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你半夜看的推理故事】(修訂版)
1.
最近我心上一直惦著件事。
就是想到底該如何介紹一本書,能讓大家和我一樣,半夜也想爬起來讀。
這件事情就讓我先從小學的一些美好回憶說起。
最美好的就是考試成績不錯,我母親去幫我租武俠小說回家當獎賞的時刻。
那時候的武俠小說都是小開本,一套經常幾十冊。
她拎著一大摞小說回來,從聽到開門聲,到看著她走過院子,那種期待,真是雀躍。而當天總要熬夜也要一口氣看完的興奮,更宛若昨日。
武俠小說有些常見的橋段:在仇家追殺之下跌落懸崖,大難不死還意外得吃異果等等。任督二脈打通,更是主角武功更上層樓的關鍵。
但就像有些經典名著永遠只聞其名而不會打開閱讀,成為「傳說中的書」;武俠小說裡的任督二脈、奇經八脈等也是「傳說中的經脈」,就算日後當真想了解怎麼回事,也始終沒找到合適的書。起碼對我來說如此。
因此,五年前因為出版了《中醫護好心》而認識沈邑穎醫師之後,有一天我就向她請教:可否推薦一本用現代語言把經絡、穴道這些事情講得簡明易懂的書?如果沒有,她是否願意自己寫一本?
沈醫師回去想了一陣,告訴我還真沒想到可以推薦我什麼書。不過她的確願意自己來寫一套。這套書開始定為八卷,後來改為九卷,就是《經絡解密》。
時間倏忽幾年過去,沈醫師前面五卷都照預定安排出版,只有到第六卷的時候,卻延了兩次,晚了一年多,直到這個月才出版,就是《腎經+奇經八脈》。
我很好奇她中間的經過,就在出書前先向她請教。
2.
沈邑穎醫師一頭銀亮白髮,容貌年輕,說話則吐字快又清楚。
她寫的書也是。不只論說清楚,並且愛用輕鬆易懂的比喻,搭配圖解。每本書都有「經絡人形圖 」、「經絡循行簡圖」(她簡稱為捷運圖)、「穴位圖」。
總體而言,她說:「穴位就像是經絡列車的停靠站,每條經絡都跟鐵道沿線一樣, 滿佈著大大小小的穴位,它們的功能主要來自所屬的經絡系統。不同的經絡系統互相支援,互補互助守護著人體。 認識經絡與穴位,也是認識人體小宇宙的金鑰。」
然而,我聽她所說,顯然第六卷不只保持前幾卷裡都有的這些特點,並且還加了一個新的特色。
就是她用講一個探案般,透過綿密又層層疊疊的推理,讓人像看小說一樣領會她在中醫學理上發前人所未有的創見。
最重要的是,她找出了奇經八脈的起源,也顛覆了中醫傳統上以十二經脈為主,以奇經八脈為備用和調節系統的觀念。
她講得非常清楚。
等書出來,我再讀一遍,興起了一個念頭,就是想到底如何使用最簡明的文字,能把沈醫師的創見講得清楚,讓一般不懂中醫的人也願意接觸這本書。
這幾天掛在心上,今天總算寫好了。
3.
我所看到沈醫師的推理層次,是這樣展開的:
一,傳統上,中醫和「腎經」相關的名詞很多,但解釋很模糊,彼此關聯也不清楚。
二,但很清楚的一點是,腎主水,是「先天之本」。
三,《難經》中有一段話,「諸十二經脈者,皆繫於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也,謂腎間動氣也。」 這「腎間動氣」既然是十二經脈的根本,顯然極為重要,但到底什麼是「腎間動氣」,卻沒有中醫書說清楚。
四,沈醫師開始研究「腎間動氣」,越來越發現其重要。而既然是連十二經脈都出自於「腎間動氣」,顯然「腎間動氣」的功能展現早於十二經脈。但十二經脈裡本身就有「腎經」,「腎間動氣」卻又早於「腎經」,那就可能是此「腎」非彼「腎」。
