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多圖多
要30歲的勇氣,一打二環島4/14~4/17
當你帶的是兩個人孩事情會簡單很多
當你帶的是兩隻毛孩事情也會簡單很多
但我帶的是一隻體重跟自己差不多的狗+很容易活在自己世界的人孩
其實我們4/13就想出發了..
但因為某些事情就耽擱了,反正剛好也沒看到適合的民宿
因為這一次不想住汽車旅館,想要來一趟小資旅
希望地點要嘛方便,要嘛可以讓兩個放飛自我
4/14第一天我們選擇了「台南」
📍來窩.warm stay
房間不大,但對我們母子三人來說已經足夠。
而且民宿老闆娘人很好,因為知道我一個人帶他們所以特別把民宿前面的停車位留給我。
其實我們對於民宿的要求很簡單,乾淨,然後濕度不會太高就可以了。
台南這間民宿離知名的「#文章牛肉湯」很近!!(覺得自己真的是太幸運了
相比很多人一大早去吃的6000....我覺得台南很多牛肉湯都比他家好喝啊!?
只是門門真的很怕牛肉湯,一開始我還以為他怕的是大馬路???
回民宿之後,用UBER叫了學生時代的回憶「#莉莉冰果室」來吃
其實我最喜歡的是「#裕成水果冰」可惜UBER沒有合作
🍚早餐-七誠米粿
台南特有的早餐,你們一定要去吃吃看,一定要加辣(我現在想到就流口水
吃完早餐收拾行李,先去買媽媽自己的精神糧食「咖啡」!
因為起得太早,很多店都還沒開,但就這一家很吸引我
我很喜歡擺設亂中有序的咖啡廳,多了很多溫馨感,而且一踏進去就發現店貓很慵懶地在曬太陽
☕️歐塔克ottag caf'e手作烘焙咖啡館
買了一杯冰的美式跟一杯熱的美式,我覺得冰得更能表現咖啡豆的風味
就這樣喝著咖啡載著兩隻出發了~
我們走86接國三接南迴,中間實在是膀胱快爆所以停了一下全家
大概花了兩個小時到了太麻里...
眼看著時間還很早就往北跑,跑了很多網路上看起來很厲害實際有點瞎的景點(哈
那個櫻木花道...實在是有夠危險,加上我們也沒耐心在那裡等火車出現~
所以就拍拍車子就離開了~拍網美照這種事情後還是要「安全第一」!!
4/15第二天我們住在「太麻里」
📍觀日原墅 Earthing Pets B&B
其實在選擇台東住宿的時候我一直很糾結,最後只好去問芝麻他媽
一開始設定的小資住宿是希望房價在2000以下,但觀日就是很吸引我很吸引我
所以我把花蓮的預算挪來填滿台東了哈哈哈
觀日因為沒有地址,所以需要民宿主人下山來帶路
一路上去都是只有一台車可以過的產業道路,一路直直的往山頂開,開到懷疑人生都還沒到
抵達之後一下車,就看到一顆頭探出來「門麻!真的是你!!」
(哇賽!我到這深山還可以遇到認識的也太巧了吧!!
然後當我認真地掃瞄了一下周圍,更確定自己的選擇沒有錯!
芝麻他媽也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竟然就騎著狗肉從台東市來到太麻里還攻頂...
一整個下午鐵支就是一直玩石頭,有個瘋女人就一直纏著門門拍照
然後我就是廢到一個想睡..
原本最擔心的晚餐問題在民宿主人說出可以外送之後,我又更放鬆更想睡了哈
而且他們買的還是很有名的「#鼎倫牛肉麵」
我點了大滷麵跟酸辣湯餃,酸辣湯餃認真的超級無敵好吃!!下次我要吃牛肉麵了
因為我是事後才知道原來這間店這麼有名呵呵呵
這裡就是一個非常放鬆,鬆到就是很適合我這種一打二不想管小孩的媽媽
反正他們怎麼跑都跑不出去....
鐵支則是一下子玩水塘一下子撿石頭大概六點多就斷電了
門門最開心,什麼時候都可以尿尿!還遇到可愛的妹子「餅餅」
最讓我意外的是,這兩個竟然玩得起來!!
「餅餅」是之前在可可麻家中途的孩子,我看過幾次,很害羞總是躲在角落
但自從被收編之後變美了,個性也變得開朗了❤️
晚上我依舊很忙碌在找隔天落腳的地方,找完就跑個澡喝個啤酒早早睡等著五點起床等日出
一開始我一直覺得自己一定會賴床...最後什麼屁都沒看到
但意外的是我比鬧鐘還要早醒...
我起身走出門口的時候門門還以為自己在做夢?
雖然我們沒有看到完完整整的日出(被雲層擋住
但心情還是非常的不一樣,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主動起床為了日出!!!
雖然門門不懂媽媽在感動什麼,但他一個早上大了四次便應該是很開心
早餐我們選在7:30用餐,除了人的還有狗的~
圖片自己看,應該不用我多說了(超棒的啦
很不想離開,但還是要說再見!
因為花蓮我們是住在花蓮市...是花蓮頭rrrrrr
🍄第一站來到芝麻他媽推薦的甜點「Community Cafe' 墾墨咖啡」
🍄第二站來到了網路上照片看起來很厲害的「#鹿野神社」
本尊是真的很美,但他的地點是讓我滿狐疑的哈哈哈
而且小黑蚊滿多的,要前往的人防蚊液一定要噴好噴滿。
🍄第三站來到了一定要朝聖的「#伯朗大道」
沿途都有人舉著「全路管制」要你去停他們的免費停車場
然後就會遊說你租腳踏車,因為門門不敢坐所以店家也沒太為難
反而我要回去的時候還跟我說接著可以往哪走
從停車場走到金城武樹不會太遠,鐵支走走抱抱走走抱抱我們也是到了
只是因為怕門門去給我巡田水,所以整路我都牽得緊緊的
不管到哪裡,拍照都要排隊
我們前面的人一看到門門就說「好想跟他一起照喔!!!!」
他們結束之後還很好的問我們需不需要幫忙
這一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們需不需要幫忙,太感動了。
然後我在拍門門跟鐵支的時候後面大概站了30個人跟我一起在拍哈哈
#感謝那天天氣陰涼我們才有機會走到金城武樹
🍄第四站-池上福原豆腐店
其實我們本來要去大池吃豆皮的..
但他只開到兩點,從伯朗大道離開時就已經兩點了(凹嗚
福原的豆漿我覺得很屌,這是我喝過最濃的豆漿
炸豆腐也很厲害,那根本是炸豆花吧!!
