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陸續有新聞關心筋肉爸爸和我的近況,也想知道當初怎麼發現爸爸中風的。
本來不想受訪,想說我們小人物小家務事,有點小題大做~但自從有媒體轉發了我的粉專貼文後,電子媒體延伸新聞與轉發越來越多,實在擔心會出現臆測拼湊的內容,還有看到不少新聞下的留言對運動的誤解很深,於是早上,接受了一些主流媒體的電訪,也想說我們的經驗,或許可以提醒大家更注意健康。
於是那個讓我這輩子最害怕的一天,是這樣發生的:
一週多前的早上,筋肉爸爸如常六點多起床帶兒子去上學(我們本來很堅持想要每天親自接送孩子),回家後,就繼續睡回籠覺了。
睡覺前,他還在公司群組傳了一個訊息,而這個訊息,變成判讀他中風時間的關鍵。
他睡覺後大約半小時,我進房間化妝準備出門,一邊化妝一邊跟他說話,卻發現爸爸的回答變得很奇怪。
他好像是中邪了一樣,講話含滷蛋般含糊不清、我問A他回答BCD、眼睛沒有睜開、身體像蝦子一樣彈來彈去,事實上正是因為開始側邊肢體失去控制導致想起來卻起不來。
我本來以為他在鬧我,但因為他完全像是失控的狀態,於是我打了119,不出十分鐘救護車來了,四個中風指標三個吻合。
我其實很慌,但我知道慌沒有用、哭沒有用,打119以後就抓著他的健保卡和錢包手機跟著衝上救護車。我很慶幸當天沒有提早出門,也即時知道要理性聯繫119,電話聯繫時要清楚告知病患狀況,不然不敢想像,我可能就失去我的摯愛了!
到了醫院以後,醫師檢測筋肉爸是腦部栓塞的中風,因為簡訊判讀他中風還不到三小時,於是評估後打了栓塞溶解劑。
他不是最幸運的那百分之十幾趴的人,可以施打了栓塞溶解劑後就恢復正常。筋肉爸爸目前依舊需要復健他的右側手腳,但因為在黃金三小時內送達,所以也大大提升了他的恢復機率。
有護理相關的朋友跟我說,許多中風的人,都是在早上這個時間點爆炸。
由於經過一整晚睡眠,我們的血液滲透壓變高,若沒有喝水、又流汗,就很容易讓本身有潛在風險的人病發。
筋肉爸爸有著自己不曾留意過的凝血功能問題,當天早上起床沒有喝水喝東西就跑學校,回家後流很多汗也沒補充水分直接睡覺,加上我們天天熬夜唸書編撰教材,很多原因加在一起,都可能是造成了他中風的事件。
新聞留言底下,有許多荒謬的留言,像是:
「都說了不能做重訓吧!」
「只有游泳是好運動!」
諸如此類的錯誤資訊是我無法忍受的。
根據研究與文獻,運動能誘發上皮細胞一氧化氮合成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之表現及活性,促進血管舒張,提升腦組織血流量,降低腦缺血所造成之腦梗塞、腦水腫及感覺神經缺損現象(Endres et al., 2003)。
保持運動習慣的人,當然包含做重量訓練的人,不論對於中風後的神經滋養、發炎反應、熱休克蛋白...,都是呈現正向的作用,白話點說,就是運動人即使中風了,能夠恢復與恢復的範圍都提升許多。
游泳與有氧都是好運動,重訓也是;沒有哪一個不好,只有哪一種模式適不適合當下的你。
基本上對於日常中風保養,一個中高強度的運動才是更有效益的,因為可以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提升心肺能力同時增進肌力。
目前我們的狀況,就是筋肉爸爸每天都很努力的開始依照醫囑開始復健,而恢復能力也讓我充滿了信心。
他像個孩子從翻身、坐姿、站著開始學起;但我看著越來越健康有精神的老公,只有振奮與充滿了盼望。
#嚴肅文結束
#醫院的日子有很多啼笑皆非的可以分享
#醫院日記
#很謝謝大家對我們的關心❤️
同時也有8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0萬的網紅ブライトサイド | Bright Side Jap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指を見てわかること。予防に勝る治療はなし。手を見るだけで、無料の健康診断が可能になるんです。方法はただ、じっと手を見るだけ。科学的に実証された方法で、手の形から健康状態や性格を知ってみませんか? ウォーリック大学で15年にわたって行われた研究では、長い人差し指を持つ男性は前立腺ガンのリスクが33%...
