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每天帶著意識去覺察心裡對自己的各種評價,再把你平時鼓勵好朋友的用詞對自己說,慢慢地你會發現,你對世事的觀察格局變得更大、更寬,不再簡單地拿對與錯、好與壞來審判自己,用慈愛的心,將自己使勁地抱一抱。
當你發現,你越來越能專注在此刻的他人、環境與自己,並從中找到樂趣,而不再是跟朋友聚會,卻狂被網路訊息分心或恍神思緒飄遠,恭喜你,這就是「完整」的感受。
你不再因「過去」的遺憾憂傷、或被「未來」的焦慮擔憂綁架,更自由地在你想要的任一時刻回到「當下」,享受生命。
取自《活出你的原廠設定》
************************************
各位朋友,婦女節早安:
「真正的自信,不是自我感覺良好,而是當我感覺不好,我依然『完整』!」
昨天的直播感謝各位朋友參與,蘇心理師的表達相當流暢,歡迎繼續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727851744285974/
我自己的體會是,我可以在心情不好的同時,內在的另一個部分,依然感覺平靜踏實。所以心情不好讓我的生活更豐富,我是真心感謝這些不安、難受的情緒來來去去。
我喜歡作者對「完整」的說法,我自己看了也收穫很多。祝願您,有自信,也完整!
************************************
你無須變成「更好的版本」,你只需要「完整」
【文/ 蘇予昕】
我們都希望,能透過某些行動讓自己升級、成為更好的版本。但是,如果我們在不夠完整的狀態下貿然進行改變,你絕對會遇到各種當機、卡關、自我懷疑,更嚴重地,你會乾脆擺爛,覺得根本不可能更好,進入自暴自棄模式。
所以這個章節,要來和你說明「完整的自己」是什麼「感受」。是的,完整是一種感受,更是一種恢復到原廠設定的天然狀態,不是一個可以量化、訂出分數的標準值,在這個過度吹捧理性、摒棄感受的世代,也許對你來說不是那麼容易「理解」,而這正是要你拋開大腦的理解呀!去體察身體、直覺、情緒的波動到底在對你表達什麼。
以下是我與個案、觀眾、粉絲互動後所整理出的資料,來說明到底趨於「完整」會有哪些感受。
但我必須再次提醒,每個人的個別差異可能會讓你們的感受有所不同,故在本節最後也會提供一些題目,邀請你們找出屬於自己的「完整」感受。
■ 當你對自己的任何情緒、狀態、境遇都越來越平常心
不知你是否也這樣想過:為什麼生命老是要帶來一些意料之外的劇情、一些悲催的遭遇、一些可惡的人到我身上,難道不能讓我順順利利、快快樂樂地過日子就好嗎?
然而事實是,如果沒有經歷這些顛簸的路段,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完整」是什麼,沒有這些人事物境引發內心的波瀾,我們可能會過上看似平順,但內心卻混沌空虛、行屍走肉般地餘生。這就是為何有人會告訴你:「越早遇到挫折越幸運」,原因就是你有更多的精力和彈性去重新成為自己。
唯有顛簸、不順心的出現,才能強烈引發我們情緒上的痛苦,而也唯有情緒上的痛苦,才能敦促我們去認識自己,詰問自己最至關重要的提問:「我到底是誰?」
直到某一刻,你可能會拍著腦門頓悟:啊!原來如此,原來宇宙把它們帶到我面前,是為了這個,然後內心湧上一股滿足、平靜、腳踏實地、真切活著的感受,這也就是「完整」帶來的感覺。
也許以上的描述很抽象,但我相信你們當中的某些人一定有過類似的體驗:在走過人生低潮好一陣子之後,才突然懂了,那場悲劇、那樁痛苦的事件,為何會發生在我身上,又帶來了什麼樣的養分,讓我成為我。
所以簡單來說,當你發現自己開始對以往遇到可能會暴跳如雷、心有不甘和逃避不願面對的情境,漸漸地釋懷、淡定以對,甚至能以「第三人稱」的角度去看見自己的狀態,或你能把時間軸拉長去觀想:一年後、三年後、十年後……我還會在乎此刻的事嗎?這些現象的出現,就代表你更趨於「完整」了。
■ 「自我內言」的用詞越來越包容慈愛,自責減少了
你知道自己一天在心中的碎碎念、自言自語大概多少句嗎?答案是七千到一萬句,這個數字可能讓你驚訝「咦∼我有這麼多話嗎?」其實,在你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已不知在內心說過多少「喔∼原來如此!」、「天啊,這根本就在說我嘛!」等「自我內言」(Self-verbalization)。
自我內言的概念是來自加拿大心理學家麥欣保(D.H. Meichenbaum),意指我們在內心說的心裡話,或是那些四下無人時的自言自語,其實我們與內心的對話擁有相當重要的功能,它可以是一種提醒、一種鼓勵、一種宣洩、一種撫慰,也可以是促進思考歷程、解決問題的最佳幫手(像我算數學的時候都不自覺地把數字念出來)。
但大多人在進行自我內言時都處於無意識狀態,將過去的經驗、習慣用語在內心不斷重複,例如一個經常遭受否定的孩子,長大後也會在心中時刻否定自己:「我真差勁,什麼都做不好」、「完蛋了,又失敗了,我註定是個輸家」、「這輩子大概不會有人愛我了」等等。
而我們就是自己最強大的「催眠師」,每天用七千到一萬句話對自己進行洗腦,如果這裡面全都是對自己的憤恨、批判、詛咒,我相信這能量肯定強大到能撼動你的外在生活。
請別擔心、也請暫時放下自責,這並非你一個人的問題,大腦本來就是設計來注意「負向訊息」,以利生存的;你想想,若二十萬年前的人類祖先,生平第一次看到獅子時,是把它當作可愛小動物而非危險,我們還有可能繁衍至今嗎?
