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八月八日之後,長文 - 慈善工作的學習
從2009年八八風災後,我就很少在父親節祝賀別人父親節快樂,一方面當然憶起自己的父親,尊敬與思念的感受比起快不快樂的情緒更多,另一方面因為在2009年八月八日發生的莫拉克風災奪走很多人的父親,很多人的幸福,成為許多人的傷痛,我當年曾前進第一線,親眼目睹,令人心痛。
當年八八風災後,在各界的建議下,希望土地休養生息,最後選擇捐贈有機農場給高雄市政府,也就是現在大家所知的永齡農場。由於風災剛過,要照顧初始又沒有收入的農場,對政府財政來說無法負擔,所以高市府又委託給永齡基金會,基金會再委給專業公司經營,損益都由基金會支持,但在合約中就設定未來條件成熟後,要為農民成立合作社或自治團體,以農民自立為最終目標,而我也為農場加了一個前題,要能營利才移轉,希望最終能提供一個足以自立的環境,這段路一走超過十年,硬體建設相對容易,但觀念,技術,制度,系統,科技應用,農業生技,樣樣不容易,隨著時代的改變,農場也與時俱進成為「農業互聯網」和「農業生物科技」的實驗與應用基地,如今一般大眾對莫拉克風災的記憶模糊了,遺忘了,農場才終於迎來轉型的日子,莫忘初衷。
過去每年鴻海的年終園遊會就是我見到永齡農場好朋友們的機會,其間也有幾次到農場,還親手種了玉米,聽說長出來的玉米比我們農場農友們種的矮了近1/3,他們種田的專業還是比我厲害多了。
農場的有機餐非常好吃,我每次去都可以多吃好幾碗飯,除了玉米,水果也很好,青菜更清甜,經過十年,媒體寫說「功成身退」,從一片荒蕪到現在,說退其實不太對,更準確的說法是「功在農友,永齡長伴」,回到農民自立的初衷很重要,但基金會仍要提供以成功為目標的協助,以及對「永齡」這個品牌的把關,因為現在除了對農場的責任,還要對消費農場產品的消費者負責任。
如果說現今的農場能算有些成績,投入的資源金錢固然重要,但錢大多時候不是事情成功的關鍵,也有時成為阻力,所以該感謝的是十多年來曾為這塊世外桃源付出的夥伴,朋友,更感謝的是每次去農場都受到當地朋友的熱情接待,農場的產品這些年也讓我,我的母親,我的家人吃得安心健康。
經過媒體報導,回顧多年來或現今外界有些不了解而誤會之處,一併和大家做些說明,也是我檢視一個慈善捐贈在做法上有什麼值得留下的學習:
1 農場是個捐贈案,郭台銘或永齡從頭開始並不擁有這裹的任何一塊土,一顆石頭,只是懷著為台灣受災後的地方做點事的初衷,經過10多年,仍是以協助農民自立為最初也是最終的目標。經營十年後,農場準備由農民自主經營的合作社來接手營運,許多人滿懷期待與欣喜,因為當老闆如果做得多做得好都能反應在收入上,不再只是一份固定薪資;然而也會有人因為年紀大,因為志趣不同,因為各種原因不再加入,我想如果未來能換來更多年輕人、更多新血、新觀念,也能讓農場超越救災的意義,再進而成為新農業的創生地。
2 再來談談過去,農場建立初始,有些人認為農場應該用大開放的態度,接納更多的人進農場工作,10多年間,農場人數最多的時候大約150-160人(其實台灣並沒有雇用這麼多人的農場),六成以上是當地災民,比起受災者,我相信這個數字不算多,但救災重建是政府主導,做整體性的計劃,當時不管是政府預算,民間捐款無數,不論是政府或其它民間單位也都有不同的救災振興專案,永齡農場只是其中一項,農場人數有所限制實屬必然,在農場初始經營的5年,取得有機標章,改良土壤,教導技術等等,基金會對農場的補貼捐贈每年超過5仟萬。就算在政府莫拉克風災特別條例施行結束後,永齡仍持續為農場提供協助。
