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力量 2020 競選政見:
銀髮正義,關心高齡化社會,安心照顧
依據國發會推估,台灣將在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人口比例超過20%)」,老化速度甚至超過日本。2065年時,台灣高齡人口比例將超過4成,每1.2位生產者需負擔1位老年人口,所以無論是政策或社會制度,應及早因應超高齡社會所造成的影響,而這不單只是長照的問題,包括醫療、醫藥、無障礙等面向,都該提出因應對策。
📌精進高齡照護制度及整合資源
現階段台灣高齡照護制度主要依賴長照2.0,然而長照2.0目前存在困境,包含:
❌「財源不穩定」、「照顧年齡層較狹隘」
例如49歲以下之年輕型失智症患者若未達標準則被排除適用,或僅需陪伴安全看視之各年齡層障礙者亦被排除在外
❌「主管機關多頭馬車權責分散」
按照現行做法,長照服務要找衛生局,但需要租借輔具或反映居家照顧員服務品質等則必須找社會局,權責區分混亂不明,中央部會委由長照司負責,地方卻無相對機構可加以整合。
因此,我們認為應該針對以下面向進行討論:
➖持續討論長照相關法規
長照需要多面向法規,才能使體系建構完整,包含《長期照顧服務法》、《長期照顧保險法》、《長期照顧服務機構法人條例》、《社會福利基本法》等,但至今僅通過《長期照顧服務法》及《長期照顧服務機構法人條例》,相關法規仍需持續討論。
➖整合不同職類專業人士共同納入長照體系
透過《治療師法》修法、《公共衛生師法》立法、社工師及照服員的待遇改善、以及修改《志願服務法》充實活化志工人力等,充實人才庫,才能讓長照資源更有效被運用。
➖完善高齡者就業促進及托老制度
因應中高齡就業需求,除了監督《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之實際運作,也鼓勵企業托老,讓中高齡勞工無後顧之憂,並且檢討修改《性別工作平等法》中,關於家庭照顧假之規定,研擬長期照顧假之可行性,給予勞工更大的彈性運用時間,平衡工作與家庭的需求。
📌強化銀髮消費者保護及反詐騙機制
根據今年台灣失智症協會統計資料指出,失智症患者發生財物損失時,有將近一半尚未被確診失智症,更有高達8成的患者並無輔助或監護宣告。其中,對患者進行財務剝削的人高達3成以上來自家屬,其次才是詐騙集團、朋友或同事、及商家等人員。剝削管道包括透過金融服務為最高,其次是利用買賣、借貸或理財等方式。
因此,要強化銀髮消費者保護,時代力量提出以下建議:
➖參酌台灣失智症協會倡議,積極推動家庭照顧協議及監護人監督制度
➖金融機構必須將高齡者或有詐騙警訊信號者,納為「客戶背景過濾」之重點區塊,並善盡風險評鑑之「客戶盡職調查」,以保障銀髮消費者財務安全
📌加強遠距健康照護
因應台灣某些偏鄉醫療可近性較低,或高齡者及身心障礙者出門不便,又尚未有便利之軌道建設可供使用,時代力量建議:
➖5G新技術,減少城鄉醫療差距及資訊差距
5G並非只是傳輸速度較快而已,它的特點在於:延遲性低,並可同時串接數千個低功耗物聯網設備,可以同時監控數個生命徵象,進而大幅減少所需耗費之監測人力
➖檢討「通訊診察治療辦法」等規定是否應調整適用範圍
📌增進銀髮健康樂活
