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線抗滑低標準,草菅人命,交通部長能負責嗎?
時代力量立法委員徐永明今日針對道路標線抗滑能力召開記者會,徐委員表示標線抗滑係數差,將成為安全的死角。根據警政署統計,近三年機車自摔件數都超過15000件,因標線而打滑自摔也是主因之一。徐委員指出,我國標線抗滑係數標準是45BPN,機車密度遠低於我國的日本,抗滑係數標準卻是50BPN,顯見交通部未考量到我國民眾的用路習慣,只以最低標準行事。
徐委員進一步表示,目前標線劃設之後的養護沒有針對抗滑係數再做後續檢查,交通部應將此納入關規範,避免標線抗滑能力隨時間下降,造成更大的安全問題。另外,警政署的交通事故調查表要加入自摔的原因,以便未來提出交通安全改善計畫時,有更細緻的資料能夠參考。
淡江大學整合戰略科技中心執行長蘇紫雲表示,歐美的標線抗滑係數是考量四輪車的情況而定的,因此機車數量遠大於歐美的台灣不應該訂定與他們相同的標準,可以更高標準。另外,蘇教授說明,雖然提升標線抗滑係數會增加施工成本,但事故對於民眾安全以及國家醫療負擔造成的損失更為龐大。蘇教授提到,台灣是強調人權的國家,但對於攸關基本人身安全的道路交通,卻是罔顧民眾權益。
台北市議員顏若芳表示,台北市沒有做過標線抗滑的相關資料與比較,警察單位也沒有針對交通事故是否是因為標線的關係做過統計。而且,目前台北市對於抗滑係數的提升僅限於部分路段,還有許多重要道路完全沒有進行改善。顏議員希望,未來重新鋪路時,能同時加強標線抗滑係數,透過一段一段的提升,逐漸改善標線的抗滑能力。
交通部技監室技正賈毓虎表示,目前台灣的標準跟澳洲、瑞典與挪威相同,都是在45BPN,但交通部已在進行標線抗滑係數與反光度的相關研究,未來會參考研究資料,考量因應不同的道路環境而有不同的做法。另外,賈技正表示,標線後續的養護是承包單位的責任,交通部只能針對大方向的綱要來制定一些原則,無法每個細項都進行要求。
警政署交通組安全科科長蔡宗益表示,第一線警察同仁很難判定交通事故是否是因標線而造成,也有可能是胎壓過低與路面不平等其他因素造成,有時候肇事原因涉及其他專業的判斷,但蔡科長承諾,未來研判交通事故時,會透過監視器或行車紀錄器,來判定發生事故時是否有在標線上打滑的現象。
徐永明委員最後表示,交通部以最低標準便宜行事,罔顧民眾權益,就是草菅人命!希望交通部能提升標線抗滑係數的標準,避免民眾又因標線打滑而受傷。另外,應在公路養護手冊加入標線抗滑係數為檢查項目,否則無法掌握已無抗滑能力的標線,如何保障民眾安全。最後,警政署交通事故調查表應更加細緻化,讓未來改善交通安全有更直接的依據。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打開CC字幕 #亂世用重典 #可能有反效果?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
警政署交通事故 在 勞動黨陳新源:新埔——改變,才會不一樣 Facebook 八卦
車禍多?大塞車?
三角埔(中正路和義民路交叉口),還有中正路田新路東端路口,最近開了紅綠燈;這是之前各方和縣府會勘的結論。造成塞車,很抱歉造成大家困擾;警方會隨時監控,調整最適合的秒數。
依內政部警政署交通事故案件處理系統的資料,108和109年,三角埔路口各有6件、7件車禍,中正、田新東端路口各有13件、7件車禍。統計資料無法顯示,兩年來這33件車禍和缺紅綠燈有什麼關係;但一般來說,有紅綠燈確實比較安全。
除了現在路口不會讓車子擠來擠去以外(尤其是三角埔),還有行人也更容易過馬路了,因為車流會有停止的時候。這也提醒我們,交通問題不能只考慮車子,也要考慮行人,特別是像三角埔這裡行人很多的路口。
每次類似路口會勘,都面臨這種「安全/效率」的兩難;但是因為車禍真的好幾件,而且也有民眾反應希望有紅綠燈。除了請警方隨時調整外,也請民眾隨時提供意見。
警政署交通事故 在 Rti 中央廣播電臺 Facebook 八卦
【危險!砂石車闖管制路段 撞倒單車婦】
騎車或是走路碰到大型車,真的要保持距離!新北市中和就發生一件車禍意外,砂石車違規開進管制路段,又碰上有機車超越腳踏車靠太近,導致腳踏車騎士失去平衡,直接撞上砂石車的車斗,除了頭受傷之外、手也骨折!😨😨😨😨😨
#管制路段 #新北市中和分局 #砂石車 #違規行駛 #行車視野輔助系統 #警政署 #交通事故 #交通部運研所 #視野輔助系統
📌歡迎加入央廣Rti官方TG帳號,每日新聞不漏接📌
https://t.me/RadioTaiwan
警政署交通事故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記得打開CC字幕 #亂世用重典 #可能有反效果?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47 【台灣的酒駕現況】
01:52 【其他國家怎麼罰酒駕?】
02:58 【為什麼重罰會有反效果?】
04:20 【酒駕的人都在想什麼?】
05:18 【除了事後重罰之外的其他防治手段】
06:20 【我們的觀點】
07:50 提問
08:02 結尾
08:13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土龍
|腳本: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夯吉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失控的酒駕,重罰可以解決問題嗎?https://bit.ly/2tiaFey
→ 「為什麼家屬要承擔一輩子的哀傷?」遏止酒駕鞭刑、死刑有用嗎?執業律師這樣看…:https://bit.ly/2UQBHFx
→ 嚇阻理論維基百科:https://bit.ly/2tg15sx
→ 酒後駕駛維基百科:https://bit.ly/2TJUzG2
→ 遏止酒駕 歐盟有撇步:https://bit.ly/2TH5osA
