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蔡璧名「解愛」.如果戴安娜王妃可以讀莊子》
* 心安穩了,才能有更多的愛。
* 只有能平定此心,才是無上財富。
* 每週至少檢視一次情感關係中的自己──無論在親子、手足、情侶、朋友、同學、同事的情感關係中──你的心身是愈來愈放鬆、康強,還是相反地越來越僵硬、扭曲、枯竭?
首先,學習《莊子》的「莫得其耦」與「得其環中」(〈齊物論〉),不要對立,要持續不斷地跳脫主觀、客觀看待當前之事,是很重要的人生功課。在一起的兩位有心人,如果都不致力於設身處地、將心比心,便易生齟齬、摩擦,生活因此將備加辛苦艱難。
* 未必衣不如新,肯定人不如故。
*如果你把自己製造成對方的知己,對方也把自己製造成你的知己,在《莊子》的價值觀裏,從「我」變成「我們」這個過程,兩人會有共同的生命觀和共同努力的目標。比方你們都練習「其神凝」、 你們都「用心若鏡」。當一個人跟另一個人說:「哎呀,糟糕了,我今天學熬雞湯,但我整個雞湯都潑灑在地板上了。」如果你們都是莊子的愛好者,你就會說:「趕快神凝,雞湯潑灑掉就算了,可以再熬嘛,心才是最值得珍貴的。」都認為心身健康是最重要的,不只一起生活,而且支持彼此的願望和抱負。
*在《莊子》書裏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通」,就是溝通。「通」的相反是「緘」,意思是書信的封口或扎束器物的繩子。「其厭也如緘」(〈齊物論〉),像待在一個密閉空間不跟任何人溝通。莊子強調「通」,希望我們能敞開心房,讓別人認識你,而你也主動地去瞭解對方,是一種非常主動、積極的愛。實踐這樣的莊子之道,會發現越付出、越照顧對方的時候,你會變得越愛對方。而且我要強調的是,這樣一種瞭解,不是取悅,而是真正的瞭解,然後慢慢建立一種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擁有的信任,兩個人可以變得非常親密。
*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說:愛情的能力其實與人格是否健全發展息息相關。弗洛姆所謂愛情的能力,講的到底是什麼呢?在《莊子.人間世》寫道:「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所存於己者未定,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站在《莊子》的角度,「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有些東西你一定要先樹立,才能愛人。用當代的語言來說,即是「自愛」。
* 我們要怎麼樣侍奉自己的心,讓自己的心能安?莊子說:「哀樂不易施乎前」,這個「施」是移動的意思,不要讓任何的悲傷快樂來攪擾內心。講簡單一點,就是絕對不讓負面情緒啃噬你的好心情。可是生命中難免有些不得已的事情,這些不得已的事情,你好像也沒辦法挽回,那怎麼辦呢?莊子就說了:「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你就把它當成命中注定會發生的,就能安然接受了。
* 只有我要定的心,沒有要定的人!
* 他(她)愛你,是因為功能性的需要,現在的你或未來的你可以提供許多他(她)需要的服務。還是他(她)愛你,是愛這個存活在天地之間,獨一無二的靈魂與生命,他(她)希望因為你和她(他)的相遇,兩個人的生命都變得更加美好。這個問題,我想無論男女都值得思考:思考對方,同時反省自己。
* 原來活在人間世,其實我們真的被很多人、很多標準拿來秤斤論兩,那麼你又何忍把自己也當成東西一樣,只追求發揮像個器物的用途呢?我廚房裏有個秤,做菜需要的時候就秤一秤。你又何忍把你最愛的人也擺在秤上,去秤他(她)能帶給你多少斤兩的財富或利益呢?你們已經是滾滾紅塵中最相愛的兩個人了,又何忍如此相待呢?
* 日夜不斷地交替,人類是無法掌控的。誰的人生沒有得失、窮達呢?永遠不知道覺得自己最幸運的這個時候,接下來好運是不是就快要消失了?那該怎麼辦呢?哀駘它接受命分自然如此、不得已如此,至少能做到「不足以滑和」,面對「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與不肖毀譽、飢渴寒暑」或情感的聚散時,不要讓這些事情影響心情,攪亂內心的平和,這是初階的境界。更高階的境界是「不可入於靈府」,甚至能做到不讓這些會傷心難過的事進駐到心裏。當學會神凝,要不想什麼,不是很自由的嘛?
