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決定了一切?
崴爺創業的精神偶像「川普」,2004年主持的第一季、第一集的「誰是接班人The Apprentice」實境節目裡,就開宗明義的就點出了做生意「重點」:「Location、Location、Location」,「地段」是「做生意」最重要的因素。
以下,崴爺學「谷阿莫」30秒講完這集的重點:
第一集節目,川普就要16位參賽者,分成兩組在紐約街頭賣「檸檬水」;哪隊的收入最高就能獲勝。
「男生組」非常有組織、決策也十分快速,立刻就決定好定價策略、銷售地點;而「女生組」一開始就內部意見不合、內耗了不少時間,比「男生組」晚開賣。
比賽結果,「女生組」的業績遠超過「男生組」四倍之多,最關鍵的原因就是「位置」!
因男生組選擇了「魚港」作為銷售地,人潮只集中在中午之前;而女生組選擇了「商業區」,不論早中晚都是人潮、而且消費力較高(女生組一杯檸檬水的售價是男生的2倍以上)。
所以儘管「男生組」的執行力、向心力再高,還是輸給了女生組的「黃金地段」。
崴爺在創業初期,也應證「地段」的重要性。
在大學時期,崴爺在中壢夜市擺攤賣女服飾,當時因為沒有申請到夜市擺攤的攤位,崴爺只能天天提早到中壢夜市,看看哪個攤位休假,當攤就「借用」他的空位。
如果運氣好「借用」到夜市「中段」的位置,崴爺單日的業績可以衝到8,000元以上,但如果借用到夜市「後段」的位置,業績大概只能作到2,000左右;要是沒有攤位公休,崴爺只能擺到夜市的隔一條街,業績很可能只有幾百塊錢,甚至掛蛋!
有時候位置差、就算自動降價,客人也不一定會買單,因為沒有人潮、沒有買氣的攤位,當起老闆連一點「氣勢」都沒有…當時真的感受到「攤位位置」的重要性;
同樣是「位置」,崴爺26歲開第一家火鍋店,很大膽的選擇了位在內湖的精華地段,月租十六萬的1樓店面。
記得當時的各個前輩、長輩聽到租金後都告訴崴爺「會不會太冒險?」、「這樣好嗎?」但崴爺還是堅持己見,開了第一家店。
果然開店初期,每天都客滿,第一個月就做到將近兩百萬的業績,淨利約四十萬。
但當崴爺在開第二家分店時,因為對自己的品牌「過度自信」,所以選擇了離第一店大約1公里處,租金便宜、的店面,雖然租金只有六萬不到,但幾乎沒有過路客和商圈,崴爺記得開店的前兩年真的非常艱辛,業績只能維持在二~三十萬水平,根本沒有利潤,而且連員工都特別難找。
「Location、Location、Location」!
對實體店面的創業家而言,撇開其他的因素,「位置」真的是創業初期重要的「關鍵」因素。
崴爺建議如果你是「創新品牌」、「沒有太多的行銷資源」、「需要較多的員工」,那開店的「位置」絕對是你要審慎考慮的。
不要太過自信於「自己的品質好、產品力強」,可能在你的口碑還傳開,店就已經撐不下去、陣亡了。
崴爺上周和兒子進棚拍照,沒想到兒子頗有明星架式,一點都不怕鏡頭~~
#崴爺終於和兒子有帥氣沙龍照 #比熊帥狗
誰是接班人 第 三 季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八卦
Trump近期一直砲轟FED主席Jerome Powell,即使這位主席還是他自己提名的,然後他也沒有權力可以換掉Jerome Powell,我沒有否認FED的決策能力,那是美國行政組織一個能力極強的部門
但我思考另一個層面,Trump上任的前一年半,早已經替換掉20多位的政務官,他自己也說了,他需要「我想要的」執政團隊,2017年中,他說他找來了「非凡人才組成的非凡團隊」,2018年第一季,國務卿Rex Tillerson、衛生部長Tom Price、白宮幕僚長Reince Priebus、幕僚秘書Rob Porter、首席策士Stephen Bannon、白宮國家安全顧問Michael Flynn、首席經濟顧問Gary Cohn和白宮新聞秘書Sean Spicer、FBI局長James Comey不是下台就是被他Fire,美國媒體嘲諷他,把國家治理當成實境節目「誰是接班人」,不滿意的人員就立刻離開,這樣對於外交、經濟、政壇到各項政策制定,其實相當不穩定。
