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犯錯時,成人的態度是關鍵】
#你想打造孩子成為什麼樣的性格?
「啊!我來不及了!」喬伊大叫完,
就在便利商店的廁所尿濕一地.
包括脫一半的衣褲,都被傾瀉而下的尿液所浸濕,
我因著突如其來的狀況而傻住,
就這樣看著她尿完,兩個人都沒有動作,
其實這個狀況是可以避免的,
在離開上個地點時有提醒詢問她是否需要上廁所,
她信誓旦旦的說她不用上,沒有尿,
結果一趟公車後她說尿急,趕來便利商店借廁所,
沒想到慘案就發生了,
我看著她,沒好氣地問:「現在該怎麼辦?」
其實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沒有帶備用衣褲,
廁所內也沒有可清潔的抹布,
我的腦袋一片空白。
「媽媽對不起,我沒想到會尿出來,我不是故意的」
她低著頭哭著說,
突然感覺她縮的好小好小,
感受到她的羞愧、難過與害怕,
我忍住想說教的衝動,
(在這個狀況,說任何道理都會變成落井下石)
把焦點放在解決問題上。
我試著平靜自己的情緒,溫和的問她:
「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來不及就尿出來了我知道,那現在該怎麼辦?你的衣服褲子都濕了,我們也沒有多帶衣服。」
她想了想後說:「我可以穿濕濕的衣服褲子回家再換。」
「會很不舒服喔,你可以嗎?」
「恩,我可以的」她紅著眼眶堅定地回答我。
我請她把衣服穿好,
接著從包包掏出兩張濕紙巾擦地板,
吸滿尿液再用清水洗淨擰乾繼續擦,
直到地板乾淨為止。
弄好後,我感覺自己身心俱疲,心情也尚未回復,
請宏爸陪伴喬伊,
我自己推著嬰兒車一邊沉澱一邊走回家。
(這邊要非常感謝神隊友宏爸支援,喬伊在與宏爸述說這件事時,宏爸只有同理沒有說教,溫和的關心陪伴孩子,相信父女間的連結也會更加緊密。)
到家後,喬伊主動清洗尿濕的衣褲,
並請宏爸協助她洗澡,
等她洗完後,我的心情也平靜許多。
「可以聊聊嗎?」我詢問她。
「可以,你剛剛好大聲,我很難過」
她主動開口表達自己的感受。
「你覺得我太大聲是嗎?很抱歉,那時我嚇一跳,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心情有點煩躁,我下次會改進,媽媽也還在學習」我向她坦白自己的狀態與情緒,並接納她的感受。
「不過你當時有自己想到辦法,我覺得很不簡單耶!回家後也主動清洗尿濕的衣服褲子,媽媽覺得你有能力照顧好自己,也會為自己負責。」
我停頓了一下,接著說:
「那我們下次要如何避免同樣的狀況發生呢?」
她想了一下說:「離開上個地方時先上廁所,這樣就不會來不及了。」
「你的意思是,我們離開一個地方時就先上廁所嗎?這是個好辦法」我確認她的意思,也肯定她的想法。
最後我們以擁抱做結尾。
以前的我,也會在不自覺的狀態下說出:
「你看吧!早就跟你說要先上廁所,你就不聽,現在來不急怪誰。」
成人總是用懲罰、威脅、打罵或者羞辱的方式,
以達成讓孩子聽話的目的。
但這些手段都會讓孩子覺得「我不好、我很糟、我很差、我很壞」,
最後,孩子的自尊心變的小小的,
變得沒自信,並且害怕犯錯。
「教養並非糾正當下的行為,而是考量長期的影響」
這句話一直提醒著我,自己任何的話語和態度,
對孩子長期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比起要孩子聽話順從,
我更希望她是一個會思考、負責、合作與自信的人,
並讓孩子明白犯錯沒關係,犯錯也是絕佳的學習機會。
當孩子犯錯或失誤時,
陪伴與同理她,等彼此恢復平靜後再來對話,
不帶羞辱與責備的與孩子討論,
目標放在解決問題上,
要如何改進或者避免同樣的狀況,
特別留意整個過程孩子是否會有「我不好」的感受。
"Feel bad do bad,
feel good do good."
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當一個人感覺好時會做得更好。
#經驗自然結果 #與孩子討論邏輯後果
#阿德勒正向教養
#守護孩子的自尊是你我的責任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小宇麻麻 育兒生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前陣子掀起一陣討論的"尊重"話題, 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 由此可見,現代的父母著重"親子溝通", 有許多事都會徵求孩子的意願、詢問他們的意見, 能理解各位父母的出發點是好的, 也相信大家都有自己一套的親子溝通方式。 不過,孩子畢竟還沒有精確判別是非對錯的能力, 思考邏輯也不純熟, 許多事情不會考量...
與孩子討論邏輯後果 在 小宇麻麻 育兒生活 Youtube 的評價
前陣子掀起一陣討論的"尊重"話題,
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
由此可見,現代的父母著重"親子溝通",
有許多事都會徵求孩子的意願、詢問他們的意見,
能理解各位父母的出發點是好的,
也相信大家都有自己一套的親子溝通方式。
不過,孩子畢竟還沒有精確判別是非對錯的能力,
思考邏輯也不純熟,
許多事情不會考量到後果,
父母除了要給孩子選擇的空間之外,
更要引導孩子學會分辨、思考因果,並做出適當的選擇與決定。
若是牽涉到安全、健康、影響他人的行為,
或是務必做的事情請直接說,並堅定立場,
別把「好不好?」、「要不要?」、「可不可以?」隨時掛在嘴邊,
否則孩子討價還價~
可利用影片中分享的方式引導孩子完成,
相信孩子一定會懂得考慮他人的感受,
並學會尊重他人喔!😉
🔺延伸觀看-
#情緒教養三部曲
✔️讓孩子快速冷靜的方法-https://goo.gl/T4QBvW
✔️用"可以"取代"不可以"-https://goo.gl/XLvkv5
✔️教孩子認識情緒,減少脫序行為-https://goo.gl/sdaFvX
#讓孩子正向樂觀
✔️傷害一輩子_父母別對孩子說這些話!-https://goo.gl/izWc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