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既然敲碗朱爸爸的曲折求學過程,阿爸就來慢慢寫分享給大家吧,希望對有需要的人有些幫助
(因為我個性寧可裝傻搞笑也不想說教)
好像大家對我說的阿爸從小都第一名但從沒開心過覺得好奇,事實是,我找各種方法努力唸書得高分
不是多厲害,純粹只是為了讓家人喜歡我
家裡有個唸私立小學惹人疼的妹妹(以前會懷疑,現在有女兒我了解了女兒怎麼那麼惹人疼,而且我妹對我很好)我讓當時很窮每天忙於賺錢的家人,唯一會稍微注意到我的時候,就是我得第一名,從課業得第一,到得市長獎,到得作文比賽冠軍,到小學投稿到報紙副刊,都是為了能讓眼光停留在我身上一下子,但這方法也沒有太大用處,因為最後來參加我頒獎典禮的都是阿公阿嬤,連得到作文冠軍的文章,都被家人覺得我亂寫他們處罰我的過程,被打手心,我也知道我錯了,也照樣得不到關愛的眼神⋯
知道只能自立自強,該補什麼該上什麼自己找好,然後跟媽媽要補習錢,就這樣過了義務教育,至於同班同學眼紅成績好快畢業一起打了我一頓霸凌,然後我後來上企業後那人變成接我案子的導遊,跟我鞠躬哈腰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一路就這樣靠自己公立國小國中上來,想說高中聯考一定要考好,不然家裡沒面子,放榜當天,看到成績心涼了一半,跟第二志願、我心中第一志願師大附中差一分上榜,分到成功高中最高分,心情低落的同時,媽媽叫我去複查,等了幾個禮拜,拆開信封時我不敢相信,他們加錯總分,我被加了兩分回來,我上師大附中了!那大概是我人生最快樂的前幾名了吧,除了喜歡附中校風,還有一點是離家裡近省錢,公車三站就到
能替家裡省錢,也是蠻驕傲的
可能因為從無到有特別珍惜,上附中後,大家還沈溺在高一聯考完放很鬆的狀態,我就拼命唸書了,月考都第一,就一路被選為班長三年,那可能也是我人生最開心的三年,認真唸書認真玩,有時間還搞搞聯誼,阿嬤還很健康,沒事就送麥當勞到學校給我當午餐,真的好開心
但人生最大的轉折,也由此開始⋯
之前父母離異,老爸隻身赴美創業,到我高中時,開始有些成績,把妹妹接去美國唸書,我自然也想去,得到的答案卻是考完大學研究所再看看吧,這是當時考量很合理的路,但可能一輩子當聽話好學生的我膩了,叛逆從此開始,覺得為什麼我要那麼晚才能去,為什麼從小的差別待遇現在還是一樣,於是我放棄了高三,所有大學聯考模擬考,我只寫三民主義萬歲就交卷去操場打籃球,從前段直接到最後一名,然後大學聯考缺席
就是自我放逐,放棄自我
所以高中畢業後,我躲去了花蓮外婆家,考駕照順便躲避人生,躲避我好學生好兒子的身分,(爸媽應該氣炸了)然後跟教官報名提前18歲入伍,不當成功嶺大專兵,然後去跟刺龍刺鳳的一起,提前入伍當兩年大頭兵
入伍當天,在松山坐火車,阿嬤媽媽跟著火車跑跟我再見,我忽然覺得,我是在叛逆哪一國啊?要讓最親的人擔心,然後要兩年跟外界隔離,我出來還能跟外界競爭嗎?
新兵訓練完抽部隊時心裡一直禱告「拜託拜託不要外島」結果,居然抽到了在淡水,後來發現我的駐地居然就在咪咪家隔壁(當年她應該兩歲)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我在軍中,怕脫節,每個月看天下雜誌,補充腦子活力,同時找方法去美國唸書,那時,爸媽似乎有感受到我的決心跟死脾氣,找了畢業於柏克萊的姑丈問問有什麼方法?
他建議可以退伍後來美國先念社區大學兩年,成績好再申請轉學去正規大學
就這樣,本來死路一條忽然又有了活路,我一路算日子撐到退伍那天(說實話,現在還常常夢到我退不了伍,當兵的環境真的不適合我)飛到美國後,找了前十名的社區大學El Camino ,開始重拾書本,從頭開始唸人家唸了十幾年的歷史地理等等基本課程
說真的,去美國唸大學比研究所辛苦,因為你要唸所有的基本課程,研究所只要唸你本科,但我不在乎,國小國中高中要唸給媽媽驕傲,現在要唸給不熟的爸爸看,不能讓他看不起我,覺得我不考大學聯考是任性妄為
他創業五點半就出門,出門前會經過我房間,我就每天清晨五點出門,讓他經過時看到我已經出門唸書,覺得我至少夠努力,美國早上是會結霜的,我開車到學校,教室還沒開門, 我就在結霜走廊上溫習複習,GPA維持4.0,到第二年要拼榮譽學生,開始在圖書館固定幫成績差的黑人或墨西哥學生當家教,然後申請轉學
我投了好幾個學校,這時就跟電影演的一樣,當你的信箱收到一大包裹,通常代表你過了,如果是薄薄一張,通常就是被退貨了,當時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開信箱,結果,我申請的轉大三的大學,全上了!UC Irvine, USC, UCLA,還有UC Berkeley 等等都上了,當時其實最想去UCLA,因為跟附中一樣離家近(也不想離開當年女友)
但我爸說了一句「你不去挑戰最難的,怎麼知道你可以到哪裡」連我當時USC的女友都說「能唸就要唸最好的,我會常去灣區看你」所以最後選了柏克萊電腦科學系,好笑的是,我附中唸的是文組,到美國繞了一圈居然又改成理工科系,人森啊!
