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路上一則今年人口首度負成長、生育率創新低的新聞引發大家討論,讓我又想起去年初曾向友人預測,今年生育率應該會更低,並不會有所謂防疫寶寶潮。畢竟,人不是動物,關在一起就會繁殖,生育本來就是一個極為複雜的考量。相反的,有些人光是用房價高和薪資低去解釋生育率低,我覺得同樣是將問題過度簡化,我認為生育率持續探底還有以下這些原因。
首先,性別平等法雖明文規定不得因性別在進用、升遷上有差別待遇,但現實上,一旦懷孕,女性不僅很難獲得升遷機會,且就會面臨許多職場上的考驗。在診間就曾有孕吐嚴重的媽媽和我說,已經很不舒服了,還被主管揶揄「到底真的還假,我當初懷孕怎麼沒妳這麼多毛病」。再加上,孕期各種狀況的個體差異本來就很大,有些孕期平順一路工作到生,也有人頻繁出血、腹痛需要請安胎假,甚至提早待產。因此,狀況多的孕婦很容易被誤會是仗著懷孕不想工作,或想請假又不早點提出來,被視為造成同事負擔的害群之馬。
也有懷孕八個月的媽媽哭著和我說,「能不能開診斷書提前讓她安胎待產,因為公司為了逼她自願離職,故意派給她大量的工作,熬夜加班都做不完」。每次聽到這些,我都會憤憤不平地想,「社會根本沒有要鼓勵生育的意思啊!」
再加上,目前法定產假天數相對很短(台灣:8週,中國、日本:14週),等於身體剛復原,好不容易適應新生命加入就得重返職場,緩衝期根本不夠。雖說現在有育嬰假,但現實上卻有很多人面臨想請不敢請、請了怕回不去的窘境。過去我也曾聽媽媽和我反應,育嬰假後回公司被故意調至不熟悉的單位,暗示她主動離職。
這些實際發生的情況都促使許多女性決定先在職場打拼,事業有成再考慮生育,但拼著拼著就過了適育年齡,卵巢功能自然衰退,受孕率下降,又得面臨「想生卻生不生來」的困境。
不單只是事業,女生懷孕後,許多稀鬆平常的事情也得犧牲妥協。比如想喝冰水被說小孩氣管會不好、想吃海鮮被說小孩皮膚會不好,搬家稍微快跑被說會動了胎氣,就連孕期有較劇烈的情緒起伏都不好,因為有可能響胎兒腦部發育......這些不正確的說法,一再地對媽媽們形成恐嚇。假設孕婦有所抗議,往往被一句「都要當媽了,懷孕才幾個月,忍耐一下又怎樣?」堵回去。
這也反映出,不管有無科學根據,大家還是認定母親要對孩子的健康負完全的責任。
甚至我還聽說過有高齡媽媽被指責,「就是年紀大才生,讓小孩免疫力不好,才會頻繁生病住院」。
萬一孩子罹患需要特別照護的疾病, 狀況就會更複雜。以我好朋友為例,即使產檢一切正常,夫妻雙方聽力也沒問題,孩子出生後仍被診斷中重度聽損,需要花更多時間和金錢帶孩子復健和早療。我一方面很心疼她工作和育兒兩頭燒,二方面則慶幸至少她後援充足,各式復健課程又有民間的雅文基金會資助。
但仔細想,並不是每對父母都有足夠的資源,也不是每種疾病都好有強大的病友支持團體提供協助,只要一個環節沒搭好,都有可能發生悲劇。好比前陣子爸爸悶死腦麻女兒的新聞,就是因為父母不堪長期照顧精神和體能上的壓力所引爆的人倫慘劇。身為產科醫師我得坦承,多精密的產前檢查都無法保證新生兒一定健康,很多女生也因此擔心萬一真的生出特別的孩子,社福能提供的協助有限,自己無力照顧又可能拖垮整個家庭。再加上社會對部分疾病仍有極深的歧視,比如自閉症、思覺失調症,許多人害怕冒此風險,自然寧可選擇不生。
另外,隨著社會氛圍改變,過去「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方式漸漸被打破,這樣的轉變對男性來說是個不小的衝擊。在臉書上我就曾看過有先生抱怨,既要出錢養家,還得分擔家務,不能像自己的爸爸一樣,只要出錢,回家就可以當大爺,茶來伸手飯來張口。
