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陸續有新聞關心筋肉爸爸和我的近況,也想知道當初怎麼發現爸爸中風的。
本來不想受訪,想說我們小人物小家務事,有點小題大做~但自從有媒體轉發了我的粉專貼文後,電子媒體延伸新聞與轉發越來越多,實在擔心會出現臆測拼湊的內容,還有看到不少新聞下的留言對運動的誤解很深,於是早上,接受了一些主流媒體的電訪,也想說我們的經驗,或許可以提醒大家更注意健康。
於是那個讓我這輩子最害怕的一天,是這樣發生的:
一週多前的早上,筋肉爸爸如常六點多起床帶兒子去上學(我們本來很堅持想要每天親自接送孩子),回家後,就繼續睡回籠覺了。
睡覺前,他還在公司群組傳了一個訊息,而這個訊息,變成判讀他中風時間的關鍵。
他睡覺後大約半小時,我進房間化妝準備出門,一邊化妝一邊跟他說話,卻發現爸爸的回答變得很奇怪。
他好像是中邪了一樣,講話含滷蛋般含糊不清、我問A他回答BCD、眼睛沒有睜開、身體像蝦子一樣彈來彈去,事實上正是因為開始側邊肢體失去控制導致想起來卻起不來。
我本來以為他在鬧我,但因為他完全像是失控的狀態,於是我打了119,不出十分鐘救護車來了,四個中風指標三個吻合。
我其實很慌,但我知道慌沒有用、哭沒有用,打119以後就抓著他的健保卡和錢包手機跟著衝上救護車。我很慶幸當天沒有提早出門,也即時知道要理性聯繫119,電話聯繫時要清楚告知病患狀況,不然不敢想像,我可能就失去我的摯愛了!
到了醫院以後,醫師檢測筋肉爸是腦部栓塞的中風,因為簡訊判讀他中風還不到三小時,於是評估後打了栓塞溶解劑。
他不是最幸運的那百分之十幾趴的人,可以施打了栓塞溶解劑後就恢復正常。筋肉爸爸目前依舊需要復健他的右側手腳,但因為在黃金三小時內送達,所以也大大提升了他的恢復機率。
有護理相關的朋友跟我說,許多中風的人,都是在早上這個時間點爆炸。
由於經過一整晚睡眠,我們的血液滲透壓變高,若沒有喝水、又流汗,就很容易讓本身有潛在風險的人病發。
筋肉爸爸有著自己不曾留意過的凝血功能問題,當天早上起床沒有喝水喝東西就跑學校,回家後流很多汗也沒補充水分直接睡覺,加上我們天天熬夜唸書編撰教材,很多原因加在一起,都可能是造成了他中風的事件。
新聞留言底下,有許多荒謬的留言,像是:
「都說了不能做重訓吧!」
「只有游泳是好運動!」
諸如此類的錯誤資訊是我無法忍受的。
根據研究與文獻,運動能誘發上皮細胞一氧化氮合成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之表現及活性,促進血管舒張,提升腦組織血流量,降低腦缺血所造成之腦梗塞、腦水腫及感覺神經缺損現象(Endres et al., 2003)。
保持運動習慣的人,當然包含做重量訓練的人,不論對於中風後的神經滋養、發炎反應、熱休克蛋白...,都是呈現正向的作用,白話點說,就是運動人即使中風了,能夠恢復與恢復的範圍都提升許多。
游泳與有氧都是好運動,重訓也是;沒有哪一個不好,只有哪一種模式適不適合當下的你。
基本上對於日常中風保養,一個中高強度的運動才是更有效益的,因為可以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提升心肺能力同時增進肌力。
目前我們的狀況,就是筋肉爸爸每天都很努力的開始依照醫囑開始復健,而恢復能力也讓我充滿了信心。
他像個孩子從翻身、坐姿、站著開始學起;但我看著越來越健康有精神的老公,只有振奮與充滿了盼望。
#嚴肅文結束
#醫院的日子有很多啼笑皆非的可以分享
#醫院日記
#很謝謝大家對我們的關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500的網紅醫適能 蔡奇儒,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運動、健身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不過最近卻變成了一場惡夢。目前這個事件已受到許多機關與各地方民意代表關注,我並非當事人因此其他細節我也就不方便談太多。 我想探討的是,對於一般運動與健身愛好者、教練、體適能產業經營者的我們,應該如何避免淪落成為下一次的受害者?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你們的想法。 #輕適能...
