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親摸寧星期四自我對話時間
有些病,一個抱抱,
病就好了。
其實這故事內容講的不只是親子之間
你可以延伸思考的是
任何你在乎的情感關係
其實當情緒滿到身體沒辦法承受的時候
大人也會有想要作嘔的情形
情緒反應會顯現在身體上
身體的顯現表徵只是在反應目前身體正承受著一些情緒
而解開病徵的方法
解開心結
是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11歲的女兒嘔吐長達3年,病因被揭曉】
我女兒今年11歲了,好端端的,3年前開始,突然攤上了一樁怪事——嘔吐。
吐成啥樣?每次都天翻地覆的,胃裡的飯菜……有時連黃色的膽汁都吐出來了。看她那張小臉,就像一隻小鴨被卡住了脖子,面色漲得通紅,咖咖不停。
我心裡難受得血都吐出來了……
女兒的嘔吐幾乎沒有規律,空肚子會吐,吃飯後也會吐;嘔吐前沒有任何預兆,通常持續幾分鐘,但也試過幾個小時。有時一個月嘔吐幾次,有時幾個月也不見發作。
女兒每次嘔吐,我們都趕緊送醫院。3年來,我們一直奔波於各大醫院,還住了3次院。醫生們絞盡腦汁,但幾乎都是徒勞。該做的檢查都做了,該檢驗的都檢驗了,就是沒有發現什麼異常。
專家們會診時考慮到了心理疾病,我們又專門去看了兒科心理專家。心理醫生教我女兒填了表格,也沒有發現心理異常。
是我做錯了什麼,上帝在懲罰我的女兒嗎?
***
後來,有一位朋友介紹我們去另一間醫院。抱著試試看的念頭,我們沒有掛兒科,選擇了全科,原本想直接掛專家號,但那裡沒有專家號,也不允許挑選醫生,由系統自動分配。
我帶著女兒進入了15號診室,裡面是一位中年男醫生。
「我是蔡醫師,有什麼需要我幫忙?」他叫我們坐下,主動介紹了自己。
我心裡一咯噔:這次感覺明顯不一樣。
關上門,診室裡只有我們三個人,寬敞、舒適、安靜,完全沒有以前幾個病人圍著醫生的吵雜、煩躁。
我講了女兒的古怪情況,講了足足10多分鐘,醫生竟然沒有打斷我。這樣婆婆媽媽的講訴,我自己都不知道重複了多少遍,但醫生卻顯得很感興趣。
我講完後,醫生說,聽明白了。然後,他問我女兒,「小朋友,蔡醫生想專門問你一些問題,你需要媽媽出去嗎?」女兒看了看我,搖搖頭:「媽媽在這裡吧。」
但醫生提出了一個要求:全過程中,我只能聽,不能插嘴,更不能發火罵小孩。
「剛才媽媽講的是真的嗎?」醫生問女兒。
「是真的,我吐了3年了……」
「嘔吐好辛苦的哦,你吐的時候難受嗎?」
「難受,吐得我眼淚鼻水都流出來了……」
「你為什麼會想嘔吐的呢?你知道原因嗎?」
「我不知道,我也不想吐。以前醫生說可能是心理問題,可是我沒有不開心啊!」
我女兒懂事早,什麼東西都瞞不過她,表達能力也強。
醫生還問了女兒的學習、習慣、性格、愛好,問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家庭情況,甚至我們夫妻感情、收入等,醫生都問了。女兒很乖巧地一一回答了。
看他倆的一問一答,哪裡是在看病,更像是一老一小兩個好朋友在聊天。
***
我與老公是大學同學,從談戀愛到結婚,感情一直很好。婚後我們創業開了一個小公司,經濟上不是很富裕,但還過得馬馬虎虎,有房有車。
3年前我又生了一個男孩,就辭職做了家庭主婦。爺爺奶奶與我們住在一起,大家相處和睦。奶奶對女兒有點溺愛,順著她的時候比較多。我要求比較嚴格,時不時地訓她幾句。老公一個人打理我們的小公司,總是早出晚歸。
我們全家沒有重男輕女,生了兒子後,對女兒的照顧和愛沒有減少,一視同仁。有時鄰居也提醒我,女兒生病是不是我只愛兒子不愛女兒。我都是立即否認:絕對沒有這回事!