3 農場初始的制度選擇?農場興建初始,有些聲音說這麼大的空地,若不是雇用大家做事,那就開放給大家來分地耕種,也說是政府的承諾?關於土地使用,其實基金會長期與政府溝通,因為這塊土地是台糖的,是由我們捐款高雄市政府成立基金,再由高市府向台糖承租土地,台糖嚴格規範這片土地不可以分割,不可以轉租,土地使用並非永齡可以自行決定,再加上當初是一片荒地,又以有機耕㮔為目標,在十多年前有機觀念不足,技術不足,相關設施也未經考驗;這麼多年來也曾經檢討當年是否應該直接開放,將土地化整為零,或許永齡就無需承擔這十多年來的責任,但一個決定將改變一個樣態,當年災後若是成為零散小農的集合體,可能無法貫徹責任種植也無法堅持有機耕作的目標,最後成為了其它樣貌,不敢論斷好與壞,觀點不同,就有不同的可能性。但凡事都在過程中摸索,決定後承擔,雖無法盡如人意,也永齡也盡力而為。
4 一路走來,選擇的人事物都有可檢討之處,在方向上適當做出調整,遇到困難積極解決,創造的過程就是一個跌跌撞撞的過程,最重要的是不能失去面對的勇氣,如今這台灣屬一屬二的有機園地,也讓對友善農業,科技農業投入者有一個可發揮的地方,外界善意的建議多傾聽,但也無需事事隨著起舞。
5 談未來,從今年9月到明年7月,是基金會協助農民合作社的輔導期,到明年需進行相關制度運作的檢討,我想最終能成功才是重要的,成功的定義在於農場是否能持續為在此工作及合作的農友帶來合宜的收入,農場是否能持續為社會大眾帶來值得信賴的產品,這是永齡和農民一起努力的目標,在能達到這兩個重要指標,農場才能永續經營。外界許多過於簡化的推測,我想並不必要,外界過度的期待或檢視既不公平也不現實,現階段只是先達成由公司型態轉變為農民合作社型態的自立第一步。
6 每年八月八日多少都會有媒體追踨報導農場現況,今年剛好在經歷轉型,媒體報導礙於篇輻及有些簡化的標題,帶來一些誤會,更甚還有想太多的猜測,說什麼此時的消息剛好碰上高雄市長補選,有無政治意涵,在此特別聲明,八八風災是台灣人的傷痛,永齡農場歷經十多年,不管是誰執政,幫助災後復興,地方創生,台灣農業現代化,科技化,做法可以討論,但方向一定是正確的,希望大家不要以廉價的口水或凡事政治化的立場去解讀,台灣需要耐著性子做實事,在這件事上不應有政治立場。
日本二宮導演在農場拍攝記錄片,以莉 高露 這首主題曲深深打動我心,分享給大家。其實農場還有很多故事,未來有機會再陸續和大家分享。
https://m.youtube.com/watch?feature=youtu.be&v=bkptG0e8DMg
另外壹電視也有對農場轉型的報導,AMANDA的訪問內容,@劉宥彤
我覺得有一點不太同意,我光興建的時候滿天風沙就去了不只一次,對農場我雖不完全了解,但投入既多也覺得費心,那有什麼說丟給她我不管,她不了解我主要還是要求她要全心投入,別想著後退的說法。但報導中有很多農友的故事,其中有人學了技術能種芭樂養五個孩子,了不起,所以說行行出狀元,自助人助天助,大家可以看看這些災後重生的故事,對人生會有很大的啓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Lxr4l8Hq0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2.10.15 預算總質詢 近年來大小天災不斷,政府對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以2004年的七二水災而言,通過了水患治理計畫,編列了1,160億的特別預算,2009年莫拉克風災編列了1,200億的特別預算。付出這些慘痛的代價的背後,其實是有原因的。 在陳冲院長上台後,積極將「國土計畫法」和「行...