我要強調的是,育兒和家務事本該是兩性共同分擔,上一代的男人實在有點爽。只不過對男性不公平的是,男尊女卑的錯誤觀念雖有所轉變,但社會普遍仍認定男人就得開車買房,才能娶妻生子。新聞媒體也常為了流量,一再轉載類似激化男女對立、強調男人該出錢的抱怨文,比如「人妻堅持住30萬月子中心,先生不付錢,就威脅離婚墮胎」、「年薪百萬,買不起北市房,女友吵到要分手」,我認為這些新聞不僅無助於兩性溝通,反而會降低生育率。就有男性友人開玩笑地和我說,現代的女生太難搞了,我才不要為了傳宗接代而被綁住下半生。
再來就是生得少,現代的父母相對投入更多資源在小孩身上,因此各種育兒學派和文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這些資訊當然能提供爸媽們許多參考,但有些教養專家一再強調幸福婚姻才是成功育兒的關鍵,某KOL更引用文獻表示單親的孩子考上大學的機率就是比較低,不僅狹隘偏頗且這種過度勾勒婚姻烏托邦,強化家庭價值的說法,反而會提高生育的門檻,讓許多男女認為,非得符合某些條件才能當個好爸媽。若夫妻不夠恩愛、沒信心天長地久就無法教出所謂「成功」的孩子。這種理論同時也會加深社會上對非婚生子女、單親子女的污名化,更嚴重的,會讓更多受困於不幸婚姻的男女,為了孩子而不敢離婚。
我一直認為,生育本不該鎖死在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裡,我也不認為有所謂完美父母。任何人,不管你是單親失婚、未婚、同性伴侶,只要用心每個人都能當個稱職的家長,畢竟大家在育兒的路上,也都是見招拆招,陪著孩子一起摸索成長。也因此,我認為儘速開放單身女性、同性伴侶合法地使用人工生殖技術,是最實際且又有效提高生育率的做法之一。
要提高生育率大方向很簡單,讓想生的人沒有後顧之憂、安心地生,但細節卻是盤根錯節,極為複雜,比如更充裕且不限定女性的產假、完善的社福制度、對多元家庭(單親、同婚子女)更友善的社會氛圍等,這些都需要政府、專家、企業和民間倡議團體不斷對話溝通,而不是發發生育津貼,結婚補助或金鏟子就有用!
回到個人層面,身為一個婦產科醫師,我能做的是鼓勵女生,在懷孕中盡可能保有完整的自己,盡力破解各種捆綁住孕婦的迷思。對於想生育但還在猶豫的女性,則給予中性的諮詢和建議,比如參考AMH指數、排卵試紙,基礎體溫,並繼續在性別平等、多元成家的議題上發聲和努力。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
聽力 受 損 檢查 在 6YingWei快樂姊 Facebook 八卦
看到這專欄讓66想到
有次 66 和快樂嬤在閱讀阿弟、阿妹的來信時快樂嬤因沒聽清楚,要66 再念一次信
當下 66 放大音量
阿嬤還是沒聽清楚
最後阿嬤露出愧疚、抱歉的表情,對 66 說:
「對不起,我這耳朵老了聽不清楚、沒有用了…」
當下只是安慰阿嬤不要多想
然而,類似情景常在生活中發生
聽力不好不只影響了溝通
還會產生講話越來越大聲
更會讓快樂嬤沒自信
覺得自己在拖累別人
朋友:「你有近視嗎?」
66:「有阿」
朋友:「你有配眼鏡嗎?」
66:「你看我的眼睛」
朋友:「你共配了幾副眼鏡?」
66:「5副以上」
朋友:「阿嬤聽力有不好嗎?」
66:「有阿」
朋友:「阿嬤有戴助聽器嗎?」
66:「沒有」
朋友:「為什麼,阿嬤沒戴助聽器呢?」
66:「助聽器不是要聽力受損很嚴重才戴嗎?」
朋友:「那為什麼,你近視沒有很深」
朋友:「才 300 多度卻要戴眼鏡呢?」
66:「沒戴眼鏡,開車會模糊」
66:「而且,近視沒戴眼鏡視力會退化更快耶!」
朋友:「助聽器和你戴眼鏡很像,聽覺感到吃力時,就要盡早去醫院檢查,醫生診斷需矯正後,再進一步去聽力中心詳細檢測。若等重聽很嚴重才戴,助聽器的幫助就有限了,而且聽力不好還會增加長輩發生意外、跌倒的風險,你知道嗎?」
噹啷!
