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思維】如何在職場上快速贏過均數?重點之一在集郵!
難得文思泉湧想想職場文,大家可以跟捧場兩性文一樣捧場一下嗎?(這什麼荒謬請求?)
#不是集男人_是集頭銜!
集男人年輕不懂事時有過誒~~這麼荒謬的荒腔走板歷史,其實還是來自於當時毫無自信、自卑感嚴重有關。
這一篇很勵志啦!應該還很實用!
我後來把集郵精神用在工作中,在一個行業,我就努力玩透!
常常有粉絲私訊我,關於時間分配、進修轉職、斜槓方法等問題,雖不能說自己在職場多成功,但能夠短時間內超越職場均數,這點到目前為止幾段職場生涯都有做到,所以 #職涯思維 的第一篇,先來聊聊為什麼在職業別中努力玩透很重要。
這一篇將會跟我目前擁有的職涯身份大有關連,但是怕大家光看完履歷職稱就已經頭昏,履歷現職放到本文最後,但相信我~這可是這一篇的經髓哩~
(附註說明,我本名叫做思惟,天才媽咪幫我翻字典取的有夠有氣質,所以包含播客我都會以思維系列來命名~)
\
#教練產業的集郵史
當初轉職當教練時已經33歲,我從未想過教練能當一輩子,即使國外許多教練高齡80還活躍如羚羊,帶著同輩份的學員揮汗運動,但誰知道台灣吃不吃老奶奶教練咧?
教練產業還有哪些可以無縫接軌的關聯職業呢?證照代理、證照講師、課程開發者、健身KOL......於是在努力當教練的同時,這些我全部灑網去經營;
前期花了非常多錢進修、出國研習、講師受訓、考照、講師考核、去搏感情贏得信任取得證照台灣代理、寫文拍片找願意授權我文章的公信力媒體,常常收入進帳後,扣除基本家庭開銷後立刻九成又花出去....(天啊那陣子的機票錢真的貴到炸開來了,而且常常就為了在某個國家的講師考試,五天內來回只為了考試取得資格......)
有一年外籍單位來台灣考核講師,筋肉爸爸過關了,我沒有過,因為教課不夠科學化論證;幾個月後證照單位到大陸進行考核,這個機會還能錯過嗎?錯過後不知道幾年後才會再有講師徵選......為了那兩天的考核,機票一買就飛去了,以當時家庭收入緊繃、不確定成為講師後可以增加多少收入的狀況下,我依舊毅然決然的飛去~只因為一個信念:我不要只是個教練!
於是在2016年,我成為了ACE認證學分的孕婦與產婦體適能講師,當時台灣與大陸的認證課一年都是五六場起跳,於是我在教練的生涯當中,又把自己往上進階了!
在台灣時也不放棄際學術大型研討會~
早在還沒進台北市立大學唸研究所時,我就常常往那兒跑,只為了參加大型健身學術論壇,然後因此認識了許多優秀的健身器材代理商,在剛開始經營社群時,沒有知名度沒有人脈時,因為這些代理商看到我對健身的熱忱,竟然給了許多我合作銷售商品的機會,甚至幾年後成為他們日後的客座講師......
2017年,我和 @運動衛教師泰瑞吸,一起努力得到了亞洲區公信力極高、多國都有分部的Fit集團台灣代理,而後還有馬來西亞FEA集團的教練國際學分認證課程.....同時代理證照、證照課程教學、還有開使自己開發課程送審......
於是不知不覺間,教練產業的多個層面都連結了起來,突然回首,才發現從2016年開始直到現在,短短幾年,我們真的幹了許多了不起的事,也成為了超越均數的教練。
當自己是教練,就會知道教練對於學習的需求;
當自己是證照代理,就會知道這個產業證照亂象與優劣不齊;
當自己是KOL也曾銷售商品,就會知道產業與商業的結合眉角;
當自己現在身在學術,就會知道學術與商業之間有多少藍海還可以摸索~~
如果你在一個職業中,就把相關的都去努力玩一輪,出路就不自覺得走出來了。
\
#健美運動的集郵史
後來我因為筋肉老爺的愛好開始跟他一起玩健美。
起初我們是到國外大型賽事比賽,後來開始比國內賽事,總覺得台灣的賽事落後亞洲其他國家好多好多...排場、美學、賽事項目都是!
亞洲其他國家早有男子形體與女子比基尼,台灣女生只有形體可以比(形體要很壯啊~).....然後我又有了新想法~假使我可以不要只是一個選手,我也可成為讓台灣健美賽事提升層次的人豈不是很好玩?或許可以把以前的模式再複製一次?
所以後來我去考國家裁判、考國際裁判、考國家教練、當實習裁判、義務幫健美協會找尋贊助廠商,不只是當選手也成為工作人員......賽事獎牌要集郵,其他職位我也都想搜集起來啦!