還記得開學前搬去柏克萊,下著大雨,一個人的感覺好孤單,害怕陌生的環境,打給女友,她馬上說幫我跟我爸講,沒多久,我爸打來,說「開學還有一個禮拜,想回來爸爸出錢你坐飛機回來啊」這句話,給了我在異鄉繼續奮鬥的勇氣,只要家人挺你,在天涯海角都會充滿希望
柏克萊到處充滿怪獸,有全身打洞推超市推車裝書的醫學系高材生,也有裸體遊行示威的教授,也有有錢到炸來洗學歷的亞洲學生,柏克萊這些年應該是我最刻苦的時候吧,在實驗室寫程式到清晨五點,靠販賣機的巧克力當正餐,開回家洗澡後再出門上第一堂課,開到停紅綠燈睡著,女警敲我窗戶說你還好嗎?我也不知道我好不好,但我知道我不喜歡寫程式,但我也知道一定要畢業,就在痛苦下把所有學分上完在冬天畢業了(是的多花了一學期)
後面就在IBM上班然後找機會回台灣,然後碾壓所有大中華三百名新進人員拿第一又拿honor,找機會從工程師轉成業務,GMAT考730分,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我討厭柏克萊的生活,討厭那個城市
但,那段最痛苦的日子,卻是我人生成長最多的時候,不是學會電腦,而是,學會發現問題、找尋資源、解決問題,這應該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了吧
人生最艱難的時候,也會是你收穫最多的時候
所以,我對我自己女兒的教育態度,也是我親身體驗到的:學到自律、負責、群體關係、分析問題、找到方法、解決事情
還有,最最重要的是,家人永遠是妳的靠山,妳不用證明什麼,唯一要證明的,就是妳有開心面對每一天!
Only through the toughest time, you can start to see the blink of light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50的網紅馬它mata x,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這集聊什麼 feat. 娜娜 *我 & 娜娜的七年淵源 *跳脫本科系的理由 *大學指考Poduce101回憶 *跨領域、科系發展對我們的影響 (面試實習、生活作息) *實習小撇步 / 個人品牌經營 *娜娜面試被當中國人 *上大學跟準備要大學畢業的改變 娜娜的IG : @yehnana ( 有...
「美國第一志願科系」的推薦目錄:
- 關於美國第一志願科系 在 Facebook
- 關於美國第一志願科系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 關於美國第一志願科系 在 Salu Facebook
- 關於美國第一志願科系 在 馬它mata x Youtube
- 關於美國第一志願科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 關於美國第一志願科系 在 Re: [問卦] 有沒有對岸第一志願科系的八卦- 精華區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美國第一志願科系 在 [問卦] 把醫科當第一志願是不是日治遺毒? 的評價
- 關於美國第一志願科系 在 美國研究所科系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DCARD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美國第一志願科系 在 [問卦] 有沒有各國第一志願科系的八卦roger29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美國第一志願科系 在 請問一下歐美各國大學的熱門科系為何?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美國第一志願科系 在 大家心目中的美國學校排名分級 - 留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美國第一志願科系 在 [問卦] 把醫科當第一志願是不是日治遺毒?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美國第一志願科系 在 Re | 美國醫學系PTT - 旅遊日本住宿評價 的評價
- 關於美國第一志願科系 在 [問題] 高職生畢業後想到美國大學留學- studyabroad - PTT生活 ... 的評價
美國第一志願科系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八卦
台大演講- 6 點希望我大學就知道的事 & 3 次人生低潮落魄時期故事
我 11 月 10 日受邀在台大校慶、化學系系慶時演講分享,為了這次公開演講,我要和公司申請,法務、政策、公關部門審核同意後才可以公開演講,考慮到活動在我回台灣的不到 12 小時的隔天,以及許久沒有演講,我一度想打退堂鼓。 但後來想著要回饋母校、母系,以及分享經驗給有興趣的朋友、學弟妹、粉絲們,我還是咬著牙,在過去一個月工作很忙之餘,做文件提交申請、以及寫稿、做投影片、練習演講。以下是是我昨天的演講稿,分享給不能到現場的朋友。
