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健康不該設立天花板!】
日前健保署公布,將於八月開始實施健保自費醫材收費上限,許多民眾常聽到的醫材包括人工水晶體、冠狀動脈塗藥支架及特殊材質人工髖關節等,無論任何廠牌或材質,只要功能一樣,收取與健保給付差額的上限都將一致。乍聽之下是為民眾的荷包著想,實則不僅沒有省到錢,還可能劣幣驅逐良幣,讓台灣的醫療水準不進反退。
#同功能醫材價差大是坑殺病患?
自費醫材在進入台灣時即會經歷一連串繁複的申請手續,各醫院若要引進使用亦會經過十分嚴謹的比價程序。但同功能的醫材,材質、耐用度、人體相容性等等細節都有很大的不同,也都需要經過嚴謹的臨床試驗才能開放使用在人體身上。舉個例子來說,台灣製口罩和中國製口罩的盒子上都寫口罩,但良率品質是天差地別,本應開放由民眾來決定選擇,總不能說,為了讓民眾有便宜的口罩,設定價格上限4.99元,讓民眾只能用劣質品吧!
#要如何減少民眾在醫院間自費市場比價問題?
除了醫師和患者間的詳細溝通、建立信任關係外,我們肯定健保署建立的自費醫材比價網,但應該努力建構的更加完整、介面友善及白話,讓民眾在搜尋資料的時候不會因為很多專業術語而無所適從。較好的醫材進入台灣,衛福部也應負起品質把關的責任,讓民眾在大筆金額花費的時候更有保障。
簡而言之,市場應透明化,去除資訊不對等造成的 「市場失靈」,對於未揭露資訊、或是不肖哄抬欺騙業者,宜有申訴調查機制,而不是強硬管制市場,讓市場死水化。
#實支實付醫療險即將縮水?
目前許多保險公司推銷的實支實付醫療保險,本意為讓民眾生病急需時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得到最好的醫療,一旦健保署從源頭封鎖,真正好的材料退出市場,台灣人有錢也用不到了。相同的例子已經在藥物市場上發生多年,以往藥效較好、副作用較少的藥物如Clarinase、盤尼西林注射劑泰寧等藥物退出台灣,就是因為藥物被逐年砍價,甚至不比第三世界國家所造成的結果。結果就是藥廠不賣,病患倒楣,只有保險公司省下一筆鉅額支出!
#健保給付的品項已經足以因應民眾需求?
那為何在2019年間,光是民眾選擇全額自費醫療的費用,就已經成長至2014年的4倍之多?
如果我們只想強行管制健保差價給付,那就變成有錢人直接選擇「全自費市場」 或 「出國治療」,一般民眾根本想加錢用較好醫材都不可能,這只是拉大貧富差距。而國內也不會有廠商想進口或研發創新醫材,久而久之不利醫學之發展與進步。
健保預算已經捉襟見肘應該不是秘密,健保能給付的醫材和藥品僅能維持最基本的醫療品質。與其增加各種不合理的政策來限制醫療發展,不如正面面對這個問題,重新定義健保到底是社會福利抑或是社會保險、減少醫療浪費、讓健保和商業保險/自費市場能搭配合作,在確保健康權同時,也維持民眾選擇彈性,才能讓這個台灣聞名世界的體制長長久久。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近有不少人講金融業,這牽涉到兩大問題。金融業和互聯網的比較,因為有一個辯論到底應該加入金融業還是加入互聯網業。那是選google還是金融業作比較,結果經濟學家就幫金融業講說話,那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講得很好,但結果大多數人投票都是投google。 首先我要講互聯網是幾千年有文明以來,最重大的發明...
