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受虐 一直以來都是大家非常關注的社會議題,尤其防疫期間大家在家的時間增加,彼此間的摩擦增多,造成家暴案件數快速成長,讓人非常擔心。孩子都是我們的心肝寶貝,適當的管教是必須,但使用到暴力就絕對不容許。#新北市政府 各局處也制定相關政策一同守護兒少,保障他們的人身安全:
🔺教育局:首創「#幸福保衛戰」專案,結合新北 #四大超商 與 #八方雲集 作為服務據點,讓兒少可以主動求助,即時給予協助;同時聘任專業輔導人力,運用學校輔導機制,協助兒少穩定就學。
🔺警察局:首創「#守護幼苗」專案,主動清查入獄服刑及酒藥癮照顧者名冊,並積極通報,藉由每月 #基層治安聯繫會報,定期橫向討論,精進合作機制。
🔺衛生局: 首創「#基層醫療關懷網」專案,依據基層醫療實務經驗,研訂出疑似兒虐或疏忽照顧的簡易篩檢表,簡化通報流程、提高通報意願。定期辦理 #醫療網絡聯繫會議 ,針對通報常見議題進行討論。
🔺社會局:成立「#高風險家庭服務管理中心」,整合跨局處一起關注兒少,創建管派服務機制,提供脆弱家庭跨域專業服務,建構關懷支持網絡,主動進行全面關懷。同時利用好日子愛心大平台強化公私協力、大數據,開發風險預警系統輔助服務。
面臨到兒虐事件,我就會鼓勵大家雞婆一點,若發現生活周遭疑似有受虐情形發生,趕緊通報相關單位,阻止憾事發生。今天邀請大家一同響應 家扶基金會 推出的「我看見疼痛,你重現笑容」活動,一起用愛包圍受虐兒,一同關注他們,伸出援手,帶他們遠離噩夢。我點名 新北學Bar 教育局、 新北衛什麼 衛生局、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 新北好日子愛心大平台 社會局等單位一起加入;如果你也想要一起參與,下方留言處簡單幾個步驟,用正向力量讓大家正視兒虐事件。
#我看見疼痛你重現笑容 #擊退兒虐我OK你一起 #家扶基金會 #113保護專線 #新北好貼心 #安居樂業 #侯友宜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6的網紅陳靜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要消彌虐童問題,必須從三個層面著手,分別為前端的教育與宣導、中端的完善社會安全網與通報體系,以及最末端的法律刑罰規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估,世界上,每4個大人中就有1個人曾在兒童時期遭受到身體上的虐待。然而台灣在2017年的兒虐通報數,#卻僅有59912件,連發現並介入的個案量能都不夠,20...
脆弱家庭通報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八卦
#英國佛系防疫的豪賭
https://linshibi.com/?p=35588
今天帶大家看個門道。重點是,我們要仔細看病毒進世界各國後,哪種防疫措施是最有效的。台灣搶到了寶貴的時間,讓我們可以靜下心來觀察。
建議優先閱讀: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防疫須知
https://linshibi.com/?p=35408
有一個很重要的對照組出來了:英國。這張圖上是各國目前防疫的措施,英國目前什麼都沒做。沒有停課,沒有邊境管制,沒有禁止大型集會,還宣告檢驗蓋牌。為什麼?
#德國總理梅克爾 表示,高達7成德國人口可能感染新冠肺炎,由於目前沒有療法,所以重點得放在減緩傳播速度不讓公衛系統負擔過重。
#英國首相強生 在3月12日的內閣緊急會議決定,抗疫行動即日起從第一階段的防堵進入第二階段:拖延。
背景:
1.新冠是這世代最嚴重的公衛危機,這不是季節性流感,因為大家都沒有免疫力。他比流感危險多了。
2.目前英國僅通報百餘例,實際上可能已有10000人感染。
3.這疾病將會繼續傳播,我會和大家同在,很多家庭將會提早失去所愛的人。
And it’s going to spread further and I must level with you, level with the British public, many more families are going to lose loved ones before their time.
4.之前我們做的圍堵已經幫我們爭取到了珍貴的時間。現在我們要進入下一階段了。進入世界大流行的階段,現在目的已經不是防堵,是在延緩傳播。如果我們可以延長到達流行高峰的時間數週,讓我們的醫療體系可以處理,天氣變熱可能呼吸道疾病也會減少,我們也有更多時間可以進行醫學研究。
5.我們要在對的時間執行政策以最大化他的效果。最重要的工作是要在高峰期的幾週中保護老人和有慢性病的脆弱族群。那最危險的高峰期不是現在,可能還有幾週,這視這個疾病傳的多快而決定。
因此:
1.出現發燒或持續咳嗽症狀者(不論旅遊史或接觸史),即使症狀輕微,請待在家最少7天,以保護他人並幫忙延緩疾病的傳播。
2.輕症在家者不逐例診斷了,只會針對已住院還有重症的人做病毒檢查,嚴防院內感染。(意謂從此無法單看英國確診的數字來評估疫情嚴重度了)
3.學校組織的出國旅行活動一律取消。
4.呼籲70歲以上年長者還有慢性疾病者減少外出。尤其不建議去搭遊輪。
5.目前不禁止大型聚會,包括體育賽事。目前科學證據顯示禁止大型聚會對於減少傳播幫助有限。但以後可能會考慮。
6.目前不會停課。此刻停課可能傷害大於好處,但我們會隨時檢討,未來可能停課的時機。
7.請大家一起盡力在此後幾個月保護家中的年長者。政府也會盡力提供幫助。
8.不要忘記洗手!