「莫 拉克 風災 之 原因」的推薦目錄:
- 關於莫 拉克 風災 之 原因 在 郭台銘 Facebook
- 關於莫 拉克 風災 之 原因 在 第四維度 Photography Facebook
- 關於莫 拉克 風災 之 原因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 關於莫 拉克 風災 之 原因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 關於莫 拉克 風災 之 原因 在 林佳龍 Youtube
- 關於莫 拉克 風災 之 原因 在 莫拉克颱風致災原因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莫 拉克 風災 之 原因 在 莫拉克颱風致災原因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莫 拉克 風災 之 原因 在 莫拉克颱風致災原因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莫 拉克 風災 之 原因 在 【13年前那場莫拉克颱風土石流110秒吞噬小林村】@r-chen ... 的評價
- 關於莫 拉克 風災 之 原因 在 莫拉克颱風致災原因 - 台灣觀光指南 的評價
莫 拉克 風災 之 原因 在 第四維度 Photography Facebook 八卦
#火花羅來講古
#車種分流阿不就含棒棒
最近高屏大橋禁行機車的事件不斷浮出檯面,早幾年因為漠視機車通行權益篤信車種分流,結果導致機車道過小車禍不斷只好在前陣子封橋改建
-
但是回顧到2000年的20年前,初代高屏大橋其實是沒有現在的實體快慢分隔島形式,而是採用類似雙園大橋的形式確保機車通行安全,只是那個美好的年代隨著高屏大橋無預警的斷裂而煙消雲散
-
是的,2000年以前的第一代高屏大橋曾經發生過斷橋事件,與其他受颱風洪水造成的斷橋不同,高屏大橋斷橋事件是發生在風和日麗的下午,高雄端的橋面長達100公尺直接塌落在河床中,而發生的原因有一說是盜採砂石,也有人說是碧利斯颱風造成橋面受損而導致斷裂
2006年6/09,台三線連接苗栗與台中的蘭勢大橋因豪雨導致橋墩下陷、橋面斷裂,當時差點造成一輛小客車墜河
2008年,兩年前斷橋事件讓用路人險些墜河的事件很明顯政府機關並沒有學到教訓並且從中改進,9/14后豐大橋因辛樂克颱風而崩塌,當時因為封橋不及而造成數台車落水,最後釀成2死4失蹤的重大事件,至今仍有一名受害者找不到遺體,當時民間有提議希望能夠開放該段國道讓摩托車不用繞遠路通勤,但是被高公局以安全理由駁回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台灣的政府沒有死多一點人都不知道要改善,隔年2009年的88風災中莫拉克颱風帶來驚人的豪雨,全台一共12座橋梁遭到大水沖毀,當時肩負串起高雄與屏東之間重要橋樑的雙園大橋也在破世界紀錄的暴雨中應聲斷裂,造成六車十人連同橋面一起消失在滾滾洪泥中
-
但是橋瘟不只是橋瘟,就跟武漢肺炎不只會感染蝙蝠一樣,2010年4/25日國道三號基隆七堵段無預警發生走山事件,造成四人罹難,而本次事件與其他事件不同,國道走山日期間完全無風無雨,後來調查研判是地錨鏽蝕加上地下水滲透造成,而時日交通部長的毛治國也上述三起重大交通事件而受到社會普遍質疑,只是後來還能夠高升行政院副院長那又是另一個故事
#前陣子有人跟我說毛治國當交通部長比較好
#靠北喔要不要去查一下國道走山當時他講了什麼話
-
回到高屏大橋,高屏大橋於2007年後全面改建,從原本的雙線快車道加上一線機車優先道變成極為可笑的三線快車道加上一條窄得要死的機車優先道,這種車種分流策略原本照官員學者的說法應該是安全無虞,但是卻因寬度過窄而造成機車事故頻傳,一年至少發生50起車禍,最後又花了民脂民膏去拓寬