責任保險例子 在 Emmy追劇時間 Facebook 八卦
捷克波蘭看起來有可能慢慢取代德國,成為美國在歐陸的盟友,每個國家一定都會有爭取美國紅利而在國內拿到支持度的政黨,現在跟台灣好的國家肯定也跟美方關係比較順暢。
這些日子看到龐佩奧全世界奔走,真的是非常辛苦,美國外交界批評川普只破不立,而龐佩奧忍耐這個瘋老闆,取得他的信任,戮力處理聯盟事宜。在他的嘔心瀝血下,一個新聯盟的雛形已經看得到。
歐洲需要調整,再加上印太新五眼,日本+美國+台灣+印度+澳洲,新的聯盟關係一旦穩定下來,遇到幾次事情都能不改變態度繼續運作,接著就是重組貿易供需關係。
美國採購的對象會改變,對中進口今年明顯下滑,而台商是其中最重要的族群,全世界最會搬工廠和訓練外國工人的族群應該就是台商了,台商需要幫助美國品牌轉移生產地到印度或東歐,甚至回到美國,就像過去台商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還有更早之前離開台灣一樣。
中國的對策是內循環經濟,自己製造的東西自己消費,儘量不倚靠他人,而且鍛鍊神功,還有賣給別人的能力。雖然要到十月公佈十四五(第十四個五年計劃)才會知道具體內容,但老實說人類經濟問題都是老問題,他不太可能有什麼新花招,大概就是過去所有出口導向國家都會採用的進口替代政策。
當製造能力上來,工人薪資儲蓄上升,可以消費得起商品了,就把過去出口到其他國家的產品拿來自己市場賣。以前台灣有錢人老買舶來品,你現在聽到誰買舶來品?就是因為產品選擇變得很多很豐富,這就是消費上來以後的結果。
但中國要做內循環有很多問題,他是WTO組織成立以後的最大贏家,國內產業與國內消費品是相當不匹配的,國際分工是全球化經濟的核心,加上中國國內資源不足,要做到高程度的內循環非常困難,很多東西要從頭再來,光是牛奶和豬肉就非常頭痛,更別說其他複雜的產業。
而且他的這種集權壓抑體制,天生不利於許多產業發展,勢必有許多衝撞,投資新產業又要掀起一波新的權貴資本移動,跟習近平最痛恨的貪腐息息相關,真要這麼啟動,誰出錢誰掉腦袋,安邦保險血淋淋的例子還沒過多久。而減少進口也會削弱中國對其他國家的控制力,未來中國在地緣政治上的影響力可能會減弱不少。
可以確定製造業一定是內循環的核心,保住現在他們最強的產業是當務之急,例如華為推出了塔山計畫,從45奈米開始做起,看了啞然失笑,我第一次開始認真研究半導體到底是什麼東西的時候,台積電當時已經在攻12奈米。華為大概是拿出了愚公移山的精神。
全球經濟環境又要有大變化,而台灣勢必有新的任務與新的角色(新的商機)。李登輝最傑出的一手是戒急用忍,他在眾人唾罵下堅持住,幫台灣爭取了十年的時間差,台積電專心在台灣發展,不受到中國快速膨脹經濟的分心影響,技術能力甩到全世界看不見車尾燈。
而現在這個責任在我們身上了。
責任保險例子 在 柯奐如 Huan-Ru Ke Facebook 八卦
(文長,慎入。)(三)
上篇文章發表後,有另位男演員訊息問我:
『請問你在描述的,是我們劇組嗎…?』
『啊!不是誒!不會吧…?難道…?』
『嗯,我們劇組也有相同情形…而且是監製、導演、工作人員一起拿手機拍監視器的畫面…覺得很不舒服…』
我除了透過自己的文章,把這樣的狀況表達出來之外,理解其實自己影響的很有限。想請問,有沒有什麼管道,能讓遇到不適情況的工作人員,感到有安全感的表達空間之外,
還能讓這個情況,得到某種強力的約束的呢?
我們並不想造成劇組的麻煩,
只是希望被尊重,請問有什麼更有效的方式呢?
接續上篇分享的文章。
在對外公開後,我也會感到擔憂,除了對自己的,還有擔心是否給工作上的夥伴,帶來了麻煩。之前恰逢新戲的宣傳,十二月中我的態度還以不談論此事為原則。公開後,我趕緊訊息給某電視台的行銷宣傳,十分擔心影響了對方的信譽,沒想到,竟然得到這樣的答覆:『完全不會!個人支持妳所有決定!』『是對的事情就該做!支持!』並安慰我『產業裡很多人都是有意識的。』竟是對方反過來安慰我…
心裡難以形容對這位工作夥伴的感激,以及她讓我看到,對這個產業,或許還是可以抱持一些信心的。
父母親的態度,此時也好重要。每當有可能令爸媽在意的新聞曝光,第一件事不是先安適自己,而是直奔老家,確認爸媽的感受。去年金馬獎,導演胡波的母親在台上的模樣,令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幫爸媽照顧好我們自己。我好,爸媽就好。
