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今天(4日)下午眾議院投票表決,以415票贊成、0票反對壓倒性多數通過《台北法》!
《台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法》(因其英文縮寫而簡稱《台北法案》,TAIPEI Act)是美國首次出現,以國內法形式來協助和維持台灣的外交空間,意義相當重大。《台北法案》給予美國行政機關法源,去對那些與台灣斷交,或因迫於中國壓力而必須犧牲台灣實質國際能見度與利益的國家,進行制裁,同時也鼓勵台灣與美國進行雙邊經濟談判。
之前觀測站報導過,眾議院在去年10月18日提出自家版本的《台北法案》,當時參議院版本早已提出,且在不久後的10月29日通過參議院。可是今天眾議院通過的台北法,其實並不是眾議院版本的H.R.4754,而是直接把參議院版本的S.1678拿來修改表決(法案編號看不懂的朋友不用太放在心上,我們也是寫出來掉書袋一下而已XD)。
其實在昨天(3日)眾院的院會,原本已經排好要來審台北法案了,且按照過去的經驗,這類的台灣相關法案通常都是直接看現場有沒有人反對,沒有的話就「無異議通過」,結果呢民主黨羅德島州眾議員西奇里尼(David Cicilline)提出要投票表決,於是就排在美國時間4日下午表決。西奇里尼此舉,其實可以解讀為對於法案的通過非常有信心,所以要求全部的眾議員都得表態投票,讓大家最後有一個明確的數字結果。果然,最後是415票贊成、0票反對,兩黨以極高票數支持通過。
這個版本是由參議員園丁(Cory Gardner)所提的版本,主要內容有(關於法案的詳細內容我們會等公報出來時再做補充):
1、強化與台灣的官方以及非官方關係。
2、鼓勵台灣參與國際組織。
3、鼓勵和台灣盡早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而所謂的強化台灣官方以及非官方關係,其中比較具體的內容有:支持台灣與印太地區以及世界其他國家強化官方和非官方關係。同時,在與美國利益一致之情況下,對升級與台灣關係的國家,增加美國對該國經濟、安全以及外交接觸。反之,對打壓台灣的國家,減少美國對該國經濟、安全以及外交接觸。
比起園丁最初的提案版本,法案走到參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時,稍微下修了法案的強制力:從原本的國會主導,變成規定國會對於因他國增進或損害其對台關係,使美方要調整對該國經濟、安全以及外交接觸時擁有「諮商權」,這是一向尊重行政部門(國務院)的傳統。不過,像是作為交換般,參院的版本後來新增了關於貿易談判的章節,最後也獲得通過。
這裡特別要注意一下的是,因為眾議院這次是把參議院通過的版本拿來修正後表決通過,所以之後要再送回參院協調整合(畢竟你把參院通過的內容做修改了)之後,才會送交到總統川普桌上。
▍常見問題1:
去年10月參院版本通過後,隔天眾院外委會立刻通過眾院版,但為什麼一直拖到3月份才在眾院全院表決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國會裡面的法案實在太多了,每個法案本來就要排隊(想想看美國國會要處理的事,每一州的規模相當於一個國家,50個國家啊!而且還要關注許多世界大事)。很多時候一個法案要能排上議程,必須要天時地利人和。所以大家真的要有耐心。我們的官方(駐美代表處)和民間團體(例如FAPA)也都不斷在推動,最後時機到了就會有結果了!