📍4/16 花蓮民宿-鮭魚歸魚-salmon B&B
吃完豆腐我們就離開美麗的台東前往花蓮
一路上除了屎在滾、膀胱要爆我都沒停,這一路我覺得我腸胃特別順暢
一開始我很擔心民宿那邊不好停車,但沒想到民宿前面就有兩個車位
一進門就是一個溫馨,又是那種亂中有序的溫馨哈
房間比台南的大一些,還有一個小陽台
而且一入住主人就會給很多附近寵物友善餐廳跟景點的資訊
餐廳多到很難選擇!!後來我們還是決定走小資路線
選擇了慈濟大學附近的南洋料理
🍄 懶洋洋 Lazy House
店家非常寵物友善,只要不會影響到客人都非常歡迎大家跟毛孩一起去用餐唷
門門只要跟我們一起吃飯就會很自動的把自己塞進去桌子底下
所以常常都是別桌的客人跑來看他哈哈哈
媽媽點了一份牛肉咖哩,鐵支吃的是肉醬麵兒童餐
吃到一半我突然胃超痛,但還是把後面的甜點吃完了,他們的芝麻奶酪超棒的!
-
回到民宿後因為早上五點就起床,所以馬上拖著鐵支去洗澡
大概十點不到我們就睡昏了,隔天睡到自然醒(九點
醒來後拿著折價卷到隔壁合作的早餐店買早餐
這一路上我一直以竹北的物價去想各地的物價..
每次都不小心點一個太多(竹北真的太貴了rrr
吃完退房~
🍄4/17第一站前往民宿主人推薦的「#崇德營農場」
很美很適合小孩,....但不適合會追小馬的門門啊啊啊啊(崩潰
我們大概只待了10分鐘,就閃了
門門爆衝到快把自己勒死了...
🍄第二站台泥DAKA星巴克
星巴克寵物不能進去,小小市集寵物不能落地
所以我們只去了廁所+7-11
在7-11吃了涼麵,鐵支吃了香蕉,門門吃了小美
就是這段路....姐被雷射槍掃到過ㄍㄋㄋ
離開台泥後,我想的是一路狂飆...
結果這蘇花改通車之後我第一次開..
一整個被限速,就算好不容易有山路,也是遇到路隊長(超~慢
🍄第三站,宜蘭頭城「#阿宗芋冰城」
大概繞了兩圈發現沒地方可以停,我就直接靠路邊去外帶
三球50,我跟鐵支吃到一直抖,還好我們有帶吃冰怪物門門出來
不然那三球,可能要吃很久...
離開頭城後就頭也不回的往家的路上開了
宜蘭我真的想不到還有哪裡可以去了
雖然是星期五,但雪隧的時速只有20???是在哈囉???
開到台北後有一段路的天空很像要降臨什麼一樣超級美的。
接著就順順的默默地回到家了。
下一次應該要花個兩個禮拜...然後好好的研究一下宜蘭!!!
不然從花蓮殺回竹北其實滿空虛的哈。
其實在台南的時候,我就在想,如果不行...我隔天就回竹北
但這樣說走就走說有就有的勇氣讓我還是還了一圈台灣
以前總覺得就算一個禮拜也不夠環一個台灣
但計劃總是跟不上善變女人的變化
30歲的這一年,我完成環島計畫了,還帶著我的兩個小寶貝
下一次我們可以挑戰外島了(整死自己
#慢慢地會為每張照片打上文字❤️
#謝謝這一路上遇到的所有好人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
謝謝這一路上遇到的所有好人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我多年的教學經驗裡,經常會遇到學員有這樣的困擾,那就是從小害怕被老師點到名,很怕要站起來,或者是跟大家說話。
以致於這樣的習慣一直跟著他長大,讓他對於公開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勇敢說出自己的認為很抗拒、很排斥啊!
然而如果老是閃避,能夠讓他事事如意、日子過得順風順水,那我也覺得蠻好的啊!但問題就在於這樣的情況,並不能讓他的人生過得更好。
而且更可惜的是喔,他並不知道自己長期給人一種閃躲的印象;所以別人根本不認識他、根本看不見他啊!也因為這樣子,讓他錯失很多很好的機會。
還有另外一種人的狀況就是喔,他跟同事、跟家人在積極討論某件事情的時候,他其實有很好的點子,或者是很棒的解決方案。
但他每次開口之後,都會因為太緊張,所以把方法講得二二六六,在外人看來喔,簡直就跟胡言亂語沒什麼兩樣、根本聽不懂他到底在說些什麼。
所以呢,他就要更心急的去講得更清楚,但是偏偏更心急要去說那些東西,又會讓自己看起來更緊張、越說越模糊。
因為這樣的惡性循環,就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信,甚至於把開口說話、表達這樣的事情,當成是洪水猛獸,就算跟這些事情保持距離了,但是腦子一想起,都會覺得腳底發毛、很恐怖啊!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情形,因為會擔心自己表現的不好,所以害怕公眾表達,甚至於遇到非上台不可的場合,你常常會覺得很焦慮;焦慮到變成「上台恐懼症」,那到底該怎麼辦呢?
在我提供解方之前,我想先跟你分享一個例子,這個例子是這樣子的喔~在美國有一間跨國公司,這家公司正在進行一項高級幹部的培訓計畫。
入選的經理人將在兩年內,每隔6個月就要輪調到不同的單位,因此這些高階經理人,必須要有一項很特殊的能力,那就是他們必須要更習慣、更快速的融入新的團體裡面。
如果你目前沒有加入跨國公司的這樣的經驗,而你可能不知道,這種高密度的輪調,每到一個新環境、面對新工作夥伴的時候,你都要一次又一次的為自己開場。
在陌生的同事面前,表現出領袖的姿態,從無到有的去建立跟大家的關係,想辦法跟大家有更好的熟悉度,才能夠在短時間裡面去領導團隊;然而只是光想到這樣的過程,是不是也會讓你頭皮發麻、坐如針氈呢?
沒有錯!這對一般人來說是很不容易的,就算是這些高階經理人,面對這樣子的高強度挑戰也會難以招架,甚至於是焦慮不安。
你可能會好奇喔,這間跨國公司到底要怎麼樣做這樣的培訓呢?他們的做法非常的有創意!
他們找了一個很特別的即興喜劇的團體,而這個喜劇團體,跟這些入選的經理人,玩了一個叫做「亮相」的遊戲。
一剛開始呢,他們先請一半的經理人上台,另外一半坐在台下,再讓台上和台下的經理人互相對看。
在這個階段喔,幾乎所有台上的經理人,都會表現出不安的反應,不自覺的做出扭動身體啊,或者是拉扯衣服這樣的行為表現。
接著呢喜劇團體的講師,就對台上的經理人下了一道命令,請台上的人數一數這個牆壁上喔有幾塊磚頭?
