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莉莎莎踩到線
2021.2.12
0.
我想記錄一下這件事情發生的時間 2021年2月12日,大年初一。這是台灣網路媒體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這篇文長,會從自媒體的話語權,網路媒體識讀等角度來討論這件事情。
在這之前,我想先聊聊事情的發生。
大年初一晚上,有個朋友丟了我一個訊息,說他看到愛莉莎莎針對蒼藍鴿回應。他看完之後,整個被圈粉。然後附上了一個連結給我。
因為長期愛莉莎莎這個頻道都在我的觀察名單中,第一個反應是,他終於要對「肝膽排石法」道歉了嗎?看看他怎麼說吧。沒想到一打開,影片完全是另一個走向,走到一個很奇怪的地方。那時候,影片才上架沒多久,影片下方的留言幾乎都是挺愛莉莎莎的粉絲。
我在訊息裡面,回應朋友說。這支影片我完全不行,尤其是講到學術論文的那一段,基本上是在騙沒有看過學術期刊的人。然後我得到的回答是:
「真假 我被圈粉 你超失望喔」
就因為這句話,我整個覺得事情大事不妙。我在自己的臉書上簡單聊了一下這件事情,然後就開始做功課了。原本以為大年初四才要開始上班,沒想到網路社群的發達,應該不少人都跟我一樣,初一提早開工。
詳細的事情發生經過我想大家都已經知道了,我這邊僅作重點摘要。
i. 愛莉莎莎在2020年11月拍攝了一隻關於「肝膽排石法」的影片
ii. 專門討論醫學的 Youtuber 蒼藍鴿,針對這這支影片以「騙局破解」為標,討論其中的錯誤資訊。
iii. 愛莉莎莎在 2021年2月12日,發佈一支影片,以「不忍了」為標,回應蒼藍哥的指責。
iv. 2月14日晚上11:30,愛莉莎莎發佈了影片正式道歉。
這件事情應該還沒結束,還有後續。
接下來,我想針對幾件事情,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首先我先聊一下愛莉莎莎和蒼藍鴿這兩位創作者。
1.
先講愛莉莎莎的部分
我一直以來,都會看愛莉莎莎的影片。風格很輕鬆,他也很有才,很會帶話題,人設也有趣。尤其是自從我在台大兼任助理教授教媒體創作課程後,開始規劃幾個小型的研究計畫,有一批 Youtuber 和 部落格 被我列入固定觀察的名單,她的頻道就在其中。
在我的筆記中,他是一個自詡為名校畢業生,海外生活過的知識網紅,早期分享一些韓國的主題,後來什麼都拍。其中的代表作有兩類,以炫富和較少人討論的話題為主。影片節奏掌握得很好,標題與議題操作也很有想法。
這邊我想小岔題講一下「炫富」這件事情,在 Youtuber 最近幾年的生態中,有一類的影片被社群稱作「炫富」影片。但其實這些 Youtuber 們不見得那麼的富有,而是去體驗一個有錢人的生活,也因此我認為比較合適的用詞應該是「裝闊」影片。
回歸正題。
愛莉莎莎在這次事件中所拍攝的第一部影片,以體驗的形式帶入「肝膽排石法」,引用的是一本名為「神奇的肝膽排石法」書籍,介紹體驗過程及心得。這部影片發布的當下我就看了,坦白說,我對這個療法一點概念也沒有。而以愛莉莎莎的人設來說,我對於他提供的資訊正確度本來就沒有太多的期待,也因此看完這部影片,就關掉看下一部了。
因為過去做了很多年網路媒體研究,也在網路媒體識讀下過不少工夫,因此比一般民眾有概念。假設我真的被影片打動,而想嘗試的話,應該會做的是:先看一下這本書的來源;買來看看;打電話給我熟識的醫生朋友問一下。然後才會決定是否要嘗試這件事情。不過很顯然的,大部分的民眾可能沒有這麼的謹慎。
一個多月後,這部影片被蒼藍鴿以影片回覆指正。本來我以為他會在之後道歉。畢竟之前的原住民事件,他也道歉了兩次。以他的影片人設中,道歉這件事情應該不是個什麼大問題。過往常常操作爭議性影片的他,應該也很能承受網友的批評。
