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畢業考初中的那天,上午考完二節可以回家吃飯,下午還要再考一節,眼見時間快到了,媽媽卻找不到我。著急之下,最後竟然是在後院的龍眼樹上,發現了正氣定神閒摘龍眼吃的我,那時,在樹下的媽媽眼裡,我真是個大膽調皮的孩子。
姊姊生第一胎那年,我正在台北唸大學,媽媽從屏東託運了一籠30隻自己養的雞上來要幫姊姊坐月子,自己則搭平快夜車從屏東北上,清晨我到台北車站接媽媽,先帶她去喝豆漿,那天很冷,我特別請老闆在熱豆漿中加了一顆生雞蛋幫媽媽暖身,這件事媽媽講了一輩子,覺得我是個細心的孩子。
1981年,我回到屏東第一次選省議員,媽媽是在地的國小老師,每天晚上就騎著一輛菜籃族摩托車載著我,挨家挨戶拜訪學區家長,認真推銷自己的兒子。在那國民黨一黨獨大的戒嚴時代,這樣去挑戰威權體制,站在街頭上演說的我,在媽媽的眼裡,是個勇敢的孩子。
爸爸過世後,我將媽媽接到台北一起住,我當台北縣長時,在各地開辦松年大學,讓老人家有地方能夠培養和精進興趣。有一年,縣府大樓開辦國畫展,我和國畫班學生一一頒獎合照,媽媽就是參展學員之一。拿著我頒給她的獎狀,在媽媽眼中,我是一個認真做事的孩子。
前幾年,趁著媽媽身體還可以,我常利用清晨自己開車載著媽媽到處逛,看山、看海,一下子陽明山,一下子烏來,一下子福隆,一路上,我聽著媽媽高興地說個不停。有一回我幫媽媽洗腳時,媽媽說:「你小時候尚搞怪、糟蹋我最多,所以現在也要顧媽媽最多。」在媽媽滿足的眼中,我是個愛撒嬌的孩子。
現在媽媽不在了,我沒有機會再向她撒嬌,但希望在天上的媽媽眼裡,我會一直是個讓她開心與驕傲的孩子。
同時也有2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乾杯與小菜的日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加入頻道會員】▶ https://goo.gl/mYsQKC ※支持乾杯小菜請加入"付費會員"小額讚 讓我們頻道持續運作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 (◕‿◕) ✔︎訂閱主頻道 https://goo.gl/JUKTzj ✔︎訂閱副頻道 https://pse.is/KSZ97 ✔︎加入FB粉專 http...
老人興趣班 在 蘇貞昌 Facebook 八卦
國小畢業考初中的那天,上午考完二節可以回家吃飯,下午還要再考一節,眼見時間快到了,媽媽卻找不到我。著急之下,最後竟然是在後院的龍眼樹上,發現了正氣定神閒摘龍眼吃的我,那時,在樹下的媽媽眼裡,我真是個大膽調皮的孩子。
姊姊生第一胎那年,我正在台北唸大學,媽媽從屏東託運了一籠30隻自己養的雞上來要幫姊姊坐月子,自己則搭平快夜車從屏東北上,清晨我到台北車站接媽媽,先帶她去喝豆漿,那天很冷,我特別請老闆在熱豆漿中加了一顆生雞蛋幫媽媽暖身,這件事媽媽講了一輩子,覺得我是個細心的孩子。
1981年,我回到屏東第一次選省議員,媽媽是在地的國小老師,每天晚上就騎著一輛菜籃族摩托車載著我,挨家挨戶拜訪學區家長,認真推銷自己的兒子。在那國民黨一黨獨大的戒嚴時代,這樣去挑戰威權體制,站在街頭上演說的我,在媽媽的眼裡,是個勇敢的孩子。
