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評論家解析韓流
#韓國瑜狂熱是民主的威脅
原文:寇謐將(J. Michael Cole )
翻譯:蕪菁雜誌
「只花了幾個月,這位原本沒沒無名的中國國民黨政客,已用一種蔑視專業素養的方式,顛覆了台灣的實體政治。但這套的確有效,而且沒有人能預料韓流什麼時候會降溫。」
這是加拿大資深記者與評論家寇謐將(J. Michael Cole )先生寫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是我目前看到講韓粉現象講得比較好的一篇。他很清楚地分析了為什麼韓流看似荒謬可笑,卻嚴重地撕裂了社會,而且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所以我用最快的速度試譯了一下這篇文章;翻譯品質可能不是很好,難免有些超譯的地方,但希望大家能更容易理解這篇文章。
#原文:
韓本人,他的團隊,他的網粉和共犯的媒體們,有如得了說謊強迫症似的,拼命地在說一些他們自己也知道任何有腦的人一戳即破的大話。我們只能說,他們早就知道會說大話會被吐嘈,而且他們根本就預期自己說謊會被抓包。但是這些都不重要。很多韓的奇思妙想-賽馬場、迪士尼等-打從一說出口就知道做不到。光天化日底下,韓與韓粉說的每一句話差不多都是在唬爛,例如:
●去年市長選舉辯論後惡名昭彰的「陳其邁耳機門」事件
●韓宣稱的魔力紅是「響應韓流」才來高雄開演唱會
●蔡英文「施壓」馬來西亞當局,才取消與韓國瑜會晤的行程
●種種有關拼經濟的誇口,例如在星國簽訂的「備忘錄」
●屏東燈會的巨大成功都是因為「韓讓南台灣成為世界重心」
●指控台灣駐星代表是東廠,在跟監韓國瑜
等等如此這般…
自從十一月當選以來,連珠炮似的謊言,都是計畫通的一部份,為的就是把一個作秀狂、唬爛大王,打造成一個人氣爆棚、反權貴、不講政治的政治人物。韓有如古希臘神話中的米達斯國王一樣,點到什麼東西都會變成金的。不管他到哪裡,人人發大財,路邊賣香腸和臭豆腐的賺得盆滿缽滿,這都要感謝偉大的韓總,好像沒了韓總其他的政治人物就招不來這些餓鬼似的台灣民眾似的。
(我可以告訴你,在2016年一月開票之夜那天,民進黨台北總部外的路邊攤餵飽了很多人,真的超屌)
那些現在二十四小時造神的藍媒們(TVBS、中天、東森等)甚至有一家畫了個Q版吉祥物,把韓國瑜比擬成超級瑪莉歐(還是陸奇?),他的頭往上一撞還不只撞出一顆而是好幾打的金幣呢!(沒錯,我們全民都要發大財啊!)