但在蒼藍鴿影片發布後的一個多月間,陸陸續續都有影片發布,其中也有一些是業配影片。許多所謂的黑粉在他的各部影片下不斷的留言請他道歉,都沒有得到回應。然而在 2月12日,他正式回覆了這支影片。沒有道歉,而是反擊了蒼藍鴿的糾正。
詳細影片大家可以去網路上找來看,我簡單節錄這部影片如下:
i. 不會下架之前的影片
ii. 前部影片在上架前已經在 Google上做足功課
iii. 所引用的書籍,得到了許多商業界的名人背書
iv. 蒼藍鴿反擊時所引用的文章是 Lancet 裡面的 correspondence 文,這類文沒有經過正規的論文審核程序,是各說各話,表達自己意見的論壇。
v. 引用該期刊文章的Abstract 做了簡單介紹(但其中的翻譯跟解讀與原文有所落差)
vi. 回應「斷食」這件事情並非蒼藍鴿的解讀
vii. 檢討自己沒有在當時沒有加註足夠的標語
viii. 提出蒼藍鴿未經同意大量引用他的影片,且有妨礙名譽之嫌。
我看到這支影片的反應是「相當驚訝」。
一來,愛莉莎莎沒有想到道歉,而且相當的理直氣壯。二來,我朋友居然受到這支影片感動,而且被圈粉。我馬上去看了底下的留言,當下居然大多數都是支持愛莉莎莎,轉而批評蒼藍鴿。
不過第二天早上重新再看部影片時,整個風向已轉,醫界的人大批湧入批評。
我認為,這部影片後面應該是有人在下指導棋,但即便如此,依舊踩到了非常多不該踩的線。其中我自己最驚訝的是,他對於學術期刊的認知相當簡化。我當下的反應是,他怎麼會故意對他的粉絲扭曲,以取得同情呢?不過我後來覺得比較大的可能是,他沒有讓真正了解學術期刊的人協助他看過這篇論文。至於是哪一個,我沒有跟本人對話過,目前不可考。
這件事情有很多部分可以談,待會我會在後面分段說。我先談蒼藍鴿。
2.
談談蒼藍鴿
在今年元旦,蒼蘭鴿發布影片「破解」愛莉莎莎對於肝膽排石法的影片前,我僅有偶然的幾次看到他的影片。但是在這部影片發布後,在我沒有訂閱他的頻道的情況下, Youtube 自動推播了這部影片給我,我看到標題聳動,再加上回想起之前看過愛莉莎莎的那隻影片,就點下去看了。
因為我之前沒有把他的影片加入觀察名單中,也還沒有完整掃描過他的影片做研究筆記,所以沒有簡述可以分享。這邊僅以他這支影片給我的印象描述。
蒼蘭鴿回應愛莉莎莎的影片中,模仿了去年 Uncle Roger 的作品風格,帶點嘲諷風格回應了愛莉莎莎的影片。我快速的瀏覽一下他的其他影片,並非每一部影片的戲謔感都這麼強。在這邊我無法判斷是因為「愛莉莎莎的這部影片對於醫界殺傷力過大」,還是因為「對方是愛莉莎莎」因此才有特別的規格,抑或是剛好「Uncle Roger 給他靈感」所以才規劃的特別節目。還沒跟本人對話過,目前也是不可考。
不過雖然是一個比較帶有嘲諷的影片,他仍然在片中給了愛莉莎莎一個台階下,指出愛莉莎莎也是受害者,在不知情中推薦了這本書罷了。我自己覺得挺遺憾的是,愛莉莎莎沒有接到這顆球,讓他掉地上了。
我花了點時間,把他過去的影片稍微地掃過一次。他過去幾年影片拍了許多系列,風格跟器材軍備也有升級過幾次。以一個專門做醫學知識的 Youtuber 來說,非常地敢嘗試。在這麼硬的主題當中,要能夠擴散不太容易,除了他的個人風格之外,我相信他在也下了不少功夫做調整,在追求知識正確和追逐流量中找到平衡,相當不簡單。
詳細的觀察目前因為我對這頻道認識的有限,先停在這。
在這次的事件中,很多人提到說他是不是要蹭愛莉莎莎的流量,還是他僅是單純的因為事情重大而回應,這一點我不得而知。但我想稍微講一下蹭流量這件事情。要做社群,製作 Youtube 影片,要相當程度的了解演算法。即便不是用相當科學的方式去分析,也會在影片一部部創作的過程中學習。針對時下的主題做觀點分析和回應,本來就是一個創作者會做的事情。我知道很多人會對於「大量的惡意蹭流量」感到反感,但我認為對於單純的「蹭流量」這件事,不需要太負面判斷。
聊完這兩個創作者後,我想討論幾個這次的關鍵爭議,及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3.
