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好書-《人生需要經營,也要適度放過自己》】
《人生需要經營,也要適度放過自己》是王學呈社長積累多年的人生、職場、商場真心話。社長以清致平和的文字搭配一幅幅他親手繪製的水彩畫作,集結成 60 篇充滿歷練與智慧、卻又不失溫柔與醇厚的人生故事。書中畫筆與文筆交相輝映、相映成趣,在明快剖析人性現實與商場競爭的同時,也懇切提出對生活、工作和感情上的見解與叮嚀。
我感覺《人生需要經營,也要適度放過自己》這本書的精意在於「放」這個字。因此我想分享給所有在職場、情場和商場中辛苦打拼、認真付出,但不時難免迷惘徬徨、甚至遍體鱗傷的人們。透過社長娓娓道來的故事和精心搭配的圖畫,學習如何為生活和身心留下空檔與餘裕,學會「放」— 放下、放慢、放鬆,若能收放自如、便能精彩奔放。
💡 文化局在 9月22日(日) 也邀請到作者王學呈先生於市立圖書館辦理名家導讀講座,機會難得、名額有限,歡迎各位喜愛這本書的好朋友一同來參加。
#黑韓產業也該休息一下
#換手抓癢
#人生需要經營也要適度放過自己
#市長推薦每月好書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努力現在展望未來
-
➡️每月一書官網:
https://h.richtw.tw/khgoodbooks
歡迎各位好朋友踴躍報名心得徵文比賽 📖
同時也有45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2萬的網紅The DoDo Men - 嘟嘟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Apple 可能是很多人的夢想公司,這次來個工作內幕大公開! Ian跟大家分享他在頻果總部上班的心得 大家應該都很好奇在全世界最有錢的公司工作是什麼感覺 Apple 上班一天的行程, Apple 的待遇跟福利, 平均薪水, 跟5年來學到最重要的工作職場能力! 內容僅供參考! Google也是一家...
「職場工作心得分享」的推薦目錄:
- 關於職場工作心得分享 在 韓國瑜 Facebook
- 關於職場工作心得分享 在 馬英九 Facebook
- 關於職場工作心得分享 在 nagee Facebook
- 關於職場工作心得分享 在 The DoDo Men - 嘟嘟人 Youtube
- 關於職場工作心得分享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 關於職場工作心得分享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 關於職場工作心得分享 在 [心得] 職場新人,工作將近兩個月的心得- 看板Salary 的評價
- 關於職場工作心得分享 在 工作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職場工作心得分享 在 事業家庭可以兼顧|最佳幸福企業|康成志業保健電銷-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職場工作心得分享 在 2023 蝦皮工作ptt - hussss4.online 的評價
- 關於職場工作心得分享 在 2023 蝦皮工作ptt - kuaetui.online 的評價
職場工作心得分享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傾聽青年心聲 實現世代正義】
青年本是社會資產,學運反映世代焦慮
在我就職六周年的今天,來到進步快速、校譽日隆的中國醫藥大學,和青年朋友分享我的看法,深感榮幸。
這幾個月來,我不斷與青年朋友對話。不少年輕人告訴我,有些同學擔心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剛進入職場的青年,也煩惱薪資成長跟不上物價、有年輕人因為買不起房子而不敢結婚、也有年輕夫妻擔心養不起孩子而不敢生育。
我必須誠實的說,臺灣不少的年輕人是焦慮的。我一直在想,這樣的焦慮反映的是什麼樣的問題?青年焦慮所凸顯的是結構性問題,以及世代交替的陣痛,執政團隊並沒有忽視,但我們顯然做得不夠好,我們有責任,我們要改進。面對青年的焦慮,我要提出五項回應:
一、全力改善學用落差,讓青年學以致用;
二、積極促進青年創業,讓青年勇敢圓夢;
三、加速實現居住正義,讓青年住得起臺灣;
四、正面迎向自由貿易,讓臺灣邁向全世界;
五、全面鼓勵青年關心國是,讓青年參與決策過程。
第一、我們要全力改善學用落差,讓青年學以致用
