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足利織姬神社⛩️
夜間戀人聖地
順便聊台灣天氣
日本網路直播不中斷
宇創國際通訊有限公司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ANA西村英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知道日本也會過七夕嗎? 日本的七夕和台灣的七夕又有什麼差別呢? 今天就一起來聊聊HANA印象中的台日七夕差異吧~ 日本にも七夕がある!? 日本と台湾の七夕はどこが違う??? 私の七夕の印象をゆる~く話してみました~😊 #七夕 #情人節 #台日差異 #日本人 *********** 使用歌曲 ...
織姬神社 在 Mobile01 Facebook 八卦
說起「足利」,大家可能只知道世界聞名的紫藤花,其實,這裡也還有其他值得走訪的地方哦例如足利氏住宅遺跡「鑁阿寺」(ばんなじ)、日本最古老的學校「史跡足利學校」,以及同時被選定為戀人聖地及日本夜景遺產的「織姬神社」等,這些都是靠雙腳就可以全部完成呢!
#悅遊日本 #足利 #織姬神社 #戀人聖地
織姬神社 在 HANA西村英惠 Youtube 的評價
大家知道日本也會過七夕嗎?
日本的七夕和台灣的七夕又有什麼差別呢?
今天就一起來聊聊HANA印象中的台日七夕差異吧~
日本にも七夕がある!?
日本と台湾の七夕はどこが違う???
私の七夕の印象をゆる~く話してみました~😊
#七夕 #情人節 #台日差異 #日本人
***********
使用歌曲
昼下がり気分 @ フリーBGM DOVA-SYNDROME OFFICIAL YouTube CHANNEL
歌曲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1O7tSN5_Co&t=112s
フリーBGM「昼下がり気分」/作(編)曲 : KK
作曲者プレイリスト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2vyqKNLXiUrM_vi3UQnIcpiIAvjMiPSK
******************************
More HANA❤️
訂閱YouTube ►
https://goo.gl/xU5YqR
FB ►
https://www.facebook.com/hana1720/
IG ►
https://goo.gl/ejkyMB
織姬神社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評價
好,我發誓,我們今天的日本主題旅行,絕對會進行到「地獄」的部分!不然我請100份雞排!這一趟文化研究式「死亡」之旅,終於從古墳時期到平安期,就在上集,我們從小松和彥的民俗學觀點,為「#京都魔界」下了操作型定義:巨大的封魔都市計劃,為一条橋、深泥池、鐵輪井戶、貴船神社的妖魔鬼怪,鋪成順理成章、自成邏輯的魔幻世界。
.
話不多說,本集就直接開啟魔界大門,由 #偽學術 的長潔與 #臺灣通傳智庫的黃采瑛博士,引領大家著魔幻視,一探京都的四個地獄,並且利用妖怪電車的「嵐山電鐵」,深度踏查京都「太秦豪族之謎」。地獄即天堂,日本佛教的地獄思想,其實帶來是對人世「無常」反思。
.
這將我的地獄連結到了姚巧梅老師的《愛欲京都》,在該書的女性書寫中,我讀到了愛與慾的本性,這正是真誠地面對「#愛恨交織」,謙卑地接納「#生老病死」。從京都旅行,看見人生。
.
📌 #本集的節目有
.
▶ 魔界與公共衛生有關?
▶ 京都的四個地獄
▶ 屬於地獄的「美食」—幽靈育子糖
▶ 嵐電的冒險—妖怪電車與太秦之謎
▶ 《愛慾京都》的人生案內
▶ 地獄即天堂
▶ 旅行作為一種方法
▶ 從旅行看見人生
.
📣 #firstory 聽這裡: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ijz1it1fjgp0810fy2r6n32?ref=android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AN3Uf2iYKG3TBpyWMfvpf?si=2Pr8WRThReudR8GC7kGJqA
.
📣 #apple 聽這裡:待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Krw8-c79ubuoiKPOWa
.
📲 #FB 完整論述: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46380362216249&id=208541192666847
.
📣 #教育廣播電臺版:https://www.ner.gov.tw/program/5a83f4eac5fd8a01e2df012b/5fccf839a4224a0007c34aae
|
//// 完整論述 ////
.
▓ #京都的四個地獄
.
我們今天要談的地獄,在京都。從平安時代起,佛教帶來夜魔天的觀念,進而產生「閻魔信仰」,「閻魔注定三更死,並不留人到五更」的諺語更賦予閻魔(閻羅王)角色無上權力。對於常民來說,地獄是一種消極的、警告的道德判斷,這樣夾帶著恐怖氣氛的警世作用,強力地滲透於民間日常生活,成為東方文化中獨特的地獄觀。
.
在京都主要有四個地獄地點,其充滿冥界、冥土、閻魔、黃泉的話語論述:包含「都市的地獄寺院:#矢田寺」、「地獄通道:#六道珍皇寺」、「巨大閻魔王:#引接寺」、「地獄的景象:#西福寺」。只需要走完一遭,絕對能領略京都最幽冥的體驗。
.
▓ #地獄也是愛欲
.
延續著地獄,我想談談愛慾,某個程度上應該要很浪漫吧~ 不不不,它還是蠻可怕滴~ 恐怖的怨魂與幽靈在日本的歷史裡總是強大的。在稻岡彰的《怨靈史跡考》中,分析了平安時代初時期的「怨靈思想」,他從一個法文化史的角度出發,說明古代日本人如何運用「怨靈」敘事達成社會的秩序化。
.
在尚未「政教分離」的古時,民俗與國家緊緊相繫,怨靈通常始於政治權力的迫害,如菅原道真、崇德天皇,政爭敗者時常化身怨靈,目的在透過恐懼訴求,讓政爭對象失去正當性。
.
如果說,日本傳說中的男性怨靈反映的是,公共領域上國家層次的權力鬥爭,那麼,鬼故事中的女性復仇,則是再現私人領域裡個人情感的糾結游移。「鐵輪井戶」與「橋姬」兩則鬼故事,是女性情感的雙重體:「恨之魂」與「愛之魂」,我們看到了愛與恨的一線之隔。
.
而故事的發展地點,宇治的橋姬神社、京都五條的鐵輪井戶跡、京都山上的貴船神社,就可以說是這樣糾結情感的甜蜜又怨恨的個人處世象徵。
.
▓ #到處都是無常的感悟
.
本集總結在地獄與愛慾的「#無常」,想起每一段旅程,想起每一位旅伴;很高興我們可以陪伴著彼此一起走過,也感謝分離後所留下來的那些。留下甚麼,我們就會成為什麼。讀到《#愛欲京都》裡的這段:
.
「二十五歲那年春天,與母親一起出遊嵐山。站在渡月橋上眺望無邊春景,被遺世的靜寂深深地吸引,種下二度求學時選擇京都的種籽。如今,同遊的母親已作古多年,而我,也開始長白髮了。」
.
我不知到你怎麼想,總之在節目裡,我是感動到哭了。這是京都的旅行,這是人生的旅行。這就是旅行的意義。
|
#冬季感傷
#厭世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