--------------------
彭博社在記者會後發表評論直言,強森的策略就是讓大部分人染病,進而產生抗體,產生群體免疫力(herd immunity)。
---------------------
#英國首席科學顧問瓦倫斯 在記者會後於訪問中為政策辯護,說這是為了降低和延緩這個大流行的高峰,而不是把他完全壓制。若到了六成的感染率,會幫助建立某種程度的群體免疫力。彭博社訪問的公衛專家說,以英國人口約6640萬來換算,六成表示將有約4000萬人感染,若以致死率2%來算,將造成80萬人死亡。
-----------------------
04b解讀:
1.其實英德兩位首相的發言,背後都是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的思維。傳染病學中,群體中若大部分人都得過病產生抗體獲得了免疫力,這個疾病就不會繼續大流行了。這是有公式可算的,一個R0是3的疾病,大概要三分之二(66.7%)的人都得過後,流行才會趨緩。這也是打疫苗時,預估接種率要達到多高才能防止這個疾病的公式。
新冠疫苗沒有這麼好等,最快可能都要一年半,不順利的話會更久。緩不濟急,所以考慮群體免疫是很實際的想法。
2.學理上雖如此,#但我不得不說英國這是個很冒險的決定。你現在等於就是放手讓這個病傳了。你要怎麼確定自己不會變成義大利那樣的醫療崩壞?要知道倫巴底區其實是歐洲三個最富有地區之一,當地醫療水準不差,重症醫療包括ECMO等是世界的高水準。
3.而且到底得了新冠後有沒有可保護的免疫力,到底會不會二次感染?其實現在應該是沒有100%確定的答案。
4.要延緩傳播速度的話,想停止大型集會是很正常的想法,理論上也應該有效。畢竟我們已經看到了許多案例(韓國新天地教會,伊朗的選舉活動,大阪的演唱會.....)。因此為何要堅持不停辦活動,這點我不太懂。
5.#我倒是支持不停課。我一直覺得這次疫情的決戰點似乎不該是學校。19歲以下不容易得且絕大多數都是輕症,讓年輕人幫助整個群體建立群體免疫是學理上可能會成功的。
真的到社區流行時,是否應該強調的是,不要把病帶回來給老人家,而不是停課本身?義大利前陣子停課,反而造成遊樂園公園爆滿,充滿了帶孫子去玩的阿公阿嬤@@ 延伸思考是,若台灣也真的社區大流行,我們勢必不能像現在還讓老人家整天去排口罩,這是製造群聚的風險。所以口罩2.0很重要!
6.#輕症在家我是同意的,會自己好,不用再去逐例診斷。但如同阿中今天在記者會回答的,這是在醫療體系已經無法承擔時才會考慮這樣做。台灣還在圍堵的第一階段,當然需要逐例診斷還有疫調,要經過一定時間的逐例診斷,建立好自己群體的流行病學會比較放心。你怎麼知道你的國民得了新冠,死亡率和其他國家的數字會一樣呢?這是需要科學研究的。
7.#一切要以保護老人為前提,這點我覺得完全抓到重點。 義大利的大數據資料,小於49歲死亡率是0.1%,其實就是季節性流感的死亡率。讓這些人得病有免疫力,讓老人得到保護。我想英國在想的是這件事。
8.#很多家庭將會提早失去所愛的人,我不知道歐美社會如何,但台灣如果有政治人物說這樣的話,應該都會萬箭穿心吧。
媒體嘲笑,民眾也不支持的 #英國佛系防疫,到底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理智決定,還是一場豪賭?到底是白癡還是天才?可能1~2個月就會有答案。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部落格文章版請見
https://linshibi.com/?p=35588
脆弱家庭通報 在 Facebook 八卦
【生命極其脆弱 死亡的距離已逼近】
我團隊中過去一位盡心盡力在崗位上工作的同事,就在這次的肺炎中往生了。
就在前天,快篩結果還是陰性,但隔一天就離開人世。在死亡後驗出病毒。
這是一位善良、負責任、笑臉迎人,從小到大不需父母擔心,且非常自主獨立的女孩。
如今,是我們生命當中最大的遺憾。
最近這幾個月來,生命的無常不斷降臨。
我發現,原來死神是如此的無情,一步步逼近我們身邊的人。
然而,病毒愈是殘酷,我們愈需要冷靜。
我們更需要處處留意,保護好自己,才能保障我們身邊最愛的人。
在這裡,我也要向她的家人致意!