因為韓粉們主觀覺得,任何不買韓國瑜的帳的人們-哪怕是拿著鐵錚錚的事實與數據反駁韓虎藍-全都不可信。這場韓流政治大戰,就變成不是在爭誰比較理性客觀,而是爭誰比較能吸引人氣。在這前提之下,笑死人的唬爛和瘋狂的政治演出,反而成了一種正面因素。任何真話都是對手陣營的政治動員,都是見不得韓國瑜好。對啊,韓國瑜可能是個小丑,但他們說,至少韓國瑜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小丑」。我們雖然不完全相信韓國瑜講的一字一句,但是反正別人也都信不過,至少這個韓光頭還有一點娛樂笑果。
(這種風潮簡直像傳染病一樣。在敗選後不久,連韓的主要對手,有點學究氣的陳其邁,也開始搞起社群網路曝光這一套。但我個人覺得,陳有點拼得太過,畫虎不成反類犬)
韓流肆虐就像幫派械鬥一樣,廝殺起來只會更加深社會的撕裂。任何對韓國小丑魚的批評都是一種侮辱,是在攻擊廣大的韓粉民意,是在扯那些想要拼經濟的普通老百姓的後腿。他們說,你們怎麼能夠批評我們的韓總?你們這些不食人間煙火的社會菁英們,怎麼敢扯我們韓總的後腿?他是我們台灣唯一的能人,其他人來都搞不動,只有韓總拼得出經濟奇蹟來。你說這樣子拼經濟不會成功?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對救世韓總要有盼望、有信仰!市長勝選不過短短七十天,已經有來路可疑的民調,在帶勸進韓總選2020年總統的風向。甚至,還有一種說法是叫韓總取習主席而代之,光頭統一全中國(而韓國瑜三月底才正要去港澳訪問呢…)
#劃重點:任何政治手段都難免會有畫大餅的成份在。但是韓的策略是把空想政治玩到一個淋漓盡致。而在古往今來的政治史上,走極端者很少會給人們帶來什麼好的結局。
韓的玩法很有效。對於那些相信世上還有老實人,而且誠實是為政者的基本條件的人們而言,韓流現象整個讓人又驚又懼。韓流是否只是暫時現象?韓的政治資本是否會隨著更多人從幻覺中醒來而崩壞?目前還不得而知。在現在台灣的政治氣氛下,我實在沒辦法保證,韓流在對台灣的政治環境與社會造成更大破壞之前就會停下來。
而且我聯想到,當下至少有那麼一個遙遠的國度裡的總統,活用「民粹主義」的黑魔法,大大地成功,而且我認為他還可以在政治寶座上穩穩坐著一段時間。從很多層面來看,韓與他的支持者其實都是從這套劇本裡面學來的招數。和那個惡名昭彰的例子一樣,韓粉們現在已經攪渾了台灣社會的一池春水,而且不斷用接地氣的閒談與「假新聞」的彈幕掩護著,把這池渾水愈攪愈大。現在韓用一種「感覺良好」的幻覺,把數以百萬計的選民操控於股掌之間(這還沒算到那些境外IP的網路水軍,海量到足以操弄社群網路的演算法,讓韓的品牌力更上一層樓),讓選民自告奮勇撩下去為韓國瑜而戰,哪怕真相就睜睜地擺在他們眼前。任何政治手段都難免有畫大餅的成份在,但是韓的策略是把空想政治玩到一個淋漓盡致。而在古往今來的政治史上,走極端者很少會給人民帶來什麼好的結局。
這些事情讓人感到萬分沮喪又萬分不安。沮喪是因為當台灣政情亟需專業的人來掌舵時,偏偏韓流給政治專業主義賞了一巴掌。不安是因為實體政治、傳統媒體、社群媒體與公民社會都整個被撕裂,這股撕裂愈來愈加深成純粹的惡鬥,而此時台灣社會正迫切需要團結起來面對變局。
無疑地這篇評論一定會招來我是「偏袒某政黨」的指控,而我也毫不諱言我是。我憂心,並不是因為韓是出身於哪個政黨,而是因為他背後所代表的政治型態,那種「把政治當演戲」的搞法。如果韓流肆虐終於無法遏抑,就像有些人講的,台灣政治的未來…只有老天爺能救得了我們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Uncle Si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段關係中的弱者,真係無好日子過,唉。讀到這首 sonnet,不得不同情我們的老莎。 Farewell! Thou art too dear for my possession, And like enough thou know'st thy estimate: The charter of t...