呼應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修訂通過,「參與體育運動是所有人應享有的基本權利」,我們主張從各年齡層培養運動習慣,且盡力讓所有國民都能享有運動之權利。建議研擬「體育運動基本法」,除了強化現有各地高齡樂活據點之功能外,從法規制度面鼓勵各年齡層發展適合的運動項目。
除了督促教育部體育署「運動城市推展專案」在各地設立運動熱區外,衛福部也應配合銀髮族特性規劃合適之安全活動場所,並同時提升CPR及AED之認知及操作。
📌打造高齡友善及無障礙的醫療環境
根據醫改會於2019年5月22日公布的無障礙診所友善環境體檢報告,發現同時具備「無障礙通道、無障礙廁所與無障礙溝通」三項指標的診所,僅占全國健保西醫診所的5%,台北、基隆、屏東等地都是掛零。
健保APP查詢無障礙診所的資訊也錯誤百出,導致行動不便就醫者有77%不知道可以用APP查詢友善診所。因此,我們認為衛福部應鼓勵設置無障礙基層醫療示範點,並要求內政部營建署及各地方政府積極訂定推動無障礙之行動計畫與推動時間表。
不只便民,也讓分級醫療不致淪為口號。
📌醫療勞動問題需被正視且關注
醫事人員過勞,是造成「病人不安全」的一大原因。過去,在政府與人民團體的倡議及努力之下,醫事人員的勞動環境開始逐步改善,例如私立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護病比納入醫療法等。但是,目前的制度與規範並不夠,過勞的情況仍然在發生,護病比仍然失衡。希望未來立法的過程中,讓醫療勞動問題可以得到配套及解決:
➖增設醫院勞工董事,並排除主管階層
《醫療法》43條在送出行政院之後,躺在立法院等待屆期結束、下一屆從頭來過。在財團醫院面前,《醫療法》修法變成遙遙無期、沒有人敢處理的法案。時代力量主張讓醫院勞工參與醫院治理,成為保障醫療勞動的燈塔。
➖主治醫師的勞動保障配套
在私立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之後,主治醫師變成了另一個過勞的缺口。在尚未納入勞基法之前,時代力量主張主治醫師的工作時數以及契約內容,需要有適當的法規保障。
➖基層醫事人員勞動規定應符合國際趨勢
在醫院評鑑及醫療法之中規範之護病比、藥師合理調劑量等,應該要符合國際趨勢,並以基層實際工作者為計算基礎,以避免醫院用「均分」的方式進行概算。
📌社區共同照護,需要專業人員聯手
如何有效利用社區中的醫療、長照資源,讓需要照顧的人得到應有的照顧,需要有願景的政策跟相對應的配套:
➖賦予治療師更大的責任
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呼吸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等治療師,在長照與社區共同照護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礙於現在的法規限制,讓專業的治療師們在「健康促進、傷病預防、延緩失能照護或特殊教育」上沒有辦法完全發揮所長。時代力量主張,透過法規的修訂,讓治療師們可以與不同專業連結,共同照顧民眾的健康。
➖善用社區藥局資源
社區藥局也是基層醫療的一部分,透過社區藥局與不同專業的連結,可以建構出台灣更綿密的健康照顧網絡。
➖連結居家醫療、護理與長照、社工資源
居家醫療與長照要能夠互相配合,才能支撐被照顧者的所有需求。居家醫療人員,包含醫師、中醫師、牙醫師、護理師、藥師及其他醫事人員,在制度上應該能夠與長照、社工資源做更好的連結,讓民眾在醫療及生活上的照顧能夠更同步。