肌力評估護理 在 筋肉媽媽 Facebook 八卦
這幾天,陸續有新聞關心筋肉爸爸和我的近況,也想知道當初怎麼發現爸爸中風的。
本來不想受訪,想說我們小人物小家務事,有點小題大做~但自從有媒體轉發了我的粉專貼文後,電子媒體延伸新聞與轉發越來越多,實在擔心會出現臆測拼湊的內容,還有看到不少新聞下的留言對運動的誤解很深,於是早上,接受了一些主流媒體的電訪,也想說我們的經驗,或許可以提醒大家更注意健康。
於是那個讓我這輩子最害怕的一天,是這樣發生的:
一週多前的早上,筋肉爸爸如常六點多起床帶兒子去上學(我們本來很堅持想要每天親自接送孩子),回家後,就繼續睡回籠覺了。
睡覺前,他還在公司群組傳了一個訊息,而這個訊息,變成判讀他中風時間的關鍵。
他睡覺後大約半小時,我進房間化妝準備出門,一邊化妝一邊跟他說話,卻發現爸爸的回答變得很奇怪。
他好像是中邪了一樣,講話含滷蛋般含糊不清、我問A他回答BCD、眼睛沒有睜開、身體像蝦子一樣彈來彈去,事實上正是因為開始側邊肢體失去控制導致想起來卻起不來。
我本來以為他在鬧我,但因為他完全像是失控的狀態,於是我打了119,不出十分鐘救護車來了,四個中風指標三個吻合。
我其實很慌,但我知道慌沒有用、哭沒有用,打119以後就抓著他的健保卡和錢包手機跟著衝上救護車。我很慶幸當天沒有提早出門,也即時知道要理性聯繫119,電話聯繫時要清楚告知病患狀況,不然不敢想像,我可能就失去我的摯愛了!
到了醫院以後,醫師檢測筋肉爸是腦部栓塞的中風,因為簡訊判讀他中風還不到三小時,於是評估後打了栓塞溶解劑。
他不是最幸運的那百分之十幾趴的人,可以施打了栓塞溶解劑後就恢復正常。筋肉爸爸目前依舊需要復健他的右側手腳,但因為在黃金三小時內送達,所以也大大提升了他的恢復機率。
有護理相關的朋友跟我說,許多中風的人,都是在早上這個時間點爆炸。
由於經過一整晚睡眠,我們的血液滲透壓變高,若沒有喝水、又流汗,就很容易讓本身有潛在風險的人病發。
筋肉爸爸有著自己不曾留意過的凝血功能問題,當天早上起床沒有喝水喝東西就跑學校,回家後流很多汗也沒補充水分直接睡覺,加上我們天天熬夜唸書編撰教材,很多原因加在一起,都可能是造成了他中風的事件。
新聞留言底下,有許多荒謬的留言,像是:
「都說了不能做重訓吧!」
「只有游泳是好運動!」
諸如此類的錯誤資訊是我無法忍受的。
根據研究與文獻,運動能誘發上皮細胞一氧化氮合成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之表現及活性,促進血管舒張,提升腦組織血流量,降低腦缺血所造成之腦梗塞、腦水腫及感覺神經缺損現象(Endres et al., 2003)。
保持運動習慣的人,當然包含做重量訓練的人,不論對於中風後的神經滋養、發炎反應、熱休克蛋白...,都是呈現正向的作用,白話點說,就是運動人即使中風了,能夠恢復與恢復的範圍都提升許多。
游泳與有氧都是好運動,重訓也是;沒有哪一個不好,只有哪一種模式適不適合當下的你。
基本上對於日常中風保養,一個中高強度的運動才是更有效益的,因為可以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提升心肺能力同時增進肌力。
目前我們的狀況,就是筋肉爸爸每天都很努力的開始依照醫囑開始復健,而恢復能力也讓我充滿了信心。
他像個孩子從翻身、坐姿、站著開始學起;但我看著越來越健康有精神的老公,只有振奮與充滿了盼望。
#嚴肅文結束
#醫院的日子有很多啼笑皆非的可以分享
#醫院日記
#很謝謝大家對我們的關心❤️
肌力評估護理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八卦
