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職博覽會提供多元高中職教育環境,發掘學生志向與潛力
106年的高中高職博覽會以「創藝桃園跨全球,教育矽谷創共好」為活動主軸,全市共計38所高中職及五專設攤,提供各校精采介紹,展現學校多元特色。藉由多元高中職教育環境,提供學生更多選擇權,發掘學生的志向與潛力,讓學生充分發揮性向,進而提升國家競爭力。
另外,市立高中繁星入學表現良好,#去年推薦錄取率近6成;十大私立高中職,有五大位於桃園;桃園的國立高中升學率也十分優異,我們有責任提供優質的高中職供市民選擇。而未來國立高中職依教育部國教署規劃改制為市立高中職後,市府也會以高標準提升高中職教育,讓高中職教育能發展更健全,不只「行行出狀元」,更要「校校出狀元」。
這次配合中央在桃園推動「亞洲‧矽谷計畫」,博覽會規劃「教育矽谷主題展示區」,設有 #VR虛擬實境、AR擴增實境、智慧教室、實驗教育、與大學合作的知識夢翔計畫、國際教育、與農工學群體驗、Maker實作等展覽,讓學生體驗各項創藝教育成果,藉創新教育培養數位人才,打造桃園為智慧城市。
繁星錄取標準 在 歐陽立中 「演說課x桌遊課」 Facebook 八卦
【#創意教學】為什麼你們家長日在玩line!?
「對了,回去跟你爸媽說,
記得下載line,家長日要玩。」
這是我交代學生唯一的話。
學生:????????
家長日是學校大事,
老師們無不用心準備,
滿滿的班級事務、升學管道、
教學理念要講。
過去,我也是這樣的,
在台上滔滔不絕。
可是後來,我思考一個問題:
家長真的都聽得懂嗎?
又或者說,
家長都會記得嗎?
比方你說大學升學,
有特殊選材、繁星推薦、個人申請⋯⋯
可制度這種事,
還沒遇到時,都是霧裡看花。
有沒有什麼方式,
可以確保家長真的聽懂了呢?
正巧,今年暑假,
我報名參加漢克的
「實境遊戲工作坊」,學到一招:
用line設計實境遊戲!
啊啊啊啊啊!
這就是家長日的解方啊!
我把家長日的宣導內容,
設計成一場「line實境遊戲」,
取名叫「丹鳳之子」!
(對,完全是搭天氣之子的熱潮)
Line實境遊戲是這樣的,
你先設定好故事,
然後在情節中提,
玩家若輸入正確答案,
便能往下推展劇情。
怎麼可能?也太神奇了吧!
其實,就是利用line
「自動回覆」的功能。
我告訴家長:
「上學期我們玩奪寶令,
好玩,但手寫的很痠。
沒關係,這學期我們進化了,
用line玩「丹鳳之子」實境遊戲!
請你打開line,搜尋這個帳號,
進入到「丹鳳之子」遊戲頁面,
跟著故事,回答對應問題,
答案,就在今天發的資料裡。
最快速完成的前六名,
有秘密獎品!遊戲開始!」
氣氛瞬間嗨起來了,
家長都有用line,
只是沒想到,
Line竟然能這樣玩!
實境謎題分四個層次:
第一,學校行事曆
比如像是:
「啊!對了,
今年還有個超級大日子,
就在12月21日,你們猜猜,
那天是什麼日子呢?」
這時,
家長要輸入「30周年校慶」,
就會跑出接下來的情節:
「沒錯!就是丹鳳30周年校慶啦!
據說今年會擴大舉辦,超級期待。
不過最重要的是,爸媽,
到時候你們一定要號召
叔叔伯伯阿姨嬸嬸表哥表姐堂弟堂妹⋯⋯
來我們班的攤位捧場喔!」
第二,升學資訊
比如像是:
「再來,考完學測後,
有種升學管道是,
校排前50%的同學輪流選填志願,
以科系標準決定是否錄取。
所以,在校成績好的同學,
就很適合用這種升學管道。
爸媽,你知道這個管道叫什麼嗎?」
家長必須根據情境和資訊,
來判斷是哪一種升學管道。
你猜猜看,答案是什麼呢?
第三,班級回憶
這部分,我除了故事外,
還會放上活動照片,
來考家長對班級活動的了解。
比如說:
「爸媽,你看下面這張參訪照片。
這個團隊超有趣的,
他們會cosplay日治時期的人,
帶我們認識北投的歷史。
你們知道這個團隊的名稱是什麼嗎?」
你放心,
家長一定不會,
因為我的目的,
就是要家長去問學生,
由學生來介紹他們參加的活動。
這題一定要給你正確答案,
答案是:「北投說書人」
第四,推薦書籍
身為瘋狂的閱讀者,
每次家長日我一定推書,
所以魔王題是這麼設計的:
「爸媽,最後一件事,
我想跟你們說聲對不起。
有時你們唸我,我對你們大小聲。
其實我懂你們是為我好,
但總覺得老聽你們的,就輸了。
歐陽老師曾介紹過一本書,
叫做《擁抱刺蝟孩子》,
是諮商心理師陳志恆的著作。
在談父母如何與青少年孩子相處。
爸媽,我覺得這本很適合你們讀。
尤其書中提到,
當親子發生衝突時。
有六種原則性做法:
1.不要試圖透過孩子的改變
來證明自己有多用心
2.別再執著於一定要孩子理解大人的心意
3.與孩子保持一點點安全距離
4.同理孩子的處境,用陪伴取代提供建議
5.正向聚焦與正向回應
啊!最後一種是什麼呢?」
家長就必須看我印給他們的文章,
答案是:「讓自己好過一點。」
最後,出現在他面前的,
就是「恭喜過關」的畫面啦!