前年我成為大專體總健美委員會的執行秘書,上一週我又多了一個新職務:#台北市健美健身運動協會 #第一屆 的理事。
對運動賽事充滿了理想與熱情,這是在年輕時沒想過的事。
成為健美運動的幕後工作後,才知道能有好賽事、大賽事、華麗賽事、國際賽事、相關培訓……背後需要有肯用熱血付出的協會來運作。(當然是熱血第一,協會裡面大家都義工性質居多,一場賽事目前能有的經費還真實不足,可能連基本舞台燈光都發不了欸……)
如果有肯支撐、肯做事、肯開放不閉鎖的協會去支持運動員有賽事舞台,那真是幸福極了。
大家如果有專注於健美賽事,就會發現CTBBF中華民國健美健身協會辦的賽事 越來越華麗精彩!有地方賽事、有職業卡賽、總統盃首度在南港展覽館比、有越來越華麗的燈光、有美麗舞台佈景、有越來越多賽事項目、大力培訓國際裁判……完全朝國際賽事規格執行,從我2016年開始比,進步是用飛的。
然後去年在全民運健美項目得以回歸,往後幾年大家更能在大型體育賽事看到健美項目,選手更多舞台發揮,這些進步都是靠一群熱血與撞破頭革新的人。
做這沒有錢,但可以看到產業更寬廣的層面,以及理解協會運作;人生多點資歷集郵,不只是心靈富足,又知道哪天可能會用上它呢?
\
#電視產業的集郵史
後來回想起以前在電視產業時,當製作人時,總在抱怨電視台給予的經費不足已做出精彩節目;
等到後來到電視台上班,才知道電視台多想要自製節目,但廣告收入卻慘兮兮完全不敵購買連續劇重複播出還能賺到的高廣告營收.....於是虧錢的事業很難長久,越來越多節目收起來,電視台自己也很痛苦。
原來問題是台灣的電視台真的太多太多、收視率調查只倚靠一家收視調查公司,許多層面堆積後,我看到了這個產業的黃昏,於是離開轉職到新媒體工作。
有時候多走一個產業的面相,可以從不同角度體悟到許多事,也能抓到屬於自己華麗退場的時間點。
\
所以來總歸那一下今天文章的重點!
大家真的可以多多集郵,搜集工作履歷上的抬頭(當然不是只要抬頭,要好好去體會職業當中要做的事情)。
這些抬頭絕對是你未來找尋新工作的輝煌成績,更大的意義是能幫助找尋到,別人沒看到的產業出路。
#留言開放大家一起集思廣益
你可以分享自己的職業別,我和粉絲們一起來腦力激盪想想你的職業還可能延伸哪些可以兼職、斜槓、進階的工作,或與未來你的新出路,就會在這裡被大家一起激盪出來囉~
腦力激盪的練習,是我在做節目時練出來的習慣,其實對人生幫助非常非常大,只要多練習,你的腦袋就會越來越靈光的喔~
\
以下整理我的職業集郵,放上的都是現職喔~唯一缺點是,每次要填寫職業欄目,我都會猶豫很久到底要填寫什麼啦!
Fit Strong 飛創國際運動教育平台 創辦股東(證照代理公司)
飛創國際教育平台證照課講師
Fit Asia國際證照講師
國家與國際認證資格教練
臺北高齡健康前瞻中心銀髮體適能指導教練
IFBB ELITE職業卡選手
大專體總健美委員會執行秘書
台北市健美健身運動協會理事
作家
演講家
#留言處也會放上近期線上與實體課開課連結喔~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
職涯教練課程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八卦
我在美國臉書工作的日子,得到 offer 後及工作後的體驗
(連結是有照片的圖文網址版)
Hi Brian,
I just left you a message. I have some fantastic news for you. We would like to give you an offer. Congratulations and great work! Call me when you are free to discuss the specifics.
大概在 2 年半前,收到這封來自臉書總部 recruiter 的信。當下有點不敢相信,我「還是」得到 Facebook 的工程師 offer 了!如果你有看我之前和阿雅的直播,就會知道我 2015 年中請朋友幫忙內推 Facebook ,但早上內推完、下午就被拒絕了。
在 2016 年底時,我再次挑戰 Facebook, 這次經過更充分的準備、終於通過層層難關。但收到 offer 的當下,感覺還是超級不真實的──
畢竟 Facebook 是矽谷無數人都想加入的一級公司 FAANG ( 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Google) 之一,尤其在工程師領域,競爭更可說「來自世界各地」都不為過。我在面試前已知道上的機率很低,結果卻能如願以償,當下真是欣喜若狂!
