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陸續有新聞關心筋肉爸爸和我的近況,也想知道當初怎麼發現爸爸中風的。
本來不想受訪,想說我們小人物小家務事,有點小題大做~但自從有媒體轉發了我的粉專貼文後,電子媒體延伸新聞與轉發越來越多,實在擔心會出現臆測拼湊的內容,還有看到不少新聞下的留言對運動的誤解很深,於是早上,接受了一些主流媒體的電訪,也想說我們的經驗,或許可以提醒大家更注意健康。
於是那個讓我這輩子最害怕的一天,是這樣發生的:
一週多前的早上,筋肉爸爸如常六點多起床帶兒子去上學(我們本來很堅持想要每天親自接送孩子),回家後,就繼續睡回籠覺了。
睡覺前,他還在公司群組傳了一個訊息,而這個訊息,變成判讀他中風時間的關鍵。
他睡覺後大約半小時,我進房間化妝準備出門,一邊化妝一邊跟他說話,卻發現爸爸的回答變得很奇怪。
他好像是中邪了一樣,講話含滷蛋般含糊不清、我問A他回答BCD、眼睛沒有睜開、身體像蝦子一樣彈來彈去,事實上正是因為開始側邊肢體失去控制導致想起來卻起不來。
我本來以為他在鬧我,但因為他完全像是失控的狀態,於是我打了119,不出十分鐘救護車來了,四個中風指標三個吻合。
我其實很慌,但我知道慌沒有用、哭沒有用,打119以後就抓著他的健保卡和錢包手機跟著衝上救護車。我很慶幸當天沒有提早出門,也即時知道要理性聯繫119,電話聯繫時要清楚告知病患狀況,不然不敢想像,我可能就失去我的摯愛了!
到了醫院以後,醫師檢測筋肉爸是腦部栓塞的中風,因為簡訊判讀他中風還不到三小時,於是評估後打了栓塞溶解劑。
他不是最幸運的那百分之十幾趴的人,可以施打了栓塞溶解劑後就恢復正常。筋肉爸爸目前依舊需要復健他的右側手腳,但因為在黃金三小時內送達,所以也大大提升了他的恢復機率。
有護理相關的朋友跟我說,許多中風的人,都是在早上這個時間點爆炸。
由於經過一整晚睡眠,我們的血液滲透壓變高,若沒有喝水、又流汗,就很容易讓本身有潛在風險的人病發。
筋肉爸爸有著自己不曾留意過的凝血功能問題,當天早上起床沒有喝水喝東西就跑學校,回家後流很多汗也沒補充水分直接睡覺,加上我們天天熬夜唸書編撰教材,很多原因加在一起,都可能是造成了他中風的事件。
新聞留言底下,有許多荒謬的留言,像是:
「都說了不能做重訓吧!」
「只有游泳是好運動!」
諸如此類的錯誤資訊是我無法忍受的。
根據研究與文獻,運動能誘發上皮細胞一氧化氮合成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之表現及活性,促進血管舒張,提升腦組織血流量,降低腦缺血所造成之腦梗塞、腦水腫及感覺神經缺損現象(Endres et al., 2003)。
保持運動習慣的人,當然包含做重量訓練的人,不論對於中風後的神經滋養、發炎反應、熱休克蛋白...,都是呈現正向的作用,白話點說,就是運動人即使中風了,能夠恢復與恢復的範圍都提升許多。
游泳與有氧都是好運動,重訓也是;沒有哪一個不好,只有哪一種模式適不適合當下的你。
基本上對於日常中風保養,一個中高強度的運動才是更有效益的,因為可以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提升心肺能力同時增進肌力。
目前我們的狀況,就是筋肉爸爸每天都很努力的開始依照醫囑開始復健,而恢復能力也讓我充滿了信心。
他像個孩子從翻身、坐姿、站著開始學起;但我看著越來越健康有精神的老公,只有振奮與充滿了盼望。
#嚴肅文結束
#醫院的日子有很多啼笑皆非的可以分享
#醫院日記
#很謝謝大家對我們的關心❤️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根據衛福部105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4位,平均每44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除了致死率外,最令人擔心的是中風引起的失能。 中外都有不少名人中風的例子,國內包括前行政院長孫運璿、前東吳大學校長蔣孝慈、企業家溫世仁等皆因腦中風辭世。國外也有多位名人有中風病史,像是前美...