有趣的是,同樣是斷橋改建後的橋樑,採用雙線快車道一線慢車道(僅最內線一線禁行機車)的雙園大橋卻一直以來都無明顯重大事故,而蘭勢大橋跟后豐大橋更是沒有慢車道設計的混合車流設計一樣安全無虞,更是重重的打了『車種分流才安全』學派的臉
最後呼籲台灣類似的重大交通工程,要建造之前請好好的跟機車用路人溝通,不要自以為是的設計出一堆屌樣車道,賠上一堆人性命之後才又花納稅人的錢改建,你們可以找二輪媒體聊、找我聊,只要不要找藍藍路董建一聊,保證都可以打造一個四輪二輪和平共處的安全用路環境
#還有個三鶯大橋我懶得講
#棒棒糖插了又拔插了又拔當你是在拍A片嗎
======================================
『林北刁民』貼紙熱賣中
https://sho.pe/SE7SB
莫 拉克 風災 之 原因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八卦
#評論【當大旱、雨災接連而來,水資源管理不是只有建水庫一招】
今年上半年台灣遭逢百年大旱,是有紀錄以來降雨量最低,台中地區早早撐不住,4月初開始「供五停二」分區供水策略,直到6月梅雨挹注才終結無水可用的日子。然而降雨量最不平均的南台灣,明明南化水庫也快見底、高屏溪攔河堰供水量只剩四分之一,但一直都沒有發生停水的紅色警戒,為什麼?高屏溪沿岸,枯水期仍能穩定供水的「伏流水」及地下水井等設施是其中關鍵。
台灣取伏流水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23年屏東林邊溪的二峰圳,百年來穩定提供當地生活與農業用水,成為屏縣重要文化景觀。高屏溪最早的伏流水取水站也從日治時期建置,政府曾一度想以水庫建設取代,直到莫拉克風災後才又重新規劃,其中兩個取水站2020年才竣工,每日最高可提供79萬噸民眾用水,並在這次的大旱中,更體現伏流水工程對水資源管理的效益。
伏流水設施跟水庫相比,有何優劣差異?全台灣都可以做伏流水工程嗎?在極端氣候時代,為了不再為無水所苦,在開發泉源之外,也應深度改革用水的經營管理……https://bit.ly/3mM8UDn
★提供觀點,促進思辨,#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地球公民基金會 #水資源 # #伏流水 #報導者
莫 拉克 風災 之 原因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評價
2012.10.15 預算總質詢
近年來大小天災不斷,政府對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以2004年的七二水災而言,通過了水患治理計畫,編列了1,160億的特別預算,2009年莫拉克風災編列了1,200億的特別預算。付出這些慘痛的代價的背後,其實是有原因的。
在陳冲院長上台後,積極將「國土計畫法」和「行政區劃法」列為優先法案。但依照目前這兩個法案的設想,仍然無法落實中央防災救災預算,和國土保安永續發展的目的。
原住民鄉土地面積大、人口少,在民選制度下,原住民的選票不足以影響縣市首長的產生。於是,縣市首長往往將中央統籌分配款,挪用到人口多選票多的都會區,而這些款項甚至含括了防災救難、保育山林的預算,導致原鄉基礎建設殘破不堪、災害頻傳,原鄉在目前地方制度底下的處境就是如此的不堪。
所以本席堅持「行政區劃法、國土計劃法及原住民族自治法草案 」行政院一定要併案討論。
假若把國土計畫法中的「中央山脈保育軸」單獨劃成一個行政區,直屬中央,而這個行政區也正是原住民三十個山地鄉(區)的範圍,讓保育軸行政區明確,同時讓原住民族落實自治,並負擔起保育山林的責任,這樣是不是更能將中央的資源,直接投入到防災救災與國土保育之中,而不被挪為他用,台灣土地與人民的安全,才能更好的永續的發展下去呢?
