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4北極熊悲劇 🇷🇺
「這是令保育學者哭出來的『殘酷玩笑』。」俄羅斯遠東極地的楚科奇自治區,近日出現了一頭身上疑遭「惡意噴漆」的北極熊——根據俄國社群網路上瘋傳的目擊影片,這頭成年北極熊的右半身,被不明人士噴上了巨大的黑色塗鴉「T-34」——然而消息傳出後,俄國的保育學界卻大為緊張,因為當前北極圈已入嚴冬,這頭北極熊身上的黑漆,恐嚴重減低他的狩獵能力;同時專家也擔心,這頭熊之所以被惡意噴漆,「或也可能是極地居民對於『熊群入侵』的不滿『私刑』。」
「為什麼這隻熊那麼髒?」「北極熊應該有斑紋嗎?」「髒髒熊往我們的方向過來了。」「哇幹!他的背上怎麼有塗鴉!」「T-34?」影片中的俄國目擊者如此說。
《西伯利亞時報》指出,這份「T-34北極熊」的目擊影片,是在上個星期流傳於楚科奇住民的社群群組。但切確的目擊地點、拍攝時間則都不詳,唯能從旁白的口音中,推敲是在俄羅斯遠東邊境的極地。
報導表示,北極熊身上的「T-34」意義不詳,但很可能是指蘇聯紅軍在二次大戰中的經典主戰車「T-34」坦克(俄文的 T-34 也是作 T-34 寫)——因為與北極熊一樣,T-34也是勇猛威武、並同為俄國的國家代表物之一——但為什麼北極熊的身上會出現塗鴉?噴漆者又是誰?惡搞北極熊的目的又是什麼?卻也引發俄國網友的高度關注。
「北極熊與 T-34?根據理性推斷,這頭北極熊很可能就是傳說中的『冬兵』酷寒戰士!」在社群網路上,不乏半笑半鬧的惡搞陰謀論留言;但看在極地生態專家的眼裡,「T-34北極熊」卻是令人高度焦慮的危機警訊。
「北極熊的研究者絕對不可能做出這種事!因為這將嚴重傷害這頭熊的捕食能力!」俄國中科院的遠東極地生態專家科契涅夫(Anatoly Kochnev)對俄國官媒《塔斯社》表示:黑色大面積的T-34字樣,將讓北極熊失去在極地捕獵的隱蔽色,進而影響並破壞他的狩獵成功率、甚至害他在嚴酷的寒冬中「活活餓死」。
科契涅夫表示,在蘇聯時代的早期研究中,保育團隊確實會用「水溶性顏料」在北極熊的身上作記號,藉此追蹤、並監控熊群的數量與活動範圍;但類似顏料會自然水解,標記方式也與這種粗暴的塗鴉不同,「綜觀當前事證,『T-34』更可能是遭人故意惡作劇。」
由於北極熊是陸地上最大型的掠食動物,一般無聊的路人要虐待動物惡作劇,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再加上「T-34」的身形龐大、是成年雄熊,因此應是「遭人麻醉後,才被惡意塗鴉」。
不過目前各方的研究團隊還無法掌握「T-34」的動向,因此當事熊的健康狀態為何?身上塗鴉能否去除?專家團隊除了彼此通報搜索之外,當下也無法就T-34的情況多作評論。
「如果只是惡作劇也就罷了...但我們擔心的,是極圈住民的蓄意行動。」科契涅夫表示,根據俄羅斯聯邦法規的規定,北極熊是俄國的保育類動物,在正常狀態下,是禁止非許可接觸、也不得捕獵或射殺;但由於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關係,北極近年的夏季溫度不斷上升,大面積融冰無法復原的情況,嚴重衝擊了極圈生態,而棲地、捕食來源不斷消失的北極熊群,也因此不斷被迫「南遷」、與人類的開發領域重疊衝突。
像是今年2月,俄國極圈的「新地島」(Novaya Zemlya)就突然出現了50多頭北極熊集結南下、大舉湧入人類社區「白鯨灣」的城鎮中心覓食,迫使當地政府罕見地頒布「緊急狀態」全城封鎖。
過程中,白鯨灣的民宅、商家、政府建築屢遭北極熊誤闖「入侵」,在道路上、垃圾堆中成群覓食的北極熊,也多次與市民車輛發生接觸衝突。所幸在數日的徘徊過後,這批熊群也隨氣候轉變、以及專家團隊的誘導之下重新北上,並未造成「人熊傷亡」。
然而白鯨灣的「北極熊入侵事件」,卻引發各方輿論的強力激辯——在生態保育與動物學界,許多專家都擔心極圈的氣候變遷,已到了無法挽回的「災難地步」,除了擔心北極熊族群的生存率與絕種危機外,眾人亦緊張「人熊領域的頻繁接觸」,或將永遠轉變北極熊的生態習性。
但在極圈在地的住民社群中,許多民眾則對「北極熊入侵」的日漸頻繁感到憂慮。對他們來說,極端氣候與全球暖化,並不是他們所能控制、或影響的環境趨勢,但成群襲來、「甚至侵門踏戶」的北極熊軍團,卻直接威脅了居民生活的安全。因此地方也對各級政府的推卸責任與缺少作為感到厭煩,各個前線社群這才陸續傳出自組「抗熊鄉勇隊」的風聲。
鑑此,俄國的生態與保育學界才會特別擔心「T-34」的遭遇——因為一方面,這代表人熊的接觸已經成為北極的變遷日常(所以惡作劇者才會遇得到熊,麻醉塗鴉也代表有所準備);二方面,也表示民間已開始失去對北極熊的「敬畏」與耐心,甚至開始針對熊群展開「私刑教育」。
「我們希望這是單一個案,不應該再出現的單一個案。」
Photo Credit:西伯利亞時報/俄羅斯社群網路
#北極熊 #潑漆 #俄羅斯 #噴漆 #塗鴉 #T34 #戰車 #北極 #Chukotka #Russia #動物保育 #氣候變遷 #全球暖化 #climatechange #globalwarming #人熊衝突 #生態領域 #PolarBear #國際新聞 #udnglobal #轉角國際
同時也有2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Night Keeper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只想待在自己的結界,沒有時差的追劇看漫畫,戴上耳機不想與人交談,想宅就宅,外賣維持我的呼吸。白天補眠,晚上覓食... 「不被了解又如何?這一刻不用誰懂, 你也跟我一樣,都是活在自己世界的同類嗎?」 不想被曲解的想法 不想湊熱鬧的自由 不想回應過多的訊息 不想接受各種社群的雜訊 痛也...