謝謝系主任,徐丞志老師的邀請,系辦許小姐的協調聯繫。今天很榮幸可以參與台大及化學系 90週年的慶祝活動,我是 2008 年 80 週年時學士畢業的! 今天想要從我大學及畢業後這 10 年來的經驗來和大家分享6 點希望我大學就知道的事,以及我 3 次人生低潮落魄的時期故事。
我 2008 年台大化學學士畢業後當兵,2009 年到台大環工所當助理準備出國申請,2010年來美國 Lehigh 念環境科學碩士,後來先在美國 Virginia 新創公司 Hook Mobile 當軟體工程師,2015 年到美國最大的太陽能公司 SolarCity 擔任軟體工程師, 2016 年電動汽車公司 Tesla 併購 SolarCity,所以我有大概 3 個月在 Tesla。 我在 2017 年一月以後是 Facebook 的軟體工程師。 我也是部落格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的作者,部落格中分享我轉換跑道成為軟體工程師的心路歷程、在矽谷的所見所聞、以及自我學習成長的筆記。
那今天最重要的主題,希望我大學就知道的事:
第一:希望我那時候就知道 Bitcoin 比特幣...這樣我早些研究, 2009、2010 年有在一個比特幣不到一美元或是很低的時候有買,可能現在就退休了。 哈,這是個玩笑話。我想主要的建議是是要對新趨勢保持開放接受的態度,說不定你可能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這個世界,很多時候 “早” 就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第二:我在大學的時候除了學校的科目,並沒有多培養我的知識廣度,如果可以的話,我會想要多讀書,在本科之外培養各種不同的領域的知識,了解自我性向並確認人生方向,這樣我可能更早就會開始學習程式,也不需要半路出家了。
第三:多參與實習,接觸業界, 這可能是我最最希望我有早點做的事,在大一開始的每個寒暑假,到業界實習,從業界的工作來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累積的職業。我在華府綠色和平組織實習的時候確定了我不想要在 NGO 非政府組織工作做像是遊說法案的工作, 我在農業圖書館的時候確定了我不想在政府部門工作,依靠不確定的年度的預算來工作。 我確認我想在民間企業、快速有效率的知道自己能力,如果我的目標改變,我可以隨時調整。而每次實習工作,都幫助我了解到我內心真正的喜好。
第四:我自己是半路出家,我也了解到許多大學畢業生沒有做主修科系的工作, 化學系也不例外,我知道許多朋友,到現在也不是做純化學研究工作。 其實這沒有什麼關係, 我們應該保持開闊的心態,在這個時代找尋可以把你的技能及優勢發揮的職業。
第五: 跨界的合作及新應用是一直在發生的,我知道像現在科技業一直在顛覆許多傳統產業,如果你有新思維,找到好的切入點,我相信有許多藍海領域可以發揮。 當然,請不要誤會我,如果你已經在一個領域有熱情,想要一直專研也是很值得鼓勵的, 像徐丞志老師被Analytical Scientist 評選為 Top 40 Under 40 的分析化學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條條大路通羅馬,在一個領域深耕,或者找尋新領域探索,你的人生不論怎麼樣都可以成功, 一切就是看你的選擇、以及你如何付出。
最後: 提升自己的技能, 常常需要永續學習,我認為最重要的能力是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在大學的時候,我們應該多理解及精通學習如何學習, 在線課程 Coursera 上就有一門 Learning How to Learn 的課,大家有空可以去學習這門課。當你的學習能力很好的時候,不管是要專研技術,或是學習新知識都會容易很多。
再來,我想和大家分享我 3 次人生的低潮落魄時期:
第一次落魄是我大學時期,我從小在班上或是學校都是名列前茅, 到高中也不例外,我高中考大學時不知道我真的想做什麼? 我填志願基本上就是從電機、物理、資工填下來,化學系好像是我第 6 個志願,進入化學系發現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許多同學是奧林匹亞競賽獎牌得主,或是高中就把一些大一大二的課都唸過了, 我和班上前半段的大神們差距大到真是連車尾燈都看不到。
當然我大一的成績還可以,排名在全系第9 名,主要是很多科目都是像高中一樣。 大二開始比較專業的科目一開始,我的成績就一落千丈,掉到後段 50幾名, 因為有一些轉系生進入化學系,所以總體的學生人數增加到快 70人,大三大四成績稍為好一點,但是其實很多都是靠非本科系的學科來拉成績。
因為我在化學系的本科目中找不到熱情,我大學時代嘗試轉系牙醫系,轉系考試取6名,我考第五名,但是因為我大一的物理化學微積分平均只有 79.69, 不到 80分,牙醫系也不讓我四捨五入,所以還是沒有轉系成功,打擊超大!
