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給台灣的提案34-36 翻轉海線】
選戰最後三天了,耳語滿天飛,我不會怨嘆被網軍攻擊,被韓粉霸凌,努力跑選區闡述理念,正面選舉是我的堅持。
到了最後,聽說政見都沒人看,不過沒關係,我還是要把我這幾個月在地方座談會、客廳會講的政策,再整理一次說給大家聽。
祖先來自澎湖,在高雄長大,我是來自海上的人。所以來到海線這裏,帶著鹹味的海風吹拂,總讓人有著熟悉的感覺。然而,台中海線的發展,似乎總與市區有著落差,甚至令人覺得越拉越大。面對盤根錯節的地方利益,海線長遠的產經綜合發展,創造在地生活圈,減少對市區依賴的宏觀規劃,卻難以被正視。「#翻轉海線」,不要再等二十年,現在就該開始實現。
【3Q給台灣的提案34:大肚創生】
大肚的名稱,來自台灣原住民最大的政權-大肚王國(Tatuturo,漢人翻譯為大肚),也可說是台灣第一個「本土政權」。遺憾的是,由於大肚王國屬於部落聯盟,且沒有文字,在長期與荷蘭與兩個中國政權(明鄭王國與清國)作戰後,被漢人幾乎趕盡殺絕,少數倖存者遷往埔里一代,從此只留下了「大肚」這個名稱,但從大肚王國沿著烏溪發展,也可看出此處地理位置四通八達,兼具水利與居住便利性的天然有點。
#地方創生
有著多元文化印記的大肚,人文薈萃,我剛拍完影片的瑞井社區、蔗廍社區......都有很強的社區能量,進行過數次官民合力的社區營造運動。這樣的居民向心力,我認為是推動「地方創生」的最佳條件。地方創生跟「社區營造」不同的是,不只是「宣傳當地特色」,「拼觀光」,更是國家戰略,要讓地方留住產業,留住年輕人,避免老社區衰亡。因此,我們在中央需要推動專責單位,修改法令,改善財政分配與強化人才返鄉;在地方,則需透過發掘歷史文化,連結人、生活與土地;需要找出社區特色,思考要引進或振興的產業,或透過與周邊區域合作,改善交通建設,來建構「#區域聚集結構」,打團體戰。我會利用大肚的優勢,讓這些特色聚落,不再孤獨。
#貼近自然
大肚橫跨河谷到丘陵的地形,使得聚落被分隔成數處,但也因此,有著台中最美麗又可親的地景,有可以眺望大台中風景的望高寮,不同的角度也可望向彰化或台灣海峽方向。在林佳龍市長任內,曾推出「百里登山步道」、「自行車道四環線」概念,要讓市民用貼近土地的方式,親近台中的地景。然而,在政黨輪替後,相關的概念停滯,非常可惜。
我認為,除了繼續推進親近自然的步道建置,也要搭配大眾運輸系統升級,讓郊區輕旅遊也成為市民和外地觀光客的好去處,將能讓更多人認識大肚,認識台中。
#保護自然
此外,大肚台地過去是被相思樹林覆蓋,但隨著人為開發,植被逐漸縮減,又受季節性森林火災破壞,大肚山逐漸禿頭,這對於水文涵養,地表降溫,甚至揚塵抑制都會有不良影響。我若當選,希望中央能協助進行植被調查、遙測研究、部分復育,也希望地方能引進生態開發概念,與發展雙贏,莫讓大肚山的綠意繼續消失。
【3Q給台灣的提案35:潔淨龍井】
#產業轉型
講到龍井,就會想到龍井最大的地標台中火力發電廠,在1986年建廠以來,中火不斷擴建,一度成為世界第一大電廠。但造成的污染問題,是直到近十年才躍上媒體頭條,並且到了林佳龍市長時代,才開始逐步改善。而在中火旁,還有台中第二大燒煤大戶中龍鋼鐵,另外工業區中小型廠商,港區貨船的柴油機排煙、老舊大貨車的汙染,這些全造成了影響海線空氣品質的因素,並非單一原因。
要講到防治空污,需有全面做法,讓「#永續產業鏈」取代中國國民黨建立的「高碳產業鍊」,且在都市建設,環境維持上,都需要全面跟進。我主張一視同仁,針對各種空污污染源全面管理,除了要求中火天然氣機組汰換加緊建設,也要並加密海線的空氣監測器,針對固定與移動污染源異常升高狀態強化稽核。在港區船舶應全面使用案電與脫硫柴油,強化「#綠色港口」的規範,讓地區空汙源穩健下降!