所以,我們無須排斥這個容易「負向思考」的自己,只要從此刻開始在心中點亮「覺察」這盞明燈,你就可以在慣性自我否定時「抓到自己」,然後練習「換句話說」。
例如,習慣在出錯時在內心咒罵「我真是笨死了!」的人,先練習抓到「啊∼我發現剛剛在罵自己了耶」,然後輕輕地接納這慣性出現的內在話語,並試著換句話說:「嗯,我的確還不太擅長,但我願意再試一下,我肯定這個願意再試試看的自己!」
試著去感受換句話說後,自己身體的感覺,那就是你更貼近「完整」的狀態,也許你會感覺暖暖的、軟軟的、鬆鬆的,或終於能深深地呼吸,不再需要硬梆梆、肌肉緊繃地面對世界。
你的大腦是很有彈性的,只要每天帶著意識去覺察心裡對自己的各種評價,再把你平時鼓勵好朋友的用詞對自己說,慢慢地你會發現,你對世事的觀察格局變得更大、更寬,不再簡單地拿對與錯、好與壞來審判自己,用慈愛的心,將自己使勁地抱一抱。
■ 身心的恢復力變佳
雖然人人都討厭病痛,但諸多經驗告訴我,是病痛才讓我們開始體驗到「不完整」,開始願意練習「自我接納」,進而淘汰舊有的生活模式,相信身心靈是同一個系統。
在這個時代,還是有不少人認為,頭痛就醫頭,腳痛就醫腳,感冒就吃感冒藥;可是,卻發現怎麼醫都醫不好,或是好了一陣子後又復發,其實這都是忽略心理層面對身體的影響力。
越來越多醫生呼籲,大多疾病都來自於情緒與壓力的累積,吃藥只能治標;想治本,反而要從你的環境、飲食、行動甚至心念調整起。
在意識到「接納力」的重要性前,只要我感冒生病,就會埋怨身體:「怎麼在這重要時刻感冒!是在跟我作對嗎?」或是請醫生開效果最強的、千萬不能嗜睡的藥,讓我可以快點回去工作,但每次都是前一兩個禮拜有用,冷不防吹到風後又復發,體質越醫越虛弱。
現在,每當我生病,第一件會做的不是急忙就醫服藥,而是先回顧最近的生活品質、人際關係、情緒壓力、工作負荷……有沒有任何失去平衡的部分?現在這一刻能做哪些調整?(當然身體不適,還是要請專業醫生診斷治療)而當我們開始發揮接納力,活得越來越完整,定能大幅減少身體的「過勞」現象,讓身心恢復力變得更有彈性。
現代人習慣用腦袋中的意志力、抗壓性來逼迫身體,做多一點、做好一點、沒做完不准走!但身體永遠只能存在於當下,它隨時會有休息、活動、飢渴、排泄等需求。
如果你過度遵從大腦中的聲音(包括你老闆的聲音),忽略身體訊號,就會產生各種過勞類的疾病,例如尿道炎、骨刺、胃食道逆流,甚至是心血管疾病導致的猝死。
切記,身體才是你最該服侍的大老闆,當我們越趨於「完整」,越能允許自己休息、允許自己放鬆;讓耍廢時腦中的罪惡感放個假吧,無用之為大用,接納「無用」的自己,也是邁向完整的一大步。
■ 更能享受於當下,專注地和眼前的人事物真實地接觸
人類的大腦,相較其他動物擁有更多的皮質(cerebral cortex),所以我們更能「回憶過去」和「展望未來」,雖然看似比其他物種有更高的「智商」,卻也逐漸失去了動物本能中的「智慧」,也就是─活在當下的能力。
創傷治療專家大衛.波伽里博士(David Berceli, Ph.D.)觀察到,動物在被追趕、互相打鬥、化險為夷後,都會花一段時間發抖或甩動身體,隨即就能恢復身心的平靜。這個看似平凡的舉動,卻造成人類與動物間的巨大差異─動物不會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即使在自然界每天都得面對豺狼虎豹的生存威脅,它們依然可以透過身體動作宣洩,不殘留恐懼與憂傷。
反觀人類,在各種情緒創傷、工作壓力、人際衝突後,卻經常選擇壓抑、忽略、轉移注意力,身體更是處於「凍結」狀態。
即便暫時看來好像沒事了,這些毒素、垃圾卻依然遺留在我們的身心,久而久之累積成更嚴重的憂鬱、焦慮現象。