近20年來,在「廣設大學」的政策下,每年大專校院以上的畢業生人數從民國81年的17萬暴增到101年的33萬,翻了快一倍,以致供過於求,但企業需要的技職人才卻嚴重短缺,造成年輕人失業率無法有效降低、薪資也無法成長。
面對這樣的現象,政府做了什麼?我們除了加速產業結構轉型,也要加強產學合作、提升學生對產業和市場的了解,增進學生專業知識與實作技能,才能使學生畢業後為企業所重用。
政府各個部會,又各自做了什麼?教育部所做的,是積極推動大專校院學生校外實習課程,以增進實務學習經驗。102學年度已有約5萬名學生參與校外實習,預計至108學年度將有約9萬名學生畢業前具有校外實習經驗,提升就業競爭力。
勞動部所推動的「雙軌訓練旗艦計畫」,給予15至29歲以下的國中、高中(職)、二專及五專畢業生2年到4年的訓練,培訓符合企業需求的優質專業技術人力,每年有5千到7千個學生接受培訓。
去年底推動的「明師高徒計畫」,是勞動部新的構想,讓經驗豐富的師傅帶領青年學習技能、為求職做準備。
各位可能會覺得,這不過是政府推出的一些計畫而已,真的有用嗎?我舉個我親眼所見的例子跟大家分享。有一位24歲原住民青年馬浩然,因為肢障的關係,高職畢業後,就業一直不順利。後來參加了「明師高徒計畫」,跟著屏東縣來義鄉有名的雕刻師塗南峰學習木雕技術有成,為創業鋪路。從去年10月到現在,政府已經幫助了250多位「馬浩然們」學水電、學木工、學鈑金等,增加就業競爭力。
勞動部還有一項「青年就業讚」計畫,針對初次求職或半年內連續失業的青年,政府提供兩年12萬元的職業訓練補助。目前完成資格認定可以參加訓練的有28,802人,已就業19,210人,其中參訓後就業的有5,105人。西方人說「天助自助者」,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我們要積極促進青年創業,讓青年勇敢圓夢
臺灣擁有大量優秀的科技創新人才與新創團隊。臺灣青年很爭氣,政府也必須努力,力挺我們的年輕人。經濟部這些年輔導了許多新穎的動漫和Apps。很多七年級生,憑著創意與創新精神,加上政府從旁協助,開創了一片天。
各位也許要問,這樣的做法成效在哪?各位年輕朋友都常用LINE通訊,一定聽過一個勵志的創業故事。前年有三位清大畢業生,創辦了「走著瞧(Gogolook)」公司,發展出一款叫做「WhosCall 」的軟體,最近被LINE的韓國母公司NAVER收購,收購金額達到新臺幣5.29億元,是公司一年半前成立時資本額(500萬元)的100倍以上。這是政府輔導與投資有創意年輕人的最佳實例,也讓我們對這項政策更有信心。青年朋友的夢想遠大,政府要以有效的政策,建立一個青年可以發揮創意與理想的環境,讓青年放手去闖蕩。
今年三月,行政院端出三年期、總共170億元經費的「青年圓夢計畫」。這個計畫,希望藉由不同的工具,幫助想要就業和想要創業兩種目標不同的青年,在職涯的道路上,都能開創自己的前程,預計三年內將催生2千400多家青創公司,協助15萬青年就業。這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政府在協助青年創業及就業上,力道最大的一項政策。
幾天前,我在總統府和幾位青年「社會企業家」分享他們創業的經驗,這些年輕人讓我打從心底感到既佩服、又驕傲。
我跟大家分享幾個例子。「四方報」這家媒體,各位有聽過嗎?許多新移民朋友一定看過。35歲的林周熙先生,民國95年開始協助創辦「四方報」,現在擔任主編。今天他也來到現場,我們請他和大家揮揮手好嗎?四方報以越南文、泰國文、印尼文、菲律賓文、柬埔寨文等五種語文發行,不僅為來臺的新移民提供母國消息與生活資訊、紓解鄉愁,更長期作為弱勢發聲的平臺,促進不同語言文化的族群相互了解、融合,可說是功不可沒。
另外一個以商業模式貢獻於社會公益的例子,是「2021社會企業」的蔡松諭先生,他的個人故事,很讓人感動,也讓人心疼。五年前八八水災時,出身小林村的蔡松諭失去了所有的至親好友、面臨人生最殘酷的打擊。他回到故鄉,毅然地決定要為家鄉做點事。在他的奔走下,從暫時居住在組合屋、到「日光小林」永久社區的完工,從號召村民製作手工鳳梨酥、香皂,到創立老梅膏、老梅餅等特色品牌,他的努力不僅讓鄉親走出悲痛,更讓他們在經濟上能夠自立。他更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創業,希望讓其他懷抱理想的年輕人,也能獲得外界的協助。
這些年輕人改變了世界嗎?我認為他們不只改變了自己的世界,也改變了我們。這些青年朋友從「善念」出發,展現創新思維,在實踐理想的同時也能填飽肚子,這個理念完全符合當前年輕世代重視自我實現的特質。因此,政府要做各位的資源,政府要做各位的後盾,行政院即將提出「社會企業行動計畫」,從法規鬆綁,加大輔導資源及人才培育,建立經驗分享平臺等方面著手,支持大家放手去做!