腦栓塞腦梗塞 在 筋肉媽媽 Facebook 八卦
這幾天,陸續有新聞關心筋肉爸爸和我的近況,也想知道當初怎麼發現爸爸中風的。
本來不想受訪,想說我們小人物小家務事,有點小題大做~但自從有媒體轉發了我的粉專貼文後,電子媒體延伸新聞與轉發越來越多,實在擔心會出現臆測拼湊的內容,還有看到不少新聞下的留言對運動的誤解很深,於是早上,接受了一些主流媒體的電訪,也想說我們的經驗,或許可以提醒大家更注意健康。
於是那個讓我這輩子最害怕的一天,是這樣發生的:
一週多前的早上,筋肉爸爸如常六點多起床帶兒子去上學(我們本來很堅持想要每天親自接送孩子),回家後,就繼續睡回籠覺了。
睡覺前,他還在公司群組傳了一個訊息,而這個訊息,變成判讀他中風時間的關鍵。
他睡覺後大約半小時,我進房間化妝準備出門,一邊化妝一邊跟他說話,卻發現爸爸的回答變得很奇怪。
他好像是中邪了一樣,講話含滷蛋般含糊不清、我問A他回答BCD、眼睛沒有睜開、身體像蝦子一樣彈來彈去,事實上正是因為開始側邊肢體失去控制導致想起來卻起不來。
我本來以為他在鬧我,但因為他完全像是失控的狀態,於是我打了119,不出十分鐘救護車來了,四個中風指標三個吻合。
我其實很慌,但我知道慌沒有用、哭沒有用,打119以後就抓著他的健保卡和錢包手機跟著衝上救護車。我很慶幸當天沒有提早出門,也即時知道要理性聯繫119,電話聯繫時要清楚告知病患狀況,不然不敢想像,我可能就失去我的摯愛了!
到了醫院以後,醫師檢測筋肉爸是腦部栓塞的中風,因為簡訊判讀他中風還不到三小時,於是評估後打了栓塞溶解劑。
他不是最幸運的那百分之十幾趴的人,可以施打了栓塞溶解劑後就恢復正常。筋肉爸爸目前依舊需要復健他的右側手腳,但因為在黃金三小時內送達,所以也大大提升了他的恢復機率。
有護理相關的朋友跟我說,許多中風的人,都是在早上這個時間點爆炸。
由於經過一整晚睡眠,我們的血液滲透壓變高,若沒有喝水、又流汗,就很容易讓本身有潛在風險的人病發。
筋肉爸爸有著自己不曾留意過的凝血功能問題,當天早上起床沒有喝水喝東西就跑學校,回家後流很多汗也沒補充水分直接睡覺,加上我們天天熬夜唸書編撰教材,很多原因加在一起,都可能是造成了他中風的事件。
新聞留言底下,有許多荒謬的留言,像是:
「都說了不能做重訓吧!」
「只有游泳是好運動!」
諸如此類的錯誤資訊是我無法忍受的。
根據研究與文獻,運動能誘發上皮細胞一氧化氮合成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之表現及活性,促進血管舒張,提升腦組織血流量,降低腦缺血所造成之腦梗塞、腦水腫及感覺神經缺損現象(Endres et al., 2003)。
保持運動習慣的人,當然包含做重量訓練的人,不論對於中風後的神經滋養、發炎反應、熱休克蛋白...,都是呈現正向的作用,白話點說,就是運動人即使中風了,能夠恢復與恢復的範圍都提升許多。
游泳與有氧都是好運動,重訓也是;沒有哪一個不好,只有哪一種模式適不適合當下的你。
基本上對於日常中風保養,一個中高強度的運動才是更有效益的,因為可以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提升心肺能力同時增進肌力。
目前我們的狀況,就是筋肉爸爸每天都很努力的開始依照醫囑開始復健,而恢復能力也讓我充滿了信心。
他像個孩子從翻身、坐姿、站著開始學起;但我看著越來越健康有精神的老公,只有振奮與充滿了盼望。
#嚴肅文結束
#醫院的日子有很多啼笑皆非的可以分享
#醫院日記
#很謝謝大家對我們的關心❤️
腦栓塞腦梗塞 在 林杰樑 Facebook 八卦
冬天也要水水
(林杰樑醫師、譚敦慈護理師撰寫)
無法避免生活中的毒素進入人體,但喝足夠水能夠稀釋有毒物質讓肝,腎加速排 除有毒物質,體內每分每秒都在進行代謝,透過皮膚蒸發,消耗體內的水分來排除體內廢物。
天氣一冷常常忽略了飲水的重要,而冬天更是栓塞型腦中風及心肌梗塞的誘發期,多喝水能有效預防發生。