翻譯 試譯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八卦
#加拿大評論家解析韓流
#韓國瑜狂熱是民主的威脅
原文:寇謐將(J. Michael Cole )
翻譯:蕪菁雜誌
「只花了幾個月,這位原本沒沒無名的中國國民黨政客,已用一種蔑視專業素養的方式,顛覆了台灣的實體政治。但這套的確有效,而且沒有人能預料韓流什麼時候會降溫。」
這是加拿大資深記者與評論家寇謐將(J. Michael Cole )先生寫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是我目前看到講韓粉現象講得比較好的一篇。他很清楚地分析了為什麼韓流看似荒謬可笑,卻嚴重地撕裂了社會,而且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所以我用最快的速度試譯了一下這篇文章;翻譯品質可能不是很好,難免有些超譯的地方,但希望大家能更容易理解這篇文章。
#原文:
韓本人,他的團隊,他的網粉和共犯的媒體們,有如得了說謊強迫症似的,拼命地在說一些他們自己也知道任何有腦的人一戳即破的大話。我們只能說,他們早就知道會說大話會被吐嘈,而且他們根本就預期自己說謊會被抓包。但是這些都不重要。很多韓的奇思妙想-賽馬場、迪士尼等-打從一說出口就知道做不到。光天化日底下,韓與韓粉說的每一句話差不多都是在唬爛,例如:
●去年市長選舉辯論後惡名昭彰的「陳其邁耳機門」事件
●韓宣稱的魔力紅是「響應韓流」才來高雄開演唱會
●蔡英文「施壓」馬來西亞當局,才取消與韓國瑜會晤的行程
●種種有關拼經濟的誇口,例如在星國簽訂的「備忘錄」
●屏東燈會的巨大成功都是因為「韓讓南台灣成為世界重心」
●指控台灣駐星代表是東廠,在跟監韓國瑜
等等如此這般…
自從十一月當選以來,連珠炮似的謊言,都是計畫通的一部份,為的就是把一個作秀狂、唬爛大王,打造成一個人氣爆棚、反權貴、不講政治的政治人物。韓有如古希臘神話中的米達斯國王一樣,點到什麼東西都會變成金的。不管他到哪裡,人人發大財,路邊賣香腸和臭豆腐的賺得盆滿缽滿,這都要感謝偉大的韓總,好像沒了韓總其他的政治人物就招不來這些餓鬼似的台灣民眾似的。
(我可以告訴你,在2016年一月開票之夜那天,民進黨台北總部外的路邊攤餵飽了很多人,真的超屌)
那些現在二十四小時造神的藍媒們(TVBS、中天、東森等)甚至有一家畫了個Q版吉祥物,把韓國瑜比擬成超級瑪莉歐(還是陸奇?),他的頭往上一撞還不只撞出一顆而是好幾打的金幣呢!(沒錯,我們全民都要發大財啊!)
因為韓粉們主觀覺得,任何不買韓國瑜的帳的人們-哪怕是拿著鐵錚錚的事實與數據反駁韓虎藍-全都不可信。這場韓流政治大戰,就變成不是在爭誰比較理性客觀,而是爭誰比較能吸引人氣。在這前提之下,笑死人的唬爛和瘋狂的政治演出,反而成了一種正面因素。任何真話都是對手陣營的政治動員,都是見不得韓國瑜好。對啊,韓國瑜可能是個小丑,但他們說,至少韓國瑜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小丑」。我們雖然不完全相信韓國瑜講的一字一句,但是反正別人也都信不過,至少這個韓光頭還有一點娛樂笑果。
(這種風潮簡直像傳染病一樣。在敗選後不久,連韓的主要對手,有點學究氣的陳其邁,也開始搞起社群網路曝光這一套。但我個人覺得,陳有點拼得太過,畫虎不成反類犬)
韓流肆虐就像幫派械鬥一樣,廝殺起來只會更加深社會的撕裂。任何對韓國小丑魚的批評都是一種侮辱,是在攻擊廣大的韓粉民意,是在扯那些想要拼經濟的普通老百姓的後腿。他們說,你們怎麼能夠批評我們的韓總?你們這些不食人間煙火的社會菁英們,怎麼敢扯我們韓總的後腿?他是我們台灣唯一的能人,其他人來都搞不動,只有韓總拼得出經濟奇蹟來。你說這樣子拼經濟不會成功?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對救世韓總要有盼望、有信仰!市長勝選不過短短七十天,已經有來路可疑的民調,在帶勸進韓總選2020年總統的風向。甚至,還有一種說法是叫韓總取習主席而代之,光頭統一全中國(而韓國瑜三月底才正要去港澳訪問呢…)
