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看到有人質疑我排了演講,怎麼會有時間陪我身障的女兒?
妹妹四個月時去健兒門診,醫生告訴我她全面性遲緩,那是一個很大的警訊,提醒我要替孩子找原因想辦法。我開始帶著妹妹跑醫院做檢查,想查出是什麼原因讓她遲緩,幾乎跑遍了基隆台北各大醫院,10個月終於排上復健。每隔一段時間依照孩子的成長,需要的幫助不一樣,我們跑了整整七年的早療。
2歲時領到中度語言障礙,每年做中耳通氣管置放手術,每個禮拜跑台北長庚的語言治療4年,妹妹說話終於清楚了。
2歲開始上幼稚園,語言治療師說上幼稚園能讓孩子增加對話,語言治療師幫我們找出孩子的問題,讓我們在家注意和練習。除了早晚接送,白天請假帶她去大醫院做復健外,晚上和假日還得跑各項的復健。
4歲時領到中度肢體障礙,領了身心障礙停車位的停車證。除了醫院的職能治療和物理治療,從4歲開始每個禮拜帶她去上體操課,7歲時參加體操比賽,她完成所有動作,站上台領獎的那一刻,讓我淚流滿面。到現在12歲了,整整8年每個禮拜的體操課沒有間斷過。她從只能走2步路就跌倒,到現在可以跑跳、翻跟斗,都是因為長期訓練肌耐力後才能有的狀態。
很多的治療、復健、課程、上學是重疊的,在她早療的那段日子,除了上班以外,我所有時間就是陪她復健、看醫生、上課、開刀,沒有一天是休息的。
讓一個醫生宣判一輩子學習障礙的孩子學會自理能力,讓一個全身肌肉張力不足的孩子站起來走路跑跳,讓一個中度語言障礙的孩子說話流利表達順暢....整整12年,我花在她身上的力氣和時間沒辦法度量。
可以質疑我的能力不足,教不會她寫字認字,但是,沒有任何人有資格說我陪伴她的時間不足。我和妹妹一樣,沒辦法做到最好,但是在各種身分上,我都盡了全力。
我能夠義無反顧的在工作、家庭、妹妹的復健、寫作中努力,我是真的打從心裡感謝工程師的。平時他的工作忙,妹妹都由我來照顧,復健、上課我帶著跑,但是假日我去各地演講的時候,他就會留在家裡照顧孩子、帶妹妹去上黏土和體操課。
演講不管遠到哪裡,金門、澎湖、屏東、高雄,我都是當天來回,一下課就回家陪工程師和孩子們,從來沒有一天放掉身為媽媽的這個身分。
夫妻不就是這樣,對孩子都有責任,互相依賴,想盡辦法為對方為孩子協調到最平衡的狀態?
這男人給我錢、送我車,讓我住大房子...他有能力就會給我最好的,我能深刻感受他對我的疼愛,但是他可以體諒我的忙碌、支持我的夢想,用行動來支援我的不足,甚至陪我一起去演講,這才是我愛他最大的理由。
#飛奇兒體操教學系統 FLY KIDs
語言治療師資格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當一個人展現脆弱,而另外一人並不的時候,羞恥就有極大的成長空間,也會使案主可能卡在童年的情緒重現中,也就是展現脆弱的孩子被看似毫不脆弱的父母一再地拒絕。
對於自我表達能力被照顧者重挫的那些倖存者,很多時間都必須花在自我聚焦的言語探索,而且把它做為主要的項目,否則,未成型的健康自我就沒有空間可以成長,並脫離找碴鬼,案主的健康自我感會繼續受困於過大的超我的霸權。
取自《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
************************************
各位朋友,早安:
昨天直播談陪伴我們的疼痛,我很建議可以跟心痛一起來思考。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259909315400073/
「建立關係的四個關鍵特性……是同理心、真誠地展現脆弱、對話性,以及合作的關係修復。」
今天的摘文,來到建立關係的第三個關鍵特性:對話性!
