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太平洋高壓增強西伸 轉典型夏季天氣型態
過去三周,東亞的天氣很特殊,太平洋高壓顯著的減弱東退到東太平洋,西南季風接手,整個西太平洋是季風低壓主導的環境,其中也發展出來六個颱風,其中烟花颱風及盧碧颱風都顯著的影響台灣,皆有發布海上颱風警報,雖然沒發布陸上颱風警報,更帶來顯著的降雨,目前各水庫的水位都是今年的新高紀錄,甚至在過去幾天有些水庫都還有洩洪,確保運作的安全。
從上周末到這周末,台灣受到偏強西南風影響,中南部是迎風面都有劇烈降雨,尤其是幾波西南氣流的影響,高雄屏東的山區累積的降雨超過兩千毫米,也造成嚴重的災情,其他西半部很多地方都遇到短時強降雨,也建議您可以趁這時候,多強化受災的韌性,才能在下一次大雨來之前準備從容,損失才可以降到最低。
今天仍是西南風的環境,昨天深夜在西南部外海也發展出對流雲系,伴隨著閃電雷擊,延續到今天清晨,氣象局仍針對雲林嘉義發布大雨特報,台南高雄屏東豪雨特報,仍有大雨發展,不過相較於前幾天已經略為緩和,也有降雨間的空檔。
這波西南風將在這周逐步的減弱,台灣附近開始會有西南風轉偏南風,迎風面還是容易有對流發展機會,仍有局部較大雨勢,但整體降雨將逐步趨緩,尤其太平洋高壓將會逐步的西伸,台灣將會在高壓勢力影響的邊緣,將再轉為夏季晴朗炎熱高溫,中午高溫將上看34-36度,午後容易有熱對流發展的機會。未來觀察焦點就是太平洋高壓勢力增強,到底有多強? 還只是在高壓的邊緣? 預期類似情境將延續一到兩周以上。
由於高壓勢力穩固,接下來就要觀察菲律賓東方海面上的擾動發展,應該會有較典型的低壓擾動到颱風發展,八月本來就是颱風發生頻率最密集的時間點,現在說何時會有颱風生成或接近台灣都還太早,但也建議您多趁這幾次的雨災,盡量提升自己的防禦能力,才能夠在減災避災中減少靠天吃飯的風險。
以上氣象由天氣風險 / 彭啟明博士 提供
https://youtu.be/wz6q-KtJBzo
-------------------------------------
氣象達人丨彭啟明在LINE官方帳號登場囉!
請利用下方連結,將我們的帳號加入好友https://lin.ee/7vti1U5
-------------------------------------
💡 DR. WEATHER 氣象博士抗風傘 限量發售!
➡️ https://www.weatherrisk.com/drweather
--------------------------------------
💡 【全方位閃電監測網】:我們提供全台灣各地落雷預警、雷擊歷史資料,歡迎洽詢小編!
💡 總是被天氣攪局?來試試【客製化天氣預報】,我們提供詳盡的天氣報告和諮詢服務!
➡️ https://catch.weatherrisk.com/
--------------------------------------
#彭啟明 #氣象 #達人 #時事 #颱風
#陣雨 #專業 #西南風 #雷陣雨 #西南氣流
「豪雨特報歷史紀錄」的推薦目錄:
- 關於豪雨特報歷史紀錄 在 Facebook
- 關於豪雨特報歷史紀錄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 關於豪雨特報歷史紀錄 在 氣象達人彭啟明 Facebook
- 關於豪雨特報歷史紀錄 在 Re: [討論] 中央氣象局資料庫內會缺資料? - 看板TY_Research 的評價
- 關於豪雨特報歷史紀錄 在 豪雨特報歷史紀錄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豪雨特報歷史紀錄 在 最新趨勢觀測站- 豪雨特報歷史紀錄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豪雨特報歷史紀錄 在 最新趨勢觀測站- 豪雨特報歷史紀錄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豪雨特報歷史紀錄 在 【立綱氣象報報】北部雲多局部雨中部多雲南部天晴 中視午間 ... 的評價
豪雨特報歷史紀錄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八卦
【今天停班停課合理嗎? 從歷史教訓看西部登陸的熱帶低壓】