這回,那聳動標題的報導又再出來時,我先是回老家,問他們還好嗎?(十一年前,因此篇報導,他們非常不好。)
爸爸說,我們都退休了,沒關係,不會遇到人問,妳放心。
此時發覺,父母堅強,做子女的就能夠堅強。
感到安心的同時,也覺得因為自己的工作性質,
好對不起爸媽…
後來我跟爸爸談及我公開表達態度一事。
爸爸不是一個擅於表達自己的人。
他竟然和我說:『你知道自己這麼做的原因就好,要有信念!這麼做,有得有失,有失有得,我相信妳一定想過,但得失,其實也難一概而論。』
沒想到爸爸竟然那麼有力量,我抑制住快掉下的眼淚…
之後,開始走上清創傷口道路,除了書寫、你們的聆聽、分享,給我很大的幫助之外,我還聽從了內在,去做了兩件事。
事後想想,那其實很冒險,但,對那時的心理狀態,已無其它更好的選擇(我不想再逃避)。
當時相信如果那麼做,會讓自己更有安全感、對這個世界,
能更信任一些。而事後,也證實了,那對我來說是有效的。
有關第一件事,當事人希望保留在我們之間,所以我不便談,但想和對方誠摯地說,很感謝你願意給我們這個機會,那真的讓我願意相信多數人仍是有判斷力、且富有同理心的。
對於他人質疑你的,我相信你。
有關第二件,十一年前,那篇扭曲的報導出來後,有一位自稱是受對方委託的女性長輩打給我,目的是想探詢我接下還會有什麼舉動。那件事讓我一直有很深的感受、印象,感覺到被女性長輩壓迫。我思考既然感到困擾多年,何不再做個確認,若不是事實,便能從受壓迫的感受中解脫,也在自己記憶、印象裡,還給對方清白,不再抱持誤解。
於是我訊息了對方,在表達來意後,對方篤定地回覆,當時她並沒有受託打電話給我。我選擇相信。讓事情放下。接著對方翻出那年扭曲的報導,我一貫的回覆,沒有被逼、沒有全裸,對方回覆:『那還好嘛!那跟Me too 沒有關係嘛~』、
『那當時發生了什麼事?』
我感受到被勉強,被質疑,被訕笑,
感受到疼痛指數瞬間升高,將要爆錶。
我以最後僅有的一絲理性、力氣,告訴對方:『我覺得這樣的回應,是不妥的,在您完全不了解對方經歷過了什麼的情形下。』
我知道自己快要昏厥,我禮貌地感謝對方,離開了聊天室。
退出對話後,腦子只不斷重複出現三個大字『活下去!』『活下去!』不斷大口呼吸換氣不知過多久,才逐漸緩過來。
我還是要鄭重地說,謝謝這位女性陪伴我釐清當年的懷疑,讓我對周遭能保有一些安全感。很感謝妳願意和我對話。
但是透過此次對話,也理解到,我們還是會有機會面對這樣方式回應我們痛苦的人,而且,大眾對於造成受傷的情況,仍在一個狹隘的想像裡。一定要『被逼』才會受傷嗎?沒有『被逼』,就不會造成受傷?
一位女朋友提供我另種思考:或許這位女性長輩,在緊張、不知道怎麼面對的情形下,想試圖以一種輕鬆的方式來化解、鼓勵我。是,也有可能。若是如此,感謝妳,但我的頻率,離那樣可以輕鬆談論的頻率,可能真的還有很大段的距離,很不好意思..
有句話,『當上帝關了一扇窗,必定打開另一扇窗』,當關上了和這位女性長輩的對話後,下一秒,便見『不再沈默』的作者陳潔晧先生來訊息…
感到十分意外!不可思議!
向陳先生道謝過他給我的啓發後,向他請益:『性侵,只等於對方的性器、其他身體部位的侵入嗎?』
他回覆我:『那是大家普遍的誤會,性侵的形式是包含各種種類的。很多兒童被性侵的經驗,都屬於性剝削。意即即使沒有身體接觸,也可造成性侵害的創傷。例如:要求兒童觀賞成人性交,或要求兒童作為成人性觀賞的對象。
用『性暴力』是符合很多女性成人受害經驗的形容。在家庭或工作領域,利用權勢或威嚇的方式進行性暴力是普遍的受暴經驗。』
同時他用標題『韋恩斯坦,我生命中的惡魔』文章為例。分享:『好萊塢電影圈也是充斥對女性的性暴力。指控韋恩斯坦的人非常多,每個人的立場不同,呈現的角度也不同。』
他繼續說:『一般來說,十六歲以上,若沒有真正侵入的行為,法律上我們比較難以定義為『性侵』。『性暴力』應該是屬於比較廣義受害者經驗的形容,也比較有討論的空間。在WiKi上對性暴力的定義:WHO對性暴力的定義包括但不僅指強姦,該強姦定義以人類的陰莖、其他身體部位,或其他物體以物理的方式強行插入女陰或肛門。性暴力是一種有目的的行動,其目的往往是希望造成受害者的污辱、並削弱對方的尊嚴。而當社會大眾以異樣眼光看待性暴力的受害者時,會造成更大的恐懼,這也是性暴力的目的之一。』
我非常感謝陳先生和我的分享,收穫極大。對我來說,要把自己的體驗,找到所謂的定義、名詞,只為了讓大眾好快速瞭解,是非常辛苦的。就如陳先生所說,傷害包含了各種形式。而語言本身,是有限制的。不舒服就是不舒服了…
