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一直是台灣基進關注的重點,早在2017年,我們準備競選市議員時,我們的市政政策就和「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結合,也積極關心 #重工業轉型、 #綠色交通發展、 #生態民主、 #生態正義與 #生態經濟 的治理目標。
👉2000年代之前:
從1960年代起,台灣在威權體制下,追求經濟成長,犧牲環境、健康、勞動權益,產生出高耗能、高排碳、高污染,耗損空氣、土地、水資源的「 #高碳產業」,並和特定企業與政治利益團體,組成了 #高碳社會複合結構。
👉2000年以後:
特別是近4年,政府大力推動「 #低碳經濟」,包含綠色能源、破除特定產業壟斷優勢的改革,但在轉型過程中,舊有的利益團體對改革設下重重障礙,包含行政體系,舊有法律限制,從上而下的決策模式,都讓我們實現減碳目標,達成低碳社會有很大困難,這是一種「 #結構性路徑依賴」。
我們認為高碳社會規避社會責任的體系,加上氣候變遷造成的極端氣候衝擊下,城市遭受災難頻率上升,而受災最嚴重,最慢復原的,往往是城市中社會資本最低的弱勢族群。
因此,台灣基進在「 #社會自由化」的黨綱之下,就主張加速產業轉型,推動綠色城市基礎建設,促進國土平衡發展,鼓勵公民參與相關議題,來解決「高碳社會複合結構」,對減碳目標的阻礙。
我們也特別強調,減碳並不是為了道德理想、或是為了拯救世界,而是為了破除舊有無視外部環境與社會成本的低效率經濟體系,避免這些成本轉嫁在國民身上,從「國民的福祉」出發,是我們強調低碳轉型的理由。
我們從解決自己的問題出發,接下來是進一步和 #國際接軌,台灣雖然在國際上屢遭打壓,但在目前國際局勢的發展下,台灣最大的外交武器,其實就是我們的價值,除了自由、民主、還包含對 #永續發展等進步議題的成果,也可以是我們輸出經驗,發展外交的破口,這就是我們說:「Taiwan can help」的國際定位。
最後,感謝由「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 Environmental rights foundation, ERF」 及「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Taiwan Youth Climate Coalition)」的邀請,開啟我選後第一場「2020 氣候緊急關鍵年,NDC 氣候治理 6 元素缺一不可」座談會,分享我的看法,3Q,一起努力!
同時也有2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萬的網紅柯文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④ 柯文哲 選前之夜 日期:11月23日(五) 時間:園遊會 16:00 晚會 18:00 地點:四四南村旁停車場(101捷運站2號出口) 活動頁,手刀按參加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52899518739642/ - 【你的一票,決定臺灣的歷史!】 ...
綠色交通發展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氣候變遷一直是台灣基進關注的重點,早在2017年,我們準備競選市議員時,我們的市政政策就和「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結合,也積極關心 #重工業轉型、 #綠色交通發展、 #生態民主、 #生態正義與 #生態經濟 的治理目標。
👉2000年代之前:
從1960年代起,台灣在威權體制下,追求經濟成長,犧牲環境、健康、勞動權益,產生出高耗能、高排碳、高污染,耗損空氣、土地、水資源的「 #高碳產業」,並和特定企業與政治利益團體,組成了 #高碳社會複合結構。
👉2000年以後:
特別是近4年,政府大力推動「 #低碳經濟」,包含綠色能源、破除特定產業壟斷優勢的改革,但在轉型過程中,舊有的利益團體對改革設下重重障礙,包含行政體系,舊有法律限制,從上而下的決策模式,都讓我們實現減碳目標,達成低碳社會有很大困難,這是一種「 #結構性路徑依賴」。
我們認為高碳社會規避社會責任的體系,加上氣候變遷造成的極端氣候衝擊下,城市遭受災難頻率上升,而受災最嚴重,最慢復原的,往往是城市中社會資本最低的弱勢族群。
因此,台灣基進在「 #社會自由化」的黨綱之下,就主張加速產業轉型,推動綠色城市基礎建設,促進國土平衡發展,鼓勵公民參與相關議題,來解決「高碳社會複合結構」,對減碳目標的阻礙。
我們也特別強調,減碳並不是為了道德理想、或是為了拯救世界,而是為了破除舊有無視外部環境與社會成本的低效率經濟體系,避免這些成本轉嫁在國民身上,從「國民的福祉」出發,是我們強調低碳轉型的理由。
我們從解決自己的問題出發,接下來是進一步和 #國際接軌,台灣雖然在國際上屢遭打壓,但在目前國際局勢的發展下,台灣最大的外交武器,其實就是我們的價值,除了自由、民主、還包含對 #永續發展等進步議題的成果,也可以是我們輸出經驗,發展外交的破口,這就是我們說:「Taiwan can help」的國際定位。
最後,感謝由「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 Environmental rights foundation, ERF」 及「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Taiwan Youth Climate Coalition)」的邀請,開啟我選後第一場「2020 氣候緊急關鍵年,NDC 氣候治理 6 元素缺一不可」座談會,分享我的看法,3Q,一起努力!
