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跟大家見面,我的新書,《消失中的味道》,三聯出版。
這本書的緣起其實沒有什麼偉大的抱負,也不曾有過任何精心策劃——在5年前,我當時為「家全七福」的創辦人七哥在他報章的專欄代筆,日復一日跟他相處,聽他講了許多關於粵菜食材、老菜,甚至人事變遷的故事…….從七哥口中吐出的許多菜名,可說是聞所未聞,菜式當然都近乎絕跡。出自一種傳媒人的本能,覺得應該好好運用我的文字,為飲食文化作保育。於是,從七哥開始,到後來採訪了不同大廚、前輩,略盡綿力地搜集了一個又一個幾近失傳的老菜故事,刊登在我《信報》的專欄上,這個系列叫做「消失中的味道」。
這本書,就是這三年多來斷斷續續刊登在專欄中的文章結集。
僅以此書獻給曾經在「消失中的味道」文章系列中幫助我的大廚、前輩們:七哥、大師姐、譚國鋒師傅、梁輝雄師傅、鄧浩宏師傅、鄧家濠師傅、勝哥、葉一南。希望這一個比較有系統的書寫,能夠為粵菜傳承留下紀錄,也希望有機會繼續寫下去。
很高興能藉著文字感染你,很高興能藉著文字反饋帶來我許多美好時光的飲食世界。
My new book 《The Vanishing Flavours of Cantonese Cuisine》,coming soon!!!!! Real soon!!! Probably the first book in Cantonese cuisine writing vanishing dishes systematically.
The origin of this book neither started with a grand ambition or great planning. Around 5 years ago, when I was ghostwriting for the founder of Seventh Son, Chef Chui, I listened to his stories everyday from Cantonese ingredients to traditional dishes, and even about changes of time… I had never heard of some of the dishes that came out of Chef Chui’s mouth, then some were nearly extinct. Out of a media instinct, I thought I should use my words to preserve the culinary culture. So started with Chef Chui, I began to interview other chefs and forebearers, doing what I can, I collected stories after stories of traditional dishes that were vanishing, published them in my column in the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alled it “The Vanishing Flavours of Cantonese Cuisine”. This book is a collection of the articles from this column.
I want to use this book to thank all the chefs and forebearers that had helped me with these articles: Chef Chui, Dashijie, Chef Tam Kwok Fung, Chef Leung Fai Hung, Chef Edwin Tang, Chef Jayson Tang, Sing Gor and Danny Ip. I hope this more systematic collection can be a record for he future of Cantonese cuisine and may this collection continues to grow.
I’m happy that my words have touched your lives, and is content to use words to contribute back to the culinary world that has given me much good times.
#消失中的味道 #粵菜文化 #飲食文化保育 #謝嫣薇 #agneschee #cantonesecuisine #vanishingflavours #vanishingflavoursofcantonesecuisine #systematiccollection #chinesefood #chinesecuisine #cantonesecuisinelover #chinesecuisinelover #chineseculinary #vanishingdish #olddishes #cantonesefood #hkej #newyorktimesfood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香港旅遊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跟隨長居香港15年的馬來西亞美食專欄作家謝嫣薇先遊走菜市場,尋找新鮮食材,感受在地人情味;再前往高級餐廳,享受震撼視覺和味覺的粵菜美饌。...
謝嫣薇 在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Self-taught Gourmet Facebook 八卦
2017.07.26 更新:我們新增10個名額囉!沒有報到名的朋友們,歡迎來報到!
這是我第一次自發性主辦講座,講題是有關奧客行為:
✗ 訂了位卻不出現也不接電話
✗ 訂了團體座位卻臨時取消
✗ 要求餐廳沒有供應的餐點
✗ 拍照、直播打擾到鄰桌客人
✗ 只要不開心就上網留負評
我身邊有很多從事餐飲業的朋友,大家對於各種不合理的消費行為都深感無奈,辦這個講座的目的卻不是為了同仇敵愾、互相取暖。其實只是期盼大家能更有同理心!應該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些行為會造成店家困擾吧?
這次很榮幸邀請到我的香港美食家友人-Agnes Chee謝嫣薇,一起來主講這個題目。我跟Agnes因為採訪世界五十最佳餐廳而結緣,她訪遍名廚、吃遍山珍海味,餐飲業的甘與苦,她太清楚了。
我們將會探討:
✓ 顧客哪些行為會造成餐飲業者的困擾?
✓ 餐飲業者困擾的原因是?
✓ 餐飲業者可以如何因應?
✓ 顧客與餐飲業者可以如何更有同理心?
現場還會請到知名餐飲人─「敦北一星餐廳老闆」─現身說法!