蜘蛛人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所以我們更要帶著覺察來運用大腦,它能待在「過去」─「現在」─「未來」三種時間軸的能力;人類的大腦讓我們可以產生回憶,從歷史中學經驗,也可以發想未來,將渴望的圖像加以實踐,但我們也要可以活在當下,專注地待人、處事、照顧自己。
當你發現,你越來越能專注在此刻的他人、環境與自己,並從中找到樂趣,而不再是跟朋友聚會,卻狂被網路訊息分心或恍神思緒飄遠,恭喜你,這就是「完整」的感受。你不再因「過去」的遺憾憂傷、或被「未來」的焦慮擔憂綁架,更自由地在你想要的任一時刻回到「當下」,享受生命。
■ 當與外界意見相左時,既能同理對方,又保有自己立場
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成長背景、擁有不同的信念和思考迴路,意見相左、觀念迥異甚至利益牴觸,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但我們卻很常困在「他怎麼都不懂我呢?」、「為什麼他都不照我的話做呢?」,難怪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會說出:「人類的痛苦皆源於人際關係」這樣的重話。
其實人際衝突恰恰是在檢驗我們的「完整」程度。在彼此立場不同時,通常會出現兩種情形,第一種,內心馬上感到憤怒、惱火,想盡辦法說服、辯贏對方,或積極地證明自己是對的;第二種,內心馬上感到焦慮、緊張,害怕對方是否會因此討厭自己、看輕自己,會忽視自己的真實聲音,去認同對方。
雖然這兩種情形表現出的行為截然不同,內心狀態卻頗為相似─都被自己的恐懼攫住了,無法以更全面的視角觀察自己與他人。
第一種人是恐懼失去控制權的感覺,第二種人是恐懼被討厭的感覺,他們都尚未接納自己本來就無法什麼都控制,以及本來就無需被所有人喜愛。
當與人發生對立的時刻,若對自我價值的感受夠「完整」(清楚地理解並接納你的所有優缺點),你較能清明地看見對方和自己的需求、狀態與限制,而不是一味將對方的攻擊往心裡去,引發權力鬥爭或委屈討好;你能清楚分辨,他的情緒是他的,我的情緒是我的,此時的溝通就不會演變成「丟情緒垃圾大戰」,才有可能找出第三條路,一同共好。
.
以上文字取自
活出你的原廠設定:正視內在渴望,完整接納最初始的自己!(書附一分鐘自我接納力小檢測)
3/7全臺各大書店預購中
博客來|https://reurl.cc/4gkbqR
誠 品|https://reurl.cc/e50Vnm
金石堂|https://reurl.cc/VaGm7N
讀 冊|https://reurl.cc/mdWk7Y
三 民|https://reurl.cc/V6pl3N
MOMO|https://reurl.cc/KkKRxm
讀書共和國|https://reurl.cc/j7M5qq
心理測驗:
https://www.bookrep.com.tw/activeimg/project/defaultlife/
.
【已因疫情取消】3/28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Ashlee xi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斷食初體驗超乎我的想像.... 有興趣嘗試的人務必看到最後! -------------------------------------- 我吃的維他命 http://tidd.ly/2f87ea99 我吃的玫瑰鹽https://goo.gl/zZhreg 我穿的健身服 http://tidd.ly...