而以能源而言,未來台中港區將是台灣風電重鎮,除了西門子已經在台中港設立組裝廠外,從零組件供應,到風機維修管理,都會是台中的巨大商機,也會是龍井在地的就業機會,除了繼續監督經濟部落實產業規劃,我們希望中國國民黨地方政府不要再阻擾綠能產業發展,不要阻饒國產產業鏈成形,帶動產業升級的機會!
#生態正義
台中的建設資源集中於山線,但電廠、重工業均位於海線,海線居民承受較高健康風險,資源卻不如山線。然而,和污染相關的台電回饋款,不是只有特定區可領取,就是被地方樁腳和利益團體拿走。我一向主張,「智慧治理」不是口號,而是要解決實際需求,用來檢討健康與醫療資源分佈。我認為,對於汙染大戶管理方式,應直接透過公開透明的風險預估方式,將回饋以「免費健檢、醫療費用折抵」給承受較高風險的每個市民,不只是龍井,還包含周邊地區,並加強投資海線的社區醫療,以解決高風險地區的健康問題!
#大眾運輸
因為大肚山台地地形,也讓大肚山上過去大眾運輸只能依賴公車,然而捷運藍線的興建,將會改變這個狀況,除了全力協助交通部通過藍線後續程序外,我也希望中央地方能針對車站區域,做好聯合開發,轉乘配套設計,讓大肚山上的居民,包含居民與學子,有一條便捷聯通山海線的捷運。如此一來,「台地人」東西逢源,不論是到達中港副都心,或是台中市區都相當迅速,生活圈也會有革命性改變!
【3Q給台灣的提案36:沙鹿副都心】
#再創新高市
你知道沙鹿曾經有機會並肩台中市區,成為中部兩大城之一嗎? 1941年,日本規劃設置工、商、漁港合一的「#新高港(後演變為台中港)」,並配合合併梧棲、清水、沙鹿設立新的洲轄市「#新高市」,都市計畫面積3600公頃,規模不輸台北高雄。然而,隨著太平洋戰爭爆發和隨後日本戰敗,計畫無疾而終。國民政府雖一度承續計畫,在海線設置省轄市,但很快取消。之後台中港發展也以工業為主,而沒有連帶市鎮的規劃。
「新高市」的計畫有沒有可能復活呢? 我認為,隨著台中港商業休憩區的開發,藍線捷運的興建,山海環狀線的升級,擁有雙港、雙軌道、雙快速道的海線區域,將能成為台中的下個潛力區。而山海環狀線與藍線捷運的交會站,便接近沙鹿車站與市區,此處將會是「新高市」的核心!
#航太產業
沙鹿因臨近清泉岡基地,是漢翔的大本營,也是我國自製戰機、負責亞太地區F-16維修能量的重鎮,附近並設有「台灣先進複材中心」與「漢翔航太研習園區」。在蔡英文總統「國機國造」政策,台美關係也達近40年最佳狀況下,漢翔未來持續看好。 我進入立法院,會繼續支持國防自主,不論是自主研發、現役戰機改良、外購戰機維持與維修,都會持續提升我國航太產業技術基礎,並進一步作為民用產業技術升級的資本。 不論是能源或國防,台中雙港都能受惠於國家整體產業轉型策略,也讓更多的技術人才留在台中就業生活。
堅持國家改革,海線的改變,從現在開始將不再是夢!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4的網紅桃園市議員簡智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翔的議會質詢-交通局(3/23)】 #電動自行車改裝及販售問題 在第十次臨時會以及第四次定期會中,智翔都有對電動自行車的改裝、納管議題提出質詢,交通局也回覆會配合交通部「非法電動自行車聯合稽查專案計畫」來進行抽查及攔檢,至今成效為何? 實施至今有何困難點? 且近日報載,中國的零組件也以廢五...