現在兩年半過去,對這份工作有了更多的體會和觀察,在此透過文章,陸續分享給大家:
從拿到 Offer 開始說起:
確認要加入 Facebook 後,我收到了公司系統的制式信件──主要要簽合約、填寫個人資料,同時也要做背景調查、犯罪紀錄調查等等。填寫完成後幾天(應該是稽核完了一切正常),又收到準備 onboarding 的資料,讓我填寫進入公司後想要的 email 名稱等資料、以及「我想要的設備」。
在臉書和矽谷許多企業,每個員工入職時都會配發一台筆電及一隻手機。 筆電可以自由選擇要 11、13、15 吋螢幕大小 的 Windows 或 Mac;手機則可以選擇最新或上一代的 iPhone 、Samsung Galaxy 或 Google Pixel;連欲搭配的門號,也可以自 AT&T 或 Verizon 中任選。
加入公司的第一及第二天,是所有新進人員的訓練:臉書在全球不同地區,只要是同梯加入的員工,都會在這兩天一起參與訓練──主要訓練內容是介紹公司的文化、價值,並且當場發給我們當初選擇的設備,並幫助我們一開始的內部系統設定。
6 ~ 12 週的工程師訓練,結束後再「選組」
臉書的非工程師員工,通常一般兩天訓練完就會直接到組上開始工作了。而工程師們在第二天訓練結束後,則會被 mentor 「認領」,準備專屬工程師的訓練。
在臉書,工程師們會有 6 — 12 週的 engineering bootcamp 。在這段期間,頗有點像是回到大學的感覺:我們會依照自己的專業與需求,選修不同的課程;同時也會在沒上課的期間,實作各個組(臉書有不同工作分組如 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Oculus 、Messenger⋯⋯等 )給 bootcamp 工程師做的 task 。
這些 task 從簡單的幾行 code 小改動,到寫一個新的大功能都有,且都是真實產品的工作。比如說我改動一個網頁上的顯示,程式碼部署後幾個小時,這變動就會呈現在全球 20 多億用戶面前。
而等到 bootcamp 結束後,工程師再來選擇進入其中一個組(部門)正式開始工作。
對新加入臉書的工程師來說,藉由實地和不同組的人員一起工作,能夠了解自己的專長和興趣、工作習慣,適合加入什麼組──同時這段期間,也是各組經理使出渾身解數,吸引優秀工程師加入自己團隊的時機。通常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可能會有多達 20—30 個經理想要招攬。一般來說,大家都會很謹慎的選擇組別,畢竟決定加入一個組後,公司期望你至少要待一年才可以換組。
和矽谷其他公司相比,臉書的工程師在入職後才選組,是一項別具特色的「自由」,但同時也是個「甜蜜的負擔」:新同事間最常見的煩惱,就是猶豫到底要加入「工作內容是自己很有興趣」的組,還是「組員人相處起來超愉快」的組?──當然,每個選擇都可能會在幾個月後後悔,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個人認為,能夠「先入職、再選組」,是臉書吸引優秀工程師們的一個優勢。因藉由實際工作及相處,能夠減少訊息不對稱,避免實際上線後才發現彼此不適合。這對公司來說也是好的──大家工作、合作起來開心,才會有好的產出。
矽谷通勤日常──幾乎每個灣區城市,都有接駁車接送
隨著越來越多人移入舊金山灣區,整個矽谷的交通狀況是越來越糟;我們公司的停車場也經常大爆滿停不下。因此為了鼓勵員工搭乘接駁車,公司在灣區幾乎各個城市,現在都設有接駁車的站,上車後也有 wifi 可以使用。
我住在東灣(East Bay),也是每天搭乘 shuttle 上下班──雖然時間比我自己開車還要久,但至少大塞車時比較沒壓力,可以聽聽 podcast 或做其他的事情。
吃在臉書:「進公司一年胖 15 磅」的傳說
臉書總部園區的整體辦公環境,算是矽谷企業中很不錯的。舉例來說,公司的食堂「們」,會供應免費的早、中、晚餐──早晚餐只有較大的食堂會提供食物,午餐則有堪稱琳瑯滿目的各式選擇。
早餐會提供各式季節水果、美式早餐、優格、麵包、也有中式的粥等;喝的部分則有柳橙汁或是 smoothie 可以選擇。如果有時間的話,大家也可以利用已經調好的鬆餅粉替自己做份鬆餅;週五的早餐則會有煙燻鮭魚,算是一週的 highlight。
如果錯過了早餐時間,辦公室的每層樓都有廚房,廚房中有提供 cereal 及香蕉、蘋果等基本水果讓大家可以充飢。
午餐的選擇除了大的食堂外,還有一些小的食堂,像是麵食、 BBQ、 印度菜、越南三明治、墨西哥式、美式漢堡、 pizza 、或是沙拉⋯⋯等等。由於選項眾多,大家中午吃飯時間一到,就會打開內部使用的 app ,來查看午餐菜單有些什麼東西好吃。現在如果是提供熱門的日式、中式或韓式午餐的食堂,通常都會大爆滿,要排很久的隊才吃得到飯⋯⋯。
為了讓員工不會因為「太餓沒有創造力」,公司的廚房也隨時備有各式零食及咖啡、茶及提神飲料等,目前比較特別的零食,是連來自日本的 Pocky 都有。因為吃實在太方便、又有太多的選擇,入職時就聽過一個有趣的傳言:有人戲稱進臉書工作一年,平均會胖 15 磅 (6.8 公斤)。
健身課、電玩間,各式設備應有盡有──但未必有時間享用
