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康友到淘帝,KY還有多少未爆彈?金管會還有什麼未盡之處?】
淘帝KY被指涉及掏空、財報不實、內線交易等案,近日遭檢署北檢漏夜複訊後,諭令王冠華、施景彬、江明南等6名被告交保候傳,繼去年康友案之後,KY公司關於會計師出具不實意見書及背後受中資控制等疑慮再度浮上檯面。
⭐️康友案的前車之鑑
「今日康友,明日街友」,去年8月,康友深陷掏空疑雲;高層落跑、哄抬股價、財報不實,讓1.1萬名小股東血本無歸,且在全案爆發後,外界也才驚覺康友的核心經營階級及財務長、獨董全都來自中國,骨子裡就是中資企業。
當時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曾信誓旦旦的表示:「康友僅為個案,並非所有KY公司的問題。」,如今相隔不到半年,淘帝KY再次被爆出以類似的手法淘空公司資產,而曾涉嫌替康友做假帳,被北檢交保候傳的勤業眾信會計師江明南、施景彬,竟又涉以虛偽意見書協助淘帝掏空公司資產近15億,顯見KY公司的問題絕非個案,甚至積弊已久。
康友案後,乃至本次淘帝掏空案,金管會總是宣稱要加強監管、重新整頓KY,但在縱觀金管會提出的改革措施後,嘉瑜認為仍有許多為德不卒之處……
⭐️加強KY中資管控,才能防患於未然!
中資控制在台掛牌公司的爭議不斷,經濟部因而於日前宣布中資新定義:中資股東持股30%限制改為「逐層認定」,以避免中資藉由層層投資稀釋持股比率。而有知情官員表示:「目前已在台上市的KY公司,仍都符合新中資定義,尚無不符規定須調整的問題。」
但觀察此次淘帝案細節,其原本的董事會組成是由台籍董事4席、中國董事2席,再加上港籍董事長周訓財;這個周訓財是何許人也?他可是「福州市港澳台政協委員」,且於去年11 /29,4席臺籍董事全部辭職,僅存的3席董事早已直接控制董事會。
然而,針對上述淘帝早在11/29即受中資實質控制之情形,金管會及證交所卻無法立即確認其違反「有價證券上市審查準則」之中資限制規定,嘉瑜不禁好奇金管會認定中資的程序究竟為何?若早在11/29即確認其違法,是否能更早地防患於未然呢?
嘉瑜認為,金管會及證交所對目前所有在台上市的KY公司是否都符合新中資限制規定,似有重新審酌之必要!
⭐️應嚴格禁止中資在台徵求委託書!
前開4席臺籍董事辭職後,於12/15兩名中國籍董事加上福建政協委員周訓財竟利用董事缺額、審計委員會無法組成之際,透過「議價」的方式向「周訓財控制的中國公司」,購買耗資15億新台幣的口罩設備,藉以掏空公司資產!
雖說證交所當時有函請淘帝KY針對上開交易案,須於重新選任獨董後提請審計委員會。然而由中國籍董事過半控制的董事會所提名的董事及獨董,當選後難道就不會受到中國籍董事控制?嗣後由此些成員組成之審計委員會是否具有公信力?想也知道不可能!
更甚者是,具有實質中資身分之周訓財除了擔任淘帝KY的董事長,同時也是Topwealth公司的負責人,而Topwealth作為唯一一個在淘帝KY股東會擔任委託書徵求人的股東,等於有中國背景的周訓財一手控制淘帝KY現任3席中國背景董事提名繼任的董事,另一手則操作Topwealth公司在市場上徵求委託書,最終淘帝KY還是脫不開中資直接控制董事會的疑慮。
嘉瑜認為,中資背景股東進行委託書徵求的案例一開,國安單位與金管會若放任不加管控,之後中資必然循此模式,以外國公司名稱來台上市,雖然在審查時號稱遵循審查規定,但上市後即得由中國背景企業徵求委託書使中國背景董事當選而控制我國上市公司。
而在1/21,淘帝所召開的「由發言人當主席,完全違反公司法208條及股東會議事規則」的「違法股東會」,在沒有任何董事被提名人出席的情況下,最高票仍為董事長周訓財,可見這5席董事即便人沒到,也成功當選,足證周用中資Topwealth來徵求委託書,一旦徵求就會超過50%,則原先限制中資的30%將變得毫無意義。
因此,杜絕、禁止中國背景企業擔任委託書徵求人,並且認定所徵求或受託的委託書無效、不得行使投票權,顯然是當務之急!