結果沒想到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當台上的經理人,專心一意的數著磚塊的時候喔,他們原本那些扭動身體啊、摸頭髮啊...這些安撫緊張的行為都消失了!
而且台下的人還能夠感受到,台上的整體氛圍是放鬆下來的,不再是一剛開始的那種緊張感。
聽到這裡喔,你有沒有發現真正神奇的事情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台上的人,接受了新的指令之後,就能夠慢慢的安穩下來呢?
其實真正的關鍵就在於,台上的人都在專心的數磚頭,也就是他們把注意力,從自己身上「轉移」到這些磚塊上面。
而這樣的有趣的發現,並不是因為跨國公司病急亂投醫、瞎貓碰上死耗子的偶然成功;事實上喔,這種緩解緊張焦慮的方法,是受到專業學習者一致認同的。
在芝加哥的一個研究機構,「恐慌焦慮恢復中心」裡面的主任,菲費爾博士;他跟另外兩個學者曾經發表過一篇論文。這個論文證實了「喜劇即興療法」,是治療社交焦慮症的一個新方法。
這樣的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為這種療法能夠幫助「社交焦慮」的患者,在團隊凝聚力、遊戲、曝光、幽默,這四種過程當中切換、探索。
一方面幫助他們在不確定的環境裡面,因為習慣切換不同的狀態,所以能夠悠遊而自在。
而第二方面就是在不同的活動裡面,不斷的體驗「轉移注意力」就能夠緩解社交焦慮的效果,身體就自然能夠放鬆下來。
菲費爾博士還對於這樣的即興訓練喔,下過一段很精準的結論。他說喔:「當你學會一次不害怕,你的大腦就會跟著改變。」
「即興訓練,就是讓神經路徑改變的最快方式,幫助你在面對自我恐懼的同時,學習處之泰然。」
也就是說啊,當你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面對陌生的人們,不妨專注於當下;尤其是你自己的主要任務。
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如此一來無論是精神緊張;或者是過度擔心、焦慮的情況就會自動的消散。
那麼回到你身上,要是你也常有被「緊張、焦慮」綁架的困擾,除了把注意力轉移到當下的任務之外;我還要特別提醒你,人的專注力都是很有限的。
你與其把力氣花在擔心、緊張,這樣的結果你只會得到「表現不好」啊,那還不如把力氣花在真正對你有幫助的事情上面。
我自己在公眾演說或者是教學之前,也都會有意識的運用「轉移注意力」這樣的方法。
我通常會這樣做喔,在即將要上場之前,我會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讓自己先安靜下來;然後專注在自己的呼吸上面。
而到了站上台之後,我只關注自己說出來的「前三句話」而已,而這之後的內容,我就交給我的直覺跟身體,去感受現場的整體流動。
而在我的經驗裡,只要在前三句話能夠清楚明白的說出來,後面就能夠很順暢的接著講下去。只要一次成功,你就會學會一次的不害怕,大腦的神經迴路就會跟著開始改變了!
那當然如果你對我夠熟悉喔,你也可以歸因說,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因為做業務工作嘛!本來就要每天說話。
所以呢當我轉換跑道,成為公開班的老師、成為TED的講者,我的神經迴路當然容易改變啊!
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我就來跟你說另外一個例子,那就是我的內容編導~「怡璇」的例子。
怡璇呢,過去她從事幕後的編劇工作;她經常是整天宅在家裡,兩三個月都沒有出門是很正常的,她根本就沒有公眾表達的機會。
不過當她決定要跟嘉玲合作,在啟點開【寫作小學堂】這一門課的時候,第一關啊就是要先通過啟點文化的傳統,也就是「內部試教」。
她過去從來沒有教學的經驗,一上場就要面對台下的學生,而這個學生還是我誒,這樣的陣仗,她難道沒有擔心跟壓力嗎?當然有啊!
不過如同我今天所分享的,她專注在自己的第一張投影片裡面的內容,很勇敢的跨出第一步,沒有因為新的環境、新的挑戰而心生畏懼或者是怯戰。
而如今呢,【寫作小學堂】也邁入了第五期了,她對於上台講課的掌握度,越來越好,也能夠更充份的享受這樣的舞台。
這就是喔「一次的不害怕,而改變了神經迴路」這樣的內在運作,送給她最好的禮物。
能夠戰勝「上台恐懼症」的最重要原則,就是你越關注自己的表現,你就越無法控制好自己的表現;就如同你沒有辦法叫自己不要緊張啊!你能做的就是「轉移焦點」!
那麼要是你也很想要克服恐懼、學好表達,我會很鼓勵你可以加入我們全新的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的學習。
我會在【自信表達力】裡面的第個一單元,教你三個具體的方法;幫助你轉化自己的身體跟注意力,陪伴你去理解壓力跟表現的關聯性。
並且透過心像的練習,調整自己的狀態,讓你懂得善加運用「緊張」這樣的反應,讓恐懼成為你的動力,幫助你達到最好的表現。
很多人都想要成功,而邁向成功的道路上,有些旅程你必須一個人走,任何人能給你的幫助都很有限。
但是假如你想挑戰的部份,是「表達」,那麼這一段路,由我來陪你穿越,會讓你走得更輕鬆自在。
期待呢,在【自信表達力】的課程裡跟你相遇;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YouTube收看的朋友除了訂閱之外,記得把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把它打開。
而Podcast的收聽的朋友,除了訂閱我們之外,也請你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我們都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自信表達力】課程,相關的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面都有。
這一門這集合了我多年在面對表達,無論是一對一還是一對眾,甚至於是透過遠端、網路,去傳遞自己理念的一個經驗。
相信這一門課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希望你的加入,也期待聽到你在學習之後的體會與發現;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QdrWcxWXfk/hqdefault.jpg)
謝謝這一路上遇到的所有好人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20.01.18(六)
打造專屬於「你」的遊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213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們經常在商業雜誌裡,看到很多股市名人,他們接受專訪、分享投資的心法,好像喔只要學會投資,賺錢就永遠不會是一件難事。
但你知道嗎?有很多投資的老手都掉過一個坑啊,那就是當他們的資金部位,還太小的時候,就算帳面上有賺錢。
但是事實上,到了年度結算,他們就發現喔他們所賺的利潤,根本都被那些進出市場的手續費,所有都吃掉了!於是呢,等於一整年都白忙了一場。
這就讓我們學到一個經驗,要是想要投資操作,就一定要有某個程度的資金水位,跟避免頻繁的進出市場,以免你白白浪費心力。
不過說到這裡喔,我並不是說上班族啊、小資族啊,那些手上沒有大筆資金的人,真的就沒有辦法靠投資賺錢。
而是我想要邀請你想一想,投資、投資,你也得要先有第一桶金,有那個「資金」,才能夠去「投」嘛!