➖持續關注社工與照服員的勞動問題
第一線的社工及照顧服務員,是社區共同照顧網絡不可或缺的執行者。在職場上的勞動問題,同時也會影響照顧品質,間接影響了被照顧者的權益。透過勞動法規的落實,並且與社工、照顧服務員的實務結合,才能讓第一線工作者獲得適當的保障,安心地替社會照顧家中需要照顧的人。
📌保障病人用藥權益,增加醫療專業給付
隨著高齡社會的來臨,台灣在醫療費用的支出也越來越高。健保資源絕對不是只看近五年,而是要往後看20年、30年、50年的事情。健保應跟上國際潮流,讓現在正在付費的所有人,在面對50年後的挑戰,也可以提供同樣高品質的照顧。
➖消除不合理藥價
藥品在流通買賣過程之中,除了一般的市場機制之外,還有很多其他因素會被納入考量,例如健保參考其他國家的核價、團體協商因素、醫療院所品項選擇權及採購合約等,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議題。
但這導致部分的藥物健保價過低,揚言退出台灣市場,而一些藥物健保價高於週邊國家,造成健保資源無法有效利用。時代力量認為,健保用藥應該盡可能的回歸市場機制,保障人民有安全、有效的藥物可使用。
➖落實自我用藥
在健保法中明訂,非處方藥品不在健保給付的範圍之中,監察院也糾正了衛生福利部。但這20多年來,因為行政怠惰與配套措施無法落實,導致健保資源的浪費。時代力量主張,應該要持續增加民眾自我用藥的認識,提升自我照護的技巧。健保資源也可以真正用在刀口上,保障民眾用要跟就醫的權益。
➖新藥核價機制獨立透明
台灣新藥進入市場的速度,已經被鄰近的中國、日本、韓國超越,除了病人沒有辦法使用到最需要的藥品,也可能造成偽藥從鄰近國家流入。應該要加強新藥核價機制的獨立性及透明度,讓台灣的制度成為國內外廠商所信賴的公平制度。
➖建立調整保費的客觀機制
過去保費的調整常常因為選舉、政治因素而被左右,甚至還有立法委員用政治力使健保破產的倒數沙漏更加速進行。時代力量主張,調整保費應該有更客觀的處理機制,透過凝聚全民共識,跳脫選舉因素,讓健保真正可以獨立永續的經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名媽媽產後因長期抱小孩,導致大拇指近手腕處出現持續性疼痛,不但無法抱小孩, 就連扭毛巾都無法使力,就醫檢查後確診為媽媽手;衛福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職能治療師王峙雄指出, 媽媽手多發生在中年婦女或生產後的媽媽身上,主要是因用力時姿勢不正確,或長期過度用力有關。 其實包括長期提握重物、使用電腦,或像...
職能治療師 確診 在 林懿德 Facebook 八卦
謝謝張醫師
您是我心中仰望著的太陽~
故事是這樣的⋯
我的父親因去年10月中開始反覆發燒,
原以為是流感,
到了11月初,父親體力不支,高燒不退
因而緊急陪同他至榮總掛急診
ㄧ開始抽血發現細菌感染嚴重,引發敗血症
院方安排我們住院治療,進一步各項檢查
經過一個多星期之後,
確診是「心內膜炎」,
這是一種細菌有可能透過牙齦流血的途逕,
進入身體內,再躲進心臟瓣膜,
默默啃食心臟的致命疾病!
同時它也會在瓣膜上形成贅生物,
還得擔心受怕會不會無預警掉落,
隨著血液亂流竄,
導致更嚴重如中風等難以想像的併發症。
#整理ㄧ下什麼人容易得到心內膜炎呢?