覓食私宅 在 Facebook 八卦
我是一隻老鼠,吱吱。
這是一個老鼠與香港人,從好友變成世仇的故事。
一切要從持續了三十年的「鼠疫之戰」說起…吱吱!
在1894年5月在太平山街發生的鼠疫,導致二千多人類死亡,大量香港人逃離香港,令當年人口從23萬跌至9萬。
當然這不是我的親身經歷,是我的祖祖祖祖祖…隨便啦,總而言之就是我們鼠族留傳下來的故事。
從1841年香港開埠以來,熱病便一直流行,當年剛進駐香港進行殖民,以及東印度公司派來香港的外國人,很多人都因不適應香港潮濕的氣候而患上熱病,甚至死亡。
哈哈吱吱!活該啊人類!
我們鼠族適應能力強,在潮濕的環境更有利於我們生長,對我們來說,香港反而是個天堂。
同一時間,鼠族的第一個敵人出現了。他叫哈蘭醫生(Dr. William A. Harland)是香港第一次進行截肢手術的醫生。1853年,他受聘來香港為殖民地醫官。
他到埗後,視察過香港的環境,曾多次向當時港督寶寧要求,香港的衛生必須大力改善,包括垃圾清理和污水排放的問題。
我們鼠族最喜歡在污水渠裏玩耍覓食,要清理污水就等同把我們的水上樂園拆掉!可惡的人類!吱吱!
我一開始也說過,香港人曾經是我們的朋友。在1858年,哈蘭醫生因為替華人診症而患上熱病,最後不治死亡。
1859年,港督羅便臣意識到環境衛生是引發疫病有莫大關聯,加上當時香港人口急增,他為了解決食水的問題,興建香港第一座水庫「薄扶林水塘」,在這之前,香港飲用水主要靠水井和溪流。
薄扶林水塘在1863年建成並多次擴充,一直沿用至今。
呸!吱吱!才死了一個人,有什麼了不起!
鼠族的第二個敵人,正是後來上任的港督寶雲,更成立「潔淨局」改善各方面的環境問題,這簡直就是向我們宣戰。
不過他也只是個孱弱的人類,才上任兩年便因為抵受不住香港的環境,因健康問題回鄉。
吱吱!活該!(舉中指)
潔淨局名存實亡,香港衛生環境依舊惡劣,又到了下一任港督德輔,一到港便收到數萬人簽署的請願信,要求改善環境問題。
政府便推行舊區重建清拆政策,亦對受影響居民賠償,還是受到當時許多華人極力反對,但最後政策還是成功通過了。
正所謂狗改不了吃屎,人類改不了自私。
在港的華裔商人開始收購洋樓,改建成唐樓租給華人居住。在洋人華人混居的情況下,由於生活習慣不同,使洋人的地區衛生變得惡劣。
政府有見及此,在1889年頒佈一條法例叫《歐洲人住宅區保留條例》,使洋人與華人分開區域生活。
西環、上環一帶變成華人聚居的地方,亦因為這個原因,今日的香港,你會發現灣仔、中環、金鐘全都是商業大廈,而上環卻保留傳統味的海味店。
由於華人的居住環境進一步受到限制,第一代的「劏房」也出現了!一個家庭住在約6呎 x 5呎的地方,更會在床下底養豬養雞,在大廈的地牢養牛。
這樣的居住環境,自然吸引了大批鼠族進駐及繁殖。在人鼠混居的情況下,鼠疫終於在1894年的5月,在太平山街一帶爆發了!
人類與老鼠的30年戰爭也開始了!
當時單計一個月已有400多人死亡,英軍與警察協力進行了一次名為「清洗之旅」的滅鼠運動。
進入疫區進行大清洗,更發現多具已經患鼠疫死去多時的屍體,最後政府將華人聚居的384棟房屋全部清拆,徹底進行消毒。故有「清洗太平地」之稱。
(現時該處為卜公花園)
將患病的人至一艘叫「海之家」的船上進行隔離及治療。然而,說好聽點是治療,難聽點就是等死,鼠疫的死亡率高達95%以上。
鼠疫當然沒有這麼容易被打倒,我們鼠族也四散到其他居住的地方。
政府為了撲滅老鼠,更公開懸賞鼓勵市民捉老鼠,每捉到一隻老鼠,便會得到2仙至5仙酬金。
人類總要犯同樣的錯誤,為了賺取報酬,不惜到外地找來老鼠,甚至養殖老鼠銷售給政府。
於是,政府很快就取消了該政策,哈哈!