綠色交通發展 在 地球公民基金會 Facebook 八卦
哈囉大家我懸崖編🏞️,今天早上撕日曆的時候發現唉呀,明天是24節氣的「處暑」,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過了明天之後,就不會再熱天氣就變涼囉🌬🌬🌬
怎麼可能!我才不信咧!!
近十年的台北的高溫前20名紀錄,就有一半是2020年紀錄到的!屢屢破紀錄的高溫,跟不時發生的暴雨暴雪等極端氣候,都反映「氣候變遷」的正在進行式😱😱😱😱(資料來源|洪申翰立委辦公室)
所以啦,疫情後在振興經濟的同時兼顧氣候變遷,就顯得很重要!政府在疫情後推出的產業振興,以及2021-2025年政府各部門減碳行動方案,都應該加強減碳力道,並致力於綠色振興,包含鼓勵綠色交通、發展低碳大眾交通工具、提升建築能源效率、改善工業製程、發展再生能源、建立綠色公共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育、降低或取消化石燃料補貼、推廣循環經濟、扶持生態永續農業。
---
☀️延伸閱讀|
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面對氣候變遷的五大減碳方案| bit.ly/3huPSMt
綠色紓困,台灣跟上世界--環境零傷害 投資綠產業| bit.ly/38YpM0L
綠色交通發展 在 柯文哲 Youtube 的評價
④ 柯文哲 選前之夜
日期:11月23日(五)
時間:園遊會 16:00 晚會 18:00
地點:四四南村旁停車場(101捷運站2號出口)
活動頁,手刀按參加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52899518739642/
-
【你的一票,決定臺灣的歷史!】
演說全文:
各位市民朋友,teamKP 的伙伴們,我剛剛從北門邊下車,穿過北門,走過北門的廣場,來到這個臺上,內心非常的激動。
1884 年,北門城就蓋好了,134 年來,經過滿清、日本、中華民國三個時期,北門見證了臺北城的發展。
但是,以北門為中心的西區門戶計畫也是柯文哲改革臺北市政的起點。2014 年,12 月 25 日我就任臺北市長,當天晚上我就把那一條完工 8 年從來沒有用過的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拆掉。從此,「軸線翻轉、舊城復興」不再是政治宣傳口號,我們一步一步地實現它了,我們用一個晚上把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拆掉;以六天的時間,拆掉忠孝橋引道,讓北門重現天日;我們拆掉了國光客運,重現臺北行旅廣場。
現在,從北門到臺北火車站,它是一個視野遼闊的公園;我們為了保存歷史文化,把三井倉庫重新遷建,在上個月也已經開幕了;我們重建北門廣場,路型也重整了,交通還是維持順暢。
現在,北門是我們臺灣的國門,法國的巴黎有凱旋門,我們臺灣的臺北有北門,臺北燈節連續兩年在西門町舉辦,從北門到西門町在 9 天的時間,有 350 萬的人潮在這裡,在未來的時間,郵政博物館、鐵道博物館、雙子星會陸續開幕,北門在未來的時間,還是會繼續見證臺北的發展。
北門會是臺北人覺得驕傲的地方,臺灣在 20 年前是亞洲四小龍第一名,現在幾乎都快保不住。可以存留在亞洲四小龍,2014 年我以推倒藍綠的高牆為號召,也在大家的支持下進入臺北市政府,我當臺北市長這 4 年來,我常常在思考,為什麼在這過去 20 年當中,臺灣逐漸地落後?
以前,我們國民所得比南韓多 4 千美金;現在,我們是輸給南韓 6 千美金,也就是說,在過去 20 年當中,我們被南韓逆轉了將近 1 萬塊美金。到底問題是出在哪裡?