我對商管、財經、歷史都有嘗試,但並沒有真的找到我有熱情的領域。那時我常常心灰意冷,覺得我真的唸不下去,我有考慮休學重考,又或者是轉到一些可能大家都在轉出的系,想說比較好過。 好在我那時的女朋友,現在的老婆,極力阻止我,不然我應該就不會在這裡了。 雖然最後我沒有轉系或離開,但是我很多化學系的本科相關的科目都只是 60 幾分低空飛過,我的大學最後是在主修課很弱,通識及外系課程拉抬成績下勉強畢業的。
第二次落魄是出國讀書時期,因為我找不到特別有熱情的科目,但是我想要出國,當兵後我思考到我對環保領域一直有關注,於是我準備出國的方向是環境科學及環境工程方面。 很幸運我有申請上幾間學校, 2010 年我出國讀書, 原本以為會順利一些。我必須要說,美國的學校的讀書壓力比台灣時候大多了, 我從開學第一週的週末就開始要寫作業,讀書準備期中考,一次期中考的進度我覺得是快要在大學一學期的份量。 同時我為了賺學費,當中文助教,一週需要花 20 小時備課、教中文、及改作業,那時候的壓力真的是無比巨大!
我碩士論文的研究題目自然界水體中的汞的揮發模型,是在實驗室做模擬,2012 年畢業前沒有找到工作,當時我有許多同學畢業前都找好工作了, 我從 5 月畢業,一直到 9 月,投了 800 多封履歷,但是一個工作都沒有得到 (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面試技巧及心得,如何有條理的說服面試官?)。 我找工作時全美 50 州,只要有看起來有機會我可以符合條件的我都投,我連像是美屬薩摩亞島,這個我都不知道在哪裡的工作我都有申請,但我只有一些電話面試機會,但是都被拒絕沒有得到工作。
不得已,我只好先從無薪實習開始做,我先在華府綠色和平組織做實習做近 3 個月實習,後來在美國農業圖書館參加活動,認識了那時候的台灣人館長劉耀經博士,得到了無薪實習的機會(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感謝在美國遇到的貴人- 劉耀經館長、 Terry、Kirk)。那個時候真的算是我人生的最低潮的時候吧,畢竟我也己經畢業了好幾個月,燒了很多錢,但是都沒有找到任何工作 。我的女朋友那時候和我在馬里蘭和另外 2 個學生合租一個 3 個房間的公寓,我們每天都壓力很大的在吵架,但是因為住的地方很小,吵完也都還是在同一個空間,真的很痛苦。
因為在農業圖書館實習要處理資料,我開始學習程式,越學之後覺得很有趣,於是我投入幾乎是所有的有空時間來學習,在學習了大概 5 個月之後,我得到我第一份軟體工程師實習生的機會,工作是在 Virginia 的一家新創公司,雖然公司距離我住的地方有40 英里,大概 65 公里,但是我很珍惜這個機會,每天來回花 2 個多小時開車通勤。 過了 3 個月,我被以正職雇用,正式轉職軟體工程師。 我這個階段的落魄才稍稍緩解。
第三次落魄是到矽谷從新開始:
我當了新創公司的軟體工程師 1 年8 個月後,我說服我太太一起辭掉那時候感覺都穩定的工作, 到矽谷從零開始。那時後聽到我們決定的朋友們都不可置信,想說你這傢伙才剛開始做軟體工程師不到兩年,一下就又頭腦發熱的要去矽谷和別人競爭,我的老婆也覺得我第一個公司 CEO CTO 都很喜歡我,當初給我這個半路出家不太會寫程式的小子機會, 結果我就要離開了,會不會很沒有道義。 但我知道我覺得我的學習曲線及速度遲緩了下來,我想要趁年輕多學習,加上我想要挑戰自我,所以我說服了她和我一起從生活終於勉強收支平衡的狀態,再度變成 0 收入的形況。
因為我覺得我程式的底子還是不好,考慮到我不想再花 2 年上一個碩士,於是我上了一個 3 個月的程式密集班(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Coding bootcamp 程式語言密集班- 從不會寫程式到3個月被矽谷科技公司雇用的終南捷徑?),那時候我們找到舊金山一個 Airbnb, 一間房子裡有 4 個房間,住了 9 個人,3隻狗,我們的房間比我們馬里蘭的公寓房間還要小的多,一個房間裡放一張床和一個小桌子就沒了,但租金卻貴得多,每天我一早 8 點出門上課,到晚上 9點或 10 點回家, 一週 6 天連續 3 個月都是如此, 而我的老婆, 那時候白天找工作,有時也探索舊金山, 我們的日子忙碌,但因為在一個新的城市,以及我在學習,有新鮮感讓我們生活不至於太苦悶。
我上完課後,像是我研究所畢業的情況一樣。許多同學 2 週到一個月都找到工作了, 我卻一直被面試公司拒絕。 為了省錢,我們搬了好多次家, 2015年全年我們搬了 8 次家。全舊金山灣區東南西北我們住過好多地方,最短的只住一天,長的也才一個多月,我們那時提著兩大行李箱,四處流浪,總希望在下一個住的地方就可以找到工作安定下來。好在,我大概在上完課後 4 個月找到工作了,我得到在美國最大的太陽能公司 SolarCity 的軟體工程師職位。 我們終於可以租一個公寓而不用一直換住處了。