最後,我願意談一談,當時自己經歷了什麼。
這是經過多日以來,不斷地向內在確認的結果。
願意談,是因為我不希望讓大家落入黑白分明、二分法,
我就是受害者這樣單一的看法、討論當中。
我不願意扮演那樣的角色,
我希望一切回歸到真實。
我也希望藉由討論當時的狀況,讓大家有所借鏡,
不要重蹈覆轍。
我也希望大家從我的例子瞭解,傷害的造成,有各種的形式。
我也希望,對方能從我用盡力氣揭開自己的同時,
理解到自己當時對他人造成的深遠影響。
我相信,除了大家的關懷之外,我能靠自己的力量再站起來。
我不知道以下是否會令閱讀者感到不適,請斟酌自身的情況,
再決定是否閱讀。
2007年的某一晚,我接到了對方親自打來的邀請電話,對方具知名度、擁有豐富經歷、且也是演員出身。我還記得自己在路邊接到電話時,眼神發亮、臉頰發燙、心情興奮的難以形容的熱切心情。
但是進組後,對於要如何拍攝那一場戲,除了有唯一、具體的共識就是裸露的部份為背面到背部這件事之外,至於到時彼此要怎麼做,或如何拍攝,絲毫沒有討論。我也不好意思再問,我想對方那麼有經驗,一切應該會沒有問題,跟著對方走便是。
當時我對自己有過高的期許,內心希望通過這次的拍攝,自己能達到自我要求的標準。
我因為過於為畫面設想、身體不希望留有痕跡,全身僅貼了胸貼,就上場,而對方僅使用了保險套。對方還告訴我,他不會放進去。我相信對方是想令我安心,但其實這句話不需要說。
我們按照劇本的需求,拍攝了『發生關係』的場面。
因有劇照師在場,我相信正面拍攝的照片定有不妥,
我在一女性朋友陪伴下,
(報導說由媽媽透過黑道出面)和劇照師討論、
由劇照師刪除了不適當的照片。
拍攝完成當下,我沒有感到特別的感覺。回到家後,洗澡時,在觸碰到自己身體的時候,數小時前,拍攝時,和對方過於親密的體膚接觸、那溫度、感受、記憶,全面向我襲來。
當時我覺得自己好髒,我拼命地想洗掉那觸感、那記憶,所有的一切。我發抖,我不知道該怎麼向最親密的男友說清楚自己在片場經歷了了什麼,我不知道該怎麼幫助自己能好過一點,那晚,我唯一想到的方式,就是請男友和我發生關係,甚至粗暴一點也無所謂,我希望能藉此覆蓋掉對方在我身上、腦中的記憶…
過了兩天、仍無法平靜。我已經無法以言語,說出自己發生什麼了,只能以紙筆寫下,向朋友求助…
我聽說後期剪接時,剪接室特意掛上了窗簾、最後以現在的版本問市,我很感謝最後這樣的處理,但,也會不禁令我閃過:若影片其實是可以以這樣的形式呈現,那當初真的有必要付出如此多來完成嗎…?那對我的心理來說,是二次傷害…
因對方是導演、同時是男主角,當拍攝在進行時,我感受到對方觸碰到令我感到不舒服之處。作為演員,是無法主動喊停的。
我理解在這個片的主題下,您有必要擔任男主角,但,當演員之間,發生了這樣需要去好好處理、調解的情況時,在現場,已無其他人,其權利在您之上。導演的權利、責任,是副導或其他人無法取代您,去執行、或承擔的,任何人都無法。
當您身兼了導演、男主角時,您跟我道歉,在沒有第三者在您權利之上,作為中間人的時候,我只能被迫的接受這樣的處理方式,和您的道歉(在前篇已提及,在道歉之後,緊接是一連串不理性的字眼,不禁懷疑,這道歉,真是自省過後,由衷的道歉嗎?
過一陣子,您又來道歉,再告訴我,應該來個如何拍床戲的座談會,我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我感到快要錯亂…
後來只要是和電影相關的活動,只要看到您,明明那還有我想走近打聲招呼的、我的朋友,我只能自行選擇走避。把自己隱蔽。我感覺我是那做錯事的人。
以上…,就是當時的情況…。
那場床戲,所有和自己的選擇有關的,我無知的部分,
我負起應負起的責任。
但是,若時光能倒回,能讓我再回到當初的那一刻…
我想說….
導演…我好希望當時的你,能保護我…
您是我在現場,能依靠的人…
因為我相信您比我有經驗,
我相信您會幫助我…
我多麼希望,您能幫我設想,
再確定一次,那場床戲那樣拍的必要性,
在現場,您能來告訴我,妳不用付出這麼多,
您可以藉由您的經驗,確切地告訴我,
我是有選擇的,我不必如此…
您有其他的方式,同樣能完成當時的拍攝…
我有很多的希望,但全都破滅了…
想請教您,
您在為達自己的目的過程中,是否忽略了一些一樣重要的事?
您是否只關照到了自己?
當您眼裡只有自己時,是很難有空間去感受到其他人的。
這樣其實是蠻幹的過程下,
真的能達到您希望的結果嗎?
這其中是否有需要再思考的地方呢?