相關連結:
👉淘帝KY遭掏空15億元 台籍董事、勤業眾信2會計師遭約談 https://reurl.cc/L0m159
👉淘帝遭搜索後改選董事 小股東痛罵:作假帳
https://reurl.cc/MZ07On
👉淘帝股臨會主席推選有疑慮 投保中心出席表達異議
https://reurl.cc/e935Vb
👉「康友、淘帝恐怕不是最後一家!」 散戶怎避開KY股地雷? 這「財報數據」是重大線索
https://reurl.cc/XejXQE
財務長定義 在 提提研 Facebook 八卦
品牌是什麼?每個人的定義不同。
有些人定義品牌只是包裝設計,有些人認為代言人就是品牌,有些人定義品牌要像人一樣有個性跟態度。
對我來說,一個品牌經營者而言,品牌就是我人生過程的養份結晶。
我們一直低調的進行品牌改造(rebranding) 勇敢做出自殘的行為,把產品品項瘦身,為品牌做減法,只為了讓品牌有更清淅的模樣。
如果要做品牌,你有辦法用生命活出你的品牌故事嗎?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我這十年來用生命活出來的品牌學習,如果你看了也覺得不錯的話,請幫我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我們是如何把紅海市場給變成了藍海市場】
首先,品牌定位很重要,非常重要。你一定要非常精準了解你的客群以及你自己的強項。
我們的強項是䇿展,因為我們過去十年在世界各地累積了上百場的參展經驗,見識了世界精品奢華品牌在䇿展時如何表達出他們的核心理念以及對細節的要求。
從國際品牌身上,我學會了如何透過了䇿展來佈達品牌的獨特之處,以下是我們這三年來的䇿展歷程,是我們用靈魂在經營,用生命活出來的品牌詩歌,想跟你們分享,希望有心做品牌的你能少走一些冤枉路。
2018〈羅浮誇宮〉
我們這三年品牌成長的最大養份來自於美學,理工系背景的我,一直到四十歲以前,從來不認為美學跟品味有什麼重要,東西只要好用就好。
一直到這幾年,我們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常往返巴黎,發現法國小學生的戶外教學竟然是羅浮宮,我才發現法國人是最會做品牌的民族, 原來是有他們的原因,他們歷經好幾個世代的美學薰陶,懂得細節的堅持以及設計的重要性。我在那一刻,才懂得藝術的重要性。
釐清品牌的義務就成了我們的課題。
而我們暫時找到的答案是:
品牌跟藝術有很多交集,例如做得好的話,就會被編寫進歷史的DNA裡。
但台灣人喜歡藝術嗎?