摘文裡面的用語,對於一般大眾來說,似乎過於生澀。我用我自己的語言,簡單重新詮釋一遍,除了幫助理解,也促進日常生活的應用。
讓我們稍稍回到建立關係的前兩個關鍵:同理心、真誠地展現脆弱。
我們透過一來一往的對話,要能展現同理,以及願意適時表達我們的脆弱。我們對對方的理解,要願意在整理之後,對對方表達,並且進行確認。這確認的動作,有助於從「我」,進入到「我們」的狀態。
也就是,透過對話,能形成對關係與彼此的共識,而非自說自話。光是這一點,很多關係就難以突破,因為很多關係只停在少量的理解,大部分是自說自話。
然後,我們願意跟對方同在,表達自己的情感,而不試圖要對方負責。到底是誰要負責,我們不去追究,我們先在彼此理解的層次工作。
這很難,大部分人表達自己內在的脆弱或失落,就是要對方負責,要對方改變。對方還沒完全理解,就先感受到壓力,這會妨礙後續關係的建立。
然後,關係如果要親密,要在某些時候,回到平等尊重的態度裡經營。當雙方都願意傾聽,也能用表達參與關係,並且尊重彼此。那麼,連同剛剛提到的同理、真誠加在一起進行,通常關係就有一定的親密,這對話的連結就能深刻。
很可惜,我沒時間好好整理,我再寫下去,整篇文章就太長了,我就先停在這裡了。我最後給一個小小的結論:一個童年受創的人,要在健康的關係中療傷,而我們要提供的就是健康的關係!
祝願您,能跟自己順暢的對話,再跟他人有深刻的連結!
************************************
對話性
【文/ 彼得‧沃克】
對話性是兩個對話中的人能夠流暢地在說(一種健康的自戀)和聽(一種健康的關係依賴)之間切換。這種互惠的互動,可避免任一人陷入極端的關係建立,像是失能的自戀或關係依賴。
對話性使談話的兩個人充滿精神,其關係連結和竊取能量的獨白大不相同。後者,是自戀狂病態地剝削關係依賴者的傾聽防衛。
很多人十分認同我的觀察,因為聽自戀狂自言自語的感覺,就像是在榨乾他們的能量。
我對這種動態的覺察變得很好,以至於在新的社交情境中,如果突然感覺很累,通常會注意自己是否正在和一位自戀狂說話?以及在一個真正互惠的交流中,我和談話對象的精力高昂會有多麼不同。另外,我懷疑是否鏡像神經元與此有關。
在心理治療中,對話性發展自團隊合作的取向——一種關於案主的議題與困擾的相互腦力激盪。這種取向有助於完全探索矛盾心理、衝突和其他的人生難題。
當治療師用「隨案主要不要接受都可以」的態度提供回饋時,即能提升對話性,而對話性也暗示著「相互尊重」。對話性和傳統心理分析學派療法的「中性節制的白屏幕」有明顯的對比,後者太常重演案主童年的言語忽略與情緒忽略。
我相信,節制通常會誘發案主遺棄感的情緒重現,然後使他們躲避到「安全的」膚淺揭露,越來越不說什麼,或過早地逃離治療。
***
滿足健康自戀的需求
說到這裡,在療程的早期,大量的對話性通常是不妥的。當案主的正常自戀需求從未被滿足,且仍在發展停滯的時候,尤其是如此。
在這種情況下,案主需要被大量地傾聽,他們需要透過自然的自我表達,去發現自己的感覺、需求、喜好和觀點的本質。
對於自我表達能力被照顧者重挫的那些倖存者,很多時間都必須花在自我聚焦的言語探索,而且把它做為主要的項目,否則,未成型的健康自我就沒有空間可以成長,並脫離找碴鬼,案主的健康自我感會繼續受困於過大的超我的霸權。
然而,這並不表示治療師退至極端的傾聽位置,就對案主有益。在第一次的會談時,聽到治療師說些真實或「私人」的話,對於大部分的案主都有好處,可以幫助他們克服可能引起羞恥的「被看(案主)/ 隱形(治療師)」的關係動態。
當一個人展現脆弱,而另外一人並不的時候,羞恥就有極大的成長空間,也會使案主可能卡在童年的情緒重現中,也就是展現脆弱的孩子被看似毫不脆弱的父母一再地拒絕。