爸爸過世後,我將媽媽接到台北一起住,我當台北縣長時,在各地開辦松年大學,讓老人家有地方能夠培養和精進興趣。有一年,縣府大樓開辦國畫展,我和國畫班學生一一頒獎合照,媽媽就是參展學員之一。拿著我頒給她的獎狀,在媽媽眼中,我是一個認真做事的孩子。
前幾年,趁著媽媽身體還可以,我常利用清晨自己開車載著媽媽到處逛,看山、看海,一下子陽明山,一下子烏來,一下子福隆,一路上,我聽著媽媽高興地說個不停。有一回我幫媽媽洗腳時,媽媽說:「你小時候尚搞怪、糟蹋我最多,所以現在也要顧媽媽最多。」在媽媽滿足的眼中,我是個愛撒嬌的孩子。
現在媽媽不在了,我沒有機會再向她撒嬌,但希望在天上的媽媽眼裡,我會一直是個讓她開心與驕傲的孩子。
老人興趣班 在 Facebook 八卦
寶哥最近對陪老人登山健行好像有點膩了,走到一半常嫌熱嫌累說他想逛街(遺傳到生父?),阿公決定週末親子活動不要老是上山下海,偶爾也改走都會知性路線。
上個月去了故宮博物院,兩兒意外的喜歡,今天來挑戰台灣科學教育館。生平第一次踏進位於士林的科教館,發現這裡的互動性活動比台中科博館更豐富也更好玩,非常適合喜歡動手做、玩遊戲、以及對自然科學有興趣的中大童。(部分活動操作對幼兒而言有難度,中大班以上到國小應該會玩得最盡興)
尤其推薦到三樓報名結合STEAM概念的「敲敲打打工作坊」,今天做的「塗鴉機」讓手殘的我筋疲力竭,但寶哥梅弟做出成品後樂得兩眼發光,累死媽媽也值得。
玩了大半天還沒逛完一半,阿公和媽媽雙雙宣告陣亡,兄弟倆還捨不得回家,嚷著下次還要再來玩。
小時候爺爺每個暑假都帶我逛故宮和歷史博物館,是我最美好的童年回憶,可惜史博館最近關館整修兩年,暫時無法帶小孩重溫舊夢,要麻煩大家多推薦我們一些好玩的博物館或寓教於樂的展覽。順便問科教館旁邊的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值得去嗎?
整理照片時才意識到社會組媽媽我的理化常識有多薄弱,這些我兒玩的不亦樂乎的科學遊戲,旁邊的原理解說看板我通通都在假看,根本不知道從何解釋起,好險我們家有科學家阿公當隨身導覽員。如果爺爺三十年前有帶我逛科教館,我的理化白癡人生會不會不一樣呢?
嗯恐怕也不會,因為故宮和史博館我逛不膩,我爸從小到大用最生活化的例子試圖教我科學常識時,逆女卻沒有一句聽進去。有些事是天生的勉強不來。
照片太多懶得挑,就隨便亂放一些,主要是讓大家看看科教館的互動性展覽有多豐富,我們才逛了一半,很多展場還忘了拍照耶。
老人興趣班 在 乾杯與小菜的日常 Youtube 的評價
【加入頻道會員】▶ https://goo.gl/mYsQKC
※支持乾杯小菜請加入"付費會員"小額讚
讓我們頻道持續運作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 (◕‿◕)
✔︎訂閱主頻道 https://goo.gl/JUKTzj
✔︎訂閱副頻道 https://pse.is/KSZ97
✔︎加入FB粉專 https://goo.gl/RRokCw
✔︎追蹤IG專頁 https://goo.gl/pYeega
★ 合作洽詢信箱:cheers40188@gmail.com
============================================
各位婆媽們這支影片一定要看完啊!