五,而沈醫師最後研究出來的結論是:生命的起初,在西醫說是受精卵的階段,在中醫應該有相對應的「腎元」的存在。這個「腎元」不同於西醫所說腎臟的細胞,也不同於中醫所說的「腎氣」,而純粹是說明生命的「元始」狀態,蘊含來自父母親的遺傳物質。傳統中醫將這種狀態稱之為「藏精」,而沈醫師則稱之為「腎元」,以便說明「腎間動氣」並存於「腎元」,而且是推動胚胎分化的重要力量。
把人的生命換作植物的概念來看,腎元就是種子,而腎間動氣宛如種子的發芽點,是生命蓄勢待發的動力。
六,因此,沈醫師寫了這麼一段話:「腎元所藏之精,類似人類原始 DNA,腎間動氣的原氣則是推動細胞分裂、DNA 複製的動能。腎元藏精是為了後續的發育做儲備,這個珍貴物質需要腎間動氣輸送才能發揮功能,透過腎間動氣輸送到胚胎各處,做為各臟腑組織器官及經脈生長的重要資糧。」
七,那麼,胚胎下一步的發育,腎間動氣推動下一步的發展是什麼?沈醫師提出了她精彩的「紙袋理論」三階段。
第一階段,當胚胎還在扁平狀態時,只有2D結構,就像是被壓平的紙袋,紙袋只有前後面,發展的經脈也一定是最根本的主要幹線任、督二脈。
第二階段,受精卵經過分裂變成細胞團,脊椎接著開始發育。 從空間來看,胚胎會開始長大長胖,此時則由 2D 結構變成立體的 3D 結構。 紙袋像是被撐開,除了前後面之外,中間也出現。於是衝脈出現,由下而上,全面涵蓋體腔內層;帶脈分布在外部,全面涵蓋體腔外層。
第三階段,臟腑組織器官開始陸續生長, 四肢也出現了。從空間來看,胚胎由中間向兩側發育,隨著臟腑組織器官增多,加上頭部和四肢,身體結構變得複雜,體腔內的組織器官與四肢之間的距離也逐漸增大。 因應這種情況,身體發展出可以連結軀幹和四肢的經脈,是為陰維脈、陽維脈、陰蹻脈和陽蹻脈。
以上合起來,就是所謂的奇經八脈。而這奇經八脈的發育,全是腎間動氣所推動的。
八,在傳統的中醫裡,是以正統十二經脈為核心,奇經八脈常被視為後來才產生的備用及調節系統。然而在沈醫師的研究和推理下,奇經八脈是十二經脈的先驅和前置部隊。十二經脈之出現和發展,是在「紙袋理論」的第三階段,也就是因應體腔內組織器官和軀體四肢的發展而生,而奇經八脈裡最晚出現的陰陽維蹻脈,都還稍早於十二經脈, 扮演「學長」的角色,協助十二經脈建構。 只是當十二經脈發展完整後,奇經八脈就除了任、督兩脈之外,各自把原先主要任務移交給十二經脈了。
但這就表示奇經八脈不重要了嗎?沈醫師說正好相反,「奇經八脈是人體最初始的設定,跨越多條經絡分佈,分散風險,不會像十二經脈那麼容易被日常生活損傷。 以現代 3C 系統來比擬,奇經八脈類似『原廠設定』,當身體出現雜亂失常的現象時,我們可以透過奇經八脈重新設定身體系統,這就是 RESET 的概念。」
也因此,沈醫師說這也正是許多練家子以奇經八脈為練功基礎的原因之一。奇經八脈雖然退居幕後,但是當臟腑經脈出現重大問題,牽涉多臟腑多經絡,且無法自行解決時,奇經八脈就會出手, 以綜合性的高度與廣度,跨越臟腑與經絡界線,做通盤改善。
九,最後,那「腎經」是怎麼回事呢?「紙袋理論」第三階段腎臟長出,腎經也就出現,成為十二經脈之一。隨著奇經八脈把主要任務都移轉給十二經脈,其中尤以腎經和肝經為主。而腎間動氣也把任務交付給腎臟和腎經,自己退居丹田。腎為先天之本的地位也就確立。
十,基於以上,《難經》裡所說「諸十二經脈者,皆繫於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也,謂腎間動氣也」到底是什麼意思,也就為沈醫師所澄清和證明了。
4.