學術期刊與Youtube自媒體的話語霸權
在 2月13日晚上,Clubhouse 平台上有一個聊天室,針對這件事情討論。討論中,愛莉莎莎也在其中加入。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 白袍恐懼症 的粉專,裡面有節錄。這個聊天室的標題,其中用了幾個有趣的字眼,叫做「誰能擁有話語霸權」。我覺得韻味很深,所以把它拿來當作這一個子題的小標。
在整個事件裡面,其實很少人在討論學術期刊跟 Youtube自媒體的關係,頂多只有在討論愛莉莎莎不懂醫學,不懂學術。但我認為,這次愛莉莎莎踩過界的導火線,就在這個地方。否則如果接下蒼藍鴿給他的球下莊,不拍第二部影片,這件事情就落幕了。即便是介紹的肝膽排石法有很大的問題,也不會有今天這個局面,也就是所謂的「炎上」。
先講 Youtube 的機制。
Youtube 是一個商業平台,上面所運轉的機制,是一套演算法。這個演算法大致上會去符合一個目的 — Google 的商業利益。在這樣的商業利益為前提之下,即便他沒有也無法公開演算法細節,但「討好閱聽人」這件事情,已經是普遍大家的認知。
既然決定 Youtube 上面話語權的關鍵是「閱聽人」,那麼製作觀眾想要看的主題就成了重要關鍵。雖然說人人能上傳影片,但是要能夠曝光到觀眾面前,是完全另外一回事。加上 Youtube 的平台特性,大多數能上發燒的影片,除了某些特定時期外,還是以娛樂為大宗。
但是學術期刊就完全不一樣了。
學術期刊的刊登模式,在於 Peer Review,所謂的同儕審查。主要原因是投稿期刊的人大多數都已經有博士學位,而被邀請去審查期刊的人大多也是博士。而「得到審查者的青睞」是發語權的關鍵。當然這其中也是有些操作,像是刻意去引用可能的審查者的文獻等。但這不在這次的討論範圍。
真正在競爭的,是每一個期刊之間的公信度,在學術圈會用 Impact Factor (IF),一個影響力的指標來計算。雖然後來也有一些新的指標像是SJR等,不過 IF 值還是相對通用的用語。這個指標跟 Google 早期設計的演算法 Page Rank 不太一樣,但是有類似之處。基本上的核心概念,就是文章被引用的廣泛度。
這兩個曝光機制的規則,完全不一樣,甚至可說是在光譜的兩端。百萬 Youtuber 所做的主題,即便不是人人都喜歡,但是基本上都有一個特質,大眾。題目可以很分眾,不見得人人愛,但是大部分的觀眾都能看得懂。而學術期刊呢,講求的是對這世界的研究貢獻。如果是 Nature, Science 這樣的期刊,選題較廣一點,不同領域的研究者有興趣還有機會看。但是各個領域的專業期刊,跨領域的人除非研究需要,否則固定閱覽的機會不高。
一個在 Youtube 圈子裡面有影響力,有高度發語權的人,去討論一個學術期刊,就像我剛才所提的,一個光譜的兩端。不是簡單地踩到線而已,而是踩過了非常遠的界線。
我不知道愛莉莎莎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勇氣做這件事情。但依照他在第二部影片中義正嚴辭的討論方式,我傾向他應該是真的不懂,誤會了學術期刊和商業雜誌的區別,不了解商業書籍跟學術期刊之間的距離,甚至不知道 Google 和 Google Scholar 所能尋找到的資料有什麼不同。
因為這個差異之大,所以兩個圈子的交集非常有限。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在前一節提到,蒼藍鴿能夠把學術領域艱深的東西,帶到一般大眾面前,是值得讚許的能力。但即便如此,在 Youtube 裡面的硬知識仍然無法獲得大量的流量,這被 Youtube 平台的觀眾特性所限。
4.
