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學學測放榜,對我來說這已經是9年前的事了⋯
有些人可能學測就已經達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分數,開始整理面試的資料準備一間又一間的學校。
相反的,可能也有些人覺得學測的分數不太滿意,放棄甄選入學的管道,決定繼續唸書,投入七月份的指考,直接考試分發。
我當初是指考分發上大學的,但是學測完之後也有放鬆一陣子(其實放空蠻久的),台灣的高中生真的太辛苦了。
楚辭漢賦傻傻分不清,沙漠成因哪幾種,維也納會議開不完,單一選區兩票德國聯立日本並立到底是多黨還是兩黨?
太多太多內容要記下來,每天的生活幾乎都是讀書讀書和讀書,吃飯哈拉的時間可能就是一天最開心的時候了!
如果你剛考完試,你應該佩服自己,你在這個年紀應該是全世界前幾%知識含量最高的人之一,等你上大學之後,你可能只記得棋盤、稿紙跟綠豆糕了😂
不論今天公布成績你的分數是多少,或最後考上什麼學校其實都不用太過於放在心上,今年九月開始整整四年的大學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其實大部分的高中生根本不知道自己未來真正想做的事是什麼。
我當初也是,等你開始唸大學的時候,可能是大一,可能是大二,甚至可能到了快畢業,你才發現其實你唸得科系不是你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我們從國小開始就一路這樣唸書唸上來,只知道考試是為了上高中和上大學,卻不太有人教導我們怎麼找尋自己真正喜歡和想要做的事情。
而且一旦有興趣的事情與書本無關,大致上都是不被父母和長輩鼓勵的,而我們這一輩的人就是這樣長大的。
所以如果你決定要唸大學,不管你想用學測的方式,或是繼續努力到指考等分發,都沒有關係,每個選擇都是有意義的,你的選擇不同,你遇到的人事物也會不一樣。
你可能學測考完就加入學校的畢籌會,認識了高中最後一群一起做活動的夥伴們,這段情誼你可能到了出社會都還會繼續聚會回味。
當然,若你選擇了指考,和你一起天天在自習室努力的戰友,這些革命情感等到往後聊天的時候,可能都還會抱怨轉角的那個便當阿姨總是在陳志豪的便當裡多放了一點菜。
你遇到的事情和人都是不可能被取代的,因為他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回憶。
不用擔心妳唸得科系不是你喜歡或是你想要做的事情,因為絕大部分你的朋友們畢業後都不會是做相關的事情。
我的同學們有人畢業後投入甜點、咖啡業,有人成為出版社的小編輯,有人去中國自己創業,還有努力為自己音樂夢不斷打拼的樂團主唱。
現在這個社會有太多可能性了,大學你有整整四年的時間可以去尋找和嘗試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千萬不要設限,每個你參加的社團,每個你協助的活動,每場你參加的講座,都在累積你不同面向的能量,每個時候也都可能是改變你想法或是方向的契機。
同時,在這四年豐富的生活中,你也會認識很多來自不同地方不同興趣不同才能的朋友們,這些人也會是你大學畢業後最常聯繫和來往的朋友們,每段關係都充滿不一樣的可能和火花,你永遠無法預知你在人生的哪個時候,這些朋友會在哪個轉角成為你人生的新篇章。
因此,不管今天出來的學測成績如何,盡量放寬心吧,現在的分數等到你以後回頭來看不過是幾個數字而已,一點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從現在開始到大學畢業的整個過程,你從中體會到經驗,學習到的知識,認識到的朋友,都是書本已經寫好的那些標準答案無法給你的東西。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就是因為這些不一樣,你的意義含存在的價值都是另一個人不能替代的,所以選擇什麼就盡力去做吧,只要你有認真去體驗你的生活,你會知道這些快樂才不是幾個分數能換得到的!