醫生和女兒還在聊,我很納悶,怎麼不看病,只聊天。
「我小時候也嘔吐,但沒你吐得那麼厲害!」醫生的話鋒突然轉向了。
「你是醫生也會嘔吐?為什麼呀?」女兒很好奇。
「我是農村人,小時候家裡很窮。種田需要肥料,你知道吧?我們家沒有錢買肥料,爸爸就帶著我去撿狗屎,撿的狗屎倒在田裡就會變成肥料。」
「後來,我一看見狗屎就會嘔吐。」醫生說。
「那你看見大便會嘔吐嗎?」他又問女兒。
「大便……好噁心哦……」女兒做了一個鬼臉。
「我看到大便不會吐,我看到媽媽爸爸抱我弟弟時才會!」女兒突然脫口而出。
我心裡一下子震住了!我很想大聲問為什麼。
但醫生使了個眼色,暗示我不能出聲,我只好忍住了。
醫生還是很淡定,好像一點也不覺得驚奇。他平靜地問:「為什麼呢?」
「他們只愛弟弟,不愛我,只抱弟弟不抱我……」
說到這裡,女兒突然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哭得好傷心,好像要把一肚子委屈都哭出來。
我的寶貝女兒,媽媽生你養你這麼久,還從來沒有見過你哭得那麼大聲那麼可憐那麼委屈。我的眼淚一下子就止不住,拚命地往下掉。
醫生撫摸著女兒的頭髮,從桌子上拿了幾張紙巾遞給她。
女兒擦著眼淚,繼續哭……
「我抱抱你,好嗎?」醫生離開座椅,蹲下來,用柔和的聲音說。
女兒居然走到醫生跟前,抱住醫生,還在哭個不停。
哭著哭著,女兒坐到了醫生的腿上。醫生抱著她坐在桌子前,好像一個父親抱著自己的女兒。
女兒哭著說,爸爸每次回家只抱弟弟不抱她,她在學校被同學欺負了,也不敢告訴爸爸媽媽,只能躲在廁所哭,媽媽罵她的次數比罵弟弟多很多……
女兒將自己的憋屈源源不斷地傾瀉了出來。
醫生聽得多,說得少,任憑女兒放肆地哭……
幾分鐘過後,他問女兒:「你心裡想要爸爸媽媽擁抱嗎?」
「想!每次被人欺負的時候特別想要媽媽抱抱,爸爸回家了也想要他抱抱」。女兒說。
我的心在劇烈地顫抖,我的心在疼痛、滴血。如果我的痛可以換回女兒3年的嘔吐,就讓我繼續地痛下去吧!
女兒嘔吐的原因僅僅是我們沒有抱她!我的傻女兒!