兩個專業的互相挑戰
在 2月14日下午,一場由林氏璧在 Clubhouse 的討論中,我聽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話,隨手把他抄了下來。很抱歉我沒抄到是誰的發言。大致的意思是
「民眾需要得到相對的知識,需要等價交換的。」
他在闡述這件事情的時候,是以醫學知識來討論。不過我的看法是,在 Youtube 上面持續長久獲得流量的知識,其實也是需要等價交換的。
我其實很意外的在這場 Clubhouse 的討論中,聽到了很多醫生對於「正確的醫學知識無法在網路中傳播」的討論,然後衍伸了相當多衛教的問題。的確,這個問題也困擾我很久。你去 Google 一下肝膽排石法,扣除因為這次事件衝到前面的新聞外,看看能看到什麼醫學的見解。
基本上沒有。如果有,估計也是在很後面,一般民眾找不到。這個詞的基本上完全被體驗文攻下,一直到這次爭議為止。而在 Youtube 上面也是相當類似的狀況。
在這樣子的前提下,其實不難理解愛莉莎莎所說的「其實他也做了功課」是什麼意思。他真的有做功課,但僅限在 Google 上面的非醫學觀點知識。對他來說,如果沒有與專業醫師溝通的情況下,Google 可能已經是他能想到的最好方法了。
這一節的標題,我寫下「兩個專業的互相挑戰」,意思就是這個。當我們在批評愛莉莎莎高估自己的能力,僅用 Google 就做完功課的同時。其實我也在反思自己,為什麼科普的知識,我們沒有用各種 SEO 的攻略,鋪天蓋地的用數位行銷攻佔所有的關鍵字,讓民眾不會搜尋到錯誤答案呢?
我在這場 Clubhouse 的討論中,聽到很多醫生提到,他們的工作是醫生,做衛教是有興趣才做的。這一點我相當同意,的確很多在做 Youtube 或是做部落格的人,都是在工作之外的製作。很多行業的創作者,都不是全職投入的。
其實我對這個事情並不悲觀。
在這次「愛莉莎莎踩過線」的事件中,我相信所有的網路創作者,都會得到相當大的謹惕。這並不代表過去沒有人踩過線,但可能過去踩線的人「網路聲量沒有那麼大」或是「踩的線沒有這麼誇張」。
相對的,醫界的人也吹起了哨子。當整個醫界都開始重視這件事情之後,投入自媒體的醫師,或是開始做內容行銷的醫院診所,應該也會越來越多。我比較樂觀的期待,明年的大年初一,網路上的醫學正確知識能見度會越來越高。
接下來,我想開個子題,更深入討論這件事情。
5.
網路媒體識讀及數位行銷
愛莉莎莎所踩到的誤區,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導火線「挑戰學術期刊」讓這次事件拉到高點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大眾平時會犯下的錯誤他也犯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前一個子題所提到的 Google。
我們必須得面對一件事情,就是對很多人來說,Google 和 Wikipedia ,的確是取得資訊的重要來源。即便是我平常找資料,也不會動不動就用 Google Scholar 查詢期刊。但我能夠盡量不讓自己踩到誤區的方式,也僅能靠我平常的媒體識讀訓練,和對網路知識充滿懷疑的高度警戒。
什麼網站,什麼內容,會被 Google 優先排在前面?在演算法的設計中,有一些指標去判斷這個搜尋引擎對於網站的信任。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個指標也逐漸在改變。但是即便如此,Google 仍然在放了相當大的權重在這上面。我舉個個人的經驗。每次我在搜尋跟狗有關的知識時,「每日頭條」幾乎都會在搜尋結果的前幾頁。這件事情讓我非常頭痛,但也沒辦法,這就是這套演算法的機制。
當然,演算法的機制並不是單純的看網站的信任度,其他還有很多過去使用者對該文章的互動所產生的數據指標。這邊我先點到為止,以後有機會再專門針對這件事情討論。
但如果我們去換位思考一般民眾使用 Google 的習慣,應該很多在教相關領域的老師都會搖搖頭。但比起 Google 到的答案就通盤相信,我覺得已經比盡信從 LINE 群組得到的訊息好很多了。
我無法想到根本的解決方案,這是一個長期的教育扎根才能改善的議題。或許在 108 課綱之後,如果有越來越多高中開始跟學生談「網路媒體識讀」的議題,能夠讓大眾對於「找資料」這件事情有更高的警備心。
另外一個解決這件事情的方法,可能也得從你我開始做起。「每日頭條」之所以能夠攻佔那麼多關鍵字的首頁,跟他全面的在 SEO 上面佈局有關。現在整個 Google SEO 戰場非常激烈,幾乎你能夠看到的,能賺錢的大領域,都在上演 Google 首頁搶奪戰。如果我們想要抨擊這些網路謠言,最好的方法不是在 LINE 群裡面跟朋友抱怨,而是好好的寫一篇文章迎面他。
並不是說寫篇文章迎面對擊錯誤資訊,就一定有用,這後面還伴隨著從關鍵字優化之類的 SEO 知識,數位行銷的技巧等等。我不是很確定到底整個醫界誰該做這件事情,會有最大效益。畢竟要花時間做這些事,後面還是得有一定的商業模型來做誘因支撐,否則熱情很快就沒了。我能想到的可能性是,大型醫院的部落格及網站優化,又或者是私人診所的內容行銷。是否有可能因為商業競爭,向其他產業一樣運用行銷策略在網路上增加曝光度呢?
