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國內外的網友透過FB十分在意我近日的健康狀況,怕我尚未75歲無法施打疫苗,而離國產疫苗上市還有一段距離,擔心若意外感染如何是好?叮嚀再叮嚀。
只是微恙卻叼擾到大家,在此由衷地深表謝意!🙏
我從小就得過百日咳和肺炎,至今還老愛咳嗽尤其晚上更嚴重,但照過多次X光情況居然還好。
加上長期胃潰瘍,食道逆流,幽門螺旋桿菌未癒,又有膽結石,而且肝脂數太高,還有些許心律不整,以及嚴重的睡眠障礙和筋骨痠疼等⋯。
導致外表看似健朗但總是處在跟慢性病不斷拉扯與糾葛的困擾中。或許跟我的不愛運動,不知節食和不懂保養的劣根性,有些連結關係吧。
目前的我有如部耗損殆盡的老車,經常會拋錨或需再進廠維修。明知離全車報廢的時間愈來愈近了,但也只能順天命而得過且過,不然呢?
有人老問我,為何能夠如此的自信和樂觀?
依我個人的看法,自信是來自於歷經過風浪後的淡定,而樂觀則是看透人情世故並願接受事實的通達。
知足者未必真能常樂,但至少勿須因為怨天尤人而徒增煩惱。
再說,配合各種變種再變種的病毒,而施打實驗再實驗的疫苗,恐怕就會像我們生活職場中偶而會出沒的小人,和無預警的某種突發性的傷害,將成為人類未來生存的無形隱憂。
希望強國們更要發揮憐憫蒼生之心,不要因為想發動生技戰爭而屠殺眾生。
同時除了被迫接受與病毒共處的心理準備外,隨時隨地做好環境和自身的防護措施,並遠離它才是上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290的網紅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您的支持 讓我知道還有人在乎 受益,也可以提供更優質的內容給大家!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dc9eb737-7abd-4ed4-9cb0-19b93459627b 邱醫師:經歷: • 雙和醫院心臟內科專任主治醫師 • 臺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 國立陽明...
胃食道逆流心律不整 在 Facebook 八卦
喝咖啡似乎已成為全民運動,
我在診間也經常回答患者喝咖啡的問題,
基本上喝咖啡有益健康,
主要是因為裡頭含有的抗氧化物質以及綠原酸,
研究發現喝咖啡對於失智預防、體重控制、護肝臟、防癌、全因死亡率降低都有幫助,
但是一天請不要超過咖啡因400毫克,
大約是3杯美式咖啡的量,
淺烘培咖啡保有的抗氧化物質比較多,
我比較推薦。
不過以下幾點是必須注意的:
1. 咖啡因利尿,喝咖啡一定要補充水分。
2.骨質疏鬆患者、失眠、心律不整、青光眼、甲狀腺功能亢進、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不穩定期、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症治療期間、懷孕前三個月等都必須限量。
3.小朋友在成長,千萬不要讓他們太早養成喝咖啡的習慣。。
4.喝咖啡不要加糖以及奶油球,可加少量鮮奶或是豆漿。
5.喝咖啡雖可以降低癌症發生以及復發,但是過燙咖啡反而會刺激到食道粘膜。
6.服用藥物、中藥以及保健食品,請和咖啡間隔半小時以上。
7.如果骨質已經疏鬆的朋友喝咖啡,請務必補充足夠的鈣質,並配合運動。
好了,
愛喝咖啡的朋友有沒有收穫呢?
早安,
歡迎分享。
#咖啡
#預防失智、防癌
簡報來源:劉醫師演講資料
胃食道逆流心律不整 在 罕病歌手Seven-向麻煩say"YES" Facebook 八卦
***轉發小叮嚀****
請您先耐心看完這篇文章,再決定要不要按下分享鍵哦!
不希望被誤解是在怨天尤人或抱怨病痛,那並非我寫此文章的本意。
本人也沒有要發起任何募款,募資。(若有人以我的名義募款募資,請向我私訊檢舉,謝謝。)
非常感謝大家的祝福與鼓勵。我會繼續當一個快樂的病人!
*******************************
(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聖經:約翰福音16章33節
不能治癒的疾病,讓我學會面對,學會忍耐,學會堅持,學會不放棄,學會在患難中仍能活出喜樂平安的生命。
患病不是贖罪,更不是懲罰。
用一副殘弱軀體換一顆健康的心,我覺得~很值得呀!
咳咳~容我來整理一下我這副破銅爛鐵快解體的身子。
1. 視網膜病變/剝離(右眼全盲,左眼視網膜也破洞數回,雷射無數次。)
2. 水晶體脫位(左眼0.08重度弱視,畏光,持續退化中)
3. 角膜炎(角膜極度敏感,灰塵空氣,經常性紅癢)
4. 乾眼症(痛)
5. 角膜破皮(痛死了,眼睛常張不開,淚流不止)
6. 青光眼
7. 眼壓高(眼球脹痛)
8. 斜視(眼球嚴重內縮,已無法轉動,看東西都要不停轉動頭部,脖子很痠。醫生有建議開刀,有醫生建議不要動刀,因為怕又一失足成千古恨!)
9. 視野狹窄(視覺只剩下左眼的右下角區塊,最近視力又再變糊一些了,哈!走路常不看路!)