要避免「傳說成真」的話,當然要靠運動了:公司內部就有健身房,提供一些健身器材。同時每天每個時段也都有不同的健身課程,從瑜珈、有氧運動到皮拉提斯都有。現在比較熱門的課程,也是常常爆滿。如果不想在公司運動的話,也可以自費上小班的課程、或是請教練一對一來教你──公司每年補助 720 美元(約新台幣 22.6 K ),讓大家花在健身或運動相關的支出上。
因為公司園區佔地很大,如果要去不同建築開會,走路可能動輒要10—30 分鐘以上,這時候大家會騎公司提供的腳踏車,也有園區內的 shuttle 可以乘坐。
另外,公司內也設有健康中心,我們可以預約在公司內看病、看牙齒;如果要郵寄包裹,已經自行印好標籤的話公司也有地方收件,讓你可以省得跑郵局或是 Fedex。甚至如果要剪頭髮,公司內也有髮廊。總之這林林總總的一切設施,都是希望幫助員工減少日常雜事要消耗的時間精力,讓員工更有效率完成要做的事。
說到這裏,臉書的矽谷總部,最有名的參觀地點有二:「甜點店」及「電玩間」。
「甜點店」裡面有提供冰淇淋、frozen yogurt 、各式烘培甜點及糖果⋯⋯當然一切也都是免費的。每天中餐飯後,常可見到外部參觀訪客會聚集在甜點店吃飯後甜點,等待的隊伍也是無敵長。
而「電玩間」則是有各種大型遊戲機、跳舞機等。據說它的起源是一開始有位員工在 eBay 上買了一台電玩機台放到公司,公司沒有特別說什麼,於是後來就有更多人買了放到公司。公司目前提供場地,但都是員工自願來維護這些遊戲機的。「電玩間」很好玩,不過現在大部分情況好像都是員工帶訪客來玩,自己倒是上班太忙,反而沒時間來玩。
各式福利
臉書員工,一年有 21 天的給薪假期(PTO)。當然,這在搶才若渴的矽谷企業中,並不是最高的──目前有些公司,甚至號稱實施「無限假期」的政策。
但其實老實說,我比較喜歡有白紙黑字的規定,畢竟「無限假期」不可能真的「無限」,大家最後反而要猜或測試「公司能忍受的邊界」在哪裏。另外如果我們要請假的話,內部請假系統是不需要主管批准的。(當然禮貌上比較多天的假期,我還是會先和主管溝通;但如果只是一兩天,系統線上請完假後就好了)
公司也提供新手爸媽,在小孩出生後一年內可以放 87 天( 4.5 個月)的育嬰假,薪水在放假期間是全薪。目前科技公司應該只有 Netflix (一年)、 Twitter (5.5 個月)比臉書長。最近公司又改變政策:由於加州政府規定媽媽在產後應有 6 或 8 週的 disability leave (看是自然產或是破腹產)讓媽媽恢復,原本公司的 87 天,是包含這些加州規定的 leave 的,但最近把這 disability leave 排除在外── 所以現在於臉書總部工作的媽媽們,可以從預產期前 4 週開始放,產後先放 6 或 8 週的加州 disability leave 、再放 87 天的公司育嬰假。長度最多可以到 29.5 週,算是讓媽媽有比較多的時間可以在家陪小孩及從產後恢復。
年度 3 大活動
公司一年有 3 個大型活動, 4 月底的週日有 “Take your kid to work day” 「帶小孩到公司玩」; 8 月有「夏季派對」;而 12 月則有「年終派對」。
「帶小孩到公司玩」一般是在上班日,但因為公司員工已經太多了,所以得在週日舉辦。公司佈置了許多讓小朋友可以玩樂的設施,同時也設計了一些活動,讓小朋友能了解爸媽上班的地方。
8 月份的夏日派對,去年租了一個 convention center,並且租了許多遊樂設施讓大家玩樂。因為是免費的,所以大家可以盡情的玩各種像是投籃遊戲、射飛鏢、或是坐摩天輪,這個活動也是讓大家可以帶家人及小孩一起參與。
12 月的年終派對,每個員工就只能帶一位成人一起參加──大家會穿正式服裝,在各式不同主題的區域吃吃喝喝及跳舞, 這個活動會在每年聖誕節前舉辦,慰勞大家一年的辛勞。
除了全公司的活動外,每個組在每一個季度,也通常都會有 team boding 的活動,讓組員有工作外的時間可以一起培養感情。常見的 team bonding 活動像是去賽車 (go kart)、密室逃脫、做手工藝、laser tag 等等都有。
「開放文化」:祖克柏直接和你Q&A
除了這些有形的福利之外,個人觀察在臉書,最值得一提的無形資產是 “ Be Open ” 的公司文化:
例如,所有正職工程師在入職後,都可以看到所有的內部文件及程式碼(但當然要簽保密協定,相關資訊不得對外任意揭露);如果你有興趣參加任何內部會議,大家通常也都很歡迎你旁聽。
另外在每週, CEO 馬克都會在總部舉辦一小時對全部員工的 Q&A ── 如果你有問題想要直接問他,請記得早點到,坐到靠近提問麥克風的地方。我入職時也有參加,還問了馬克一個關於選擇如何組別的問題呢!
另外,公司給每個主管的主要責任,是「要幫助團隊成長、移除障礙,並且充分授權」,而非上至下的命令與管理。
有了這樣的文化,凝聚出來的向心力、執行力,往往更能讓公司更有效率地完成策略和目標。
期望與壓力,也是矽谷前段班
前面看了這麼多公司提供的福利、給員工的空間等等──但也別忘了,這些無非都是希望招來頂尖人才,並且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它的另一面,正是「沒表現,就離開」的現實:一般來說,公司規定入門兩級的工程師,必須要在一定時限內升職,如果時間到了,因為能力不夠或是沒有做出足夠的貢獻而無法升等,公司請人離開也是毫不心軟。在我入職 2 年多的時間內,也親眼見到幾位同事入職半年或一年左右,因為沒有達到標準而被迫離開的。