第三、我們要加速實現居住正義,讓青年住得起臺灣
過去兩年,政府特別重視居住正義。不動產交易實價登錄制度實施以來,到現在已受理申報並公開85萬6千筆交易資料,有3,329萬人次上網查閱。這使消費者在購屋前,獲得正確的參考資訊,以抑制投機客炒房,這是邁向居住正義重要的一大步。
在居住正義的議題上,哪些人是政府必須優先照顧的?三種人:第一、青年學生;第二、初入社會者;第三、弱勢民眾。我們的租金補貼政策,讓這三種對象每月每戶獲得最高4千元房租補助,目前已有3萬3千多個家庭受惠。
無法獲得租金補貼的弱勢民眾怎麼辦?政府也在大臺北地區推動社會住宅,採用「只租不賣」的方式,用合理租金幫助青年租屋,目前已經完成7千多戶、兩年內會興建完工的社會住宅還有2千戶,2017年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閉幕後,選手村將提供1,800戶作為社會住宅出租。這些加起來,總共將超過1萬戶。
那麼就業一段時間後卻仍然買不起房子的小資族,又怎麼辦?政府正在興建將近1萬戶合宜住宅,包括機場捷運A7站、板橋浮洲的合宜住宅,都以市價7折出售。未來世大運選手村也將提供1,192戶以低於市價的水準,幫助青年買房子。
此外,我的政見「青年安心成家方案」推動的4年(98年~101年)期間,有6萬6千多個青年家庭實質獲得買房的零利率貸款,政府也持續請公股銀行辦理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目前已有近14萬戶受惠,真正減輕青年房貸負擔。
第四、我們要正面迎向自由貿易,讓臺灣邁向全世界
美國華府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四月底發表世界各國的「痛苦指數」,中華民國在全球90個受評比的國家中排名第三低,反過來說,也就是最不痛苦國家的第三名,比英、美、星、韓、港等國家地區表現都要出色。然而,不少青年朋友擔憂工作不好找、薪水不夠高,青年朋友們的擔心也是事實,政府當然要全力來解決。
我們為了解決就業問題做了什麼?從民國100年到今年7月,我們連續4年調漲基本工資,月薪比6年前增加1,993元,漲幅超過11%;時薪調漲兩次,從每小時95元調到115元,漲幅更超過兩成;6年來,我們也努力增加了62萬人就業。今年三月份的失業率已降到4.03%,距離我上任時的3.9 %,只差0.13個百分點。
這些數字反映的是人民的基本生活,政府不能只做這些。我們必須診斷出臺灣之所以無法大幅調高薪資的真正關鍵所在。我認為,關鍵在現有產業結構下,能獲利的空間已經有限。面對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的浪潮,我們如果不迎頭面對挑戰,就只能等著被吞沒。
我國在迎向自由貿易的過程中,始終優先考慮臺灣人民的就業機會與產業利益,但不能因此故步自封。因為從400年臺灣發展歷史來看,「開放必然興旺,閉鎖一定萎縮」。愈是面對經濟發展的衝擊,愈要解開保護主義的鎖鏈,因為「保護主義不能保護任何人」,唯有讓臺灣成為世界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才能確保臺灣的經濟安全。
然而,在經濟自由開放的過程中,臺灣社會總是針對同一個問題進行爭論:「我們要如何面對中國大陸?」這一次的學運,反映的正是部分年輕人對兩岸關係的疑慮。然而,我們必須了解,中國大陸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韓國、日本、新加坡及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我們不可能視若無睹或置之不理。政府要做的,是追求機會極大化與風險極小化。我們六年來的兩岸政策,一直都在做這種權衡與拿捏的工作。
其中,兩岸服貿協議是就是最近各界最關心的議題。針對這個爭議,其實多數臺灣人認為服貿對臺灣經濟有利。去年6月25日立法院朝野黨團即已達成服貿協議逐條審查、逐條表決的決議;根據民調顯示,多數國人都贊成「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儘速完成立法,同時進行服貿協議逐條審查。