(1) 吸毒者:細菌容易透過不潔的靜脈注射進入血液循環
(2) 過去曾經罹患過心內膜炎的人
(3) 先天心臟缺陷的患者
(4) 放置人工瓣膜的人
(5) 最近動過牙科手術的人
(6) 罹患牙齦疾病的人
(7) 放有靜脈導管的人
#心內膜炎症狀包括
(1) 發燒
(2) 寒顫
(3) 盜汗
(4) 呼吸急促
(5) 咳嗽
(6) 胸部疼痛
(7) 下肢水腫
(8) 心雜音
(9) 體重減輕
#如何治療
(1) 給予廣效抗生素,等待細菌培養結果出爐後再給予針對性的抗生素
(2) 外科手術:病情嚴重時可能需要以手術清除贅生物並修復受損組織
我的父親過去有瓣膜上的問題,
再加上的確患病前,一度有牙齦發炎,
所以,抵抗力弱的族群真的要很小心
(平時加強身體抵抗力是不二法門呀~)
治療上真的非常不容易
特別是長輩對於開心手術真的很抗拒
也的確這不是ㄧ般的手術
我們在憂慮之中思考了好幾天
總之,過程中非常感謝各方好友提供資訊
特別感謝
好姐妹慶華宋慶華(曾任榮總職能治療師)第一時間給予我最有效的建議與分析,也是我心裡最大的安慰
好姐妹斐文 Debbie Tien當時找了很多醫學資訊 想幫忙的心意 讓我回想起來很感動
John Yu哥John Yu也不遺餘力,透過你的人脈介紹,讓我能認識親切的陳威元醫師
也謝謝國偉袁國偉,當時立刻打電話給我,經驗分享和關心
而在專業的醫療資詢上
則很謝謝多年的老朋友-現任新店慈濟的鍾政錦醫師鍾政錦(前任榮總與北醫醫師)已經麻煩你好多次了,而你每次都很幫忙,真的太謝謝你了
以及素未謀面,但好親切熱心的北醫陳威元醫師,還特地致電榮總心外問爸爸病歷,細心解說,讓我那晚能安心入睡~
還有年代的長官與主播同事們的體貼和幫忙
讓我能順利臨時請假 陪伴父親手術日當天
最驚訝的是
聽說練董與張醫師餐敘的時候,也開金口請張醫師多多照顧我爸~處處都有貴人
謝謝你們(ㄧ鞠躬🙇♀️)
更加感謝
榮總郭姿廷醫師 (以及助理陳護理師)
術前一再地關心父親病況 說明病情 是一位很有熱誠的年輕醫師,雖然之後我們仍選擇由張醫師主治,但妳在我父親因術後有心臟積水的問題,完美協助處理,讓我們也見識到妳醫術高超的ㄧ面,爸爸有兩位厲害的醫師照顧,真的很有福氣~
還有思源樓107病房全體護理人員~謝謝妳們~
2018-2019 跨年夜仍舊辛苦值勤
以及 物理治療莊醫師,ㄧ路上非常耐心地協助和鼓勵爸爸復健、陪他聊天,讓我好感動!
思源樓住院醫師尤敏如醫師親切又善良,那天妳幫爸爸拔管的情景,我畢生難忘~
中正樓71病房時期的陳威宇醫師,真的很有耐心+細心,在住院的初期,幫助我們最多!
最最感謝的是 張效煌醫師 (與助理謝護理師婉真姐)
一得知爸爸的病情 百忙之中抽空出來
急迫地安排手術 並親自執行
還記得 那一夜是11月末最涼的ㄧ波東北風南下
深夜風寒 等待的心情很漫長
但ㄧ想到是您為父親動刀 在手術室奮戰
除了信賴您 更有ㄧ股感恩的暖流在心中發燙
術後除了復健,還得持續打抗生素6週
張醫師通常會讓病人住院8週
直到完全康復才放心
在榮總這漫長的三個月裡
謝謝您不只是醫治了我父親的病
對我來說 更是一趟人生的奇妙旅程
這期間也影響了我 砥勵自己要成為更好的人
行有餘力的同時 也要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莫忘初衷
父親明天即將出院
我想我ㄧ定也會很想念、很想念您
每天都會為您祈禱~健康 平安 幸福圍繞
#榮總心臟血管外科
#張效煌醫師
#心臟微創達文西手術權威
職能治療師 確診 在 Facebook 八卦
許常德老師您好,