而那個最基本的「資金」要怎麼來呢?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要先「記帳」跟「踏實存錢」!
當你聽到這裡的時候,你可能會大翻白眼,心裡想~拜託,我以為裘老師要跟我講什麼厲害的東西,結果是這麼老梗的「踏實存錢」。
沒有錯喔!我知道「踏實存錢」可能沒有什麼樣的新意;但這件事情,可不是我個人的見解而已;我最近啊剛好讀到一篇報導,也非常呼應這樣的觀念。
在天下雜誌的一篇報導,叫做「跨國金融家的投資3秘訣」這裡面。這個受訪者是德意志銀行,前台灣區的總經理~吳均龐先生。
他就指出喔,年輕人常見的錯誤理財心態有3個,分別是「用耳朵聽、看故事模仿」,跟「從電視或電影,去想像富有的生活品質」。
我們先來看「用耳朵聽消息」喔!
這很好理解,就是聽到股市老師,或者有人跟你報明牌、內線消息這時候,你就閉著眼睛跟著買;但其實這種投資方法,它的風險很大,賠錢的機率也很高。
接下來我們來看第二個,「看故事模仿」。
就是按照理財書上面的經驗照著做,比如說「只要懂10檔股票就能夠致富」這樣的觀念;於是呢他跟著買。
但是吳均龐先生就指出喔,如果賺錢是這麼容易的話,這些理財專家還需要出這麼多書嗎?
他們大可以專心的投資,讓他們可以賺更多嘛,他何必去賺這微薄的版稅呢?
而接著的第三點,也就是最致命的,就是「學電視、電影這些主角,過日子的方法」。
所以呢,食衣住行,凡事注重氣氛、品味。在這樣的狀況底下,花錢、刷卡買名牌都不手軟;於是就造成習慣性透支的結果,難怪永遠留不住錢啊!
我知道喔「踏實存錢」這四個字,不是一個會令人開心的訴求,但我必須強調,我不是要你不要買衣服、不能喝手搖飲。
能夠「踏實存錢」的真正關鍵,是在於花錢之後,你要馬上的去「記帳」;否則啊你很可能不是沒有錢喔,而是搞不清楚把錢花到哪裡去了!
這會讓你一直活在,怎麼賺都沒有錢的「感覺」裡面!而這樣的「感覺」很抽象、很不具體。
就算你現在的薪水不多,當你學會記帳,最起碼就能夠清楚的去看見你的金錢流向,你知道自己錢花到哪裡去了!
而進一步就更能夠清楚,自己的資金缺口在哪裡,想要彌補這些缺口,你也才知道要補多少?
否則呢,你就只會「感覺」上,收入好像變多了,而幻想著財務狀就會變好。
但事實上,要是你沒有先學會踏實的存錢,你的收入一變多,只會讓你的消費慾望更大,於是花得更多;這樣子一樣留不住錢,甚至於變成是惡性循環的結果。
說到這裡喔,跟你分享金融投資市場上流傳過一個小故事。
有一天啊,亞馬遜集團的總裁~貝佐斯喔,他在一個宴會上面,就遇到美國的股神~巴菲特。貝佐斯呢,就趁機向巴菲特請教。
跟他說喔:「大家都知道你投資的秘訣,其實很簡單,但為什麼總是只有少數人,能夠跟你一樣,靠著投資變成一個有錢人呢?」
沒有想到喔,巴菲特他想都沒有想,他就回答貝佐斯。他說喔:「那是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變有錢』」。
而巴菲特所說的「慢慢變有錢」,就是回歸投資理財的基本功啊!
務實的做功課,弄清楚自己真實的財務狀況;接下來找尋真正有價值的標的,並且長期的去持有它。
而回到你我身上,第一步就是先做好自己的財物功課,那就是「記帳」和「踏實存錢」。
你可能不知道喔,即使像巴菲特這麼富有的人,他也是靠著踏實的記帳,才能夠有效的去控制預算,讓他的風險跟報酬,一直在一個最好的平衡狀態裡。
也就是說喔,唯有「記帳」才能夠去區分出,哪些資金可以用在投資市場裡面?而有多少的資金比例,必須要存下來,才能夠去做好風險的控管。
所以說喔「記帳」和「踏實存錢」,雖然是萬年老梗,但是啊有用的梗,就算它再爛,只要能夠讓你變有錢,它就是好梗,不是嗎?
只是很可惜的是喔,我們一般熟悉的理財課程,它只會教你機械式的記帳,但是卻沒有教你理財背後的「心法」。
這也會造成有很多人,都有記帳的習慣,但是卻始終不知道如何去「運用」記錄下來的數字?
把這些數字做為每個月,甚至於是每年度的財務規畫的檢核點;透過這樣才能夠幫助自己,更有效率的去管理好金錢。
而再加上花錢享樂,本來就是天性,要是你不懂「理財理的不是錢,而是你的慾望」這個觀念的話,你自然就留不住任何錢。
那你會不會很好奇,你處理慾望的方法,又是從何而來的呢?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小測試喔,你馬上就會知道答案。
我想請你試著回想看看,在你的生活裡,當你看到一個很喜歡的東西,喜歡到捨不得把它放下來的時候。
你是會毫不手軟的直接買下來,把信用卡拿出來刷了再說,還是先理性的把它放下來,一定要貨比三家,確定選到最便宜的才買呢?
無論你選那一種喔,我想要問你的是這種花錢的直覺,會讓你聯想到你的爸爸,還是你的媽媽呢?
在你印象當中,他們花錢的習慣,是不是造就了你今天花錢的模樣?!
沒有錯!我就是在提醒你,你從小看著父母親他們到底是怎麼花錢;你很有可能就是照著做啊!
你並沒有去建立起,屬於你自己的金錢價值觀;所以呢,你要不是亂花錢、就是變成守財奴。
這也是一般坊間的理財老師,他並沒有辦法教你理財「心法」的最主要原因。這背後的道理簡單,一個是他們可能沒有心理學的背景。
他當然看不出來,理財的背後的心理動力,是要先面對慾望;而慾望影響一個人的模式,竟然要追溯回他的原生家庭。
再來,就算老師他懂心理學的因素,但他也不會真正的教你。因為啊,他要是把你教通、教透了…
原來你的很多行為,都是受家庭的影響;那大家就會開始清醒過來,可能就不會再拿更多的錢,來投資他所報的明牌啊!