#考完先大叫大玩宣洩一下吧
#大一新鮮人小叮嚀
#大一騎車要小心是意外高峰群
#一開始一大群人學期末變一群一群乃正常現象
#開學座無虛席期中門可羅雀也是正常發揮🙈
#每天都在找教室就是你的大一人生🤔
#困擾你四年的問題會是午餐吃什麼😂
#黃靖芸律師
#Ig追蹤➡️ https://www.instagram.com/lifelawsalontw
「維也納大學科系」的推薦目錄:
- 關於維也納大學科系 在 黃靖芸律師。生活法律沙龍 Facebook
- 關於維也納大學科系 在 茲茲堡小日子 Windy in Würzburg Facebook
- 關於維也納大學科系 在 古典好好聽 Classicalmusic to go Facebook
- 關於維也納大學科系 在 [情報] 維也納念書- 看板Deutsc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維也納大學科系 在 維也納大學 - 求真百科 的評價
- 關於維也納大學科系 在 奧地利大學排名、維也納大學科系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維也納大學科系 在 奧地利大學排名、維也納大學科系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維也納大學科系 在 茲茲堡小日子 Windy in Würzburg Facebook 八卦
學德文的十種理由🇩🇪
九月是新學期的開始,對我來說也是個新的開始,我搬到新竹開始讀研究所,並在幾所高中教德文🇩🇪,在本學期第一堂德文課,我都會請學生選德文名字、寫下自我介紹和想學德文的理由,為什麼要選這堂德文課呢?同學們依序上台和大家分享,很多原因不外乎是想去德國念書或旅行,或是對德國文化、產業等充滿興趣,當然,我也得到許多令人會心一笑的答案😉,為了維護同學的隱私,在此不公開同學寫的小卡片,就由我隨機選了幾個可愛的原因,寫在筆記本的一頁和大家分享。
而我學德文的理由是甚麼呢?語言,就是我探索這個世界的鑰匙🗝,腦子裡總會有不同的方式形容一件事的感覺真的很棒✨,就好像欣賞一個地方的風景,你可以用不一樣的方法詮釋,其實在大學推甄時,我在幾種語言科系中抉擇,那時我似乎沒有想太多,這些語言我都喜歡,有心的話,以後也可以慢慢學,只要先選我最想學的就好,最後選擇了德文🇩🇪,德文似乎比較少人學,聽起又相當神秘,頗吸引人的。(回想起來,雖然感覺亂選,還是想誇讚一下自己,真是選得好😆)
2012年我開始學德文,愛德文愛了六年,以下就讓我就列出十種說服你學德文(洗腦我的學生)的好理由🇩🇪
❗第一,與世界上近一億德語人口溝通🗣
不只是德國,奧地利、瑞士、列支敦斯登、盧森堡這些國家和部分歐洲區域都有許多人使用德語,學會德文,就能夠多跟一億人溝通!!!而且,世界上十本書當中📘,就有一本是以德文印刷的,各位愛書人,來學德文吧😆學了你就能看懂世界上十分之一的書了📚
❗第二, 到德語區國家旅行✈
德語區國家許多地區都是觀光勝地,無論你想浪漫的拜訪新天鵝堡🏰、熱血的攀登阿爾卑斯山⛰、文青的聆聽維也納音樂會🎻,學會德文,一定能在旅行中得到更多收穫,結交更多朋友。
❗第三, 認識名車的故鄉🚗
我們常常聽到的名車品牌,BMW、賓士、奧迪等等都來自德國,如果你是他們的車迷,那一定要學好德文,來德國朝聖一下這些名車展場與博物館,我曾去過慕尼黑的BMW博物館,真的是讓對車沒甚麼研究的我,對這些車有點興趣了呢😘
❗第四, 在德國企業工作👩💻
說到來自德國,幾乎就是一個企業或品牌的品質保證,而德國企業的嚴謹和高品質,應該也是許多人嚮往的吧!
❗第五, 幫助你精進各種專業📚
無論你的專業是法律(台灣很多法律都是參考德國的)、機械、歷史、音樂、文學、飯店管理(也說德文的瑞士),學了德文,就能夠閱讀原文書籍📚,精進各種專業。
❗第六, 輕鬆欣賞足球賽事⚽
德國球隊非常有名,厲害又有高顏質(雖然這次世足嗚嗚嗚😭),想密切發樓德國轉播的足球賽事,當然具備德文能力更棒了。
❗第七, 學習北歐語荷蘭文好容易💬
同為日耳曼語系,德文就像是「進階版英文」,比英文多了四個字母,許多單字拼法類似甚至相同,學了英文,能不學德文嗎?而學了德文,北歐的語言和荷蘭文也不遠矣,它們都長得很像呢😂我沒有學過荷蘭文,不過去荷蘭旅行時,竟然靠德文能「猜對」指標和菜單上的文字。
❗第八, 到德國深造💪
到德國唸書,應該是許多人的憧憬,而且德國很多學校是不用學費的!只要繳一筆行政費和交通費,比起到歐美其他國家划算許多,申請獎學金的管道也不少,不過,會德文且考過德文檢定,當然好申請多了。
❗第九, 變身啤酒達人,Prost!🍻
說到德國,很多人都會想到一群人豪邁地拿起一公升酒杯,對眼說著Prost!乾杯!🍻若你是啤酒愛好者,學會德文,就能更容易變成啤酒達人囉!