當下 66 的腦袋就像被雷劈到差點燒焦
只要視力、眼鏡有問題
年輕人會趕快去眼鏡行
但是,長輩聽力有問題
我們卻很少幫助他們
(愧疚感瞬間飆升)
經過醫生診斷和阿嬤討論後
我們終於到聽力中心做檢查
阿嬤挑助聽器,就像在選衣服
看得超認真
之後再和阿弟、阿妹分享阿嬤做檢查的過程
阿弟、阿妹
家中如果有聽力不好的長輩
也要多加留意,及早檢查喔!=D
文章:https://goo.gl/a324u1
北市衛器廣字第107010160號
衛署醫器輸壹字第008141號
聽力 受 損 檢查 在 我是大A Facebook 八卦
陪媽媽配助聽器。
是在打開娘家的電視機,被聲音嚇到多大聲的時候,對她的歉意和慚愧讓我不安。原來她已經重聽的這麼嚴重,可能還在買菜的時候愣著,在馬路上聽不到喇叭。
我把大部分的時間和心力,都用在孩子身上,讓她一個人在吃力、無措。她一直是這樣做的,「照顧」是媽媽的事,不是孩子的事。
勸她去醫院驗聽力,不催就會拖著。收到看不懂的檢測結果,醫生也沒解釋。還好濰樂聽力中心來信,很樂意替她做免費聽力檢查。我也好想帶父子倆去檢查,一個是沒在聽,一個是講不聽。
除了中重度的聽力受損,她的言語辨識率也低於標準值。
(所以父子倆不來檢查一下嗎?遙想我跟香火的對話。
「『不要再弄我了』這句話,是哪個字聽不懂?」
「『不』這個字。」)(倒)
也才幸好有帶她來配助聽器,愛面子的她。原來重聽的不便或風險,除了影響社交、情緒、人身安全以外;腦細胞缺乏聽覺刺激造成萎縮,認知功能衰減以後,失智風險高出五倍以上。強烈建議帶家裡的長輩或老公(?),五十歲後每半年做一次聽力檢查。受損了就配助聽器,就像配眼鏡一樣無妨。不用擔心被側目,我媽配戴的助聽器神秘到看不出來。我後來都用聽的不是Tinder,才知道她有沒有戴著。
在她大聲講話的時候。
「可以不要為了省電池費,就不戴著助聽器嗎?」(眼神死)
有些長輩在剛開始配戴助聽器時,接收到許多平常沒聽到的聲音,例如冷氣聲、風扇聲、鳥鳴聲等等,所以會需要適應期。濰樂有提供一百天安心使用,有疑慮可以在一百天內全額退費,包含所有相關耗材配件也都完全不收費。
我媽是戴了就回不去了,聽得到香火在翻冰箱。我也總算不用再像青春期,吼著跟她講話。
濰樂還有業界最長免費保固50個月,也提供50個月遺失送全新機的服務。遺失送全新機太實用了,因為我媽的助聽器輕巧到我提心吊膽。
從服務到產品感受,我媽都很滿意。聽力顧問有耐心到我不耐,對我媽態度好到好像我很不孝。根本是國民兒子,叛逆期要摔門前還會說May I吧?推薦給上有老下有小的你們,陪爸媽去濰樂測聽力和配助聽器,都是我們的事了。(拭淚)
專屬活動連結:
帶長輩預約聽力檢查,完成就可以獲得200元 7-ELEVEN 商品卡。 https://www.surveycake.com/s/pOGgV
濰樂聽力中心:https://pse.is/A-iear
其他介紹在圖說裡,我歡迎老人商機。(毆)
聽力 受 損 檢查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一名中年男子因為耳朵裡發出陣陣的耳鳴聲,到耳鼻喉科檢查,竟然發現耳道裡有一隻蟑螂的幼蟲,醫師表示耳朵裡的蟲蟲危機很常見,小至螞蟻大至蜜蜂都曾誤入耳道,如果覺得有異狀千萬不要用尖銳物品挖以免造成耳膜受傷。
如果耳朵裡不小心有異物侵入時,民眾會怎麼處理呢?