《經絡解密卷六:腎經+奇經八脈》的精彩不只如此。沈醫師還有其他創見,包括腎經的「旋轉」。
我自己急著想用我自己的話來整理沈醫師對奇經八脈,以及「腎元、腎間動氣、腎臟與腎經」的精闢發現,主要是想致謝。
謝謝她用這麼淺白的文字,像推理小說一樣的風格,這麼現代的圖文並茂呈現,滿足了我這麼多年的想像,也滿足我期待這麼多年,想要接近而不可得的「傳說中的經脈之書」。
昨天晚上我讀到十一點左右入睡後,睡了幾個小時起來,半夢半醒間都在喃喃自語奇經八脈的關係。也在今天清晨三點多開始接著讀,到天亮時終於知道可以如何寫這篇文章介紹給讀者了。
不論是為了知道如何保養自己的身體,還是為了閱讀的樂趣,都請大家看這本書。(有人和我一樣享受半夜捧讀這本書的樂趣的話,當然更好。^^)
如果你讀過《經絡解密》前五卷,或其中的任何一卷,千萬不要錯過這一本。
如果你完全沒有讀過《經絡解密》的任何一卷,就請從這一本讀起沒有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MoneyDJ理財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人工關節領域當中,脊椎領域因為高齡化社會的骨質疏鬆漸趨普遍,市場規模一直穩健成長,而台灣也未在此一領域缺席,成立於2009年的台微醫就是瞄準脊椎高階植入醫材,並且是台灣首間以發展自有品牌的脊椎微創醫材的廠商,回顧台微醫成立的故事,董事長梁晃千等團隊成員,過去都具有工研院背景,成功將工研院研究開發技術...
脊椎撐開器 在 狐獴媽媽開講 Facebook 八卦
#小比鵝孩子小寶流著眼淚不捨地走了(照片在後面,他淚珠使人心碎😭)
#分享一起保護大湖公園動物生存權
祈願這世界良善與愛多一點;殘暴與惡少一點。
#雖然凶手只有神知道,但我相信末世終有最後的報應。即使沒有監視器,#上帝可牢牢記住你的犯行了!別想逃……👊
#5月19日才在大湖公園出生的兩隻小鵝寶寶,其中一隻,比較膽小,愛黏大寶或媽媽的 #小幼鵝小寶#不幸在6月25日,被發現癱瘓在住家小島草皮上,而後入湖游泳卻不斷溺水😰
雖出動消防局橡皮艇,搶救小寶,#可惜送醫仍然不治……😭(特別謝謝陳孋輝市議員、劉主任莉貞、大湖消防隊對小比一家的照顧)
醫生判定可能原因,#疑是背椎被重擊,導致脊椎斷裂,下肢癱瘓,所以游泳會溺水,無法仰頭,讓生命慢慢 #走向死亡……😫
問題是6月24日當晚,我約莫11:30我才離開小比一家,當時島上只有他們一家人安靜休息,沒有任何異樣。但是6月25日早上6:30就有人通報小寶鵝癱躺自家草皮上。 #趕赴事發現場發現,#旁邊還有人喝過寶特飲料空瓶、#新竹地址的檳榔袋子、釣魚定位石頭……卻不見半個人影🤬
這午夜短短關鍵七小時,究竟發生了什麼……??從現場所見,似乎 #唯一翻越圍籬違法闖入禁釣區小比一家草皮的,#可能就是夜釣者,他應該是當晚跟小比一家相處的人🤮若不是他,他也該是目擊證人才對😓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會導致小鵝背部會被重擊到致命?……我真的百思不得其解……😭😭
#人的私慾和動物生存空間的戰爭,這麼難協調嗎?何時……人可以不再極度自私殘忍……我真的求主憐憫台灣,光照台灣。使人心都良善,有憐憫😢小寶鵝這麼可愛,誰捨得傷害他呢?Why…😭
抱著小寶在我懷裡,看著他逐漸失去氣息,雙眼微微用力還想撐開,卻不敵病痛離開了……我的心難過到沒有言語可以說明,只是眼淚直流不停……😭😭
#觀察小比一家四口三十多天以來,#鵝媽媽幾乎夜夜沒睡,都在當守衛。#這樣細心呵護了36天,疑似一顆石頭就炸毀這個美滿、溫馨又可愛的家…為什麼?😭😭
抱著小寶逐漸冰冷的屍體,到相思樹為他火化,神蹟發生了!😳
#當我禱告完,向他告別,將他抱在我懷裡,#預備進火化室時,#小寶鵝居然開始眼淚直流……彷彿在抗議著這短暫且幸福的36天,竟因為與人的衝突,被犧牲了!他向來膽小,相信他一定很想念一家人,怕孤單😢
所以我繼續告訴他,會照顧他爸媽跟大寶,希望他放心。此刻,#小寶鵝的淚彷彿潰了堤,一顆一顆眼淚不斷流下……#連在場寵物禮儀師都說,#處理過二百多件動物案子,#這還是頭一次看到動物流淚……小寶太有靈氣跟感情,因為太無辜且太突然……真是無奈……😫😭
一條鵝父母緊緊呵護的寶貝生命,就這樣瞬間歸零……唉!台灣生命教育要加油!毒品問題要盡快拿出政策遏止!教育要即刻改革……還有停止政治惡鬥,先為善良老百姓及動物想想吧!怎麼讓國家更好!更有品質、更有競爭力!
