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昨非今是再現,鐵籠公投又來了!
民進黨過去主張要廢除行政院公投審議委員會,說人民提案不該被審查,但今天中選會委員會議取代了公投審議委員會,審查了國民黨的提案,還要求要舉辦聽證會,壓縮人民的連署時間。
中選會針對萊豬公投必須舉辦聽證的理由是「就本案是否屬於重大政策之創制或複決等適用事項予以確認,同時提案主文與理由之用語是否符合相關辦法…..」,請問曾為律師的李進勇主委,難道不知道行政命令一經公布即生效?
總統一聲令下開放瘦肉精,各機關馬上配合且僅預告短短7天,現在已是生效狀態,若依照主委的認定,現在行政命令在立法院審查尚未議決,所以是屬於尚未生效的狀態,李主委是在打臉蔡總統?
另外根據中選會107年6月20日的公告,複決可以對已通過或『進行中』之政策進行投票」,中選會制定的「全國性公民投票案主文與理由書文字用詞字數計算語法及其他相關事項辦法」第6條第1款也明定「主文應表明旨在反對『將』通過或已通過之法律或重大政策」,不也都是允許對於進行中的政策公投,主委是忘記還是害怕想起?
過去民進黨認為不該審查人民提案要求廢除行政院公投審議委員會,今天中選會委員會議決定要求國民黨的二個公投提案,都必須舉行聽證,不就是進行了實質審查,不是公投審議委員會的復辟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852郵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國剛剛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中取得重大突破,將會於短時間內,簽署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 特朗普日前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就中美貿易、香港及北韓問題對話,並表示取得進展。特朗普說,兩人就貿易協議進行很好的交談,指中國已經開始大規模採購農產品及其他商品,正安排正式簽署協議。 美國財長努欽早前預...
總統公布法律生效 在 馮光遠 Facebook 八卦
老友郝明義看完馬英九的記者會,趕出這篇文章。
明義是文化圈最早針對黑箱服貿開槍的人,這些日子以來,他與鄭秀玲教授等人苦口婆心地為大家解釋既黑箱又不對等的服貿協議,會把台灣帶到萬劫不復的死谷,總算,台灣人民聽進去了。
雖然明義人在紐約,他的心始終與我們在一起,一封又一封的信件,不厭其煩地叮囑在台灣的我們,不論我們在立院議場內,或者議場外。
這封寫給同學們的信,沒有版權,請大家儘量散發。
…………………………………
小心馬總統與其閣員的另類語言暴力(定稿)
在馬總統記者會後給各位同學和老師的建議
郝明義
在中華民國國會殿堂裡的同學:
周星馳的《月宮寶盒》裡,有一段很經典的畫面,就是唐僧對著牛魔王派來看管他的兩個小魔不斷地反覆嘮叨同樣的話,最後那兩位小弟被唸得受不了了,乾脆拔刀自殺。那麼溫柔的反覆叮嚀,最後能把人逼死,所以我稱之謂「另類語言暴力」。
看完馬總統的三十五鐘記者會,我馬上想到了這也是「另類語言暴力」。學生佔領國會五天後,他終於要說明他對服貿的看法,舉國甚至舉世關注,結果他出場講的所有的話都是過去所講過的東西,內容及語氣都不斷跳針。難怪當他只想回答三個問題就開溜的時候差點引起記者的暴動,勉強多回答了三個問題要離開的時候,仍然多人嗆聲。
政府一再重複講自己想講的東西,始終不肯針對別人的質疑正面回應,是服貿協議爭議從去年六月底至今,九個月時間裡讓風暴越演越大的根本原因。他們這種發言,我曾經稱之為「答錄機語言」,就是每次都重複自己固定那幾句話。我還認識一位朋友形容為「密室迴音」式發言,也就是把門窗緊密,完全不理會外界,然後自己講得越來越大聲,就自覺得越來越理直氣壯。
江院長昨天用的,也是這個套路。
江院長去見你們,現場被打斷七次,許多人可能把他看作弱勢的一方。但是看新聞,江宜樺回行政院後召開記者會,「花了相當篇幅澄清外界對服貿協議的質疑,強調目前反對意見均基於誤導的訊息,民眾不應根據錯誤訊息做決策。」
請注意,江院長說的不是「有些意見」或「許多意見」有誤導的問題,而是「反對意見均基於誤導的訊息」。
九個月來,這麼多不同產業的業者、學者、專家歷經這麼多公聽會,不同的空間,來表達了這麼多意見;你們佔領國會五天,場內場外這麼多老師、同學的發言,他們一律否認,說是「均基於誤導的訊息」。他們就是不承認自己有半點錯誤。
今天馬總統的記者會也是一樣。他反覆說的,都是我們聽膩了的套詞。所有你針對他早己反駁過的話,他根本不理,只說他想說的。
我只挑一樣來舉例吧。
今天馬總統又在強調的一點是:許多產業在五年前就已經開放中資來台投資,從過去經驗來看,都管控得很好,沒發生什麼問題,所以為什麼要擔心這次的開放呢?