「自行車道規範」的推薦目錄:
- 關於自行車道規範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 關於自行車道規範 在 黃捷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 關於自行車道規範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 關於自行車道規範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 關於自行車道規範 在 張秀華 Youtube
- 關於自行車道規範 在 施志昌 Youtube
- 關於自行車道規範 在 [自行車交通安全][自行車道][法規]請問各位對現行自行車道 ...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自行車道規範 在 電動滑板車「嘸路騎」 騎人行道、自行車道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自行車道規範 在 自行車屬「慢車」規範! 酒後上路最高罰6百|TVBS新聞 的評價
自行車道規範 在 黃捷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八卦
#2020上半年地方服務篇
接續上一篇議會問政篇,地方服務也是我工作的重心,我們多數時間都在處理陳情案、會勘、公聽會和各種地方活動中蒐集大家的意見。
捷辦團隊雖然才六個人,不過陳情案截至8/11止共處理了1055件,感謝市民的信任才讓我們有服務的機會,也感謝支持者常來服務處打氣和餵食,讓捷辦四界走傱時除了持續曬黑也持續在長胖長壯。
這半年的服務歷程如下,除了推動鳳山的人行道、機車路權、公共腳踏車及軌道建設等人本交通議題之外,我也認識了更多心理健康、精神衛生相關領域的夥伴,希望未來能更加著力於此。
當然,各個產業的勞動權益、性平、污染防治及鳳山的發展等也是我始終努力不懈的目標,還有很多正在處理的議題及合作的團體,就不一一列舉。若在服務上有漏掉及不足之處,還請各位多多反映指教!
🚥109年會勘場次→道路交通水利安全相關
01.21 鳳山區八德路與文中街交叉路口,人行道無障礙斜坡石墩改善。
03.17 鳳山區大東藝術中心鳳山溪旁人行道機車嚴重違規騎乘影響人行改善。
03.12 鳳山區五甲二路與錦田路口待轉區旁水溝蓋坑洞造成行車危險,請相關單位移除或與路面齊平改善。
03.25 鳳山區經武路(原維新陸橋)人行道加強標線警示提醒汽機車用路人改善。
04.07 鳳山區裕昌街與中興街口設置減速條或反射鏡等交通改善設施。
04.22 鳳山區中孝、文福、文衡、文英、忠誠、文德里等8處Ubike設置會勘(交通局主辦)
04.22 鳳山區瑞竹、三民、新興、縣衙、文華里等9處Ubike設置會勘(交通局主辦)
05.08 鳳山區建國路一段259號旁道路徵收寬度界線疑義。
05.08 鳳山區新富路399巷10號前設置減速條或其他交通改善設施。
05.15 鳳山區新強、國隆、保安、南和里等6處Ubike設置會勘(交通局主辦)
05.15 鳳山區光遠路與瑞竹路口開放機車直接左轉(待公路總局評估)
05.18 鳳山區興仁、東門、瑞興里共4處Ubike設置會勘(交通局主辦)
05.22 鳳山區生明里黃埔新村Ubike設置會勘(交通局主辦)
06.08 鳳山區經武路與博愛路539巷路口橋墩改善。
06.09 鳳山區鎮北國小後門Ubike設置位置調整。
06.22 鳳山區中崙五路、保南二路道路破損嚴重重新刨鋪改善。
06.22 鳳山區南成里保成一路道路破損嚴重重新刨鋪改善。
06.30 鳳山區國富路21巷5弄排水溝環境髒亂問題。
07.01 鳳山區保成一路鳳山溪旁人行道增設涼亭、變更樹種以及板車路邊停放造成交通危害等改善。
07.07 鳳山區中崙一路與中崙路交叉口時常發生事故,交通號誌調整改善。
07.08 鳳山區光華路左右兩側人行道無障礙設施改善。
07.09、7/23 鳳山區台88下方(過埤路)與過埤路112巷口待轉區與直行車碰撞改善。
07.28 鳳山區凱旋路與鳳頂路開方機車直接左轉(待標線標誌調整完成後開放)
07.28 鳳山區中崙一路與油管路開放機車直接左轉(尚不施行)。
07.30 鳳山區福誠一街與三誠路號誌設置。
07.31 鳳山區立人街9巷(大東公園旁)因汽機車與腳踏車占用道路嚴重,導致出入公園常與車輛爭道造成不便,建請劃設紅線改善。
08.07 鳳山區文衡路與文濱路釐清人行道與退縮地界做為違規停車重點取締拖吊路段。
📣參與各類會議,促進市府與民眾雙向溝通
12.27 鐵路地下化園道開闢工程:自行車道規劃辦法
12.31 居住正義的具體實踐:高雄市社會住宅的擘畫及展望
01.17 委辦與補助民間單位社工薪資說明會
03.14 鳳山區國光里公6公園景觀改善公園第一次說明會
04.14 消防救護車傷病患後送醫院規範研擬公聽會
04.06 橋頭科學園區開發計畫第二階段環評健康風險評估規劃說明會
04.15 鳳山水庫浮動式太陽光電新建工程說明會