於是我的許多同業認為,團體治療是療癒羞恥特別強而有力方式,因為團體治療會創造出不只一人冒險展現脆弱的環境,因而修正了那種不平衡。
在這方面,大約十五年前,有一個針對加州心理治療師的有趣大型調查,這個調查是關於這些心理治療師的喜好。調查結果,有超過百分之九十的治療師都強調,自己不想要白屏幕的治療師,而比較想要偶爾提供意見和忠告的治療師。
二十五年來,我固定會在第一次會談時詢問案主:「根據你以往接受心理治療的經驗,你希望我們的合作中有些什麼、不要什麼?」案主們常常和該調查的心理治療師有相似的回應。
第二個我常得到的回應是,「我不想要全都是他在講話的治療師。」有不少人這麼說:「我完全插不上話!」我多希望我們的資格考試,能找出那些考到執照後,把已經是關係依賴的案主變成自己的應聲蟲的自戀狂,並取消他們的資格。這是白屏幕治療師的另一種黑暗的相反極端。
***
心理教育做為對話性的一部分
我的經驗告訴我,童年創傷倖存者案主,通常能從CPTSD 的心理教育中受惠。當案主了解CPTSD 療癒過程的全貌,他們會更有動力參與療癒的自我幫助,也會增加他們全面的希望感和對療癒過程的投入。我有時候會想,越來越受歡迎的教練服務,是否是對於各種傳統治療性忽略的反彈?
最糟糕的一種治療性忽略,是治療師沒有注意或挑戰到案主沒完沒了、自我仇恨的抨擊。我相信,這就像是默默地認同,而且串通共謀了案主的內在找碴鬼。
也許治療的保留和節制,來自於西方家庭常見的缺席父親症候群;也許傳統的心理治療,過度強調傾聽和無條件的愛的母育原則,而忽略了鼓勵和指導的父育原則。後者是教練服務的強項。
當然,過度的教練就和過度的傾聽一樣會有反效果和失衡狀況,它會干擾案主自我探索和自我發掘的過程。最糟的情況是,它會引誘治療師進入自戀性的陷阱,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自說自話。
教練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做為治療的必要工具,就像養育一個均衡的小孩需要完整的父育和母育。因此,要滿足被剝奪依附的案主的發展停滯,便需要治療中的父育和母育原則。
老練的治療師會同樣重視父育和母育兩個原則,並且根據案主當下的發展需求,直覺地在兩者間切換。有時候,我們會以心理教育、療癒性的自我揭露,以及主動的正向注意提供指導,而大多數時候,我們接受性地滋養案主,在進步中能自然的自我表達和言語宣洩。
再說一次,我相信傾聽在早期的療程及之後的許多療癒階段,通常是必須且主要的做法。我估計我所做的治療,大約有百分之九十的時間,都是在傾聽。
最後,我常注意到,療程的最後階段特色,通常是對話性的增加——一種說與聽的更平衡流動。這種談話的互惠,是健康親密感的關鍵特色。還有,成功的療程會使案主將平等互惠方面的進步,帶到療程外的世界,使他們建立起更健康的關係。
***
對話性和4F
由於後來的關係中童年遺棄和強迫性重複,很多4F類型想被聽見「想得要死」。然而,不同的4F類型在療程中的對話需求其實是非常不同的。
討好(關係依賴)類型,藉由成為父母的應聲蟲或父母的靠山,來度過童年,他們可能會用自己的傾聽防衛,去鼓勵治療師說更多。藉由引誘防衛機制,他們甚至可能使粗心的治療師進入自戀性的獨白。
僵(解離)類型,早早就學會在沉默中尋求安全感。他們常會需要大量的鼓勵,去發掘並談論自己的內在經驗。心理教育能幫助他們了解,家庭從未滋養他們自我表達的健康自戀型需求。
還有,僵類型在努力學習談自己的過程中,很容易迷失在膚淺且幾乎無關的自由聯想中。這當然需要被歡迎一段時間,但遲早必須幫助他們看到自己的逃離幻想,或沒完沒了地談夢,主要是他們解離防衛的產物。
僵類型需要學到,缺乏情緒連結的說話是童年的舊習,發展來讓他們在未解決的情緒痛苦上保持愉快。因此,必須反覆引導他們接觸自己的感受,這樣他們才能學會表達自己最重要的困擾。