在此我要呼籲朝野立委能體察民意,請王院長出面協調朝野黨團,讓「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儘早完成立法,用周延的監督審查,讓未來所有對臺灣人民有利的兩岸協議更透明。在野黨也不應該違反「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精神,動不動就霸占主席臺、癱瘓議事,讓立法院空轉內耗,這樣下去只會拖垮臺灣。我們大家應該通力合作,讓「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儘速通過,才能讓臺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跨出一大步、讓臺灣真正成為自由貿易島,這才是真正愛臺灣。
第五、我們要全面鼓勵青年關心國是,讓青年參與決策過程
以往有人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對於社會冷漠。真的嗎?這樣的評價正確嗎?最近我們看到青年對服貿、對核四等議題的高度關注,可見年輕人一點都不冷漠。我要肯定青年關心公共事務的熱情,但也要再次提醒,任何訴求或意見的表達,都必須要有法治作基礎,否則就會傷害到民主。多數國人絕不會認同破壞憲政法治的違法行為。
如果政府容許任何人以霸占政府機關為手段,要求國家社會一定要接受他們的訴求,那麼一定有人群起效尤,霸占國會、攻占官署,要脅政府,那臺灣的民主政治要如何運作呢?臺灣的前途,不能用這種不民主、不和平、不理性方式來決定!
有些青年朋友確實有想法、有行動力、也有改變社會的巨大能量。我認為,唯有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機制,讓年輕人進入體制內,被看到、被重視,讓政府的政策有年輕人的參與,才能有效拉近政府與青年的距離。
這一段時間,我不斷思考,要如何具體推動這樣的改變?改變要一步一步來,讓我們從第一步開始。我要在此宣布,我已經請行政院江院長研究,在行政院成立「青年顧問團」,邀請對青年議題有專業、有想法,並且具有改革熱忱的人擔任顧問。青年顧問團的成員,將以35歲以下的青年為主,其他則是長期關注青年議題的專家學者或民間團體代表。我希望這樣的組織,不只可以針對青年人最切身的問題提出政策建議,包括教育、居住、求職、創業、結婚生育、國際交流、志工服務等等,而且也能對其他重要公共政策的形成,提供年輕人的觀點。
如果青年顧問團運作順利,下一步是什麼?將來這個制度可以進一步推廣到相關部會,讓更多青年代表得以實地觀察政府的施政,並且在部會政策的形成過程中,發揮諮商建言的功能。
各位青年朋友,一起來改變臺灣吧!一起來創造未來吧!我們期望,青年顧問團的成立,能夠激發更多年輕人與政府的廣泛對話,提出各種政策構想。政府的施政要更有創意、政府的施政要更有活力,政府的施政要更符合公平正義。這些,都需要你的參與!
理性溝通才能面對問題,才能勇敢圓夢
青年是臺灣的希望,青年是臺灣的未來,支持年輕人,就是支持臺灣的希望,就是支持臺灣的未來。我一定會持續傾聽青年的心聲與夢想,擴大青年的政治參與,凝聚進步與改革的共識。
我們需要的參與,是腳踏實地的實踐。嚴長壽先生最近就說,臺灣不缺批評,也不缺看到問題的人,真正缺的是願意捲起袖子實做的人。各位青年朋友,今天我就職滿六周年。對於未來的兩年,我沒有私心,只有誠心。希望大家可以和我一起捲起袖子,打造更公平、更正義、更美好的臺灣。我再次強調,政府會竭盡所能做到前面所講的五項工作:
一、全力改善學用落差,讓青年學以致用;
二、積極促進青年創業,讓青年勇敢圓夢;
三、加速實現居住正義,讓青年住得起臺灣;
四、正面迎向自由貿易,讓臺灣邁向全世界;
五、全面鼓勵青年關心國是,讓青年參與決策過程。
以上就是我在就職六周年要跟大家分享的心得。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打造一個更美好的臺灣。
謝謝大家。
職場工作心得分享 在 nagee Facebook 八卦
【不爽不要做】
@林瑋豐:
『面對無人性勞動條件與資方不願溝通的華航空服員,發出抗議時,有人酸「不爽不要做」。對,明天開始的罷工,他們真的就是「不爽,不要做了!」』
韓璟:
「空服員說罷工就罷工很爽耶,那我明天也要罷工啦!」
『你那不是罷工,那叫曠職。』
--
合法罷工的條件:
1.有勞資爭議
2.申請勞資調解後破裂
3.超過 50% 的工會會員贊成罷工
羨慕空服員可以罷工?那你為什麼要反對組工會?