6.
醫病關係與信任感的建立
先說明一下,在這個子題裡面,我較難做深入的討論。這邊提出來的觀點,希望醫生朋友們也可以幫忙思考一下。
我很意外的在這次事件中,聽到很多人討論醫病關係的問題。大致的概念是這樣。
醫生認為:「生病應該要去看醫生而不是 Google。」
民眾認為:「看完醫生之後還不是要去 Google。」
我本來沒有深思這個問題。但在幾場討論中,我不斷的聽到一般民眾對這件事情的抱怨,而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
先講我自己吧。我自認為自己是個什麼都想找專家問的人了,但我仔細思考後才意識到,我人生中的許多病痛,都是在 Google 上面找了又找。原因很簡單,在醫院的經驗很差,幾乎都是被醫生「打發」走的。
很多人提到,這個部分跟台灣的醫療環境有關。醫生一個下午要看幾十個病人,每個人能被分到幾分鐘?有人提到美國的醫院能夠看比較久,這問題不存在。不過以我在美國看醫生的經驗來說,因為實在太貴了,除非是什麼非得去看不可的病,否則我也是 Google。
我想談一下信任這件事情。
信任感的建立,是所有關係的基礎。為什麼網路創作者的業配有影響力,其實也是建立在觀眾與創作者間的信任基礎上。去醫院聽醫生的話,還是看愛莉莎莎的影片,抑或是讀一本有商業名人作序的書,你會選哪一個?
就理智來說,我應該會選擇去醫院聽醫生的話。但是說坦白話,以我在台灣看醫生的經驗,實在沒有碰到幾個讓我能花時間跟他建立信任關係的醫生。
信任這件事情兩面刃。對於網路創作者來說,獲得讀者的信任,會有更深的業務合作機會。但是,也同時意味著,你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更重。因為他們會相信你。但要如何讓民眾更相信醫生,而不去聽信偏方,這可能不僅是醫界,而是所有想做科普的人都得想的問題。
這邊有一個小延伸,是我無法討論的題目。很多醫生提到,因為他們的醫師身份,所以說話都要非常的注重遣詞用字,風險和副作用都要講的很清楚。但是網路上的很多言論都會誇大,而且只要他沒有賣產品,就沒有違法。這部分我實在無法深度討論,只能交給法律專家來。
7.
自媒體的困境
最後我想聊聊自媒體的困境。這個子題跟這次的事件關係較小,但我想提供給對自媒體產業不太熟悉的人有多一點資訊可以思考。
過去幾年,有資源的傳統媒體還沒有重視網路平台。網路上的獨立創作者,一個一個出現。然而幾年過去了,現在創作者所要面臨的,已經不是彼此的競爭,還必須要面對各種傳統媒體品牌排山倒海的進入。
這個部分,很多 Youtuber 都有聊過。前一陣子 Joeman 也分享了他對於這個子題的看法。
不過我想講的重點是,很多人以為 Youtuber 很賺錢,自媒體很風光很自由。但其實,自媒體是一個走在時代前端的新創產業。他很新,不傳統,營運模式還在測,PMF還在找,而且受制於平台演算法不斷的改變,充滿了不確定感。
台灣有所謂 Youtuber 這個職業還不到十年。而且即便是 Youtuber,每個人的營運模式可能都完全不一樣。有的是一人公司,有的自己開公司,有的有經紀公司,有人自己剪片,有人外包。
以創作的題目來說,由於受限於演算法的要求,每週得出一部影片,最好是兩部。創作一兩部大作不難,但在這樣大量消耗的情況下,一年要產出近百部作品,絕對不是一件容易事。更何況是兩年,三年呢?