當您的忠實觀眾也已經有四年了,多年旅外在不同國家輾轉的日子幸虧有您的直播也撫慰了偶爾感到無人訴說的心情。許多人也應該像我一樣,因為您的直播而在婚姻中感到沒那麼孤單。昨天先生無預警地帶兒子回他的國家了,留下我一個人上完班回到家一臉錯愕地看著空燙燙的衣櫥,跟家中還留著少許兒子的玩具跟日常用品....他只淡淡地說「我已經筋疲力竭了,我跟兒子去休息度假一陣子」。我跟同事訴說爆哭了三個小時後,昨夜失眠一晚,今日焦急著等著他下飛機的回報。
本來我們說好要一起在第三地發展,他嘗試投了不少履歷卻未果,隨著經濟壓力的增加,我們彼此累積的情緒不時爆發,不斷爭奪彼此在家中的主導權:我負擔所有的房租跟生活開銷,他則平日接送孩子、週間煮晚餐2-3天、週末也照顧孩子跟放電時間,但他總覺得家事負擔太重,雖然他失業,但他手邊有其他跟前同事合作的專案,所以不時對家事的負擔有所怨言。我則對於自己的經濟負擔也感到不滿。
這些壓力在昨天一次爆發。今天等飛機抵達他的原生國,跟兒子回到住宿的地點,他淡淡地跟說我,他無預警地帶孩子離開只是怕我回不計一切阻撓他(例如報警在邊界阻止他)。他說他只想先休息一陣子,才會自己默默計劃也不跟我討論。他說他回去的這段期間會多投些履歷,也不保證可能回來的月份。他只說看他工作找得如何,才在我的逼問下告訴我,如果他在原生國找到工作當然就無法把兒子帶回我身邊。請問老師,我到底該怎麼辦?
⋯⋯⋯⋯⋯⋯⋯⋯⋯⋯⋯⋯⋯⋯⋯⋯⋯⋯⋯⋯⋯⋯
(從今天開始,我回覆的每封信的照片都會無償幫好產品來宣傳,幫大家一起渡過疫情帶來的困難,如果你們有我可以幫忙的,可以把你們的產品告訴我,如果能有折扣分享給大家,限量即可,我都樂意幫你們轉po,產品的購買介紹,我都會放在回信的最後)
⋯⋯⋯⋯⋯⋯⋯⋯⋯⋯⋯⋯⋯⋯⋯⋯⋯⋯⋯⋯⋯⋯
《 請全力支持林正盛導演拍攝的星兒(自閉兒)紀錄片的募資活動 》
感謝「星星碼頭 職能治療師的而新粉絲頁」臉書粉絲頁的分享。如下:
🌍《地球迷航》觀後分享:對星兒的想像,就是我們的勇氣來源
參與《地球迷航》試映的這一晚,是星星碼頭今年度最美好的經驗。
❤️明明是一段段光用想像都難以承受的陪伴、成長過程,《地球迷航》卻巧妙地以星兒們無邊際的藝術創作串起全片,炫麗七彩的飛天火車、精緻的星球旅行、超脫想像的「瑞覺空」(星兒創作的人物),讓觀影者感受到很強烈、很正向的「生命之美」。
#地球迷航紀錄片上映暨自閉症公益計畫
#唯有理解才能帶來善意與改變
🌍參與公益計畫詳見本文第一則留言
「對星兒的想像,就是我們的勇氣來源。」
《地球迷航》是首部與星兒共創的成人自閉症紀錄片。承蒙《地球迷航》團隊邀請,星星碼頭治療師們在七月份觀賞了這齣關於星兒的紀錄片,並參與了映後座談。歷經四年拍攝製作完成的《地球迷航》,讓我們得以一窺星兒們(自閉症類群障礙,ASD)成年的生活點滴,帶領觀眾真實地走入他們的生命,看見每一個生命獨特、多樣、感動的美好。
對於「以陪伴特殊孩童長大為己任」的星星碼頭來說,光是看到開頭畫面就忍不住泛淚,觀賞過程需要不斷壓抑心中激動的情緒:「這就是孩子們平常的生活啊!這就是家長們常常訴說的心聲阿!」攝影團隊忠於真實的紀錄,足以讓每一位第一線照顧孩子的家長和治療師都為之動容,也因此,星星碼頭決定寫下電影的幾個感動瞬間,期待讓更多人了解《地球迷航》的難能可貴。
-----------------------------------
⭐️「醫生,這個病會好嗎?」
「#媽媽你不必擔心未來的事,#我可能活不到成年。」出自星兒口中的一句話,足以令聞者心碎。
從孩子懷胎十月開始,每一位父母最大的盼望無不就是「平平安安長大」、「保持健康快樂」,那麼,若孩子有一種強烈的特質、會終身陪伴左右,父母該如何自處?如何堅強地陪伴孩子長大?