=====
本人在職場遇到的第一個老闆,也是完美詮釋慣老闆。所有垃圾奴化語錄幾乎他都說過了。故事一時說不完,一定要另開一個職場心得的相簿才行。總之就是不時的擺出高姿態,一副「公司沒有你們也沒差,但沒有我就會垮,你們要珍惜機會,多跟我學,多從我身上挖東西」不論對菜鳥還是對資深開國元老都是一個樣。最後大家集體把他開除了,就是集體離職。貫徹了「不爽不要做」的信念。結果他一個一個私下拜託我們留下來,姿態之軟整個判若兩人,只差沒有跪下來了。我們也沒有因此刁難他,就只是不要做了,好去好散。當然最後他一個人都留不住。只能酸溜溜的說「對啦不做的最大」。對外宣稱「大家聯合起來搞他」。每當身邊的朋友人要離職的時候,以前那些不加薪不加人的老闆就跪求挽留,你就知道台灣勞工其實根本物超所值。如果員工真的那麼不值得那些薪水,不然老闆幹嘛不馬上另請高明?卻要跟昔日奴隸低聲下氣?
「不爽不要做」根本天經地義,是基本人權,何錯之有?有工作好做誰不想賺錢?把人都逼走還不知檢討。真是自己錯了還怪人。
改善產業環境的第一步
https://goo.gl/XOVFyV
華航空服員罷工了
接下來最近要旅行的人一定會想
換家航空公司搭吧
接著你就開始思考
"台灣哪家航空公司是優秀資方?"
答案是沒有
就像你拒買頂新,但架上剩下的卻是更毒更壞的品牌
所以你就知道華航罷工是台灣勞工運動多重要一役了
華航空服員帶頭拿命在衝,你幫他們就是幫未來自己
因為引起投入湖心的那塊罷工石頭
需要你我的集氣用力
才會引起改變現狀的一波波漣漪
如果你在職場上曾是正是被欺壓有苦說不出的苦勞
請用你的一讚一分享一關注
來激活台灣的勞動權益意識
台灣加油
華航罷工加油
全台灣備受欺凌數十年的苦勞
加油!
華航空服員罷工宣言:https://goo.gl/xXaX9N
Re: [新聞] 前空姐無薪力挺華航反被嗆
「幹,拎北空少啦!」(詳內文)
http://disp.cc/b/163-9ttA
前情提要延伸閱讀請看前兩頁
職場工作心得分享 在 The DoDo Men - 嘟嘟人 Youtube 的評價
Apple 可能是很多人的夢想公司,這次來個工作內幕大公開!
Ian跟大家分享他在頻果總部上班的心得
大家應該都很好奇在全世界最有錢的公司工作是什麼感覺
Apple 上班一天的行程, Apple 的待遇跟福利, 平均薪水, 跟5年來學到最重要的工作職場能力!
內容僅供參考!
Google也是一家很棒的公司,文化上有很大的不同而已!
想了解美國公司的reviews,或特定職位的收入 可以去glassdoor網站上逛逛
www.glassdoor.com
歡迎追蹤我們Instagram和Facebook: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hedodome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heDoDoMen/
職場工作心得分享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評價
這本書名白話得讓我會心一笑。
這本書內容可以算是《刻意練習》和時間管理加休息方法論的綜合版本,比較特別的是內容用了許多運動名將來當作範例,而作者也沒有讓內容流於空泛,提供了許多實作的方法及建議,若你正在尋找一本能調整工作方法的書,#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 這本書可以算是一本及格的作品。
#文森說書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我會定期每個禮拜上傳一部影片,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我的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475005918
職場工作心得分享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評價
這本書看完後,有種自己被理解的感覺
這本書的作者(Susan Cain)大有來頭
她的TED影片是史上最快破百萬的
本書也被選為比爾蓋茲2019年選書
我自己看完後
就覺得這些名號都不是喊假的
作者本身就是個超級內向者
但她為了這本書,實際得去參加外向課程、去拜訪許多腦科學的領航者
從社會中為何讓外向性格變得如此重要
為什麼現代已經從一個注重品德的社會變成注重個性?