胃食道逆流可以吃蛋嗎 在 Stay Fit with Mi Facebook 八卦
懷孕日記 - 第三胎孕12週
這週開始噁心感降低了八成,吃過飯後也不再暈眩,不過胃始終感到很不舒服,還在尋找身體真正想吃的食物。
從懷孕第6週開始就被噁心感綁架,從那週開始什麼都不想吃,體力一天比一天差幾乎要瘦成人乾了。已經轉素飲食的我本來超愛喝豆漿、吃豆乾、豆腐,結果從那時開始一看到就反胃、乾嘔,每天只能吃燙青菜配薑絲... 有天早上怕蛋白質不夠硬是喝了半杯豆漿,結果脹氣到直接胃食道逆流吐了出來😭
兩週前覺得再這樣下去不行了,開始考慮吃點肉、蛋、魚試試看,但是心理障礙莫名很大... 不過為了寶寶還是硬吃了幾口下去,發現我對肉跟海鮮的味道還是無法接受,剛吃下去的瞬間噁心感就衝到腦門上,跑到廁所狂乾嘔又吐又暈,後來實在完全沒東西吃了,又嘗試了幾次,發現如果調理到肉味都蓋住的料理我還能下嚥,只是完食後會超級脹氣跟暈眩,調理到把肉味蓋過的料理通常口味也比較重,吃完後那些餘味會在口中胃中轉化成非常噁心的味道😣每天都為了到底可以吃什麼而苦惱。
那時真的超厭世,完全可以體會久病厭世的感覺,人生如果不能開心的享受想吃的東西,那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
後來我姊跟我說,反正吃跟不吃都會想吐,不如就硬吃吧!想一想蠻有道理,那天後我就抱著跟他拼了(跟誰?)的心態,在腦中搜尋所有想吃的東西,想吃到我願意為了那個食物忍受完食後的不適。
結果腦袋中出現的全部都是台灣美食😭蔥油餅、肉圓、甜不辣、滷肉飯、三杯小卷、米糕、台式涼麵、蚵仔煎、蘿蔔糕、臭豆腐、土魠魚羹等等,這些食物的畫面一直在我腦海中播送,誰能了解我的苦😭😭 真心覺得自己幹嘛不三胎都生完了再開始接觸全素飲食,搞得現在內心很天人交戰,想吃又不敢吃,不敢吃又想吃,已經分不清是身體想吃還是大腦想吃還是寶寶想吃了。
總之,這幾天症狀減緩期間,老公有想辦法在德州美食沙漠幫我找到台灣餐廳生出了一些台灣美食,但很可惜都不是素的😢 我就抱著實驗到底是大腦想吃還是身體想吃的心態,吃了滷肉飯、三杯小卷蚵仔煎、台式排骨便當等台菜。
試了之後我想起我看過一本關於淺意識的書,書裡面有提到其實我們想吃某種料理,吃的不是食物而是回憶,因為過去那個味道在我們的淺意識裡已經跟某種回憶形成連結,所以當吃到了那個味道就會在淺意識中勾起回憶,會有種莫名療癒的感覺。
真的完全是這樣沒錯,滷肉飯我吃到肉之後還是想吐掉,但是淋上醬汁的白飯就讓我停不下來。蚵仔煎的蚵仔我還是吞不下去,但是小白菜跟麵糊配上甜辣醬的味道,讓我有自己回到台灣夜市的錯覺!原來懷孕突然想吃什麼,其實是為了滿足心理對某些回憶的思念❤️
認真考慮想回台灣生產,而且台灣有好多好多素食餐廳,所有想吃的食物在台灣都能找到素食版的!如果回台灣生的話,大家有推薦台北或宜蘭哪家婦產科嗎?還有素食餐廳也請推薦給我😆 我現在好想看台灣素食餐廳的菜單跟食物照!
#孕婦內心戲很多
#蠻廢的懷孕日記謝謝收看
超美內衣褲是 @her & now 的❤️
胃食道逆流可以吃蛋嗎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八卦
■醫生的超簡單超便宜上班族學生族保養飲食法大公開
這些日子許多網友來問我平常都怎麼吃的。其實說起來很慚愧啦,我叫大家早睡早起,但是大家應該常常半夜還會收到我回答問題的訊息,沒辦法,我工作狂...但也因為工作狂、追求高效率的性格,我自己也研究出了一套便宜、快速、科學實證有效的飲食法,這邊就隨意分享給大家,認同就請分享吧~
■穀類早餐、燕麥最佳、加上一份簡單水果
通常我早上七點多就會起來看資料、寫文章,九點半跟團隊開會。早餐需要足夠的熱量,但升糖值不能太高,不然快速拉高血糖又降低,會導致工作效率低落,對身體也不好。
要滿足這個要求,升糖值低的粗糙穀類是最佳選擇。其中燕麥除了升糖值低,也有降低血中膽固醇的效果。如果怕膩,可以選一些綜合穀類做基底的穀粉加上無糖豆漿或牛奶。這樣基本上熱量、蛋白質就足夠。
另外可以給自己一小份水果。半顆芭樂、一根香蕉,或者是一顆奇異果都可提供還算足夠的維生素。太甜的水果不建議。如果真的很疲累,一顆綜合維他命就夠,不用買什麼貴鬆鬆的營養補給品。
■簡單自助午餐,三份蔬菜挑深色,一份魚或肉,但別用炸的,美白又防便秘!