臉書即使在已經高度競爭的矽谷,也是以步調快、壓力大聞名,一般來說要做的事情仍然比做事的人多:好處是如果你對職涯很有衝勁和想法,這裡的員工有較大機率可以做到有大影響力的專案;但如果想要進到錢多事少離家近、適合「養老」的公司,我想臉書是不適合你的。
另外工程師在公司待滿一年後,內部換組也很容易──如果你想要換組(部門),你的主管是不能阻止你的。公司的這個政策,目的是確保工程師如果和上司處得不愉快、或不滿意工作現狀的話,還有除了「直接跳槽」之外的選項。
不斷鞭策自己持續提升的環境
現在,我在這家公司工作 2 年多了。也從一開始的懵懵懂懂,到最近當起了新員工及組員的 mentor 。
整體而言,在這兩年多的經歷中,我見識到了一家國際一流企業,是如何吸引員工、如何讓員工快速融入公司文化及技術、如何在平日讓員工開心及有效率的工作;另一方面,也見識到這樣的工作壓力確實也很大,我同時也更被逼著持續自我提升。當中自然還有許多小故事,之後再來和大家一一分享。
簡言之,這是一個讓人會有動力持續自我精進、不斷提升的工作環境。而我在公司中,也遇到許多聰明又謙遜的人,大家都很有活力、很努力地做出貢獻。我不知道別的同事是否必定有同樣的想法,但個人真的很慶幸,自己可以在臉書總部當工程師,努力讓世界更加開放及彼此連結。
你對在臉書工作還想知道什麼嗎? 歡迎留言詢問, 如果不是牽扯到內部機密的話,我會找時間回覆。
歡迎 Like 或是關注我的粉絲頁,了解更多矽谷經驗及我的所見所聞。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19/05/ExperienceToWorkAtFB.html
職涯教練課程 在 Facebook 八卦
[健身教學職涯一週年]
看到去年正式公布轉職為健身教練的貼文
不自覺淚流滿面
看起來充滿自信的招生文案
其實是無數自我懷疑中勉強擠出的文字
明明7月初就取得教練證照
卻等了兩個多月才開始招生
很怕自己無法勝任一名好教練
抑或是害怕發文招生卻乏人問津
到時候應該會有很多人嘲笑我吧
轉職空姐失敗轉職教練又失敗
那陣子每天都在這樣的恐懼中入眠
於是
我考了C級證照 國際證照 壺鈴證照
參加營養學研習 報名飛輪證照輔導訓練
卻怎樣都不覺得自己夠格
朋友再怎麼鼓勵也沒辦法讓我相信自己
像極了病急亂投醫的婦人
醫生說沒事還狂問要不要住院打針
為什麼要考飛輪證照啦笑死哈哈哈哈
那時想著
如果能招到4名私教學生就心滿意足
算是教練生涯挑戰成功
沒想到
一步步走到現在每月有幾百名學生
招生文案也不再需要反覆請親朋好友審稿
信手拈來freestyle隨意寫
如果你/妳現在正面臨人生巨大轉變
想跟你們說
自我懷疑只是一時的
不需要特別害怕
努力會帶你走出徬徨
即便失敗
也只是了解環境的過程
當你對一件事掌握度越高會越有自信
最終氣死皇上的熹貴妃甄嬛本人
也是從妹妹頭菀常在開始修煉
所以我們不怕的好嗎💛
最後附上 2020/9/14的招生文案
看看你們能不能看出來
老師那時候抖到爆😉
很ㄍ一ㄥ很ㄍ一ㄥ哈哈哈
Hi大家好我是Esther
你們最近可能發現我在做些不一樣的事
從原先的實況主轉職當空姐
卻因為疫情緣故至今仍在台灣待命
等待期間我思考著人生還有什麼想做的事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個消息
.
✨✨我已經正式成為私人教練✨✨
.
為什麼突然決定當教練?
國小國中田徑隊高中排球隊大學熱舞社
從小到大過動寶寶一枚喜歡各種運動
也喜歡自己運動時散發的自信感
大學開始接觸健身
發現健身不僅能讓身體健康充滿活力
自律的訓練也讓生活充實愉快
(當然身材練好回頭率也有差哈
.
某天有粉絲訊息我
傳了他幾個月前的身材對比照
感謝我推薦的訓練方法&維持身材小撇步
當下我才發現幫助別人過得好過得自信
是這麼快樂且有成就感的事
因此決定將我多年的興趣專業化
開始密集為當教練做準備
.
從五月至今每週上健身房六次
積極考取國際證照 參加營養相關課程
纏著教練朋友們請教各種健身專業知識
同時也試教很多很多朋友
學習掌握課程節奏&設計課程
為的是讓未來每位學生都能在我這裡
有效達成健身目標
將健身房內的課堂所學美好日常生活
.
「當你的能力還駕馭不了你的目標時,就應該沉下心來歷練。」
經過這幾個月的努力
現在我準備好了
想改善體態的人可以放心把你交給我
我會用心盡力解決你的煩惱讓你變得更好
.
最後再重新自我介紹
Hi我是Esther,現在是名私人教練🙂
請各位多多指教!!
台北想體驗課程可以私訊我🧡🧡🧡
#私人教練 #帶你辣爆全宇宙
#孟橙翹臀有氧 #孟橙居家健身課程
職涯教練課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都知道在上一個世紀,由於經濟發展和更多的市場開放,世界上產業多以研發跟製造業為主,很多世界的原物料產地、加工廠房,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甚至於是24小時不間斷的生產線,才能夠支撐全世界訂單的需求,這也衍生出從工業革命之後,一直到20世紀的結束,人們始終會相信一件事,叫做「工作時間越長,就賺得越多」這樣的職場觀念。
但是到了21世紀,關於工作時間跟效率的最新研究告訴我們喔,如果你每個禮拜,已經工作超過50個小時以上;要是再把工作的時間拉長,這不旦會讓你的工作效率下降,甚至於可能連你平常的水準都達不到。
再加上喔,科技發展到現在,越來越多的AI機器人、大數據的應用,都能夠取代重複性、機械化的工作,單純的勞動力已經越來越沒有價值了!