慢慢解剖這世界對於內向者的誤解
我自認為是個內向者,但有些時刻,我好像又敢為自己在乎的事挺身而出(例如薪水被苛扣的時候)
這本書
給了我最棒的解答
我的付費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職場工作心得分享 在 工作板 - Dcard 的八卦
本板提供分享面試經驗、職場心得、打工或實習經驗等相關工作話題。(徵才的職務刊登前請務必詳細閱讀置頂文。) ... <看更多>
職場工作心得分享 在 事業家庭可以兼顧|最佳幸福企業|康成志業保健電銷- YouTube 的八卦
職場 媽媽 分享 電銷業務 工作心得 |事業家庭可以兼顧|最佳幸福企業|康成志業保健電銷提升生育率居然可以用這個方法!讓親友們都嘖嘖稱奇-新聞 ... ... <看更多>
職場工作心得分享 在 [心得] 職場新人,工作將近兩個月的心得- 看板Salary 的八卦
晚上太早睡覺,結果凌晨三點就自然醒了到現在睡不著,
等等就要上班不知道今天還要不要加班呀囧
但是睡不著,就上來把我最近的工作心得PO出來讓大家見笑了...
雖然說是職場新人,但是我已經大學畢業兩年多了,
自從應屆研究所推甄被婊了一次之後就失意不想再讀,然後入伍當兵一年,
退伍後漫無目標的聽從家人建議再考研究所,然後是高普考,
當然是都落榜了...因為真的志不在此。
雖然家人都希望我繼續念書,但是我還是強烈堅持要出來工作,不想給家裡造成負擔,
於是開始了三個月的求職..
過程當然不順利,各地的就業博覽會都去了,各大人力銀行履歷也投了,
中間也去了幾家還不錯的公司面試,從五股、內湖到桃園、新竹都有
但是各家公司的疑慮都一樣:你退伍一年,那這段時間都在做甚麼?
我都誠實回答,因為家人的建議選擇報考研究所和高普考,但是都落榜,
於是在自己的堅持之下出來找工作。
但是都有一樣的問題,甚至有面試主管直接挑明說:那就是說你這一年都在浪費時間。
聽到這句話,當下我真的無法反駁..
其實在各家公司面試的過程都還算愉快,
有客氣面試詳細解說公司願景的,也有咄咄逼人就是要讓你無言以對的。
雖然最後都沒有下文或是被婉拒,但我也學到很多東西,應答技巧也越來越進步。
但是找工作時間越來越長,接到的面試機會也越來越少,
漸漸就開始惶恐起來:我還要這樣到甚麼時候?
雖然在求職過程中我有持續在念書,包括增強英文能力
但是還是有強烈的無力感,甚至跑去求神拜卜...
在某天下午無聊按了一下人力銀行的履歷更新,隔了幾個小時就接到電話了!
打電話的人事小姐很妙,
只跟我說他們公司名字,然後在人力銀行看到我的履歷對我的經歷有興趣,
想要請我去面試,
但是問她我是去面試甚麼職位?那位小姐又回答不出所以然來,
只說去了主管就會跟我詳談,當下我真的認為是詐騙集團來著...
但是想說反正沒事,
雖然人力銀行查不到該公司在徵人,網路上資訊也很少只知道是間傳產,
就去面試看看吧!
結果...問人事要怎麼搭大眾運輸過去公司?人事卻回答我她也不知道..
最後只跟我說個大概的路線,然後是我自己上網查公車路線圖才知道怎麼過去..
面試當天也是亂七八糟,因為google map出錯,當地的路牌又壞了,
找了老半天找不到公司,最後是自己亂轉亂拐才突然拐進公司所在的路..
嗯,看公司外觀是間規模中等的傳產,接著老闆親自來面試我
原來是老闆想要投入新的產業,在原工廠處另外設置了一區新的工廠,
需要培養幹部,所以我是去應徵儲備幹部(廠務)的。
老闆人很好,跟我聊了很多,
雖然提到我退伍後一年的經歷他也很明白的跟我說我是在浪費時間,
但是感覺就是...不同,比較像是一個長輩在提點晚輩,聽起來就是舒服許多。
最後也談到了薪水部分,雖然我是完全沒經驗的新人,我也很敢的開了30K的薪水
老闆也說沒問題,薪水都好談,當下就問我要不要去工作!