血管炎運動 在 筋肉媽媽 Facebook 八卦
這幾天,陸續有新聞關心筋肉爸爸和我的近況,也想知道當初怎麼發現爸爸中風的。
本來不想受訪,想說我們小人物小家務事,有點小題大做~但自從有媒體轉發了我的粉專貼文後,電子媒體延伸新聞與轉發越來越多,實在擔心會出現臆測拼湊的內容,還有看到不少新聞下的留言對運動的誤解很深,於是早上,接受了一些主流媒體的電訪,也想說我們的經驗,或許可以提醒大家更注意健康。
於是那個讓我這輩子最害怕的一天,是這樣發生的:
一週多前的早上,筋肉爸爸如常六點多起床帶兒子去上學(我們本來很堅持想要每天親自接送孩子),回家後,就繼續睡回籠覺了。
睡覺前,他還在公司群組傳了一個訊息,而這個訊息,變成判讀他中風時間的關鍵。
他睡覺後大約半小時,我進房間化妝準備出門,一邊化妝一邊跟他說話,卻發現爸爸的回答變得很奇怪。
他好像是中邪了一樣,講話含滷蛋般含糊不清、我問A他回答BCD、眼睛沒有睜開、身體像蝦子一樣彈來彈去,事實上正是因為開始側邊肢體失去控制導致想起來卻起不來。
我本來以為他在鬧我,但因為他完全像是失控的狀態,於是我打了119,不出十分鐘救護車來了,四個中風指標三個吻合。
我其實很慌,但我知道慌沒有用、哭沒有用,打119以後就抓著他的健保卡和錢包手機跟著衝上救護車。我很慶幸當天沒有提早出門,也即時知道要理性聯繫119,電話聯繫時要清楚告知病患狀況,不然不敢想像,我可能就失去我的摯愛了!
到了醫院以後,醫師檢測筋肉爸是腦部栓塞的中風,因為簡訊判讀他中風還不到三小時,於是評估後打了栓塞溶解劑。
他不是最幸運的那百分之十幾趴的人,可以施打了栓塞溶解劑後就恢復正常。筋肉爸爸目前依舊需要復健他的右側手腳,但因為在黃金三小時內送達,所以也大大提升了他的恢復機率。
有護理相關的朋友跟我說,許多中風的人,都是在早上這個時間點爆炸。
由於經過一整晚睡眠,我們的血液滲透壓變高,若沒有喝水、又流汗,就很容易讓本身有潛在風險的人病發。
筋肉爸爸有著自己不曾留意過的凝血功能問題,當天早上起床沒有喝水喝東西就跑學校,回家後流很多汗也沒補充水分直接睡覺,加上我們天天熬夜唸書編撰教材,很多原因加在一起,都可能是造成了他中風的事件。
新聞留言底下,有許多荒謬的留言,像是:
「都說了不能做重訓吧!」
「只有游泳是好運動!」
諸如此類的錯誤資訊是我無法忍受的。
根據研究與文獻,運動能誘發上皮細胞一氧化氮合成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之表現及活性,促進血管舒張,提升腦組織血流量,降低腦缺血所造成之腦梗塞、腦水腫及感覺神經缺損現象(Endres et al., 2003)。
保持運動習慣的人,當然包含做重量訓練的人,不論對於中風後的神經滋養、發炎反應、熱休克蛋白...,都是呈現正向的作用,白話點說,就是運動人即使中風了,能夠恢復與恢復的範圍都提升許多。
游泳與有氧都是好運動,重訓也是;沒有哪一個不好,只有哪一種模式適不適合當下的你。
基本上對於日常中風保養,一個中高強度的運動才是更有效益的,因為可以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提升心肺能力同時增進肌力。
目前我們的狀況,就是筋肉爸爸每天都很努力的開始依照醫囑開始復健,而恢復能力也讓我充滿了信心。
