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類入住ing
沉思者雕像後方圍起來一小陣子了
原來這裡正在蓋一座「百蕨園」🌿
由生命科學系李家維教授牽線引進 #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 所培育的珍稀蕨類,包括鹿角蕨、鐵線蕨、山蘇等等,數量會有100種以上🤩
李家維教授是保種中心執行長也是發起人。他說會選在清華的這個位置設立蕨類植物園,是因為有的蕨類喜歡蔭涼、有的蕨類喜歡陽光,這裡有樹蔭也有日照,而且位在校園中人來人往最頻繁的樞紐上,再適合不過了🥳
這幾天蕨類們還在整理搬家適應環境,預計下周「百蕨園」就能正式跟大家見面囉,好期待呀😍
#飛舞吧孢子們
#照片有些是編編前兩天拍的🌲
今天再去看,大部分蕨類都種進土裡、掛上樹了🥰
#煙雨濛濛彷若置身深山中🤣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3萬的網紅WhiteGX,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喜歡影片的話 也給我留個喜歡並在下方留言區留言 我就有機會送你愛心喔! 🙌🙌🙌 ★ 點這裡『訂閱小白』得知最新影片消息 ➔ https://goo.gl/18w7vk ---------------------------------------------------------------...
蕨類植物孢子 在 農傳媒 Facebook 八卦
農委會林試所在福山植物園意外發現小葉書帶蕨的配子體,但遍尋不到孢子體,使得小葉書帶蕨這個新記錄物種在臺灣蕨類植物界成了特殊的存在,是以獨立配子體列入臺灣原生蕨類名單的第一例。
▐ 看更多農快訊👉https://lihi1.cc/EBi7r
蕨類植物孢子 在 國立清華大學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Facebook 八卦
😎在這裡,花只是配角......
旺宏館沈思者身後的松樹林下,最近多了好多優美的蕨類植物,到底要做什麼呢?大家也好奇很久了吧!
10月底編編跟大家預告過,生命科學系李家維教授從 #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 移植近百種珍稀蕨類,現在都已平安住進松樹林下,還設計了美麗的孢子雕刻玻璃帷幕來呵護這些嬌客,這座蕨類在清華的幸福棲地,名叫「百蕨園」,今天正式開幕。
在百蕨園開幕典禮前,原本還飄著雨,然而預定的時間一到,竟瞬間雨過天晴。植物們在微微露臉的陽光下生機勃勃、綠意盎然,彷彿正為開幕的這一刻舒展出最美姿態🌿
賀陳弘校長在早上的開幕典禮說,在疫情肆虐時代,沉思者一定在思考著人類的未來、永續的方法,他背後的百蕨園正好可以當作他思想的泉源🤔
百蕨園內的蕨類以台灣原生種為主,包括烏來鳳尾蕨、細葉鳳尾蕨、對葉鐵線蕨、梅山口鐵線蕨等,還有一棵瀕臨滅絕的「伊藤氏原始觀音座蓮」✨
沒錯,不用到深山或植物保種中心,美麗的蕨類就是離我們這麼近😍
希望 #保存生物多樣性的使命 如隨風飄散的蕨類孢子,在大家心中萌芽🌱
#感謝力旺電子董事長徐清祥夫婦認養贊助
#編編好喜歡梅山口鐵線蕨的掌狀複葉
#不能錯過的還有玻璃帷幕上的孢子彩雕💕
#夜晚的百蕨園也很漂亮哦,編編曾在晚上路過百蕨園,看見霧氣繚繞、彷若仙境。這如夢似幻的場景,噴的不是煙也不是乾冰,更沒有誰在拍電影,是造霧機在為蕨類植物保濕啦🤣
🔎預計未來每個月會有2次專人導覽服務,請密切鎖定百蕨園網頁:
http://ferns100.life.nthu.edu.tw/
💜清華首頁故事:
https://www.nthu.edu.tw/hotNews/content/1002
🎥看影片搶先認識剛入住清華的蕨類朋友👉👉👉https://youtu.be/5HoHZw6Q7z8
蕨類植物孢子 在 WhiteGX Youtube 的評價
喜歡影片的話 也給我留個喜歡並在下方留言區留言
我就有機會送你愛心喔! 🙌🙌🙌
★ 點這裡『訂閱小白』得知最新影片消息
➔ https://goo.gl/18w7vk
----------------------------------------------------------------------------------------------
➔模組列表 : https://bit.ly/2VzqPMQ
➔模組翻譯 : http://grant88.pixnet.net/blog/category/1832230
☀ 找到我
➤Plurk ➔ https://www.plurk.com/meow12120
➤ Facebook ➔ https://goo.gl/RBDk1e
➤Twitter ➔ https://goo.gl/uc41dP
----------------------------------------------------------------------------------------------
☀ 後製夥伴
➤ 後製 ➔ adobe Premiere Pro
➤ 錄製 ➔ Action!
