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 SARS 事件殉職醫護人員】
誰還記得這個名字?14 年前的今天,一位初出茅蘆的年輕醫師,在照護 SARS 病人的期間,不幸染病殉職,成為 SARS 疫情中,第一位殉職的醫師。
在這場與傳染病戰爭的過程中,不只是醫師,包含護理師、醫院清潔環保員、消防隊救護隊員、醫檢師、病房書記人員,共有 10人殉職。他們的名字,當被我們記住。
在我們這輩醫師,剛進醫學院的時候,正好是 SARS 結束後的幾年,很多人都會讀過卡羅歐巴尼醫師的傳記。卡羅.歐巴尼醫師是最早發現 SARS 病毒,並立即透過世界衛生組織向全球發出警訊的醫師,透過他的努力,成功有效防堵疫情擴散。後來他持續奮不顧身在第一線救治病人,還是遭受感染,2003 年 3 月 29 日在曼谷過世,享年 47 歲。
我們幾個同學,看著這些犧牲的同業,想著如果有一天,再度發生這樣的疫情,我們要怎麼面對?
那時我們聊了好多,有關生命、家庭、人生觀,還有為什麼要來做這個工作。
後來在這本書的筆記心得上寫下:
「願這一天來臨時,我能帶著習得的知識和技術,大步向前,做好醫師該做的事,不想其他。死生有命,毋負初衷,莫枉此生。」
這一天,我們想請大家一起在心底唸過這些名字。謝謝這些英雄的犧牲。
林永祥 / 高雄長庚醫院內科醫生
2003年5月16日殉職
陳靜秋 / 台北和平醫院護理長
2003年5月1日殉職
陳呂麗玉 / 台北和平醫院清潔環保員
2003年5月3日殉職
胡貴芳 / 台北仁濟醫院護理師
2003年5月7日殉職
林佳鈴 / 台北和平醫院護理師
2003年5月11日殉職
郭國展 / 台北市政府消防局第三救災救護大隊延平分隊救護隊員
2003年5月15日殉職
林重威 / 台北和平醫院醫生
2003年5月15日殉職
鄭雪慧 / 台北和平醫院護理部副主任
2003年5月18日殉職
楊淑媜 / 台北和平醫院護理書記
2003年5月28日殉職
蔡巧妙 / 台北和平醫院醫檢師
2003年6月13日殉職
--
一天不到 5 元,支持堅持實證,拒絕業配的新醫療媒體!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backme.tw/ref/GsHuB/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資訊:
http://www.medpartner.club
立即醫師線上提問(每天回覆但不即時喔):
http://line.me/ti/p/%40wyt3898a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醫療CP Medical coupl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follow u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medicalcouple_/ follow 賴青 IG:https://www.instagram.com/chingwithgod/ follow Ethan IG : https://www.instagram.c...
「護理師工作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護理師工作心得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 關於護理師工作心得 在 Facebook
- 關於護理師工作心得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 關於護理師工作心得 在 醫療CP Medical couple Youtube
- 關於護理師工作心得 在 NeKo嗚喵 Youtube
- 關於護理師工作心得 在 瓶顆 Youtube
- 關於護理師工作心得 在 [心得] 給畢業生找工作心得- 看板Nurs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護理師工作心得 在 心得分享我是護理師,不喜歡護理路 的評價
- 關於護理師工作心得 在 Nursing Interview Tips| The Top5 most common ... - YouTube 的評價
護理師工作心得 在 Facebook 八卦
護理師愛喝珍奶
背後不為人知的真相
這篇文章是幾年前寫的,收錄在阿金的書中。早上高中生的心得有提到,特別貼出來和大家分享~不要自己對號入座、也不必幫人家對號入座喔~
護理人員的辛苦,只有珍奶最清楚。
偶爾都會在新聞上或者是社交平臺,看到民眾貼出「護理人員很喜歡外訂飲料,尤其是珍珠奶茶送進醫院裡,難道是因為她們特別口渴嗎?還是特別愛喝珍奶?」護理師愛喝珍珠奶茶,原來背後有個辛酸的理由:忙到沒時間扒飯,只能吸「珍珠奶茶」先果腹。
#珍奶是機動性補充能量的首選
民眾可能以為護理師很悠閒、很享受,上班還可以訂飲料。護理師說:「你以為我們想喝啊?那是因為沒時間吃飯!沒時間吃飯!沒時間吃飯!」不然你以為,為什麼護理師放著正餐不吃,要吃一堆這些餅乾和零食啊。
喝珍奶是表示護理師們忙到根本沒時間吃飯。忙碌的時候,珍奶就是護理人員最要好的朋友。喝一兩口奶茶,就可以稍為補充血糖,要不然都餓到頭暈手抖了,怎麼打針、抽血、量血壓。吸一口珍珠,就可以邊工作邊咬,至少心裡安慰著自己:「我有在吃東西!勉強果腹、減緩飢餓感,下班再來吃冷掉的便當。」隨身帶一點糖果和巧克力,可以防止餓過頭的低血糖,很多護理師都會這麼做。珍奶就是機動性補充能量的首選。
有些管理階層會說,「護理師把飲料杯放在桌上有礙觀瞻!」甚至有些醫院會禁止護理站訂飲料、禁止桌上擺飲料、禁止跟門診的時候喝飲料。日前,還有媒體報導某醫院以「環境衛生檢查」之名,對護理人員行「職場霸凌」之實:把護理同仁,放在櫃子裡的食物、飲料,全部都掃在地上!