還有很多外商公司的政策它更明顯,它直接的把某一些低效能的行政人員,去外包給人力派遣公司。
這樣子它就能夠省下勞健保、年假、退休金…,這些原本要給正職員工的福利;因此喔在未來,容易被取代的人力只有死路一條。
當你聽到這裡,假如你很擔心自己即將要失去工作,我很強烈的建議你,好好的把我今天的視頻看完,因為我會提供解方。
如果現在的你,能夠感覺到自己是職場上,即將要被淘汰的人力;那麼我要先恭禧你,這代表你有一個起碼的自覺。那就先別太緊張,我很確定你還是有救的!
接下來呢,你只要學會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叫做「重新思考工作流程」,那就可以增加自己的職場價值。
那到底什麼是「重新思考工作流程」呢?它主要的關鍵有二個。
第一個,請你先學會觀察,好好找出同事、老闆他們的痛點,也就喔讓他們最感覺到「痛苦」的事情。
在行銷的領域裡,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叫做:「賣阿斯匹林,會比賣維他命來得更容易!」。
這其實就在說明,當一個人身體健康的時候,你給他維他命,幫他補充營養;可是他沒有立即的迫切感,所以不一定會接受你的好意。
但是當他的身體有疼痛的時候,你給他阿斯匹林,馬上的幫他止痛,他在感受上就會有立即的感知跟需要,他就會馬上接受,而且還會很感謝你。
所以打個比方來說,有很多公司它為了討好客戶、拉攏客戶的關係,逢年過節都會送禮;花很多錢去買禮物,讓客戶記得他們自己的存在。
但是事實上,客戶在收到禮物的時候,當然很高興,覺得多一份免錢的粽子,或柚子可以吃,那也很好啊!
可是吃完之後,回到最本質的合作關係,你覺得客戶當他不滿意的時候,他就會因為這樣不挑剔嗎?他還是一樣桃剔!下一次簽約的砍價,還是一樣不手軟,他不會因為吃了你的柚子跟粽子之後,毛邊就變少了啊!
所以那麼請你想想看喔,你錢花了、腿也跑斷了,客戶的抱怨有變少嗎?這樣的結果,你真的有把錢花在刀口上嗎?
倒不如啊,你把送禮的錢跟資源省下來,拿來改善內部的工作品質,增加人力或購買設備;讓客戶的產品或體驗變好,解決他們真正在乎的問題,而不是花力氣在搞關係這種抽象,又不容易兌現的事情上。
對於「搞關係」這件事情,你永遠要先把「真正的問題」處理好,送禮它才會加分。
更何況喔,如果你的客戶只吃送禮這一套,那麼隨便一個送更大禮物的人,就可以取代掉你,那你到底在瞎忙什麼?你確定要這個客戶嗎?
再來第二個重點,就是要會問自己「笨問題」。
相信大家喔行走江湖這麼久,一定都懂得到了一個新公司,或新單位任職的時候,先順從新的組識的規矩,這是基本的禮貌,這樣子也才能夠幫助你,更快的融入組識。
只是人啊~也是一種受制於先前的經驗,就很容易陷入「功能固著」的動物。
因此呢,當你對組識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後,如果沒有適時的思考一些本質面的問題;你就會很容易的把很多不合理、或者是沒有幫助的做事方法,照單全收的成為你的工作習慣。
然而所謂的「笨問題」,其實就是「回到本質」的問題。
打個比方喔,假設每個星期一你們都有早會,老闆通常有很多話要說。但如果早會開不完,中午放大家吃過飯之後,就要延長加賽,常常會阻礙到下午的工作。
然而像這種沒有效率,又會製造更多問題的事,它很明顯的就是需要改善的,那麼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問自己:「中午一定要放飯,大家才能夠回來開會嗎?」;或者是:「大家一定要坐著,才能開會嗎?」
到這裡你或許聽出來了,當你開始會問自己「笨問題」的時候,有些解決方案,比如說:「中午可以叫外送,儘快的把會議開完」;或者是:「我們站著開會,藉此提高效率」這些類似的解決方案,就會自然而然的跑出來。
說到這裡啊,我必須要提醒一件事喔,每個人在職場的角色、位子、關係都不一樣。這些例子我只是舉例而已,幫助你理解;並不是要你一比一的,去搬回你的職場應用。
我想強調的是喔,要是你能有意識的問自己:「一定要怎樣,才能夠怎麼樣嗎?」這樣的「笨問題」,那麼就能夠幫助你,去看到改善工作流程的機會點。
那以上這兩個思考「工作流程」的關鍵,第一個「找出痛點」、第二個「問自己笨問題」。
其實呼應了阿基米德的名言,他說啊:「給我一個支點,和一支夠長的槓桿,我就能夠撐起地球」。
我邀請你想一想,假如在平常的工作流程裡,搬一塊大石頭需要五個大男人;但是因為你懂得「重新思考工作流程」,於是找到適當的槓桿跟支點。
結果只要兩個人,就可以事半功倍的搬起大石頭,那同事跟老闆會不會自然的更重視你?
當你善用這兩個實用的技巧,重新思考了工作流程,找到你的槓桿跟支點之後;回到你的實務工作裡,再利用四個檢核點,就能夠更具體的確認新的工作流程,是否值得執行。
這四個檢核點分別是什麼呢?
第一個「減少沒價值、不必要的步驟」、第二個「聚焦在高價值的事務上」、
第三個「任何新流程,必須要能夠增進結果的『品質』」、第四個「任何新流程,要能夠創造『迅速、省錢』的效應」。
只要你想出來的新工作流程,能夠符合這上面說的「四個檢核點」;哪怕只有符合其中的一項,就能展現出令人驚艷的工作表現。
更簡單的說,一個人的工作價值,就是以下三點的結合;分別是「為他人帶來助益」、「品質」還有「效率」,這三個的全面提升。
假如你要問我,未來的十年、二十年,什麼樣的人是最搶手的人才,永遠不怕被職場淘汰?