戰(自戀)類型,進入治療時常常習慣被關注、崇拜,通常會用說話來防衛逃避真正的親密感。對於這類人,心理治療有可能呈現反效果,因為數月或數年在會談中不被打斷的獨白,會加重他們的應有特權感。提供持續不打斷的傾聽,治療師會強化他們用過度控制談話而破壞親密感的防衛機制。遲早我們必須把自己插入這段關係中,去幫助他們學習傾聽。
如果治療師自己是討好型,可能會躲在傾聽和引誘的防衛機制下,來避免這個可怕的工作,這工作就是自己漸漸滲入這段關係,以及把關係推向對話性。然而,如果我們不把案主推向互動,案主就不會復原。
逃(類強迫症)類型,有時候會表現得比其他類型更具對話性。然而,就像僵類型,逃類型可能執著於「安全」的抽象困擾,卻與自己更深的議題無關。於是治療師需要帶領他們進入更深、且有情緒基礎的困擾,以幫助他們學習有助於親密感的對話性。否則,逃類型人可能會一直卡在對表象煩惱的執著堅持和掙扎中,而這些表象煩惱只不過是壓抑痛苦的左腦解離罷了。
要注意的一個重點是,4F類型全都會使用左腦解離或右腦解離,來逃避童年所失的感覺或哀悼,但隨著對話性的建立,我們可以引導揭開未曾哀悼的傷痛,並且在言語上和情緒上宣洩。
.
以上文字取自
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在童年創傷中求生到茁壯的恢復指南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7508
.
5/2 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因疫情取消】5/30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語言治療師資格 在 Facebook 八卦
今晚9 pm Facebook live 見 😘
臨床催眠治療 ~ 您問我答 👍
我用了兩年時間完成國際認可的臨床催眠治療師資格 😊
成功為過百名客戶療癒及根治創傷後遺症、性功能障礙、抑鬱症、失眠、痛症、情感創傷後遺症等 ❤️
到底什麼是臨床催眠治療呢?今晚詳細解釋 🥰😊
個人簡介
朱慧敏 Queenie Chu Wai Man
演員 、藝人、臨床催眠治療師
大腦語言程式學執行師
靈性反應療癒師
夢境療癒師
畢業於美國著名學府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主修政治新聞傳播媒體系 ~Communication Department - Political Communications
副修政治科學 ~ Political Science
副學士學位 ~ 商業管理及財務會計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Financial Accounting
語言治療師資格 在 語言治療師證照好考嗎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八卦
物理治療師歷屆考古題、考試簡章、考試科目、應考資格、歷屆考照率、工作內容、 ... 語言治療師比藥師難被機器取代,藥師還有AI藥物交互系統、藥物機轉查詢系統、自動 ... ... <看更多>
語言治療師資格 在 語言治療師證照考試- 考試板 - Dcard 的八卦
語言治療師 證照考試. 考試. 2020年6月5日01:53. 目前想跨科系考研究所希望能夠考證照但好像都會有規定修的學分跟實習能查到的比較是考研究所的東西~ 像是跨科系要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