大湖公園,這三年多來,我幾乎沒看過半個人來巡邏……也未見警察來往視察過……已經是半無政府狀態……儼然變成部分不守規矩的釣客天堂,卻成了部分遊客與動物的地獄了……小湖泊臭氣衝天……是湖還是水溝啊?政府、公園管理處……該執法了吧!😤縱容只會帶來更多混亂……與污染!
哀哉,台灣!求神速速伸手翻轉救贖!🙏👊也保護這些不會說話的羽毛孩子們……
脊椎撐開器 在 周婉菱 Facebook 八卦
2019年12月我生了一個北鼻(下)
我一邊哀嚎一邊問麻醉師👨⚕️怎麼還沒來
但打無痛也不是想打就打
得在開到兩指時才能打
終於時機到了
看見麻醉師👨⚕️我彷彿看到救星
「醫生 可以快幫我打麻醉嗎 我好痛」
「可是我有脊椎側彎 針會不會不好插」
麻醉師👨⚕️請我像蝦子🦐拱起身體摸了我腰椎
「嗯 應該沒問題 但妳千萬不能動 只要一動針就會偏掉 就要重打喔」
因為脊椎側彎恐懼在先
又幻想電視劇麻醉風暴各種情節
加上跑社會新聞聽聞的麻醉風險
針一插進我脊椎 我便放聲尖叫
被請出門外的我先生還以為怎麼了
我當下真的覺得自己像一尾魚
然後我的魚骨被用針刺進去一個大洞
想當然爾
針歪了
得重插⋯⋯⋯⋯⋯
麻醉師👨⚕️「周小姐 請妳忍一下 拜託不要動」
護理師見狀立刻上前抓住我的手
叫我不要怕深呼吸
但我還是怕⋯⋯⋯⋯⋯
我又動了⋯⋯⋯⋯
就這樣 終於在第三次麻醉針扎成功了
先生走進來 看到我臉色慘白
我說「還好成功了 應該很快就不痛了」
但⋯⋯⋯⋯
此時我開始呼吸急促
覺得吸不到空氣
覺得好冷好冷
全身一直發抖頭好暈
護理師👩⚕️先推大燈照我讓我暖和
再幫我量血壓
發現怎麼只有5、60
他立刻急call麻醉師👨⚕️過來
麻醉師👨⚕️說我可能對麻醉藥反應較大
然後我就吐了
吐了整床
把前一晚吃的火鍋都吐出來了
麻醉師👨⚕️先把藥劑關掉
觀察血壓有沒有慢慢恢復
還好頭暈發抖的狀況逐漸緩解
血壓也上升了
麻醉師👨⚕️叫我痛的時候再按麻醉劑
事情走到這個階段我已經好累好累
但寶寶還在我肚子
等待麻醉不良反應過去
藥效終於發揮了
我整個下半身都麻了 肚子也不痛了
只有喉嚨因為唉唉叫好痛
我好累 終於可以睡了
但是
不痛的感覺只維持兩個多小時
一陣一陣的痛
又!來!了!
痛來得那麼快但開指速度卻是那麼慢
已經進來待產室超過12小時了
但才開了四指
產房明明只有五步之遙
但此刻卻離我好遠好遠
更令人心涼的是
大家還記得上一集我提到
半夜也有一位孕婦來待產嗎
差不多這個時候
我已經聽到她的寶寶響亮的哭聲
比我晚進來 人家生完了
那我呢?那我呢?
