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紐約時報
*【新冠疫情實時更新】
#南加州的醫院裡,今年聖誕節非寂靜之夜,人滿為患。
#遠程學習有可能擴大美國處境不利學生的成就差距。
#土耳其宣布了中國疫苗的好成績,但備份數據很少。土耳其官員周四宣布,來自中國公司Sinovac的疫苗的有效率為91.25%,但這一發現是基於一項小型3期試驗的非常初步的結果,沒有數據發表在期刊上或在線發布。
#隨著新病例在全國爆發,將近33萬美國人死於冠狀病毒大流行中,這一嚴重的人類傷亡數字讓人感到不知所措。
#上週,南部六個州的病例持續增加:田納西州,阿拉巴馬州,喬治亞州,南卡羅來納州,佛羅里達州和德州。據《紐約時報》數據庫,田納西州報告了該州過去7天平均每10萬人中最多的病例,阿拉巴馬州週三創下該州的單日死亡記錄,為135例。在佛羅里達州,過去一周的病毒激增意味著病例很快就會超過該州的夏季高峰。
#教宗方濟各在聖誕節的年度演說中敦促人們公平獲得”人類健康”的疫苗。
#下周一開始,美國決定要求所有從英國抵達的航空公司乘客,提出在其出發的72小時內對冠狀病毒呈陰性證明。
#”僅需維持現狀並生存”:美國的滑雪勝地面對一個巨大的損失季節。
#義大利一間書店邀集志願者,打電括為被病毒隔離的老年人和居民朗讀故事或詩歌。
#倫敦正在為無家可歸的人提供住所,以避免冠狀病毒傳播。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0/12/25/world/covid-updates-coronavirus
*【冠毒疫苗的副作用:全球經濟不平等】
疫苗將終結冠毒疫情,自大蕭條以來,最痛苦的全球經濟災難也是如此。但收益將遠非同等分配。歐洲和北美等富裕國家能確保大部分疫苗庫存,讓自己明顯改善經濟,但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做不到。疫苗的不平衡分配肯定會惡化經濟現實:貧窮國家將繼續受到疫情摧殘。全球的財富 、教育 、水 、電力 、網路等資源,將把獲得疫苗與沒有疫苗的國家明顯分開。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25/business/coronavirus-vaccines-global-economy.html
*【波士頓醫生接種Moderna疫苗後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
波士頓一名醫生接受Moderna的冠狀病毒疫苗後幾分鐘,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該患者患有嚴重的貝類過敏,經治療很快康復,這是第一例與Moderna疫苗有關的病例。聯邦機構目前已接獲至少六起,在美國分發前幾週,分所打輝瑞-BioNTech疫苗後遭受過敏反應的案例。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25/health/Covid-moderna-vaccine-allergies.html
*【由於川普的救濟法案計劃未明,失業援助將於週六失效】
川普總統拒簽署9000億美元的經濟紓困法案,現在不可避免地,將暫時失去為數百萬美國人提供的擴大的失業救濟金。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25/us/politics/unemployment-pandemic-aid-trump.html
*【英國脫歐協議達成後,英國人現在爭先恐後地瞭解其運作方式】
對於英吉利海峽兩岸疲憊的英國脫歐談判代表,一份聖誕平安夜貿易協議終結了長達11個月的艱苦審議,其中包括許多的細節,例如雙方在船上可能捕獲的魚類種類英國水域,對於其他許多人(其中包括銀行家,貿易商,卡車司機,建築師和數百萬移民)來說,聖誕節只是開始,也是高風險且不可預測的實驗的第一天,涉及如何取消整個歐洲緊密的商業關係網絡。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25/world/europe/brexit-britain-european-union.html?action=click&module=Top%20Stories&pgtype=Homepage
*【疫情下的紐約聖誕節:歡呼聲低落,但有些仍堅持傳統】