這兩天在網路上看到許多人質疑為何平日都不放假,假日一到就放假,雖然小編心理也有OS碎碎念,但天氣預報數據攤開來看,就一目瞭然:
■熱帶低壓(原盧碧颱風) 路徑南修,今晨已在竹苗一帶登陸,引進西南氣流造成中南部豪雨。
造成:
■高雄沿海空曠地區強風警報,會有9-10級強陣風
■高雄全境發布超大豪雨特報(降雨量500mm)以上,山區更可能達800mm。
■適逢大潮,沿海地區排水困難。
這已經遠超過平地350mm,山區200mm的豪雨假標準,放假自然合理。前幾天是都沒有達到這個嚴重度的。
過去從台灣西部登陸的颱風罕見但有,例如
■2002年7月10日的娜克莉颱風在台中以北登陸,此颱風只比熱帶低壓強一點,但也創下翡翠水庫單日降雨紀錄,並釀成2死。
另外就是昨天提到的 #87水災:
■剛好62年前,1959年8月7日,熱帶低壓在嘉義布袋鎮登陸,雖然隨即解體,但引進強大西南氣流,導致西南部當日降雨量超過500mm,三日累積降雨量800-1200mm,以苗栗、台中、南投、彰化、雲林、嘉義受災最嚴重,彰化市區甚至淹水3公尺高兩天。縱貫鐵路中斷,共有297處受損,總共造成667死942傷408失蹤,是台灣史上僅次於921大地震和88水災的重大災害。
■災損35億台幣,是當年國民所得11%,相當於今日災損1.8兆台幣。(難以想像)
■政府頒布中華民國佔據台灣後首次《#緊急處分命令》,重建期長達10個月,中元普渡婚喪喜慶全部停止,#並課徵重稅,例如公有及私用小客車、電費、電話費、鐵公路客運票價等也都一律附加「水災復興建設捐」、營利事業所得稅附加15%、綜合所得稅附加30%、屠宰稅附加30%。北高等5個城市的電影票每張加收娛樂稅1~2元、各地宴席稅附加30%、地價稅與田賦皆附加40%、房屋稅和證照、貨物稅等亦附加30%,造成人民極大負擔。
■高雄縣市雖災情沒這麼慘烈,也造成12死21傷9失蹤,88棟房屋全倒的災情。
■蔣介石佔領台灣後,大量軍費用在維持大規模陸軍準備反攻大陸,而非強化防衛台灣所需軍事投資,造成財政支出傾斜,中南部建設落後,除了中央政府所在台北以外,多缺乏河流整治、都市計畫整備、排水道強化等措施。87水災後,修復道路經費甚至66%依靠美援,以中國黨的話來說就是 #乞丐政權。
■當時的氣象觀測更是離譜,雨量計是每週轉一次的,山區沒有雨量紀錄,沒有民用氣象雷達(只有軍方有,不開放民間用),以至於雖然當時技術已經都有,但台灣幾乎沒有氣象預報能力。在本次教訓後才逐漸建立。
■這次水災也造成中南部部分鄉村「滅村」,人口加速都市化,也加快了城市發展,對社會影響頗大。
可以注意到,本次熱帶低壓帶進的雨量,其實已經接近62年前87水災,只是當年一個熱帶低壓造成全台危機,千人死亡,GDP損失1/10,國家經濟嚴重困難還要加稅15~30%。可見當代的防災能力已經強化許多。但大家還是盡量小心,這次超大豪雨不是開玩笑的!
豪雨特報歷史紀錄 在 氣象達人彭啟明 Facebook 八卦
哈格比颱風掠過東北方海面 南北都有顯著雨勢
今年七月創下西太平洋沒颱風的歷史紀錄,但八月一日就連續兩個颱風生成,位於海南附近的第三號颱風辛樂克颱風已經在昨天登陸越南北部,減弱消散,而第四號颱風哈格比本來是位於太平洋高壓下緣的東風波動,台灣東南方也快速發展起來,清晨五點位置在宜蘭的東方約 190 公里的海面上,以每小時22公里速度,向西北轉北北西進行,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 25 公尺(約是每小時 90 公里),相當於 10 級風,瞬間最大陣風每秒 33 公尺(約每小時 119 公里),相當於 12 級風,七級風暴風半徑 80 公里。
過去這12小時颱風強度有增強趨勢,未來也會稍微增強。目前暴風圈已進入臺灣東北部海面,對臺灣東北部海面及北部海面構成威脅。台灣各地的沿海風勢及海邊風浪都有增強,尤其今天在桃園以北沿海到基隆北海岸,包含綠島、蘭嶼及馬祖將有9級強陣風。
哈格比颱風的結構及雨帶分布,和多數颱風一樣,並非完全正圓,西半部的颱風半徑約50公里,東半部約110公里,平均是80公里。預期今日白天強度將略為提升,七級暴風半徑亦有擴大機會。過去到目前為止,颱風預報路徑無太大變化,颱風將持續向西北移動,於白天期間通過東北部及北部海域,尚未有顯著偏向陸地可能,預計明天凌晨將在浙江附近登陸然後消散。