❗第十, 聽懂電影裡壞人的台詞👿
許多人對電影(尤其是二戰題材的電影)中的壞人印象大概是德國人吧!雖然我要說,這是刻板印象!!!有些電影裡的德國人還是可愛的,但若學過德文再看看戰爭片,你就能聽懂那些德文壞主意和髒話了。
不知道以上的十個理由,有沒有說服大家學德文?也歡迎大家留言和我分享你學德文的原因喔😉
#茲茲堡小日子windyinwürzburg #茲茲堡小日子德國生活 #手繪 #德國留學 #歐洲 #德國 #交換學生 #德文 #德語 #學德文
我的德國旅遊圖文書---心德筆記在這裡⬇
金石堂連結👉 https://goo.gl/ZUQivR
博客來連結👉 https://goo.gl/qPRLhy
誠品連結👉https://goo.gl/xY7hbc
淘寶連結👉 https://goo.gl/ruwEaq
各大網路及部分實體通路皆有上架喔😀
德文小教室同場加映
蘋果先生🍎、橘子小姐🍑https://goo.gl/3JBSJv
賣萌德文👶https://goo.gl/YhXIPm
旅遊德文✈https://goo.gl/sTMy9t
德文檢定Goethe-Zertifikat B2、C1✍應考及準備心得🇩🇪https://goo.gl/R3s5Ct
那些拼湊起來很有趣的德文字🤣https://goo.gl/o5VLAr
那些拼湊起來很有趣的德文字之二🤣http://bit.ly/2xCJYpX
德式口頭禪之一🇩🇪https://goo.gl/6D1vJA
德式口頭禪之二🇩🇪https://goo.gl/YYL7t1
學語言,練習不要臉😜https://goo.gl/5xkehn
德文撩妹語錄😘 http://bit.ly/2oZDE4J
大家以為的學德文🤔 http://bit.ly/2p02j9g
[這是一個中文和德文的貼圖]line貼圖販售中
👉https://line.me/S/sticker/1416551
一起學德文吧🇩🇪
維也納大學科系 在 古典好好聽 Classicalmusic to go Facebook 八卦
這是一個老生長談的話題!雖然一般很多愛樂者都知道,但還是一直發生,台灣古典音樂界真是很慘的!
引用--鋼琴家劉孟捷票房失利,誰之過?
◎吳家恆(遠流‧出版三部總監)
前幾天一早起床,打開手機檢視郵件,便看到焦元溥寄來一篇怒氣溢於言表的文章,起因是高雄出生的年輕鋼琴家劉孟捷上週與台北市交合作,演出難度超高的巴伯鋼琴協奏曲,結果台下的座位有超過一半是空的。
任何讀者從焦元溥的文章中都可以看出,以劉孟捷闖蕩國外樂壇所達到的成就,和任何被冠以「台灣之光」的人物──如曾雅妮、郭泓志、王建民──相比,都毫不遜色。而劉孟捷所經歷的考驗,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幾年前,劉孟捷罹患怪病,全身肌肉萎縮,十指糾結,身高一八○的二十幾歲年輕人人,瘦到只有三十公斤,被醫生斷言「不可能再彈鋼琴」。但如今,劉孟捷用他打了鋼釘的食指和肌腱曾經斷裂的無名指、小指,挑戰許多鋼琴家不敢碰的巴伯鋼琴協奏曲。
照理說,這場音樂會應該以票券全數售罄、全場起立鼓掌二十分鐘,才算是相稱的結局,而不是台下聽眾稀落的難堪境況。
究竟是為什麼,劉孟捷音樂會的票房會這麼慘澹?
原因很難一概而論。音樂會票房就跟選舉拉票一樣,必須把聽眾卅選民切割成小區塊,每一塊用不同的訴求、手法來「固票」,所以沒有一個單一的歸因。焦元溥的在音樂會之前還寫了一篇文章,點出這場音樂會多麼難得,但是仍然難以拉抬票房。
如果,劉孟捷不是和台北市交,而是和國家交響樂團合作,以現在呂紹嘉剛上任的鋒頭,票房說不定會不同。
如果,北市交平時耕耘得更深一點的話,票房可能會大大不同。
在焦元溥告訴我有這場音樂會之前,我並不知道劉孟捷要開音樂會,最近光是為了喬出空檔去聽國家交響樂團新樂季的套票音樂會,就已經很傷腦筋。此外還買了蘇州評彈、20x10蕭邦國際音樂節、中國京劇院的票,市交的音樂會,就像天邊的一朵雲那樣遙遠。
但是,情形可以不是如此。台北市立交響樂團作為台北市的樂團,有多少人知道現在台北市交的團長是誰?音樂總監是誰?有多少台北市民覺得北市交是「我們」的樂團?雖然這個樂團是市政府在養(也就是市民在養),但是它到底跟台北市民有什麼關係?