我想借用一位網友的話:『身為創作者,不只是帶大家進入虛構的世界,更重要的是,戲完了,還要帶著大家完整的走出來。』
您在狀態穩定時,對演員的幫助,是感受的到,
我相信在您心中,仍有對自己的期許…
有關對這件事的全部回應,寫到這。
找了好多天,
想找到文字表達自己當時發生何事,好像最接近的是,
『我被應該要保護我的人,沒有保護到、且傷害了。』
我在思考寫出自己的經歷時,仍有一絲恐懼,
是否有人會覺得我『不潔』,
我只希望,大家能如常的與我相處,
如常,不多一分,不減一分。
我真的好感謝,在這段期間,在我身邊,所有的小船的陪伴,是你們豐富了我,是眾人的力量,給予我勇氣好好凝視、穿越,接下來的,該靠我自己。
我也謝謝媒體朋友們的理解、體諒,給予我空間安靜的面對,且從不主動問起當時發生了什麼事,尊重我的心理狀態。
非常謝謝你們。
我也要向你們坦誠,在我發現媒體會引用我的負面文字之後,我隱蔽了自己的身心不適情況,所有可能令人感到負面、擔憂的文字。
我想謝謝十一年前,那時曾接住我、給我幫助的
家人、所有朋友…
當時如果沒有你們,我無法行走至今,
便沒有機會好好凝視,有機會穿越這一切。
在揭開這些陳年傷痕、以及現在聽聞到的負面例子時,
可能也讓一些圈內的朋友,感到不適…我能理解…
我也和你一樣,不希望大眾對影視圈的印象是其差無比的。
我對我們的環境,是有期許的,是和你一樣在意的。
借一位導演的話,「就算這個產業沒有提升有形的收入,至少要給人尊嚴及安全。」
最後,感謝每一位願意閱讀完的朋友,
感謝你們這陣子給予我的陪伴…真的,
深深感謝…
責任保險例子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評價
最近有不少人講金融業,這牽涉到兩大問題。金融業和互聯網的比較,因為有一個辯論到底應該加入金融業還是加入互聯網業。那是選google還是金融業作比較,結果經濟學家就幫金融業講說話,那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講得很好,但結果大多數人投票都是投google。
首先我要講互聯網是幾千年有文明以來,最重大的發明之一。這就如百多年發明了電器。電的用途便一直在增加,到現在也未完全開發盡。互聯網的潛質也是未完全開發,它的功效之大也是難以想像。因為它打破了傳統的傳播模式,不再是一點對多點,而是多點對多點。傳播的能力是不想像。這是廿年前所不能想像。但它和互聯網並不是排斥的東西,是可以互補不足的。
金融業已經有幾千年,它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把有資源的人和最有效使用資源的人配對起來。這說就容易,但做起來是很困難。像一個退休人士,他有一億,他把那一億放在夾萬中,把那一億慢慢地來用。但原來有人在市場上可以用那一億可以建立到facebook,那一億便可以建立到一千億。這一億若不能轉成市場上那一億,那一千億便沒有了。其實這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因為那是有風險,是不是要分擔那風險。誰來擔保那不會執行到呢?所以那經過那過程,讓大家分擔那責任,像保險一樣分擔那風險。然後終於達到最佳分配。
在一個社會中,有數以億計的人,要可以達到最佳分配,永遠都是沒有可能。所以我們盡量令到做到較好的分配。我剛才講那個例子是較極端,一億可能只是慢慢給用盡,又可能會變成一萬億。所以那利益是難以計算,是視乎配對情況是怎樣,而對社會的整體利益也是難以估計。但大致來講,對社會佔的GDP30%是合理的。因為對社會所產生的利益絕對不止30%。大家可以想想沒有金融業,將會變成怎樣的情況呢?那是用各種的方法把這達成最優配對。用另一角度來講,金融業是不停地意圖尋找最佳對,用所有方法來減低交易成本。究竟由第一個人到使用者是用了多少交易成本呢
互聯網是一個減低交易成本的方法。像馬雲的餘額寶,儲了錢在那裏便會自動買你買基金,然後派利息給你。你可以上網買保險,也有很多方法令到配對過程更有效。所以只要有這個問題存在,金融業便會不死,那金融業會有重要的地方,因為它其實令到我們有限的資源作更佳的運用,這是令到每個人都會得益。有人話金融業就是貪婪,是禍害,那是可笑的言論。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責任保險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僅剩四位名額)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我教學的過程當中,我經常會提醒同學們,我們平常不管是在說話,還是在書寫的時候,我們的語詞、我們使用的詞彙,其實是很重要的。
它會帶給別人一個很強大的「暗示效果」,如果詞彙用的好,那麼你的說服,和你的表達,還有別人的感受,都會朝向很正面的方向。
但是如果啊,你使用了一些具有「負面暗示」的詞彙的話,那就算你說的事情是對的,別人也不見得會接受。
我跟你分享個例子哦,這個例子呢,是在上個世紀,有一個美國的推銷員,他的名字叫做班.費爾德曼,他是個壽險推銷員。
他做生意的範圍,大概就是在他的家鄉, 俄亥俄州、東利物浦市那個附近。但是他確實在他的同期,也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壽險推銷員。
在他顛峰的時期,就是在一九七○到八○年代,他一個人賣出的壽險保單,就超過全美國1800家保險公司,其中的1500家的總合。你看聽這個概念喔,是不是很誇張?