台灣人物質不虞匱乏,但精神時常貧窮。
我們做羅浮誇宮展覽因為我們是征服法國的台灣面膜,品牌經營跟藝術家精神殊途同歸,因為只想做出最棒的作品,必須有發自內心的堅持。
因為只有藝術懂得藝術,這次的羅浮誇宮我們用輕鬆的方式去重新詮釋很多藝術大師的原作,來闡述我們的品牌理念。
我們想要顛覆傳統的「藝術無用論」的刻板印象,我們想要證明,當企業重視美學的話,其實更能幫助銷售。
我們想要表達的是,做品牌不只是賣東西,而是體現一種生活態度跟文化底蘊,我們在國外十年的參展經驗中,發現外國的展覽總是能把美學跟生活型態(lifestyle)結合在一起,像是他們總是能優雅的一邊談生意,喝咖啡跟香檳。(所以我每天都帶香檳去會場喝)
看似沒有產能(因為展位租金很貴),我前幾年看到外國人這樣搞也是苦思不得其解,直到最近我才終於知道,原來人家是把整個世界觀做得很完整,這樣的態度才能貼近生活體驗。
========
2018年的䇿展成功並沒有讓我們自滿,相反的,謙遜的我們覺得自己還可以更好。
羅浮誇宮雖然盛大,但仍有許多不完美。
我們從中有許多學習。
其中一個,就是決定將咖啡吧台對外開放。
以提提研的品牌精神「分享」作為內涵,
美好的事物應該對所有人開放,
而不只是對提提研的顧客開放。
於是2019的䇿展主題是 《Café De TTM》
是的,巴黎知名景點、
擁有百年歷史的花神咖啡館《cafe de Fleur》,
啟發了我們。
經歷世界級的戰火,
見證無數政權垮台,
花神咖啡館宛如魔法般地存在著,
因為咖啡館是個「分享」的所在。
無論是大膽的想法或是不暢銷的著作,
在花神可以自然而然分享,
這裡是才華交流直流的烏托邦。
以提提研的品牌精神「分享」作為內涵,
美好的事物應該對所有人開放,
而不只是對提提研的顧客開放。
我們汲取多年在世界各地參展的經驗,
國外的美容展多半會有美食區,
照顧逛展客與品牌方的需求,
比起銀貨兩訖的買賣,
更多了幾分人味。
你可以看到,
Café de TTM 的外觀設計也下足苦功。
在「成本效益極大化」
與「購物體驗精緻化」
兩者之間,我們總是選擇後者。
(財務長表示:無藥可救!)
台灣一年365天有無數展會,
旅展傢俱名床展寵物大展,
聽到展就是打折、搶便宜刀刀見骨。
品牌廠商的想法,
一定是花最低的成本,銷最多的貨。
我們都同意,但一定要犧牲美學嗎?
能不能來的時候不只是購物,
而是優雅購物;
不只是優雅地購物,
而是彷彿漫步於巴黎左岸,
時空奇幻錯置地購物呢?
這是我們的姿態與浪漫,
也希望能啟發業界,
讓每年的美容展除了刷卡付現,
還能有品牌饗宴。
最後,從排隊動線進入購物區之前,
,以提提研的品牌理念「分享美麗、分享愛」為出發點,打造出「雪琳夫人(sharing)」的虛擬角色,
我們精心籌劃了名為
「雪琳夫人沙龍」的展區。
說我們提煉了提提研的驕傲與成就,
透過她一一介紹提提研的重要歷程,5大區域從品牌廣告、面膜身分證、進駐老佛爺百貨、國際獲獎以及粉絲的支持,讓大家對於提提研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讓你在十分鐘內沈浸式體驗品牌歷程,
從方才窘迫的人龍中轉換心情,
為稍後的愉悅購物做準備。
只開4天的超現實/超限時咖啡館,
以分享為名,因你而生。
========
2020年, 這一次,我們想讓你知道一片看似簡單的提提研面膜,是多麼的不簡單。
但我們透過的方式,不是用嚴肅的實驗室讓你了解,而是用法式甜點店的形式讓你更靠近我們想說的故事。
妳知道嗎?在法式甜點的世界裡,專業廚房不叫做廚房,而叫做實驗室 (laboratoire),口語簡稱「Labo」
如果你說我們要把實驗室搬去美容展現場,那可以說對,也可以說不僅如此。
因為,做甜點與做面膜的巧合是這樣的:
製作,是從選擇原物料那一刻開始。
美食是大自然的恩賜,必須要挑選當地、當季的新鮮食材。
提提研的面膜,則是來自世界各國,尖端保養科技的結晶。
沒有好的原料,就沒有好作品。
也比如,真正的鮮奶油充滿乳脂的芳香甜美、還有輕盈的空氣感,令人回味無窮。
提提研的精華液如同正統的法式鮮奶油,滋潤而不油膩,用後殘留在臉上的,是令人著迷的清爽感。
更深層的共感是:
法式甜點之美在於層次,每一步都是匠心獨具,每一口都給味蕾多重衝擊。
而一片真正的面膜,則是從鋁袋到布膜都精挑細選,#層層考驗,#層層講究。