再加上演算法的殘酷,可能第一年你想要先衝訂閱,努力拼到五十萬。結果第二年演算法改了,訂閱數不重要了,好吧,再想想別的目標。
我的看法是,未來全職的網路創作者會越來越少,要養團隊,有其他產品,或是將創作轉為副業的情形會越來越多。沒有所謂的一個題目可以做五年十年,不只是愛莉莎莎,你會看到各個創作者都在不斷的調整頻道走向,加入子題,甚至是換題目做。
8.
小結一下
我不太想用什麼兩邊各打五十大板來做結論。因為這件事情就不是這樣。當我看到愛莉莎莎第二部影片出現的時候,就知道事情不妙了。不管怎樣,都是錯得離譜。但以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跟鄉民一起撻伐其實沒有什麼意思。所以我決定花一個晚上的時間,記錄一下這次發生的事情。希望愛莉莎莎以及其他創作者能多了解這件事情所造成的影響。
另外,我非常高興這次能在 2月14日參與了由林氏璧所開的 Clubhouse 討論群,能夠聽到很多醫師和一般民眾的討論,讓我能反思這次事件。高密度的聽到許多醫生的意見不太容易,但我覺得最難能可貴的,是大量聽到一般民眾的想法。我不敢說這是個嚴謹的田野調查,在討論中我也沒有錄音,僅在我覺得聽到有趣的觀點時,簡單做下筆記而已。但這些理性的討論,讓我能在一天內聽到那麼多的意見,對我的大腦來說,是場很激烈的運動。
這是我對愛莉莎莎踩到線的看法,這樣的事情,我相信大家都是不願意看到的。但事情發生之後,所帶出來的問題,希望能提供給大家一點思考的方向。
《#愛莉莎莎踩到線》
註:非常感謝大家能讀完我的這篇研究筆記。如果當事人有機會能看到這篇文章,裡面若有什麼解讀錯誤的部分或是想跟我分享更多你的心路歷程,歡迎私訊跟我聯絡,我會非常高興。這件事情已經發生,很多傷害已經無法彌補。但以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我希望這件事情能給社會帶來一些正面的反思。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熊啾啾Bear J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各位觀眾 沒想到俺自詡為烤腸狂熱分子 今天竟然完全被驚呆了! ! ! 嗚嗚 因為俺腳不舒服,所以全韓國最不敢吃內臟得兩個人,熊&熊媽為了鼓勵我♥ 特地帶我去吃烤腸啦 ! ! ! 然後看到熟悉得烤腸跟大腸頭就利馬點下去 ! 哪知道原來韓文裡的막창套用在牛腸跟豬腸根本完全是不一樣的東西 !...
詡詡意思 在 Dcard Facebook 八卦
#心情【有些人的不方便,是看不出來的】
https://www.dcard.tw/f/mood/p/523754
本人175cm 75kg 外表看起來就是陽光運動型男。
但是3年前的一次意外,我摔斷了右膝,一塊鐵板深深插進膝關節,傷口深可見骨,也傷到了韌帶。縫了30針(傷口太深 裡15針,外15針)關節也有些變形。http://imgur.com/BMgdp3G
不好意思毛有點多~😂😂😂
整整修養了一年,期間不斷復健。之後終於又能追趕跑跳蹦了。
但是後遺症帶來的影響就是無法久站,也會不定時的陣痛,就像個不定時炸彈一樣。
事情是這樣的,今天實習完要從關渡站搭捷運到民權西路站,因為是下班時間人蠻多的,膝蓋又開始發作,一上車廂看到有個博愛座是空著的,四周也沒有比我需要的,於是就坐了下去。
到了北投站的時候上來了很多人,其中有一對母女看到我坐在博愛座上沒有讓位的意思,就用不低的音量開始跟女兒說教,當然大家都知道會說些什麼傷人的話了。旁人開始有異樣眼光了。
我很難過,也不想說什麼,默默的站起來離開那個車廂..我甚至看到那個媽媽露出勝利的表情。
希望這篇文能讓那些自詡正義哥的人,要施行正義的時候可以先問問看是不是真的有必要讓位與否。因為我真的很痛,除了膝蓋..
還有心
詡詡意思 在 苗博雅 MiaoPoya Facebook 八卦
網友說,民眾黨國會主任陳思宇在「協尋」我。
我通常都在議會開會,或在地方服務,有什麼好協尋的?