而且更誇張的是,他在1992年因為腦溢血而住院;這時候呢,他的雇主紐約人壽,為了慶祝他任職滿50週年,宣佈推出了一個叫做「費爾德曼2月」的一個競賽活動。
那旗下所有的保險經紀人,都要在這個月參加業績的競賽,看看誰賣出最多的保單。結果你猜猜看誰贏了?還是他啊~還是費爾德曼。
別忘了,他那個時候因為腦溢血而住院。你可能很好奇哦,他到底怎麼辦到的?他就算在競賽的這個月,他仍然在病床上面,打電話給他的潛在客戶。
在他生病的這段時間,他已經高齡80了;他在28天裡面,成交了大概總價值是1500萬美元的新保單。聽到這裡喔,你一定跟我一樣,對於他的成就感覺到非常的好奇。
先講一些基本的條件,基本條件就是他的工作態度非常的好、非常的積極和全心投入。這個從他在生病,仍然在病床上打電話給客戶就可以理解。
但是還不止是這樣,因為根據他的歷年來的業務呈現,都顯示出他從來不強迫,那些心裡有抗拒的客戶買保單。他都是用一種輕鬆,而且很有啓發性的方式,去引導對方自動點頭成交。
他怎麼做到的呢?根據他身旁的很多朋友說,他是一個比喻的大師。他用的比喻方法,往往是在於他使用的「詞彙」,非常的精準跟到位。
比如說,當我們在描述人壽保險的時候,我們都一定會談到,當一個人生命結束的時候的理賠。那這個時候,費爾德曼他不會直接說「死了」這兩個字,他會說他們「退出」了生命。
當他用「退出」這兩個字,而不是用「死了」這兩個字;第一個直覺情緒上,就比較不會那麼負面。但是呢,相對也會給聽的人一個暗示。
這個暗示就是,你是退出了生命,可是你身後有人還沒有退出;那是不是有一些你應該盡,但是沒有完全盡完的「家庭責任」,你是不是要為「這件事」做一點事情?
所以呢,他透過這樣的暗示,他就會跟客戶說,當你「退出」的時候,你的保費就「進場」了。用這樣語詞的比方,很巧妙的化解了他的客戶,在心中可能有的排斥跟抗拒。
更重要的一點是,讓他的客戶覺得喔~他真的做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在他「退出」之後;有一些重要的保障,和給他身後的人的安全感,就會隨之而「進場」。
所以呢,今天透過這個小故事,你可以想想看,你平常在跟別人溝通、說服,或者是在書寫文字的時候;你有沒有謹慎的使用你的詞彙?或者是你有沒有對這些詞彙,有一定的敏感度?
有沒有可能,你說的話你說的很認真,其實你說的都是對的;但別人為什麼不接受呢?是不是你選擇的「詞彙」可以調整一下?或許認真的思考,並面對這個問題,就是你邁向自己成就的重要的一步。
那當然了,如果你想要在「詞彙」的使用上,特別是在文字的呈現,要有更好的前進的話,我很鼓勵你,你可以好好的把握,我們在4月13號開課的『寫作小學堂』,這一門課呢,是由我的伴侶,嘉玲老師她所擔綱的。
嘉玲老師寫的書,不僅在這市場上得到很大的歡迎,更重要一點是,她的文字往往是溫暖而且動人的。你會在『寫作小學堂』裡面,用有系統的方法,學會運用自己文字的力量。
我相信這一門課,會帶給你決定性的幫助;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剛剛跟你分享的4月13號,開課的『寫作小學堂』。
那當然如果你想要前進的,是「口語詞彙」上面的前進,那你也可以把握『人際回應力』這一門課;相信都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期待我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責任保險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提到詐騙案件,你一定不陌生;根據內政部公布的去年,也就是2018年,國人最常被詐騙的詐騙手法前三名。
分別是第一名:加入私人帳號,立刻享有優惠,成為直播拍賣會員,最後卻收到假貨的「假網拍」。
第二名,他是宣稱你訂購的網路訂單出錯了,導致重複訂購,要求你去操作ATM 解除分期的設定;然後再引導你匯錢到指定帳戶的「解除分期付款」這樣的手法。
而第三名就是千年老梗了!利用隨機撥號、亂槍打鳥的假冒親友借錢的「猜猜我是誰」這種爛梗。
那你會不會很好奇,從我們小時候常聽到的金光黨啊、模特兒經紀公司啊、告訴你中特獎,然後要你匯稅金的這些詐騙手法。
一直到現在科學昌明的21世紀,為什麼這些詐騙事件,就像是打不死的蟑螂一樣,到處流竄?