在矽谷,全世界的人才都在這裡競爭,人多,機會也多,世界知名的科技公司及新創公司,你可以叫出名字的,許多總部都在矽谷,像是 Facebook、Apple、Netflix、 Google、Uber、 Airbnb。Amazon、Microsoft 總部在西雅圖,但在矽谷的辦公室也是越來越大。
我也是在矽谷認識那時候在史丹佛大學當博士後研究員的徐丞志老師,其實很有趣,我發現到現在,我的許多朋友們如果在美國的,大部分最後也都到了矽谷,這裡的景氣真的是很好,工作機會的數量很多,許多公司鼓勵創新、不介意非本科、或是失敗的精神,讓我在這裡也可以有容身之地。
我的化學成績不夠好,很勉強才從台大畢業,在矽谷,我的學經歷真是太不值得一提,我的許多朋友同事都是名校 CS (電腦科學)畢業生,血統純正(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你有 Impostor syndrome (冒名頂替症候群) 嗎?)。
為什麼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我看起來很不順利的人生故事?其實就是因為我是一個普通人,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很多壓力很大的時候,懷疑自我的時候, 許多人不理解的時候。為了當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我付出了無數個夜晚週末加強自我, 希望我和其他人的差距可以慢慢縮小。大家可能都只會當下看到風光的表面,但是背後無數的艱辛真的是沒有親身體驗無法完全了解。
當然在座的學弟妹,你們的人生才要開始,希望我的大學總結及人生故事可以對妳們未來的選擇有一點啟發, 遇到困難知道這是人生的常態,大家都是辛苦默默的熬過來的。 軟體業有一句話說 You are suppose to struggled 你本來就該為工作掙扎, Anything worth doing is going to be difficult 一切值得做的事情都是困難的 !
我個人最喜歡的兩句話是
Whether you think you can or whether you think you can't, you're right. 不論你認為你能、或是不能做到一件事,你都是正確的
If someone else has done it then you can do it too. If no one has then you can be the first! 如果有人做過了, 你也可以做到。如果沒有人做過,你可以是第一個做到的!
有些時候我們會妄自菲薄,被別人懷疑,但是當你做了研究,做了足夠的功課,你必須要對自己有自信,堅持自己的選擇。畢竟,這是你的人生, 而你精彩的下一章節,就是從今天的決定及改變開始。
我是 Brian, 2008 年台大化學系學士畢業生,Facebook 軟體工程師,及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部落格作者,謝謝大家今天來聽我演講。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18/11/WhatIwishIhadknownwhenIwasacollegestudent.html
美國第一志願科系 在 Salu Facebook 八卦
終於結束啦~~~!!!(happy dancing haha
其實剛從義大利回來就忙的根本沒有時間畫畫!
先爆肝衝刺多益!然後再衝去台北美簽!
最近終於把事情忙完了,
我也想跟大家宣布一件事,
就是 我 要 去美國舊金山留學啦~~~~~
(大家應該終於了然為什麼在大學生都在上課的日子我可以去義大利玩...摁...其實就是因為要出國唸書的關係(小聲
--------------
其實我在選學校這一塊真的鑽研了很久,
所以才放棄了好不容易考上的設計群第一志願決定到美國念書。(英文也沒有很好真的是瘋了
因為 我覺得像我這種插畫真的在台灣找不到科系
當初高中在找大學(科大)的時候也發現
怎麼都沒有這門科系?
比較接近的都是視傳或是多媒
我本來是抱著不會差多少的心態想說
就讀下去吧,在家默默畫插畫就好了
後來因為高中的專題製作是選視傳,
我才發現我真的...很不在行阿阿!!!!!!!
視傳不只要設計logo還要拓展到包裝什麼的,
就是 非常非常的 多元..
因為我真的 很喜歡很喜歡畫插圖
我可能不是天生就很會畫畫,
風格也不是特別突出,
但是我真的想要用一輩子好好的畫出自己的人生!!(不誇張
於是我下定決心決定要"鑽研"插畫這一塊
最後決定到AAU舊金山藝術大學就讀
..其實這所大學其實並不有名(以整個美國來講
但是我看中的是他的插畫系還有超級多元的美國文化
加上他們是注重商業與插畫結合(剛好很適合我想要創業的需求
所以決定捨棄學究行學校,
追求自己夢想中的插畫系,
畫出心目中最美的繪本。
p.s.阿!選學校完全沒有指什麼學校好或是不好喔,因為這一塊完全是看個人需求的!