所以,今年的主題 Labo de TTM 所指的 Labo,絕非實驗室,而是法式甜點廚房之意。
我們憧憬這個單詞背後的觀點,意味著法式甜點融合精準與想像力。
正如提提研深受歐陸文化啟發,著眼於打造出一片與眾不同的面膜。
我們是理性與感性的混血兒,是肌膚的美食,提供妳15分鐘的享受。
========
以上不只是我們這三年來在台灣䇿展的成果,更是我們過去十年在世界各地參展超過上百次的淬煉。這個暑假如果你無法出國開拓視野的話,那我誠摯的邀請你們來南港美容展,看看我們是如何吸取國際養份之後,融合了台灣土地的能量,用靈魂在經營品牌。
我們用䇿展的方式來說品牌故事,並不是用高高在上的嚴肅方式讓消費者覺得我們很專業,而是用親民的方式讓消費者知道我們做產品的理念,因為我們並沒有把消費者當作只是消費者,我們是很重視人與人之間情感連結的品牌。
如果我們的做法能讓你也對品牌經營產生了反思跟共鳴,那就是我們品牌存在的意義。
7/23-7/26
Labo De TTM
提提研 @ 南港展覽館
Q124
財務長定義 在 唐家婕 - Jane Tang Facebook 八卦
【美中情報戰——7.5億個資被盜之後】
📝過節前來推薦一下這三天《外交政策》雜誌上的長篇報導。作者還原了過去十年美國與中國情報界的數據新戰場。(大推三篇英文原文,以下是中文報導摘要,以及昨天與作者的訪談)
—
2012年,美國人事管理辦公室(OPM),2150萬名員工信息被盜。
2014年,美國第二大醫療保險公司安塞姆(Anthem),近8000萬用戶資料被盜。
2014年至2018年間,美國萬豪國際集團(Marriott),超過5億國際用戶信息被盜。
2016年,美國海軍,超過13萬人敏感信息被竊。
2017年,美國消費者信息公司(Equifax),1.47億筆用戶資料被盜。
美國調查發現,這幾場數據盜竊的背後都是中國黑客。而這些數據被盜竊後的用途,正逐漸浮上檯面。
▪️🥷中國黑客竊取近7.5億筆個資 美國特工被鎖定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21日開始發布連續三篇獨家調查報導,採訪了三十多名現任和前任美國情報和國家安全官員,還原近十年美中兩國在數據情報上競逐的內幕。
關鍵事件發生在2012年,美國情報官員首次意識到管理聯邦政府員工和承包商信息的人事管理辦公室(OPM)遭到黑客入侵。在兩次的黑客入侵活動中,美國政府被竊取了超過2150萬名員工的姓名、社保號碼、健康、犯罪、財務和其他的一些背景調查記錄,有些還包含指紋信息。
一位受訪的前美國國家安全局官員說,OPM入侵事件「打開了全球潘多拉魔盒」。
2013年左右,美國情報單位開始意識到一系列不尋常的情況。當美國情報人員在非洲及歐洲等特別是與中國一帶一路項目關係緊密的國家行動,他們總是很快被中國的情報系統盯上。在某些案例中,中國對CIA人員的「監控」還是大剌剌的進行。
美國很快把這些情報行動連結到中國一系列的黑客網路行動。從2012年以來,中國黑客至少從美國政府或公司,竊取了超過7.5億筆個人信息。《外交政策》報導稱,中國情報人員利用這些盜竊來的龐大信息,識別美國的情報官員。
「誰能控制數據、誰能保護數據、誰可以竊取數據,並將其利用在經濟和安全目標,正在定義華盛頓與北京間的全球衝突。」報導寫道。
▪️🇺🇸🇨🇳美中數據爭奪戰
報導揭露,中國約在2010年左右,開始對國安部進行資源重整,更加關註數據情報。具體的行動包含創建了一個用來追蹤間諜活動航班及旅客的數據庫、把中國的情報機構移到更靠近數據中心的位置、以及對曼谷國際機場旅客數據的黑客攻擊等。
這些佈局為日後中國大規模的數據竊盜及黑客行動鋪路。另一方面,也是源於中國在2010年左右,發現美國情報系統滲透中共黨政商,做出的反制。
「他們(中共)的目標是要滲透到美國經濟、政治、社會的各種機構中,並開始慢慢地從個人層面對美國利益造成影響。掌控數據,對中共來說是重要的一環。」曾在2017年參與起草《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的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前高級主任羅伯特·史帕丁準將(Robert Spalding III )告訴本台,美國政府早在2012年就意識到這個問題,卻遲遲未行動,更是問題所在。
▪️⚡️歐巴馬時代做了什麼?