午餐需要足夠的熱量,讓你續戰到下班為止。因此熱量還是要充足,避免血糖過度波動仍然是重點。一份米飯或麵食是必須的,願意吃糙米更好。蔬菜可以夾個2-3份,深色蔬菜常常都是很棒的抗氧化食物,綠花椰菜、青椒、秋葵、地瓜葉、四季豆、番茄這類的蔬菜,都是很容易取得又便宜的好物~蛋白質部分,豆類可以提供不少,但如果是無肉不歡的朋友,可以選一份肉類,但儘量是蒸的、水煮的或滷的,避免煎的,最不要的就是炸的(高溫油炸容易產生自由基)。這就是非常健康、均衡又抗氧化美白肌膚的一餐。
■輕鬆晚餐,蔬果別比午餐少,過辣過鹹千萬別碰
晚上活動量下降,所以熱量需求較低。吃的自然不能比午餐多。過辣的食物會讓身體太過興奮,影響晚上睡眠。太鹹的食物除了增加腎臟負擔,也增加身體、臉部水腫的機會。長期還會有高血壓的風險...
所以晚餐的原則就是,蔬果不要比午餐少,口味不能比午餐重!
■真的超趕的時候,請愛用人類飼料:水餃
以前還在當住院醫師的時候,其實好好吃一餐都是奢侈。最怕叫了一碗麵,剛打開就被 call 去急救,回來的時候剩下糊成一碗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水餃就是非常棒的人類飼料!基本上澱粉、蔬菜、肉類都有,冷掉微波了就可以吃... 如果你真的很苦命,那吃個水餃,至少可以讓你撐著活過這一天QQ
■飲料的選擇:不要喝糖,避免咖啡因,多喝水,花茶要挑選
含糖飲料基本上是直接打叉叉。你的身體完全不缺這個東西。因為含糖飲料而波動的血糖只會影響你的工作效率,糖化代謝的產物更是肌膚老化元兇之一,當然別忘了肥胖跟糖尿病也在等你。
很多人都會需要提神飲料,現在上班族根本人手一杯咖啡。但哥基本上是不喝咖啡的。咖啡因雖然可以提神,但是過量咖啡因可能導致心悸、過度興奮,對於要高度專注或用腦思考的人,可能都知道超興奮的時候根本很難把事情想清楚。現在胃食道逆流的年輕族群也大幅增加,如果你不抽煙但常常會乾咳、嘔酸液,可能就是胃食道逆流的初期症狀!這跟咖啡因攝取也有關係喔~
所以多喝水是最好的!每天我都會喝至少1000-1500CC的白開水。如果真的想喝點有味道的東西,可以喝花茶。但要注意的是,花茶常常製程跟保存的狀況難以確定,很怕不小心買到有問題的東西。所以這部分產品採購我都在主婦聯盟合作社購買。可以幫助到小農、支持婦女團體,為環保盡心力,自己也吃得安心。(利益揭露:本人非主婦聯盟合作社社員,亦無投資任何主婦聯盟販售之商品)
這樣一天的飲食,就算在台北市,花費也不會超過250元,通常都會在200元以下。省錢又健康,而且每樣食物都實證對身體、皮膚是有益處的,又可以省下你一堆皮膚問題要花的錢啊~
不要覺得自己做不到。飲食跟作息都是一種習慣,嘗試改變一週,你就會發現,一切根本就沒那麼難!
附註常見澱粉類食物升糖值參考,越低的越不會造成血糖波動喔:
法國麵包 93
白米飯 84
貝果 75
牛角麵包 68
糙米片 65
麥片 64
蕎麥麵 59
黑麥麵包 58
糙米飯 56
燕麥 55
全麥麵包 50
同樣重量的稀飯的升糖值會比乾飯高
這種佛心帖,不分享不收藏行嗎XD
阿也別忘了,趕快去分享置頂貼文,參加我們的
■ 聰明防手滑!自己的__自己救! ■
鄉民 Line 圖梗大募集!
我們不會要大家「什麼都不用」、「什麼都不買」,而是要大家清楚知道你「買了什麼」、「會有什麼效果」、「會有什麼風險」,大家在自己去算算,值不值得花這個錢,一起「聰明變美」吧!
---
btw 不知道為什麼,明明已經秋天,最近一堆人來問除毛
還沒搞懂的,趕快看這篇「除毛全攻略」吧!
https://www.medpartner.club/depilation-laser-alexander-pul…/
胃食道逆流可以吃蛋嗎 在 Ashlee xiu Youtube 的評價
斷食初體驗超乎我的想像....
有興趣嘗試的人務必看到最後!