還記得一年前在podcast上聽到長年培訓教練的何立安老師分享,好教練的基本原則是要把學員的福祉擺在第一位。沒有慧根的我每一個字都聽懂,也去查了福祉的註釋,仍是摸不著頭緒,不知道怎麼解釋成通俗的說法分享給大家。直到最近出現兩個反指標,才讓我徹底理解其中含意。
第一個例子是護理師同事某次在診間和我抱怨,她因體重過重,想靠重訓健康瘦下來。報名了健身房,結果教練要求她每週都量測inbody,一旦體脂沒改變,就建議她減少卡路里攝取。如果體重減輕、體脂不變,也會被警告「妳這是掉肌肉!應該要多上教練課」。在無所適從又對自己沒信心的狀況下,她竟花了超過半年的薪水,買下上百堂課程。
但其實,inbody的體脂測量受身體水分多寡影響很大,再加上減重初期,掉的主要是水分,因此常會出現體重降,體脂反而上升的狀況,並非肌肉流失。因此我非常反對減重初期頻繁測量體脂,因為不僅不準,還會自亂陣腳,覺得自己白練、白努力了,不然就是採取更激進的方式,和健康初衷漸行漸遠。
最近,他的教練又鼓勵她參加八週減脂比賽,贏獎金把學費賺回來。結果她一週狂練五天、天天吃一千兩百卡的低碳飲食,最近就發現月經因熱量不足而消失了!聽到這邊我終於忍不住地說:「你的教練只是為了抽成狂推課,根本沒考慮過妳的『福祉』啊!」
另一個事件是位瘦弱的孕婦,孕期常閃到腰、膝蓋痛,復健科醫師提醒她這些症狀大多來自肌力不足,建議她重訓。第一次產檢胚胎著床穩定後,我也強烈建議繼只要沒有孕吐或出血就要繼續保持鍛鍊,不然等肚子大起來,下背痛、膝蓋不適會更明顯,以後餵奶、抱小孩也會更辛苦。先生在旁聽了也頻點頭表達支持。結果下次門診回來,她無奈地表示被教練拒絕繼續幫她上課,希望等她三個月後確定胎兒「穩定」了再回來。
當然每個人自有風險評估的一把尺,我無權過問。但我想問一句,如果教練只想趨吉避凶,在醫師、家人都支持下,仍單方面拒絕學員,那是否代表著他在教學上也抱持著有練就好,有沒有進步沒差,不要加重、加強度才安全的鄉愿心態呢?在診間其實我也有直接對她說:「你的教練只是在避嫌怕麻煩,根本沒有為了妳的『福祉』著想啊」。
我也要強調,重視學生福祉絕非是指教練對學員的要求百依百順,幫學生擦汗、遞毛巾。而是秉持專業,站在學員的角度去提出建議。好比過去我也曾要求教練開出一週五練的課表讓我加速進步,但他馬上拒絕我的要求,向我說明,不是練越多、進步越快,還得注意恢復與疲勞累積,以免過度訓練。以此標準回頭看同事的例子,即使她有點心急想快速瘦身,教練也該幫她踩煞車, 一步一步建立她正確的飲食和運動觀念,而不是操弄數字焦慮,以此推銷課程。說這些不是要給教練們找麻煩,而是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教練,可以更強壯更健康,也能讓健身風氣更蓬勃,創造教練學員雙贏的局面。
肌力評估護理 在 醫適能 蔡奇儒 Youtube 的評價
運動、健身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不過最近卻變成了一場惡夢。目前這個事件已受到許多機關與各地方民意代表關注,我並非當事人因此其他細節我也就不方便談太多。
我想探討的是,對於一般運動與健身愛好者、教練、體適能產業經營者的我們,應該如何避免淪落成為下一次的受害者?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你們的想法。
#輕適能 #健身產業觀察 #醫適能 #蔡奇儒
-
近期 MedEx 醫適能 |特殊族群專業訓練 課程資訊:
1. 國際四大體適能證照6小時總覽課程
時間:6/13(日) 9:30-16:30
