是私立科大畢業生,還有是去資策會補習的半路出家,仍然處於招不滿額的窘境。起薪自3萬5至6萬都有,而且年年調薪。
行政人員最委屈,但是她們不會來爭取加薪,而且一做就是萬年行政,10年以上的白頭宮女,年華老去後更不會離職。相對的,Alex最頭痛的是程式人員,平均只做1年半就會跳槽他去,即使加薪5千仍然頭也不回,因為新工作加他1萬。
女性求職,不重視薪資與升遷
找不到程式人員,Alex想出一個怪招,開出兩個職缺叫作—
--程式部行政助理
--行政程式設計人員
加了「行政」兩個關鍵字之後,履歷倍增,女性求職者終於出現了,不只學歷漂亮,還有資訊背景。面試時,Alex問到她們應徵的原因,獲得的回答大致如下:
「『行政』聽起來,不需要程式能力很強,只是幫助大家完成工作,把工作做好即可,不負擔成敗責任,加班少,壓力輕。」
看到沒?女性在選擇工作時,重視的元素都是感抽象的感覺,比如:做好工作可以獲得成就感、與同事相處可以帶來愉悅、為別人解決需求可以受到重視…至於責任、加班與壓力能少就少。相反的,男性在選擇工作時,重視的內涵是獨立、權力、聲望、金錢等,他們要的是加薪與升遷的機會。
所以,兩性在職務上做了不同選擇,一家人力銀行在2016年做求職偏好調查,女性的前5大偏好,有3類職務不在男性的榜內,分別是行政總務類、行銷企畫類、財會金融類。( 如下表 )
除了財會金融外,行政總務或行銷企畫都不限科系,求職者多,競爭激烈,企業既可以挑到優秀人才,還只要給付低薪。從事這三類職務,就認識的女性中,我敢打包票,99%都是努力認真、犧牲奉獻,卻完全無助於加薪與升遷,因為女性不懂得這個道理:
「選擇大於努力!」
不止如此,在後來的生涯發展上,女性的選擇愈來愈偏離加薪與升遷的軌道,甚至中斷職涯。在同樣一項調查中,男性的職場目標第1名是加薪,女性卻將它排在第3名;在第5名,男性選擇跳槽,女性則是希望多些時間陪伴家人。
35歲,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在這個年紀,女性對於工作的期待不再是前途發展,而是希望離家近、工時彈性,可以把工作之餘的時間都用來照顧家人;可是在同樣的年紀,男性力爭上游,積極爭取更多的責任,升上主管職,獲得加薪。
想要加薪,從改變選擇做起!
不論做任何選擇,選擇工作或選擇生涯,多數女性的態度一致,都是在跟加薪說:「離我遠一點,不要靠近我」,既然妳這麼不愛錢,錢為什麼要愛妳?