→ 台灣史告訴你「鞭刑沒啥稀奇、亂世用重典不是重點」:https://bit.ly/2WUSXvm
→ 罰更多錢、加重刑責都沒用!酒駕的人到底在想什麼?:https://bit.ly/2WVTcWJ
→ 為何曾經超愛酒駕的日本人,現在都不敢了?他道出背後最驚人原因…:https://bit.ly/2BFbrqL
→ 【日本酒駕】罰一個不夠,可以罰第二個嗎?https://bit.ly/2RUs5HP
→ 酒駕是不是等於「殺人」?–法操經典文章選讀:https://bit.ly/2I3ye4Y
→ 挪威酒駕依身價罰款! 妙齡女富豪要繳台幣91萬:https://bit.ly/2I3ye4Y
→ 「導致最多人傷亡的犯罪」 加拿大史上最嚴酒駕法今生效:https://bit.ly/2TPLZpa
→ 各國國家酒駕罰則。:https://bit.ly/2te8QPR
→ No.8 台灣酒駕罰的不夠重? 各國酒駕怎麼罰?:https://bit.ly/2Ss5wiS
→ 20170405 有話好說 洗大體、掃殯儀館!酒駕為何罰不怕?:https://bit.ly/2TKbtVg
→ 什麼是「酒駕三振條款」?https://bit.ly/2E4n2kv
→ 警政統計查詢網:https://bit.ly/2UQBTof
→ 酒駕傷亡統計:https://bit.ly/2WVLewY
→ 中華民國刑法185-3:https://bit.ly/2E3O9wd
→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35:https://bit.ly/2Glo2mL
→ 癌男睡不著酒駕!撞死無辜大二生、準新娘 家屬淚崩:https://bit.ly/2RTG1C7
【 延伸閱讀 】
→ 恐怖酒駕「傷亡大數據」!實際人數高出警方統計5倍以上:https://bit.ly/2BtTKu4
→ 從消費者決策行為,來看為什麼酒駕宣導總是無效:https://bit.ly/2DpXpJs
→ 【撲馬想想】 「犯罪減少」的政治語言:https://bit.ly/2WRfIjE
→ 【撲馬想想】從氣爆到豬油爆—台灣還能繼續爆下去嗎?https://bit.ly/2GBWPeI
→ 你想支持增修重刑,何不先支持你的腦袋?https://bit.ly/2teNNwt
→ 我們急需未注意車前狀況的立法—酒醉駕車的微實證考察:https://bit.ly/2titNJf
→ 難想像…車禍發生原因前10大 未依規定禮讓高居第二名:https://bit.ly/2ByIVqx
→ 十大致死車禍主因 94%錯在駕駛人過失:https://bit.ly/2GkWyxy
——
【答案是D,其他】
警政署統計,2017年A1類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員當場或24小時內死亡的交通事故)共1,434件,最嚴重前五名依序為:
1.「未依規定讓車」占14.02%
2.「違反號誌、標誌管制」占9.27%
3.「轉彎不當」占9%
4.「酒後駕車」占5.93%
5.「行人(或乘客)疏失」占4.53%
(詳情可見上面參考閱讀的資料)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警政署交通事故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http://news.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http://pnn.pts.org.tw
PNN 粉絲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PNN 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PNN Justin.tv頻道 http://zh-tw.justin.tv/pnnpts

警政署交通事故 在 林俊憲 Youtube 的評價
最近這個月,新聞上出現了非常多由於大車內輪差死角造成的嚴重事故,造成許多家庭破碎和遺憾。再仔細拿出數據一看,從視野輔助系統開始補助的2018年到去年,A1和A2的死傷事故居然從4968件暴增到5754件,不僅沒改善還更嚴重。
我從2016年剛上任開始,便向時任部長賀陳旦要求推動大車視野輔助系統裝設,公路總局也於2018年正式推動,去年宣稱普及率已來到99.8%。但是有非常多大車駕駛跟我反應,這套系統非常難用,不僅螢幕小,還需要另外手動操作,也沒有主動警示,沒達到警示效果就算了,反而讓司機分心,增加風險。
另外,這也不是我第一次跟交通部反映這個問題。早在去年10月質詢時,我就已經將司機們的陳情告訴公路總局,並要求後續聯合警政署做肇事率和系統使用的研究。沒想到半年過去了,居然一點動作都沒有,繼續放任肇事率飆升,不思改進。
我給次長和公路總局看了國外的視野輔助系統案例,他們不僅是裝在A柱上,讓司機可以很直覺的看到,更整合了ADAS(先進輔助駕駛系統),會主動閃爍警示司機,類似現在新車常見的盲點偵測系統。2018年公路總局開始推動裝設時,ADAS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科技,在小型車市場已經非常普及,經過許多實證也確實讓交通更安全。
台灣可以算是最晚開始推動大車視野輔助系統的先進國家,這些系統更是台灣的強項,讓大型車駕駛用上最先進的科技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尤其台灣機車普及率如此高,應該比任何國家都重視才對,最後卻搞出讓司機更困擾的系統、肇事率更高。
一年5754件事故,就是5754件血淋淋的教訓,希望公路總局痛定思痛,加速研議將系統整合主動警示功能,不要再讓視野死角成為事故主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