➤ 縮圖 : 翼 ➔ https://goo.gl/BzXbnD
➤ 剪輯師 ➔ 冷媒
➤ Music ➔ youtube工作室
----------------------------------------------------------------------------------------------
✴ 最後
♥ 假如喜歡我的影片可以按個喜歡 Like! ♥
✔ 想追蹤我的影片動態可以點訂閱喔!✔
#小白 #Minecraft #末日生存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2phsaEAegM/hqdefault.jpg)
蕨類植物孢子 在 熱血阿傑黃仕傑Gallant Man Youtube 的評價
📌阿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hijak0526/
📌阿傑FB➤https://www.facebook.com/Huang0526/
📌阿傑YT➤https://www.youtube.com/user/shijak0526/
這裡有各種跟生態相關的影片
歡迎大家一起來上超狂生態課
@熱血阿傑黃仕傑Gallant Man
熱血阿傑的演講與邀約
現在是三立都會台
外景實境節目『上山下海過一夜』主持人之一
演講對象:國小,國中,高中,大學,教師研習,親職教育,社區再造,林務單位、國家公園教育解說訓練(在職與志工)。
➡️演講主題⬅️
特定生物專題:
昆蟲世界大驚奇
國內外鍬形蟲
國內外螳螂
神奇的角蟬
吃蟲行不行(昆蟲上菜)
昆蟲超能力
盔甲武士-甲蟲
不可思議偽裝生物
台灣原生蘭
世界各地生態旅遊:
跟著熱血阿傑找動物
秘魯
馬達加斯加
澳洲
東南亞各國
專論心得:
親職教育課程
生命態度教育
人生翻轉勵志
雨林探險
地區:台灣本島、外島皆可(交通費另計)
海外地區由「自然野趣」統籌辦理。
自然創作專題:私訊細節
親子共學班可組團報名:每堂課兩小時(看課程內容排定,室內課程與戶外觀察皆可),親子上限8對(小朋友上限10人),學員年齡限制三歲以上,最好的配置就是三到五歲 or 四到六歲、六至九歲、九至十二歲這樣,雖然混齡也可以,但平均年齡較能均衡學習。室內需自行準備場地(需有投影機或播放設備,黑板或白板)。
(目前開放新竹以北,或搭配我的其它行程)
時間細節請私訊聯絡也可Email:shijak0526@gmail.com
2019個人介紹
姓名:黃仕傑 人稱:熱血阿傑
入圍第53屆金鐘獎最佳兒少節目主持人
1973年生於台北,從小不愛念書成績總是吊車尾,只喜歡觀察自然、飼養動物,僅完成國民義務教育,即投入就業市場。金門退伍當年因工作傷害,右手4隻手指遭截肢,反成為人生轉戾點!再度回到心中嚮往的生態世界,努力自學台灣原生動、植物知識。十多年來造訪東南亞、非洲、南美洲、澳洲各國,深入杳無人煙的熱帶雨林,紀錄森林現況,並拍攝植物、動物原棲地照片、影片於網路各社群平台推廣生物之美。曾任科學委員會生態影片昆蟲行為顧問、台灣大學國科會計畫助理、嘉義大學昆蟲館計畫助理、生態節目台灣全記錄生態講師,生態節目「好好玩自然」生態講師兼任主持;帶領親子走入自然觀察並專心於自然生態攝影、寫作,並隨時於各社群發表自然觀察經驗。
專欄:
國語日報科學版
經典雜誌
遠流科學人
中研院數位島嶼網站
各林區管理處、國家公園解說志工訓練講師
國家地理雜誌生態營隊 講師
孤獨星球自然觀察營隊 講師
自然野趣教育機構昆蟲 講師
野性中國 野生動物攝影訓練營 導師
著作:
2008『長戟大兜蟲』(親親文化出版)、