#劃重點:任何政治手段都難免會有畫大餅的成份在。但是韓的策略是把空想政治玩到一個淋漓盡致。而在古往今來的政治史上,走極端者很少會給人們帶來什麼好的結局。
韓的玩法很有效。對於那些相信世上還有老實人,而且誠實是為政者的基本條件的人們而言,韓流現象整個讓人又驚又懼。韓流是否只是暫時現象?韓的政治資本是否會隨著更多人從幻覺中醒來而崩壞?目前還不得而知。在現在台灣的政治氣氛下,我實在沒辦法保證,韓流在對台灣的政治環境與社會造成更大破壞之前就會停下來。
而且我聯想到,當下至少有那麼一個遙遠的國度裡的總統,活用「民粹主義」的黑魔法,大大地成功,而且我認為他還可以在政治寶座上穩穩坐著一段時間。從很多層面來看,韓與他的支持者其實都是從這套劇本裡面學來的招數。和那個惡名昭彰的例子一樣,韓粉們現在已經攪渾了台灣社會的一池春水,而且不斷用接地氣的閒談與「假新聞」的彈幕掩護著,把這池渾水愈攪愈大。現在韓用一種「感覺良好」的幻覺,把數以百萬計的選民操控於股掌之間(這還沒算到那些境外IP的網路水軍,海量到足以操弄社群網路的演算法,讓韓的品牌力更上一層樓),讓選民自告奮勇撩下去為韓國瑜而戰,哪怕真相就睜睜地擺在他們眼前。任何政治手段都難免有畫大餅的成份在,但是韓的策略是把空想政治玩到一個淋漓盡致。而在古往今來的政治史上,走極端者很少會給人民帶來什麼好的結局。
這些事情讓人感到萬分沮喪又萬分不安。沮喪是因為當台灣政情亟需專業的人來掌舵時,偏偏韓流給政治專業主義賞了一巴掌。不安是因為實體政治、傳統媒體、社群媒體與公民社會都整個被撕裂,這股撕裂愈來愈加深成純粹的惡鬥,而此時台灣社會正迫切需要團結起來面對變局。
無疑地這篇評論一定會招來我是「偏袒某政黨」的指控,而我也毫不諱言我是。我憂心,並不是因為韓是出身於哪個政黨,而是因為他背後所代表的政治型態,那種「把政治當演戲」的搞法。如果韓流肆虐終於無法遏抑,就像有些人講的,台灣政治的未來…只有老天爺能救得了我們吧!
翻譯 試譯 在 Translators Anonymous Facebook 八卦
我做了一件很勇敢的事。
好吧,我做了一件自以為很勇敢但實際上可能很愚蠢的事。
我跟這家出版社合作了四本書,由於是我很喜歡、很想長期合作的出版社,因此對編輯的發譯來者不拒,那種「交稿付一半出版後再付一半稿費」的合約我也毫無異議的簽了。如果出版時程不拖,交稿後立刻著手編輯出版的話,其實這種合約也不是真的糟到無法接受,頂多是跟大出版社合作付出的代價。
只不過,第三、四本書還沒交稿編輯就離職了,書的處理轉手交給他人。第三本書交稿後我依然收到一半的稿費,另一半則遙遙無期,因為不是重點書,根本沒人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出版。後來剛好碰到搬家,我以搬家需要用錢的理由請主編提前撥款,對方也很爽快的同意,我才得以在最遲一年得付款的期限前拿到剩餘的款項。
第四本書的譯稿交給另一個不認識的編輯。這是一本我很喜歡但超難翻的書,遲交編輯也很諒解的接受,交稿後一樣迅速申請了一半的稿費。只是接下來的程序依然不明。這是一本很特別的書,光是如何行銷就得想破腦袋,外方還要求審稿,編輯數次對於沒有明確的出版時程表達歉意,並表示一年到期會趕快幫我請款。
其實我更在意的是還有沒有機會跟這家出版社合作。熟識的編輯走了,新的編輯一定會從認識的譯者先發譯。就在我默默放棄之時,編輯問我是否有意願試譯一本很複雜又很精彩的圖文書。三年前,不,一年前我絕不會放棄這個機會,就連現在我都很不想放棄這個機會。但想到此書工程之浩大,經歷了艱辛的翻譯過程後只能拿到一半的稿費,還得苦苦守候多時,甚至一年後才能拿到另一半,這等待的過程得想盡辦法籌錢,精算帳戶裡的現金,如何善用信用卡帳單分期,繳交完全沒必要的利息給銀行,我暗自決定交了試譯稿後要勇敢的向編輯提出調整合約的付款方式。
