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家英國買房日記ep1:老屋的美麗與哀愁】
原本第一篇Q家買房日記要來寫我們這次的購屋經驗和過程,但昨天好多人看到我寫說這間房子屋齡有70年,都驚訝地問:「70年老屋要怎麼住?」「看起來怎麼還這麼新?」 為了解答大家的疑問,所以我決定今天先插播一則 #英國老房的美麗與哀愁
必須要說,英國人的居住喜好和台灣真的很不一樣。在台灣,愈新的建案愈受歡迎、價格也愈高昂;可是在英國,卻是老房子更受到當地人喜愛,尤其是百年以上的維多利亞時期(Victorian)和愛德華時期(Edwardian) 房屋,甚至是歷史更悠久的喬治亞式(Georgian) 建築。這些被歸類成Period Home的房子,古老的特色在賣房時反而成為一大賣點,在精華地段更是價格連年翻漲,相當保值。Q姐對於住在有樓梯、有前後院的House可說是期待已久,因為她的同學全部都是住在這種房屋,可見外國人對於老屋有多喜愛。
不過,畢竟我跟DDC都是台灣人,一開始我們在看房時,還是傾向買新蓋的House,覺得新房子整體來講方便省時許多,傢俱搬一搬即可入住,也不用考量到太多裝潢和修繕問題,又比較節能保暖。 可是看了一大圈,真的都找不到滿意的,主要原因大概是我看的區域 新、舊House的比例實在差太多,新蓋的房屋就這麼幾間選擇,不是格局不好(切成太多層,每層都小小的),不然就是旁邊臨近地鐵鐵軌、馬路或被大型建築包圍,而且價格也很貴。所以後來我們決定放棄新建案,開始瘋狂看老屋,這一看不得了,真是愈看愈喜歡,最後還真的被我們買下了在英國老房裡算年輕的二次戰後70年老屋。
上面說了這麼多,好像還是沒有回答到大家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英國的老房子這麼受歡迎呢?」 最簡單明瞭的回答,就是英國老屋蘊藏人文歷史的軌跡,充滿了Character (風格特色),從外觀、建材到內部設計,每間老房子都有著它們獨特的背景和風味,就算經過多次翻修,多數的屋主還是會把這些特色給保留下來,比較經典的像是壁爐、馬賽克窗、圓弧踢腳板、線板刻花、挑高天花板等。必須要說,這些經典設計都很費工,想像那些雕刻,實在很難大量複製啊。
也因為這些具有歷史年代久遠的房屋建築實在太多了,所以時至今日,英國的老屋翻修技術已相當純熟,從Builder、電工、木工、防潮除蟲、結構專家、色彩顧問... 分工超細。這也是為什麼房子已經有百年的屋齡,狀態還是可以維持這麼好,因為每任屋主都很願意費心費工在修繕房子上,很多老屋更是一踏進去別有洞天,高級時尚到不行,完全無法想像它是一間古蹟(當然,年久失修的鬼屋也是蠻多的)
此外,由於英國老房早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就已經建好,所以這些房屋多半座落於精華地段,街道整齊,房屋外觀相似,一整排看上去相當賞心悅目。也難怪在寸土寸金的倫敦,要找到新建的House這麼困難,因為根本已經沒有什麼土地可以蓋新社區了阿。
以上落落長的英國老屋解說,希望有回答到大家的問題。不過,老房子畢竟是老房子,大大小小的破損瑕疵還是很多,而且好冷(我這兩天去新家整理,因為不知道暖氣怎麼開,整個被冷到),需要花時間好好整理一番,這就待之後的Q家裝修日記來慢慢分享囉。
最後來分享我們這間老屋的一些特色,看久了真的覺得還挺迷人的哩 #我變了
——
以後要看這系列請鎖定 #Q家英國買房日記
同時也有2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的人文特色受到不少外國人的嚮往,有世界各地的人都紛紛來台旅遊和移民。這一次就讓來台多年的德國人、韓國人、瑞士人、阿根廷人來聊聊,覺得在台灣最喜歡、感到自在的四件事。竟然有外國人會因為這件事而來台灣? 台灣的熱情讓他們留了下來,而最近的的防疫結果更加讓世界看見了台灣。希望每一個人都能,珍惜我們的...
英國人特色 在 陶傑 Facebook 八卦
英國首相莊漢生對待中國武漢病毒,準備採取達爾文式的放任政策。因為國內醫療福利系統無法承載巨大染病人口,不如不理,任由病毒蔓延,令國民自行「出現抗體」,稱為Herd Immunity。
首先,英國政府如何確定在大面積國民感染後人體會自行產生抗體?愛滋病毒和伊波拉已經盛行30年,人類有無抗體?