敬酒不吃吃罰酒,政府決定對家居進行強制檢查,定期對地區進行清潔消毒,若住屋不合衛生規格便收取罰款。
政府大力宣傳「過街老鼠 人人喊打」,更在每條燈柱加裝鼠箱,給市民放置打死的老鼠。
就因為這樣,我們鼠族便由朋友關係轉化成敵人。鼠疫最終在1926年在香港絕跡。
「懂了吧?臭人類!快放了我!我們是朋友啊啊啊~」
「別看我長得像老鼠,其實我是貓!快收養我吧,喵喵喵~」
我不慎中了陷阱,被困在鼠籠內。可是,那人類好像沒有放過我的意思。
你以為故事這樣就完了嗎?
雖然鼠疫被消滅了,但日本人卻計劃培殖300萬隻老鼠、2噸跳蚤。
進行一次細菌戰!
有興趣看嗎?給我一個Like & Share吧!
在香港被消失前,我想用故事將歷史留住。
我想眾籌一本書《屬於香港人》
也許你覺得歷史很悶,但我對寫故事有100%信心。
香港人亦有義務瞭解香港歷史!
全書以故事讓你瞭解歷史,用手繪地圖使你明白當時狀況!
《屬於香港人》六月出貨。
為避免這本書「被消失」,唯一方法是「沒存在過」。
所以只接受預售,有多少預訂,就印多少本。
不會公開發售。
預售網址:(可寄海外)
https://bluegodzistore.boutir.com/i/Xqe2DogAA
覓食私宅 在 Facebook 八卦
#新文章
今年春天, VERSE 來邀稿,希望我書寫我從小長大的地方— 台北東區。四月底,我在疫情升溫前的、走過千萬遍的街區晃蕩,訪談、散步、拍照。
—
(原文發表於VERSE 6月號/2021 第6期)
My Town / 台北東區:並未沒落的城市之心
VERSE 官網全文:
👉 https://www.verse.com.tw/article/my-town-east-district
台北仁愛圓環上,醒目的日本潮牌店「BAPE STORE」,前身是「溫蒂漢堡」。學校中午放飯,如果沒帶便當,作為一介小學生,我最期待的,就是家人拎著溫蒂漢堡的提袋出現在校門口。
裡面沒有漢堡,那太普通了。我十之八九要求的,爸媽從善如流的,是義大利麵與烤馬鈴薯。現在想想,那真是不怎樣的義大利麵與烤馬鈴薯,麵都軟了,起司是人造的,在我幼小的心目中,那卻是堂堂正正的美食,伴隨一絲絲優越感。小學生的世界,真正樸實無華,不過是省略家裡的便當,就是不平凡的小確幸。
我念的學校,就是溫蒂漢堡後方的「台北市私立復興中小學」,從幼稚園小班直至國中畢業,每天的活動範圍,就是家裡與學校之間,敦化南路一段至敦化南路二段來回的短短距離。
#水鄉澤國滄海桑田
敦化南路縱貫大安區,原先不在日治時期的都市計畫內,其修建者,是1950年代至1970年代台灣重要黨外政治人物,高玉樹。他曾二度當選省轄市時的台北市市長,1967年台北市升格為直轄市後,他也續任行政院官派台北市市長直至1972年。
台北市如今著名的林蔭大道,敦化南北路與仁愛路,以及連結二者的仁愛圓環,就是高玉樹任內的政績。他聘請本土藝術家顏水龍擔任顧問,拓寬仁愛路,修建仁愛圓環,而從敦化北路經仁愛圓環至仁愛路的L型路線,正是松山機場通達總統府,五十年前的國家門面。
這優雅氣派的L字型,正好切出了台北東區的左半側。
具體來說,台北東區究竟在哪裡?
仁愛路以北,市民大道以南,復興南路以東,延吉街以西,繪在地圖上的一個歪斜梯形,是台北東區的正身;忠孝東路與敦化南路是X軸與Y軸,劃分其四個象限。
你一定想像不到,台北東區原是一個大水池。仁愛路、敦化南路、忠孝東路、延吉街一帶,曾是作為灌溉水源的陂塘,十八世紀時,此湖邊聚落被命名為「大灣」,後被雅化為「大安」,亦即大安區的由來。日治時期仁愛圓環周邊是泥田,種植許多菱角;SOGO百貨台北忠孝館的基地,作為大灣之一部,原屬瑠公圳的灌溉轄區,後於1911年被排乾填土,成為農田,現為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的財產,1983年設定五十年地上權給太平洋建設,就是後來的「太平洋崇光百貨」。
1980年代,台北西區已發展得飽和擁擠,中華商場的去留成為問題,鐵路地下化、捷運開挖箭在弦上;反觀東區,自從台北市於1967年升格為直轄市後,已是政府有意識帶動發展的區域,忠孝東路由西往東修築三段、四段、五段,像是牧羊一般,有效驅動人口至此。
1971年,全台唯一新型超市「頂好超級市場」在忠孝東路四段開幕,聲名大噪,生意風火;1987年,香港惠康併購台灣頂好企業,成為台灣第一間「頂好Wellcome超市」,頂好商圈已然繁華;1987年11月,太平洋崇光百貨開張大吉,日式服務開人眼界;1989年,第一間「誠品書店」在仁愛圓環開幕,1995年搬遷至「敦南金融大樓」,首創二十四小時營業書店。
東區崛起時,錢潮漲起時。1989年6月,台股衝破萬點;1989年8月,為抗議房價飛漲,萬人夜宿忠孝東路,無殼蝸牛積極運動。
#東區沒落了嗎?