大部分的市民想起這個樂團,面目是模糊的,大概腦中浮現不出任何一張臉孔,也想不出這個樂團跟市民的生活有什麼關連。
有別的選擇嗎?我們不妨來設想一下──
既然北市交是台北市政府出的錢,如果,市府用預算來換票,每場音樂會都劃出若干座位,做為音樂欣賞扎根工程之用,然後分贈給北市國中、國小學生,讓每個學生每年得到兩張音樂會的票,可以由長輩、朋友陪同欣賞。這當然還需要其他環節的設計和規範,避免流於形式或衍生弊端。這麼一來,音樂會的票房得到支撐,藝術欣賞人口得到滋養的資源。
北市交也可以針對不僅是音樂科系師生,而是廣泛的繪畫、舞蹈等藝術相關科系以及建築、設計科系師生,發行「市交之友卡」。因為在一個號稱要發展文創的國家,人才必須廣泛接觸各種藝術的養分。憑卡可以用更低的價格購票,同時隨票憑卡入場。音樂廳的一張座位空在哪裡,就只是空在那裡,但是,當這張座位有人坐之後,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展出來。
曾經聽劉岠渭教授說他在維也納留學的時候,可以用很低的價格買到歌劇院的「站票」,入場之後把手帕綁在欄杆上,佔了位子,就去喝巧克力等歌劇開演。劉岠渭教授回憶時,臉上泛著微笑。又像是師大音樂系的陳漢金教授,留學巴黎時辦了美術館的出入證,可以隨時進入羅浮宮、奧塞等美術館,這是為何陳漢金教授雖然專研音樂學,但是對於繪畫有很深造詣的原因。
既然市交是市政府「最好聽」的單位(他們的聲音比任何市府發言人、官員都還好聽),一些重要的場合,市府有把市交當一回事,推到全台灣、甚至國際去?既然花博是市府重大活動,會有一場在譬如說在某個花卉園區的音樂會,由市交演奏,廣播、電視同步播出,讓國際「看見台北,聽見台北」?每年市府廣場除夕倒數計時,有想過找市交在現場開音樂會,兼容古典流行通俗曲目,讓煙火配著音樂施放?愛丁堡藝術節每年可是以在城堡旁舉行的煙火音樂會作為壓軸節目啊!
既然市交團員是政府雇員,為何不要求團員每年有固定時數,到國中、小學進行音樂教育?如此一來,對於學童來說,市交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張張臉孔,一個個曾經跟他們說過話的人。這就跟選舉跑攤一樣,握過手、說過話,就是不一樣。
這麼做,當然會有阻力。我相信,第一個反彈的大概是市交團員。以我以前的瞭解,市交團員上班時間並不長,下班後私人授課賺錢、逛街購物,日子十分逍遙。但就是太平日子過久了,把市交原本可以跟市民發生的關係,一點一滴給侵蝕掉了。
前一陣跟曾派駐法國的楊子葆聊天,他提到法國的學生在一個年紀之前(好像是高中的階段,記不太清楚),每年都可以吃到米其林星級廚師煮的一頓飯。不管你是有錢人家的孩子也好、工人的孩子也好,每年都可以免費吃到這麼一頓飯。
我很疑惑:怎麼這麼好?這有可能嗎?對,楊子葆初聽也是覺得不可能。米其林星級料理,一頓吃下來可要不少錢,每個學生吃下來,這筆錢誰出呢?這些廚師怎麼願意做這件事呢?