要是你也想要清醒過來,願意開始管好自己的錢,那我會很鼓勵你,加入「啟點線上學苑」,我們最近推出的【理財心裡學】課程。
【理財心裡學】這一門課,是嘉玲老師融合了「心理學」,和「財務管理」這兩個大架構。
札札實實的跟你說通、說透,那些一般在理財課程裡面他們不會教,讓你能夠從「知道」,也能夠「做到」的關鍵心法。
嘉玲老師還會一步步的陪伴你學習,所有「踏實存錢」你所需要知道的事情。像是呢,記帳的原則跟實作的技巧。
怎麼樣編列預算、怎麼樣去檢核自己的支出,去釐清自己用錢的模式,然後算出可支配的所得,並且控制自己的心理帳戶?
我們會用最務實的方法,培養你的富體質。
其實存錢的過程它很無聊,我們都知道。但要是你還搞不清楚,那些無明的慾望到底是怎麼來的?
你只會一直被慾望牽著鼻子走,這也是巴菲特他說,沒有人願意「慢慢變有錢」的最大障礙啊!
你想要穩定的慢慢變有錢嗎?還是你想要讓自己處在一個「為什麼這麼窮?」或者是「為什麼錢老是不夠用?」;處於一個很大的疑惑,這種狀態底下一直下去嗎?
【理財心裡學】會從最實務的操作,幫助你看見原生家庭為你帶來的金錢觀念,陪伴你穿越自己的慾望。
你不用活得很拮据,就能夠有效的存到錢;這才是這門課,最難能可貴的價值所在。
我常常說喔,投資自己最好的時機是十年前,而其次是「現在」。健康的財務,更是越早起步越好!
歡迎你現在就加入【理財心裡學】的線上課程,幫自己打造一個富足的未來!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所談到的這一個主題,關於你的財務。
【理財心裡學】是我們最新推出,為你準備的課程。我們的真實人生,財務它是我們跟這個世界接軌,的一個最重要的物質連結。
當你能夠圓滿它,你在自己的內在探索,和生命圓滿的路上,才能夠真正的完整。歡迎你的加入,關於課程相關的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
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今天的內容就跟你分享到這裡了,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
附上連結──
影片內容參考: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7248&eturec=1&ercamp=home_hot
跨國金融家的投資3秘訣:你我皆窮人,別妄想單靠理財致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lcHvO78PM/hqdefault.jpg)
謝謝這一路上遇到的所有好人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每天陪伴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昨天跟大家分享了《匱乏經濟學》裡面的「稀缺心態」。
「稀缺心態」會導致我們進入一種「隧道效應」,同時也會讓我們進入一種「預支」跟「透支」的生命形態。
那除了隧道效應,跟預支與透支之外,稀缺心態還會怎麼樣全面性的影響我們的生活呢?
接下來談第三個影響哦!第三個影響就是,稀缺心態會導致我們沒有辦法留下任何的餘裕,也就是沒有多餘的「時間」跟「空間」。
其實你不妨想一下,為什麼那些窮人他們會覺得生活特別的累?
其實回到真實的生活現場裡,如果你活在一種「花一塊錢」都要糾結、比較一下;花一點時間都要考慮再三,這個時間用在別的地方會不會更有效?
這樣的一個思維,直覺上看起來好像都是很審慎評估的,但其實如果你的每一件事情、每一分錢都要進行這樣的執行的話,那會讓你造成很龐大的心智負擔。
而這些心智負擔會消耗你的注意力、消耗你的精力,進一步又強化了你的「隧道效應」,因為你已經沒有辦法再處理別的訊息了!
這種感覺就好像是,你使用手機或者使用電腦,你裡面預備要執行的程式太多,你都沒有去把它刪掉的時候。
有沒有發現,每一次開機、每次關機,或者是每一次執行新的程序,花很長、很長的時間。
甚至於你有一種好像覺得自己的手機,自己的電腦跑不動的感覺!那為什麼會跑不動?就是因為你的不管是記憶體,還是CPU,它都沒有餘裕啊!
就像我們開車在路上,以一般的交通研究來說,如果一個道路的佔有率,超過了85%,它會塞車的幾率是100%的。
因為當車子多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只要其中有一個司機,腳踩了一下剎車,那麼後面所有的司機都會連鎖反應的踩剎車。
你可能有過那種經驗,開車在高速公路上,然後塞車塞了一陣子,你覺得前面一定是有什麼問題,或者是一定有什麼事故。
結果呢你慢慢開,開到了某個階段,你就可以盡情的踩油門,你也沒看到有什麼事故,沒有什麼意外呀!
對呀,因為當那一個區段的車子的佔有率,超過了一定的比例,其實根本不用有任何的事故,就會導致整體的速度放慢下來。
那麼你想想看,在你的生活裡不管是時間、不管是金錢,是不是也是如此?
就像是如果你平常沒有儲蓄的習慣,你平常沒有做時間規劃安排的習慣,特別是幫自己安排休息的時間。
是不是任何的意外,都會導致你的時間或財務,整體的崩潰,這就是因為「稀缺心態」導致你沒有餘裕啊!
那你可能會想那「稀缺心態」導致沒有餘裕,到底是因還是果呢?其實我會覺得它是互為因果的。
因為有很多時候,比如說工作來講好了,你總覺得要把時間塞滿,才叫做有做事;可是呢,我反而在自己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裡,我有特別提醒!
千萬記得哦,不要以為把時間塞滿叫做「有效率」,真正有效率的人,反而要把自己的休息,把自己的放空,有意識的排進自己的行事曆。
因為我雖然這種時間的餘裕,看起來好像會讓一個人效率沒有辦法提高,但是它帶來的整體的正向回饋,是非常高的。
因為你心中覺得自己可以休息,它就是一種很奢侈的心理感受,它會讓我們覺得自己不用急忙、不用匆忙。
隨之而來的就是,我們會感覺更放鬆、更自在;就算犯錯了也沒有關係,這是一種心理上的奢侈呀!而這樣的享受感、奢侈感,對於一個人的主觀幸福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金錢也是一樣,今天你可以花一筆錢,不用太考慮它的CP值,或者是不用太考慮它的對價關係;在合理的範圍裡,這樣的感受,是不是會讓你覺得自己很棒呢!
所以呢,如果長期讓自己處在「稀缺心態」裡,這真的很容易讓人沒有辦法有任何的餘裕;而這裡面最凸顯的,就是從小到大我們接收的信念。
好像有些人會覺得休息是不好的,或者是好像買一些對自己好的東西,就叫做浪費錢!你沒發現其實不一定是你沒時間沒錢,而是你的信念,導致你根本不可能讓自己留有餘裕啊!