一看,哇,不得了,原來是陳思宇指控桃園市長鄭文燦洩漏確診地點。點名我,以及其他幾位台北市議員,應該出來罵鄭文燦。
「民眾黨國會主任」要求「台北市議員」一定要監督「桃園市長」耶。
這邏輯是不是太特異了?
我對鬥爭沒興趣,民眾黨要怎麼鬥爭他黨,我通常不會去管。
但你若要針對我、點名我,那就不好意思了。
你不查證,硬要玍鳥比雞腿,那別怪我告訴你玍鳥和雞腿不一樣。
來看一下今天到底發生什麼事:
今天早上7點,指揮官陳時中就率領防疫團隊前往諾富特飯店,親自指揮撤離,現場還有媒體採訪拍攝。
「諾富特」這個地點,在今早7點就已經成為公開資訊了。
上午近10點時,桃園市議員質詢鄭文燦諾富特相關問題。
議員提出已經公開的資訊,質詢市長要求回答,難道市長要閃閃躲躲浪費議員質詢時間嗎?
下午2點,指揮中心召開記者會,仔細說明諾富特事件。
查證到這裡,應該很清楚了。
陳思宇把桃園的諾富特事件和柯文哲洩漏集中檢疫所地點相提並論。
但只要花10分鐘查證一下,就可以發現有三點不同:
1⃣️ 一個是指揮中心已經先公開地點;一個是指揮中心根本沒有打算要公佈。
2⃣️ 一個是議員根據已經公開的資訊,依法質詢,市長依法履行備詢義務;一個是沒人質詢他自己硬要講。
3⃣️ 一個是指揮中心事後召開記者會詳細說明疫情資訊;一個是指揮中心判斷認為公開地點不恰當,會妨礙防疫安排。
這三個砂鍋大的差異,聰慧的陳思宇主任竟然沒有查證,無法分辨。令人難以理解。
難道是顏色蒙蔽了思宇的雙眼?是否需要協尋思宇的查證能力?
國會主任上班時間應該好好專心做國會的工作。
怎麼會不知道指揮中心上午7點就公佈地點了?
陳時中7點去諾富特,思宇可能還沒開始嗡嗡嗡,所以不知情,我可以體諒。但下午2點的指揮中心記者會,已經進一步公佈更多諾富特案的細節,證實沒有洩密的問題。
民眾黨自詡清廉,但陳思宇掛名國會主任,卻在上班時間未查證就發文鬥爭台北市議員,不好好履行國會問政服務的責任,這樣ok嗎?
陳思宇若是公費助理,做的是國會的工作,還是黨的工作呢?
你要利用疫情搞政治鬥爭,我尊重;想選舉要炒話題,我理解。
不過至少請先把事實查證清楚吧。
詡詡意思 在 熊啾啾Bear Ju Youtube 的評價
各位觀眾
沒想到俺自詡為烤腸狂熱分子
今天竟然完全被驚呆了! ! !
嗚嗚
因為俺腳不舒服,所以全韓國最不敢吃內臟得兩個人,熊&熊媽為了鼓勵我♥
特地帶我去吃烤腸啦 ! ! !
然後看到熟悉得烤腸跟大腸頭就利馬點下去 !
哪知道原來韓文裡的막창套用在牛腸跟豬腸根本完全是不一樣的東西 ! ! !
(之前小資女阿啾跟好朋友去吃的好像都是豬腸店,好吃又比牛腸便宜很多耶 威)
所以我根本沒發現上牛腸餐廳吃的烤腸會有啥不對勁!
.......所以最後上桌的是"牛胃"我真的傻爆眼 ! ! !
看著逼近人臉大小的尺寸..
真的完全視覺衝擊...
但我還是吃了...
還真的蠻好吃得...威
哈哈哈哈哈哈
但是視覺真的太衝擊...
內臟感太多 威(甚麼歪理)
幫大家科普一下小知識♥
"豬腸"
곱창=小腸-(俺絕對必點)
대창=大腸-(俺覺得比較油)
막창=-腸子的最後一段(俗稱大腸頭)(俺最愛的部位)
"牛腸"
곱창=小腸
대창=大腸
막창=牛其中的一個胃
(是胃! ! ! 不是腸!)
(是胃! ! ! 不是腸!)
(是胃! ! ! 不是腸!)
真的同個字,但是意思差太多了得重複三次。
然後熊跟熊媽咪因為平常不吃內臟也沒特別注意 威
ANYWAY大家來韓國想吃烤腸千萬別點錯啦 !!!