作家韓良露在其著作《台北說城人》中訴說,第一代年輕消費世代的文化從80年代台北東區孕育而生,她購物泡吧聊是非,青春狂飆,卻也摻雜滄桑,黯淡語境是為了鋪陳「東區沒落」—她以「孔雀收屏」形容東區在2000年代風華老去。
哪有老,哪有收屏。前輩揮灑年輕時,七年級生我才嗷嗷待哺,台北東區育我養我,是我家鄉,我從小到大享受此區的涵養與底蘊,吃喝玩樂,食衣住行,離不開東區的恩澤。
當然清楚,「東區沒落」這二年聲量大。上網一搜,報導多出現於2019年,檢討的重點不脫租金太高、其他商圈崛起、網購興盛。於是你看見了風水輪流轉:東區繁華後而黯淡的西門町,因捷運開通、翻新成功而再度活躍;比東區更東的信義計畫區,在政府刻意開發下,百貨、商樓拔地而起。東區有空店,服飾業者走得多,老餐廳撐不住,永福樓歇業時,唏噓遍野。
可大家怎麼就沒關心那些或歷久不衰、或摩拳擦掌的角色呢?
說起台北的酸菜白肉鍋,「圍爐」是必須被提起的名字。圍爐鮮少接受國內媒體採訪,這天,我卻與店主大聊特聊,只因我與二代老闆楊尚寧是兒時玩伴,我的父親是圍爐的股東。我從小吃圍爐長大,酸菜白肉鍋等於圍爐,圍爐等於酸菜白肉鍋。這事關人格養成。
圍爐開幕時,我九歲,1993年。楊尚寧稍長我二歲,講起自家餐廳,仍不時把「我們北方人」掛在嘴邊。她的爺爺來自中國東北吉林,曾任國大代表,把冬天醃白菜的習慣,續行於南方的台灣,媳婦學起來了,改良得精緻,用於宴客,當年在飯桌上鼓吹「開一間店吧」的友人們,包括我爸媽。圍爐不太做媒體行銷,是因為往年靠著爺爺、爸媽的人脈,就已建立堅強的顧客基礎,偏向高端的設定,與火鍋的供應模式,也讓圍爐挺過二十八年的時間沖刷。
紫銅鍋、相思木炭,和中國東北幾分相像,這在南方另起的爐灶,卻處處是文化融合。酸菜,是台灣大白菜在經年吹送冷氣的中央廚房自然發酵28天而成;白肉,必須選台灣豬子排部位的五花肉,切除軟骨,重石壓去八成油脂,片薄後,晶白透光如玉;醬料,必須有芝麻醬、韭菜花、豆腐乳,醋要加烏醋,至於白醋、紅油、辣椒,楊尚寧不加:「那是台灣口味。」江浙點心、私房炒菜,則是因應夏天淡季而生的菜色。
楊尚寧說,圍爐剛開時,台灣火鍋市場不若現今火熱,酸菜白肉鍋在當年是很特殊的存在。與東區一起走過三十年,圍爐生意始終穩定,老中青三代客人都有,不受東區景氣影響。
如果圍爐是老前輩,「SEASON Artisan Pâtissier」就是中生代了。由知名甜點主廚洪守成在2011年創立,SEASON起初落腳大直,2013年進駐仁愛圓環後巷,看準的就是方便的交通與市中心的集客力。這裡不是正東區,但就在東區邊上,保有生活感與悠閒調, SEASON與附近的畬室、某某、Fly Café等等店家,也形成甜點咖啡的一級街區。
洪守成甜點創作精神暢旺,他店裡不僅供應各式蛋糕甜食,也有精美趣味的盤式甜點。他不把SEASON設定為社區型甜點店,「因為社區需要的是麵包,不是蛋糕」,他希望客人是真正喜歡甜點的人士,從四面八方來。但他也提到,每當信義計畫區有新的百貨開幕,店內生意就會下滑二週,「百貨一直在稀釋我們的客人。」不過,百貨蜜月期也縮短許多,開幕熱潮過後,客人就回來了。
若論百貨坪效,東區仍是績效王。《食力》報導,忠孝與復興SOGO,二間百貨一年就能吸引三千二百萬人潮,相較於信義計畫區十四間百貨瓜分一年三千四百萬人潮,數字說明一切。新光三越因而插旗東區,正義國宅都更案的「Diamond Towers」,將含新光三越睽違七年的展店,預計2022年下半年開幕。
#老東區人的吃食提案
一區老不老,端看水活不活。我打開Google Maps,畫出東區界線,標記常去店家,呼吸喝水的日常躍然眼前:太多我喜歡造訪的好店了!其中不乏五年內開幕的年輕好手。
以汲飲式雞尾酒聞名的「Draft Land」;米其林主廚林泉引進的質感泰菜「Baan Taipei」;重新詮釋素食與豆製品的「上善豆家」;蔬食魅力全開的「小小樹食」;日本知名燒肉的台北分支「梵燒肉」;米其林主廚林明健的舒適法餐「Chou Chou」。以上僅舉數例。
在東區吃飯,絕對吃得滋潤。身為一個東區囡仔,我給各位提幾個東區覓食方案:
去「老友記」吃一盅臘腸滑雞飯、一碟芥蘭菜,再去敦化SOGO「COFFEE LOVER’s PLANET」喝咖啡;COFFEE LOVER’s PLANET的酪梨蔬菜三明治也很好吃,我時常去吃午餐,就著天光看書。如果不想吃老友記,頂好名店城也很近,直入地下室的「美景紅油抄手」或「頂好紫琳蒸餃館」,爭取排隊時間。再不然,大安路轉角的「頂好哨子麵」快速美味,記得加點蘿蔔乾、淋點烏醋,配碗綜合丸湯。
如果臨時起意想吃義大利麵,我就走進「Solo Pasta」。
如果外國友人來訪,「伍佰雞屋」是體驗台灣家常菜的好地方。我曾帶美國來的朋友先去吃伍佰雞屋,再去吃第二輪訂位的「MUME」。