--------------------------------------
我吃的維他命 http://tidd.ly/2f87ea99
我吃的玫瑰鹽https://goo.gl/zZhreg
我穿的健身服 http://tidd.ly/2033e952
--------------------------------------
訓練菜單 8wk(A)
槓鈴臀推 3*12-15
器械胸推 3*15
坐姿划船 3*15
滑輪側舉 3*15
羅馬尼亞硬舉 3*15(史密斯)
側登階 3*12
彈力繩髖外展 3*15
--------------------------------------
✨訂閱我的頻道 https://goo.gl/cJUSVh
--------------------------------------
✨ 飲食菜單
👉🏻https://ashleexiu.com/diet/
✨ 打造易瘦體質-系統化菜單
👉🏻https://ashleexiu.com/training
✨ 翹臀心機-升級臀部訓練
👉🏻https://gluteband.ashlee.click
--------------------------------------
常用的營養品
✨【MYPROTEIN】http://bit.ly/Ashleexiu
✨【專屬6折碼】👉🏻MYPASHLEE
-------------------------------
常用的拉力帶
✨【VERSA GRIPPS】https://www.versagripps.tw/
✨【折扣碼】👉🏻Ashlee
-------------------------------
高蛋白健身魚
✨【POSEIDON】https://www.poseidonfh.com
✨【折扣碼】👉🏻Ashlee
--------------------------------------
我們的健身服裝品牌
✨ TAIGER 官網 👉🏻https://goo.gl/IjRjwB
✨【折扣碼】👉🏻Ashlee
--------------------------------------
減脂系列
✨如何減少體重 https://youtu.be/hTg3M2NJIA4
✨如何計算卡路里 https://youtu.be/YW59rnZ85xM
✨要吃多少蛋白質 https://youtu.be/pNX8cbrBERE
✨外食族吃什麼?7-11篇 https://youtu.be/uyQBB7QKaa4
✨你該計算營養素? https://youtu.be/qxBliydGw1w
✨碳水循環法 https://youtu.be/n6PwvKggG38
✨減脂Q&A1https://youtu.be/Ty3v9-ekyuY
✨減脂Q&A2https://youtu.be/C_ZQQqKSP1c
✨減脂Q&A3https://youtu.be/-ISu7KeN_oY
✨如何戰勝饑餓感1 https://youtu.be/tZaekaO9gL4
✨如何戰勝饑餓感2 https://youtu.be/3het2P4BVA4
✨8週減脂計畫1|瘦身大方向 https://youtu.be/WHZmAR7PnXU
✨8週減脂計畫2|怎麼開始 https://youtu.be/poI6YJ20fTk
✨8週減脂計畫3|如何測量身圍 https://youtu.be/-FlK11sngjU
✨8週減脂計畫4|減肥時有聚餐... https://youtu.be/e-tjIShx2N4
✨8週減脂計畫5|減脂失敗了? https://youtu.be/UYLiV6Khg7c
健身新手
✨給健身新手的妳1 https://youtu.be/rJltAwvLzGY
✨給健身新手的妳2https://youtu.be/WHwxC4W4AmI
✨女生健身疑問? https://youtu.be/tQjvdMAsCcY
各種訓練影片 https://lihi.cc/008sQ
翹臀訓練影片 https://lihi.cc/nxE2y
--------------------------------------
其他我出沒的地方
✨ Instagram 👉🏻https://goo.gl/m5Ro8b
✨Weibo 👉🏻http://weibo.com/ashleexiu/
✨ FB👉🏻 https://www.facebook.com/ashlee.lin.0/
--------------------------------------
✨ 我的二手出清👉🏻 https://shopee.tw/show_o_o
--------------------------------------
原文字幕
後我今天早上起來體重直接掉一公斤
現在進入健身畫面
我們就來聊一下斷食
其實我從來沒有想過要斷食
就算男朋友每天跟我講說
斷食有多好
斷食的好處有什麼
我都還是無動於衷
那我這次會想要斷食其實主要是想要贖罪
我真的很對不起我自己的八週減脂計畫
然後加上我看了Peeta葛格的斷食影片
自己也做了些功課
我發現斷食的好處非常多
他不但不會掉肌肉
還可以提高你的代謝
讓你的腎上腺素上升
新陳代謝加快
讓你的頭腦更清楚
可以減掉體脂肪
降低血糖
改善胰島素的敏感度
讓你更有精神
促進脂肪燃燒
降低血膽固醇
預防阿茲海默症
延長壽命
抗老化
降低發炎反應
還有一個最重要
也算是我這次斷食的誘因
就是斷食可以啟動#自噬作用
什麼是自噬作用呢?