桌上為何會擺著飲料?報告長官:「那是因為一次只能喝一兩口啊!她們哪有時間把一杯飲料一次就喝完。」護理人員經常會忙到沒時間吃飯只喝水,櫃子裡面的水壺是用來補充水分的,餅乾、糖果、泡麵是可以快速果腹的,不問究理,就以有礙觀瞻把人家的食物扔在地上,實在是很傷人。
因為放在冰箱裡,得要多走好幾步路,才能喝很到啊!有時候還沒走到,就要被call走了。一杯飲料這樣分段喝已經夠可憐了,難道還只能像小偷一樣,躲起來偷偷地喝嗎?還有些護理師無奈地把飲料放在桌子底下,或著硬是收進桌子的抽屜裡。
#護理師的珍奶=勞動條件需改善
有人說:「珍奶、糖果根本就是過勞指數的最佳體現!」報告長官,護理師也很想跟你們一樣,用餐時間一到,就去美食街,點個餐,坐下來好好吃飯。要珍珠奶茶消失的方法很簡單:改善護理師的勞動條件,減輕護理師的工作量、增加人力,讓她們能夠準時、有足夠的時間吃飯就可以了。
「桌上出現珍奶表示勞動條件極需改善嗎?」長官的思維就是:那簡單,就禁止桌上出現珍奶就好,就沒有過勞問題了(嘿嘿嘿!)這種鴕鳥心態、這種做表面的事,屢見不鮮,只想著表面上乾淨、平靜就好,完全沒有想要解決最根本的問題。如果再有人「反應問題」,那就一定是自己「有問題」,就會被釘成黑五類!
其實大家都不願意「食物」配「記錄」的,只能說,有些護理師的熱情,是被這些坐在辦公室的管理高層給澆熄的。求求這些長官,先了解這些基層人員這麼做的背後心酸,替她們解決問題,而不是去解決提出問題的人。不要為了表面功夫而澆熄護理師的熱情。這些護理師從小到大,媽媽都沒餓過她們,但是到臨床工作以後,卻因為太忙而挨餓,看了能不心酸嗎?
以後,若看到護理師們在訂飲料、口中咬著糖果或珍珠,請體諒他們。若再看到桌上有珍奶,請多多關心她們的勞動條件。套一句周星馳電影的臺詞:「桌上有沒有珍奶不是護理師決定的,是由管理階層決定的!」能夠有時間好好吃飯的話,誰會想要把珍奶當飯吃?改善護理師的勞動條件,才能從根本的解決問題。
====
#阿嬤最後的心意
很多患者對醫護是既疼惜又愛護的,即使是臨終前的病患。那天,加護病房一位阿嬤患者停掉了升壓劑,家屬正在跟她道別,聽聞住在外地的弟弟也來過,做完四道(道謝、道愛、道歉、道別)了,我轉頭提醒阿嬤的兒子「你們在這裡陪阿嬤說說話,時間就由阿嬤自己決定。可以再想想,阿嬤還有沒有什麼還沒有完成的心願,盡可能幫她完成。」此時阿嬤的血壓,還有80~90mmHg。
當天中午開會時,接到專科護理師的Line訊息,傳送來了兩大袋裝著手搖飲料的照片,算一算有十多杯珍奶。原來是阿嬤的家屬表示,阿嬤之前就想請大家喝了,他們認為,平時就好客的阿嬤,一定是覺得還沒能向醫護人員致謝,所以還捨不得走。
畢竟,我當天早上才在粉專上高調宣告減重目標,實在不適合再喝下一杯珍奶。到了下午三點多,專科護理師找我到ICU病房,說「陳醫師,我們都喝過珍奶了,只剩下你的還沒喝。」護理師向我使了個眼色,繼續說「阿嬤血壓現在還有50~60mmHg,子孫們都還在床邊陪伴,這是阿嬤最後心願……。」凹不過護理師一再提醒,我拿了一杯,想說等等進值班室再喝。
神奇的事發生了。我都還沒走到值班室,專科護理師就追了上來,喊「心跳停了!」我心想,不會那麼巧吧。我疾走回護理站,機器顯示阿嬤心跳雖然有回來,可是已經很慢了。我走到病床邊,拿起珍奶喝了一口,親自向阿嬤致謝,謝謝她「最後」的心意,感佩她在走到人生終點前,依然不忘提醒子孫們,要向醫療人員表達謝意。再回到護理站,就看到阿嬤心跳正式停止了。
====
看事情不能只是看表面,想要批評或是撻伐前,還是要先了解一下別人所做的是不是有所苦衷?無論是病人、家屬或者是醫院的管理階層,有時候,多一分體諒,即使只是一聲謝謝,也能讓辛苦的護理師們感到欣慰。珍奶的出現,並不代表醫療人員都很愛喝,它有時候只是提醒我們一個長期需要解決的問題,有時候則只是一份感謝之意。
感謝Eric Lin的畫作
護理師工作心得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八卦
【紀念 SARS 事件殉職醫護人員】
誰還記得這個名字?17年前的今天,一位初出茅蘆的年輕醫師,在照護 SARS 病人的期間,不幸染病殉職,成為 SARS 疫情中,第一位殉職的醫師。
在這場與傳染病戰爭的過程中,不只是醫師,包含護理師、醫院清潔環保員、消防隊救護隊員、醫檢師、病房書記人員,共有 10人殉職。他們的名字,當被我們記住。