-----------------
第一次袒蕩蕩的跟大家分享超級害羞的啦
我真的很不擅長打文章,希望有分享到最近的心情還有一些事什麼的..
可以說我真的很幸運,家中願意支持我到國外讀書
雖然背後也有一番血淚辛酸史
(簡單來說我爸原本是完全不答應的,是因為我拼死考出了這樣的成績,爸爸才終於認同我︿︿)
不過真的要很感謝願意支持我的人
插畫這條路要一直摸索,
不容易不好活但是 生活會很豐富很幸福!
跟喜歡插畫的人一起共勉之,勇敢去愛吧~(哈哈~
美國第一志願科系 在 馬它mata x Youtube 的評價
▊ 這集聊什麼 feat. 娜娜
*我 & 娜娜的七年淵源
*跳脫本科系的理由
*大學指考Poduce101回憶
*跨領域、科系發展對我們的影響 (面試實習、生活作息)
*實習小撇步 / 個人品牌經營
*娜娜面試被當中國人
*上大學跟準備要大學畢業的改變
娜娜的IG : @yehnana ( 有很多行銷傳播實習資訊喔!)
………………………
🗣 並非每集Podcast節目都會上傳~YouTube這邊只有部分集數喔
【哪裡可以聽到我的每集Podcast🤔】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529055468
▌KKBOX https://podcast.kkbox.com/channel/P_lh2Q1b7808rD93v5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6tVBi2mKNDxBQWom2jjyMn
▌Firstory https://open.firstory.me/user/matainthehouse
▌Google Podcast https://reurl.cc/9XOKVd
▌Podcast Casts https://pca.st/7ha2w03b
以上平台搜尋 👉馬它 in the HOUSE 就可以聽到我的廣播節目啦~~
*可以幫我分享貼文到限動,幫我宣傳一下
*推薦大家起床、睡前、通勤、吃飯四個時間聽最讚!
▌麥克風:美國Blue Snowball 雪球麥克風 / 白色 2980$
▌聲音剪輯軟體:Audacity
………………………
★如果大家有什麼想看到的主題可以留言跟我說喔!!
★別忘了來IG找我玩
我的IG : Haocheng.chan.92
https://www.instagram.com/haocheng.chan.92/?hl=zh-tw
………………………
◆ 如果想看更多關於我的食物 / 穿搭 / 旅遊 /日常分享,可以到下方連結
◆ 個人IG : 👉 Haocheng.chan.92
◆ 食物IG : 👉 Food_map_camel
◆ FB粉絲專頁 :👉 https://reurl.cc/e5v12x
◆ Popdaily創作者計畫👉https://www.popdaily.com.tw/user/28032
………………………
觀看我的更多不同影片 :
社群教室EP.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hujyGQpz0E
社群教室EP.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p8g1XrspmM&t=90s
社群教室EP.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0jc7hhpAPk&t=105s
社群教室EP.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MfzA7FiobA&t=96s
【實測】$3990的手機不充電使用三天結果.....?Samsung Galaxy M11全功能開箱點評! |馬它mata x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KxISaLcPTQ&t=1s
「老闆,加薪?」實習全開架妝容分享,考核就地通過🤙|Double實習日記#1|馬它mata x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rHjQ3nuE74
今夏"必收"穿搭單品+4套實穿分享✨,上學出門免煩惱怎麼穿✌|summer lookbook |大學生穿搭|馬它mata x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vfjWQJpG0I&t=27s
………………………
喜歡我這支影片的話,記得按讚和分享給你所有的朋友
也可以去我的IG看看關於我的更多分享
記得訂閱我的頻道呦d(`・∀・)b
#podcast#走出本科#馬它intheHOUSE

美國第一志願科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 #木雕創作展 游宗穆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游宗穆外,還邀請到金車文藝中心 #藝術行政黃郁婷來介紹。