梅西百貨旗艦店裡沒有聖誕老人,無線電城音樂廳裡沒有眼花繚亂的搖滾樂。百老匯一直處於黑暗狀態,旅遊業嚴重減少,紐約旅館的房間空著,許多酒店不得不關閉。這場大流行無休止地顛覆日常生活節奏,通常此一節日的冬夜裡充滿了歡呼聲,紐約到處遊客遊盪街道。儘管如此,紐約人在聖誕節那天仍然表現出韌性,為了適應當前情況,不少人戴著口罩在中央公園 第五大道閒逛。聖誕彌撒仍在聖帕特里克大教堂舉行慶祝活動,但出席人數有限。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25/nyregion/christmas-coronavirus-nyc.html?action=click&module=Top%20Stories&pgtype=Homepage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貿易商 如何 生存」的推薦目錄:
- 關於貿易商 如何 生存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貿易商 如何 生存 在 Lin bay 好 油 Facebook
- 關於貿易商 如何 生存 在 無毒農-友善環境的安心水果 Facebook
- 關於貿易商 如何 生存 在 Bryan Wee Youtube
- 關於貿易商 如何 生存 在 Travel Thirsty Youtube
- 關於貿易商 如何 生存 在 スキマスイッチ - 「全力少年」Music Video : SUKIMASWITCH / ZENRYOKU SHOUNEN Music Video Youtube
- 關於貿易商 如何 生存 在 Re: [閒聊] 貿易商有一天會消失嗎? - 看板intltrad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貿易商 如何 生存 在 刀口下生存?台俄貿易沒那麼簡單?「SWIFT制裁」台商挫咧等 ... 的評價
貿易商 如何 生存 在 Lin bay 好 油 Facebook 八卦
我很遺憾上一篇文章被大量的人轉貼成支持自產自銷,在第三張圖中,點出了不給大盤收,一點一點賣不完的問題。
鼓勵農民自產自銷,對農民只是傷害,我認為這篇文章的影響力,沒有上一篇大,所以我必須把上一篇刪除,因為已經被引向錯誤的方向了。
自產自銷只能成立在價高量少的農產品,例如小番茄就是一個例子,但這些畢竟是農業中的少數,大多的還是一般種植價低量多的農民,大多的消費者還是需要價低量多的蔬菜維持日常需求,那從事價低量多的農民要如何做自產自銷?
以高麗菜為例,那消費者要怎麼買呢?消費者要買一箱30公斤,高麗菜700元加運費後770元嗎?收菜七天的時間,種植1甲的面積,哪裡找來上千個消費者,消費掉1500箱以上的產量呢?哪來的人手填寫1500箱以上的快遞單呢?
種一甲的面積還只是勉強過過生活,如果種2甲以上的地,那要怎麼靠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方式把菜出完呢?
如果只種1~2分當然沒問題,但那種不具經濟規模,只有沒有生活壓力,退休領退休金的老爺爺才可以從事這種生產方式,要靠種植過活的人,那種量是活不下來的。
消費者要買小量,例如2顆高麗菜,那可能兩顆高麗菜60元,加上運費180元,比消費者去市場買還貴,品質也差不多,那消費者還會買第二次嗎?
嘗試過自產自銷的農民,最後還是會走回盤商交易,因為這不切實際。
103年農業就業人口為54.8萬人,在這產運銷三層的體制之中,是屬於農民多,盤商少,銷售點次之的結構。
人越多的,議價能力就越低,如果有20個農民在賣高麗菜,1個盤商自然能各各擊破,拿到最便宜的高麗菜給下遊,因為時間壓力是在生產者端,菜如果賣不出去,就什麼都拿不回來呢,就算20個農民都講好最低底價,還是會有人把價格放低,以求銷售,在生存的壓力前,承諾不重要,這就是自然的人性。
台灣就是太多農民自行進入銷售體系,自然沒有議價權。
競爭力高就是要成立聯合體系,共同產銷,有穩定的量跟品質,才能拿回議價權。
看看文心蘭的體系,一個竹田文心蘭產銷班,就佔了對日出口的3成產量。
在這個專班內的農民,絕對比單打獨鬥面對貿易商的農民好。
台灣有許多的聯合產銷專班,專班內的農民收入多數都比一般農民穩定。
如果今天台灣的高麗菜9成的供應量由同一個產銷專班控制,變成供給點少,運銷商多,自然就會有更高的議價權,但很可惜的,高麗菜業不可能變成這樣,因為門檻太低了。
但某一種農產品在台灣已經達成整合,甚至開始大量外銷,一年有將近2億的外銷金額,有利潤自然能吸引農民加入(因為人家說要低調,所以不能講農產品的名稱),現在都是農民拜託讓他們加入這個產銷班。
用米為例,東部的米,幾乎都是農會控制,農會來控制與管理稻農,如果今天大多生產一般品質的稻農要出來自產自銷,那保證結果是銷不完,走回盤商系統被各各擊破,受害的一定是稻農。
以結果論,東部五甲地的稻農,經過2期稻作後,不計算成本有將近130~150萬的收入,當稻農也可以有不錯的收入,我聽東部地區農民講過,在我們這邊種稻收入比種菜還好,誰要種菜?