*不要無涯夜空裏的星星跟月亮不去看,卻拚命去看那黑暗、看那了無光亮的地方。不要一直執著、一直去想生命中最傷痛、最不堪回首的時刻。回憶美好的回憶,感念天地間值得感念、值得深深感恩的幸福。
* 「人不忘其所忘」,這個「其」指的是聖人,聖人忘掉的,一般人忘不掉,無法釋懷;「而忘其所不忘」,聖人不敢輕忽的,一般人卻很容易輕忽。莊子要提醒我們那些不能忘掉的內容,就是「自事其心」——陶養自己的心身、照顧自己的德性。
* 我們越認識無常,越會珍惜擁有。你會發現活在天地間,不論親疏遠近,每一個與你相逢的人都是值得珍惜的。可是也不要過度執著,所以要在「愛」裏面學會「忘」,在「深情」裏學會「不滯於情」、不陷溺於感情,這是這一堂課最重要的功課。而在講「忘」的同時,除了不要太在意、太執著於情感或是外在世界,同時要讓大家養成一個新的習慣——把注意力放回自己的「心」和「身」上。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3萬的網紅Ytower Cooking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買日本KallaPro熱旋多功能氣炸烤箱 按這裡→ https://lihi1.cc/CURkw 用途一:烘烤 1) 烤雞 【烤雞185°C、30分鐘】 材料: 雞 850公克 醃料 白胡椒粉 1茶匙 鹽 1茶匙 米酒 1大匙 醬油 1大匙 作法: 1. 雞和醃料混合拌勻,按摩一下,醃漬約1小...
「繩子用途」的推薦目錄:
- 關於繩子用途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繩子用途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繩子用途 在 我們這E家 - Emilia Angelina Facebook
- 關於繩子用途 在 Ytower Cooking channel Youtube
- 關於繩子用途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 關於繩子用途 在 [請益] 關於做事時在身上綁繩子- 看板JP_Custom 的評價
- 關於繩子用途 在 背包前面繩子的用途- 穿搭板 的評價
- 關於繩子用途 在 [問題] 請問這衣服的繩子用途是什麼? - 看板WomenTalk 的評價
繩子用途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中天的夢想驛站》
【都市農耕 回應氣候變遷.糧食危機的新解方 上世紀九零年代 古巴開啟都市農耕模式 台中「城食森林」之東海美食育基地 家長發起的食農教育 共耕共食 從食農教育培育分享精神 台北「田園城市」12個公有建築屋頂菜園 降低都市熱島效應】
我們都很擔心食品安全的問題,這要從食安教育做起。都市農耕是從古巴開始,現在擴及到全世界越來越波瀾壯闊。台灣最近有兩個地區跟進了,一個是在台中市,一個是在台北。而更早之前是由台灣好基金會,在苗栗已經進行了一個學校跟附近的一個農地合作,小朋友們可以學習有機農耕,然後變成他們的營養午餐。台中市為了下一代的農食教育,一群家長帶著它們的孩子,就在大肚山上闢農田;在台北市,一方面為了解決熱島都市的問題,另外一方面,也鼓勵城市農耕,於是在公部門的屋頂開始種菜。
你有沒有想過 餐桌上的蔬菜是是哪裡來的?怎麼種的呢?其實我們桌上從世界各國來的美食,碳足跡都會加重地球的負擔。再加上農藥、化肥、基改,農作物的秘密你我多半難以掌握,因此都市人開始自己種植,確保食物來源,同時降低食物的碳足跡。
這種都市農耕,靈感來自古巴。
在自家前院種菜種蔬果,甚至有農隻協助農耕,古巴的首都哈瓦那,有超過兩百萬人投入城市農耕,蔬果產量占全國的一半,在全球面臨氣候變遷、糧食危機以及石油即將枯竭的新世紀,全球很多城市開始跟哈瓦那學習,因為這些危機,哈瓦那人20年前就已經克服。
哈瓦那的都市農耕,起源於國家的困境。1963年,美國對古巴實施禁運,三十年間,糧食等物資倚賴前蘇聯的援助。但隨著90年代前蘇聯瓦解,古巴人不僅糧食斷絕,飢餓的古巴,經濟也幾乎全面崩潰。石油危機導致農藥化肥短少,他們因此開啟永續農業,並且鼓勵市民就近利用空地耕作。如今哈瓦那有將近200個都市菜園,每年生產超過400萬噸的蔬菜,古巴有全球規模最大的生態農業,並且是唯一經歷能源危機,成功轉換農業政策的國家。
都市農耕提供了工作機會,同時餵飽吃有機蔬果的健康國民,古巴獨特的經驗,如今是很多城市的仿效對象。
台中大肚山上的一個菜園中,一位家長正帶著十幾位小朋友,在自己開闢的菜園進行食農教育。