最後因為我還有另外一間公司的面試,於是跟老闆說了詳情,
老闆也說沒問題,如果想加入他們隨時可以打電話給他!
隔了一個禮拜我才回電給老闆說我願意去工作..
(在這中間我還有去和泰橡膠面試外派大陸的研發工程師,
不得不說這間公司是我面試過最有誠意的公司,
不但詳細告訴你公司目前方向,未來願景,詳細交通方式,
就連面試沒上也會寫信通知,不像其他間直接石沉大海)
回電給老闆之後,稍微電談了一下,
因為實在是太新了,
最後薪水是底定在28K,試用期三個月後視表現調薪,月休七天,有加班費!
話說這薪水是包含全勤獎金是我領薪水看到薪資名條之後才知道的= =
第一個月的薪水,扣勞健保和餐費後,含加班費和全勤總共領31K..
現在這家公司是在做甚麼..因為這個圈子很小,
各家公司幾乎都互相認識,連研發跳槽過來都要小心翼翼的,
我還是不要透露太多..
大概說明一下就是..研發人員在南部薪水比在北部高,
然後這間公司(含隔壁工廠)福利不差老闆大方,但是加班費卻給很少,
少到連在當地有經驗的臨時工都不願意來..
做到現在已經快要兩個月了,
因為是新成立的工廠,設備到位但是卻問題連連,
於是我的工作就是跟著從隔壁工廠(同一個老闆)來支援的師傅學習設備原理和修理,
然後也要跟著研發學習打樣、調配
去隔壁工廠的包裝房學包裝和如何安排產線,
認識工廠所有原料和包裝材料放在哪,倉儲該請誰幫忙,
然後也要認識每間五金行材料行才能比價叫貨。
事情很多很雜很亂,但是有加班費我也甘之如飴,也學到不少東西
但是因為剛工作,很多時差作息調不過來,導致睡過頭遲到好幾次..
但是老闆人真的很好,雖然遲到上限早就超過公司規定,
但是第一個月的全勤獎金還是有給我QAQ
同事很少,但是人都很好,有問題都會馬上詳細教我,甚至我還沒問就教;
工廠的師傅也很好,帶著我修設備研究儀器,都很願意教我,
雖然中間有過不小心東西沒處理好被兇了幾次,
但是當天晚上他就拉著我去跟五金行老闆吃飯喝酒了= =
工作期間老闆三不五時就會帶點心和咖啡過來給大家提振精神,
或是在中午時帶我們出去跟他朋友或客戶吃飯;
如果加班稍微晚了一點,
也會帶晚餐來或是在下班的時候帶不趕時間的同事去吃晚餐。
(我們基本上只有訂午餐,自費20元其他由公司補助;
晚餐通常只有住宿舍的員工會訂,我們比較準時下班的就沒在訂了自己出去吃)
雖然都是小事,但是我承認我是一個很容易滿足的人,
一點點的小事情都可以讓我心情很好!
所以我覺得我算是...運氣很好吧?
找到一份做得開心的工作,認識了人很好的老闆,還有好相處也很願意教我的同事
雖然薪水不高還要付房租跟存錢,但是我真的覺得這份工作很棒!
(公司有提供免費宿舍,但是老闆跟我說宿舍幾乎都是外勞和少部分員工在住,
環境比較雜,所以他希望我在外面租房子比較適合,
最後是透過公司長期合作的供應商認識的房東在公司附近順利租到套房,
騎車到公司只要五分鐘XD)
最近因為在趕出貨所以天天加班,雖然累但是有動力。
今天上班是補假,下班要跟老闆和同事們聚餐吃薑母鴨哈哈(當然是老闆請客)
然後老闆要我在下次開會時跟大家報告將近兩個月以來的工作心得=口=
現在開始有點焦慮,雖然我每天都有記下我當天做了甚麼事情,
甚至是零碎的小事我也有紀錄,但是現在要我整理真的整理不出來阿阿阿
可以請問版上的大家,我當天該說些甚麼(囧)
--
◢███◣
█ ≡
█─⊙-⊙-
◥█ 皿 ◤ 幹你馬的我到底是企鵝還是洨叮噹?
█████
█████ φskyjaz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4.86.3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