如果是約會夜,我的首選是「赤綠」,店主小野龍哉手藝很好,創意活潑,台灣食材被他用得精神抖擻,又不失日式小料理的輕鬆自在,非常適合小酌。
如果可以,我想奉送我的東區地圖給各位,上頭來不及標記溫蒂漢堡,以及許許多多灰飛煙滅,但有當下這刻的尋常足跡,台北東區的生活底蘊,一目瞭然。
—
VERSE官網:
👉https://www.verse.com.tw/
雜誌值得收藏: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R030086380?loc=P_0004_001
覓食私宅 在 Night Keepers Youtube 的評價
只想待在自己的結界,沒有時差的追劇看漫畫,戴上耳機不想與人交談,想宅就宅,外賣維持我的呼吸。白天補眠,晚上覓食...
「不被了解又如何?這一刻不用誰懂,
你也跟我一樣,都是活在自己世界的同類嗎?」
不想被曲解的想法
不想湊熱鬧的自由
不想回應過多的訊息
不想接受各種社群的雜訊
痛也不說 別讓人發現你
從這首歌開始,守夜人陪你尋找也是「活在自己世界的同類」。
在你創造的私人空間裡,盡情...補眠...
---------
在這裡我們為你創造一個私人的空間
為你屏蔽掉所有的不安
守夜人 第二波單曲【活在自己的世界】
繼第一波守夜人扮演「睡不著使者」,與網友們的睡前留言共同創作出【我睡不著】這首歌後,守夜人將跳脫以往一貫療癒的風格,在黑暗中陪伴著大家。把累積在身上的所有情緒壓縮,展露出自己最簡單、真實的面向。
這首歌特別合作了音樂家 Vincent 徐崇育,以低調而富有節奏性的Double Bass陪伴樂團演奏,就像穿梭在宇宙裡的一個行星,悄悄地、不停地一步一步隨著歌曲前進。再度帶領大家走出絕望與失眠的夜晚,前往那個為自己打造好的天地。
#NightKeepers守夜人樂團
#使者
#活在自己的世界
🎧【活在自己的世界】 數位聆聽: https://orcd.co/inmyuniverse
-
【活在自己的世界】
詞:秦旭章 Nightz
曲:秦旭章 Nightz
準備人工的淚液 播放一首白噪音
關掉周圍的收訊 讓沉默變咒語
幻想電流通過你 感應有人感應你
收留一隻黑貓咪 他眼神反而懂你
活在自己的世界 讓人追蹤不到你
放慢呼吸 想像時間暫停
這一刻不用誰懂 在你碎裂的時候
痛也不說 別讓人發現你
冥想幾種好消息 或讓事情爛到底
用最舒服的距離 不讓誰左右你
困在低速的房間 勝過一切假關心
還沒解鎖的憂鬱 沒人會責怪你
活在自己的世界 讓人追蹤不到你
放慢呼吸 想像時間暫停
這一刻不用誰懂 在你碎裂的時候
痛也不說 別讓人發現你
大聲哭吧 只讓我找到你
無聲無息 讓眼淚修復你
[Song Credit]
詞 |秦旭章 Nightz
曲 |秦旭章 Nightz
製作人 |陳君豪 Howe@成績好Studio、秦旭章Nightz
配唱製作人 |古晧@肺腑音樂FeverMusic
執行製作 |楊其偉 Kit
編曲 |守夜人 Night Keepers
混音 |陳君豪 Howe@成績好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 |笛岡俊哉(AKNIT)
錄音師 |陳以霖@大小眼錄音室
|伊勗賢 Edward Yee
錄音師 (低音提琴) |鄭皓文Howard Tay @ ff studio 錄音室
錄音師 (電鋼琴) |秦旭章 Nightz@冰鳥工作室
錄音師 (電吉他) |杉特@好舒服工作室 cen-plus-eight studio
錄音師 (鼓) |莊鈞智Thomas Chuang @完美聲音錄音室Perfect Sound Studio
演唱 |秦旭章 Nightz
合音 |林稚翎
低音提琴 |徐崇育 Vincent Hsu
鋼琴 |秦旭章 Nightz
鼓 |楊其偉 Kit
電吉他、合成器 |蔡佳穎
[MV Credit]
MV導演 |張俳
攝影 |順
攝影助理 |鄭傑宗
燈光 |羅煒
製片 |Jimmy
製片助理 |蔡宗霖
造型 |范玉霖
調光 |李子
特效製作 |草口未影像工作室
-
🎫【活在自己世界的同類】-台北加場
日期/12月13日
時間/20:00
地點/海邊的卡夫卡
https://kafka.kktix.cc/events/5td2s4rf
-
[Night Keepers守夜人官方社群]