(大家知道是誰了嗎?)
名額有限,僅30位,希望能見到大家!
👉報名連結:http://www.accupass.com/eve…/register/1707191543361980752418
----
講座資訊
主題:小心!你已經變成奧客!
時間:2017年8月6日(禮拜天),15:00至17:00
地點:台北市內湖區陽光街321巷40號,Fika Fika Café 陽光店
費用:吃貨入場價 新台幣300元
茶水:現場會提供免費飲品,參加者也可在Fika Fika Café 陽光店自費點選飲品並帶進講座
謝嫣薇 在 Agnes Chee謝嫣薇 Facebook 八卦
我在律師的支持下作此公開聲明:
劉健威與我本來交情算正常,但自從四年前我在報章專欄開始撰寫「消失中的味道」文章系列(現在已結集出版),我的惡夢就開始了,屢次受到他借題發揮、無的放矢的文字欺凌、隱形打壓,舉例如下:
1. 我寫玉簪田雞腿、寫順德釀物寫到銀芽釀火腿這樣的典故,他隨後在專欄發表文章,用「賣弄奇技淫巧」來形容之: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culture/article/1983396/%E5%8F%8D%E6%80%9D%E7%82%92%E8%8F%9C
2. 我很喜歡半島酒店大堂的菜乾豬骨粥,寫了出來以後,他在專欄以「媚俗粥」來形容之: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culture/article/1649228/%E5%AA%9A%E4%BF%97%E7%B2%A5
3. 我寫勝哥的炸子雞很有可能是天下第一,他跑去吃了,在專欄寫說「有人說此雞是天下第一……缺點是這天選的雞肉味脂香都薄,澳門好雞不易覓」,咦,就這樣一句鬼拍後尾枕露了餡,因為熟客都知勝哥有特別渠道取得好雞,從來沒有失手,沒有好雞他情願不做這道菜。劉健威這樣寫,我推測離不開兩個原因:a. 他真的味覺不好,吃不出雞味?b. 他故意找碴,但勝哥的技術無懈可擊,就唯有想辦法「欲加之罪」了?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culture/article/1738552/%E5%8B%9D%E5%93%A5%E7%A7%81%E6%88%BF%E8%8F%9C
為免太長篇大論,我省略掉我的原文連结。無論如何,我與他文章刊登先後次序的時間點相差不過是一兩天,不可能多次時間點上如此吻合,所以在提據立證的層面是可以成立。其實他并無善意討論意圖,總是狡猾地巧立名目、設計立場和角度,再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將你打壓。他佔用公眾資源對我發動的打壓和欺凌何止區區以上。但為何記得這三則?因為當時我還很尊重他作為一個前輩,一個前輩不是對後輩循循善誘而是借題發揮去發動欺凌、貶低你所寫的東西、打壓你的工作,那種傷害特別大、特別傷心,所以記憶深刻。後來他的文章我就不看了,有時候他又發作了,明眼人一看就知傳給我看,我就置之不理。
據我所知,被他蓄意欺凌的苦主不止我,他也對某某前輩,以及陳家廚坊的陳紀臨、方曉嵐夫婦做過同樣的事。我不是把兩方前輩拖下水來圍爐取暖,我公開此事事先向前輩徵求同意。某某前輩大概對他深痛欲絕,告訴我,她不想自己的名字與劉健威這個人有任何牽扯,要我省去名字。遵命。陳家廚坊的陳先生、陳太太則因為曾經深受其害備受困擾,藉此公開事件可以以正視聽。
我、某某前輩、陳家廚坊有什麼共同點,「值得」劉健威高度垂注去挖空心思取角進行抨擊呢?共同點:粵菜。某某前輩、陳家廚坊是粵菜界響當當的代表人物,我不是粵菜界代表人物,但因為懷著使命感撰寫「消失中的味道」被認可,我有理由合理懷疑,也許有人妒忌心起,覺得他才是粵菜至尊吧,他研究的、書寫的粵菜至為權威,容不下別人?