就在這時,我突然接到編輯來電(我已經數年沒有接到編輯來電了),第四本書的款項已經幫我申請,原本以為一年到期日便可撥款,但財務部似乎認為是一年到期才請款,因此得多等兩個月,也就是在我交稿十四個月之後才能拿到尾款。
我真的很想動氣,但已經沒力了。編輯表達歉意,認為她遲遲沒有出版也有責任,但我知道出版時程並非她可完全掌握,而付款方式是出版社所制訂,跟她沒有關係。我忍住下面的一大串話沒有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可以買了之後等十四個月才付費的………就算是出版社的金流問題,為什麼只有譯者個人得忍受這種待遇,出版社員工、印刷廠員工和通路員工的薪水都不受影響,只有譯者得等一年才能拿到應得的費用?」
我沒有說,而是提到試譯中的稿件,表示已經決定不再簽這種合約。我含蓄的表示是自己不擅理財,如果出版社堅持只能簽這種合約,我只能忍痛放棄。
幾天後,我收到編輯的來信,委婉的表示會找別人試譯。
真的很痛,但我沒有挽回,沒有改變心意,沒有回覆「我真的很想翻這本書那合約的問題就算了吧」,而是表達惋惜之意並祝好運。
我並不是死要錢(明明就是我的錢),死要錢我就不會做這種以字數計的手工勞動業了。我覺得我想要的是一點尊嚴,我沒有要求預付稿費(別作夢了根本不會有這麼大牌的一日),也沒有要求調整稿費(也太卑微),只要求銀貨兩訖。我是聲譽良好的譯者,總是協助後續處理出版事宜,不會交了爛稿後搞失蹤,不會造成編輯及出版社的困擾,出版社完全沒有理由壓住另一半的稿費不付。
另一個放棄的原因是,我意識到只要我繼續簽這種合約,就是在當這種制度的幫兇。這麼大的出版社,原來是這樣在對待收入微薄的譯者,我很想寫信問發行人,為什麼你在搭機來去世界各地的時候,我得等十四個月才能拿到不到五萬塊的稿費。
八卦大師 Jerry Springer 總是說:「You are treated the way you allow yourself to be treated. 」
於是我決定拒絕這種待遇,更重要的是,我決定學習相信自己:會有別的書,會有別家出版社,會有合理、尊重譯者的合約。我寧願空出這些時間等待合理的合約,也不要用委屈求全的合約塞滿自己的時間。我是有十年資歷的小說譯者,我要尊重自己的專業。
天啊那個剛買的洗衣機還是先退回去好了。
翻譯 試譯 在 Uncle Siu Youtube 的評價
一段關係中的弱者,真係無好日子過,唉。讀到這首 sonnet,不得不同情我們的老莎。
Farewell! Thou art too dear for my possession,
And like enough thou know'st thy estimate:
The charter of thy worth gives thee releasing;
My bonds in thee are all determinate.
For how do I hold thee but by thy granting?
And for that riches where is my deserving?
The cause of this fair gift in me is wanting,
And so my patent back again is swerving.
Thyself thou gav'st, thy own worth then not knowing,
Or me, to whom thou gav'st it, else mistaking;
So thy great gift, upon misprision growing,
Comes home again, on better judgment making.