10. 視神經萎縮
11. 心臟主動脈血管瘤(十年前已動過一次血管瘤手術,現在又形成另一顆,一直在變大,隨時有破裂致命的危險性。去年至今走訪了各大醫院評估手術,目前選擇觀察,多偷點時間玩耍。)
12. 心臟二尖瓣膜中度脫垂(已動過手術,漸漸又脫垂,影響心臟功能)
13. 主動脈辦膜狹窄逆流(胸悶)
14. 薦椎神經9.8公分囊腫 (已經將骨頭撐開,嚴重腰痛,神經壓迫,目前評估手術中)
15. 肝腫瘤(不管它)
16. 肺浸潤
17. 內耳不平衡(頭暈)
18. 暈眩(耳朵,視力和心臟功能失常,都會造成頭暈症狀,所以我很難走直線,每天都像在暈船,嚴重時會嘔吐。)
19. 椎尖盤突出(腰痛)
20. 脊椎側彎(也是腰痛的因素之一)
21. 頸椎側彎(脖子僵硬,痠痛,每天。)
22. 胃脹氣
23. 胃痛(經常性,大概是藥吃太多了,太傷胃。)
24. 胃食道逆流(三天兩頭)
25. 頭痛(幾乎每天,小痛時能忍,頭痛到要爆炸會很想撞牆,真的也痛到用頭去撞牆過,止痛藥也無效。)
26. 頭脹痛 (也是幾乎每天,很煩人。)
27. 易中暑(熱中暑/冷中暑)非常容易,只有有溫差,室內戶外,隨隨便便就會中暑。
28. 腸胃炎/腹瀉(從小到大很少有一週腸胃可以乖乖沒事,飲食再小心也沒用。)
29. 骨質疏鬆(關節痠痛,肩,手關節,膝關節)
30. 肺輕度阻塞(急性呼吸困難,缺氧)
31. 肺塌陷(呼吸問題)
32. 子宮肌瘤(有四顆,先不管它)
33. 心絞痛 (心臟病患者必備)
34. 心律不整(心臟病患者必備)
35. 心悸 (心臟病患者必備,經常被嚇到,關門聲,喇叭聲,小孩的尖叫聲….)
36. 胸悶痛喘(這也沒辦法,空氣稍悶,密閉空間人多一點,爬樓梯,或什麼都不做也會偶爾來一下)
37. 耳嗚(常常,頭脹痛時都會一起耳鳴,他們是哥倆好。頭脹和耳鳴也會引發暈眩。)
38. 抽筋(腳底板和小腿,經常抽筋,尤其是半夜,會痛醒。)
39. 肋間神經痛(這個以前常常,現在偶爾了,有乖!)
40. 血壓不穩(經常性,血壓低就頭暈,血壓高就頭痛脖子緊胸悶。)
41. 血崩(生理期必備)
42. 四肢無力(一直都這樣,所以去超市買東西,提個洗衣精,洗髮精手就快癈了。)
43. 支氣管過敏(經常性)
44. 皮膚過敏(對空氣和光過敏)
45. 失眠(多半是因為疼痛或身體不適影響睡眠品質)
46. 坐骨神經痛(也是每天痛)
47. 骨質鈣化(左肩和左手臂會痛)
48. 心血管鈣化(這個不會痛,很好。)
49. 卵巢5.8公分囊腫(可能是它造成我左腹部常期疼痛,目前仍在評要不要手術。)
50. 輸卵管積水(這個應該不會痛,不管它。)
好了,整理完畢!
我是職業病人-罕見疾病馬凡氏症候群。
我的工作量很大,全年無休,沒有三節獎金也沒加班費。
這差事很苦,要有很強的意志力,信仰(幸好有主耶穌當靠山,否則我的世界早已崩盤!)和忍耐力,才能勝任愉快。(其實很難愉快啦!說實話。)
不要問我現在好不好?這問題會難倒我。
如果今天只痛1-2個部位,疼痛指數在3,就算很幸運。通常每天的疼痛指數平均都在5.6分,靠止痛藥,熱敷和按摩稍稍舒緩,但也經常無效,偶爾要掛急診。
忍字心上插把刀,這個字我體會太深。
通常一天之中,這些病症都會輪班或一起揪團來,一起痛是很壯觀精彩滴。
這是我的麻煩人生,沒有說不的權利!
於是在八次手術,兩度心跳停止後,我學會向麻煩人生SAY “YES!”
每天常痛得東倒西歪,但能工作時還是要工作,忍痛去工作都比在家痛來得好過些。能快樂時還是要快樂,因為不健康了,就更要快樂呀。
我的日子是辛苦的沒錯,但一點都不可憐。
保有一顆感恩,知足,喜樂的心,不讓疾病綁架我全部的人生。
不容易,但我已經很努力了。
好!
準備去洗澡,明天要上電台宣傳這個月的演出活動。
痛著也要唱歌,痛著也要演講,痛著也要快樂!
祝福彼此,面對人生的各種艱難,不退縮!不放棄!
人生短短幾十年,讓自己"痛痛快快過一生!"(這標題好適合我!)
我是Seven
生命教育講師
罕病歌手
快樂的職業病人
胃食道逆流心律不整 在 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Youtube 的評價
您的支持 讓我知道還有人在乎 受益,也可以提供更優質的內容給大家!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dc9eb737-7abd-4ed4-9cb0-19b93459627b
邱醫師:經歷:
• 雙和醫院心臟內科專任主治醫師
• 臺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講師
• 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加護病房專責醫師
• 關渡醫院心臟高血壓科主治醫師
•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總醫師/內科部住院醫師
#胃食道逆流 #心律不整 #心跳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u3Dz_In8TI/hqdefault.jpg)
胃食道逆流心律不整 在 進食,引起心律不整(第2頁) - Mobile01 的八卦
之前有吃胃藥有好轉但容易復發,但我有胃食道逆流,都是在進食後或太餓的時候會漏拍好久,吃藥吃好幾個月有好但一個飲食不注意又復發,但這次漏拍的情況持續好久,醫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