我們冒著生命的危險,不是,是衣服毁損的危險,測試了可以99%除菌的
白蘭4X酵素極淨洗衣球。這次測試後對洗衣球的潔淨力、香氣、不染色等
都非常滿意喔😁不管是醬油、蠔油、烏醋、紅酒、番茄醬、彩色筆… 都難
不倒白蘭,因為使用日本引進的溶解技術和防止再汙染科技,所以洗衣球
和髒污都完全不殘留,還有防染色科技,深色和白色的衣服一起丟進去洗
也不會染色。滿是汗臭味的衣服也免驚!因為成分富含美國專利抗臭因子,
照樣洗的清香。連結 https://bit.ly/380tLeO
小菜媽現也已改用洗衣球,她說老人家倒洗衣精太重較不方
便,洗衣球小小顆一丟進去輕鬆多了呢!還有兩種口味可交替使用唷!如果
是家裡有小孩的父母們,建議用「除菌除蟎」,清洗小朋友的衣服、被子和
浴巾,如果孩子大一點的話可以用「除菌淨味」,運動後衣服就不怕有異味
殘留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買來試試看。
連結 https://bit.ly/380tLeO
#白蘭4X酵素極淨洗衣球 #99%除菌 #不殘留 #抗染色 #除菌除蟎 #除菌淨味
▶贊助乾杯小菜吃便當【https://goo.gl/mYsQKC 】
============================================
▼更多影片清單Playlist
《家樂福開箱 》►http://yt1.piee.pw/H6SYP
《好市多開箱 》►https://goo.gl/FvmHi8
《在家做料理 》►https://goo.gl/occyAc
《快速減肥餐 》►https://goo.gl/VXv9BW
《日本自由行 》►https://goo.gl/a7sTaU
《台南食遊記 》►https://goo.gl/8Rqw93
《一起開箱趣 》►https://goo.gl/eqREx8
《愛吃鬼遊記 》►https://goo.gl/vfNREy
✔️⏩ 🎁🈲🔥📸🎉▶️
---------------------------------------------------------------------------------------------
▶贊助乾杯小菜器材設備【https://goo.gl/mYsQKC 】
■拍攝器材:SONY FDR-AX60 4K、Gopro hero8、Samsung Note10+
■收音器材:RODE VMP+ Video Mic Pro Plus
■輔助器材:Manfrotto MT055XPRO3、OsmoPoke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meTYQIcbr0/hqdefault.jpg)
老人興趣班 在 Rosalina's Kitchen 蘿潔塔的廚房 Youtube 的評價
記憶中的三杯雞。
食在有趣 - 三杯料理 故事大募集
徵件主題:我的完美三杯料理
組別:圖文組、影像組
徵件期間:2018年9月7日-10月30日
「最高獎金10萬元!」
更多資訊請上:
官方網站:2018台灣三杯料理故事大募集
FB搜尋 :台灣特色 故事大募集
IG搜尋:@iseetaiwandiscovery
#####
我的三杯雞小故事!
雖然人事物會隨著時間轉變,但傳統的美味會永遠存在。
我年輕時曾在一家金融公司工作,當時住在公司附近一坪大的雅房,在那段下班看不到日光的日子裡,每天最大的慰藉就是晚上跟持家男一起吃晚餐及散步規劃未來。 一個對未來還有期待的人,即使當時有無論多苦,也都能堅持下去。
在那附近有一家傳統的台菜小吃店,老闆是一位老媽媽,她做的台菜很好吃,尤其是三杯雞,第一次知道三杯雞這道菜也是在那家店,她會端著裝三杯雞的小鍋子放在桌上後,再把蓋子掀開,用大湯匙把九層塔攪拌,那一刻馬上冒出濃濃的香氣,我跟持家男都愛上這種感覺,加上那裡的飯吃到飽,所以那家店的三杯雞成了我們的最愛。
去過幾次後,跟老媽媽也混熟了,原來她的子女都成家離開了,老公也不在了,只剩她一個人,所以她只要遇到熟客,就特別開心,話匣子打開就停不了,老人家其實只是要有人陪。
結婚之後,也搬離了那個小小的雅房,生活中經歷了一些風雨,心態轉變也跟那個曾在一坪大雅房奮鬥的年輕女孩不太一樣,儘管如此,仍然不時會去那家台菜店報到,畢竟那家店在我的青春歲月中,教會了我一件事: 在辛苦工作後,食物特別美味。
最後一次去那家店,是要跟老公一起出國念書的前夕,順便跟老媽媽道別,那天的三杯雞份量好像特別多呢XD。
之後遊學在外的學子,在失去後才特別珍惜,總是特別懷念家鄉的食物,在國外嘴饞的要命,怎麼吃不到臭豆腐、三杯雞、蚵仔麵線這種人間美味? 當時不會做菜的我也沒辦法重現家鄉美食XD
回國後沒多久,馬上去那家店報到,還沒走近,遠遠就看到那家老舊小吃店的外觀已經不見了,換成裝潢新穎,燈光明亮,服務生穿著制服的洋食店,我記憶中的那家店勒?