自噬作用簡單來說就是大掃除的動作
身體會幫你清除掉一些老舊受損的細胞
平常我們的身體是一直處於更新的狀態
但是我們總是把焦點放在新細胞的生長上面
卻忘了去汰換那些老舊的細胞
而這些老舊細胞的堆積
也是造成老化效應的原因
平常我們的葡萄糖胰島素和蛋白質的濃度上升
都會關閉這個自噬的作用
所以也就是當我們吃進碳水化合物
胰島素被分泌出來
或者是說我們吸收蛋白質分解出來的氨基酸
身體都會覺得說
喔我現在有食物可以用
我的熱量是充足的
我不需要汰換老舊細胞
所以就會造成這個自噬作用被壓抑住
也就是說
如果我們是經常性的攝取食物
一整天都在吃東西的話
都會壓抑這個自噬作用
那反過來說
你胰島素沒有升高
你的自噬作用就會開始
這也是為什麼斷食對自噬作用來說
是目前最有效的刺激源
因為我們平常靠節食或是攝取低卡路里
我們一樣是有在進食的
那當你有在進食的時候
你就是阻礙了這個自噬作用的淨化通路
那我們斷食呢
可以清理掉體內不健康或是不必要的細胞碎屑
這也是為什麼長時間的斷食會被稱作為淨化或是排毒
而且當你斷食的時候
會刺激生長激素
會讓你製造出更新的細胞
我第一次斷食就直接進入#48小時斷食
也是因為我有看到資料說
四十八小時會讓你的自噬作用達到最高峰
那斷食的時候可以運動嗎
斷食的時候是絕對可以訓練的
而且他因爲腎上腺素的上升
可以讓你的訓練更強化
加上斷食的時候你的生長激素會增加
你們應該知道
生長激素的增加可以幫助肌肉的成長吧
還有一個就是
斷食的時候
脂肪酸的氧化增加
所以你會燃燒掉更多的脂肪
那以我自己身體的感受呢
我在斷食這段期間做訓練
其實我的力量並沒有降低
我反而有幾個動作的力量當下是有突破的
只是我的休息時間增加了
我今天的這個訓練
我平常大概是練一個小時二十分鐘左右
但我今天這個workout做了一個小時五十分鐘
這多出來的三十分鐘就是我多休息的時間
平均下來的話我大概每一組都多休息一分鐘
那我自己的感覺是
休息時間變長以外
我覺得那種肌肉的充血感不像平常那麼強烈
那我有查了一下資料
會讓我們造成肌肉收縮的ATP是由糖原去分解而產生的
但是我的身體都沒有吃進這些糖元
我沒有吃進碳水化合物
所以自然而然的我這種
蹦感 充血感 就降低了
我剛剛有提到
我這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
想要贖罪我的八週減脂計畫
那在這邊想要跟大家說明一下
其實斷食他並不是減肥神器
雖然說他確實可以帶來一些生理跟心理的好處
可是回到減肥最終的關鍵點
還是得靠熱量赤字才可以降低體脂肪
當然你可以因為斷食讓熱量赤字增加
而且斷食他會比傳統的飲食控制更可以抑制你的食慾
但是降低體脂肪不是斷食這個行為本身
我講了這麼多斷食的好處
這邊也要講幾個不適合斷食的人
嚴重營養不良
體重過輕的人
或是你是十八歲以下的小孩
或是你是懷孕或是哺乳的婦女
再來如果你有痛風你正在服藥
你有糖尿病
你有胃食道逆流
或者是胃酸的狀況的話
請務必在專業人士的監督下面安全執行
那以上這些就是我分享我為什麼會斷食
跟這支影片分享我斷食的過程
希望你會喜歡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B91FvlerhE/hqdefault.jpg)
胃食道逆流可以吃蛋嗎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根據衛福部統計,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中,16%患有骨質疏鬆症,其中80%都是女性。2025年恐有500萬名女性面臨骨鬆風險,同時因伴隨共病,一年內的死亡率竟高達20%。你知道嗎?骨質疏鬆與肌少症大有關係,而某些特定的飲食習慣,就會逐步讓我們流失肌肉。
骨鬆與飲食型態的關係?
加工麵食:腸胃道過敏
骨科醫師蔡凱宙醫師說,過去台灣人吃米飯,不過隨著飲食西化,米的消耗量20年來減少了一半,多半被小麥製成的「麵食」取代。他說明,小麥含有「麩質」,容易造成腸胃道發炎,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胃食道逆流。
「很多人為了緩解不適,就開始吃胃藥,」蔡凱宙醫師指出,吃太多胃藥就會讓胃酸濃度大幅下降,導致鈣離子無法離子化、蛋白質也沒辦法吸收,就會造成筋膜炎及骨質疏鬆。
蔡凱宙醫師表示,如果我們能夠好好吃米,少吃加工的麵食,包括:麵包、蛋糕、饅頭及餅乾等等,骨質疏鬆及肌少症的情況就有機會可以逆轉。
手搖飲料:糖分過高
「這幾年手搖飲整街都是,」蔡凱宙醫師指出,國人的飲食中糖分愈來愈多,而這是具有成癮性及累積性,「一次會比一次吃更甜,就跟我們吸毒一樣。」
蔡凱宙醫師表示,美國曾有研究團隊做過實驗,他們先用古柯鹼讓老鼠成癮,最後竟是用「糖」解牠的毒癮。「老鼠寧願吃糖也不要吃古柯鹼,」他說,糖對我們大腦造成的反應是全面性的,每一個細胞都能吃得到,是比古柯鹼還要更厲害的一個毒品。
添加物比高熱量更糟糕
有些人會以「零卡飲料」替代含糖飲料,認為既然沒有熱量應該就沒問題,對此蔡凱宙醫師強調,糖分與熱量並沒有直接相關,很多標榜零熱量的產品,都會多加人工甜味劑,雖然吃進去好像沒有任何熱量,但它會造成胰島素阻抗更嚴重,這比吃糖更糟糕。
蔡凱宙醫師也說,許多患者就是因為吃下太多的糖分、小麥,造成腸道受傷,接著大腦也跟著受傷,平衡感就會變差,衍生包括骨鬆的許多疾病,「最後一個跌倒就會造成骨折。」
蔡凱宙醫師推薦的飲食?