飲水的守則:
1、喝水就是補充水分乾淨就好,食物中的礦物質已足夠人體所需。
2、因水管一夜未流動,早晨起床後建議不要取清晨的水當飲用水。
3、晚上睡前取水煮沸後當飲用水較佳。
4、煮沸後的水最好24小時喝完以免細菌污染。
5、早上使用公共場合飲水機的第一杯開水最好不要喝。
6、熱水瓶勿加生水,最好燒開再加入熱水瓶。
7、煮水沸騰後,先打開抽油煙機等抽油煙機轉順後再開蓋轉小火續煮5分鐘即可。
8、正常人評估喝水量是否足夠,為尿液顏色清澈,並且每天排6-7次尿液就是足夠喝水量。
9、喝水要啜飲不要牛飲。
10、不要用湯、飲料、茶等有味道的水取代喝水。
11、最好不要取山泉水飲用,因為無法判斷水源是否有污染。
12、裝置淨水設備務必回收廢水再利用以節省水源。
13、家中有老人、小孩、肝腎疾病患者、癌症患者、化療患者等即使有裝置淨水設備仍然建議需煮沸水。
14、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臟血管疾病患者,沒限水病人最好睡前半小時喝150cc的水,早晨6-9點也要喝水可稀釋血液減少中風及心肌梗塞風險。
15、早上起床喝室溫水有助預防便秘發生,但是建議起床勿立即飲用鹽水及果汁等。
16、膀胱炎、高血壓、動脈硬化、痛風、尿路結石、感冒、喝酒、便秘等患者一定要多喝水。
17、喝室溫水,勿喝太熱的水以免增加食道癌風險。
18、茶,咖啡最好不要超過2杯,一方面咖啡因高,另一方面會有單寧酸、草酸等會影響鐵、鈣吸收。(骨質疏鬆症、腎臟病患、貧血及孕婦則不要喝茶及咖啡)。
19、喝酒及吃全酒料理時(如:薑母鴨)務必多喝水以加速酒精排除。
20、結石患者最好不要喝碳酸飲料。
21、茶葉、菊花、枸杞、紅棗最好要清洗,並且第一泡(茶、湯)丟棄。
22、水質差時,可採放置法即先取水置鍋中或壺中靜置2~3個小時後,取上層水當作蒸煮調理、飲用水;下層水約3公分的水可用來拖地、澆花。
腦栓塞腦梗塞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根據衛福部105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4位,平均每44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除了致死率外,最令人擔心的是中風引起的失能。
中外都有不少名人中風的例子,國內包括前行政院長孫運璿、前東吳大學校長蔣孝慈、企業家溫世仁等皆因腦中風辭世。國外也有多位名人有中風病史,像是前美國總統羅斯福、艾森豪、前英國首相邱吉爾等。
造成中風的一大原因即為「動脈硬化」,研究指出,動脈硬化的其中一種:動脈粥狀栓塞,引發心臟病的機率高達30%,導致中風的機率高達25%,且在造成嚴重疾病之前,可能沒有任何症狀。
動脈硬化可以避免嗎?
「我們人都會老化,」心臟內科醫師洪惠風回應,當我們年紀大了,血管會愈來愈硬;頭髮愈來愈少、愈來愈白;皮膚愈來愈鬆等等,所以動脈硬化也相同,隨著老化血管壁會一天天愈來愈厚。
洪惠風醫師進一步說明,有些人因為遺傳因素不好,例如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家族病史,或其他家族性疾病時,動脈硬化的速度會比一般人快很多。但無論是否擁有這些因素,人人都會動脈硬化,只是速度的差別而已。
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
洪惠風醫師將危險因子分為可控制及不可控制兩部分,這些原因造成動脈硬化,最後就可能引發心臟病或心肌梗塞。
動脈硬化不可控制的因素:年齡、遺傳。
動脈硬化可控制的因素:血壓、血糖、血脂肪、吸菸、體重、運動
洪惠風醫師指出,雖然動脈硬化無可避免,但若能夠將可控制的危險因子控制得宜,硬化的速度就會減慢。「只要能夠老得慢一點,就已經很謝天謝地了。?