這位孩子生長在一個對公共事務貢獻極高的家庭裡。
在孩子離世心痛之餘,父母仍同時哭著在協助政府思考,公共政策哪裡可以改進?依然在協助政府思考公共政策與公衛之間該怎麼辦?
讓我極度心痛。
謝謝妳,盼妳放下在這一世的執念,在另一個世界好好完成妳的夢想。
面對致命的疫情,一條寶貴的生命殞逝
中央與地方我們可以做的更好。
請第一線作戰的地方政府注意:
這是家屬在淚流中、擔心、無助的表達。我們通報與篩檢隔離政策應確實落實!
在此一案例中,已經24小時過去了,既沒有隔離也沒有全家篩檢,最基本的工作都沒有徹底做好,應該加強改進,拜託了!
脆弱家庭通報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評價
要消彌虐童問題,必須從三個層面著手,分別為前端的教育與宣導、中端的完善社會安全網與通報體系,以及最末端的法律刑罰規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估,世界上,每4個大人中就有1個人曾在兒童時期遭受到身體上的虐待。然而台灣在2017年的兒虐通報數,#卻僅有59912件,連發現並介入的個案量能都不夠,2017年的開案人數甚至只有4135件,明顯低估了我國未被發現的黑數。
其實兒虐隱憂比我們想像得更加嚴重,2016年第一季兒虐通報後死亡人數有51人,其中高達76%的施虐者是孩子的親生父母‼
📌📌這就是問題所在,因為現階段的修法大多都是針對照顧義務人,然而我們發現,照顧義務人通常就是施暴者,因此只強化刑責是沒有用的,必須結合前端的教育宣導,以及中端的完善社會安全網與通報體系,才能治標又治本。
在社工不足、資歷淺的情況下,學校便是另一個可以快速發現這些脆弱家庭和危機家庭的單位,#因為學校是兒童除了家庭外待最久的地方。學校的教育及相關人員都很有可能在第一時間發現潛在的危險家庭,特別是負責關心與減輕學生病痛的的校護。
然而,#最適合擔任兒虐守門員的校護卻面臨人力嚴重不足的情形。根據《學校衛生法》,學校班級數達40班者,應配有2名校護,但校護協進會的調查結果卻顯示,目前配有2名校護的學校,僅有18.6%。
在人數不足的情況下,校護不僅難以發現潛在的危險家庭,甚至連生病了也不敢請假,否則誰來守護學生的健康呢❓
雖然教育部表示,校護能與鄰近的醫療院所或衛生所簽約,建立代理人制度,但目前只有台北市跟桃園市有建立校護職代資料庫。
最後,我請衛福部協同教育部於1個月內提供以下資訊:
1⃣盤點全台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班級數達40班者,未聘任2名護理人員的比例有多少?並進一步研擬校護相關的輔導聘任計畫。
2⃣針對未有校護職務代理人規劃的縣市,提出具體可行的輔導計畫,以減少1人校護的哀與愁。
#質詢
#兒虐
#校護
#社會安全網

脆弱家庭通報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評價
兒童虐待通報數在近幾年急遽增加,從2004年的8494件,增加到2017年的59912件,而開案情形卻從2004年的7837件,下降至2017年的4135件,更別提還有許多我們沒有掌握到的「黑數」,兒童的安全岌岌可危‼
根據爆料公社建立的司法信任模擬投票結果顯示,僅有13%的網友信任司法,有高達87%的網友不信任司法、支持私刑正義!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動用私刑只會陷入無盡的暴力循環,「進一步受害的受害者」→「虐兒的受害者」→「成為家暴施暴者」→「社區犯罪者中的受害者」,相關部門必須正視並解決這個問題🧐🧐🧐
另外,我先前便已對衛生福利部提出的「全方位兒童醫療照護網絡計畫」提出質疑,台灣的開業兒科醫師僅有4322人,在照顧比1:200的情況下,願意參與計畫的醫師又有多少人?其實以前新生兒的家庭訪視都是由公衛護理師來執行的,公衛護理師可以在親訪時精準地篩選出脆弱家庭的風險因子,為高風險家庭提供預防、治療與復健的全方位服務。再一次呼籲衛生福利部確認護理師的核心業務,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子上,解決護理師忙盲茫的困境。
最後,以下幾點提案請相關單位在一個月內提供報告給我們:
👉請警政、衛政、社政研擬遏止私刑正義的具體措施。
👉請衛福部評估「全方位兒童醫療照護網絡計畫」於預防兒虐的成效。
👉請衛福部確認衛生所公衛護理人員在家戶管理的核心業務,並全面盤點目前公衛護理人員的所有業務內容,解決忙盲茫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