用三好米跟池上農會的池上米,就可以體會哪一種對農民有利了。
要不要進入運銷體系,要由你的農作物產品定位而定,鼓勵大多數生產價低量多的農產品的農民自產自銷走入運銷體系,只是把他們推向不歸路。
前陣子才聽幾個農民在開玩笑說,如果要騙農民,要讓他死,就是叫他做一件事。
作品牌,自產自銷。
貿易商 如何 生存 在 無毒農-友善環境的安心水果 Facebook 八卦
今天下午,偷了個閒,到咖啡店喝杯咖啡,看看雜誌,剛好看到這篇文章『咖啡熱銷卻價跌,誰是兇手』,在講全球咖啡市場一年比一年還大,但種植咖啡的農民收入,卻一年不如一年,再繼續惡性循環下去,未來就不會有農民種植咖啡了。
剛好昨天吃飯,一位朋友問我,最近業績如何?
我心裡想,農產品的旺季就是三節,最近端午送禮確實讓公司業績跟平常比起來成長了不少,但扣除掉成本跟其他成本如人事成本後,換算成淨利時,卻發現我們根本沒有賺錢,好像白忙了一場。
因為看到這篇文章,所以我心裡想了一下,文章說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有幾個:
1. 價格好時農民搶種,因為種植咖啡需要四年的時間,當高價種植時,收成的時候,價格已經破底再破底。這好像是人類的通病,全世界都一樣。
2. 貿易商剝削,一杯咖啡的成本,咖啡豆成本只佔 4% ,人力跟稅收才佔了大部分成本。
3. 咖啡農企業化,大企業為了取得大量且穩定的供貨,所以投資生產合作社,但卻讓獨立小農更能生存。
無毒農成立的核心宗旨,除了把關消費者食的安全外,友善農民也是其中一環( 第三環是友善環境,2016 年因等家寶寶計畫,讓我們延伸成目前的五環,多了友善社會與友善剩食 ),我們讓農民自己決定價格,而我們的利潤來至於定價跟農民定價的差額。所以當朋友問我業績如何的時候,我回答,我們的利潤大概是 10 %左右,他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但我們利潤確實很低,扣除中間的運費跟耗損,在還沒扣掉人事成本的淨利,我們剩下 10 %左右,並沒有外人想的,農產品利潤很高的事實。所以只要再扣掉人事成本,根本就沒有賺錢的可能,這確實是我們經營的困境,想要友善農民,利潤就不可能成長。
#用信任連結產地到餐桌
-
❤️農粉社團招募中:go.greenbox.tw/2UgjQLK
❤️無毒農官網:go.greenbox.tw/2pcczMV
❤️無毒農line:go.greenbox.tw/2prUwDv
貿易商 如何 生存 在 Bryan Wee Youtube 的評價
貿易商 如何 生存 在 Travel Thirsty Youtube 的評價
貿易商 如何 生存 在 スキマスイッチ - 「全力少年」Music Video : SUKIMASWITCH / ZENRYOKU SHOUNEN Music Video Youtube 的評價
貿易商 如何 生存 在 刀口下生存?台俄貿易沒那麼簡單?「SWIFT制裁」台商挫咧等 ... 的八卦
俄羅斯禁得起? 刀口下 生存 ?台俄 貿易 沒那麼簡單?「SWIFT制裁」台商挫咧等? 獨! SWIFT遭封殺…台商貨款恐打水漂?俄羅斯經商得靠「打點」? ... <看更多>
貿易商 如何 生存 在 Re: [閒聊] 貿易商有一天會消失嗎? - 看板intltrad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 引述《bellmoon (高飛遠走)》之銘言:
: 就像是有了網路書店之後,實體書店漸漸減少,租書市場萎縮
: 不少工廠開始直接出口、進口了,有一天中間商、貿易商會不會消失?或被取代?
: 為何會有貿易商的存在?
: 它的市場和功能又是什麼?只是買空賣空的角色嗎?
1. 佣金制度 人家就跟老外熟 也給錢 你工廠怎麼去touch他也不鳥
2. 少量多樣購買 工廠要去外頭買貨 同業基本上很多不報價
沒辦法併貨 就是個大問題
3. 管銷低.. 3個人 搞不好一年接一億 淨利5% 就是500w ..
要倒很困難.. 工廠三個人是能做多少營業額 ??
人家一億三個人作 兩億也是三個人作 都能出得了貨..
會收的 不是倒.. 是錢夠多 不想做了..
拿錢去投資去滾 隨便也是5%-10%..跟這個做得要死不活也是5-10%
你選哪一種?
照你說的網路書店是嗎 不就把貨出到end user的小量訂單作法嗎??
一樣阿 貿易商開ebay賣場 一個一個寄 搞不好願意做 賺更高利潤
工廠大概就不幹了 只喜歡出整櫃...
各有各的 出貨模式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5.153.14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ntltrade/M.1514433686.A.DC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