在我們這輩醫師,剛進醫學院的時候,正好是 SARS 結束後的幾年,很多人都會讀過卡羅歐巴尼醫師的傳記。卡羅.歐巴尼醫師是最早發現 SARS 病毒,並立即透過世界衛生組織向全球發出警訊的醫師,透過他的努力,成功有效防堵疫情擴散。後來他持續奮不顧身在第一線救治病人,還是遭受感染,2003 年 3 月 29 日在曼谷過世,享年 47 歲。
我們幾個同學,看著這些犧牲的同業,想著如果有一天,再度發生這樣的疫情,我們要怎麼面對?
那時我們聊了好多,有關生命、家庭、人生觀,還有為什麼要來做這個工作。
後來在這本書的筆記心得上寫下:
「願這一天來臨時,我能帶著習得的知識和技術,大步向前,做好醫師該做的事,不想其他。死生有命,毋負初衷,莫枉此生。」
這一天,我們想請大家一起在心底唸過這些名字。謝謝這些英雄的犧牲。
林永祥 / 高雄長庚醫院內科醫生
2003年5月16日殉職
陳靜秋 / 台北和平醫院護理長
2003年5月1日殉職
陳呂麗玉 / 台北和平醫院清潔環保員
2003年5月3日殉職
胡貴芳 / 台北仁濟醫院護理師
2003年5月7日殉職
林佳鈴 / 台北和平醫院護理師
2003年5月11日殉職
郭國展 / 台北市政府消防局第三救災救護大隊延平分隊救護隊員
2003年5月15日殉職
林重威 / 台北和平醫院醫生
2003年5月15日殉職
鄭雪慧 / 台北和平醫院護理部副主任
2003年5月18日殉職
楊淑媜 / 台北和平醫院護理書記
2003年5月28日殉職
蔡巧妙 / 台北和平醫院醫檢師
2003年6月13日殉職
--
一天不到 5 元,支持堅持實證,拒絕業配的新醫療媒體!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backme.tw/ref/GsHuB/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資訊:
http://www.medpartner.club
護理師工作心得 在 醫療CP Medical couple Youtube 的評價
follow u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medicalcouple_/
follow 賴青 IG:https://www.instagram.com/chingwithgod/
follow Ethan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ethanisthebestone/
💌Business Inquiries: medicalcoupletw@gmail.com
剛好我介於前一個工作結束與等待一個已談好的新工作的空擋期,趁這空擋期有機會稍微分享一下,以前臨床護理師的小小心得,其實進入醫療職場已快滿四年了,護理年資卻只有一年多,借由影片讓我回想起那段單純美好的時光(希望沒有很生疏)
祝福大家能在職場上找到自己。
1.永遠要有禮貌
2.把握當下發問配上口袋筆記本
3.new nurse期間請教臨床教師優點缺點
4.學姊真的不是你在臨床上的障礙
5.拒絕緊張懼怕(後來發現說拒絕比起說不要來的正面XD)
護理師工作心得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評價
感謝這次三采文化的邀稿,這本書其實我看得很痛苦...因為我也有一些不愉快的經驗~很怕錄影的時候會哭出來...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工作聯繫請mail💌: aaliyah0919@gmail.com
13歳、「私」をなくした私 性暴力と生きることのリアル
作 者:山本潤
譯 者:游韻馨
出版社:三采文化
預購網址:https://goo.gl/KUfzsd
補充 「你當時穿了什麼」比利時性侵受害者衣物展
https://dq.yam.com/post.php?id=8767
其實不一定要特別穿什麼才能引起犯罪動機
所以別再怪受害者了
就坦蕩的承認那些禽獸很渾蛋,一點都不難啊
===== About Neko嗚喵 =====
一個喜歡看書,喜歡聽故事,喜歡玩遊戲的兼職youtuber
好故事不會侷限在紙張內,但所有好故事都是來自於文字傳唱
文字既然很有趣,評論不應該硬梆梆
最不正經、最有趣的書評,等你在我的影片裡發掘嚕!