不是命運選擇了你,而是你選擇了命運,不要花力氣抱怨老闆不加薪,而是改變選擇,從改變職務與生涯做起,就會看到財神爺走過來。
*** ***
歡迎加入我的Line@ ID:@bfj9781d
或點此直接加入: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 ***
洪雪珍最新力作<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
在各大書店與網站都可以購買:
-博客來:https://goo.gl/zqRv5c
-金石堂:https://goo.gl/uzEGpG
-誠品:https://goo.gl/DhCcHe
-電子書獨家>樂天KOBO:https://goo.gl/GLKKXs
資策會科法所薪水 在 許毓仁 Facebook 八卦
【10/11 經濟總質詢林全院長】
我想談一下目前臺灣的六個大中空現況,希望院長對於這個部分能夠特別關注與注意。
第一,政府亂槍打鳥的政策與預算編列;
第二,過去成功的模式未必能夠複製;
第三,政治第一、政策擺一邊;
第四,疊床架屋的政府組織;
第五,舊資本不流動,沒有新創動能;
第六,低薪、人才中空與過時的法規。
今天我再次提醒院長,院長的任務是拚經濟,千萬不要被政治綁架。
現在年輕人面臨的困境。
第一,台灣長期低薪,已經連續 17 年,台灣的薪水在亞洲國家裡面可能是倒數的。現在年輕人的畢業起薪可能連 3 萬元都不到。長期低薪,生活壓力大,買不起房子,租房子的費用又高,年輕人對未來沒有希望。
第二,台灣面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教育泡沫化、高學歷高失業率、學歷無用論,如果我們好好的改革教育,讓教育符合未來產業需要發展的方向,好好去調整,而不是做意識形態操作。
第三,台灣整體競爭力是下降的,從每一年各國商會所提出的報告都可以得知,在過去的半年裡面,台灣的年輕人跑到中國去創業,中國給他們資金、市場和好的創業基地。面對台灣人才被掏空的現況,有才華的年輕人都想到北京、上海、新加坡、首爾、東京工作。
有兩項具體建議,
台灣要發展新的產業,尤其是[數位產業、數位經濟以及新的文創產業],千萬不要再用正面表列的方式去限縮這些產業的發展。據了解,支付寶一年在台灣就做了 300 億的營業額,可是台灣對於這方面,不但收不到稅,第三方支付目前也還沒有適度開放的方法,另外,網路公司現在仍然不能申請第三方支付的業務。
我很擔心五大產業到底可以幫助年輕人做什麼事呢?雖然亞洲矽谷有 113 億、生技醫藥 103 億、綠能科技 50 億、智慧機械 45 億、國防產業 15億,然後還有新農業、循環經濟等等,這些將近 500 億的預算中,到底可以提供多少的就業機會?年輕人可以參與多少?國防產業國艦國造年輕人可以參與嗎?生技醫藥年輕人可以參與嗎?這些是朝幫助我們年輕人的方向來思考的嗎?或者這只是舊思維的產業主義?
既然行政院已經通過這項計畫,但預算上如何編列呢?我希望院長好好督促院裡各幕僚單位,好好看預算編列的正當性及合理性。龔明鑫副主委提出亞洲矽谷 7 年計畫,有長遠的計畫,我非常認同,但是當我看到預算編列書時整個大傻眼,因為 113 億 48 項子計畫和長期要推動的內容幾乎毫不相干,而且是牛頭不對馬嘴亂槍打鳥式的,還有一些是過去 2、3 年 carry on 的計畫。
所以第一個具體建議是【OTT影視音產業】,我認為應該投入資源去進行。
韓國的朴槿惠上任時提出文化三大策略,要把韓國變成一個文化強國─大眾化、國際化、產業化,到 2014 年,其文化產業出口總值已高達 1,750 億,而汽車產業出口總值僅 1,422 億,反觀我國,每年的文化預算僅占總預算的 1%,今年可能高一點點。我們是不是把雞蛋放錯籃子了?是不是還在相信過去成功的模式卻忘了自己真正的強項為何?其實我們的內容產業過去占有很大的優勢,但最近五年卻被韓國追著打,被大陸用龐大的市場將全世界的資金、技術和人才都吸引過去,
這裡涉及三個重要的問題:自製內容貧乏、人才流失、政策不足,就自製內容貧乏方面,各位可以從在臺灣和在其他國家播出數字的統計資料得知;在人才流失方面,不論是幕前、幕後,中國不但吸引我們的高階人才,下一步預備吸引的是我們的創作人才,以後在臺灣拍電影,不但籌不到資金,也找不到技術,更沒有市場,然後就直接到中國去了,下一步就是使臺灣的創意人才中空。有關政策不足方面,請院長看看韓國和臺灣在整個文化觀光預算的比較,請院長考慮在這部分做個調整,擬訂一個國家級影視音內容計畫,透過國發會、國發基金投資國家級的影視音平台,用OTT 的方式將臺灣好的 content 打到整個亞洲,真正的打個亞洲盃,而不是打我們過去成功的模式。