楊子葆解釋,這不是政府花錢買單(至少不是按市場價格買單),而是法國廚師工會的規定,凡是米其林星級廚師,都有義務做這件事,理由很高尚:為了法國飲食產業的永續發展。
今天的礦工兒子,可能是明天的富豪。你必須現在「投資」,讓孩子無分貴賤,都瞭解什麼是真正美好的食物,這樣你明天才有顧客。今天不投資,等到明天,礦工兒子變富豪了,他不懂得欣賞美食,讓烏龜吃大麥,美食的標準就會下降。
真是高招!表面看起來不敷成本,其實是放長線釣大魚。回頭看看台灣的音樂界,恐怕連很多從事音樂這行的人,心裡都沒有身為這行業一份子的自覺,也沒有維護行業尊嚴、永續發展的概念。太多人想當「鐮刀派」,不想當「鋤頭派」,都想抓魚,而不願養魚。理由很簡單,鋤頭太重,一柄鐮刀多輕便,養魚忙了半天,自己不一定抓得到。
前一陣,我寫了一封信,給各個音樂科系的教授們,推薦《鋼琴課》這本書。結果南部某國立大學音樂系的一位教授回信,勸我不要白費力氣,「以身在此工作圈的背景,我知道圈內人會看這類書籍的非常少,不只是因為古典音樂是個小眾市場而已。學生也一樣,基本上就是非常低落的讀書風氣所致。……同事們連音樂會都難得出現,更沒有誘因去看此書。……老師們不看,怎會推動學生去看?大學生連修課相關的教材,都懶得用功作學問了。」 (原信照刊)
這裡所呈現的景象是,連音樂從業人員都不支持、不關心同行的演出與作為,那要怎麼期望業外人士來聽?難不成開音樂會的是瘋子,買票去聽的是傻子?如果連音樂從業人員連自身的專業水準也不顧,這些學生畢了業,能有什麼作為?
講回市交(其他各級公辦樂團也可適用),在納悶票房不見起色之前,恐怕得先自問:到底有沒有把市民卅聽眾當一回事?貝多芬有句話好像是這麼說的:只有從心出發,才能走入內心。
「從心到心」不是光靠浪漫情懷和自我感覺良好就可以過關,而是要去仔細研究、經營「心的路徑」,加上細心而長期的灌溉,這條路才能暢通。
劉孟捷的票房失利,絕不是因為演出不好,甚至,也不是宣傳不夠,而是這條路太缺乏灌溉。如果,北市交能認真去做個「屬於台北市民的交響樂團」,或許在十年後,像劉孟捷這場音樂會的遺憾還可以避免。
維也納大學科系 在 維也納大學 - 求真百科 的八卦
維也納大學 (德語:Universität Wien)位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始建於1365年,是現存 ... 維也納大學奧地利規模最大的大學及歐洲規模最大的大學之一,在校生9萬人之多。 ... <看更多>
維也納大學科系 在 奧地利大學排名、維也納大學科系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在維也納大學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DflowerT也提到2021年終八強小組賽分組【Green Group】 Novak Djokovic (巴黎冠軍) Stefanos Tsitsipas ... ... <看更多>
維也納大學科系 在 [情報] 維也納念書- 看板Deutsc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不知道算不算情報,搞不好大家早就知道了~
話說
今天到維也納大學本部的 student point 詢問在維也納就讀條件。
維也納大學開放給貧窮落後國家的學子免費就讀的機會,中國在名單上我不意外
富裕如台灣居然也在名單上。但我一點都沒有要抱怨的意思,反而在心裡笑開懷
免費耶! 台灣人若想從 BA(學士) - MA(碩士) 念到 PhD(博士)畢業 FOR FREE
而且只要你有本事想念什麼都可以,只要申請就等於錄取
想聽什麼課,只要你有時間就門開了進去坐下來旁聽。不用選課也不用擔心點名
在這裡念書完全自由,自己得負起所有的責任
所有的課都以德語進行,但現在幾乎所有的課都有英語課程。
在這裡念書的唯一條件是你要證明你的德語能力(B2)
可以自己在外面考試,或是維也納大學有提供語言課程。
一學期 €400 左右,折合台幣約2萬元。上完一年保證德語呱呱叫(溝通沒問題的意思啦)
以上不等於在維也納取得學位很容易,畢竟維也納大學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學
考試時若教授沒刁難你至死,教授就不是教授了。哈哈哈
/
在那之後又到經濟學院(University of economics, Vienna) 詢問MA就讀條件
碩士學程基本上兩年,一學期學費約 €400,但是不用上語言課,不用語言檢定證明
德語能力夠就去聽以德語進行的課,不懂德語就去聽以英語進行的課。
這裡沒有美國所謂的MBA學位,維也納大學的文憑拿出來就殺死人了
在這裡讀書有夠便宜,不懂德語也沒關係。食衣住行有門道也可以活得很經濟
不懂為何一堆人擠破頭了想去英美念書,野雞大學也不嫌棄,總之..貴得要死!!
原因不難想像,越快拿到文憑越好。有沒有想過讓自己受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呀?
Anyway...我寧願面對數不清的挑戰,大學念八年,也不要去念野雞研究所和垃圾科系
(念英語教學所的誘因是什麼呀?會教就是會教,不會就是不會;念出來是要幹什麼呀?)
/
等我還完就學貸款,維也納大學就是我的啦(嘻~)
-----
https://sellerie.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84.112.73.9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