不過醫師建議最好還是到醫院檢查處理,因為最近就有民眾耳朵被蟲蟲入侵,差點造成耳道發炎。就是這隻0.9公分的白色小蟲,讓一名年約50歲男子的左耳,發出陣陣的耳鳴聲,連續三天沒改善,只好到醫院找醫生做檢查,醫生利用內視鏡檢查發現,他的左耳外耳道約1.5公分處,有一隻德國蟑螂幼蟲,而且還一直往裡鑽。
醫生表示小昆蟲喜歡潮濕的環境跟找洞鑽,推測可能是患者躺在床上時,才讓蟑螂幼蟲鑽進耳中。醫師說,民眾在第一時間都會挖耳朵,但這是最危險的動作,所以建議民眾可利用動物的趨光性,用手電筒照,使蟲蟲找到出口,或是從耳道內滴入嬰兒油、沙拉油,讓蟲窒息死亡再到醫院取出,千萬不要自己亂掏耳朵,以免傷到耳膜,聽力受損。"
聽力 受 損 檢查 在 Haor 許書豪 Youtube 的評價
#Haor許書豪
華科慈善基金會年度代言主題曲 #6分滿
音量開到6分滿 燈光開到6分滿
汽油加到6分滿 氣話講到6分滿
--
聽力受損不可逆 謹記適量適時
遵循「聽力66原則」-
耳機音量小於60% 、聆聽時間小於60分鐘
--
9/19(六) #66麥噪 #愛耳嘉年華
11:30-18:00 @華山文創園區 門口大草皮
(15:00演出)
--
**史上唯一聽診系歌曲**
在歌曲中00:08及03:30 分別加入了兩個高頻爬升聽力測試 3k-6kHz、6k-12kHz
可將耳機左右互換分別測試左右耳
**聽歌順便檢查聽力**
--
👂線上聽:
https://www.soundscape.net/a/11884
-
6分滿
製作人 Producer:HAOR許書豪
詞 Lyrics:HAOR許書豪
曲 Composer:HAOR許書豪
編曲 Arranger:HAOR許書豪
吉他 Guitar:HAOR許書豪
混音師:HAOR許書豪
混音室:玩轉音樂工作室 TurnOn Music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陳陸泰(ATai)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原艾後期工程錄音室(Mugwort Studio)
導演:蘇家弘XRetro +C
製片:林宛萱
攝影師:潘長緯
攝影助理:余則寬、閔聖文、蘇郁庭、盧宜誠
燈光師:孫義衛
燈光助理:薛慧定
道具:翁祺仁、林坤毅
演員梳化:洪佳淇
妝: Claire 鄭芸琦
髮型:O+Studio - Wayne
梳化助理:葉宥臻
服裝:胡晏齡
導演助理:鄒博全
演員:黃復春、謝杉杉、李伊貞、林龍森
音量開到6分滿
燈光開到6分滿
汽油加到6分滿
從台北開到芬蘭
音量開到6分滿
燈光開到6分滿
氣話講到6分滿
其他交給我分擔
天黑天亮都閉上眼
把所有感官集中收服這音樂
不害怕聽不見
小心高分貝潛在的殺手鐧
這個週末訊息都不要
開啟飛航模式找不到
六十分鐘不多也不少
聽完一張專輯剛剛好
是環境噪就你的情緒
是環境噪就你們關係
只好關掉頭腦也關掉煩惱
音量開到6分滿
燈光開到6分滿
汽油加到6分滿
從台北開到芬蘭
音量開到6分滿
燈光開到6分滿
氣話講到6分滿
其他交給我分擔
我怕吵 我驕傲 受不了 麥噪麥噪麥噪麥噪
刀子口 豆腐腦 受不了 麥噪麥噪麥噪麥噪
逐漸逝去的聲音還能否聽見嗎
勇敢面對這關卡讓傷害來得及停下
別逃避害怕
聽見讓愛昇華
這個週末就安靜點好
宅在家裡朋友找不到
六十分鐘不多也不少
追完一集美劇剛剛好
是環境噪就你的情緒
是環境噪就你們關係
只好關掉頭腦也關掉煩惱
音量開到6分滿
燈光開到6分滿
汽油加到6分滿
從台北開到芬蘭
音量開到6分滿
燈光開到6分滿
氣話講到6分滿
其他交給我分擔
我怕吵 我驕傲 受不了 麥噪麥噪麥噪麥噪
刀子口 豆腐腦 受不了 麥噪麥噪麥噪麥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