「我們有飯可以吃呀!」蔡凱宙醫師說,盡量吃米飯類的製品比較好。此外他也推薦大家準備「堅果」。他指出,堅果是原形食物,並且富含好的油脂,吃下肚會比較有飽足感。
「堅果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夏威夷果,」蔡凱宙醫師分享,夏威夷果油脂高,所以吃幾顆就飽了,就不會很快就感到餓,又一直想進食,「一直餓、一直吃,那你當然會變胖。」
而許多人擔心堅果熱量過高,蔡凱宙醫師回應,重點不只是熱量,而是好的油脂進入身體後,胰島素分泌就會減少。
蔡凱宙醫師進一步說明,市面上很多小麥的加工食品,有很多添加物,吃進去後就會造成血糖急速上升,接著胰島素過度使用,就引發胰島素阻抗。而胰島素是一種「肥胖荷爾蒙」,胰島素愈來愈高,身體脂肪就愈積愈多,營養無法送至肌肉,就會引發肌少症,最終導致骨鬆。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12月號《名醫的餐桌》,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496
【更多"名醫的餐桌"影片】
跟著我吃米飯,已有數千糖尿病患緩解 (洪建德醫師)
https://youtu.be/qD6z7_BLLq8
避免肥胖就能防乳癌!醫師的外食4原則 (江坤俊醫師)
https://youtu.be/5LSerGyWYZE
腎臟科醫師早餐必吃6好食 同場加映:小心6大早餐地雷 (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86g4SrpxImA
【相關文章】
名醫的餐桌!遠離高血糖、腎病、癌症、骨鬆、脂肪肝、失智,名醫身體力行的飲食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634
肌少症3徵兆當心老年失能!這樣抱膝伸腿練肌力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026
50%高齡者有骨質疏鬆!芥藍、莧菜搭這個助鈣吸收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037
#蔡凱宙 #骨質疏鬆 #肌少症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S6OhJgiieo/hqdefault.jpg)
胃食道逆流可以吃蛋嗎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地瓜低GI、高纖維、高營養的特性廣受喜愛,地瓜含有抗性澱粉,有助於維持血糖穩定,地瓜皮也富含植化素、維生素、蛋白多糖體等,可幫助降膽固醇、保護血管。
一般常吃的有水煮地瓜、烤地瓜和蒸地瓜,究竟哪一種比較好?營養和熱量有差別嗎?其實,水煮後的地瓜,營養素一大半都會流失到湯水;而蒸地瓜的溫度約100℃,可保留較多的水分與營養素,口感比較濕潤,但香氣不如烤地瓜。
至於烤地瓜的溫度可以達到200℃以上,維生素、抗氧化物質「類黃酮」等營養會稍微流失,但能讓地瓜內的蛋白質和醣類產生梅納反應,增強地瓜香氣,口感更彈牙。
在營養方面,水煮地瓜會流失最多,烤地瓜其次位居第二,蒸地瓜則可以保留最多的營養!
在香氣方面,烤地瓜會有最濃厚的香氣,蒸地瓜其次,而水煮地瓜則會比較清甜。
口感方面,烤地瓜則最彈牙,水煮地瓜以及蒸地瓜則是最濕潤。
吃地瓜5大要點!
1.不生吃:生吃地瓜容易腹脹、打嗝或反胃
2.不空腹吃:地瓜含糖量極高,空腹吃容易產生胃酸,增加胃食道酸逆流的風險。
3.中午前吃:地瓜中的鈣質,進入人體後要4小時才能消化,白天的陽光能促進維生素D生成,促進鈣質的吸收。
4.挑選表面沒有發芽、沒有蟲蛀、體型勻稱的地瓜最好,若地瓜鬚根太多表示比較不新鮮喔
【相關影音】
冰烤地瓜,這樣吃熱量少50%
https://youtu.be/9_lJ1_9Do7c
防癌明星地瓜 這時吃清腸道、穩血糖
https://youtu.be/ecazGppzGF8
高鈣抗氧化, "地瓜葉"照顧全身健康
https://youtu.be/cn9iwP5uZGk
【相關文章】
蒸地瓜、烤地瓜?專家解答地瓜保健力提升100%吃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736
過午不吃地瓜!地瓜餐將她從鬼門關前救回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9409
地瓜減肥小知識,這樣吃地瓜熱量少50%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4451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b8m8CYolF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