他像個孩子從翻身、坐姿、站著開始學起;但我看著越來越健康有精神的老公,只有振奮與充滿了盼望。
#嚴肅文結束
#醫院的日子有很多啼笑皆非的可以分享
#醫院日記
#很謝謝大家對我們的關心❤️
血管炎運動 在 劉怡里粉絲團 Facebook 八卦
最近疫情嚴峻😅,身為醫護人員之一的我,常常收到朋友們貼心的電話關心,叮嚀我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真的很感動,當然身為營養師的我,有自己的一套保養法寶,除了隨身攜帶酒精,戴好口罩做好勤洗手的工作,最重要💪的提升免疫力真的需要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B群,最近我的防疫食物中也備好🥰『克寧銀養心力雙效奶粉』來照顧全家人的健康。
當然,防疫期間,自我防護非常重要,營養素特別建議補充這三大類~~✅優質蛋白質、✅維生B群、✅Omega3不飽和脂肪:
➢ 優質蛋白質有助於組織的修復,免疫球蛋白的製造也需要足夠的蛋白質,最近為了增加抵抗力,真的要做到早晚一杯奶。
➢ 維生素B群是三大營養素的好朋友,有助於蛋白質的代謝合成,維持心臟、神經系統、皮膚及黏膜的正常功能和健康,疫情壓力讓大家容易緊張,因此需要足夠的B群來讓大家放輕鬆
➢ Omega3不飽和脂肪,具有抗發炎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也是保護黏膜細胞的重要營養素,尤其大家可能印為擔心疫情睡不著,身題也會呈現長期發炎,所以建議從現在起要每天補充。
其實對克寧的印象在學生時期,👩媽媽總是在我念書熬夜的時候泡一杯”克寧奶粉”給我當消夜,那時候的我很期待那一杯溫溫熱熱媽媽的愛心💗~~
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成人要早晚一杯奶🥛🥛!!而且樂齡族真的是最容易缺鈣引起骨鬆的問題,所以也提醒長輩要記得補充牛奶,但是你們有發現長輩還是習慣將鮮奶加熱,所以可以建議他們晚上那杯就可以泡溫熱的克寧銀養奶粉,補充鈣質也好入睡,加入葡萄糖胺700毫克和軟骨素也讓長輩白天可以行動靈活,當然護行動力更要好”心力”,裡面含有的維生素B1對維持心臟正常功能也很重要。
💕對爸媽的照顧「心」與「力」缺一不可!有了好的行動力,才能健康走動、運動,補充豐富的營養素,讓長輩心力充沛又健康。
💟克寧銀養心力雙效奶粉💟的營養特色:
● 市面上少見,同時保護行動力和心力的奶粉
● 天然植物性Omega-3不飽和脂肪酸: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脂肪酸,需要從食物攝取才足夠。
● 維生素B1:幫助維持心臟正常功能
● 700毫克葡萄糖胺+軟骨素
● 高鈣、低鈉、低膽固醇
大家在喝奶粉時,還是有很多顧慮,但是克寧銀養,榮獲潔淨標章認證,安全再升級,讓我推薦給我爸媽吃都覺得很放心!!
⭕️安全度:『八大不添加,有潔淨標章』:
1. 防腐劑
2. 人工香料
3. 人工甜味劑
4. 漂白劑
5. 保色劑
6. 結著劑
7. 含鋁膨脹劑
雖然專為熟齡族設計的配方,但是我覺得現代人飲食不均衡,運動量不足,身體年齡老化的特別快,過了40歲的中壯年朋友,真的也需要來一杯!!跟著我一起早晚一杯奶🥛🥛!補足營養健康吧!