▋本課程以美國運動委員會國際認證私人教練證照 (ACE-CPT) 為課程學習的主架構,輔以結合美國運動醫學院 (NASM) 、美國運動醫學會 (ACSM)、美國肌力與體能協會 (NSCA) 重要知識觀念授課
▋本課程目標在於讓參加學員、欲轉職為教練之運動愛好者能獲得不只是知識上的學習,更對於四大證照有清楚的分析,對未來方向將有更清晰的了解
▋授課講師蔡奇儒老師具有實際取得四大機構相關證照之專業背景及相關經驗,並獲邀成為美國肌力體能協會 (NSCA) 最新運動科學證照 (CPSS) 之共同翻譯作者;同時身為醫適能創辦人。醫適能 (MedEx) 目前為多間診所、醫療院所、企業之合作機構,致力於協助運動愛好者與教練們媒合相關工作機會
▋報名網址(早鳥5/20前或額滿截止)
https://forms.gle/yMAXojHTdZ72dCcf6
2. 懷孕及產後訓練專家(PPES) (ACE 1.2學分)
▋為什麼這堂PPES課程很重要?
女性懷孕期間的運動與產後運動是未來趨勢,運動對於身體健康帶來的益處是眾所皆知,但是如何安全有效的運動變成下一個最關鍵的問題。
研發這門課程的目的,就是希望帶你從科學實證的角度,更認識懷孕及產後訓練。包含認識孕期運動注意事項、運動禁忌、產後腹直肌分離、骨盆底肌訓練等重要議題。
▋時間:6/5-6/6 (六日) 9:30-16:30
▋報名網址:https://bit.ly/30DxZUH
3. 特殊族群訓練專家 (SPES) (ACE 1.2學分)
▋為什麼這堂SPES課程很重要?
特殊族群是未來健身體適能與醫療領域的共同趨勢。
「特殊族群」指的是「非一般健康族群」之總稱。最常見的是身體罹患各種不同常見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癌症、骨質疏鬆等。了解如何帶領特殊族群訓練安全、有效的運動,是本堂研習課程研發的目的。
因此,不論是作為一般大眾、一般運動愛好者作為自我保健的知識準備,也同樣很適合運動教練、團課老師共同參考學習。
▋課程時間:5/8-5/9 (六日) 9:30-16:30
▋報名網址:https://bit.ly/30DxZUH
---
■ Facebook 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medex.chiru/
■ 訂閱電子報:分享參加研習課程資訊筆記、心得、經驗分享
http://bit.ly/2nKb4H8
■ Instagram帳號
https://instagram.com/chiru.tsai
■ MedEx Circle國內最專業的臉書體適能知識討論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edexcircle/
■ 一鍵點擊加入我的LINE,接受最新資訊
https://line.me/R/ti/p/%40qbq0699u
■ 醫適能 特殊族群訓練培訓機構,查看最新研習課程
https://www.facebook.com/medexasia/
#醫適能活動預告:
當全世界都開始重視 #運動對於癌症病患的重要性時,成為Cancer Exercise Training Institute (CETI) 「癌症體適能訓練專家」就是您不可錯過的國際研習課程。
去年11月已經成功在台北舉辦的首發研習課程 (活動集錦 連結: http://bit.ly/2MWiEIn ),今年2020的5月,我們再次幸運邀請到擁有超過20年癌症體適能訓練經驗的 CETI 創辦人 Andrea Leonard 將在 #台北、 #台中、#台南,親自來台授課二日專業研習課程,同時課程將有專業翻譯及專業講師擔任課程輔助教學,請大家把握難得的機會!