我還要痛多久
「麻醉劑沒效了 怎麼辦」我無助地問護理師👩⚕️
但她也幫不上我啊啊
只能叫我深呼吸
但宮縮的痛真的好痛
丟向我肚子鐵球感覺越來越大顆 越來越重
我繼續躺著 繼續哀嚎
不知道又過了多久
我的醫生來了
我問他「我可以進產房了嗎?」
他內診之後搖搖頭
我說「不是可以真空吸引嗎?」
他說如果寶寶的頭不夠下來 開指不夠大
機器一吸會有大出血的風險
接著 護理師👩⚕️上場了
👩⚕️「妳開指速度太慢了 我幫妳開指」
👩⚕️「不然羊水破了 拖太久 會感染」
手動開指的感覺像什麼
大概像是鼻孔一直被挖被撐開
明明只能放進一根手指
卻不斷用五根手指戳進去的感覺
👩⚕️「配合肚子陣痛的時候要用力」
到底怎麼用力
肚子痛到不行
下體也痛到不行 用力更痛
而且我一直被說用錯力⋯⋯⋯⋯⋯
兩隻手也抓床桿抓到發麻
而且根本沒力氣了
👩⚕️「好 有看到寶寶的頭髮了喔」
👩⚕️「要加油 寶寶快出來了」
我以為快了 我先生在旁邊也以為快了
但是 開指速度還是慢得
寶寶的頭就是不夠出來
用力到我都快虛脫了
此時先生說「可以剖腹嗎 她太痛了」
👩⚕️「前面都痛這麼久了 而且看到頭髮了」
我也認為在確保寶寶是安全的狀態下
再努力看看
不知道重複用力了幾次
我終於被推進產房了!!!!!
醫生👨⚕️一排輕鬆地走進來
兩名護理師👩⚕️也走了進來
我痛到不行 也沒力氣了
我對我的醫生說:「怎麼辦 我會不會生不出來」
👨⚕️:「妳放心 妳不要亂叫浪費力氣」
👨⚕️:「配合我 五分鐘絕對讓妳生出來」
輕鬆的口吻 淡定的神情
肚子陣痛來臨時 我閉氣 用力再用力
此刻一旁的護理師伸出她的手肘
往我的肚子壓~~~~~~~~~~
我真的髒話差點飆出來
那種痛像被車輪輾過
但這次 寶寶沒出來
對 我又被壓了第二次肚子~~~~~~
車輪再次輾過
終於 終於
從羊水破到生出來將近23小時
我!成!功!了!
生完之後 我全身發抖
因為真的太痛 太害怕
我安慰自己
一定是寶寶太愛我了不想太快離開我身體
就這麼神準
在產檢醫師預估的預產日這天
我的寶寶誕生了
#自然產
#無痛分娩
#麻醉針插了三次才成功
#預產日會不會算太準
#推進產房五分鐘我真的生出來了
#產檢女醫生跟接生男醫生都很棒
#護理師我愛妳們
#先生錄生產經過心很抖手很穩
#大家看到寶寶出生第一句話是什麼
#下集好像打太長直接跳過的請舉手哈
脊椎撐開器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評價
人工關節領域當中,脊椎領域因為高齡化社會的骨質疏鬆漸趨普遍,市場規模一直穩健成長,而台灣也未在此一領域缺席,成立於2009年的台微醫就是瞄準脊椎高階植入醫材,並且是台灣首間以發展自有品牌的脊椎微創醫材的廠商,回顧台微醫成立的故事,董事長梁晃千等團隊成員,過去都具有工研院背景,成功將工研院研究開發技術技轉後成立了台微醫,目前台微醫也即將於今年1月底上櫃。作為醫材新兵,台微醫在脊椎醫材研發製造領域上,與同業相比競爭優勢何在?台微醫明星產品脊椎撐開器各地取證進度如何?新產品開發進度狀況?未來上櫃以後的下一步又是什麼?MoneyDJ採訪團隊請來台微醫董事長梁晃千為我們說明。
#人工關節 #脊椎醫材 #台微醫 #梁晃千 #脊椎塌陷 #脊椎撐開器 #骨水泥 #脊椎融合手術 #高
訂閱我們的Telegram頻道 最新節目不漏接
https://t.me/moneydjnews
脊椎撐開器 在 台灣自主研發生產「椎體撐開器」 中醫大搶先應用骨折患者 的相關結果
根據全民健保資料,在台灣每4名65歲以上民眾中,就有1人因為骨質疏鬆症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椎體重建手術」是利用「椎體撐開器」將脊椎壓迫性骨折 ... ... <看更多>
脊椎撐開器 在 國產椎體撐開器中醫大新竹附醫椎體重建手術成功 - 自由健康網 的相關結果
2019年6月17日 — 該院神經外科主任黃祥銘簡報表示,「椎體重建手術」是利用「椎體撐開器」將脊椎壓迫性骨折患者以垂直方式撐開塌陷的椎體,灌入骨水泥固定,達到脊椎 ... ... <看更多>
脊椎撐開器 在 臺灣首創!「椎體撐開器」具回退設計有效降低手術風險 的相關結果
脊椎 壓迫性骨折仰賴「椎體重建手術」的協助,手術的關鍵醫材「椎體撐開器」,是技術門檻非常高的永久性植入物,為有效預防手術中的風險產生,台灣微創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