生了兒子後,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能偏心,不能忽視女兒。沒有想到我的女兒如此敏感,如此脆弱,她的內心是如此渴望爸爸媽媽的擁抱⋯⋯
***
醫生等女兒哭聲止住後,給她開了一些藥物。
「吃了這些藥物不會嘔吐了。」
「可是我吐的時候,吃什麼葯都沒有用的。」女兒說。
醫生向我們解釋,這些藥物是保護胃和維持電解質平衡的,防止孩子吐得太多了影響身體健康。
「那我還會嘔吐嗎?」女兒問。
「我有一個治療你嘔吐的方法,你想試試嗎?」醫生說。
「你感覺要吐的時候,馬上走到媽媽或爸爸、奶奶身邊,讓她們抱住你。有人抱著你,你就不會吐了。」
醫生還叮囑我:回家後告訴孩子爸爸,一定要多抱抱她。
「她需要你們的擁抱。」
***
醫生讓我們下個星期六中午來複診,最好把孩子爸爸、弟弟也帶上,一家人一起幫助她打開她心結。
回家後的在7天裡,女兒真的沒有再嘔吐,每天都開心。
星期六的中午,我們全家來到了醫生的診室。女兒見到醫生,立馬跑過去坐到他大腿上。醫生就這樣抱著我們的女兒,開始了我們的聊天。
這一次,女兒放得很開,有了醫生「撐腰」,她很淘氣地指責爸爸不喜歡她,只喜歡弟弟,不抱她只抱弟弟。她還霸氣地對弟弟說,我是姊姊,你不能欺負我。
醫生進一步瞭解了我們的情況,提出了幾點建議,更確切地說應該是家規吧:
1. 爸爸回家後先抱姊姊再抱弟弟
2. 給弟弟買禮物,一定要給姊姊買一份
3. 不要隨意斥責女兒,與孩子們多一些交流
4. 爸爸媽媽多關注孩子的心靈……
這次複診,我們足足聊了40分鐘,只花了100元診金,沒有開藥,沒有檢查和治療。
醫生說,孩子體重無明顯下降,身體發育無異常,不需要藥物治療。
女兒嘔吐的真正原因,是一種比較少見的心理疾病,叫「神經性嘔吐」!
而治療的關鍵,就是解開女兒的心結。
***
名詞解釋:神經性嘔吐
神經性嘔吐又稱為心因性嘔吐,以反覆出現嘔吐為特徵。多見於進食後隨即出現吐出所進食物,常與心情不愉快、精神緊張、內心衝突有關;無器質性疾病作為基礎,不影響以後進食的食慾。
本病的治療要點在於:深入瞭解導致患者發病的心理因素,積極進行處理;避免過多關注其嘔吐癥狀;合理安排患者的飲食,嘔吐嚴重者要適時補充營養,保持水電解質平衡。
==========
醫師資訊:蔡飛躍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家庭醫學科副顧問醫生、全科醫學副主任醫師、深圳市醫學繼續教育中心兼職副教授。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肚子 反覆 絞 痛 在 先生的私房書 Facebook 八卦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大家好,我是威爾遜。歡迎收看特別篇:【書展好書開箱】,這禮拜的台北國際書展,我至少快速瀏覽不下30本書,最後,在層層的選書標準下,我最後只買了3本書!未來我想用三篇文章,分別將這三本書的好,一一介紹給你。💬
今天我想與你分享的好書:《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作者是百萬微信公眾號,也是得到專欄《怎樣寫出吸引人的好文章》6萬多付費訂閱戶的大神陳立飛Spenser。
↠↠↠
一、 為什麼你必須寫作?
因為會說的人很多,會寫的人「太少」。有些人人生最後一次寫作,就是高中考大學的「作文」,絞盡腦汁交卷以後,開心奔出教室,寫作從此與我生命無關,不用見啦!該死的作文。
抱歉!寫作會如影隨形跟著你,而且是一輩子。📝
過去的時代,我們專注的是職場寫作,生活在這個自媒體時代,寫作是風口。你不寫文章,錯過的是潛在的「職場影響力」!
你每天見客戶,約人吃飯,了不起一天就見十個人吧,一年累積幾千人。但你一篇文章寫得好,寫出了爆款文,被幾百個人甚至幾千人轉分享瘋傳,你只寫了一篇文章,就有機會讓幾萬人、幾十萬人認識了你!👥
我知道你第一時間可能會覺得,這個難度對我太高了,癡人說夢吧!
「我沒有信心、沒有經驗,要怎麼寫出好文章?」🤔🤔🤔
Spenser的看法跟我很一致:「真誠」!
放下對寫作的敬畏心,寫下你懂得知識,熱愛的事情,結合你的生命經驗,與朋友們分享的心情去寫。「不要」顧慮讀者想看什麼,喜歡什麼,我去取悅讀者。世界每天變化,你去想讀者要什麼,你會很痛苦,你不可能討好每個人!