動脈硬化延緩之道:控制血壓是關鍵
「台灣人特別容易中風,」洪惠風醫師說,相較外國人我們比較容易中風。而與中風最相關的因素是「血壓」,因此特別要注意自身血壓,標準也比外國人更嚴格。
此外,洪惠風醫師也提及,台灣人很熱衷選舉活動,他建議大家面臨選舉時期、參加活動時都不要太激動、不要生氣等,放輕鬆對血管較好。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1月號《清血管防中風》,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549
【相關影片】
脈差大就是動脈硬化?正確量血壓提早警覺【洪惠風醫師】
https://youtu.be/rh0urJI_HJM
血管變窄還可能腦中風,頸動脈硬化,怎麼面對及治療?【周孫立醫師】
https://youtu.be/_4l5Yt5urno
頭暈、麻痺、走路不穩...忽略這些症狀,中風機率增5成【林志豪醫師】
https://youtu.be/YdISrBgFMkE
【相關文章】
動脈硬化延緩30年!心臟科名醫6招防中風、心肌梗塞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826
心肌梗塞發作有前兆嗎?心臟名醫洪惠風:8成無症狀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7633
動脈硬化是什麼原因?動脈硬化預防之道搶救心血管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355
#洪惠風 #動脈硬化 #中風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4XQQH6dsTg/hqdefault.jpg)
腦栓塞腦梗塞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除了外表的年齡之外,血管的年齡其實才是左右著身體健康的關鍵。透過讓血管保持年輕,預防動脈硬化,有助於降低腦中風、血管性失智症以及心血管疾病風險!
明明年紀輕經,血管卻老了二三十歲, #高血壓 、 #動脈硬化 已經悄悄上身,日本國立健康營養研究所部長宮地元彥表示,身體柔軟度和 #血管硬化 程度息息相關,血管硬化造成血管栓塞與阻塞,日積月累,血管堵住了,心臟缺血了,心肌梗塞和猝死危機就產生了。
來跟著日本心血管疾病預防醫學博士 家光素行 一起做伸展操,讓身體和血管一起變柔軟吧!
第一,雙腳向前伸展
第二,將手往後撐住身體
第三,將左腳放在身體側邊的位置,
身體稍微往後倒並緩緩呼吸。(30秒鐘)
做完後再換右腳,左右兩邊各一次,一天做三次,趕快試試,讓身體和血管變年輕,和心血管疾病說掰掰吧!
【相關影音】
超簡單30秒拉背 便祕、暈眩、高血壓、生理痛 不再糾纏
https://youtu.be/75nOjtt9Nq8
踮腳尖竟能降血糖、增骨質,日本教授教你這樣站
https://youtu.be/E6nvxfFvbmc
坐著踮腳踏步10秒鐘,血管年輕了就能遠離失智中風
https://youtu.be/6PRR24CvtHA
【相關文章】
驚人奇效!坐著前彎30秒,半年血管年輕10歲?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8694
每天「踏步1分鐘+休息30秒」,1週後血管年輕9歲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9397
動脈硬化是什麼原因?動脈硬化預防之道搶救心血管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355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NxtNXLLKxg/hqdefault.jpg)
腦栓塞腦梗塞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眼科醫師 鐘珮禎護眼開講 壹
農曆新年即將要到了!大家有想好要準備什麼年菜、假期要怎麼過呢? 放假期間除了身體要放鬆,也記得要讓眼睛休息喔!
冬天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就像血栓塞住腦血管叫腦中風,
塞住視網膜的血管叫眼中風 (視網膜靜脈阻塞),塞的血管可能是動脈或靜脈,所以就跟腦中風一樣有出血型的、有梗塞型的,嚴重的眼中風是有可能會失明。
連續假間竟得青光眼!原因是... 【眼科醫師 鐘珮禎護眼開講2】
https://youtu.be/PdMo3Qmer8M
天哪!我的隱形眼鏡拔不下來了【眼科醫師 鐘珮禎護眼開講3】
https://youtu.be/dYMD0kTneuU
針眼惱人!眼科醫師:這樣處理才不會反覆長膿包【眼科醫師 林友祺】
https://youtu.be/_8zbo8qDjuw
相關文章:
眼中風與腦中風、心肌梗塞都有關!1徵兆更要小心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982
紅眼症、眼前一塊黑別輕忽,眼中風是腦中風前兆!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6409
女子追劇竟追出白內障!補充2種營養素防眼球老化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6727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o0q9Z-0Jb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