其實Trump那樣的作法並不是壞事,像美國那樣,行政、司法、立法三權分立的國家,執政者初期是很難完全駕馭國家機器的,公務人員並不會完全對每一任的執政者忠誠效忠,對外的表現是一回事,心中的意識形態又是另一回事,這在全球各國的公務機關都是如此,一個長期體制化的官僚系統,今天換人執政,從自己原本支持的政黨,換成自己心中否定的政黨,原本的各部會首長,絕不可能每一位都願意替你辦事,就算要做事,也會讓你綁手綁腳,效率低弱。
這也是為何政黨輪替以後,新執政團隊通常後會換上新的幕僚,這樣才好驅動整個國家機器的運作,不過也不是換上新幕僚就好辦事,假如你在A單位長期發號施令,雖然不是高階長官,但好歹也在自己的單位深耕多年,同僚都是支持自己的好同事,大家的立場都是「同仇敵愾」,今天空降了新的高階長官,雖然他的位階比自己更高,但立場不同,所以所有同事牽制杯葛他,所有他下達的命令,不是做不倒,就是做不好,讓他的領導能力「跛腳」,那怕這位高階長官是該領域的首席專業人才,他也難以施展抱負,這也是為何有些民間大企業,能力和領導力極強的經理或董事,到了公務機關,反而無法產生效益,因為底下的人不見得信服你,不想聽你發號施令。
如果你是國家領導人,這時候你要怎麼辦,如果讓該部門維持原狀,那等於不會有所改革,所以只好花時間,慢慢的把內部重要人員,逐一換掉,但這也不是一次就能成功,替換人馬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只好在換掉領導幕僚,邊做邊錯邊學,慢慢的調整到位,行政系統、軍隊組織、司法人員、文官管理,都會面臨意識形態的問題,這些公務人員雖然是專業人士,但不等於他們絕對會真心效忠你,他們是國家機器運作順利的靈魂所在,如果他們消極怠慢做事,整個國家機器就會很低效率的運作,最後背黑鍋的一定是執政者。
所以當美國媒體大肆報導,Trump的領導能力可能有問題?幕僚頻繁離職,或者幕僚又被辭退,其實不能直接認定,這些都是Trump的問題,也不見得是找來的幕僚能力有問題,例如國務卿的職務,這等於美國的外交部長,地位甚至比其他內閣還要相對高,過去Obama政府的外交立場,顯然比Trump更為友好中國,長期執政下來,國務院的人馬很可能是傾中的色彩濃一些,如果你找來一位反中色彩鮮明的國務卿,就算他的能力極強,他也未必能在國務院過上好日子,底下的職員可能因為意識形態的裡場大不同,打從心裡就認為,你這位長官根本「什麼都不懂」,你給的任務高頻率出包,你要的資料總是找不齊,然後媒體在來批判,這位「高級人才」不懂得管理,這些部屬其實也不是沒能力,純粹就是不想幫你做事,如果真的要做事有效率,大概整個部門都要大換血,當然,媒體又要說,Trump意識形態作祟,逼退「前朝遺老」功臣,畢竟Trump可是美國有史以來,媒體們最厭惡的一位總統。
更何況Trump的政治影響力其實還是相當有限,既當過共和黨員,也當作民主黨員的他,其實對共和黨的人馬掌握力相當有限,共和黨的政壇大老們,也未必會完全支持Trump的政策,看看Trump第一年在參眾議會的政策推行就知道,共和黨人不完全都支持他,但是施政的過程,又不能沒有共和黨的支持,所以他要考慮的政治因素,其實是相當多的,不然施政一定會遭到杯葛掣肘|,所以實務上,Trump在用人時,把整個部門人馬都換掉的風險可能會很大,較保險的做法還是慢慢的修正替換,一步步的自己的人馬換上去,不聽話、效率不彰的就立刻換掉,或者外放到不影響的單位,這樣施政才能逐漸上軌道。