NeKo嗚喵 部落格▶https://neko-wumiau.blog/
NeKo嗚喵 遊戲頻道▶https://goo.gl/L9cqMU
NeKo嗚喵 粉絲團▶http://goo.gl/AybChp
NeKo嗚喵 IG動態▶https://goo.gl/s2zTrA
護理師工作心得 在 瓶顆 Youtube 的評價
從去年 10 月中在日本結束正顎手術,到現在已經半年了,這裡跟大家分享我的心得。因為錄太長了,這一集會從決定開刀到住院、講到手術當天的狀況,手術後的分享請各位看下一集唷✨
▪️在日本動正顎手術的心得分享(下)
https://youtu.be/ReF_RX4xk5A
0:00 前言
0:42 做正顎手術的理由及半年後的我的現狀
1:15 決定開刀日期到住院前
- 矯正診所判斷可以開刀
- 大醫院門診及住院說明
- 開刀前再到矯正診所
3:41 住院當天的流程及狀況
- 入院手續
- 口腔外科門診
- 護理師及藥劑師
- 吃點心吃晚餐
- 緊張的夜晚
6:39 手術當天的情形
- 打點滴
- 安迪來陪我
- 進手術室
- 平安完成手術後的狀況
- 8:57 不冰敷?與台灣的差異
- 9:29 沒有引流管?日本要手動自己來
- 10:10 有趣小插曲~チンさん張さん傻傻分不清楚
- 術後的症狀
- 練習走路
想知道前因後果的人,可以看底下的第一集!
【第一集】為什麼在日本矯正牙齒&正顎?
https://youtu.be/ShAFKYXV6Ew
瓶顆:日本工作第5年的台灣女子。以照片、文字、影像,與各位分享倏忽即逝的四季風光。
▶︎訂閱瓶顆頻道 http://goo.gl/f2z7nE
▶︎追蹤瓶顆的IG https://goo.gl/1t4Zhv
▶︎按讚臉書粉絲頁 https://goo.gl/PP4kMU
▶︎標籤:牙齒矯正、正顎手術、日本牙齒矯正、日本正顎手術、日本正顎、日本手術、日本住院、日本開刀、正顎手術心得、正顎手術經驗、日本正顎手術心得、顎変形症
音樂: www.bensound.com
護理師工作心得 在 心得分享我是護理師,不喜歡護理路 的八卦
滿20歲ㄧ畢業就選擇踏入護理職場,無非就是為了賺錢,給家裡經濟狀況好轉些,當時懵懵懂懂對剛拿到執照對護理工作充滿熱忱與期待,如今到職已一年多, ... ... <看更多>
護理師工作心得 在 Nursing Interview Tips| The Top5 most common ... - YouTube 的八卦
... 面試官問的五個問題,甚至是必問的問題,希望這些個人面試技巧及 護理師 面試內容對大家有幫助,我自己是大概兩年前開始找 工作 ,一直覺得關於 護理師 面試 ... ... <看更多>
護理師工作心得 在 [心得] 給畢業生找工作心得- 看板Nurs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基本上 唸醫護的..工作不難找.但選工作 很重要~
我依自己心得 依序 診所 > 小醫院 > 中醫院 > 大醫院寫..