▍常見問題2:
為什麼參院外委會要把強制力下修?這其實是很常見的立法策略。雖然國會可以立法規範事項,但是實際政策的執行者還是行政單位,而且像是外交這類的事物,其實本來就是行政單位的職權。有時候國會太衝,其實反而會讓行政單位覺得被壓著走,在這種傷了和氣的狀態下推行政策,最後很可能無法達到最佳的結果。
➤ 更多【台北法常見問題】https://pse.is/PDFYL
▍關於眾院版本:
去年10月,猶他州眾議員匡希恒(John Curtis)提出了眾院版的《台北法》,當時他還錄了一段影片,以中文向台灣人問好(他曾在台灣傳教,中文流利)。
➤【眾院版報導】https://pse.is/PC3LM
▍關於參院和眾院的「無異議通過」:
在院會的實行方式差不多,但在參院有正式的規定,事前有程序(hot line)要走,到院會只是形式。
➤【參院「無異議同意」說明】https://pse.is/MHDHJ
最後讓我們來猜猜最愛生氣的那個國家會出來講些什麼話呢?(最近輪值的不是司長华春莹,也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副司長耿爽喔!是另位副司長、剛上任不久、推特帳號不小心會亂追蹤的趙立堅)
一不小心可能補充太多東西,但讀者們應該都已經很習慣這個長度(吧?),沒很長啦!更多關於台北法的意義,我們補充在下方留言處。
最後還是要補一下《台北法》進度條(法案在參院與眾院是各走各的,無前後順序差別,因為美國兩院權責平等。我們只是把兩條線畫在一條)
眾院提案✅、參院提案✅ > 眾院外委會✅、參院外委會✅ > 眾議院院會✅ 、參議院院會✅ > 兩院協調版本☑️ > 總統簽署☑️
「補充說明英文縮寫」的推薦目錄:
補充說明英文縮寫 在 日本旅人塾 Japan Tabi Facebook 八卦
【速報】日本新年號於適才已正式宣佈,「#令和」(れいわ,Reiwa)。
令和,是由「大化」開始的第248個年號。這是在日本的憲政史上,首次在新天皇繼承皇位之前,就先公布年號的創舉。
#典故
新的年號用字,出自於日本《萬葉集》第五巻〈梅花之歌〉第32首的序。
序文描寫詠梅情境「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薫珮後之香」文字。由於情境溫暖而富有迎春(新生)的寓意,安倍首相表示此年號是來自「人們的心靈美麗地互相依偎,文化從中誕生成長。蘊含了此份涵義。」
《萬葉集》是日本現存最早的詩歌總集,相較於過去多次採行中國典籍,如《史記》《詩經》等,這次的年號引自日本傳統典籍,也是頭一回。
「令」字為首次使用於年號,「和」字則為第20回。
#實施
天皇將在4月30日退位、皇太子於5月1日即位,新年號會在5月1日0時開始使用。不是今天。
所以, #4月30日為止是平成31年,#5月1日開始是令和元年。因為新的年號是5月1日才開始使用,所以元年扣除4月的30天後,令和元年的天數會僅有335日。
說到這裡,有些朋友可能會好奇,#日本實施新年號對於観光客有什麼影響?Megumi簡略整理如下~
#消費
商品上的製造日期、保存期限,過去30年都是寫著H標記,這是因為H是平成的英文拼音首字縮寫。
您今年在日本購物時,有可能還會看到「H31」(平成31年,也就是今年)的字眼出現,但5月後、明年應該就已經統一使用新年號的縮寫(R)。
在您消費購物時,不妨稍加留意這項標記生產相關資訊上,會出現的用字調整。
#貨幣
配合年號更改,貨幣也會變更年號製作、製造。
但這不表示您手上的「平成」貨幣無法使用,只是即日起的製造不會再使用平成,面額價值與使用是不受影響的。
#書表
由於購買鐵路周遊券的申購表,一般都是採行西元年(西曆)的標記方式,而非日本年,観光客比較不受影響。
但是,若您在日本國內,有遇到需要填寫書表時,一般表件通常是使用日本年號,就請配合寫上新的年號(令和)及數字。若5月1日起,有看到「R01」的縮寫,就是表示令和元年(今年)。
#情報
在新年號剛宣布的同時,您或許還會看到鐵路或巴士路線、班次的官方網頁都是寫著「平成31年度内有効」。
這是用以表示,交通公司所提供的資訊有效時間帶是2019/4/1~2020/3/31(#日本的年度別算法是不會變的)。待令和年號5月1日上路後,就可能會修正為「令和1年度内有効」,亦即2019/5/1~2020/3/31。
雖然年號改變,但在内容参考使用的情報正確性上,並不受影響,在做旅行功課時,請不用擔心失效的問題。
-\-\-\-\-\-\-\-\-\-\-\-\-\-\-\-\-\-\
由於許多人問到日本的「年度」算法,再補充幾點說明
①年度區間:每年都是當年4/1~次年3/31,這是不會改變的算法。行政機關、公司行號、教育機構等,全國均同
同理,令和2年不會因為今年5月才開始使用令和年號,就向後延長一個月,算滿12個月的一年週期,而是依舊會在3/31結束令和1年這個年度,並在4/1迎來令和2年
②年號區間:因為2019/4/1~4/30是平成31年,所以這週期都還是稱為平成年間。2019/5/1起,才是令和年間,由於5月才開始更換年號,因此令和1年只有335日(扣除4月的平成年間)
③西曆年間:日本因為西曆與年號這兩種形式並行(就像台灣會有西曆、中華民國兩種「年」的數字不一,日本也是),所以講到西元幾年時,依舊是1/1~12/31,這是不變的算法
④備註:也有不以年度稱,而以一年(西曆)來切年號+幾年的方式。例如,宮內廳公布天皇皇后両陛下的今年1月~3月行程表時,是寫:平成31年1月~3月 (若以年度別來說,今年1月~3月其實還是屬於平成30年) ,則又是併行使用不同算法的做法
#雖然今天是4月1日
#但這不是愚人節玩笑
#這版本是來真的
補充說明英文縮寫 在 梅力紗在北挪威。Life in Arctic Norway Facebook 八卦
SE VEN
考考你們,你們知道瑞典H&M的全名嗎?