這一點,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早就反駁過:五年前開始開放給陸資的,根據的是「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這是我們經濟部訂的一個單向辦法,其效力是我們政府可以隨時改變的。換句話說,有一天執政黨換人了,要改這個辦法就可以改。但現在簽的是「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這是一個雙方的「協議」,生效了之後,以後我們的執政黨不論是換誰,都得繼續承認這個協議。
所以,很多人都舉證說明過,中國大陸就是要等這個「協議」生效後,才大舉來台投資,因為那時他們的投資才正式取得法律保障。(目前很多已經來台的中資都先偃旗息鼓,低調無比,也是同理。他們要等到服貿協議生效後,才會正式大規模活動。)
可不論是我們的政府官員,還是今天在記者會上的馬總統,都仍然完全不理會民間的這些反駁與提醒,完全像個答錄機似的重複他們一再說的:「過去開放了五年都沒問題,所以未來也沒有問題。」
他們對許多問題的回答實在太過跳針,所以網路上有人做了一個「小敏,有看過服貿跳針嗎?」大家可以去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kZhoMQJZaQ
我聽說各位在馬總統記者會前嚴陣以待,準備仔細研究他的發言,再做全面回應。
而記者會後,已經有朋友跟我說,他空洞而沒有誠意的談話,已經激起大家更多的不滿。所以我趕快寫這封信,是想提醒各位一件事情:千萬不要為他的虛應故事、跳針回答而感到不滿,更千萬不要憤怒。
不論是馬總統還是江院長,現在用的都是「另類語言暴力」。客客氣氣,柔柔和和,但就是空洞沒有一物,然後等著看你要不要氣死。在他們的算盤裡,你們最好就像周星馳電影裡的那兩個小弟,乾脆自捅一刀。或者,你們被激怒,要採取更激烈的動作,那他們就會說:「咦,你暴力喲!」
所以,千萬不要中計。不要生氣,不要激動,不要憤怒。
那要怎麼辦呢?
我的建議是:放輕鬆,就在立法院原地和他們長期抗戰。他們對自己的政策和立場如此嬉皮笑臉,對自己破壞議會政治的暴行如此顧左右而言他,你們就好好利用機會,跟許多老師一起,繼續為我們的社會說明服貿潛伏的危險是什麼,再把政府答錄機裡的跳針回答,以及其漏洞一個個找出來公布,用上網或演講的方式,讓更多人理解。
以發展到現在的情況來說,你們不激動,不亂衝,他們就沒有動用警察或什麼的正當理由。場外那麼人支持你們,他們不敢動。
馬總統不是說尊重立法院王院長來解決嗎?你們就等王院長來解決。只要你們不激動,不亂衝,不給有心人找到滋事的借口,不讓那個借口爆發出衝突,全國這麼多人支持你們走到了這裡,一定會繼續支持你們的。
過去九個月來,馬總統和他的閣員以為他們的「另類語言暴力」好用,用到今天搞出這麼大的民憤,還是不覺悟,要繼續用,一定會嘗到更大的苦果。
所以時間站在你們,也是我們這邊,不在他們那邊。
如果你們需要看《月宮寶盒》,也是個好主意。我自己看了好幾遍,有上下集,真是好電影。
祝
順利
郝明義
於台北時間 3/23 下午 12:30 的紐約
總統公布法律生效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八卦
【台灣外交忙碌的一週:美衛福部長來訪的回顧與短評】
又是新聞數目發爐的一週,尤其台灣外交單位應該超忙的。我們來整理一下近期大事,同時加上一些簡短評論。
1、美國衛福部長阿札爾Azar來訪,他搭乘美國空軍行政專機前來,同一時間還有日本前首相森喜朗來訪,專程來弔念李前總統。
回顧一下Azar一行人的訪問:他除了是斷交以來層級最高的內閣官員來訪之外,他們在台灣的CDC簽署備忘錄,而且是部長對部長、在台大發表演說、弔念李前總統、參觀口罩工廠等等。