美國歷任總統其實都有這樣的問題,有些就慢慢換,有些則是想辦法繞過去,透過簽署行政命令,強制實行,但也不是每個官僚都換掉,Trump的人士內閣作風,其實相對於一年前來說,有相對收斂了,共和黨的主導影響力反而慢慢增強,從對中國的外交關係就能看的出來,Trump內部傾向溫和親中派系的人馬,已經逐漸淡出權力舞台,以他的女婿Jared Kushner為例,政治力很巧妙的用,調降安全許可權限、通俄門、非法商業貸款,一系列負面打擊讓他消失在權力圈,反中派的派系人馬逐漸接管行政,這不全然是Trump原有的行政路線,更像是妥協共和黨的遊戲規則,一起合作,未來國會的法案要通過的機率才高,有時Trump被迫換掉幕僚,也未必完全都是他的意思。
川普和共和黨的權力整合與妥協,在檯面下一定是高潮迭起,可惜這樣的劇情不會曝光在世人面前。
誰是接班人 第 三 季 在 觀念座標 Facebook 八卦
※ 2016.12.11 觀點—《週日泰晤士報》Niall Ferguson ※
川普提名的「瘋狗」將軍,是保障世界安全的冷靜戰士
作者 Niall Ferguson 是著名歷史學者,目前為哈佛大學教授、牛津大學耶穌學院資深研究員、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他的著作包括《帝國:大英世界秩序興衰以及給世界強權的啟示》、《金錢與權力》、《貨幣崛起:金融資本如何改變世界歷史及其未來之路》、《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 Apps》、《西方文明的四個黑盒子》等。
------------
《大西洋》雜誌記者薩琳娜‧齊托寫道:「媒體把川普的話當真,卻不把他當一回事。選民把川普當一回事,卻不把他的話當真。」大概是對 2016 美國大選最好的觀察,值得列入所有的佳言錄裡面。
而我對川普新提名的國防部長詹姆士.麥提斯(James Mattis)可以提供的忠告是,不但要把他的話當真,也要把他當一回事。
麥提斯本人說過很多值得收錄成冊的名言佳句。我喜歡他打招呼的方式:「別惹我們。因為如果你這麼做的話,倖存者未來一萬年都會繼續書寫我們今天在這裡所做的事。」或者:「我和平而來,我沒帶任何武器,但我含淚請求你:如果你亂搞,我就把你們全部殺死。」麥提斯不但說到,他會做到。他是 2003 年美軍入侵伊拉克第一海軍陸戰隊的總指揮,他的優異表現為他贏得了實戰大師的名聲。在往巴格達推進的過程中,他因為一位上校的推進速度太慢而解除了他的職務。他在 2007 年與裴卓斯(David Petraeus)將軍合著《反叛亂野戰手冊》(Counterinsurgency Field Manual),也是在伊拉克獲致成功的「大增兵」(surge)策略守則。由於他鍾愛戰鬥,以致於海軍陸戰隊的勇士們給他取了一個又敬又愛暱名:「瘋狗」(Mad Dog)。
我必須向讀者承認,麥提斯跟我都是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研究員。我很欣賞他,把他當好友。他本人既不瘋狂也不會亂咬人,而是說話輕柔,博學多聞的人。麥提斯不但是令敵人喪膽的戰士,也是思考周慮的策略專家,更是一位類似羅馬皇帝奧里略(Marcus Aurelius)的士兵—學者,後者的《沈思錄》是他帶到伊拉克與阿富汗戰場上閱讀的經典。
所以他現在被川普延攬,理應很受肯定。但是,想得美——美國的媒體受到川普勝選的羞辱,開始想辦法抹黑他,說他的過度期很混亂。好巧不巧,麥提斯的化名之一就是「混亂」(Chaos),這形容他讓敵營產生的狀態。川普目前的組閣名單,並不是在重演《誰是接班人》,而是延攬「多才多藝」的各部門首長。
