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次臨時會談朝野互動】
7/23行政院長蘇貞昌在行政院會裁示籌編2100億元的「紓困3.0」特別預算,挽救製造業、觀光運輸業與衰退產業,院會後送請立法院審議,當天我曾坦言第二次臨時會在所難免,也和在野黨溝通,應該是8/15高雄市長補選後召開,但有一前提:「須朝野有共識」,比照前兩次紓困預算審查「排除朝野協商期一個月」,如此第二次臨時會應可在8月底前完成紓困3.0特別預算審查。
豈料,前天晚上國民黨團總召林為洲於臉書發文反對沒有急迫性的第二次臨時會,昨天也陸續見報,故昨天上午特意致電林總召溝通,答案很清楚「反對」,如此一來不能排除朝野協商一個月的冷凍期,即使開臨時會也將拖至9月以後的第二會期,面對如此僵局,民進黨團須重新思考,如何應對如此之變局?
持平而論,在野黨挑戰執政黨乃天經地義,開與不開可以各自表述、各執一詞、各自負責,「強開」就一路表決照程序處理,從談話會、院會、行政院長備詢、強行付委、委員會審查、強出委員會、一路開戰下去,留待一個月後之院會表決,各自出招,衝突不斷,一個紓困美意,卻成朝野惡鬥之標的,最後通過的時間卻也差不多,在沒共識不斷衝突下,有時欲速反而更慢。
黨團五長鄭運鵬、鍾佳濱、郭國文、何志偉為此也開會2天,彼此交換意見,不做戰術的討論,因這是最簡單的處理方式,照議事規則一路戰下去即可。但聚焦在進與退之得失,朝野要繼續升高衝突?亂是更好嗎?是否迷失something?信任的邊際如何面對?難道未來的幾年都要如此衝突、對立?這是我們要的國家?國會?在思維的辯證下,是到了必須冷靜的時刻。
<首先>
大家都知道8/15高雄補選後,國民黨勢必面對預期性的挫敗、探底,江啓臣的領導將面對新的挑戰與檢討,如何變化值得觀察,反向鷹派會更抬頭,馬上開一個沒有共識的臨時會,勢必製造更大的衝突,國民黨內部矛盾更外部化,硝煙四起、胡亂出招,從監委同意權之亂可看出軌跡,再將國民黨拉引到如此戰場,國民黨絕討不到任何便宜,往下探底,繼續弱化,朝越大野越小,這就是我常言:「民主國家,沒有一個正常、有力的在野黨,彼此互相制衡,是國家失衡,非國家之幸。」,相對的讓民進黨獨大,亦非民進黨之福,「易忘初衷」福禍總是相伴,朝野易走入系統性的盲點,趁高雄選後,讓朝野冷靜片刻也是應該的,所以臨時會戰場即開是有思辯的餘地。
<再者>
作為一個立法院最資深的國會議員,從1993年起有幸見證整個台灣民主轉型,政權更迭、和平移轉、朝野以和解、對話代替對抗、對立,理性成熟的國會文化,一直可望不可得,卻一直落入朝野惡鬥,對立輪迴,加上晚近網軍興起,暗黑科技化,民粹當道,假道德包裝,操作網軍,抹黑風行盛起,本屆本黨繼續完全執政,國民黨只有戰術無戰略,只有惡罵無論述,民進黨易落入強勢的迷思,國家要如此對立下去嗎?「國會新文化」無法建立,讓國會的信任度下降,讓人民厭惡政治,「走舊的路,到不了新的地方。」慢、停、止步,給彼此冷靜思考的空間,強者也須示弱、先善敗才有完勝,不管林為洲的制式化反對理由如何,民進黨也須思考執政黨的責任,「先倒退再走進未來,也許我們就會有一個共同的未來……」
立法院的同仁們,我們九月再見吧!期待一個新的國會文化。
老柯筆
#蘇貞昌 #鄭運鵬 #鍾佳濱 #郭國文 #何志偉 #民進黨黨團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590的網紅林俊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紓困,不能關起門來自己做,交通部應主動聯繫業者提供諮詢! 紓困2.0方案已經提出了兩個禮拜,各部會的要點也陸續提出,但是仍然有許多民眾反映紓困方案並沒有幫助到他們。其實最大的原因,就是民眾根本不知道有什麼補助可以申請。 俊憲本週質詢林佳龍部長時追問目前紓困的辦理情形,交通部所主管的觀光、運輸業,...
觀光運輸業 在 謝立聖插畫 Facebook 八卦
我不知道,慈濟用善款在世界各地的買精華土地蓋豪華靜思堂是什麼善事?
跟貧困辛苦人搶回收物資去捐慈濟是什麼善舉?
我住在萬華快三年,附近都是辛苦的街友睡在騎樓,但萬華車站旁邊就有一棟巨型靜思堂每天開著超強冷氣,裡面卻沒幾個人。
是否慈濟要有鏡頭與鎂光燈加持下才會行善?