❤️《地球迷航》一片之所以珍貴,「詳實記錄成年自閉症的父母之心境」是一大原因。從孩子確診、一路辛勤復健、終於拉拔長大、卻也無時無刻不擔心自己百年後孩子的處境,家有特殊兒的父母應該都能體會這種「擔負一輩子的甜蜜責任」,跟著影片中的父母一同哽咽流淚、為孩子的舉動啼笑皆非,就像是自己也經歷了一場療癒的過程,能感受到許多戰友正陪著自己往前。
⭐️「#我活在地球裡面,#他活在地球外面,#我們像是在邊際打仗。」
「好好好,你想這樣做就這樣做,不管你了!」、「不是阿,爸爸不是說不管我了,幹嘛還一直打電話關心我?」與星兒的拉扯(物理上和心情上皆有)是星兒父母的共同記憶,孩子執拗地在自己的星球軌道上運行,父母則是在地球聲聲呼喚、期待星兒的世界能逐漸往地球人貼近,其中的「角力過程」、「辛酸血淚」恐怕也是「不足外人道」,因為實在是多到數不清啦!
❤️除了忠實呈現成年星兒與父母「拔河」的過程,《地球迷航》也記錄了自閉症青年如何「忠於自我」地生活:固著、偏執、情緒化、對興趣保持高度投入、不被理解仍奮勇向前。看著紀錄片,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林導演和韓老師在映後座談提到的「生命之美」,這些「執拗的差異」讓每一位星兒顯得特別而美麗,「真實地活出自己」讓生命顯得如此強韌、燦爛無比。
⭐️「#對他們的想像,#就是我們的勇氣來源」
《地球迷航》,一個饒富意境的片名,短短四個字已能充分展現「星兒們在制式化地球失去方向的處境」。而,最令星星碼頭治療師們感到讚嘆的是:明明是一段段光用想像都難以承受的陪伴、成長過程,《地球迷航》卻巧妙地以星兒們無邊際的藝術創作串起全片,炫麗七彩的飛天火車、精緻的星球旅行、超脫想像的「瑞覺空」(星兒創作的人物),讓觀影者感受到很強烈、很正向的「生命力」。
❤️《地球迷航》傳達的正是星兒們需要的:「理解」、「善意」、「包容」、「改變」,而不是「標籤」、「憐憫」、「低估」、「過度保護」,不卑不亢、有條有理地帶領觀影者進入星兒們的宇宙,讓社會大眾得以稍微一窺自閉症青年的內心世界。
「對他們的想像,就是我們的勇氣來源。」林導演精簡卻充滿感情的一句話,道盡了自閉症家屬、治療師、老師等陪伴者的心聲。這些孩子很容易讓照顧者(和自己)感到挫折,但也總是在好多時刻讓我們看到「生命的無限可能」:「大家都在畫這棵樹,只有他在畫旁邊這株新生的嫩芽。」、「同學們都沒發現老師的鋼琴彈錯了,他卻慢慢地哼起正確旋律。」#與其說是陪伴孩子成長,許多時候,#更像是孩子們推著我們前進、#去到生命前段從沒想像過的境地。
---------------------------------
「《地球迷航》是首部與星兒共創的成人自閉症紀錄片。歷經四年拍攝製作完成,導演、老師和家長都迫切地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孩子的故事,因唯有了解才能帶來善意。然而有限的經費,卻成為大眾認識星兒的阻礙。團隊發起《地球迷航》紀錄片上映暨自閉症公益計畫,希望透過群眾集資募集紀錄片的上映經費,並推動「#校園公播帶母校認養計畫」,透過不可或缺的生命教育,讓善意發芽,和孩子一起擁抱多元的生命姿態、共創友善的未來社會。集資計畫 20 % 的收入也將捐助多寶藝術學堂,長期穩定幫助星兒。」--摘錄自《地球迷航》紀錄片上映暨自閉症公益計畫
星星碼頭詳讀了計劃贊助方案,每一個項目都充滿了星兒們獨特的藝術巧思及團隊的用心,「校園公播帶計畫」讓我們能實實在在地將星兒的情況傳達給國家幼苗,穩穩地將「對星兒們的理解及善意」扎根在孩子們心裡。