【師資陣容】
本課程將全程由 CETI 創辦人Andrea授課並輔有課程翻譯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復健科主治醫師 王思恒醫師) 與專業講師 (醫適能創辦人 前美國官方ACE國際講師 蔡奇儒) 協助課程進行。
【報名辦法】
因為名額非常有限,請有興趣與意願參加者,請立刻私訊臉書粉絲專頁:CETI Taiwan 網址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CETITaiwan/
【國際研習時間表】
➤台北假日 2020年5月30-31日
➤台南平日 2020年5月25-26日
➤台中假日 2020年5月23-24日
【課程內容】
➤ 瞭解癌症成因及定義;免疫系統的作用;瞭解癌症類型,了解最常應用於15種癌症以及兒童癌症的步驟,不同外科手術 (包括乳房重建) 將如何影響身體活動機能
➤ 瞭解乳房重建包括植入/擴張器/TRAM/LAT/GAP/TUG/DIEP皮瓣重建手術;手術如何影響肌肉平衡與活動範圍。課程將會導入基礎矯正性運動觀點
➤ 學習識別和預防淋巴水腫,以及淋巴水腫患者的運動指引建議;瞭解癌症患者所經歷的神經系統併發症;各種癌症治療及其急性和慢性副作用,以及如何利用適當的運動來減低或預防副作用影響
➤ 瞭解並學習分析如何協助癌症患者創建個別化訓練計劃,改善肌肉失衡;瞭解運動將如何幫助降低癌症機會、減少治療副作用;癌症治療相關疲勞的成因、管理方法;瞭解癌症治療與肥胖、酒精之風險
➤ 學習如何與專業醫療專業人員合作,並建立癌症運動專家的個人形象
➤ 案例探討研究:學員將討論不同的案例研究,其中包括各種類型的癌症和治療方法; 評估淋巴水腫風險,姿勢偏差,活動限制等;學習如何處理緊急程序,病歷和瞭解身體檢查結果,並為每個案例研究制定全面性的矯正運動訓練方案
【適合參加對象】
課程從基礎開始,輔有線上進階課程資源,因此非常適合一般的運動私人教練想幫助癌症患者,亦適合希望透過運動改善癌症患者身體健康的一般大眾,不需過度擔心銜接或專業背景不足。
此二日專業研習亦適合教練、專業醫療從業人員(醫師、藥師、護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等),串連醫療端與運動體適能端的缺口。
【第一波超級早鳥優惠|有名額限制】
為維護授課品質,課程名額有限,第一波早鳥超級優惠只至2/29截止(具人數限制),團報再另享優惠,請大家把握,額滿即立刻關閉報名表單。
【附註】
此課程提供國際權威體適能機構 ACE/AFAA/NASM/NFPT/Yoga Alliance 等持續教育學分(CEUs)
了解更多
■ 一鍵點擊加入我的LINE,接受最新資訊
https://line.me/R/ti/p/%40qbq0699u
■ 醫適能蔡奇儒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medex.chiru/
■ 醫適能 特殊族群訓練培訓機構,查看最新研習課程
https://www.facebook.com/medexasia/
■ 訂閱電子報:分享我參加的研習課程資訊筆記、心得、經驗分享
http://bit.ly/2nKb4H8
■ 追蹤我的IG,看看短篇好吸收的IG知識:
https://instagram.com/chiru.tsai
■ 加入臉書交流討論社群,一起交流一起變強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edexcircle/
■ 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觀看最新影片
http://bit.ly/2mY3YyI
【醫適能 近期研習課程】
■ 2019.11 癌症體適能訓練專業培訓(台北,已額滿/結束)
■ 2019.12 懷孕及產後體適能專業培訓(台中,已額滿/結束)
■ 2020.02 高齡銀髮體適能訓練專業培訓(台北,已額滿/結束)
■ 2020.05 癌症體適能訓練專業培訓(北、中、南,開放報名)
■ 2020 懷孕及產後體適能專業培訓(台北,尚未開放報名)

肌力評估護理 在 Muscle Power - 護理板 | Dcard 的八卦
有些人是說可以to pain看他的MP大概幾分手有舉起來就3分只有出力就2分但我是覺得要評MP是因為你要看病人憑自己的意識去控制肌肉力量看最佳可以到幾分 ... ... <看更多>
肌力評估護理 在 【教學】【新進護理師】肌肉力量怎麼評估?總共有幾分? 的八卦
評估 病人 肌力 也是每天的常規之一雖然不是每個病人都需要 評估 但對於一些特定的病人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