2012『昆蟲臉書』(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2『霸王甲蟲小百科』(人類智庫出版)、
2013『帶著孩子玩自然』(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3『蕙蓀林場100種常見的昆蟲』攝影作品(國立中興大學林管處出版)、
2014『超震撼甲蟲王』(人類智庫出版)、
2015『螳螂的私密生活』(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6『鍬形蟲日記簿』(紅樹林出版)、
2017『好家在森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8『甲蟲日記簿』(紅樹林出版)、
2018『昆蟲上菜』(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9『鍬形蟲日記簿新版』(紅樹林出版)、
2019『不可思議!讓你猜不透的生物偽裝術』(幼福文化出版)、
2020『甲蟲日記簿二』(紅樹林出版)
預計2021/04『植物日記簿』(紅樹林出版)
康軒文教-國小六年級下學期第五課課文「馬達加斯加 出發!」作者
阿傑的手怎麼了?
⬇️點入連結就知道⬇️
https://youtu.be/gV2GUQoVjug
蘋果日報:
專家學者鑑定後,認為協助田野調查工作的黃仕傑從發現到採集研究貢獻極大,因此以其名命名。『仕傑擬迴木蟲』
新發現! 墾丁現3擬步行蟲 | 即時新聞 | 20150121 | 蘋果日報
黃仕傑flickr:shijak0526
黃仕傑頻道:熱血阿傑
黃仕傑微信:shijak0526
黃仕傑微博:黃仕傑TAIWAN
習慣使用攝影裝備:
佳能5D3
佳能100mm f2.8L 微距鏡
佳能17-40mm f4L 廣角鏡
佳能MP-E65 f2.8 五倍超微距鏡
圖立10-17mm 魚眼鏡
適馬150-600 f5.6 長焦鏡
佳能600EXII 閃燈
佳能430EXIII閃燈
佳能MT-24 微距雙閃燈
DCR-250 微距鏡片
習慣拍攝影片剪輯裝備:
iphone 8+
iphone X
iphone XS
MAC PRO
#甲蟲日記簿
#鍬形蟲日記簿
#好家在森林
#昆蟲上菜
#螳螂的私密生活
#帶著孩子玩自然
#不可思議讓你猜不透的生物偽裝術
#甲蟲軍團
#霸王甲蟲小百科
#昆蟲臉書
#iphoneXS拍攝
#自然野趣
#shotoniphone
#insec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tOot0j9ADY/hqdefault.jpg)
蕨類植物孢子 在 孢子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孢子 囊編輯 ... 孢子囊是植物或真菌製造並容納孢子的組織。孢子囊會出現在被子植物門、裸子植物門、蕨類植物門、蕨類相關、苔蘚植物、藻類和真菌等生物上頭。 ... 小孢子囊是 ... ... <看更多>
蕨類植物孢子 在 蕨類的構造 的相關結果
常見的蕨類植物. • 包住孢子囊群的構造稱為孢膜。 • 可分為無孢膜、假孢膜及真孢膜三大類。 • 假孢膜由葉緣假冒,真孢膜由葉表皮形成. 鱗蓋鳳尾蕨:用葉緣反捲. ... <看更多>
蕨類植物孢子 在 蕨類植物淺說 的相關結果
蕨類 是不開花,不結子,而用孢子繁殖後代的植物。蕨類除了用孢子繁殖外,也可以用分株的方法進行繁殖。大多數的闊葉蕨類,可以簡單的從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