《外交政策》調查報導的第二篇,著重在歐巴馬時期。報導稱,當時美國在中國的情報系統遭受破壞,而中國在信息上的嚴重縮緊,也導致獲取情報的困難。習近平的「反腐」行動也影響了美國情報體系在中國的運作。另一方面,中國官員也對於私下與美國人談話跟交流感到更懼怕,擔憂談話洩漏會導致遭到清算。
歐巴馬政府曾試圖與中國達成關於盜竊信息的協議,但失敗了。
報導稱,在歐巴馬執政的末期,即使當時面臨著俄羅斯干涉美國大選的威脅,但美國情報界已達成一個共識:中國才是更嚴重的問題,且潛在威脅已超越俄羅斯。
「他(中共)最終是希望做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是一種赤裸裸的全球野心。」在美國的人道中國主席周鋒鎖說,自己多年來一直在倡議美國關注中國透過數字監控擴張極權主義的野心,但美國到近幾年才漸有警覺,「輕敵和一廂情願。輕敵是不瞭解中共在這方面的實力野心;一鄉情願是很多人還抱有綏靖主義的態度,沒有把中共當成像以前(美國看)蘇聯那樣全球性的敵人。」
▪️🐻川普時代—當中國情報界「熊抱」科技企業
下面節錄與這篇調查報導作者,美國智庫阿斯彭研究所(Aspen Institute)的國家安全項目資深撰稿人扎克.多爾夫曼(Zach Dorfman)的訪談:
🗣記者: 多爾夫曼先生您好,今天剛刊出的是你這一系列調查報導的最後一篇,時間放在川普時代,你的主要發現是什麼?
多爾夫曼:第三篇報導的主要發現是,中國情報部門與中國企業的熊抱(bear hug)關係越來越緊密。這有些是公開資訊,比如2017年通過的《國家情報法》,中國公司必須配合中國情報部門,如國安、公安部的要求。
透過調查我還瞭解到的是,中國情報部門基本上把數據處理需求「外包」給主要的中國科技公司。比如中國情報單位想要鎖定某個人,而沒有足夠的能力或資源,就交給大公司去處理大數據的交叉分析,讓有能力的中國公司為情報單位服務。
美國官員告訴我,到了川普時代,他們掌握到更多這類的活動證據。
▪️👮🏻♀️中國沒有「普通公司」
🗣記者:你在報導里引述一段美國情報官員很生動的比喻,他說這就像是美國情報界能夠自由指揮Google、Amazon、Microsoft,說「來,我們需要這個分析,下周交給我們」,中國有百度、阿里巴巴等幫助中國情報系統壯大規模,他說這在美國是不可能發生的。那麼,中國情報界與中國科技公司這樣的關係,對美國的意義是什麼?
多爾夫曼:我認為最大的重點在於,這些中國大型科技公司是不可能按照美國或歐洲的標準,稱自己是一個「普通公司」的身份在運營。即使這些公司可能有大量業務與情報蒐集無關,但因為它們已經被嵌入到一個政治體系中,而這個政治體系要求它們,在必要時必須成為捍衛(中共)體制的輔助者。
這也意味著美國的政策決策者、美國公眾在看待這些中國公司的方式,必須與看待其他國家公司有所不同。
🗣記者:川普政府四年來對於中國科技企業祭出的管制,美國國安情報界怎麼評價?