第二,英國政府認為感染武毒死亡的以七十歲而本身現有疾病的老人居多,此等人口可以犠牲。此一年齡歧視和病患歧視政策,與納粹德國認為猶太族裔可以淘汰滅絶相同。
英國政府估計,會有六成人口感染病毒。全國人口六千五百萬,六成人口為四千萬,死亡若以百份之二計,將有八十萬平民死亡,與邱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轟炸德國漢堡和德累斯頓平民死亡人數相同。
但若醫院將感染者當做流感而拒醫,有如中國湖北武漢對待病人政策,令其自行在家中服藥,最終死亡人數不只2%。缺乏醫療藥物的伊朗,死亡比率接近兩成,意大利也在上升。
誰有權決定這八十萬人應該死?若以六成比例計算,英國警察、軍隊、英國政府內閣官員、公務員,最終也有六成染病,無法上班,包括莊漢生本人在內。經濟停頓,政府會面臨癱瘓。
莊漢生此舉,是仿效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的焦土政策。但第一次世界大戰突如其來,武漢病毒卻早已在中國、香港、台灣,兩個月前已經成為人命實驗場,英國和歐洲一直在作壁上觀,而且取笑香港人戴面罩的衛生行為。
不錯,香港人平時不衛生,香港的食肆茶餐廳也相當骯髒。但香港人經過沙士,也去過日本旅行,疫症流行時,會全民上下非常自律,清潔衛生「日本化」。太平盛世,疫症流行,香港人的生活習慣各趨極端,這是香港社會的國情特色。
英國在殖民主義和戴卓爾夫人時代,也擁有此一高度自覺,因為英國人當時統治印度和非洲,對於熱帶病之蔓延深有研究。正如台灣,曾經有日本殖民領導,日本總督後藤新平,對於台灣早年的瘴厲和病毒,十分重視,邀請英國衛生專家鮑敦(William Burton ) 來台灣,為台北等城市設計下水道,防止病毒蔓延。今日台灣高度的防疫意識,即來自大正時代日本殖民地衛生管治的殘餘記憶,加上不相信中國及其控制世衛組織,因此台灣反而成為國際抗疫典範。
英國年輕一代,是戴卓爾夫人下台後的一代,他們缺乏歷史記憶,看「真的戀愛了」(Love Actually ) 那類現代Feel Good 童話長大,左膠大愛包容思想病毒,對於「隔離」,首先想到是法西斯式的管理,在他們眼中,不自由、毋寧死,Londoners 在倫敦,以不戴口罩、披一條領巾在風中飄揚、騎腳踏車去金融城的銀行上班,自我感覺非常的優越和有型。
首先,左膠排斥亞洲人戴口罩,但支持穆斯林婦女着黑色罩袍的「衣着人權」。
其次,首相莊漢生說他喜歡看七十年代災難片「大白鯊」(Jaws) ,他認為其中那個沙灘經理,即使看見海裏有鯊魚,也拒絕關閉沙灘,讓人自行展開達爾文式的生存,是最佳的管理方式。
但電影「大白鯊」這個海灘經理角色,是編導批判資本老闆短視自私的負面人物,正因為看見鯊魚也不封閉沙灘,才是血腥悲劇的因由。導演史提芬史匹堡,看見英國首相這樣詮釋他當年的電影,一定笑甩牙骹(He must be laughing his jaws off) 。
英國和歐洲眼睜睜的看着武漢病毒已經在東亞長達三個月,但全無防範,眼巴巴的看着病毒在意大利登陸,吞噬一個歐洲國家。如同前首相張伯倫眼看着希特拉在歐洲擴張,依然一事無為。
那時候,早有一個邱吉爾看出危機即將來臨。現在這位金毛首相,卻自稱是邱吉爾迷。
病毒並不可怕,不論東西方任何一個國家,腦袋出現殘障的領袖才可怕。
莊漢生讀英國寄宿名校伊頓,後讀牛津。伊頓教出這種「天才」,香港的家長,明天若仍有膽將子女送去英國寄宿學校,伊頓公學即使取錄,也應該永久剔除。
英國人特色 在 QQmei Facebook 八卦
從蘇格蘭旅行回來後,最近又開始積極看房。所以生活沒別的,就是賞屋賞屋再賞屋,很多朋友說喜歡看我分享房產(不是產房)相關,那今天再來聊聊關於英國的房產小知識吧!
今天聊的主題是 #百年老屋
在英國住這幾年下來,我發現英國和台灣房市最大的不同是:「屋子愈老愈值錢」。 走在街頭放眼望去,幾乎所有的House 都是百年歷史。其中最受倫敦人歡迎的房型,一是Victorian house(維多利亞女王時期的特色建築),二是Edwardian house(愛德華時期建築)。這些所謂的Period home,在英國賣房時都會特別標註出來,因為既值錢又吸引人,尤其是內部有全新翻修裝潢過的物件,基本上都是超級搶手,大家搶著買!
剛來到英國時,我完全無法理解為何英國人這麼愛住百年老房,房子不是應該愈新愈好嗎?但在英國住了七年多之後,我居然也開始對老屋產生興趣,目前約看的房型八成以上都是Period home,覺得這些房子很有風格、很有特色,重點是很抗跌,因為130年和160年的房子對外國人來說根本沒差;但在台灣,全新的和30年的房子價差就很大!