面對未來很多新的趨勢,其實我們的投資是在不對位的地方,要集中有限資源,投注在未來的關鍵技術,讓台灣成為亞洲具有戰略的樞紐。我現在要談的就是人工智慧,這部分在亞洲矽谷林林總總 48 個計畫中,我只看到一個計畫,而且這個計畫的預算少的可憐! 院長,請問你知道未來有多少個工作會被人工智慧取代?包括醫療、金融、各種服務業……
人工智慧是未來新的基礎建設,它有可能改變醫療看護、物流、零售、娛樂、運輸、工業、教育等等,可是我看到我們的投資郤非常少。
台灣資源分散,競爭力到底在哪裡?我們看到美國光是 self-driving cars 自動駕駛車投資就是40 億美元,日本對於自動駕駛、機器人及產業保安方面,預計投資 145 億美元,韓國要建立國家級 AI 中心,投入 30 億美元,新加坡 2014 年提出「智慧國家 2025」,是全球第一個、最全面性的智慧國家藍圖,由國家政策全力在後支持,而我們科技部提出來的,是包在亞洲矽谷之下的「人工智慧及深度機器學習專案」,金額是 200 萬美元,這樣我們要怎麼打國際盃、打亞洲盃呢?我們根本就是把資源放在錯的地方,一堆的預算,一堆的標案,工研院、資策會拿走之後就拜拜,怎麼辦呢?我想請問院長,你要如何對台灣的競爭力做出有責任的作為?
我們過去都在等別人做什麼我們才跟著做什麼,可是今天的台灣應該勇敢的去創造,而且我們要勇敢的說我們有能力創造未來,矽谷一個非常有名的電腦科學家說:「最好預測未來的方法就是創造未來。」我希望院長有這個 guts、這個勇氣和這個擔當,帶領所有的人往前進。
資策會科法所薪水 在 [公司] 資策會科法所待遇 - PTT 的八卦
在下日前去面試資策會科法所法律研究員(正職)的職缺,面試官說該會是財團法人, ... 碩士研究員薪水=/=教授薪水,但會比國科會碩士級助理的薪水多個4-5千好處是保障 ... ... <看更多>
資策會科法所薪水 在 [選擇] 法律相關offer請益- salary - PTT職涯區 的八卦
14 F 推jri: 2,有科技業法務經歷日後跳槽相關產業薪水較好談。 12/15 16:58 ... 44 F 推BUNIONS: 選資策會科法所你會後悔 12/19 20:20. ... <看更多>
資策會科法所薪水 在 [問題] 資策會法律研究員- 看板Sala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大家好,我是北部國立大學法律系畢業的,不久前剛考上律師,在104找實習的時候接到
資策會科技專案暨新興科技法制研究法律研究員的面試邀約,爬了一下版上沒有關於此職
務的
討論,以下有一些問題想了解,還請有經驗的人可以分享一下,謝謝!!
是這樣的,我想請問資策會"法律研究員"此職位所處的工作環境大概是怎樣?會很操嗎還
是常需
加班?還有我的面試邀請有註名:本職缺到職後一年內為定期約聘。請問這代表不是正職
嗎?
另外,若接受此職務後是否代表最少需做滿一年呢?
若非正職是不是之後也很難轉正職?爬了文發現約聘的職位似乎很沒保障,所以想要了解
一下。
另外,面試邀請上薪水是寫面議,我想請問一般而言此職位薪水和福利大概如何呢?我只
有大學
學歷但有考上律師,這樣薪水會比照研究所以上嗎?
先非常謝謝大家耐心看完,原本我是打算先找實習的事務所的,但我想進的幾家比較有名
的事務
所很重視相關工作經驗,我之前又沒有法律類的工作經驗,所以想說若能先在資策會擔任
法律研
究員也可學習到許多經驗,有利於我之後事務所的選擇,現在就是迫切想了解資策會的工
作環境
和相關福利制度,很希望知道內情的大家可以提供一點消息或寄站內信給我,再次感謝大
家
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9.8.21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423160693.A.97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