莫 拉克 風災 之 原因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評價
立法委員林佳龍今(2)日在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審議「農業部組織法草案」中質詢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林佳龍委員強烈建議農委會,應趁此波組織改造,將防疫的平行單位重組為一個事權統一、分工明確的單位,讓家禽家畜等疫情訊息可以透明公開,才能達到防疫的積極效果。
林佳龍委員表示,深究許天來隱匿禽流感疫情,一手遮天的原因,與衛生署當年防疫不力的情形相似,農委會所轄的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行政)、家畜衛生試驗所(檢驗)、畜產試驗所等平行單位,宛如多頭馬車,各行其是或相互競爭,造成疫情和防疫工作均無法透明。林佳龍委員也舉1998台灣爆發腸病毒疫情為鑑,預防醫學研究所驗出病毒,卻遭防疫處否認,預防醫學研究所和防疫處屬於平行單位,平日互不往來,致疫情無法公開透明,事權混亂。而衛生署轄下原有預防醫學研究所(檢驗)、防疫處(行政)、檢疫總所(負責第一線防疫,如各地港口、機場),當時詹啟賢整合三者,設立疾管局。林佳龍委員回憶疾管局成立後,疫情訊息均公布於網站,公開透明化,一旦發生異狀,便即刻檢驗,並根據結果啟動防疫,未來2012年衛生福利部成立後也將更名為疾病管制署。
林佳龍委員接著表示,行政院曾成立跨部會「行政院禽流感防治聯繫會議」,由陳建仁院士擔任召集人,農委會、衛生署、國科會均納入該組織運作。若發生禽傳禽的疫情,由農委會主導協調,若發生人傳人的疫情,由衛生署主導協調。但是此會議並非「常設」的機制,各機關都怕對方先說出疫情,會互相否認抵制。也由於衛生署無法得悉禽流感的狀況,補救措施便是讓農場或牧場工作者,如養雞、養豬戶接受疫苗施打,以防禽流感一旦傳染給人,加上人自身的流感病毒所造成基因重組的現象,出現人傳人疫情的狀況。
林佳龍委員強烈建議農委會,應趁此波組織改造,將這些平行單位重組為一個事權統一、分工明確的單位,讓家禽家畜等疫情訊息可以透明公開,才能達到防疫的積極效果。林佳龍委員表示,防疫應視同作戰,2003年,李明亮署長曾負責統籌行政院SARS防治及紓困委員會,以因應疾病所造成的疫情。面對疫情,應設置如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的跨部會組織,由行政院副院長以上層級擔任召集人,有專責人員負責聯繫、執行及督導工作,定期召開會議,將相關部會和研究機構納入其中,才能避免類似隱匿疫情的狀況再次出現,也可讓國家的防疫體系更加完備。
林佳龍委員表示,農業部幾乎每個單位都有附屬機構,農業政策之訂定以及農業預算之分配及其執行,一直欠缺嚴謹的經濟分析基礎。常見政策措施之執行,效果相互抵銷、制度沉疚一成不變;預算分配,也一再墨守成規,是否有必要將行政法人「國家農業研究院」改為附屬機構?
林佳龍委員也指出「水利會」為公法人,執行的業務幾乎都是公務預算,改制轉型為公務機關,也可免除被政黨黑手染指、久為詬病的缺失,農委會可研議將現有十七個「水利會」納入成為「農村及農田水利署」的「分署」。
莫 拉克 風災 之 原因 在 莫拉克颱風致災原因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八卦
(2021),提出莫拉克颱風致災原因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冠疫情、城鎮韌性、公衛危機、大安溪流域、空間分析。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農學院農學碩士在職專班詹明勳 ... ... <看更多>
莫 拉克 風災 之 原因 在 莫拉克颱風致災原因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八卦
(2021),提出莫拉克颱風致災原因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冠疫情、城鎮韌性、公衛危機、大安溪流域、空間分析。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農學院農學碩士在職專班詹明勳&nbsp;... ... <看更多>
莫 拉克 風災 之 原因 在 莫拉克颱風致災原因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八卦
(2021),提出莫拉克颱風致災原因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冠疫情、城鎮韌性、公衛危機、大安溪流域、空間分析。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農學院農學碩士在職專班詹明勳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