妳把資料放在人力銀行上面 3天內都會有好幾家 小醫院打電話給妳
跟一般行業要自己到處找 很大不同 (但小醫院 很多地方薪水差 制度差 沒人要去..)
(有的小醫院 還會違法 慫恿妳(你)做醫助 NP 甚至醫師的部分工作 EX:縫合之類..)
就是欺騙一些初入社會的新手..別以為很好玩呀.哪天上新聞..吃官司就慘...
專科護理師 是有執照的 要3年臨床經驗才可以~很多小醫院都亂找人掛.很危險.
再來是診所 : 如果想風平浪靜的 賺點過日子的錢 就診所吧...
準時上下班 沒有壓力...但工作難保障(診所收了就失業了) 也學不到什麼東西
都打雜居多 EX 中醫 牙醫診所....但還有另外一種診所 是要老鳥去的
這種也不適合剛畢業的菜鳥去會死很慘...那是內外科開業醫師 要找護士
On IV的~得要ON的很熟才可以....這是診所
還有比較高層級的 是中型醫院 我會比較建議大家剛畢業去這邊
比如像是 地區 區域醫院規模 ~ 教學制度完整 薪水優一點 有宿舍 學的到東西
病患Case也不會太麻煩複雜 (慘烈的大多轉中心了). 至少基本的分科 還是有.
很多護理老師 脫離臨床太久 都一直宣導學生畢業往醫學中心跑~
我認為這是不對的~因為這對剛畢業 沒經驗的新人來說 壓力 很大很大.
姑且不說醫學中心分專科很細 那都騙人的 因為別專科滿床 就到處借床~
外科移內科 心臟借胸腔 家常便飯....醫學中心 總是滿床的!!
這樣子交班壓力會很大~一堆做了2年 3年的學姊都沒遇過的病人科別 診斷..
突然某天降臨妳身上...交班像是鴨子聽雷 什麼血腫 化療 耳鼻 外科 跟大雜燴一樣
評鑑什麼專科都是假的 控床醫師才不管底下照護主護分科不同壓力多大
他想收 就得收~ 沒辦法 醫學中心裡 護理師只是個屁 講話沒人 who care ??
再來..醫學中心 總是有一堆後送的case...很多醫院不想要的就後送中心的急重症
所以每隔幾天就來個00醫院轉診來的...通常這種的10個裡面有5個很糟糕..
不是昏迷ing 就是 CPCR後的...常常是CVVH+亞培3合一..等等
不然就是IABP.或是單位內有葉克膜.pico..這種情況 會有兩種下場 很慘~
一種是新人的妳..1-4個月(每家醫院 單位不同 但大約是這樣時間)
就要獨立上線作業 硬著頭皮翻著儀器說明書 想著上過的課 一臉驚恐看的警報..
不會處理 找COVER的學姊 一定先被罵一頓或是酸一下 雖然還是有旁邊學姊cover妳
(妳知道 每間醫院單位都真的缺人上線) 這是第一慘~ 新人得ㄘㄨㄚ咧淡上線
第二慘 跟妳其實沒多大關連 但妳假期就莫名奇妙沒了~
像是葉克膜那種通常會排資深護理人員 1 by 1 care...學姐去照護是沒妳的事情..
但是CU單位本來1比3 的突然有人1比1 就表示有人假期放不到了..
尤其現在又缺人~ 同樣賺幾個活命錢而已 幹嘛這麼操勞自己?
反正做護理 能做多久 ? 能做一輩子嗎? 找份快樂有生活品質一點的工作
比較實在~我有好多同學 一開始就選超出能力所及的地方.
被嚇到 失敗後 就放棄這行. 唸了四年護理 都白唸.
其實追根究底 老師 有責任 . 同學沒判斷好 也有責任.
整個爛制度 也有責任 . 學校教學跟現實差太多. 養成時間太短.
教育部的什麼PGY也只是好看的~說什麼2年PGY(顧名思義 就是學員)
但是學員確是做跟非pgy一樣的事情.只有單位少少訓練.一開始被電假的 被嚇假的
渡過了 才能存活留下來~ 多少人撐不過去 ?
反正護理人員 對醫院來說 只是衛生紙~不能用就丟了 總有人來 沒人在乎.
反正畢業季 新手會一直進來 ~ 來10個留下2個 醫院就達到補人力的目標了~
這麼辛苦 何必 ? 看開點 希望這犧牲我睡覺時間打的文
能讓畢業的學妹學弟瞭解現況 幫助判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0.27.15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