▲沉靜木質,『貝殼.旋』之美
▲雕塑家亨利·摩爾(Henry Moore)曾說「貝殼是自然界裡硬而中空的形體,造型自具自足,獨立而完美。」游宗穆藉由木雕,展現出貝殼內部螺旋反覆的美感
▲工作室
微雨的陰天,來到藝術家游宗穆座落台藝大校區後方的工作室。衝出來迎接我們的是毛皮黑亮的土狗「宵夜」,以肺活量十足的叫聲表示歡迎著。游宗穆的工作室為一座挑高的鐵皮廠房所改建,內部空間為六位藝術家共用,大大小小的工作台與工具各據一角,放在地板與高櫃上的立體作品增添室內風光,閣樓則有幾間格局有趣的薄板房,是藝術家們自行搭建的生活空間。
▲關於藝術,課後的避風港
游宗穆的生活很簡單:「創作、狗、娛樂」。這三件事情占據了他生活中大半的行程,單純的生活就像他的作品一般直白,喜愛布袋戲的游宗穆引用當中常出現的一句話「一步江湖無盡期」他認為藝術創作是無止盡的,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國小上才藝班、國中上漫畫班到高中的繪畫班,這些「課業以外的避風港」,到升大學時成為他考量發展的路線,當時游宗穆的志願表上只填藝術科系,對他來說於藝術不再只是課後的消遣,而是想作的事情。
游宗穆熱愛繪畫,也喜愛組裝模型和樂高積木,在拿到模型和樂高後按照說明書完成拼裝後,會將它們全數拆除,再次依照自己的喜好與想法重組,這過程如同雕塑,從加減與構築、破壞中產生作品。從大學才正式開始接觸藝術與學習雕塑,在大三後他才決定創作的方向,漸漸的建立起自己對於藝術的見解,慢慢找尋自身想要與想表達的理念。
▲對於木材質的喜愛
游宗穆進入台藝大雕塑系,一開始學習木雕是從基本的磨刀開始,接下來刻鎖文,練習斜口刀的用法;以及傳統的透雕,例如刻雙魚、牡丹…等等,到大三木雕老師林漢鼎教授開始讓學生創作圓雕等。游宗穆說大一手刻、大二之後漸漸使用機會使用機械作為創作的輔助。直至研究所時,才漸漸減少機器的使用,回到以手工為主的方式來創作。
對於木頭,游宗穆打從心底感到喜愛與莫名的親切。他認為每種木材質所表現出來的感覺與語彙不盡相同,原木的顏色、紋理、味道與硬度因品種而異,雖作品的造形是人為,但其呈現出來的色澤與味道卻是天然的。人造的夾板、木心板、角條等在創作的使用上產生強烈的工業性語彙。不論是原木或加工材,原料來自於大自然,就有種能拉近作品與觀者之間距離的魔力。
對木材質的運用,游宗穆不會堅持一定要用原木或高級木材來創作,他認為只要能與作品結合,同時表現兩的特色就是塊好木頭,因此創作上對於木材質的應用十分廣泛:原木、夾板甚至於雜木等等,藉由創作希望能打破傳統木雕對木材質的迷思。
▲貝旋系列創作
游宗穆參加過多場現場創作與工作坊,包含2009年關渡藝術節,擔任擔美國藝術Anthony Luensman的助手、2009台東漂流木現場創作、2010年大雪山漂流木創作,以及2013嘉義現場創作藝術家上原一明老師的助手,2016年第八屆「藝鼎杯」中國木雕精英邀請賽現場創作,等豐富的經歷。
「雕」為「減」的技法,「塑」則為「加」,在這加減的過程中讓游宗穆專注、思考,並且感到快樂,這樣的情況在組裝模型、玩樂高積木時同樣存在著。木雕與模型和樂高不同,增加了媒材的部分。雕塑兩字中,「雕」對游宗穆來說更為吸引他,在創作上不斷的用減法來創作。對單一媒材創作者來說,一件作品的材質會影響作品呈現出來的感覺,而作者對材質的熟悉程度也可以決定一件作品的成功與否。
此次展出的貝殼系列橫跨了游宗穆大學與研究所。大學時期的貝殼以擬仿與材質的探究為主,研究所後則是從原本的貝殼造形中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貝殼。游宗穆選擇貝殼作為創作發想,原因很單純「覺得它很漂亮」,除了造型的美感,另一方面也讓他繼續思考另一個創作「頭骨系列」的發展。除貝殼造型的模仿之外,也嘗試用其他材質來表現貝殼,例如:夾板、石膏、樹脂等等,最終還是回到單純的木雕創作。研究所時期的創作有兩個系列,一個是「貝殼.旋」,另外一系列為「骨.枝」。「骨.枝」有其理論與脈絡述說。「貝殼.旋」則是很單純地追求造形線條的美感,以及木材質與螺旋造形的結合應用。
初期的貝殼作品,例「大貝殼」游宗穆利用夾板的特性,將貝殼螺旋的造型,配合夾板的紋路,放大增強視覺感受。研究所的貝殼系列接續著大學時期,游宗穆開始思考除了造型上的模仿,還能有什麼變化「如何讓大自然的貝殼變成屬於我的貝殼。」於是乎他開始研究貝殼,選定螺旋貝作為研究對象。在觀察了它的外在造型,以及用砂輪機將貝殼剖半研究內部的構造後,他試著將貝殼的內外部造型融合,第一件「貝殼.旋」的作品就這樣產生。「貝殼.旋二」改進第一件作品的缺點,嘗試利用穿透的視覺效果讓貝殼內外的造形、空間互相交錯、融合,產生一種節奏感。
▲藉由思考與觀查啟發靈感