邀請您與星星碼頭一起支持《地球迷航》紀錄片上映暨自閉症公益計畫(#詳見本貼文第一則留言),期待讓更多人看到星兒們獨特的生命篇章。
讓我們陪孩子一同準備好,長大: )
感謝分享,介紹「地球迷航」自閉症青少年紀錄片給更多人知道。「星星碼頭 職能治療師的而新粉絲頁」臉書粉絲頁連結,如下https://www.facebook.com/starpier/posts/3958967880892792
目前我們正在進行「地球迷航」紀錄片上片暨自閉症公益計畫的群眾募資活動,請給我們支持。
募資計畫影片 https://youtu.be/f6nuhlRNi_M
分享我在我在群眾募資短片結尾石的一段話:「...我會參與多寶藝術學堂的創辦,是因為小時候,我祖父的一段話,我祖父常跟人說,這個社會若有的人,願意拿一些出來幫助無的人,按呢(這樣)這個社會就有希望了,若無,這個社會就無希望了......。」
「地球迷航」紀錄片上片暨自閉症公益計畫群眾募資網站連結如下: https://bit.ly/3xkhM5L
「地球迷航」讓你在又好笑又好氣,又好心疼的觀賞過程裡,接觸認識泛自閉症者,是一部值得讓更多人看到的電影。
職能治療師 確診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1名媽媽產後因長期抱小孩,導致大拇指近手腕處出現持續性疼痛,不但無法抱小孩,
就連扭毛巾都無法使力,就醫檢查後確診為媽媽手;衛福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職能治療師王峙雄指出,
媽媽手多發生在中年婦女或生產後的媽媽身上,主要是因用力時姿勢不正確,或長期過度用力有關。
其實包括長期提握重物、使用電腦,或像美髮業必須長期使用剪刀等,都可能埋下引起媽媽手的危險因子;
王峙雄說,媽媽手又稱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因拇指基部的肌腱伸展和外張動作,長期重複用力太多次,
才會使拇指根部出現疼痛症狀。
早安健康推薦:肌腱炎伸展操
1. 雙腳微張成站立姿勢,右手往身體右方舉起與地面平行。手肘伸直時,將手腕立起,
指尖指向天花板,同時感到肌肉被拉長延展。
2. 將舉起的右手稍微向身體後方移動,此時右肩胛骨會向背部中央移動。
3. 由肩膀開始緩慢轉動手臂,指尖持續指向天花板,用手掌畫圓。
4. 轉動5圈後,稍微改變手臂的角度(手臂向上或向下),同樣以手臂畫圈,1分鐘過後即可稍做休息。
上中下共計3次,可換另一手繼續練習。
5. 手指尖向下指向地面,同樣畫圈,更換角度後,再換另一手就可以收操囉。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253
相關文章:
手腕長期用力,小心媽媽手上身!1招舒緩肌腱發炎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958
遠離肌腱炎、媽媽手!日名醫推薦簡單伸展就能改善
http://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9939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OGfmAbxF5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