FB: https://www.facebook.com/NightKeeper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ightkeepers2019/?hl=zh-tw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lupgA2QVdAljxtJCoP6Hg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於守夜人樂團]
Night Keepers守夜人樂團,於 2015年正式成軍,最初遊走在電影配樂與遊戲作曲中,之後在各類音樂創作與現場演出中成形,目前成員為團長旭章、主唱稚翎與鼓手其偉,電吉他手佳穎,合作bass手林羿妏,並持續以跨界合作方式推出作品。
Night Keepers是少數擁有不同身份使命的創作組合,時而涉足電玩,時而出版圖文詩集,有時只是用音樂表達一個失眠人對這世界的種種期待、躲藏、痛苦與觀察。
守夜人的音樂以充滿敘事性、神經質的鋼琴與節奏作基底,輔以迷幻的電吉他音牆,搭上雙主唱的隨性哼唱,共同譜寫出溫暖而童心未泯的安眠旋律。
守夜人期望能扮演「睡不著使者」,用音樂、文字、影像、設計、live 演出與聽眾互相交流,並透過人工智慧軟體「聊天機器人」,與聽眾在睡前互相記錄、交換自己空虛、痛苦、孤獨的故事,藉此達到一種「團體治療」的效果,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彼此的守護者(Keeper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TvPtgUs_Bc/hqdefault.jpg)
覓食私宅 在 Utatv Youtube 的評價
【【學法語】入門法語到順利交流『用了多少時間』?Uta法語學習過程大公開#1|Utatv】
♥️訂閱UtaTV/ウタ看新影片: https://goo.gl/BIfbJy
=============================
學法語!學法文!學法語!學法文!學法語!學法文!學法語!學法文!學法語!學法文!學法語!學法文!學法語!學法文!學法語!學法文!學法語!學法文!學法語!學法文!學法語!學法文!學法語!學法文!學法語!學法文!學法語!學法文!學法語!學法文!!大家動起來!
今天Uta公開Uta學習法語的全過程,都是一步步努力過來的哈哈~雖然有時候有些觀眾對Uta的用法或者讀音有質疑,但是Uta已經將Uta覺得最好的,覺得完全可以在法國用的東西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喜歡啦!
其實Uta的法語學習經歷了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不過相信努力學習法語一定會有成績的!大家法語學習要加油呀!
如果對法國留學,法國旅行有什麼疑問的朋友不要猶豫一定要給我發私行email或者留言給我呀!
=============================
希望大家喜歡這個:
【【學法語】入門法語到順利交流『用了多少時間』?Uta法語學習過程大公開#1|Utatv】
♥️Uta的推薦影片:
*Uta的萌萌角色便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B9V8ofLwRQ
*Uta的覓食日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qIgKXl1_TQ
*Uta的告訴我法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KnagyZfOao
關於Uta*
-----------------
♥ INSTAGRAM https://goo.gl/6iT2Vi
♥ 臉書 FACEBOOK https://goo.gl/e2fS4l
♥ 推特 TWITTER https://goo.gl/jf2bnZ
♥ 商務聯繫 EMAIL nicebrooke19911202@gmail.com
◆Uta 愛看 YouTuber◆
ShenLimTV
人生肥宅x尊
Ryuuu TV / 學日文看日本
MaoMaoTV
미라 Mira's Garden
Sanyuan_JAPAN 三原慧悟
笑波子
TGOP (This Group Of People)
這群人
AlanChannel / 阿倫頻道
Coffee Tea & Jane
はじめしゃちょー(hajime)
HikakinTV
SeikinTV
NyoNyoTV妞妞TV
Fischer's-フィッシャーズ-
JASON(大J)
木下ゆうか Yuka Kinoshita
... and MANY more!