這裡幫大家畫重點(很多人畫錯重點):Azar一再強調他是代表川普總統而來,強調中國在國際上不斷打壓台灣,幾乎每個公開場合都要強調這些點,這都是和美國政府內閣官員近期發言的論調是一致的。同時他也有提到李登輝前總統推動台灣民主的貢獻。這些發言都與美國國務院近期的發言相符合。後續的新聞稿也特別再強調台灣在全球公共衛生事務上應該要有發言權,也特別講說台灣在公共衛生方面的成就應該受到表彰等等。
部長對部長的備忘錄簽署這個重要性就不用多說了,重點在於Azar於訪問中談到的此行目的之一:「建立美國國內戰略物資供應鏈,台灣企業將扮演要角」。醫療物資的生產,台灣已經證明了自己打世界盃的實力,那麼接下來參與到這樣子供應鏈當中的重要性自然不在話下。
➤ 中央社專訪Azar:https://pse.is/UP4CZ
➤ 中央社新聞:https://pse.is/V2TLE
2、同一時間,台灣的在野黨們可說是荒腔走版。
在外交特使來之前,許多人們大力質疑外交使節怎麼可以不隔離14天,同時質疑我們的外交部怎麼可以講說他是斷交以來層級最高的訪問使節。事實上,外交特使本來就會有禮遇,而且「層級最高」這是美國AIT新聞稿講的,因此幾乎所有國際媒體都是這樣子講,然後也都會提到中國非常生氣。看來,我們的在野黨對於台灣的外交進展也是相當生氣。
這邊可以注意一點,幾年前國際媒體講說「中國會生氣」那個語氣比較偏向「我們還是不要惹中國不開心比較好吧」,但現在的語氣已經偏向「中國就是玻璃心,什麼都要氣」。不過我們還是希望國際媒體不需要這麼在乎中國,他們真的什麼都要氣啊!而且國台辦和外交部出來講的話內容都一樣(大家應該都可以幫忙寫聲明了),只是排列組合的問題而已。
3、台灣有許多人對於Azar的發音口誤感到如獲至寶,政客們和媒體們拚命炒作了兩天,甚至Azar本人還需要特別出來回應說只是發音錯誤。其實,在AIT公布的新聞稿、以及Azar本人的談話當中,所有談到蔡總統的地方都是對的,這就是一個小失誤而已。反對黨們可以把這樣的事情炒作到連法新社這樣的國際通訊社都報導,實在是台灣之光(?)。
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記者Nicola Smith也在推特上表示:「在台美高層會談及共機繞台之際,國民黨想從一個發音錯誤事件來製造醜聞,這並不是一個好的形象。」(https://pse.is/UDD2X)
然後,強調自己親美的政黨,除了特別剪輯口誤影片上傳之外,還特別用英文推特去描述「美國沒帶來疫苗、陳時中生氣」,看了只覺得滿滿問號。
應該是美方派來特使談合作,國民黨感到很生氣吧?
其實,如果在美國待過就知道,Tsai這個姓氏,美國人通常不是念「泰」就是念「賽」,音標上去把/Ts-eye/不小心看成/ts-ee/就會打結了。說真的,念錯名字沒什麼大不了的,在美國各式各樣發音的姓名都有,台灣又有幾個人念對Azar這個姓氏呢?
4、特別提醒大家,現在美國官方已經不再稱呼習近平為「President」。
原因是,人家不是的東西,不要亂叫。更多詳細的說明大家可以參考 菜市場政治學 這篇〈不要稱呼習近平「主席」(President)〉(https://pse.is/U9M9L)的說明。請正確地稱呼他:習總書記 Secretary General Xi,不是President Xi。
5、在台灣外交忙碌的一週內,中共解放軍可沒閒著,派出軍機再來度來繞。同一時間大舉索逮捕香港蘋果日報總部人員,以及社會運動代表人物之一周庭。毫不意外的是,台灣有許多統媒和中國人政客,譴責的對象是台灣自己造成兩岸關係不穩定、中共會打來、美國會見死不救。一直以來,怪罪自己人、唱衰台灣國防,是這群人慣性的主張。
關於這點,請見我們先前的分析:〈重磅打臉:台灣孤立無援?〉
➤ FB版:https://pse.is/V2YDQ
➤ 網頁版: https://pse.is/UXSS4
在美國方面,國務卿蓬佩奧也回應了中共的玻璃。他接受媒體訪問時說:「Azar部長去台灣訪問的目的很清楚:和台灣合作共同調查武漢病毒,了解台灣如何成功地防止疫情爆發。我很不能理解為什麼我們派衛福部長出去訪問,會被視為一個威脅。」(白話:我派部長出訪,你派戰機過來亂,是在?)