不過啊,老房之所以能夠在英國保存這麼久,除了屋主都會定期維護、翻修之外,還有一個我不負責任觀察到之原因:那就是英國幾乎沒有什麼天災。 這裡沒有所謂的颱風颶風,甚至連地震都是超級少見。 上星期英國難得出現芮氏規模3.3的地震,可把當地居民們給嚇傻了,新聞也報了好大的篇幅說什麼這是難得一見的Big earthquake 😂。 所以這裡的房子就算是使用磚頭和木頭蓋的,基本上也可以保存百年以上不成問題!
以上,就是台灣人和英國人買房喜好最大的不同之一。 有人也喜歡百年老屋或是家裡也是老屋翻修嗎?
#英國老屋翻修過的內部裝潢都超美喔
#下回合再來分享
(照片為屋型範例。上圖是愛德華時期房型、下圖為維多利亞時期房型,看出有什麼不同?)
英國人特色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評價
台灣的人文特色受到不少外國人的嚮往,有世界各地的人都紛紛來台旅遊和移民。這一次就讓來台多年的德國人、韓國人、瑞士人、阿根廷人來聊聊,覺得在台灣最喜歡、感到自在的四件事。竟然有外國人會因為這件事而來台灣?
台灣的熱情讓他們留了下來,而最近的的防疫結果更加讓世界看見了台灣。希望每一個人都能,珍惜我們的「家」,珍惜我們現在擁有的。
影片授權:胃酸人 위산맨 (https://youtu.be/PLdVU9At6BU)
FB:https://www.facebook.com/waysunman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加入《下班經濟學》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rm_money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xAukAlIDkQ/hqdefault.jpg)
英國人特色 在 lifeintaiwan Youtube 的評價
Join me as I eat almost everything I can at newly refurbished XiZhi Nightmarket in New Taipei City! I am lucky enough to be joined by New Taipei City Mayor Hou You Yi and enjoy an incredibly relaxed, fun atmosphere in this incredibly convenient and varied nightmarket!
#汐止夜市 #lifeintaiwan #台灣美食
新北市政府從108年開始預計4年改造8座特色市場,結果進度超前,去年就完成7座了。
汐止觀光夜市就是去年剛改造完成的市場,以日式風格深夜食坊為主題,還有超過60攤美食,大多數都開到 10 、11 點,不管是異國料理、在地小吃,想吃什麼在汐止觀光夜市都找的到!
而且多數攤商都有提供行動支付以及外送平台,十分便利!
Music:
Road to Moscow - Jingle Punks
https://youtu.be/18Rc-2mlTF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SYDxZSQWJo/hqdefault.jpg)
英國人特色 在 CoffeeTea&Jane Youtube 的評價
開箱!和我一起用「很英國的方式」來試喝皇家御用的經典英國茶!歷史悠久的TWININGS(唐寧)是英國女王最愛的茶,它在英國算是非常平價的茶品牌,在一般的超市就找的到,而且口味多到買不完!如果你想挑選英國伴手禮,又不知道買哪個口味好的話,就一定要看這個影片!台灣也可以買的到它喔~ [[ 某個口味超級驚艷!!!! ]]
**影片最後說管它三七21通通加牛奶就對了 當然是開玩笑的啦 ~ 不過很不巧 這次的7款茶包裝上面的簡介都是推薦 依個人口味酌量加牛奶呦**
✿ 影片中試喝的7種口味如下:
English Breakfast 英式早餐茶
English Strong Breakfast 英式濃早餐茶
English Afternoon 英式下午茶
Everyday 日常茶
Earl Grey 伯爵茶
Lady Grey 仕女伯爵茶
Assam 阿薩姆紅茶
✿ 新影片試喝了以下8種口味(連結在這兒👉 https://youtu.be/GFAVA2wYPEQ):
Cranberry & Raspberry 蔓越莓覆盆子
Mango & Strawberry 芒果草莓
Blackcurrant & Blueberry 黑加侖藍莓
St Clements 柑橘檸檬
Camomile & Spearmint 洋甘菊綠薄荷
Camomile & Spiced Apple 洋甘菊肉桂蘋果
Buttermint 奶油薄荷
Peppermint & Liquorice 薄荷甘草
* 每週一晚上8點固定更新+週五不固定更新
*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coffeeteajane
* 我的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CoffeeTeaJane/
* 推薦不膩之你們有機會一定去看的演出💛 https://www.shenyunperformingarts.org/
* 這不是一個贊助影片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k0c95uuRr8/hqdefault.jpg)
英國人特色 在 BNO 英國生活, 居英技能,英國人性格,了解英國人生活習慣 的八卦
BNO 介紹居英所需技能, 了解 英國人 生活習慣,以 英國 名人劇場版介紹 英國人 性格特質.HARVEY NICHOLS http://tinyurl.com/y3p5c4p6Selfridges & Co.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