Uta 的關鍵字*
Youtube巴黎、Youtube法國、Youtube旅遊、Youtube vlog、法國vlog、巴黎vlog、Uta vlog、旅遊vlog、巴黎旅遊、法國旅遊、巴黎餐廳分享、法國餐廳分享、巴黎好玩、巴黎餐廳推薦、法國餐廳推薦、法國、巴黎、法國生活、巴黎生活、YouTuber、video、blog、youtube、Utatv、Uta、巴黎必玩、巴黎必買、巴黎購物、法國旅遊、法國必玩、法國必買、法國購物、購物、法國留學、巴黎留學、法國vlog、法國旅遊、旅遊法國、法國留學、法国留学、法國遊學、法國生活、法國文化、法国文化、法國旅遊注意事項、巴黎人、法國、學法文、法語、教學、法文、法語教學、必看、必知、旅遊、法國、留學、留学、日常、生活、文化、法国文化、注意事項、法国人、巴黎人、推薦、旅行、巴黎人、推荐、女生、學法語,學法文、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Vw4tilQ-IQ/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pScgrS_a_51u8ZzPq_umw9YHxhg)
覓食私宅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以往的長沙灣,總是欠了點特色,不是說沒有餐廳,但就是說不出哪一間特別有吸引力。但近年可不同了,隨着愈來愈多私人住宅落成,長沙灣近年愈來愈多新餐廳進駐。比起鄰近區域,新餐廳多在街頭巷尾出現,雖然有不少連鎖品牌,但更多是小本經營的個性小店,Café、西餐廳、甜品店等應有盡有,不會有商場食肆的千店一面模糊味道,漸漸成為不少人的覓食區域。
祥仔
地址:長沙灣永康街9號地下G06號鋪
電話:2885 1028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8am-5pm(公眾假期休息)
詳情: http://bit.ly/2TSseMZ
長沙灣有不少西餐廳,這間工廈開業不久的祥仔,應該是水準最高的一間,因為她由名廚Ricky主理。門面不起眼,但入內就別有洞天,裝潢型格有品味,即使店子只能容納五十人,但環境寬敞闊落。
餐牌走簡約路線,供應早餐、午餐及下午茶,貴精不夠多,都是Ricky的拿手菜式。午市套餐平均過百元起,在長沙灣區來說不便宜,但味道好,用料優質。用澳洲羽衣甘藍、日本南瓜做沙律,本地新鮮豬膶來煮通粉,甚至以星斑和新鮮粟米來做碟頭飯。
製作考究,羅宋湯煮兩日兩夜,又特別加入麵包糠來炸豬扒,令入口更加鬆脆。食物有水準,樣樣都好吃,加上坐得舒適,就算貴些少也座無虛席,所以祥仔一到午市便大排長龍。下午茶更抵,$48已嘗到足料又考功夫的西多士。
Second Bite
地址:長沙灣昌華街41-45號昌輝大廈地下6號鋪
電話:3956 5441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11:30am-11pm
詳情: http://bit.ly/2QiCQYP
Second Bite主打海鮮,賣東南亞風格的「手抓海鮮」,海鮮每日新鮮運到,客人可為海鮮自選醬汁,主打招牌辣醬,由十多款香料製成,可選大、中、小辣,有龍蝦、蝦、蟹、帶子、青口、魷魚等食材,分量多,辣中帶甜味,讓人停不了手。
Second Bite主張客人放下電話,騰出雙手帶上手套用手吃,所以氣氛非常熱鬧,很適合一班朋友上門。近來新增懷舊鐵板牛扒系列,價錢平,分量大,雖然地點是很偏遠,但值得一來。
鰹烏冬
地址:長沙灣元州街450-464號寶華閣地下4號鋪
電話:5226 2241
營業時間:星期二至日10:30am-10:30pm
詳情: http://bit.ly/2Pv4zln
總店在觀塘,去年在長沙灣開分店,主打自製讚岐烏冬,全港只此一家,所有烏冬都在觀塘總店做好後,再送到長沙灣分店,烏冬入口爽滑煙韌,是城中最美味的烏冬店,有湯、冷等兩種食法,配料亦是天婦羅、蛋、骨付雞等地道日本配料,正宗,連日本人吃過都覺得充滿當地風味。
鰹烏冬老闆卻是兩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當年為了一套名為《烏冬廚神》的日本電影,兩人遠赴日本四國香川拜師學藝,回來後學以致用。觀塘總店更定期舉行烏冬班,供有興趣報名的食客參加,不過工序多而繁複,累得要命,上課前要有心理準備。
Tea Hub
地址:長沙灣順寧道439號順寧閣地下2號鋪
電話:9767 0900 / 2337 7278
營業時間:12nn-9pm
詳情: http://bit.ly/2DA7cxD
長沙灣近年開了不少裝修舒服寫意的Café,Tea Hub就是其中一間,當中所有食物都以茶入饌,茉香紙包魚配香草意粉、抹茶鮮奶、焙茶栗子戚風蛋糕等等,入口各有不同濃淡的茶香,加上賣相精緻,所以在IG上頗受歡迎,周末往往一位難求,大部分食客都是90後,感覺很青春呢。
Tea hub老闆是80後,本是私人銀行財富管理員,因為她曾在英國修讀茶藝課程,所以才開鋪賣茶藝食物。Tea Hub更會定期舉行不同主題的藝術展覽,不只是一所Café。
森記餐室飯館
地址:長沙灣東京街31號恆邦商業大廈地下3號鋪及1樓全層
電話:2361 0031
營業時間:7am-12mn
詳情: http://bit.ly/2OTk19b