唯有你寫下你相信的東西!你才會有足夠的自信面對質疑,不斷精進,並有強大的動力跟大家分享你的成長、挫折。寫作幫助你更深層的邏輯整合,讀者透過你的文章,看到了不同的視角,找到了共鳴。👀
↠↠↠
二、 如何堅持寫作?
如果要求你每天都要寫作,大部分人的情況是這樣:前一個禮拜興致勃勃每天起來寫作,後來越寫越無力,不知道要寫什麼,一個禮拜後,沮喪地宣布放棄,並寬慰自己:「我果然不是寫作的這塊料啊!」😮
我跟大家分享我的方法:賦予寫作意義、給予反饋機制、成就表揚地圖。
A.賦予寫作意義:
我在動筆寫作的時候,我不斷反覆鼓勵我自己,寫作是我的天命,寫作讓我有機會認識更多的朋友,與朋友分享我學習到的事情給予我很大的「快樂」,我不是為了自己一個人寫,我寫作可能同時解決了其他人苦惱的問題。
這裡我用了幾個小技巧:第一個先肯定自己的能力!第二把寫作的苦差事拓展到「心情」的快樂,第三我拉高了層次,把寫作這件事當成幫別人解決問題。
心理學家說:「做事情一旦附有使命感,為了對方無償的幫忙,個人的行動力與熱情會大幅提升。」這在我的驗證中,是千真萬確的。✅
B.給予反饋機制:
有些朋友知道我是「吃貨」。可是年紀大了肚子圓了,不太敢像學生時代一樣大吃大喝。但我還是好想吃阿,怎麼辦?👅
我就設定一個反饋機制:只要我的粉專文章80讚就好了(超級低標),我就去吃我最喜歡的某某牛排。
說也奇怪,我一設定這個目標,隔天的文章,就立刻破百讚了(真是吃貨)。於是我欣喜地想,乾脆以後破百讚都去大吃大喝好了,我很快就可以變成小胖子(誤
當然不行!😂😂😂
補充一下,理想的反饋機制是這樣設定:「合理往上調整難度,延長犒賞時間!」比方說:這次我文章寫得好,我立刻吃了一課500元的牛排,但我怕心理怠惰,於是,下次我要連續寫三篇破百讚的文章,一個禮拜後,我才能去吃500元的牛排!
不能任性調高犒賞的等級(例如換成1000元牛排),人是好逸惡勞的動物,要懂得科學管理XD。
C.成就表揚地圖:
我會在書桌前貼一張紙,標記了我的成就地圖。比方說粉絲團1000讚的日期,第一次破50次分享的文章、破300次分享的解鎖成就。另外,我會標記我想做還沒做到的!(粉絲團5000讚、文章1000次分享)
我為什麼會有這個做法呢?這是我當年重考時設定的機制,每當我不想念書時,我會看成就表揚地圖,勸勉自己:威爾遜,你已經完成這些事情了,你真的甘心放棄,讓之前的努力都白白浪費嗎?(搞得好像臥薪嘗膽一樣囧)
然後,我就會心裡吶喊:「不敢放棄」,就乖乖回去看書了。📖
同樣,我自己寫作也是這樣。但我現在做了改良版,畢竟,人不可能長期處在高壓下,能做到、身體與精神壓力上也會出問題。
所以,我會適時安排每個月有幾天「放空日」,如果你有幾天怎麼樣都聯繫不到我,抱歉,我在放空日,享受我心靈的度假XD
↠↠↠
三、 怎麼寫出一篇好文章?