文中會揭曉正確答案(推眼鏡)
今天要聊“外來語縮寫簡稱”文化
在我觀察中對照台灣和挪威的習慣方式,覺得蠻有趣的和你們分享。
挪威人習慣稱全名,舉凡好萊塢影星啊球星啊等名人的人名、知名精品品牌、服飾或速食連鎖店店名。
例如Leonardo DiCaprio他們就說Leonardo DiCaprio,沒有小李、李奧、皮卡丘等綽號。法國精品名牌Louis Vuitton就稱Louis Vuitton,不叫LV。肯德基就叫Kentucky Fried Chicken。
對照之下台灣很習慣會『簡稱』各種外來語名字,所以變成如果忽然說全名大家反而會一時腦袋反應不過來問號臉的情況。
就像在台灣和台灣人對話,如果你忽然說Louis Vuitton而不是LV,或者說Kentucky Fried Chicken而不是KFC,對方應該會慢個半拍一拍吧。
記得我剛來挪威的第一年,和婆婆約中午見面,她說那約在市中心公車站附近的Hennes og Mauritz門口見。蛤?我滿臉問號
啊!!!
.
.
.
原來那是H&M的全名!(驚嘆拍桌)
來來來我問在台灣的你們
到底沒事誰 知 道 H&M的全名蛤!
總之當時婆婆還逼迫挪威文新手的我學了這個莫名其妙的北歐文全名。
結果我最近忽然想到,和咖啡廳妹仔同事聊到這件事,她說“喔其實我跟朋友也都稱HM而已“
哈哈哈哈哈哈煩欸原來阿姨世代的才會硬要把店名搞得這麼複雜~
.
然後另一件事,我老公來台灣時發現台灣人超愛稱呼小七超商Seven。“我要在Seven下車“、”要不要去Seven買飲料“、”你在哪?我在Seven門口等你“,他一直跟我辯說為什麼不能老老實實叫他Seven Eleven,我說這樣太冗長你講到ㄙㄟVen這個音還沒講完大家就知道在哪了,誰還管你後面碎念Eleven啦!
結果有天我們在看一位台灣生活的加拿大美食youtuber的vlog,他們就提到喔對在台灣要講Seven,如果硬要用英文的話就是Seven,沒有Eleven。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立刻跟溫骯說你看就是這樣!In your face!
.
我想可能和母語有關,挪威文也是使用拉丁文字,或許他們對英文和同為拉丁文字的外來語會比較容易記憶和理解。
而對挪威年輕新世代,因社交媒體聯絡頻繁求快速便利,漸漸有以縮寫簡稱的現象。
🦉*補充說明H&M的由來
Hennes瑞典文是hers,早期是以女裝,而後來加入一位名為Mauritz的男性設計師來設計同品牌男裝,於是有了Hennes og(and) Mauritz,簡稱為H&M
照片是被鴿子佔領的北挪威ㄙㄟven
#挪威文化
#北挪威生活記趣
補充說明英文縮寫 在 補充英文縮寫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八卦
【詢問】英文聊天對話- 自助旅行最佳解答-20200728知乎另外,你有看到什么新的聊天常用缩写英文,欢迎补充哦! ... 总体来说老外聊天时用的缩写还是挺多的,这一点经常用 ... ... <看更多>
補充說明英文縮寫 在 補充英文縮寫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八卦
【詢問】英文聊天對話- 自助旅行最佳解答-20200728知乎另外,你有看到什么新的聊天常用缩写英文,欢迎补充哦! ... 总体来说老外聊天时用的缩写还是挺多的,这一点经常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