到現在每次做三杯雞,就會想起那家老店以及那位老媽媽,不知道她現在怎麼樣了? 只希望她一切安好。 時光飛逝,當外在事物都在轉變,我的思想也隨著時代改變,但是每當我品嘗一些傳統的料理,那個潛藏在我心中那個年輕女孩,總會不自覺跳出來,提醒我不要忘記曾經答應那個年輕自己要完成的事。
製作這個三杯雞影片,向我的年輕歲月致敬。
你也有屬於自己的「三杯情懷」故事嗎? 或是擁有獨家配方的三杯料理廚藝? 不妨也撰寫或拍攝下來,作個留念。
此外,作品還可以投稿上傳到「三杯料理故事大募集」活動網站參加徵選,獎項豐富,最高獎金10萬元~
活動目的是推廣台灣美食,讓海外人士藉由美食認識台灣。投稿活動到10月底為止,有興趣的,不要錯過喔!
活動官網: https://bit.ly/2zTjUWt
活動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iSeeTaiwanDiscovery/
活動IG: https://www.instagram.com/iseetaiwandiscovery/
★喜歡我創作的料理影片嗎?不要忘了訂閱我的頻道喔~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b9uxCoIgw7RQjQnlgd0Xw
追蹤我的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osalinakitchen/
#三杯雞 #三杯料理 #台灣料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AkMXiP4f10/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ZALJxC7SVM9tb78MqowXJ5okMUA)
老人興趣班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人在高興時,特別好胃口;人在悲傷時,還是會肚子餓。何況開工前、收工後!
凌晨一點半的堅尼地城,港鐵收工,車輛停泊,百店沉睡中,唯獨新興食家剛剛亮燈啟爐,開始煲粥搓麵粉做點心;蒸籠白煙漸漸升騰,溫潤香氣飄呀飄,縈繞城西近三十個寒暑,撫慰着夜幕下轆轆的饑腸。
「我們來到西環的時候,它是一個菜欄市場呀、屠房呀,做半夜三更為香港服務的基層市民(生意)。」新興第二代老闆徐國興回憶。店是街坊格局,廳面五六張枱,走廊擠多幾張;沒電視,沒電腦收銀;牆上貼着上世紀市政事務署「隨地吐痰得人憎」告示牌、手書中英文提示:「夜深時分,請將聲量收細」恍若穿越到了七八十年代。
店雖說三點營業,但兩點零五分已來了第一個客人——的士司機鄭先生。「我兜到呢度就入嚟坐一坐,當作休息。」樓面阿姐三點才上班,「我慣咗自己招呼自己。好彩放緊暑假,否則坐滿晒學生,企都無碇企。」他逕自取碗筷開茶。
不一會,蒸點心的師傅林哥搬出兩楝點心到點心角,跟他打招呼:「食住先。」
鄭先生取了一籠粉卷,回敬:「新鮮熱辣!」
沒一刻鐘,又走進兩個外籍男,未坐下就去揭蒸籠,顯然是識途老馬。說時遲,做蔬菜批發的梁先生已經倒開黑如墨汁的普洱,自得其樂:「我自己沖(茶),喜歡幾多茶葉就落幾多。」最重要是沒第二個地方如此早開,「我飲完茶就要開工。」跟他搭枱的四眼阿叔,低頭不動,掛着「請勿打擾」的漠然。
這時,六個後生仔嘻嘻哈哈坐滿隔籬大枱,都穿著港大宿舍兆基堂的T恤。原來有人要離港,一班巴打來搞餞行。主角Evric說,大一時師兄帶他來,他又帶師弟來,自己快升大四了。
怪不得新興和附近港大的師生關係密切,有時以點心贊助學生活動;牆上就有幾張港大屬會的感謝狀,當中還有前校長徐立之的簽名呢!