「我問你們,白蘿蔔跟這個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葉子!還有顏色!」小朋友搶答。
張文鴻,大家都稱呼他豆爸,他說,「我們這裡園區比較特別,它不是為了量產,它是為了讓我們可以實踐從產地到餐桌這件事情。我常常在開玩笑,這裡的產地到餐桌只有五步。」
在古巴的都市農耕,是解決糧食和經濟問題,台中市則在2016年推動城食森林計畫,鼓勵市民用自然有機的方式種植蔬果。其中東海大學附近的一處基地,由下而上推行,做了很好的示範。
這一群家長因為社區新小學成立,校內空間不夠,又希望給孩子們食農教育,因此在學校旁邊找了一片荒地,一群沒有耕作經驗的家庭,開始了城市農耕生活。
豆爸說,「這片土地它有七八年沒有耕作,所以草比人高,土地幾乎沒有耕作的痕跡,意思就是說我們要重新全部再開發一遍。可是相對的,這裡也沒有農藥了,也沒有汙染了,也沒有很多人為的破壞,所以我們覺得這裡才是我們想像中最好的地方。我們就讓小朋友一起來,用石灰粉拉繩子、丈量,他們其實反而來這裡學到更多。」
用怪手整地之後,刻意保留大肚山上四十幾棵相思樹,大人小孩一起試種各種當令蔬菜,不灑化肥和除草劑,利用生廚餘肥沃土地。大肚山的紅土很難種植,第一年幾乎慘敗收場,但如今園子裡欣欣向榮,過去的荒地,成了孩子們的最愛。
家長呂木蘭說,「基地種的蔬菜最重要就是種當季、當令的蔬菜,因為這樣可以減少養分施肥。有個媽媽就種蘆筍,我們從來沒想到在大肚山紅土上面,蘆筍竟然還可以長成,這是我們很驚奇的地方。另外我們也種一些豆類,因為2016年是國際豆類年,豆類是窮人的肉類,因為豆類富有蛋白質、胺基酸,價格又比較便宜。」
而且,這裡的一切收成,只要共作、都可以共享。平常不進廚房的孩子們,搶著烹調剛剛自己親手採集的蔬菜。
豆爸說,「他們可以在這裡找到互相分享的意義,他種的菜不見得只有他自己收。我覺得這個最難,我也最喜歡這個概念,就是互相分享。如果我們都願意把它多餘的一點點分享給大家,他收得一定更多。所以我們的概念,讓小朋友不會很自私,不會封閉。人跟人互相信任而美好,人跟人互相幫忙就會有勇氣了。」
因為氣候變遷,近年來台北夏天酷熱,氣溫屢創新高。為了減少食物的碳排放,同時回應台北人對食安憂慮,台北市版本的城市農耕,在公有建物的屋頂,開闢了12個屋頂菜園,打造一個種菜的田園城市。
這裡是北投區公所的屋頂,菜園面積575平方公尺,是計畫中最大的空中菜園。夏天可以為室內降溫,這一小塊木箱,也舒緩了台北人生活在都市的緊張和壓力。
北投清江里的里長說,「我們有一個里民來種菜,後來他太太打電話跟我講說,其實他有憂鬱症,他因為過去都閉鎖在家裡。她以前很擔心她的先生,自從有來種了這塊園地之後,整個生活有了重心,他是我們這裡面最認真的,每天最少來三次。」
而且這裡收成的三分之一,有更積極的用途,為社區裡年長者的午餐加菜。
里長說,「屋頂菜園以分享的方式作為我們的重點,原則上三分之一提供社區運用,三分之二給重的人當成所得,基本上這邊所有種植的東西都不能拿出去賣,等於是一種有機栽植。」
都市農耕,緣起於古巴的哀愁,如今結成甜美的果實。在全球各都市,它是氣候變遷和食安問題的解答之一,在地球過熱的此刻,這一方綠意,意義重大。
繩子用途 在 我們這E家 - Emilia Angelina Facebook 八卦
哈哈之前大家看這張
"娜妹瞬間長大"對比圖,
都以為右邊的是E姐~
但其實都是娜妹~~~ XDD
今天我也跟E姐說妳要看妳小時候的樣子
可以看妹妹就好~ 直接是3D立體版喔~
XDDD
------------------------------
📢Jellypop果凍涼墊床墊結團提醒
>>> https://p3.groupbuyforms.tw/tixkq
(**6/30(日)晚間12點結團,請詳閱表單內注意事項**)
#有機純棉表布- 親膚透氣,排汗吸濕
(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也可以使用)
#Hisobead果凍涼珠- 獨家專利技術,
安全無毒,長時間保持低於常溫3~5℃
#安裝簡單- 繩子自由調節長度將其固定即可
#不易滑動- 商品本身重量足夠,
不會因小朋友扭動而輕易滑動掉落。
#多功能用途- 從嬰兒推車、
餐椅到汽車兒童座椅,都可替換使用
#2019新增全新花色,北歐風格,質感更升級
台灣夏天又辣又熱,又不可能一直躲在室內,
孩子們成長階段很需要到戶外走走,
但太熱不舒服會哭鬧,一哭鬧爸媽也跟著上火,
如果有涼墊的話,可以降低孩子們的不適感,
夏天推推車出門我一定都會幫娜妹帶上
真的有涼感效果的jellyseat果凍涼墊!