我可以很肯定的回答你,那就是能夠「重新設計工作流程」這樣的人!
因為能夠重新設計工作的人,他們最被職場需要的核心價值,就是他們懂得做對的事,並且精準的把事情做對!
同時呢,也意味著這樣的人,擁有更廣、更高的格局,才能夠看見表面事物下,那個更大的脈絡。
聽到這裡喔,如果你心裡產生一種,覺得喔自己都已經3、40歲,很多事情都已經習慣、固定了,都已經定型了;那到底要怎麼樣保持思考、與時俱進,又能夠專注在工作上,把事情做好?
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跟問題的話,那我會很建議你,我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歡迎你來參與。
在【過好人生學】這一門課程裡,你會學會怎麼樣在不同的生涯階段裡,去創造出必要、而且能夠為下個階段加分的「結果」。
直指核心的把你的精力,集中在最能夠兌現價值的事務上,我會讓你在這一門課裡,學到的不只是聚焦,而且是更精準的「再聚焦」;讓你的努力換來豐收,而不是失望與挫折。
相信你的人生走到目前這個階段,一定會有一個體會,那就是在人生,或者是工作裡,你光有「更努力」的自我要求,其實是遠遠不夠的。
假如你還不意識自己,處在一個叫做「多勞者未必多得」的時代裡,那你最後得到的,可能只有「過勞」啊!
而且就算你賺到錢,還不見得有命花,這會是你要的嗎?
因此啊,從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如果你能夠在現有的工作崗位上,用更少的時間,完成一樣的工作;甚至還幫助你的同事、老闆,解決長久以來困擾工作流程,的這方面的問題。
那麼這樣子一來,不止凸顯你的效率,更能夠彰顯你的思考能力,這才是貨真價實,無人可取代的價值。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對你產生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這一段內容,最後跟你分享的【過好人生學】。
這一門線上課程,集合了我過去所有這麼多年來,累積的個案教練的經驗;因為所有到我面前的人,不管他剛開始會來找我協助的原因是什麼,幾乎到最後都會談到一個核心的議題,叫做「生涯」。
畢竟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過一個更好的人生,所以不管你幾歲、你現在在哪個階段、你要的是世俗的成就,還是內在的平靜。
我相信【過好人生學】這一門課,可以幫助你過出一個你想要的好人生;歡迎你的加入,詳細的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凱宇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8X4-K_5EGc/hqdefault.jpg)
職涯教練課程 在 邱愛莉House123 Youtube 的評價
Hello 大家好,我是邱愛莉
今天的來賓可是在銀行走跳多年,非常熟悉貸款的遊戲規則
同時,也是我們包租專班的學長-喬王!
那我們一起來看行員怎麼說!
00:00 開場&來賓介紹
01:34 喬王案例分享:一知半解,比不懂,更可怕
02:18 聯徵是什麼
02:47 通常什麼樣情況會產生卡循的利息?
03:03 帳單分期(有利息)/電商平台分期0利率,會影響房貸申請嗎?
04:46 預借現金對於申請貸款,有什麼樣的影響?
05:21 真的不小心用了預借現金,這個紀錄,會在聯徵存在多久?
05:46 信用小白:乾脆不要辦卡,不會預借現金,不可能遲繳,對銀行來說是…?
06:28 信用貸款會影響到房貸的條件
07:51 收入證明,容易忽略的情況,而影響貸款?
09:33 沒有報稅收入證明/領現金收入,申請房貸時,需要注意什麼?
11:20 收入起伏很大,銀行如何認定?
12:29 股票、基金,銀行如何認定?
13:53 信用卡附卡卡循 也會影響貸款
14:22 結尾
*有cc字幕唷!可以自行開啟!
喬王好學校課程:https://hahow.in/cr/joe-wang
喬王的投資理財筆記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joewangrich/
喬王的投資理財筆記部落格: https://wannabuyhouse.pixnet.net/blog
✅索取8折優惠券的連結:https://forms.gle/ovf3ZRiW5qcJCj2a7
------------------------------------------
房貸銀行篇:
☆影響貸款成數的地雷屋,這些房子千萬別買!
https://youtu.be/AHVOCDFZQlw
☆想拉高貸款成數?信用基本功你做了嗎?
https://youtu.be/wV3riZUQr9s
☆買房是最好的存錢方式?
https://youtu.be/gYzPzqF_GIw
愛莉會客室:
☆兒童理財不能等!!小孩幾歲開始學理財?從股票開始?!ft. 孩子的理財力教練-黃子欣
https://youtu.be/aUwj_Gz0LmA
☆「超過五種」以上的「風水禁忌」-室內篇ft心伶 福至心靈
https://youtu.be/JEUE00pkpEU
☆我適不適合創業?「創業」是好的「職涯規劃」嗎?ft. @江湖人稱S姐
https://youtu.be/yVqnfE7LW-k
☆台中捷運要通車了,我現在要卡位?ft田大全
https://youtu.be/mAlmKNO0U1w
☆在高地震帶的台灣,如何挑一間「安全」的房子?ft.蘇模原技師
https://youtu.be/o_AjcTu4rJc
*非贊助影片
瞭解更多關於house123:
🏡官網 ➳https://www.house123.com.tw/
🏡Facebook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House123tw/
🏡Telegram 官方TG ➳https://t.me/house_123
✉️聯絡方式:support@house123.com.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tmoO4uLMeM/hqdefault.jpg)
職涯教練課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僅剩五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僅剩最後"1"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 8/2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六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我們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期盼能夠陪伴你每天進步一點點。
如果你也想要每天都有所進步,那就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YouTube的朋友,別忘了要打開小鈴鐺哦!