長沙灣茶餐廳多的是,但論味道,沒一間及得上森哥餐室飯館。一間茶記竟有魚缸放置游水海鮮,有過千元的阿拉斯加蟹、加拿大波士頓龍蝦、星斑等等,可能是本地最豪華的茶記。
老闆黎汝森,甚有來頭。東湖海鮮酒家創辦人,曾於名人飯堂富萬年酒樓中式夜總會任職大廚,名人食客有李嘉誠、鄭裕彤及葉漢等,爵士湯、超人泡飯等家喻戶曉的富豪名菜,正是出自他手。
2012年退休結束東湖業務,短短三年卻實在閒不住,所以2015年在長沙灣開了森記餐室飯館。提供二百多款菜式,除了貴價菜式,尋常小菜亦做得講究,肉餅、肉醬是自家用梅肉剁,店內自設燒味工場,乳豬叉燒燒鵝等都是自製。
除了一般茶記食物,仔有貴價菜如龍蝦、湯翅和海鮮等,平民價錢卻有高級酒樓質素和水準。店內設有VIP房,晚上提供私房菜。
甜記餃子
地址:長沙灣昌華街23號富華廣場19號地鋪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11am-10pm
電話:6360 2640
詳情: http://bit.ly/2Lxe7sc
近年餃子店在各區落地開花,甜記餃子就是長沙灣區內的人氣代表,時刻人山人海。
甜記餃子由一位80後年輕人所開,中學畢業後當上西廚,儲起一筆資金後用很少的金錢就頂上一間串燒店,就此創業。接着再下一城開車仔麵店,居然餃子大受歡迎,所以決定開一間餃子專門店。目前已擁有三家餐廳,以甜記餃子最具人氣。
餃子店供應七款口味,京葱羊肉餃、椰菜冬菇雲耳豬肉餃等等。餃子全是自製,粒粒飽滿,餡料多,皮又薄,建議點湯餃,因湯底以雞、豬等熬20小時,鮮甜足料,價錢親民。惟鋪位有些隱蔽,非街坊就要找找看。
編輯:楊志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L5sJmdaThw/hqdefault.jpg)
覓食私宅 在 覓食餃子Miss JiaoZi - YouTube 的八卦
我們是覓食.餃子,麵香水餃的美味首選。 ✨ 這裡會介紹一些水餃的煮法,以及一些創意料理。✨「吃得簡單但不隨便,15分鐘即可上桌的健康新選擇。 ... <看更多>
覓食私宅 在 [食記] 花蓮安口食堂七星潭私宅美味鬼頭刀定食- 看板Food 的八卦
餐廳名稱:安口食堂
消費時間:2021年/04月
地址:花蓮新城鄉大漢村七星街150巷1號
圖文版 https://tloveq.pixnet.net/blog/post/47775790
七星潭大概是每次來花蓮都會想花個半小時去發呆放放空的療癒景點,不過苦惱的是七星
潭周邊要覓食比較困難一點,查詢了一陣就挖到了這家風評超好的"安口食堂"。
就位在七星潭柴魚博物館旁,一周只營業四天的私宅美食,假日沒預約還常常吃不到呢。
安口食堂在谷歌地圖上是標示在"柴魚博物館"旁邊,但其實就是在柴魚博物館入口旁的小
巷,基本上就是在博物館範圍內。
(聽起來有點抽象,到現場你一看就知道我意思了,簡單說在柴魚博物館就對囉)
一進到巷弄裡就會看到安口食堂明顯的招牌了,並不難找,門口佈置的有點童趣又有點懷
舊。
進到屋內會先感受到安口食堂的好品味,以為只是普通的家庭餐館,沒想到內裝古樸典雅
,用餐氣氛極好。
內用桌數並不多,聽說假日沒預約常常吃不到唷,我們想說平日來應該不用預約,結果平
日生意也好好,剛好撿到靠牆的兩個小位子。
(用餐尖峰時段限60分鐘用餐時間)
安口食堂菜單很簡單,每天就固定四種套餐(雞/豬/魚/牛),價格統一都280元(不另收服
務費),其中白玉紅燒牛腩是不固定提供,特別想吃牛的話要先問一下唷。
另外熱門品項(例如鬼頭刀)也是賣完為止,這天後來比我們晚進門的客人想吃鬼頭刀也都
售完吃不到。
先提醒安口食堂就是uncle本人(安口食堂就是取自uncle的諧音)跟一位小幫手,兩人撐全
場,所以點餐送餐都沒辦法很快速,趕時間不建議來唷。
醬燒梅花豬排套餐,整份套餐相當豐盛,包含一份主菜、柴魚貓飯、湯品、幾道時蔬&水
果,餐點擺盤精緻整潔,讓人很有食慾,
行前還覺得一份套餐280好像有點小貴,現場看到實際份量倒覺得還滿划算的呢。
主菜"梅花豬排"跟想像中的樣子不太一樣,比較類似"控肉",相當軟嫩入味,用筷子就能
輕鬆夾取食用。
柴魚貓飯,滿滿的柴魚片香氣四溢,搭配白飯層次感多元豐富,吃完意猶未盡,剛好旁邊
就是柴魚博物館,馬上帶了兩包柴魚片回家自己做柴魚貓飯。
這天的湯品是貢丸菜湯,湯頭溫順的家常美味。
其他小菜則有胡麻豆腐、綜合時蔬、溫泉蛋,特別喜歡胡麻豆腐,味香清爽的開胃小菜。
鹽烤鬼頭刀套餐,套餐內容是一樣的,就是差在主菜不同。
平常在一般餐廳好像很少能吃到"鬼頭刀魚",簡單的鹽烤調味再灑上一點檸檬,風味酸鹹
交織又能吃到魚肉的飽滿鮮美,非常好吃!!
雖然梅花豬排也好吃,但相比之下鬼頭刀魚的美味更讓人驚艷,推薦來安口食堂一定要嚐
嚐這道主餐。
在安口食堂度過溫暖飽足的午餐時光,來過後不難理解只是一周營業四天的小餐館,開幕
之後卻能在網路迅速累積好口碑跟近滿分的好評(谷歌地圖4.8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7.2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od/M.1632311345.A.677.html
※ terry910134:轉錄至看板 Hualien 09/22 19:4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