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 已多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很多人對化療還停留在刻板印象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email protecte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肺癌治療 專題 - 蘇炳輝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一) 大多數不吸煙的亞洲肺腺癌患者,其患癌的原因是基因突變?如何檢驗基因突變? 0:17 (二) 基因突變如何影響肺癌的個人化治療? 1:32 (三) 針對EGFR...
肺癌治療藥物 在 Finddoc.com - 全港醫生牙醫資訊 Facebook 八卦
【肺癌新知 - 治療新發展】
治療第四期肺癌有何新突破,令患者存活期增長?
FindDoc邀請到張文龍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來解答。
醫療技術的發展,已令患者有更多的治療選擇。
傳統化療已可以不放在第一線採用?
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方法,
是否有助延長患者存活期和提升生活質素?
想知道更多?
立即Click入 FindDocTV 健康短片,瞭解有關資訊!
觀看更多 FindDocTV 健康短片:http://goo.gl/8VElll
#肺癌 #肺癌治療 #肺癌第四期 #肺癌末期 #肺癌治療方法 #肺癌治療藥物 #化學治療 #標靶治療 #免疫治療 #張文龍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 #FindDoc #FindDocTV #DrTeoManLung #ClinicalOncology #Cancer #LungCancer #Medicine #Health #LungCancerTreatment
肺癌治療藥物 在 台灣光鹽生物科技學苑 Facebook 八卦
<產業訊息>香港中大領導ALK陽性肺腺癌研究證實 新標靶藥成效超現時標準療法逾兩倍
#ALK陽性肺腺癌 #美國癌症協會 #肺癌 #Alectinib #Crizotinib #ALK抑制劑 #延長無惡化期 #血腦障壁 #EGFR基因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領導的國際研究證實,一種新標靶治療能將晚期ALK陽性肺腺癌患者的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延長兩倍以上,同時可預防癌細胞轉移至腦部。根據美國癌症協會,ALK基因會產生一種蛋白質,有助癌細胞的生長和傳播。此項研究將為ALK陽性肺腺癌的治療訂立全新之國際標準。相關研究結果剛於2017年6月7日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新英倫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刊登,同日亦於2017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周年會議中向全球的腫瘤學者發表。
新標靶治療較標準療法能延長無惡化期多15個月
肺癌是全球最多人罹患的癌症,每年約有160萬人死於此病。在本港,肺癌更是頭號癌症殺手,每年有逾4,000宗新症。肺癌患者中,接近八成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當中有百分之五屬ALK陽性個案。「Crizotinib」是現時治療ALK陽性肺腺癌的一線標準療法,但當病人開始呈抗藥性後,醫生會考慮使用「Alectinib」以緩解患者病情。Alectinib是較具效力的新一代 ALK抑制劑。此項為全球首個大型國際性研究比較這兩種標靶治療的功效。
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系主任兼李樹芬醫學基金腫瘤學教授莫樹錦教授解釋:「大多數患者於治療初期都對Crizotinib有良好反應,但腫瘤通常在12個月內再度生長。此外,由於血液和腦細胞之間有天然的血腦障壁(Blood-Brain Barrier)阻隔毒性物質(包括化療及標靶藥)進入腦部,以保護中樞神經系統,因此與許多肺癌治療藥物一樣,Crizotinib未能有效阻止癌細胞轉移至腦部。」
莫教授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於2014至2016年間將來自29個國家共303名從未接受治療的ALK陽性肺腺癌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同期分別接受Alectinib及Crizotinib。結果發現病人接受Alectinib後,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超過25.7個月,是現時標準治療(約10.4個月)的兩倍多;此外,Alectinib的12個月無事故存活率為70%,Crizotinib則為50%。新療法的副作用亦較低,能大大紓緩癌病徵狀及患者不適,顯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質素。
此次研究的結果總結如下:
Alectinib (152人)
Crizotinib (151 人)
無惡化存活期 (中位數)
25.7 個月
10.4 個月
12個月無事故存活率
68%
49%
癌症擴散/轉移至中樞神經系統
12%
45%
新治療特別有效控制及預防腦轉移
研究團隊更證實新標靶治療比目前的標準治療有更強穿透性,能進入患者腦部以殺死癌細胞,因此較目前的標準治療更有效防止腫瘤擴散至腦部的,成效增加超過七成。
莫教授形容是次研究結果非常重要及令人鼓舞:「此研究證明治療ALK陽性肺腺癌的二線療法較現時的一線治療表現更卓越,表示以Alectinib為一線治療方案可以成為新的標準,相信有助患者活得更長和更好。」
此項發現是莫教授繼2014年證實標靶治療較傳統化療更有效治療晚期ALK肺癌患者後,在肺癌治療研究上的又一重大突破。他另外又於2009年確立EGFR基因病變的一線治療方案,並於2016年提倡相關的嶄新治療模式。基於以上肺癌研究的重大突破,醫學界可透過了解肺癌的基因圖譜,針對不同的基因變異為病人度身訂造治療方案,進一步實踐「個人化治療」(Personalized Medicine)的理念,幫助肺癌患者活得更好和更長時間。
資料來源:http://www.cdnews.biz/cdnews_site/touch/detail.jsp…
肺癌治療藥物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評價
肺癌治療 專題 - 蘇炳輝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一) 大多數不吸煙的亞洲肺腺癌患者,其患癌的原因是基因突變?如何檢驗基因突變? 0:17
(二) 基因突變如何影響肺癌的個人化治療? 1:32
(三) 針對EGFR基因突變陽性的轉移性肺腺癌患者,近年的標靶藥物治療有什麽新突破? 3:22
(四) EGFR突變陽性的肺腺癌患者接受標靶藥物治療後,一般什麽時候出現抗藥性?第二代的標靶藥物能否有效延遲抗藥性的出現呢? 5:23
查詢醫生資訊:
https://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