(雖然都很好吃♥)
詡詡意思 在 11點熱吵店 Youtube 的評價
在安靜的辦公室或重要的場合,突然發出「咯、咯」的打嗝聲卻無法抑止,引人注目?這些生活中常見的惱人小麻煩,總令人難以啟齒,有人會在「不好意思看醫生」、「這很常見!不用看醫生吧?」的不確定間擺盪,甚至嘗試要用網路偏方來改善,用對了當然沒問題,用錯了就要小心大禍臨頭。
來賓:Sam、韋汝、劉怡里、尤詡鑫
【上班這黨事】蒐羅整集精彩內容都在這 http://videos.tvbs.com.tw/ent/work/
TVBS歡樂台(42台) 每週一到五晚間11點首播
主持人:陳建州 徐薇
TVBS官網:http://work.tvbs.com.tw/index.html
TVBS節目表:http://home.tvbs.com.tw/program/
FB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TVBS42.works?fref=ts
詡詡意思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09.29(六)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11/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4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如果你今天看到一個銀行推出的信用卡,它上面的文宣,你是不是會被它「字最大」的那個主要的訴求所吸引?
比如說「有多麼低的利息」、「有什麼樣的優惠」…等等的,但事實上來說,你除了看到這個主要訴求之外,你會不會去留意這個廣告上面,寫的那些相對小的字體?
其實如果我告訴你,「字體越大越不重要,字體越小越重要」的話,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能接受這樣的說法。關於這樣的一個現象,其實在馬里蘭大學的經濟學家索奧貝爾,他就曾經做過分析。
他曾經找消費者,對於兩個不同信用卡公司,所提出的促銷方案,去測試他們的反應。第一家信用卡公司,提供的優惠是前六個月的利息是4.9%,六個月之後的利息,就會提高到16%。
而第二家信用卡公司,他們提出在前六個月的利息是6.9%,比剛剛的4.9來的高一些,但是在這之後,終身的利率就只有14%。那如果假定消費者是理性的,就應該選擇第二家公司啊!?
因為比較低的終身利率,可是事實上結果並不是這樣,索奧貝爾他發現喔,那些選擇利率是4.9%,然後經過六個月之後會變16%,那一張信用卡的申辦的數目,幾乎是另外一張信用卡的三倍。
所以你想想看,如果還原到我們真實的消費經驗,你想第一家信用卡公司,會不會把這4.9%,用一個非常大、非常誇張的字體,印在它的DM跟文宣上面?
然後呢,關於它其實只有前六個月,和它在六個月之後,是會提高到16%,它用很小、很小的字體,僅僅做到一件事情,叫做法律上不會有漏洞,什麼意思呢?
就是我在DM上其實有講,是你沒看清楚。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你沒辦法看清楚呢?原因簡單嘛,就是它印的比較小啊,字體「比較小」啊!我們是不是常常在這表淺的事物上,卻顯出我們自己的深度不足呢?
所以聽到這裡,你在看待任何廣告文宣的時候,是不是真的要特別提醒自己,字體越大越不重要,字體越小越要留心看呢!
回到我們真實的人際跟人生裡,何嘗不是如此?那些特別用力、特別大聲疾呼的訴求,它背後的但書到底是什麼?它有沒有例外?或者是它其實是不是選擇隱藏了一些訊息,而只是把那個讓你聽起來,最有誘惑的極度放大。
我到底在說什麼呢?政治人物不就是如此嗎?
在我最近的內容,我常常強調選舉快到了,如果我們自詡是知識分子,是一個理性的選民,那麼當你再聽到那些大聲疾呼的訴求的時候,是不是能夠先靜下心來,去留意一下那些訴求背後的,「小字」是什麼?
這些「小字」可以特別括號起來,我想這會幫助你,不管在任何事情上,有一個更好的判斷。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跟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開的課程,是11月6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它可以幫助你,在真實的人際跟人生裡面,怎麼樣真正看懂、聽懂對方的訊息。
就好像是我們在人際當中,有很多人選擇去扭曲我們的認知,去誤導我們的認知,他可能有一些在他的訊息,跟他呈現當中的「小字」,是我們沒有發現的,或我們不知道怎麼發現的。
那麼這一門課,會幫助你去看懂、去聽懂這些部分,並且在必要的時候跟值得的人,達成關鍵的共識。希望我能夠在11月6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