他常說「對事不對人」,我懷疑是用來自我掩飾,事實是「對人不對事」,很有針對性。去年,他以為捉到把柄可以對我公開鞭撻,寫了《金牌扣肉創自何人》一文,卻是他自己考究不深、查證不嚴的貽笑大方,後來被我寫的《真理愈辯愈明之金牌扣肉》一一撥亂反正,他沒了聲音,但也沒有為自己的出錯道歉。兩篇文章的連結在此: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article/id/2295270/ (金牌扣肉創自何人)
https://www1.hkej.com/features/article?q=%23%E9%A3%9F%E5%AE%B6%E8%AC%9B%E5%A0%B4%23&suid=956899522 (真理愈辯愈明之金牌扣肉)
還有一事,劉健威在明在暗屢次誣衊我,說我寫文章都是被請飯,沒有資格寫食評云云(總有人篤灰,他以為他的朋友很忠誠?他也當面以此羞辱過我,有截圖。)對此我曾在今年3月10號透過我的法務代表,趙國賢律師事務所發表過嚴正聲明,當時我沒有公開姓名,是因為不想請人吃花生。事實上他不負責任的說詞會誤導他人、破壞我多年來努力建立的聲譽,所以我不得不在此公開他的惡行。我寫文章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
A. 受邀出國採訪,這5、6年來都是連同整個產地的行程(譬如我今年1月去了哥倫比亞),所以能寫很多篇。因為廚師、投資者現在都很有要求,希望你寫出的文章有深度、了解他做菜的思考脈絡,所以要帶你看完他做菜的前世今生,而不是吃頓飯寫一篇就走了。這些受邀採訪的性質,我都開宗明義。
B.自費吃飯,這個佔的比例最重,因為在我的守則裡,在沒有利益關係的情況下所撰寫的食評至為公道。我愛自費,甚至不時請朋友吃飯,所以餐廳、廚師對我亦有一份尊重,因為他們見過蹭飯吃的作者不少。
C.個人經驗出發,有許多特別的經驗,多數是家宴,那些美酒佳餚不是平常所能接觸,值得一寫來分享。
公關飯我偶爾也會出席,作為聯誼、認識新廚師/餐廳/菜單的接觸,尋找題材。但業內公關都知道,我不是逢請必到、逢到必寫的人,所以現在越來越少人邀請我去吃公關飯了,因為吃得不好或有時候太忙,我連社交媒體都不會發帖。其實我珍惜自己的公信力,所以一向堅守原則。若是寫作內容是受邀出席,也會列明。
我不懂為何劉健威從未向我求證過也沒有任何證據、證人,就隨意出口誣衊、貶低我,說我並非自費吃飯沒資格寫食評?我猜測:
a. 他的餐廳的曝光,從來都是靠他請人吃飯得來的,所以他就以此猜度他人
b.他X眼看人低,認為我吃不起那些餐廳,要靠公關、廚師請飯才有題材可寫。
以上我寫的,有寫出「懷疑」、「猜測」、「推測」的部分,就是純粹個人想法,未必完全屬實。讀者可以自行獨立思考再作審視。
劉健威這個人似乎擅長表裡不一,他一邊言之鑿鑿大義凜然,一邊做出令人不齒之事: 他作為餐廳經營者,又是寫飲食的,最能明白餐廳因為no show承受的損失,但他一而再、再而三地no show放食肆鴿子,據我所知,他的no show紀錄遍佈巴塞羅那、杭州、香港⋯⋯ 部分業內人士都知。單次事件尚能說無心之失,但多次發生,是無心之失還是沒有責任感?這樣表裡不一的人,寫的東西有沒有說服力?看官可以自行判斷。在這裡,我是先說一個事實,再拋出問題讓大家思考,不是蓋棺定論。
對於任何欺凌,我覺得都不應該姑息。雖然有些朋友要我敬老,淡然處之。其實我不明白,一個人年紀大,就不應該承擔後果?我們就要姑息養奸?況且,針不扎到肉不知痛——如果你的孩子被欺凌,你會叫他/她啞忍嗎?我相信我父母愛我疼惜我,把我撫育成人,不會願意看到我這樣白白承受欺凌。我必須挺身而出保護自己。
作此公開聲明後,我不會對劉健威對我的所作所為作任何回應,以後的事會交給我的代表律師,趙國賢律師事務所的周紹榮律師處理。
謝謝。
謝嫣薇
Agnes Chee 謹啟
2020年11月10 號
謝嫣薇 在 香港旅遊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跟隨長居香港15年的馬來西亞美食專欄作家謝嫣薇先遊走菜市場,尋找新鮮食材,感受在地人情味;再前往高級餐廳,享受震撼視覺和味覺的粵菜美饌。
謝嫣薇 在 Agnes Chee謝嫣薇 - Pinterest 的八卦
Jun 23, 2017 - 誰說台南只有小吃和古跡呢?來看看四草濕地的紅樹林綠色隧道吧!在陽光照射下,有懾人魔力。 ... <看更多>
謝嫣薇 在 食評家謝嫣薇的美食文化故事 - YouTube 的八卦
跟隨長居香港15年的馬來西亞美食專欄作家 謝嫣薇 先遊走菜市場,尋找新鮮食材,感受在地人情味;再前往高級餐廳,享受震撼視覺和味覺的粵菜美饌。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