6、川普總統接受保守派媒體訪問時,被問說會不會在年底前訪問台灣,他回答說不會。
我們覺得這個問題根本是陷阱。
十一月就要選舉了,這個時候川普當然不可能出國訪問;再說,現在全球疫情仍然大爆發當中,本來就會將所有外交行程頻率降到最低。
當然,因為這個非常時期,我們的確很可能會錯過一些高層的互訪機會。很可惜但也沒關係,如果台灣對外關係可以持續穩健前進,那也不急於一時。
7、看完忙碌的外交活動之後,我們要再重複一次先前大概講過一百遍的事情:台美關係正在一步步地「正常化」。我們很希望像這類部長級的訪問、公開會面,都可以常態化,不要再講什麼國會立法沒有用這種話。
《台灣旅行法》生效後已有不少高階官員陸續訪台,而近幾年的國防授權法中也可見到《台灣旅行法》為之後雙方高階官員的互訪建立了正式的法律依據,國會立法是可以提供行政部門更多做事情的準則以及後盾的。
因此,台美雙方之間的各種合作當然是愈多愈好,畢竟沒有人會嫌朋友合作太多,也沒有人會嫌自己的敵人太少太安全,會嫌棄的真不知道存何居心。也因此,如果觀察「等邊三角形理論」、台灣不要挑釁中國、要與中國和美國維持「等距」的這類說法,不難發現這些所謂中間路線背後暗藏的意思是希望台灣能夠遠美親中,而使用這類話術的人通常都對中國越來越有侵略性的行為和兩岸軍力失衡的困境視而不見。(參考閱讀:【美中等距思想的謬誤】https://pse.is/USVN4)
✨ 支持獨立內容,贊助觀測站:https://pse.is/MG557
🎙 收聽觀測站podcast:
➤ SoundOn:https://pse.is/QSLXX
➤ Spotify:https://pse.is/RCQ2K
➤ Apple:https://pse.is/R2RXV
➤ Google:https://pse.is/U4JMN
➤ Youtube:https://pse.is/QSM4H
總統公布法律生效 在 852郵報 Youtube 的評價
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國剛剛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中取得重大突破,將會於短時間內,簽署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
特朗普日前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就中美貿易、香港及北韓問題對話,並表示取得進展。特朗普說,兩人就貿易協議進行很好的交談,指中國已經開始大規模採購農產品及其他商品,正安排正式簽署協議。
美國財長努欽早前預計,兩國代表將在明年一月初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協議文本的翻譯工作已經完成,目前正進行技術和法律層面的整理。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早前表示,華盛頓將對總值1200億美元的進口中國商品,下調關稅至約7.5%,在協議簽署30日後生效;又指協議可能在2020年1月首個星期於華盛頓簽署,預料不會是元首級簽署。
國務院批准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第一批對美加徵關稅商品第二次排除清單,六項獲豁免的商品,大部分是化學品,涵蓋白油、食品級微晶石蠟等,但已加徵的關稅不會退還。
資料來源
https://news.rthk.hk/rthk/ch/news-feature/news-feature-detail.htm?nfid=288
立即贊助《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support-us/
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

總統公布法律生效 在 法律經過立法院三讀通過後,就生效了嗎?怎麼判斷增修的法律 ... 的相關結果
若行政院覺得沒有問題,也沒有提覆議的話,總統就會在收到後10日內公布。 第二階段:看看法條是否有明文規定要在特定日生效如果法規沒有特別明說要從 ... ... <看更多>
總統公布法律生效 在 中央法規標準法- 條文 - 全國法規資料庫 的相關結果
各機關發布之命令,得依其性質,稱規程、規則、細則、辦法、綱要、標準或準則。 第二章法規之制定. 第4 條. 法律應經立法院通過,總統公布。 ... <看更多>
總統公布法律生效 在 法律公布預告 - 中華民國總統府 的相關結果
序 號 預計公布日期 號 次
1 111年06月22日 7609
2 111年06月22日 7609
3 111年06月22日 760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