游宗穆覺得「創作過程對我的重要性不亞於作品的完成,有時甚至比作品更重要。」習慣紀錄下創作過程中的每個步驟,對於他來說,就是像記錄自己的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在創作的過程中有三步驟「觀察,思考,發現」:去觀察材料(原木)的變化,與造形的契合度;去思考作品的其他可能性,如果這麼做會如何?如果換一個方式或方向,會如何變化;去發現一樣的製作方式,上一件作品適合,這件作品適合嗎?如果適合,可以更好嗎?反之該如何改進。經由這些步驟改進自己的作品,藉由思考啟發下一件作品的靈感。
▲游宗穆-藉由貝殼單純而反覆的螺旋造型,造就純粹美感
游宗穆:
學歷
2007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畢業
2011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碩士班畢業
簡介&經歷
2014 第六屆「藝鼎杯」中國木雕現場創作大賽 銀獎
2014 「疆界.擴散」2014台藝大雕塑系新世代校友展
2014 第十五屆磺溪美展立體工藝類 磺溪獎
2015 「雲端集銳」-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聯展(木雕組)
2015 玩美藝術節 貢寮國小駐校藝術家
2016 「藝鼎杯」中國木雕精英邀請賽

美國第一志願科系 在 [問卦] 把醫科當第一志願是不是日治遺毒? 的八卦
2 F 推haha98: 不是美國也是把醫科當神良醫墨菲超紅 140.109.23.25 03/24 14: ... 88 F →lyping: 最高算第一志願還是探討科系入學和畢業難 36.231.28.74 ... ... <看更多>
美國第一志願科系 在 [問卦] 有沒有各國第一志願科系的八卦roger29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二類科系的話現在最夯的應該是電腦資訊相關科系吧以美國來說競爭最是激烈電機已經漸漸不如了雖然台灣電機的錄取分數還是高於資工啦至於一類文科除了某些特定科系說真的 ... ... <看更多>
美國第一志願科系 在 Re: [問卦] 有沒有對岸第一志願科系的八卦- 精華區Gossiping 的八卦
※ 引述《harpoon (你可以叫我.玲香)》之銘言:
: 在台灣最頂尖的人材念醫科(大多數而言 不是要討戰)
: 而在26那邊 念醫科則是N流的人才會去念 (N>=3)
: 這眾所周知
: 而這有一個問題值得探討
: 就是26的頂尖人材不念醫科那會念什麼科系呢?
: 個人聽到在香港工作的親戚的說法是
: 26最頂尖的人念財經或其他商學院科系
: (若是真的那很令人緊張....)
: 有這方面的八卦嗎?
時間放到二十年前﹐最熱的專業是物理學﹐沒錯﹐是地地道道的理學。
時間放到十幾年前﹐最熱的專業應該是計算機﹐數學。
時間放到約十年前﹐最熱的專業是生命科學和法學﹐經濟學以及工商管理和國際貿易。
時間放到約五年前﹐最熱的專業是電子資訊﹐微電子﹐經濟學以及工商管理﹐新聞
時間放到西元2009年﹐最熱的專業是金融學。。。。。文理兩組的取向終於統一了。
醫學。。。基本上所有大學的醫學院都是該校錄取分數最低的學院。
所以北大﹐上海交大的醫學院都是獨立招生。。。
因為一旦加上醫學院﹐學校的錄取分數線會降低
北大因為要和清華競爭﹐分數線總是低於清華就會很難看
所以如果北大醫學部和北大統一招生﹐那北大的招生分數線就會下降
並和復旦(復旦是納入醫學院統一招生)差不多﹐而距清華就相差不少。
更何況北大還把諸如哲學考古這些專業放在提前招生批次裡
降了二十分錄取。如果醫學院也加上﹐北大分數線就要落後清華十多分了。
上海交大因為總要和復旦競爭﹐所以更不敢統計醫學院分數
因為他的醫學院分數比本部平均要低至少四十分以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15.198.225
醫學在美國也算不上是很熱的專業。
※ 編輯: anono 來自: 124.15.198.225 (12/13 03:13)
機械﹐等等偏向實用性的專業。
農村子弟很多都留家鄉工作﹐醫學可以保証飯碗。
也是四年制或者五年制醫學生的主要來源。
※ 編輯: anono 來自: 124.15.198.225 (12/13 03:17)
是麼﹐據我美國師兄說﹐他見過不在少數的美國家庭醫生
水準真的很差。
據我所知﹐不少大陸畢業的醫學生﹐因為美國承認其本科學歷
等同於美國的M.D﹐所以有不少醫學生就去美國
接洽醫院實習﹐通過那個資格考試﹐留在美國做醫生的。
※ 編輯: anono 來自: 124.15.198.225 (12/13 03:34)
其實對台灣醫生來說﹐來大陸開拓市場是很有利益可賺的。
前提是﹐要找好的律師來把關。
因為大陸的確缺少私立醫院來給有錢人做治療
這個也太唯心了﹐畢竟美國的醫生是從研究生才開始的﹐前後好像也不過五年。
然後考証實習之類的。大陸八年制﹐前前後後十一年到十四年。
且大陸環境復雜﹐病例也豐富。。。練手的機會很多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