在面對外界的挑戰的時候,你的心裡是覺得很興奮,期待躍躍欲試,看看做得好、做得對,會得到什麼樣的回饋,會得到什麼樣的獎勵?
還是另外一種典型,那就是很害怕失敗,生怕自己做錯了會很丟臉,還會遭受到一些損失跟懲罰?
簡單來說,就是當你看待自己,跟這個世界的關係的時候,你是採取一種尋求獎勵的態度,還是一種害怕失敗的姿態呢?
想要跟你分享這個主題,是因為我最近在《你快樂,所以你成功》這本書裡面,讀到相關的討論。
而這本書裡面的討論,也很呼應我個人,在進行個案教練的過程當中,遇到很多朋友,很多的學生會有的共同狀態。
在這本書裡面提到,我們的大腦有兩個互相競爭的系統,分別就是「尋求獎勵」,跟「害怕失敗」。
可是如果當我們害怕失敗的恐懼,超過了某個水平,它就會阻礙我們的前進,產生四種結果,你來聽聽看哦,這四種結果在你的身上是不是有發生呢?
第一種結果叫做「妨害表現」,針對運動員進行的一個研究告訴我們,害怕失敗的心情,會讓我們如同「自我應驗的預言」一樣,導致這些運動員,沒有辦法做出最佳的表現,甚至於犯下致命性的錯誤。
比如說,在關鍵時刻表現失常,或者是關鍵的失誤,當我們太害怕失敗的時候,我們沒有辦法發揮,平常就有的水準,它會妨礙我們的正常表現。
而第二個效應就是,會促使你「放棄」。太擔心犯錯和失敗,可能會讓我們缺乏安全感,並且感覺到焦慮,以至於在面對挑戰的時候,就會提早打退堂鼓。
所以你回想一下自己哦,你如果對很多事情太早就放棄了,這究竟是因為你真的能力不夠、準備不足,還是因為你心中太害怕失敗,導致你都還沒有出征,你自己先輸了?
而第三個現象就是,會「做出錯誤的決定」。擔心失敗可能會讓人焦慮到失去學習的興趣跟意願,進而想要投機取巧走捷徑。
一份針對創業人士所做的調查顯示哦,強烈害怕失敗的人,可能會對於潛在投資人的不道德行為視而不見,而仍和他們保持心存猜忌的合伙關係。
講白話文就是噢,當你心中太害怕失敗的時候,你要嘛就會投機取巧;比如說作弊,要嘛就是很容易錯信那些,本來就不應該相信的人。
所以你回想一下自己,你會常常做出錯誤的決定嗎?
如果會的話,與其先花力氣去學習怎麼樣做決策,不如花時間先面對自己,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自己如此的害怕失敗!
而最後一個現象就是,使你「放棄真實的自己」。你對於失敗的恐懼,會讓你放棄去追求你想要的職涯!
作者就說他有個朋友~羅拉告訴他,他對於成績所付出的心力,遠勝於在個人興趣的投入,而他在學校的時候,也都選修那些可以拿到高分,而不是他真正熱愛的科目。
羅拉就說:「這讓我對於未來該選擇什麼樣的職業,感覺到很困惑,因為我不知道自己究竟對什麼有興趣?」
「我也發現進入職場工作之後,不會像在學校一樣收到成績單,也無法得知自己的分數;我失去了判斷的依據,不知道自己究竟表現如何?結果我花5年的時間,經歷一連串錯誤的過程,才在專業上獲得某種程度的成就感。」
所以回到你身上,如果你心中有一些渴望、有一些熱情,你知道你終究要去做某件事,但是為什麼你遲遲的不開始呢?
是不是因為你心中太害怕失敗了,導致於你一直想要去追求一個客觀的標準,我到底要符合什麼樣的標準,才是對的、才能拿到100分?
可是回到人生,根本沒有所謂的對、錯或分數這件事啊!要能夠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它本來就會是一個「嘗試錯誤」的過程。
透過每一次的嘗試,而得到的回饋,讓你知道自己的下一步可以怎麼走?也透過有意識的讓自己規劃每一個下一步,去感受「我是不是真的喜歡這件事?」或者「我從這個過程中,會不會感覺到興奮跟期待?」
然而當你投入某件事情,就會感覺到平靜、興奮或期待,不管這件事情帶給你的結果如何;事實上你的興奮、你的期待,你的平靜,就是你最好的獎勵啊!
所以呢,今天透過我讀這本書談到的,因為害怕失敗會產生的四種現象;第一種妨害表現,第二種促使你放棄,第三種做出錯誤的決定,第四種使你放棄真實的自己。
希望這樣的分享,能夠給你一點點提醒,如果你都有這些現象,不管是都有,還是有其中的一兩樣?
或許在你做任何的嘗試、調整、改變,或者是不改變之前,你都可以給自己一點時間一些機會,好好的面對自己;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你這麼的害怕失敗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以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除了訂閱之外,也請你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的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無論是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我們都很期待你的加入,希望我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KqkcNBaUC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