確實,麥提斯不是個傳統的選擇,這是杜魯門在 1950 年任命馬歇爾將軍以來,第一位入主五角大廈的軍人,其他的國防部長都是平民——反映出美國長期以來執著於「武人必須由文官節制」的信念。川普決定忽視此一傳統,提交要求國會通過豁免將軍退休七年之規定,麥提斯才能出任國防部長一職(譯註:麥提斯於 2013 年退役,尚未滿七年,依美國國家安全法,需要國會同意豁免退役七年的限制)。文官一片震怒。但我認為這是川普當選三週以來最好的決定。
其他的人選也相當不錯。財政部長一職,川普提名史蒂芬‧紐卿(Steven Mnuchin),他在金融界很成功。結果,美國媒體又是一片哀號,抱怨「高盛重入政府」。然而紐卿在十四年前就離開高盛銀行,轉業後做的其他事情都很成功,包括製作電影《阿凡達》、挽救破產的房貸銀行印地麥克、以及川普的選戰等等。交通部長趙小蘭也是個聰明的選擇。
國務卿人選很重要,川普審慎評估當然沒錯。前總統候選人羅姆尼(Mitt Romney)在選戰過程中批評川普,過去又批評俄國,大概無法達成川普的外交目標——跟普丁總統作成一個「絕好的交易」(do a ‘great deal’)。裴卓斯將軍是有名的軍事策略家,但他的洩密事件才過了沒多久,況且再聘任一個將軍可能會讓川普政府看起來像軍事政府。紐約前市長朱里安尼是忠誠的支持者,但參議員鮑伯‧寇爾克(Bob Corker)大概是安全的選擇。
然而麥提斯可能是最重要的人事布局。當然,常常見諸報端搶頭條的是國務卿。但是誠如小布希任內國防部長倫斯斐(Donald Rumsfeld)已經證明,管五角大廈的人不但資源很多,而且可以輕易地把軍事力量化為政治力量。麥提斯的任命有利川普。以下就是我的原因。
作為總統,川普能夠修復美國失靈的外交政策。他跟普丁做成好的交易,不但可以結束敍利亞內戰,解決烏克蘭東部並不太冷的戰爭。如果他跟中國作成好交易,不但會解決美國製造業流失的問題,也可以處理亞太地區容易擦槍走火的議題——北朝鮮、南海、台灣。
川普可以藉由放棄歐巴馬思慮不周的伊朗政策,大大改變中東的局勢。他還可以讓德國不再一味依賴美國來支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要達成上述目標,不只需要季辛吉式的外交手腕,也需要可信的武力作為後援——因為沒有軍事作後盾,美國的盟友與敵人只會佔生意人川普的便宜,就像他們佔法律系教授歐巴馬的便宜一樣。而麥提斯可以在此發揮他的長才。
首先,麥提斯是一位孚眾望的人物。他不只深受海軍陸戰隊愛戴,連希拉蕊一旦當選後會提名國防部長的人選,佛蘿諾伊(Michèle Flournoy)都對他尊敬有加。
第二,麥提斯對伊朗是鷹派。有人說就是因為他願意考慮對伊朗動武,才導致歐巴馬把他從美國中央司令部開除,雖然如此,他也無悔。他今年四月在演講時才說:「德黑蘭政權是影響中東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
即使如此,他並不贊成撕毀歐巴馬跟伊朗簽定的限核協定。麥提斯會忠告川普保留協定,只在伊朗違反協定時,才進行軍事反擊。他也認為應該對伊朗的傀儡如真主黨採取更強硬的行動。
第三,麥提斯對於普丁沒有幻想,他不像川普。他明言反對俄國入侵克里米亞與烏克蘭東部,也曾經暗批歐巴馬政府不夠強硬。
最後,麥提斯對於中國亦有想法。他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上作證時曾經表示:「雖然(我們)必須在太平洋與中國維持正面關係,但也必須建立制衡的系統,以避免中國繼續在南海與其他地方遂行霸凌行動。」
羅斯福總統的原則是「溫言在口,大棒在手」。在歐巴馬任內,美國講話大聲,卻只拿著一根下垂的枝條。這一切都要改變了。麥提斯溫言在口,不像川普。他手上拿的棒子確實很尖。他講的話我們都必須認真看待。
http://www.thetimes.co.uk/…/trumps-mad-dog-has-all-the-m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