而第四個稀缺心態影響的部分,這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會引發我們認知頻寬的不足,什麼叫「認知頻寬」呢?
它就是我們所有、所有認知能力的總和,包含我們去計算權衡,包含我們去關注一件事,包含我們決策去執行,甚至於是抵抗誘惑的能力,這些都是我們的認知頻寬。
就像是前面舉的例子一樣,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我們心智的CPU。
你可以感受一個情境噢,你手上正在忙一件事,同時有人找你講話,而這個時候旁邊的電話又響了;然後你發現你後面正在燒開水的水壺的聲音,也發出了煮沸的聲音,請問一下這個時候,你能夠同時做好這些事嗎?
可是呢,有很多時候,我們總覺得自己可以同時做好很多事。所以呢,你同時應付別人、同時眼睛在看螢幕,然後還瞄一下你的手機響的那個畫面到底是什麼?
然後腳呢,同時往後走,你會發現這樣的狀況就是,你每一件事情感覺上都做了,但是沒有一件事情做得好!
然而久而久之呢,這一定就會傷害我們對於長期真正重要事物的規劃。什麼叫做「長期規劃」?
在財務上面,就包含有意識的儲蓄,有意識的去理財,然而對個人而言,就是有意識的去學習,去運動、去健身。
可當你的認知頻寬還不夠的時候,你可能都會在忙於這些表面的事物,所以那些投資未來的事情,要麼你就根本不在乎,要麼就是你理論上知道要在乎,但是你實際上根本沒有去做。
所以呢,它會造成一個很矛盾的現象,理論上來說對一個窮人就是沒有錢,可是你會發現,他們要麼就是太過在乎錢,要麼就是太過不在乎錢,而且我遇到蠻多的是太不在乎錢!
怎麼說呢,先不管他們表面上的認知如何,回到他們的行為,你會發現這些進入財務惡性循環的。
常常是透支他們的信用,常常是衝動消費、衝動購物,常常是把錢花在短期的享受,而不是長期的投資!這就導致他們的債務永遠沒有還完的一天,而且是惡性循環,越來越糟。
那如果體現在時間的管理上,你會發現這樣的人,他們理性上都知道,他們要專注在最重要的事。
可是他們通常在實務上,就會關注太多的事情,而關注太多的事情,因為自己的恐懼,而恐懼就是稀缺心態,又會導致他們認知頻寬嚴重不夠。
所以呢,在他們的心中,再茲念茲的都是那些沒有做完的、應該去做的,或者是很急迫、有壓力的那些事,這就是心理學裡面講的「蔡尼格效應」。
那些事情一直縈繞在他們的心中,那也因為如此,他們根本沒有足夠的頻寬去處理真正重要的事。
於是更容易出現錯誤的決定,然而在錯誤的決定之後,又會導致他們的時間跟財務更加的稀缺。
聽出來了沒有,其實當你沒有給自己餘裕,當你把自己的認知頻寬全部佔滿了之後,那只是讓你有一個好像「你很努力」的錯覺,就像我常說的,你無論做任何事情,你不能讓自己只是很努力而已。
你要讓自己很清楚知道,你為什麼做、你為何而做?而當你做它能得到什麼,並且去檢核是不是真的能夠得到。
然而這一切的動作,都需要你在心中要先「留有餘裕」,而且要能夠留下你的認知頻寬。
然而當你聽到這裡,你可能也發現了,這一切的結果好像跟我們內在一些很核心的信念是有關的。
沒有錯!其實我們的信念,都受到我們過去的經驗,還有原生家庭的影響。
尤其是我們在面對財務的時候,原生家庭到底在你的心中種下什麼樣的信念?這個是你需要好好的認真看待的。
如果你沒有發現這些,或者是你沒有好好的覺察這些的話,你會發現你可能很看不慣自己父母親,面對財務的方式,然而你很有可能就複製了他們的行為。
又或者是你的父母親真的很有錢,可是你因為自己內在的一些功課沒有穿越,你會反其道而行,從此討厭錢。
可是你的理性上,又知道自己必須要好好的看待錢,然而你的行動怎麼樣就是做不到,我相信置身其中的你一定很辛苦吧!
所以呢,這些稀缺心態,導致我們信念跟行為的因果關係,我覺得它們真的很重要!
然而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給自己一個機會去看看,自己在面對金錢面對財物的時候,你的核心信念到底是什麼,而又怎麼來的?
並且從中找到適合自己調整的方法,用很實際的,不管是記帳啊,財務規劃,讓自己活出一個更富有的人生。
其實如果你想要在這方面前進的話,我很鼓勵你可,以加入嘉玲老師的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
尤其是【理財心裡學】哦,到6月30號的晚上12點前,都可以用1399的優惠價加入學習。
我想無論你的功課是面對財務,還是更廣大的人生怎樣活得富有,這門課都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你加入了嗎?歡迎你的加入~
然而更希望你透過我們這一系列的分享,讓自己開始活得更好,活得更自由;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提到的【理財心裡學】,相關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期待你的加入。
也期待你能夠把握6月30號1399的特別優惠,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FkTywkfLtU/hqdefault.jpg)
謝謝這一路上遇到的所有好人 在 無師自通?靈乩能接收神靈哪些訊息?(1/2,共2集) |道長講道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很多人都對道教是否承認乩童有很多意見分歧, 何道長從乩童開始 一路 走入正統道教。 對於這個問題的體會, 或許可以用四個字總結: 引迷入悟。 ... <看更多>
謝謝這一路上遇到的所有好人 在 [心得] 可以善良,但你要有底線不當好人- 看板book 的八卦