04.16 仁武焚化廠修建營運移轉ROT案說明會
05.05 未登工廠納管輔導計畫說明會(大寮場)
05.06 高雄翠華路鐵路園道官方說明會
06.23 精神障礙者家庭救助之道公聽會
06.24 保存中崎有機農場、推動有機農業促進法修法公聽會
06.30 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設置計畫第二階段環評說明會暨健康風險評估規劃及範疇說明會
07.03 台糖公司土地招商說明會第一場
07.04 鳳山區國光里公6公園景觀改善工程說明會
07.08 鳳山衛武營國際文化特區公聽會
07.09 推動高澎屏城市觀光聯盟公聽會
07.17 軌道系統沿線的聯合開發及TOD運作策略公聽會
07.17 遊說法宣導說明會
07.25 輕軌二階工程美術館路及大順路段里民說明會
07.29 高雄市面對國際化的挑戰公聽會
08.12 高雄青年就業公聽會
👍積極主協辦與參與活動,交流推廣議題不遺餘力
12.10 沒有圍牆的監獄:維吾爾的今天特展(2019.12.10-2020.1.10)
01.07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碩士班議會參訪團交流
01.08 美國University of St. Thomas at Houston參訪團演講
01.08 香港區議員來訪交流
01.09 《假孔子之名》紀錄片放映暨導演映後座談
01.14 東海大學台灣選後政局展望座談會
01.20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國家領導研習營演講
01.30 新加坡駐台辦事處邱俊育副代表來訪交流
02.13 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處長歐雨修來訪交流
02.22 打狗台語開講會
02.28 228事件73周年追思紀念儀式
03.05 台師大愛洛生活節演講【市議員與你談性平教育】
03.08 228台語歌詩文化節
03.08 拜訪台南芒果遊戲交流
03.18 中正大學酷斯拉社演講
03.18 參訪嘉義Gisneyland諸羅部屋
03.25 樹德科大演講【性別平權的推動】
03.26 拜訪兒童遊戲設備發展協會
03.27 參訪高雄港務公司污染防治設備
03.27 參訪見城館與左營建業新村以住代護
03.31 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演講
04.07 衛生局心衛中心主任交流疫情期間輔導措施
04.24 會考會不會考直播:技職與升學 FT.黃偉翔、林凱衡
05.01 會考會不會考直播:技職教育的多元出路 FT. 高鈺婷
05.08 會考會不會考直播:走自己的路之姐妹談心趴 FT.黃蓉
05.17 第六屆台南粉紅點直播
05.17 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春祭臺灣兵
05.20 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報告評審
05.21 中山大學政經系演講
05.29 東海大學學生議會名人講堂
06.02 中山大學台灣當代政治發展課程演講
06.05 東海政治系高雄座談
06.14 舉辦選後家內衝突團體諮詢
07.02 高雄中學高二課堂分享
07.14 高雄市溪埔國中職業達人講座
07.16 拜訪阮綜合精神科醫師林奕萱
07.17 台大政治營演講
07.20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所長加藤英次來訪交流
07.21 凱旋醫院精神疾病去汙名化活動
07.21 參觀社工展
07.21 參訪大同社會住宅
另外,捷辦也定期提供免費的法律諮詢及心理諮詢服務,並和心靈角落辦多場《小柔的最後一天》情境式桌遊體驗。
--
捷伴同行,一起前進!
👉 留言、分享、私訊
🤳 IG:https://www.instagram.com/huangjie_npp/
🖥 Youtube:https://npptw.org/nJWmqB
📁 公開資料:https://issuu.com/voteforfongshan
🕕 服務處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0900-1800
🏠 地址:鳳山區中泰街42號
☎️ 電話:(07)710-1230
🖨 傳真:(07)710-1230
📬 信箱:voteforfongshan@gmail.com
自行車道規範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3Q給台灣的提案15:行人安行】
你知道台灣的道路傷亡是日本、歐洲先進國家4-5倍嗎?
你知道日本人來台灣,除了人民友善食物美味的好感外,另外印象最深刻的是台灣汽車駕駛人態度傲慢,將馬路當專屬空間,讓行人險象環生嗎?
如果你家中有小孩、長輩、甚至行動不便者,你覺得他們能毫不費力穿梭在大街小巷嗎?