多爾夫曼:我認為美國甚至是歐洲已經有廣泛共識,對於在海外運營的中國公司所帶來的潛在安全威脅,必須要有更多提防及管控。但在識別威脅程度和具體做法上,仍有分歧。
當我們在談字節跳動、華為、或中興通訊,它們是不同的實體也從事不同的業務,可能造成的威脅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另一點,人們對於川普政府把打擊中國科技巨頭當成貿易戰籌碼也感到遲疑,比如川普在(2018年)對中國電信公司中興通訊(ZTE)禁令的反復,還有(2018年)暗示美國可能放棄引渡華為財務長孟晚舟作為貿易戰籌碼。
這聽起來徬彿像是實際上並不擔心中國科技公司是真正威脅。對於那些支持對中國企業採取果斷態度的人來說,是令人沮喪的情況。
▪️👀「這是美國從未有過的競爭對手」
🗣記者:總述您這這三篇關於美中大數據情報戰的報導,您最希望讀者能夠讀到什麽?能有什麽樣的討論?
多爾夫曼:這是一個好的問題。可以的話我想說兩點。
首先,中國情報部門擁有的能力,是美國從未有過的競爭對手。過去十年,中國情報部門非常重視發展數據、把數據武器化。當數據只是單一的,它是沒有價值的。但當你有能力把數據連接在一起,再加上複雜的人工智能及分析系統的建構,這將成為一種新型的、動態的、持續的競爭。而美國從來沒有面對過這類的競爭。
我想說的另一件事是,當我在報導這個故事時,我開始研究美國、中國情報機構做了什麽,兩國的領導層又做了什麽。這讓我思考一個問題,雙方都在採取行動,每個動作又都在互相影響。
例如,大約十年前,美國中情局的網路被中國政府弄清時,中國感到非常恐懼,他們開始採取所有行動來防止重蹈覆轍。中國開始運作後,美國也有新的反應,這像是乒乓球在兩個非常強大的國家間回盪,我的報導只是顯示了過去十年是如何展開,未來我們都無法完全預期。
🗣記者:我很好奇,你說自己不是「中國線」的記者,是什麽機緣讓你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做了這篇關於中國的報導?
多爾夫曼:我是情報線的記者。我做關於國家安全和情報相關的報導,所以我關注過俄羅斯、中東等國家。但我認為,美中兩國關係將定義世界下一個50年、75年,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
我試圖從我的小角落——情報和間諜活動——去瞭解這種關係的發展方向,這是一個看見大問題的窗口。
—
▫️專訪全文: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junshiwaijiao/jt-12232020143926.html
▫️報導全文: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meiti/jt-12222020153316.html
◽️《外交雜誌》報導:
上: 中國用盜竊數據 監控CIA特工
https://foreignpolicy.com/2020/12/21/china-stolen-us-data-exposed-cia-operatives-spy-networks/
中:美國在華情報網的黑暗時代
https://foreignpolicy.com/2020/12/22/china-us-data-intelligence-cybersecurity-xi-jinping/
下: 科技巨頭 協助壯大中國情報實力
https://foreignpolicy.com/2020/12/23/china-tech-giants-process-stolen-data-spy-agencies/
財務長定義 在 會計長財務長位階-在PTT/MOBILE01上汽車保養配件評價分析 的八卦
2022會計長財務長位階討論推薦,在PTT/MOBILE01汽車相關資訊,找會計長財務長位階,財務長薪水ptt, ... 財務長定義-臉書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 ... <看更多>
財務長定義 在 會計長財務長位階-在PTT/MOBILE01上汽車保養配件評價分析 的八卦
2022會計長財務長位階討論推薦,在PTT/MOBILE01汽車相關資訊,找會計長財務長位階,財務長薪水ptt, ... 財務長定義-臉書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