年輕人鬧哄哄,在廚房的阿興伸頭瞄一瞄,「呀!司機、學生,都是熟客,他們自己搞掂。」轉身又忙他的。今天負責炸爐的師傅放假,主力調校食物味道的他,要分身去炸春卷、炸鮮奶。
兄弟班,個個賣力
廳面盡頭,是無遮無掩的開放式廚房,供應近五六十款點心。五六個師傅全日一邊做一邊蒸,做好甚麼就賣甚麼。點心出籠,林哥就速遞到點心角,客人自選自取;三點後也有阿姐用托盤巡場;五六點開始人多插針難入,大聲公輝師傅不時引吭叫賣:「叉燒包、燒腩卷啦喂朋友,古法炮製喇!」「大大件抵食呀!」
懷舊點心如南乳燒腩卷、大過拳頭的雞球大包、糯米包、鵪鶉蛋燒賣,坊間已經少見。
「我們一向以來都是自己做點心,做舊時啲古老嘢。」人稱「海叔」的徐海說。他是阿興的父親、新興的創辦人,在茶樓、酒店做過點心師傅,1972年於九龍橫頭磡七層大廈徙置區開了新興茶樓,經營15年,因為政府收樓被迫結業。
做飲食,哪裏有人需要吃東西,哪裏就有生機。海叔看準西環的凌晨市場,廿八九年前帶領兒子和幾個舊夥計來到加多近街,重新掛起新興的招牌,開始凌晨三點至下午四點的營業循環。因為加租、收樓搬過幾次,五六年前才落腳現址士美菲路。
「我由上環水坑口入行,做了60年,到厚和街(前一個鋪址)無再持牌了。」阿興接手後,海叔仍然朝朝3點必露,坐鎮收銀,做到上午11點返家瞌一瞌,下午3點又回來,都是為阿仔着想:「現在請人艱難,我就幫他打理一下。」
阿興說,現在一盤生意由他和幾個股東拍檔,「他們都是這裏的師傅、舊夥計。」
他指各人一直出心出力,也因為是股東拍檔,大家沒計較,當年才能捱過沙士難關。
63歲的華哥人很害羞,是阿興的拍檔之一,入行超過40年。「我十幾歲已經跟住海叔賣點心,我幫他打工時咁做,佢畀啲股份我,我又係咁做。」他本身住天水圍,海叔揸弗年代已在附近租宿舍給師傅,他乾脆以店為家。「喺呢度好快趣就過一日,雖然辛苦,但係開心嘅!一班拍檔合作咗幾十年,有拗撬都唔會放喺心。」他弟弟阿耀也加入了新興,負責做包、搓皮。全日所有師傅都不停手,肚餓時就走開一陣去醫肚,很快又回到崗位上。兄弟班,個個賣力。
現在海叔不再在廚房勞神,「爸爸雖然88歲,但他真是一個很令人佩服的老人家,對工作好有熱誠,堅持繼續每日上班。」阿興如粉絲仰望偶像。他是家中老大,三個弟弟一個做冷氣,一個做煤氣,最小的到加拿大升學、謀生。「我讀書不是太好,整嘢食覺得好開心,所以有興趣做。」52歲的他,看上去只像40,但入行已經30年,跟着父親研究點心。
靚料正貨 還得用心
從前爸爸日做16小時,阿興接手後一樣日做16小時。每晚凌晨一點多,率先回鋪開爐頭搞醃料,「好多食物要醃,又要煲粥,要早點回來,否則做唔切。我們的品牌是自家製,所以很多事都是親手去做的。」
不少行家慳水慳力,老早已從點心工場取貨;海叔搖頭:「在上面(大陸)的貨拿到來無咩汁,乾爭爭!」
「自己做嘅就靚啲,用料靚啲。在上面取貨不知道,人家做好給你,你看不到人家怎樣做,信心就是這些。」海叔舉例,白米他們入貨比別人貴30元一包,「一日用兩三包米就相差近100蚊,一個月相差幾千蚊。最好食先得,材料嘛!」
父親的信念,阿興切實執行。各式燒賣豬肉餡、蒸排骨,都不用雪藏貨,「食落唔同嘅!」他笑說。魚肉釀豆腐,魚肉爽彈帶陳皮香,烤得金黃的豆腐是買布包豆腐回來炸;豉汁鳳爪的雞腳自家炸後再煮,皮夠爽。如此尋常配料許多食肆直接入現貨,他們貫徹「自家製」,不嫌工夫多,花時間。