雨勢上,受到颱風外圍的螺旋雨帶移入,清晨在北海岸至東北角、台北新北市東北側開始受颱風外圍雨帶移入,有短時較大雨勢,預估隨颱風於上午逐漸通過東北部海域,影響將逐漸加大,目前仍發布大雨特報,但可能仍有短時大雨以上發生機會,下午開始,北部的雨勢應該會逐步的減少緩和,晚上應該有機會趨緩。
而原來位於南海的季風低壓,低壓的外圍水氣也被颱風帶動北上,嘉義以南沿海持續有對流發展造成陣雨,短時仍有較大雨勢,並且移入到內陸至山區;過去台中靠山區單點達短時豪雨等級,但雨勢已漸緩,和平山區至南投仍有陣雨。 今明兩天都要留意水氣隨颱風北上時帶動,一直到周二在中南部都可能有較大雨勢,主要的熱區還是在嘉義以南到台南高雄屏東等區域,尤其越往南越多,要留意當對流雲系移入時的較大雨勢及兩三天累積的雨量。
預計周三開始太平洋高壓再度西伸,各地風雨將會逐步緩和,轉為典型的夏季天氣型態,會延續到這周日以上,仍偏南風,有午後雷陣雨發展,下周就要留意西南季風是否會持續延伸到南海,是否會帶來些西南方水氣北上,或是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發展動態,目前仍是較穩定的型態,但仍需要保持關注。
以上氣象由天氣風險公司/ 彭啟明博士提供
豪雨特報歷史紀錄 在 豪雨特報歷史紀錄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八卦
受到梅雨鋒面、颱風彩雲外圍環流影響,台灣西半部今日降下大雷雨,發布16縣市大雨及豪雨特報。根據氣象局統計,最大時雨量在台北市台大自動雨量站,1小時累積209毫米雨量, ... ... <看更多>
豪雨特報歷史紀錄 在 【立綱氣象報報】北部雲多局部雨中部多雲南部天晴 中視午間 ...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局部雨#攜帶雨具#中視新聞@中視新聞收看中視新聞,請鎖定新聞台154。訂閱中視新聞24小時直播頻道,最新最快消息不斷線唷~https://bit.ly/3bF2VwV⊕ ... ... <看更多>
豪雨特報歷史紀錄 在 Re: [討論] 中央氣象局資料庫內會缺資料? - 看板TY_Research 的八卦
其實這件事有段時間了
不過今天才得到較完整的回應,所以一併回覆。
中央氣象局業務承辦人,11/3 回覆如下:
「感謝您替PTT網友反映該問題。
麥寮氣象站為本局與台塑公司簽約之合作氣象站,本局官網已提供該站即時氣象資料,
惟此資料尚未新增至本局氣象資料申購系統,但仍可以人工作業方式申購取得。」
不過這答案我自己不太滿意,今天在交通部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再度提出。
氣象局長官表示(大意):
因為合作氣象站並非局屬測站,原始觀測資料可能會有誤差必須先校驗,而且也有可能不
是蒐集後立即提供給局本部,故無法直接匯入該局氣象資料申購系統。
希望板友對氣象局資料申購的問題有更正確的理解,也可多加關注開放資料並適時反映。
※註: 雖然這嚴格來說算是「政府資訊公開」而不是Open Data,在此就不細究了。
Jasy
※ 引述《dogs1231992 (河豚)》之銘言:
: 大家好,想請問各位是否遇過某些基礎資訊在中央氣象局的資料庫內找不到的情形?
: 最近在搜尋麥寮氣象站今年8~10月的氣溫資料時發現網路上並沒有此一氣象站的歷史資料
: 由於網頁上所屬單位為中央氣象局
: 因此今天早上我跑了一趟中央氣象局,想說能不能用購買的方式獲得
: 結果他們說這個測站不屬於中央氣象局??
: 不知這個疑惑適不適合在這裡提出,也不知是否有人遇過相同問題?
: 若有不妥請告知,我會立刻刪文,謝謝 :)
: 地點 麥寮氣象站
: 測站ID A0K42
: 測站屬性 氣象站
: 經度 120.217717
: 緯度 23.798783
: 高度 22公尺
: 地址 雲林縣麥寮鄉臺塑工業園區1號
: 所屬單位 中央氣象局
: 觀測項目 雨量+氣溫+風速+風向+濕度+陣風
: 觀測時間 00至24小時每15分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1.242.9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479900439.A.13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