更詳細的介紹以及各大販售通路看這邊👉👉👉 https://reurl.cc/bX4Rzd
有興趣的朋友也可進入點選限量試用領取喔
克寧銀養
#克寧銀養心力雙效 奶粉
#營養師
#體重管理
#行動力
劉怡里
血管炎運動 在 ブライトサイド | Bright Side Japan Youtube 的評價
指を見てわかること。予防に勝る治療はなし。手を見るだけで、無料の健康診断が可能になるんです。方法はただ、じっと手を見るだけ。科学的に実証された方法で、手の形から健康状態や性格を知ってみませんか?
ウォーリック大学で15年にわたって行われた研究では、長い人差し指を持つ男性は前立腺ガンのリスクが33%低いことがわかりました。と同時に、このタイプの男性は冠状動脈疾患のリスクが高いことも中国の研究でわかっています。短い人差し指を持つ女性は、変形性関節炎を膝に抱えるリスクが2倍に高まります。
タイムスタンプ
1.薬指に対する人差し指の長さ 0:53
2.爪 2:27
3.指の形 5:33
4.親指 6:50
5.手のひら 8:27
6.握力 9:43
7.小指 10:32
概要:
-男性も女性も、短い人差し指を持つ人は言葉や腕力の暴力性が高いと言われています。と同時に、方向感覚と運動神経に優れます
-爪の形でもまた、性格や健康状態がわかります
-四角い指は胆石や神経衰弱のリスクあり
-円錐型の指は首の下から横隔膜にかけての病気にかかりやすいと言われています
-さじ型の指は糖尿病や心疾患、脳血管系の疾患のリスクが高まります
-棍棒型の指は肺ガン、心疾患、慢性呼吸器疾患のリスクを示します
-細長い指はうつや胃腸疾患のリスクを示します
-親指の柔軟性が低い場合、それは変化を恐れ、金銭的に堅実な、他人に流されない性格を表します
-赤く腫れた手のひらは肝臓疾患の症状です
-2018年にアメリカとイギリスが共同で行った研究では、強い握力は強い心臓を示すことがわかっています
音楽:
Music by Epidemic Sound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
ブライトサイドのチャンネル登録 https://goo.gl/31w525
-------------------------------------------------------------------------------------------
ソーシャルメディア関連
5分でできるDIY Youtube https://goo.gl/ffui6
----------------------------------------
声の提供
Koji Asano

血管炎運動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何謂 #脂肪肝?
脂肪肝,顧名思義就是指肝細胞內累積過多的脂肪,導致肝功能受損。
臺灣有高達三分之一人口有脂肪肝(根據臺灣肝臟學術文教基金會調查),是臺灣人最普遍的肝病,比例高達43%,其中男性上班族更高達49%。
一般人常誤以為只有#喝酒的人 或者#肥胖 的人,才會有脂肪肝。事實上肥胖是最常見的原因。另外,高血脂、喝酒和#糖尿病 控制不良 都會造成脂肪肝,也因為它不會造成不舒服難以察覺,容易讓人忽視它可能帶來的各種威脅,例如#高血脂、#動脈硬化、#心肌梗塞 及#腦中風;脂肪氧化、脂肪性肝炎、纖維化、肝硬化 最後導致肝癌 。
脂肪肝該怎麼辦?
脂肪肝是有可逆性的,想改善可以先來試試第一個「 不勉強瘦身法 」(韓國健康書籍作家金尚勲)。
首先,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晚餐的飯、烏龍麵、義大利麵),蛋白質是製造肌肉的基礎,為提高基礎代謝,透過蛋白質(紅肉、魚、黃豆)、維生素(蔬菜)、發酵食品(味噌、納豆)來攝取營養。
第二,健走。正田純一教授提倡每天進行30分鐘以上的健走,在其研究報告指出,持續運動不僅會大量產生可防止動脈硬化、提高胰島素作用的「脂聯素」,還能加強預防糖尿病、老人痴呆症。
第三,喝黑咖啡,研究發現一天喝2.5杯以上咖啡的人,罹患脂肪肝的比例較低。因為咖啡中含有大量綠原酸,不止護肝還能減少體脂肪。 (日本肝臟病學會專門醫船津和夫醫師)
最有效的方式是:瘦身。根據臨床實證,只要能減少8%的體重,就能讓肝臟回到健康狀態。輕鬆、有效又有型喔!