家長卯足全力爭取前六名,
隨著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出現,
後面的競爭就更激烈了,
有家長直接追著孩子問:
「你們班公民訓練是得什麼獎項啊?」
「是精神總錦標喔!」
你看,還需要我自吹自擂嗎?
最後,前六名出爐!
一位得獎的媽媽,跟我說:
「太刺激了,我心臟跳得好快!」
你猜猜,
秘密獎品是什麼呢?
讀了我那麼多文章的你,
一定猜出來了。
沒錯!
我送他們志恆的新書
《擁抱刺蝟孩子》
拿到書的家長都好興奮,
因為這是他們奮戰後得到的,
格外珍惜。
我想,他們回去後,
可能還是會忘記我的宣導。
但這時,他們會打開line,
點開「丹鳳之子」遊戲,
看著自己的過關足跡,
記憶竟然又重新鮮明了起來!
#歡迎分享
#謝謝留下來幫忙的孩子們
#謝謝夥伴佑瑋分享家長日資料給我
#我分享給同事們他們也說效果超好
#在line輸入@268aeitx你也能玩喔
繁星錄取標準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2020年,臺北市北投區復興四路70號,臺北市立復興高級中學。(張哲生 攝)
1953年,臺灣省教育廳有鑒臺北縣市人口眾多,就學子弟激增,乃於4月間決定創設省中一所,陳永康先生奉派為籌備處主任,學校定名「臺灣省立復興中學」,為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所辦理的第一所中學校。其校區位於大屯山麓,面對關渡平原,因校舍依山勢而建,而有「山城」之稱。
1953年8月間,學校正式成立,惟因當時經費短絀,只有班費而缺乏開辦專款,以致圍牆和專用辦公室都付之闕如,操場也只有現在的四分之一,不過大家皆秉持「蓽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精神營之;陳永康先生為首任校長,當時高中收三班,初中收五班,男女兼收。
1956年,復興中學憑著一股教育熱忱,自願將全省各校問題學生一律收容,期望愛心所至能令頑石點頭;而所收學生爾後大多從軍報國,脫胎換骨,成為優秀的人才、社會的中堅。
1963年8月,王果正先生調掌復中,擔任第二任校長,逐年拆除舊舍,大事整建,校園遂煥然一新。
1966年,自強樓、篤行樓落成。
1968年7月1日,因陽明山管理局士林鎮及北投鎮劃入臺北市,全稱為「臺北市陽明山管理局士林區」及「臺北市陽明山管理局北投區」,位於北投的復中遂隨之更名為「臺北市立復興中學」。
1969年,科學館落成。(後來更名為勤學樓)
1970年7月,初中部結束,復中開始參加北區高中聯招。並於8月更名為「臺北市立復興高級中學」。
1973年8月,周封歧先生接任第三任校長,學校建設大有進步,新生入學報到人數亦逐年增加,淳樸的校風屢獲社會各界佳評。
1975年,行政大樓改建完成。中正堂、復興大樓、圖書館亦都次第落成。
中正堂的落成乃復中的一件大事,它在1975年9月竣工,總工程費為新臺幣一千餘萬元,裡頭可容納3500人,外觀宏偉,是一座多元性的建築,共有四層樓:地下室為社團活動中心,一樓及部分二樓乃員生餐廳,二樓尚有體育活動教室,三樓則是大禮堂兼體育館。
復興大樓亦於1975年秋天完工,四層樓共有39間教室,宏偉美麗,全部供作教學大樓;一樓是特種教室,分為烹飪、縫紉、國畫、西畫教室,其餘則作為普通教室。
圖書館共三層樓,面積達1547平方公尺;三樓為閱覽室,二樓設有閱報室、辦公室、教師研究室及輔導中心,一樓則為書庫及儲藏室。
1976年,敬業樓完工。9月間學生宿舍啟用。復中為解決遠來學生的住宿問題,並提供生活服務,特興建可供800人居住的學生宿舍,男、女各乙棟,總工程費為新臺幣一千餘萬元。男、女宿舍分別建於校園南、北兩端,設計新穎,每室住8人,每人各有一床、一桌、一衣櫃、一檯燈,另設有交誼廳、盥洗室,皆為現代化設備,並有大專畢業的輔導員細心照顧,於晚間實施課業輔導。
1978年8月,王祥鑑先生接任第四任校長,以「教學為先,行政第一」自我期許,校譽日隆。
1982年,實踐樓(特種教室)、樂群樓(學生活動中心)先後落成。
1983年,建立全校供電系統、改善照明設備、整修洗手間等工程均如期完成。
1984年,自強樓、篤行樓新舖的磨石子地面使教室煥然一新。奉教育部指定為高級中學自然科學教材實驗教學學校之一。設立資訊及數學資源教室,完成共110人使用之語言教學設備。