Thus have I had thee, as a dream doth flatter,
In sleep a king, but, waking, no such matter.
現代英文翻譯:試譯中。請 stay tuned to my blog:
http://siuenglish.com
蕭愷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_Kx1-k0420/hqdefault.jpg)
翻譯 試譯 在 502 views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第5話: 單位的重要想喝到全世界最高的咖啡?原來只是個美麗的錯誤嗎??第6話: 試譯 落入試譯的陷阱會使譯文的語意不清,而 試譯 就是為了有更好的 翻譯 ... ... <看更多>
翻譯 試譯 在 [心得] 試譯制度與市場的剝削- 精華區Translation 的八卦
這陣子接案下來,單純有感而發~~~
我想譯者都知道想接翻譯案件
被要求"試譯"已經是家常便飯
如果是公開而統一的試譯段落,不超過一百個字
大致上還勉強可以接受
但是過長的,或者是翻譯社私下寄來試譯的
但,要是譯者對自身的品質有一定的信心
或許對這類的免費要求還是保留一點態度比較好
因為很有可能只是從免費試譯來利用譯者幫他們賺錢
要如何拒絕不支薪的試譯
建議可以這個方式
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今天中午剛接到某翻譯社要求試譯
一看稿子就發現是這兩天很紅的豬流感官方新聞稿
整篇,428個字,明天要交回試譯稿
簡單上網查了一下,就發現這的確是正式的官方新聞稿
或許一般譯者大概會想數字有點多,但是勉強會翻譯
不過,我並沒有先翻,而是先回信問翻譯社
這樣的官方文翻譯是否有經過政府同意?有沒有標到該政府案件
如果是其他類的稿件也可問,或者作者同意,或是否有授權...等等牽涉版權的問題
因為譯者也有義務,確認稿件來源是合法並授權可翻的
這時候,翻譯社才老實說,喔...這是他們剛接的案子
明天要交,所以想請我試譯....
然後,她因為掰不出理由,所以只好乖乖同意付翻(試)譯費
而這樣的案例
想也知道不是唯一,幾乎算是常態
但是譯者常會為了想接到案子
就忍著這樣的不公平待遇
一般的工作試用期也都有支薪,為何翻譯就不需要
試譯就不需要花時間、腦力和專業嗎
台灣翻譯界普遍的剝削譯者是很不合理的
國外專業領域的中翻英,一個字可以達到5~8元
台灣的卻是從一元往下殺....
如果透過翻譯社,甚至是從5毛錢開始計費
譯者應該團結起來,讓翻譯社知道,譯者是他們的生財工具
不應該以低價競爭,以壓低譯者薪資來賺取利潤
而是去說服客戶,為什麼應該多付點錢為了得到高品質的翻譯
我們目前的翻譯案件,只要直接與委託者溝通過
從來沒有不能說服委託者應該給予適當的報酬
但是如果只由翻譯社溝通,就會很不可思議的壓低行情
翻譯社甚至還會幫客戶向譯者殺價
要譯者只要隨便翻翻就好,所以這種價錢就接受吧,不要計較品質....
無法理解的是,翻譯社就像是譯者的經紀人
他們要是可以說服客戶多付翻譯費,他的抽成也跟著高
但是他們卻只會打廉價戰術,壟斷市場,不讓譯者與客戶接觸
破壞整個翻譯行情與作品的品質
然後客戶不滿自己花了翻譯費,得到的卻是品質不堪的成品,責怪譯者水準
或者再多花另外一筆錢請別人潤稿再潤稿.....
在這之前客戶是否有權了解,他花的翻譯費,並不完全進到譯者口袋
而是被層層剝削抽成,然後剩下一半或者一半不到才是實際的翻譯費用....
這樣下去翻譯品質該如何提升
真不知翻譯界如此惡性循環要維持到何年何月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114.165.114
※ 編輯: ilovelibby 來自: 58.114.165.114 (04/29 00:0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