台灣的城市設計,從最基本就出了問題,約在1960年代後,人民逐漸負擔得起汽機車,但執政者長期怠惰,忽略行人空間與大眾運輸,解決之道並不是重新鋪馬路,也不是等待國民素質提升,而是現在就立刻修改所有道路的設計規範,而且嚴格執行。
不說的話,大家可能不知道過馬路有多危險。以2011-2013年數據而言,行人當天死亡(A1類事故)人數764人,傷亡總計46282人,而行人傷亡前幾大原因都發生在「過馬路時」,以車輛未注意或未禮讓、未走行人穿越道、未依照號誌穿越為前三大原因。而從2011年至今,傷亡最慘重的都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歷年均佔6成以上。
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城市轉向以人為本的城市設計,例如北美就有了「城市交通運輸全美協會」(簡稱NACTO),由前紐約交通局長珍妮特.薩迪可罕(Janette Sadik-Khan)擔任主席,發行了《都市街道設計指南》一書,已被至少9個州和45個城市採用為設計標準,對安全且增加街道活力的人行道、自行車道、車道做出了許多有創意又證明可行的規範。
舉例而言:
1.#強化安全提醒:每個穿越區都要畫斑馬線,不要以為是廢話,台灣還真的超多地方沒畫。而標線也要留下車輛停靠、右轉的緩衝空間,提醒駕駛不要侵入斑馬線。
2.#人行動線擴大與無障礙化:無障礙坡道順接斑馬線,聽起來很簡單但事實上也常常沒做到。
3.#路緣擴建:在路口和穿越區讓路緣外突,在不縮減車道下可提醒駕駛減速(特別是轉彎),最重要的是可以大幅縮短穿越距離。
4.#行人庇護島:提升行人過馬路的安全性
5.#簡化複雜路口:在三岔或不規則路口,把根本用不到的畸零地劃歸行人用地或綠化帶,給駕駛明確動線而不是變化車道的空間,將能在減少道路面積下,還讓車流更順暢。
這些簡單可靠、經費節省的方式,可以先在不縮減車道與停車位下,就大幅提升行人安全性,改善行人路權,提醒駕駛注意。那麼,為什麼不做呢?
這問題大家可能都會直覺想要加強執法和教育,但其實嚴格執法以外,也要搭配好的道路設計,才能讓我們的城市空間更加可親!
去年,台灣基進在地方選舉時,就提出全面檢討道路設計規範,改善「危險路口」的想法,而其實去年營建署就推出了「都市人本交通規劃設計手冊」,也採用了部分NACTO的規範,如何要求在各地落實執行,並由中央與地方編列預算來實現,就是我們要再努力推動的方向!
自行車道規範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評價
【智翔的議會質詢-交通局(3/23)】
#電動自行車改裝及販售問題
在第十次臨時會以及第四次定期會中,智翔都有對電動自行車的改裝、納管議題提出質詢,交通局也回覆會配合交通部「非法電動自行車聯合稽查專案計畫」來進行抽查及攔檢,至今成效為何? 實施至今有何困難點?
且近日報載,中國的零組件也以廢五金的名義,開始在電動自行車的業者間流通,要抽查業者成效恐怕不大。
同時交通部在去年已預告修法,規範電動自行車需掛牌,違者可罰新台幣1200-3600元,新法實施後兩年內的電動自行車都要掛牌後才能上路,那在尚未實施前,交通局是否有配合警察局規劃做應對?
連帶許多衍伸的未戴安全帽、超速、酒駕等問題,智翔提醒交通局,在全面掛牌前,仍要積極取締非法改裝電動自行車。
#人行道設置問題
標線型人行道無法有效發揮作用,是台灣目前普遍的現況,以桃園區大有路為例,雖有劃設標線型人行道,但如果沒有設置軟桿,違停車輛依舊橫行,讓人行道如同虛設,阻礙交通也影響用路人安全。
因此智翔今天提供兩點建議,參考墨爾本市中心的街道設計,同樣是位於熱鬧商業區中的十米寬的道路,也能設置實體人行道,並保留路邊停車空間;或以新竹市為例,如果無法設置實體人行道,那標線型同樣可以加入如路口槽化線、公車避車彎、內縮的汽機車停車空間,讓整體規劃完善。
智翔認為,道路與人行道的規劃,不脫「以設計引導行為」的思維方式,期許交通局能逐漸改善市民用路的品質。
#桃園客運電動車火災
日前桃園客運修車廠發生火警,共燒掉了六輛電動公車,交通局能否公開這次通盤檢討的報告以及過往的評鑑項目?