1985年,購置電腦13部,通往操場及莊敬樓之走廊架設完工。圖書館設立主任一人,採開架式管理,增闢期刊室,大量添購圖書,且以辦學績優教育局特准再增2班(共78班)。
1986年,採用RAC彩色瀝青膠鋪設運動場跑道。翻修復興大樓、科學館、篤行樓之教室屋頂,整修敬業樓廁所,將洗手台置於廁外。為男女生宿舍及東西向教室安裝遮陽板,並進行大禮堂屋頂鋼架油漆維護。新增視聽教室設備全套;補充電腦14部;備有地球科學教材以及新課程教學資源多種。
1987年,興建特別教室20間,充實各專科教室設備增加教學資源,使學校教學設備更臻充實完善。
1987年10月24日,強烈颱風琳恩(Lynn)侵臺,吹倒了情人坡上的情人樹。
1988年,徵收校地,擴建專科教室,整建操場、中正堂,游泳池加裝太陽能設備。
1989年8月,鄭美俐女士接任第五任校長,太陽能游泳池啟用,新建科學館逐步完成。
1990年,鄭校長推動各項獎勵辦法,使學生在課業上更加積極奮發,迭創佳績。
1991年,新科學館啟用,舊科學館改為勤學樓。蒙教育部指定為高中圖書館示範發展十大學校之一。實施補救教學,提倡讀書風氣,校務蒸蒸日上。
1995年8月,陳必讀先生由大安國中調掌本校,擔任第六任校長,積極進行操場填築加高工程,完成男生宿舍整修工程,籌設家長會辦公室。
1997年,完成操場填築加高工程 (含兩百公尺標準跑道、籃球場、排球場表演台、兩層等)竣工啟用,整建藝術類科教室、拓寬教師辦公室、整修行政大樓、圖書館,勤學樓屋頂防漏工程。利用校區天然環境發展特色,籌設藝術類科(音樂、舞蹈、戲劇、美術),自八十六學年度各招收新生一班。
1998年8月,陳萬富先生接任第七任校長,結合教師會、家長會及學校行政三方力量,致力於行政格新、加速軟硬體設備更新,提高教學品質、積極走入社區,以提學校形象與能見度。11月,全國公立高中唯一的實驗劇場落成啟用,提供了教學及藝術推廣的多重功能並與文建會合辦「教師編導研習營」,獲各界好評。
1999年12月19日,與日本沖繩縣立宮古高等學校締結為姊妹校,為第一所與外國學校締結姊妹校的臺北市立高中。
2000年,結合家長會力量,於89學年度完成教室冷氣機之裝設,提供山城學子絕佳的學習環境。
2001年,復興高中與惇敘工商職業學校、華岡藝術學校、稻江商業職業學校、泰北高中、十信高中,及啟聰學校等7所學校,共組「大屯學園」,共同辦理招生宣導、跨校選課、展演合作,共享教學資源,為學校社區化跨出重要的一步。另外,溫水游泳池整修工程完竣,不僅更加美觀,且增加游泳池之使用效益。
2005年8月,第八任校長呂豐謀接掌校符,以「全人教育」為主軸,確定「精緻、適性、終身學習」之辦學三大向度,開啟復興另一新頁。響應教育部對學生髮式規定之廢止,學生服儀委員會召開會議,集合多方意見(學校行政、家長代表、老師代表、學生代表),廢止學生髮式之規定,以指導代替處罰,使師生關係更加和諧。
2007年,教育部實施「繁星計畫」大學入學方案,復興高中成績亮眼,共錄取14人(國立大學11人、私立大學3人),另「南星計畫」錄取中山大學1人,為全國錄取人數最多的高中。
2008年,人文史地教育實驗班獲教育局審核通過,於97學年度招收第一屆學生一班。
2011年8月,呂豐謀校長榮退,由方淑芬女士接任第九任校長。
2015年8月,方淑芬校長調任萬芳高中,由鄭雅芬女士接任第十任校長。
2019年8月,劉桂光先生接任第十一任校長。
繁星錄取標準 在 109繁星錄取標準第八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八卦
提供109繁星錄取標準第八類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106繁星錄取標準、108繁星醫學系錄取標準、109 高職繁星放榜有關運動與健身文章或書籍,歡迎來輕鬆健身去 ... ... <看更多>
繁星錄取標準 在 109繁星錄取標準第八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八卦
提供109繁星錄取標準第八類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106繁星錄取標準、108繁星醫學系錄取標準、109 高職繁星放榜有關運動與健身文章或書籍,歡迎來輕鬆健身去 ... ... <看更多>
繁星錄取標準 在 111繁星推薦在校學業成績採計到高三?繁星入學在 ...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