書名:可以善良,但你要有底線不當好人
網誌好讀版:https://pse.ee/5UVBD
本文閱讀時間:約15分鐘
(這本書的作者目前在做海外房地產投資,有興趣的朋友也逛逛他的日文官網)
--全文如下--
#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去年曾讀過作者-午堂登紀雄的另一本書《丟掉40個「虛假」的好習慣》,我對這位曾身
為會計師、擔任過經營顧問,並且目前獨立創業出來教人怎麼投資不動產的暢銷作家很感
興趣,這本書看完前言後,發現他的人生觀可以用「自由」兩字來表達,其中又分為:
一、物理的自由
指的是可以從多重選項中挑選,例如想住那裡?有能力買什麼東西、挑自己想做的職業、
做自己想做的工作,和合的來的人相處,選擇怎麼安排自己想要的一天。
二、精神的自由
讓自己的情緒不被他人影響及制約,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能保持心情愉快。讓自己遇到任事
都能夠用正面的方式去面對,最終能把多數人都認為痛苦的事,詮譯成「沒什麼」。
因此他先前寫了不少教你如何致富的書,就是想讓大家了解如何取得「物理的自由」,而
這本書《可以善良,但你要有底線不當好人》則想教你怎麼獲得「精神的自由」。
最近幾年我開始對「自由人」、「財務自由」、「工作遊牧族」這類議題很感興趣,目標
是希望和我的另一半可以有一朝一日搬到宜蘭或其他鄉下生活,並能夠保持著精神和物質
上一定程度的富足,因此在精神上,如何調整自己相信人生可以自己做選擇,而非迎合他
人的想法,是我一直想改變的態度,讀完這本書也給了我一些勇氣。
本書的關鍵字:
人際關係、斷捨離、小惡精神、被討厭的勇氣、道德綁架、情緒勒索
本書核心觀點:
1.拒當爛好人,學會說NO
2.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3.用「小惡精神」來看穿事物本質
這本書我認為有上述三個主要觀點,作者將這些觀點應用在下面六個主要議題和情境上:
父母、金錢、情感、人際關係、常理、回話,而針對每一章,也提供了遇到這些人事物時
該怎麼用更好的方式來應對,下面我整理幾段重要的內容和心得:
#打破人際關係至上主義
作者巧妙了用「24色的色鉛筆」來比喻每個人都有其獨一無二的價值,就像沒有任何一色
的鉛筆是沒有意義的,每一色都是獨立存在,你都可以在適當的構圖或想呈現的畫作上盡
情發揮。
在職場上與其討好同事,不如把精神花在把工作做的更好
職場上的人際關係唯有在能拿出工作成果的情況下,才能「真正」維持良好,在團隊裡你
若老成為那位「壞了整鍋湯的老鼠屎」,再怎麼討好別人也是沒用的。如果你因為太努力
、太認真被某些同事討厭也沒關係,相信也會有人因為你的表現出色而喜歡你,不要需討
好所有人,一樣可以讓自己在職場上有一片天地。
我們從小被教育成「只要被人討厭就是讓人失望,」這其實是個迷思,「與人為善」一樣
可以有底線,有立場、有態度,反而才會被人尊重,才能堂堂正正活出自我。同時不要害
怕寂寞,如果一昧討好別人,忽略自己的真實感受,最終只會心力交瘁,反而交不到會說
真心話的夥伴而更加寂寞
#苦盡不會甘來,除非你自走出來
如果不離開對你不好的人事物與環境時,你只會虛度人生,並不會等到幸福快樂的那天出
現。
要記得人生很長,就算離開原來的環境,短暫地造成收入減少或朋友數量下滑,但只要待
在更能讓你提起幹勁的環境下,你不只能夠賺回更多錢,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還能
夠過的更快樂、更自在。
#你只是「自我意識過剩 self-consciousness」
好人都喜歡自己嚇自己,害怕自己落單一個人吃飯,覺得是一件很可恥的事,想刻意去避
免。
但一個人並不代表「可憐」,也不代表你就是一個「奇怪」的人,作者的想法跟我個人經
驗相符,我相信每個人每天都要給自己一個「獨處的時間」,人唯有在獨處時才能確立自
己,認真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未來規劃。有時候渴望有人陪伴並不是因為寂寞,只是因
為「缺乏自信」,每一種生活方式都只是一種選擇,無關對錯,千萬要記得這點。
#回話的藝術
避免衝突摩擦,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一個精神無法獨立的人只會讓自己陷入不利處境,面對衝突時,我們不要害怕,要正面地
將它詮譯成「不勉強自己,要更真實地活出自我」,努力去爭取自己應得的,這裡不是要
你為反對而反對,故唱反調去衝撞別人,而是當與他人發生衝突時,要去想辦法解決,借
此鍛鍊出自己的處事原則,讓精神漸趨獨立。
#太完美的人也會被人討厭
這個矛盾很多人無法理解,但現實生活卻很常見,一個人想當好人又想當好官是做不到的
,人生不沾鍋,只會讓你淪為nobody,就如前面提到「色鉛筆」的比喻,有時被人討厭正
好代表你活出了自我(色彩)。
#畫一張自己的人際關係表
就像日劇的官網常會提供的 「角色關係圖」那樣 (如下範例),作者建議我們可以透過畫
圖來思考自己想要怎樣的人際關係,具體流程網誌內有圖片。
1.拿一張A4白紙並橫放,先中間寫上先自己的名字。
2.接著把和自己有關的人名全都寫上去。
3.最後在和自己相處不來的人名旁邊,寫上和對方往來的優點和缺點。
4.完成後看看這些合不來的人的優點,能否由其他人來取代。
5.找出可取代的人,通常不太可能靠一個人就可以拯救一切,所以可以在不同人身上找到
可以截長補短的地方。
這樣做之後你會發現,你可以從不同的人際關係中獲得充足的支援,就算跟合不來的人斷
了關係,對自己也沒有那麼大的影響。
#什麼是「情緒勞動 Emotional labor」?