【相關影音】
多酚多2倍! 養肝防癌冷凍香蕉
https://youtu.be/_NGyNRWT0ms
植物界的紅寶石,洛神花清血管更健腦
https://youtu.be/dQb2L0Zx_eU
護心養肝薑黃牛奶, 2016轟動全球!
https://youtu.be/m_LDOYBXPyY
【相關文章】
他每天做這件事,4個月瘦逾10公斤、脂肪肝消失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9210
咖啡新喝法!加這3種食材,改善肝臟功能更燃脂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8708
女中醫:這樣敲膽經才真能排毒瘦身、治坐骨神經痛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900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血管炎運動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資深藝人脫線(陳炳楠)本就有腎功能問題,去年(2018年)聽信偏方,將中藥當水喝,引發腎衰竭昏迷,更併發嚴重肺炎、心衰竭等致命症狀,所幸經治療已平安出院。據統計,台灣慢性腎衰竭患者約有200萬人,洗腎人口已突破8萬人,也因此落入?洗腎之島」的惡名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其實已是早期腎病的患者,國民對慢性腎臟病的疾病認知率只有8%,埋下隱憂。本次就邀請到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替我們解析究竟台灣慢性腎臟病發生率與盛行率那麼高的原因在哪?
慢性腎衰竭5大元兇
台灣有超過9成都是慢性腎衰竭患者,洪永祥醫師說明,慢性腎衰竭是一個下游的結果,也就是有些疾病會經年累月地破壞腎臟,經過20~30年的破壞慢慢就會走向末期腎病變,達到尿毒症就得洗腎。至於有哪些疾病會引發慢性腎衰竭?他歸納出5大原因如下:
糖尿病
洪永祥醫師指出,台灣有將近200萬名糖尿病患者,約有3至4成的患者經過20、30年後會走到需洗腎的程度,是第一名的元兇。
高血壓腎病變
當血壓升高,微血管就會漸漸硬化,洪永祥醫師解釋,腎臟的小單位稱作腎絲球,血壓愈高,硬化的速度就會愈快。高血壓患者經過20、30年後,約有2成患者會必須洗腎。
慢性腎絲球炎
這就是我們常見的小便有泡泡,出現血尿、蛋白尿等族群。洪永祥醫師表示,這類患者常有家族性遺傳,有時候會整個家族來洗腎。
間質性腎病變
例如:腎結石、尿酸、痛風等,也占了一大族群。
遺傳性腎病變
洪永祥醫師舉例,像是多囊腎,又稱作水泡病,患者的腎臟會在20歲左右就長出一顆顆的水泡,因此到40、50歲就必須洗腎。
預防腎病:從避免代謝症候群開始
洪永祥醫師強調,導致台灣人腎臟生病的前兩名原因,是糖尿病跟高血壓,而再往回推,就可以發現我們應該從「代謝症候群」開始預防。慢性腎衰竭的原因多半都跟飲食、運動、身體代謝等息息相關。
「代謝症候群是一個十字路口,」洪永祥表示,當我們的內臟脂肪開始堆積(肚子變大)、血糖稍高但又還沒到糖尿病、血壓稍高也還沒有到高血壓的程度,此時若我們置之不理,不做任何改變,就很可能走上糖尿病、高血壓那條路;如果開始改變飲食、增加運動,又可以走回健康的那條路。
如何預防代謝症候群?