智翔也認為,桃客公車使用的是中國製電池,既然桃客有申請政府的補助,那應該盡量使用台灣製的電池,且我們龜山區就有製造電池的廠商,使用中國製電池,保固與維修都有疑慮,請交通局再加強電動車國產化的把關。
#讓座系統成效不佳
台北市、桃園市的公車讓座鈴上路後成效不佳,可能的原因包括疫情、造成情緒勒索、無法顧及隱私等,也可能忽視市民的隱性需求。
若讓座系統的立意是良善的,那在宣導教育上,
交通局應多加強,讓真正有需求的人放心使用,以免造成又一樁浪費公帑之事。
#桃林鐵路自行車道沿線Ubike站點
桃林鐵路市民使用率及滿意度都相當高,但智翔還是反應一下市民在遊憩時遇到的狀況,一為市民常常在全長十公里的路程中,不知何處可以轉彎或出入散步的區域,建議可以設置沿路的里程數與路標標誌。
另外則是沿路的Ubike站點,尤其是健行路到煉油廠之間的柏油路段,是可以考慮的站點,再請交通局評估後,我們可以來會勘處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q8J_Q0UMIM/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R_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XqUMVaV0Muu-WAp-MNLX3Ph0_eA)
自行車道規範 在 張秀華 Youtube 的評價
嘉義市區自行車道串連與優化及人本環境建構工程-環市觀光自行車道工程
*核定經費1.4億元(中央補助款1.148億元、本府自籌0.252億元)
*施工期間:109年1月8日-109年11月
*工程期限:270日曆天
*進度:截至11月16日止,預定進度95.21%,實際進度94.01%
世賢路段由觀光新聞處主辦,整條世賢路都被施工護欄圍起來,阿華建議應該要採取階段性施工,從一段開始,再到二段,一段一段的往前進行,才不會造成用路人的困擾。
世賢路/北社尾路口一段的自行車道當初設計為了閃避樹木,施作為S型,但經現場會勘後,並不會影響樹木,希望將此段自行車道補做筆直,加強連接性與方便性。
世賢路/八德路口斜坡寬度不夠,自行車必須騎出去一小段的快車道才能接到另一斜坡入口,形成平行汽車爭道,非常危險。
觀新處張處長表示會請施工單位處理問題,將斜坡寬度補足,也會補做一段筆直車道。
綠地上的整潔,也請會同相關局處,恢復世賢路與自由路的美麗景觀。
凡是進行公共工程,除了維持、恢復環境整潔之外,完善交通維持也要做,影響市容景觀也會影響用路人安全,市政府務必盡把關之責。
11月16日進入紅瓦里的主要道路都在施工,擋住民眾出入,全里瞬間交通被封鎖,經了解是廠商未盡告知市府之責,里長沒有收到通知。
要求所有施工局處單位,規範廠商於施工前通知市府,才能事先跟里長溝通,超前廣播通知里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E4Rp4QOU_k/hqdefault.jpg)
自行車道規範 在 施志昌 Youtube 的評價
涼亭縷空失功能!
民眾常常抱怨自行車道旁的涼亭無法遮蔭避雨。這樣的奇特現象原來來自於「臺中市建築管理自治條例」規範過於嚴苛,造成施工單位不願申請建築執照或雜項執照...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nkSXO0rJKY/hqdefault.jpg)
自行車道規範 在 電動滑板車「嘸路騎」 騎人行道、自行車道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因此駕駛騎在馬路上都有可能被開單,目前相關法規一讀通過,未來如果三讀通過,才能由地方機關 規範 合法的騎乘區域。 #電動滑板車 #違規 # 自行車道. ... <看更多>
自行車道規範 在 自行車屬「慢車」規範! 酒後上路最高罰6百|TVBS新聞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除了汽機車外,腳踏車在道交條例中被列為「慢車」,酒駕上路最高可處600元!至於其它騎乘工具,警方則是以「動力來源」,來判斷酒駕是否要開罰, ... ... <看更多>
自行車道規範 在 [自行車交通安全][自行車道][法規]請問各位對現行自行車道 ... - Mobile01 的八卦
1.腳踏自行車專用車道淨寬規定如下: · 2.腳踏自行車專用道路淨寬規定如下: · 3.腳踏自行車與行人共用道淨寬以2.5 公尺以上為宜,最小2.0 公尺,其設計不得有礙行人通行,並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