其實這背後的道理很簡單,而且更驚人的是,無論時代怎麼演變,不斷讓人落入詐騙陷阱的手法,還是跟上個世紀一模一樣,並沒有任何的改變。
這些詐騙的手法約略可以分成五個階段,它們分別是喔:第一個、先鎖定你的需求;而第二個、得寸進尺;第三個、對你進行訊息的轟炸;第四個、讓你感受到沉沒成本;最後第五個、推卸責任。
我直接舉例子,同時拆解給你聽,你就會更明白。
最近我聽到一個詐騙的案例,從一剛開始,詐騙集團吸引人的手法,就是用「徵網路小說打字員」來吸引「想要賺錢」的人去點閱它。
而且他們還特別標榜「免月費」,無論用手機或者是電話,只要你會打字,每打1000個字,就能夠賺到200塊台幣,這樣的標語來吸引你上勾。
這就是詐騙的第一個步驟,鎖定你想賺錢的「需求」。
這種詐騙的訴求真的很壞,因為很多會上當的人並不是因為貪心,想賺更多不義之財這種部分;他們只是想多增加一點收入,賺一點孩子的補習費啊、生活費啊,想要貼補家用之類的。
而且呢,對方開出來的條件,看起來也相當的合理,就會讓人不知不覺的掉入對方的圈套裡。
等到你加入了對方的帳號,跟對方取得連繫之後,對方呢就開始「審核」你的資格。
假如你沒有介紹人,就需要先付1900塊;但是如果你有介紹人,也是要花1000塊買一個所謂的「工作保險」。
等到你提出疑問,反問對方說,一剛開始不是強調不用繳月費,而為什麼又要付錢呢?
他們就會以喔「防止新手跑單」這樣的理由來說服你;而且呢還重複的洗腦你,不要因為區區的「小錢」,而浪費了之後方便又源源不絕的賺錢機會。
更何況喔等到一旦你工作穩定,這1900塊還是會退還給你的。聽到這裡,很多生性單純的學生啊、家庭主婦啊…像是這樣的人,就會乖乖的匯款。
等到你匯出1900塊之後,你就會以為真的有開始賺錢的機會嗎?並沒有!
對方會開始給你兩個選項,第一個,他是需要你每天轉發200條廣告,去幫忙做「招募打字員」的宣傳。
而且每天8個小時,又要連續學習15天;重點是啊,這15天沒有薪水可以拿,因為這叫做「教學培訓」。
假如你急著賺錢,不想要浪費時間,那麼詐騙集團還會給你的第二個選項,那就是用1000塊台幣,升級成為「高級會員」。
「高級會員」呢,可以免去轉發200則廣告,以及15天的無薪陪訓,你就可以直接參與工作。說到這裡喔,你聽出來了嗎?
詐騙集團在收了你的1900塊之後,並沒有遵守承諾給你工作,而是加諸更多不合理的條件要你配合;如果呢,你不想要多等15天,就要再付1000塊。
這就走到了第二個階段,叫做開始「得寸進尺」了!
要是等到了這個階段,你還看不懂對方的真面目,而且喔被自己「想賺錢」這樣的需求矇蔽了雙眼。
於是呢,在對方再三保證升級你成為「高級會員」之後,就不用再收取任何的費用,於是你就再度的匯款。
然而一旦你匯款,這無疑是用行動在告訴對方說:「我就是一頭肥羊,來宰我吧!」。你覺得這些狀況,看在這些無良惡狼的眼中,他們真的會讓你開始賺錢嗎?
事實證明喔,這個例子的當事人,開心的以為可以開始接案工作,但是卻被巧妙的轉移到下一個「任務老師」的帳號,開始跟這個「任務老師」對話。
而這個「任務老師」則對他獅子大開口,要求他喔再匯2500台幣,才能夠接任務、拿工資…。
到了這個時候,這個當事人心裡已經開始打鼓了,他隱約的知道事情有點不對勁,但心中還沒放棄能夠賺錢的希望,所以進一步的追問,再匯款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沒有想到喔,跟他對口的這位「任務老師」,開始丟出大量的訊息;像是啊:「終身享有高級會員的待遇啊」、「終身會員如果給商家帶來損失,那損失的金額就由平台來負責啊」。
甚至於還說:「只要再繳2500塊,你就能夠取得後台的權限,幫忙分配任務,每筆交易都能夠領1000塊的往返任務的獎金」。
這就是詐騙集團的第三個階段,叫做開始對你進行「訊息轟炸」。
這位當事人呢,開始覺得自己被耍,於是質問對方:「上一個『資格老師』說我不用再繳錢了。」
結果呢,沒想到這個「任務老師」他還大言不慚的回這一個朋友說:「我才是任務老師,你必須跟我拿工作,才能賺錢啊」。
於是這個當事人,決定回頭找上一個「資格老師」,然後要這個「資格老師」去兌現自己的承諾,讓他不必再繳錢;沒有想到喔,這個「資格老師」推托了二句話之後,就封鎖了這一位當事人。
當事情發展到這裡,這個當事人才確定自己是上當了,走進詐騙集團的圈套裡,發現自己被當成人球一樣,讓他的第一個「資格老師」,把他踢給下一個「任務老師」。
但眼下呢,最考驗人性的就是,我前面已經把錢付了、時間也花了,啊頭都洗下去了,難道要在這滿頭泡泡,這種最狼狽的時刻喊停嗎?