棉花雞的魚肚,阿興表示用最貴的一種;咖喱金錢肚,他特別選用夠口感的厚身牛肚,整塊燉腍後裁成條,用秘製醬料醃透;吃起來惹味卻不油滯厚味。
點心都是街坊價,小點17元,頂點才25元。因為沒有炒爐,全店食物只能蒸或炸,50多元的午市蒸魚套餐算最貴了。不過,用料絕不馬虎:除了黃花、紅衫魚、撻沙、烏頭必然冰鮮,鯇魚是鮮蹦活跳的整條買回來;配陳皮清蒸或薑葱的斑頭腩,是取貨20多斤游水大龍躉,抵鋪後才劏魚斬件,務求貨靚新鮮。
「西環初時沒有甚麼店鋪酒樓,現在競爭愈來愈大,我們唯有盡量做好,咁先對得住街坊。」阿興說話的口吻,跟父親如出一轍。
今天,莫失莫忘
要是算上橫頭磡的前塵,新興已逾40年歷史,沒有爭利的驚濤,沒有賺淚的起伏,每一日也如今天:師傅密密手,每樣點心求快也求好:糯米包軟硬適中,加了蝦米吊味、花生粒添口感;腸粉用米漿新鮮即拉,夠薄夠滑;招牌流沙包皮薄軟熟,一咬爆汁,流着濃濃的鹹蛋及牛奶香……
「做就個個(間間)都是那樣做,無話叻得過人,你自己調校的味道好些,你有些心機做就好些。」海叔不直接誇獎,但大夥兒的用心,全看在眼裏。
阿興人很隨和,只是做,沒埋怨。「跟街坊有份感情,每天都碰口碰面,個個從小吃到大,都很熱情、很欣賞你的點心,覺得有份滿足感,也是動力所在。」尤其看着大學生入學、畢業,出來工作後也回來探班,他特別珍視這「金錢以外的東西」。
雖沒米芝蓮加冕,新興捧場客除了街坊大叔,更有不少後生仔女;牆上有E神、霆鋒的留影;CNNgo網站全港最佳心水點心店它榜上有名,中外遊客慕名而至,時常全場爆滿……阿興和拍檔大有條件開晏,不必日夜顛倒。
「有些人都會問我:三點那麼早,開遲一點吧!其實都不想那麼早,但因為儲了一批熟客以及有口碑,他們每一天返工放工常常來光顧你,建立了一些感情,也不想失去這一班客人。」不善辭令的阿興解釋。
想了想,又補充:「太夜,真係好難搵嘢食。」他笑起來,帶點傻氣。
採訪:韓潔瑤 拍攝:關永浩
新興食家
地址:西環堅尼地城士美非路8號地下C號鋪
電話:2816 0616
詳情: http://bit.ly/2MUEwSs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ZlQ9AuG-a4/hqdefault.jpg)
老人興趣班 在 興趣愛好讓老人生活更充實 - 每日頭條 的相關結果
他一定說:「我也不想學什麼,你只要給我報個班就行了」。他91歲那年,老年大學因安全考慮勸其不要來上課了,聽到這話,老人嚎啕大哭,一邊哭一邊 ... ... <看更多>
老人興趣班 在 興趣班 - We60 的相關結果
大半生都忙於工作、養家,可騰出空間來思考或培養自己興趣和喜好的機會可能很少。 ... 本頁正好為你提供有關康文署及其他機構舉辦的興趣班方面的資訊,希望大家從中 ... ... <看更多>
老人興趣班 在 興趣班組| e123長青網-長者服務及老人院資訊 的相關結果
e123長青網-長者服務及老人院資訊. ... 耆康會賽馬會痛「正」能量計劃-痛症舒緩健體班(2)(2022年第二季) 長青網文章 ... 不論你的職業或興趣是甚麼,歡迎您成為「…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