作者特別引用這個名詞,指的是一種「人們違背了內在情緒,對外表現出相反」的行為,
它會讓我們背負比想像中更多的精神壓力,要怎麼避免自己陷入Emotion labor,作者給
了我們一個「不用陪笑也能笑臉迎人」的方法:
#對他人是抱持感恩的心
感受與對方分享時光的幸福
不過若你還是遇到「自己還是無法用這兩種方式轉換情緒」的人,那表示對方不是你應該
來往的對象,請盡早遠離對方吧。
#拒絕別人的方式,你才是人生的主角
在職場上總有一些飯局酒會你很難推掉,像我過去曾在日商上班,也常會被主管或客戶拉
去吃飯或陪喝酒,在日本職場裡,更是將下班後與同事相處的活動,當作一種「例行工作
」,很多人對此感到痛苦而無奈,這裡作者建議我們平時可以準備一套「踢鐵板說詞」來
應對。
例如:想婉拒主管的邀約時,可以用下面這些理由
1.晚上要去上英文課,準備進修考證照。
2.有家庭的人,可以說要回家準備晩餐,有小孩的人可以說要接小孩、照顧小孩
3.遇到很難推掉的酒局或飯局,可以用健康因素來推掉,像是:「醫生說我血糖太高,要避
免外食、不能喝酒」
另外職場上總會遇到一些不熟朋友,希望你幫忙介紹生意或工作機會 ,但你可能跟這個
人並不熟,或對這個人印象不佳,認為他的能力不足。一方面不好意思拒絕對方的請求時
,但二來又覺得當介紹人萬一介紹了不好的人事物後,反而另一邊的人情會出問題,這時
作者建議我們可以用:「對方可能很忙、不一定約得到,我幫你問問。」像這樣以「不要
讓對方太過期待」的說法來回應。
最後,對於那些不忍心拒絕「推銷電話」的朋友,作者給的建議是的不要只為了對方,而
是替自己思考要或不要,或是想想自己「也不過他要推銷的上百個客戶之一而已」,你不
買他也不會怎樣。
#面對無理取鬧的人,認真你就輸了
作者給了我們一個大絕,當我們遇到無理取鬧的人,可以針對對方無理的發話連射發出「
所以呢?」的攻擊,不管他說什麼瘋話,你都回覆所以呢?(那又怎樣的意思),這個方
式可以讓自己打破沉默,不用擔心被人誤以為「默認」了,因此被不可理喻的人攻擊時,
絕對不能逆來順受,這只會對方只會更加猖狂,要主動反擊。
#不要常說「可是、反正、畢竟」
在先前解讀《科學驗證的改運法》這本書中也有提到,一個人說話的習慣會影響他的行為
,若你習慣對自己說「我真是一個幸運的人」,你就容易獲得好運,這方法聽起來很雞湯
、很芭樂,但其實對大腦暗示是就像「祈禱」一樣,常常這樣做(不斷對大腦刺激),你
就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反之常常負面思考,自我可憐的人,不只得到不他人的幫助,還
會使得自己無法靠自己解決問題。
#正確的金錢觀
作者在他的其他著作裡也曾提過「當你一旦避談錢,錢就不會來。」,而且「錢並不髒,
是你看錢的心髒了。」
人類一生有超一半的時間都為了金錢在努力打拚工作,為何大家不好好談錢? 作者認為我
們更要大談特談、透過努力討論、思考和研究要怎麼賺錢才對,它不只對個人、對社會國
家也有很大的幫助,而具體落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一個觀點就很重要:「記得讓別人
知道自己付出是有對價關係。」,這是必要且讓對方尊重自己的行為,若你讓別人認為你
的付出是沒有成本而隨便的,別人反而不會尊重你,也不會珍惜你,默默付出很美好,但
讓人知道你在默默付出很重要,若還可以因此收到回報會更好。
#世上不存在討所有人喜歡的領袖
作者引用美劇-《陰屍路》來比喻,他認為主角-瑞克在劇中是一位很好的領導者,他並不
是透過而不是大聲宣佈,而是透過所作所為讓大家自然追隨他,作者認為所有的領導者應
該都要做到的三件事:
1.指出正確道路
2.領導前進
3.路若走錯了,由我負責
補充:關於領導力,我推薦這本由Simon Sinek所著的《最後吃,才是真領導:創造跨世
代溝通合作的零內鬨團隊》,這本書我覺得把怎麼帶人、如何領導團隊說的很的透徹。
#比好人再惡一點的「小惡之人」更容易成功
「小惡之人」是作者全書中不斷強調的觀點,它並不是要我們為非作歹,「小惡」在此不
能用字面上的解讀,作者指的其實是:能夠看穿事物本質,並堂堂正正追求自己的利益,
就像「羅輯思維』的創辦人-羅胖曾說過「正當地掙錢不丟人,反而是很有尊嚴的行為」
這段讓我想起我曾在前日去世的知名作家-李敖的書中,曾看過他一個觀點叫:「善霸」
,他說惡人之所以當道,是因為好人不做為,好人選擇沉默才會讓惡人橫行,我們不要當
好人,而要選擇當e 一位「善霸」,要得理不饒人,要出來打擊惡勢力,反過來說為人精
明並堂堂正正追求自身利益並不可恥,他不是《給予》這本書中所說的索取者或互利者,
而是積極的給予者,他們不需要做出什麼偉大犧牲,只須替自己和他人創造了價值,懂得
如何利人又利己。
#情感如何獨立?
作者認為一個人要能夠保有獨立的方式,就是保有多個選項,及有選擇的能力。
而在情感的世界裡,「肯定自己」的方法千萬不要變成從他人認同來取得,那只會讓你愈
來愈痛苦,不要只是單方面犧牲奉獻,而是用「與對方相同的熱情」對待他人,這樣彼此
才不會愛的太沉重,或感到不安。這點我特別有感觸,過去曾經很喜歡過一個女生,覺得
自己為了對方什麼事都可以付出,但為何總是得不到對方的愛,後來才明白你認為自己付
出各種努力,但對方卻認為這些都只是無足輕重,你的價值高低的判斷掌握在他人手中時
,痛苦的只會是你,最後我選擇漸漸放淡和離去,反而與對方保持距離後,才看得更清找
回自己。
#父母可以為子女做些什麼?
首先要讓孩子跳脫「觀念世襲」的循環,不要讓他們成為「爸媽寶」,培養他們成長為一
個能夠獨立思考的人,可以先從教導他們:不要當爛好人、要擺脫「依戀障礙」,或想討
周遭人歡心…等等,這些其實可以透過父母自身的改變開始,透過身教來影響,不要讓孩
子繼承不好的觀點。
#用寫下「情緒日記」來傾聽自己的心聲
那些過去曾束縛你人生的情緒,都是你自己用「負面角度」看待自己所造成的,作者認為
唯有承認內心聲音的恐懼,主動思考並且「不怕麻煩自己」來戰鬥才能改變。
要記得人生沒有標準答案,沒有「非要怎麼做」這種前提存在,而且大多數的煩惱來自你
的「擅自解讀」及覺得「應該如何」的想法,你要把自己的心思「只放在正面、能讓自己
更成長」的事物上,而不是關注在讓你困擾的事物上。作者相信只要改變觀點,就能扭轉
一個人的感受。
這點讓我想先前看過有關「斯多葛主義」的觀點,它是來自古希臘和羅馬帝國時期的思想
流派,由哲學家芝諾於西元前3世紀早期創立,其中一個觀點是認為平常你要悲觀冷靜地
看待自己所遭遇的困難,不要為那些你無法控制的人事物 (例如人災意外、或壞運氣) 而
煩惱不安,而且在挫折中你永遠都有選擇如何面對的權力,或者說它到底是挫折還是成長
,端看你是怎麼看待,如果你能明白這樣的觀點,再遇到任何打擊時你都能夠用理性冷靜
的態度來面對。
#本書金句:
1.真正成熟的大人,不會輕易交出主導權,也不會迎合周遭。
2.問題往往只會在該被解決的時候,降臨在得解決它的人身上。
3.爭執是必要的修正行為,目的是守護與重要的人之間的關係。
4.了解將自己的正義強加於人是一種傲慢,並擁有實現自己正義之力量。
5.逆境是用來克服的,戰場是用來度過的,挫折是用來品嚐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5.39.17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24729115.A.6C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