今年他們還推出了jellymat果凍床墊版喔,
(尺寸大小是90x60cm)
可以讓孩子更涼爽安穩的睡個好覺啦!
>>> https://p3.groupbuyforms.tw/tixkq
(📍完整心得分享請見>>> shorturl.at/kzOQY)
繩子用途 在 Ytower Cooking channel Youtube 的評價
📌 買日本KallaPro熱旋多功能氣炸烤箱 按這裡→ https://lihi1.cc/CURkw
用途一:烘烤
1) 烤雞
【烤雞185°C、30分鐘】
材料:
雞 850公克
醃料
白胡椒粉 1茶匙
鹽 1茶匙
米酒 1大匙
醬油 1大匙
作法:
1. 雞和醃料混合拌勻,按摩一下,醃漬約1小時。
2. 將雞腿用繩子固定綁緊,叉上烤機叉件組。
3. 再放入氣炸烤箱。
4. 功能選擇烤雞功能,設定185°C、30分鐘至時間結束後取出即可。
2) 沙威瑪
【烤肉、180°C、45分鐘】
材料:
雞胸肉 1800公克
醃料:
優格 100公克
鹽 1.5大匙
糖 1大匙
黑胡椒粒 1大匙
匈牙利紅椒粉 1大匙
香蒜粉 1大匙
洋蔥粉 1大匙
咖哩粉 2大匙
米酒 2大匙
作法:
1. 取一大盆將醃料材料混合均勻,將雞胸肉放入醃漬並按摩至吸收。
2. 醃漬過得雞胸肉放入冰箱醃漬過夜。
3. 將雞胸肉重疊插入烤箱的轉叉,兩端用固定的小叉子固定住並鎖緊。
4. 烤肉串放入氣炸烤箱內,選擇【烤肉、180°C】,烤45分鐘至表面焦香。
5. 待時間運轉結束,用取叉將肉串取出,將肉片下即可。
6.麵包擺上生菜、蕃茄片、沙威瑪肉片,再擠上番茄醬、美奶滋即可。
用途二:氣炸
3) 綜合炸物
選擇薯條功能200°C、15分鐘
用途三:炙燒
4) 脆皮燒肉
【烤肉、200°C、20分鐘】
作法:
1. 五花肉燙熟後取出,表皮戳洞,肉均勻抹上醃料,放入冰箱冷藏約12小時。(冷藏讓表皮水分散發)
2. 取出五花肉,肉的部分包上錫箔紙,放入烤箱中,選擇烤肉200℃,烤約20分鐘至燒肉熟且表面起泡酥脆即可。
5) 烤牛排
【牛排、200°C、10分鐘、最上層】
作法:
1. 牛排撒上鹽和胡椒後放入氣炸烤箱中的最上層,選擇【牛排、200°C、10分鐘】
2. 烤至時間結束即可。
用途四:烘焙
6) 烤蛋糕
【烘焙、160°C、12分鐘】
用途五:做果乾
7) 烘果乾
【乾燥、60°C,24小時】
用途六:發酵
8) 優格(發酵)
【乾燥、40°C、8小時】
材料:
牛奶 1000公克
優酪乳 100公克
作法:
1. 取一個乾淨乾燥的容器,倒入牛奶,再倒入優格攪拌均勻。
2. 放入烤箱中,設定【乾燥、40°C、8小時】,至時間結束即可。
-
楊桃美食網
http://www.ytower.com.tw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ytower01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ytower0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umscXEJF04/hqdefault.jpg)
繩子用途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評價
【智翔的議會質詢-交通局、捷運工程局(8/24)】
#共享運具違規
身為桃園市民,一定對共享運具不陌生,桃園為GoShare首發城市,從去年開放以來,加上iRent,共享機車的違規數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八月為止,暴增三倍多,而最大宗的就是違規停車,肇因於隨借隨還的便利性,時常也有民眾面臨共享機車(甚至汽車)停在家門口阻礙出入,甚至只能下載APP來租借移車的困擾。
除了希望交通局這邊與業者再行溝通,至少在確實開罰以外,教育使用的民眾也很重要,至於違規停車是否因使用者苦於停車格太少而倉促停車,也值得交通局這邊再注意了。