洪永祥醫師指出,導致代謝症候群的因素有兩個:老化,也就是代謝下降;另外就是飲食過量,超出身體的代謝功能。他說明,40歲是一個重要的分界點及關鍵期。年輕人的代謝功能旺盛,但過了40歲之後,身體代謝就開始老化。因此就要開始改變飲食及運動習慣。
然而,代謝症候群究竟是指身體代謝什麼的速度開始老化?洪永祥醫師認為,引發代謝症候群的起始點叫做「胰島素阻抗」,也就是澱粉類的代謝開始變差,而過多的澱粉熱量就會轉化為油脂,導致血糖升高、油脂變多,就會開始產生粥狀動脈硬化;血液變濃稠,血壓就會升高;脂肪一多就開始堆積在內臟,就出現鮪魚肚。
「你在40歲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讓你的身體代謝維持在年輕狀態。」洪永祥醫師說明,做法不是吃藥、吃健康食品,而是靠生活習慣。
導致代謝下降的原因
熬夜
飲食過多油鹽糖
PM2.5
喝到不好的水
過多食品添加物
活化代謝的方法
運動
喝乾淨、足夠的水
多吃新鮮蔬果
提及多吃蔬果,洪永祥醫師表示,一天至少要攝取5份蔬果(3蔬2果);但他更建議,壓力過大的成年人,或本身是慢性病、代謝症候群患者,男性一天要攝取9份,女性則要攝取到7份的蔬果。
此外,也要盡量早起,避免熬夜,因為熬夜很傷害代謝。洪永祥醫師舉例,許多糖尿病患者若前天熬夜,今天測量血糖時,通常都會突然飆高。他強調,健康之道無他,就是從平日的生活習慣改變,「恢復一個健康、幫助你代謝的生活習慣。」
傷腎的3大行為
不對的飲食
喜歡吃油鹽糖、精緻澱粉等,都十分傷腎。
用藥習慣不對
洪永祥醫師指出,台灣人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非常愛吃藥,而且是吃止痛藥。他進一步解釋,許多人吃止痛藥又不遵照醫師指示的劑量,自己額外增加劑量。甚至有些患者會吃「黑藥丸、草藥丸」,但這當中的止痛劑含量可能是4倍劑量,還含有一些類固醇,都會對腎臟造成負擔。
洪永祥醫師強調,吃藥一定要經過醫師指示,同時?該吃的藥要吃」,包括血糖藥、血壓藥在內,都是保護腎臟的藥品,一定要按時服用。
水分補充不足
洪醫師表示,台灣人不愛喝水讓他非常擔心。夏天一到,許多腎臟疾病患者就會出現,包括泌尿道感染、腎結石、中暑、橫紋肌溶解等。他說,喝水是一種習慣,每天要喝體重的3%~4%,若你是一個60公斤的人,就要喝1800~2400cc的白開水,而非飲料。
若不喝水,尿液就會結晶,產生腎結石,包括草酸鈣、尿酸鈣結石等等;同時尿液濃縮也會導致細菌感染,引發泌尿道感染;此外,不喝水就沒辦法排熱,夏天就容易產生熱傷害、熱中暑;若是運動當中又不補充水分,更容易造成急性中暑、急性腎衰竭、橫紋肌溶解等。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5月號《40歲養好腎》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778
【相關影片】
護腎,排毒不如避毒!一招降90%風險︱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37S9kQZYJFM
百大名醫愛下廚,抗癌好菜這樣料理|劉博仁醫師
https://youtu.be/zZCasRtoTzU
腎臟科醫師早餐必吃6好食 同場加映:小心6大早餐地雷︱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tZMSeSMQNHY
【相關文章】
40歲,養好腎,讓腎活到100歲!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634
10人就有1人腎臟有毛病!台灣人3大傷腎行為,你中鏢幾個?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611
一覺醒來突然中風並不是意外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7040
#洪永祥 #腎衰竭 #養腎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血管炎運動 在 血管炎飲食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八卦
血管炎是當免疫系統錯亂引發免疫反應或是產生發炎物質時,血管炎性反應及壞死的現象,常常造成血管腔變窄或阻塞,導致所供應組織缺氧病變。 血管炎運動-臉書推薦/討論/評價 ... ... <看更多>
血管炎運動 在 確診康復3週內當心血管發炎!心梗.心衰竭猝死機率增!靜脈 ... 的八卦
華陀開心法氣功護心!3招血管回春伸展操! ... 記者梁惠雯氣功名師彥寬確診康復3週內留意 血管發炎 心衰竭猝死機率增心臟驟停與慢性疾病有關過勞 運動 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