1.口語化表達:
千萬不要整篇文章,引用一堆名人說過的話,高大尚的真理、複雜難懂的人生哲學。
一篇文章出現一次就算了,如果整篇都在說教,不會有人想看的。
多用動詞名詞,把事情說清楚。一個初學者,盡量不要拿一堆華美詞藻形容場景,你自己都不太懂,寫出來給讀者,讀者會更困惑,完全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但需要注意的是:口語化表達,不代表低級!毒舌!🙅♂
有些文章為了追求點讚率(或刻意製造話題),放腥羶色的暗示、或直接譙某人覺得你看我就是棒!這種文章我覺得是非常不道德的,除了製造仇恨,並沒有任何的價值。
2.用文字寫出畫面感
這裡我引用一個經典的旅遊廣告文案,每次看我都很佩服作者的才華👍
「你做簡報時,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你看報表時,梅里雪山的金絲猴剛好爬上樹尖;你擠進地鐵時,西藏的山鷹一直盤旋雲端;你在會議吵架時,尼泊爾的背包客正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
這段文字告訴我們三件事:只用名詞動詞,就可以寫出充滿視覺意象的場景感;強烈的對比,你在辦公室工作,別人在外享受旅行;層層的排比,文字節奏感強,讓人讀一遍終身難忘!
3.抽象概念具體化
有人問我:怎麼區分心中什麼是「真正」的熱情、什麼「只是」興趣?
我舉一個比喻(小孩不宜請PASS),有的男人喜歡吹噓他某方面能力特別強,一夜七次郎!但如果他的另一半命令他每天都要「工作」7次,不達標我就沒收你今天薪水,我跟你保證,很快他就跪地求饒,那只是他的興趣,而不是他的熱情。(能力不足?)
這個例子有沒有讓你感受深刻呢?
高強度的測試,會幫助你確定什麼是熱情,你便可以全力以赴投入!🔥🔥🔥
↠↠↠
文章最後,我幫大家做個小結:
1.寫作可以放大職場影響力,為職涯發展鋪路!
2.寫作核心是「真誠」,分享你心中的熱情、收穫給讀者,共同成長。
3.口語化表達、多用動詞名詞,善用比喻,好文章的成功方程式。
我是威爾遜,今天的寫作心法分享到這,感謝你的閱讀,我們下次見!
肚子 反覆 絞 痛 在 染渲森森 Facebook 八卦
去年的今天,接近中午12點,
陪了我15年的你,在我環抱的雙手中,吐出最後一口氣。
.
那最後的一口氣,沒有靈魂離開的神聖配樂,就只是咕魯一聲,有點像是吞一口湯的聲音,然後我就知道你走了。
.
那剎那,我鬆了一口氣,看著被病痛折磨每天都吃不下東西又反覆嘔吐的你,我感謝老天終於讓你離開,可是在這之後隨即而來的,是擰絞一般的劇痛跟恐懼。
.
我放聲大哭,很懷疑你是不是真的走了,把手放在你鼻子前感受呼吸、摸摸你的心口感覺跳動、拉拉你的手腳看有沒有反應,結果,甚麼都沒有。
.
那天中午太陽很大,我在陽光下陪著已經沒有靈魂的你,不願意離開。我擔心鼓起勇氣說再見之後,就再也看不到你,所以一下摸摸你的頭、一下擦擦你身體,一下說對不起、一下說謝謝你。
.
直到兩個小時後,你的舌頭開始發黑、手腳開始僵硬,原來,沒有靈魂之後,這一切來得那麼快,我知道時間到了,我不得不送你離開,最後一次摸摸你的頭,很抱歉我沒能看著你入土,我不能,我怎麼能。
.
.
一年了,你的肚子還痛不痛?
肉肉有沒有長回來?
你在哪裡?你好嗎?你有碰碰跳跳亂亂叫嗎?
.
如果可以,我希望你已經是一隻自由自在的小鳥,想去哪裡就去哪裡,看看這個世界,聞聞你沒聞過的地方。
如果可以,我也希望你可以再回來讓當我的小孩,這一次我不會整天工作,我會帶你到處去玩,用最大的力量陪你上山下海。
如果可以,我最希望你還在,沒有病、沒有痛,在我開門的時候衝過來,這裡黏那裏磨,然後躺下來露出肚子跟我說你都在。
.
黑麻糬,一年了,我還是很想你,怎麼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