#公車試辦讓座
根據近期新聞,交通局已試辦讓座服務系統,智翔認為此系統立意良好,照顧到固定有讓座需求的市民,但也有反面意見表示,臨時有隱性需求,如女性生理痛、拉肚子等,也沒辦法馬上線上申請卡片,如果這時聽到語音提醒就會感受到壓力,所以也希望交通局能研議看看隱性需求者該如何來使用。
#移工改車盛行
桃園移工數量龐大,為移動方便多會選擇電動自行車來代步,但也衍生出改裝車輛的問題,更換外觀與馬達等,時速也超過法定的25公里,對於此問題,智翔認為光是禁止、開罰可能效果有限且耗費成本,有沒有辦法從自治條例著手,納管電動自行車,以及相關的考照、稅收規範,地方若可就權限來進行適度的修法,應該來研議看看。
#敬老愛心卡擴大適用
敬老愛心卡的點數剩餘問題,除社會局之外,也請教交通局是否研議開放更多元的用途,例如折抵公有停車場收費、折抵鐵路運輸等,希望交通局可以會同社會局一起來考量看看。
#行穿線設置
大興路與寶山街口處,目前並無斑馬線的設置,加上晚間駕駛員視線偏暗,容易發生事故,因此請捷工局與交通局研議,是否在此處設置行人穿越道,保障行人的安全。
#桃林鐵路木棧道沿線狀況
桃林鐵路的木棧道受到市民好評,但有市民向智翔反應過木棧道的破損、翹起恐造成受傷的問題,因此智翔也特別檢視了木棧道周邊的環境,發現了有像投影片中的情形,高低不一的地勢,看起來岌岌可危的護欄還需用繩子綁在樹幹上維持著,是否在不砍伐的前提下,完善護樹工程?
另外,木棧道的材質雖然採用原木達到舒適、美觀的功能,但桃鶯橋下的簡易極限運動公園的案例可看出後續維護的費用甚鉅,破損的木板也提高了使用者受傷的風險,因此想請捷工局思考一下替代材質的方案,要避免水泥化的情形發生,也有仿木的材質可以思考,若堅持原木,就得留意經費能否負擔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HWClMo63g/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R_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B5y1adn1GWs3_JcRsyVclb6jChQ)
繩子用途 在 背包前面繩子的用途- 穿搭板 的八卦
不知道有沒有錯版,一直很好奇個問題,像這種後背包,正面的彈簧繩有什麼特別用途嗎⋯⋯?還是只是好看而已ㄚ. ... <看更多>
繩子用途 在 [問題] 請問這衣服的繩子用途是什麼? - 看板WomenTalk 的八卦
在GU買了一件新衣服,打開來試穿發現肩膀有一條線連著有人知道這條線的用途是什麼嗎? 是不是曬衣服用的啊? http://i.imgur.com/Rz9kaVV.jpg. ... <看更多>
繩子用途 在 [請益] 關於做事時在身上綁繩子- 看板JP_Custom 的八卦
不知道有沒有人懂我講的 ><
就是之前看日本的卡通啊,像是做家事、跪著擦地板之類的粗活,在做之前
人們都會在背上綁上白色的繩子,映像中好像要從手臂繞過背後到另一隻手臂
然後再綁起來。
我知道我描述的很爛,貼個圖參考一下~
https://www.calvadoshof.com/AchaKocha/log/2001072606.JPG
就是這張千尋背上綁的那個白色的繩子。
我記得這個"綁繩子"的行為好像只有日本有,對吧?
我比較有興趣在於為甚麼要在做粗活前綁這個繩字,是不是綁了會比較有力氣
好像有些射箭的人也會綁(不知道有沒有記錯)。
還有綁這個繩字有沒有專有的名稱。
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6.238.42
之前以為是跟舉重綁腹部的原理類似,原來是我想太多了 ^^
※ 編輯: moody2 來自: 59.126.238.42 (05/10 19:3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