那些每天在跟下一餐打拼的苦難人因為沒鏡頭沒版面你就可以完全無視?
三倍卷捐慈濟會有什麼下場,我說個實際案例:
朋友的爸爸軍人退休後,因某次被拉去靜思堂聽上人開示,加上一堆董事的猛灌迷湯下,居然把原本預計每個月固定領的退休金,改成一次提領,而且說要95%全部捐給慈濟給上人去做善事。
我朋友氣死,那是他們全家唯一收入來源,他還在唸書,媽媽早過世,但爸爸硬要捐,也就換來一套制服和頭銜,其餘什麼都沒有,還要每天出撿資源回收給慈濟,還要挨家挨戶敲門問鄰居能不能每個月捐錢給慈濟。
稍微身體不舒服,其他師兄師姐就會狂打給他爸問怎麼今天沒看到你來回收站?為什麼今天沒回報繳費戶的單據,各種壓力...
最終沒錢了,朋友修學去自己打工,但爸爸還是希望他每個月捐一部分給慈濟,這樣才不會沒功德,功德不夠會下地獄...(聽說裡面都有這種共識和暗示,功德永遠不嫌多,但停止了你就追不上其他人了)
後來他爸爸終於病倒,居然住在榮民醫院,朋友說他爸爸只領到第一次師姐們來合照時帶來的幾本靜思語,和一些刊物與慈濟零食,就再沒出現過了。
後來他自己一邊工作一邊照顧爸爸,他家的活命錢全部都在慈濟裡,最後爸爸走了,他恨透了一切,每次看到路邊的巨大靜思堂,他都有種無法壓抑的怒火和恨意。
捐慈濟前,請好好想想,台灣還有很多需要捐款且不會蓋豪華大樓的慈善團體,他們更需要你我的捐款,好嗎?
觀光運輸業 在 Facebook 八卦
政府助您度難關,紓困4.0正式上路!
這陣子有非常多朋友來向我詢問紓困4.0的相關進度,今天行政院正式的方案出來了,主要有以下幾項向各位報告:
1️⃣經濟弱勢補助:4500元
中低收入戶及弱勢者每月發放1500元,共三個月。
2️⃣無一定雇主及自營工作者補貼:1-3萬元
這陣子許多朋友反應自營工作者勞保投保24000元條件太嚴格,因此行政院放寬,24000元以下發放3萬元補助,以上則發放1萬元,年收超過40萬8000元者則不符合資格。
3️⃣急難紓困金:每戶1-3萬元
若家庭年度總收入加存款除以家中人口數低於該縣市最低生活費之1.5倍者,經審核發放1-3萬元現金(台南市標準為26608元)
4️⃣農、漁民補貼:1-3萬元
將由農漁會直接發放,去年申請過者6月4日直接入帳,新申請者從6月7日開放受理。
5️⃣觀光運輸業補貼:3萬元
觀光運輸業從業人員,包括無一定雇主之領隊、導遊、計程車及遊覽車司機、小客車租賃業代僱駕駛(如Uber司機),一次性發放3萬元補貼。
6️⃣孩童家庭防疫補貼:每人1萬元
家中有國小以下孩童或國高中特教生者,每人發放1萬元,2名則發放2萬元,以此類推。
關於申請方式及日期,若去年已經申請過依然符合資格者,會在明天直接入帳,不需另外申請,新申請者則從6月7日開放受理,孩童家庭防疫津貼則是從6月15日開始發放。
除了個人紓困方案外,另外還有針對企業發放的薪資補貼、營運資金補貼、商業服務業補貼等等,由於這次紓困規模相當龐大,因此無法一一詳細列出,若有疑問的朋友歡迎撥打1988專線詢問,政府挺您一起度難關!
觀光運輸業 在 林俊憲 Youtube 的評價
紓困,不能關起門來自己做,交通部應主動聯繫業者提供諮詢!
紓困2.0方案已經提出了兩個禮拜,各部會的要點也陸續提出,但是仍然有許多民眾反映紓困方案並沒有幫助到他們。其實最大的原因,就是民眾根本不知道有什麼補助可以申請。
俊憲本週質詢林佳龍部長時追問目前紓困的辦理情形,交通部所主管的觀光、運輸業,都是在這次疫情中受影響最深的產業,急需政府的幫助。然而依照交通部提交的報告,交通部提出的許多方案,執行率仍然很低,甚至只有個位數。錢編到位了,卻發不出去,那就是中間溝通的環節出了問題。
因此,俊憲要求交通部應該主動去接觸業者,提供他們可以適用的方案協助申請,並且與地方政府合辦說明會,扮演橋樑的角色,一同渡過疫情的難關!

觀光運輸業 在 【十點不一樣】武漢肺炎重創陸經濟台觀光、運輸、服務業也受害 的八卦
武漢肺炎#經濟受創#台股暴跌○訂閱【TVBSNEWS】開起小鈴鐺,最新資訊馬上接收 http://bit.ly/2flUkiY○按讚【TVBS新聞FB】帶您掌握即時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