到了這個階段,就是讓當事人進退兩難,羞憤交加的「沉沒成本」的時刻。
「沉沒成本」這個概念喔,就像是當你做錯了一個投資決策,但是卻不認賠停損,反而再投入資金去攤平自己的成本;而期待價格提升之後,一次賺回來的心態。
血淚斑斑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這肯定是一步錯、步步錯的結局。
假如你也遇到這樣的關口,但是就是不甘心、不肯清醒,決定跟他繼續拗到底,那麼我要恭禧你,你將很有機會角逐「年度最佳肥羊獎」。
但是還好喔,這一位當事人他「選擇」讓自己清醒過來;他決定停損,到此為止。
他承認自己太傻、太天真,送錢給詐騙集團,所以很生氣的指責那個所謂的「任務老師」說:「我知道你們是詐騙,太過分了!」
結果啊,這個對口的「任務老師」還跟他說喔:「是你不遵守行業規定,我只能取消你的會員資格」。
甚至於還補了一槍,說什麼呢?「好好賺錢的機會是你自己砸掉的,你幫自己留一點口德。」像這樣的話喔,你聽完之後是不是很生氣呢?
他完全把責任推給當事人,這樣的行為跟說辭,其實就是最典型的下一個步驟,叫做「推卸責任」了。
這整個事情喔,我聽到這裡,我只能大大嘆一口氣,安慰我眼前的這一位朋友說:「還好你願意進教室,以後這種事情再發生的機率,一定會少很多。」
這也像是我常常在實體課程裡,跟學員說的:「走進我的教室,我不是在教你腹黑術,更不是在教你使壞;而是要讓你認清,這個世界上就是有人會這麼壞!」
任何的學習並不是要去挑起戰爭,我更希望大家學會的是能夠適時、適地的保護自己,還有去保護你所在乎的人。
然而回到日常生活當中,要是你真的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分辨訊息的真假,我會非常建議你,直接打「165反詐騙的專線」,最起碼可以幫自己設下一道防線,不讓自己一頭熱的往火坑裡跳。
那你一定會覺得很奇怪,這種「鎖定需求、得寸進尺、訊息轟炸、沉沒成本、推卸責任」,這樣的公式化的劇本裡。
明明那些受騙上當的人,有很多機會、有很多地方可以下車,但他們為什麼要一直留在這個車上,讓詐騙集團予取予求呢?
又或者是啊,這些沒有創意的詐騙套路,總是能夠騙到的到底是哪些人?而你會不會是其中一個?
今天的內容呢,先把詐騙的流程展演給你看,讓你在遇到那種「怪怪的」事情的時候,有起碼的警覺性。
但是假如你想要進一步了解,那些容易受騙上當的人,在他們心裡發生了什麼事,讓自己陷入荒謬的騙局當中?
敬請期待我們明天的內容,我會告訴你三種最容易受騙的「心理陷阱」,讓你開始遠離詐騙集團。
最後再一次提醒你,無論任何詐騙的套路,幾乎不脫這五個步驟:第一個、鎖定需求;第二個、得寸進尺;第三個、訊息轟炸;第四個、沉沒成本;第五個、推卸責任。
當現在的你,已經赫然發現自己中計了,記得斷然停損一定比合理化,會讓你損失的更少。
因為這些萬年詐騙的老梗之所以有用,正是因為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罔顧事實,而不斷合理化的人。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推出了一門線上課程,叫做【過好人生學】。
【過好人生學】結合了我這20年來,不管在創業、生命實踐的精華;更結合了我這一段時間裡,面對的上千人次的個案當中,每一個人幾乎都跟我提到的「生涯議題」。
其實呢,每一個人都想要過一個更好的人生,但是過好人生的關鍵,你掌握了嗎?你有具備相關的能力嗎?你能不能讓時間成為你的朋友?
時間會讓我們的年紀漸長,但是呢時間對很多人來說,是消磨自己的原因。然而只要你能夠用對觀念、用對方法,那麼時間會成為你最好的朋友。
關於【過好人生學】的詳細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歡迎你加入【過好人生學】的行列;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責任保險例子 在 責任保險 - MBA智库百科 的相關結果
在責任保險發展的最初幾十年,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直至20世紀中葉,隨著社會發展,各種民事活動急劇增加,法律制度不斷健全,人們的索賠意識不斷增強,終於使 ... ... <看更多>
責任保險例子 在 一般責任保險 的相關結果
僱主責任保險(Employer's Liability Insurance) 係承保被保險人之受僱人因執行. 職務時發生意外事故所致傷亡(不包括疾病及財損),依法應由被保險人(即僱主). 負賠償 ... ... <看更多>
責任保險例子 在 擔心自己或小孩闖禍?個人責任保險幫你扛! 的相關結果
在產險公司的意外險和旅平險裡頭,時常會出現「個人責任保險」的保障項目,而這一 ... 發現市場越來越重視這類無心之過的賠償糾紛,畢竟新聞頻傳,到處都可看到例子。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