我要跟大家講,其實比藍綠更重要的是黑白,比統獨更重要的是是非,臺灣的政黨政治已經變成了幫派政治。
因為,只要你是跟我同一黨的,不管你做什麼壞事,我都要 cover 你,反過來,只要你跟我不是同一黨的,不管你要做什麼事,我就要杯葛你。
臺灣的現況,就是個人的利益大於派系的利益,派系的利益大於政黨的利益,政黨的利益大於國家的利益。我以前在臺大當醫生的時候,難道有病人送到急診處,我就要先問他說,你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的?沒有呀,他們就是病人。同樣的,我當臺北市長,每一位市民不管他是民進黨的、國民黨的,他就是臺北市民,就是我服務的對象。
我們臺北市政府的首長,從新黨到民進黨都有,我對議會不管是藍綠的議員,只要你講的有道理,我都會去幫忙去做,其實,如果能夠把人民的福祉當做是最重要的,其實,中央跟地方不應當有矛盾,藍綠兩黨之間,也不應當有這麼強烈的鬥爭。
我當這市長這四年來,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早上七點半準時開工,工作到晚上十點,禮拜六、禮拜天繼續到各地方去走。我都去拜訪里長、商圈、企業,我都問他們說,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幫忙的?我自詡我們是一個服務的團隊,而不是管理的團隊,因為人民繳稅金給政府,是要政府來服務他的,不是叫政府來管他的。
所以,臺北市政府必須是一個服務的團隊,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這是我的政治理念,我進入臺北市政府秉持這個概念,我們有 i-Voting、有參與式預算、有各種公私協力的平台,我們有青年事務委員會、我們有公民參與委員會、廉政透明委員,我們讓市民可以直接進來參與市政,也監督我們的市政。
我問大家,在 2014 年上一次選舉那一年,每天晚上 call-in 節目,不管是大巨蛋、美河市、雙子星、松菸、三創、三中案、國發院案,每天晚上疑雲重重。我問大家,柯文哲當臺北市長,過去這四年來,我們有哪一個重大工程上過晚上 call-in 節目?其實,藍綠兩黨不是拿顯微鏡,不是拿放大鏡,他們是拿電子顯微鏡來看,還是查不到。
過去四年,臺北市政府的一級首長有因為弊案而下台的嗎?你們去看看其他的縣市,有多少首長是因為弊案下台?我當臺北市長用人唯才,我們建立了文官的遴選制度,也因為有這種公平的升遷制度,臺北市的公務員開始相信,他們只要認真做事就有機會升遷。
在以前,聽說都是市長室一通電話,說這次科長是升誰。現在沒有這種問題了,每一個文官都開始相信,他們不用只看首長的臉色,他們只要認真做事就會升官,這是重建中國的文官制度。
我們尊重專業,其實今年的颱風假就是典型的照妖鏡。如果氣象團隊都跟你講,明天早上最大陣風是 7 級,我們要最大陣風 10 級才可以放颱風假,可是整個北台灣只有臺北市跟基隆市是正常上班,其他的縣市都在放颱風假,你想想看,像這種事情發生以後,你如何要求公務員可以秉持專業做事,很困難。
同樣的,我當臺北市長,我都鼓勵公務員創新,我給年輕人機會,讓他們放手去做,不管是臺北燈節、世大運就是這樣成功的。我當臺北市長,也讓臺北市的公務員可以依法行政,公平的執政,你想想看,我是現任的臺北市長,我的競選辦公室才開幕 2 個禮拜就被建管處抄掉了,這才是我的驕傲,因為我們臺北市的公務員,真的可以開始依法行政了。
我當市長,到現在還不到 4 年,我已經還債 530 億,我當市長的前一年,我們臺北市的利息一年是 29 億,到去年已經降到 7 億。
在這個地方,我要跟市民朋友講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我們必須嚴守財政紀律,我要跟大家講兩個觀念,第一、欠債是要還錢的,如果欠債不用還錢,我現在就向你借;第二、欠債是要繳利息的,所以我們嚴守財政紀律,絕不債留子孫,因為國家的錢都是來自人民,我們用他們的錢要當自己的錢一樣謹慎小心。
其實政治很簡單,三個原則;對的事情做、不對事情不要做、認真做,講完了。
但是,它需要很大毅力去堅持,其實臺灣政壇不需要發現問題的人,也不需要解釋問題的人,我們只需要解決問題的人。
我當市長這段時間,其實我對臺灣政治是有憂心的。各政黨不應當以仇恨當作政黨動力。坦白講,統獨是個假議題。因為美國現階段不可能讓臺灣跟中國統一,造成太平洋防線的缺口;同樣的,美國也不會同意臺灣真的搞台獨,去激怒中國。統獨是個假議題,可是兩個黨假戲真做,用仇恨驅動他們的政治。
同樣的,坦白講,從 2014 太陽花學運,我就發現臺灣的確是有世代衝突,我們要試著要建立世代共融社會。我當市長常常在講說,如何讓不同世代可以和諧在社會生存。所以比方說陽明老人公寓,我還開放一些空間,讓文化大學學生可以進去住,只要求他們能夠陪老人講講話,或帶老人出去玩,這叫做青銀共居,就是讓年輕人跟老人可以一起生活。
同樣的,現在小學有餘裕空間,我們有祖孫共學、樂齡學堂,就是阿公阿嬤帶孫子去上小學時候,他的孫子去上課,他們老人在旁邊也開一班,大家也在上課,這叫做祖孫共學、樂齡學堂。
同樣的,我們文山區智慧老人養老院,我也在裡面弄了一個小小小幼稚園,讓老人跟小 Baby 可以一起生活。其實我們應該建立和諧世代共融的社會,可是還是有些政黨用重陽敬老金,引發世代仇恨,我覺得這個是不對的。
在這場選舉當中,我也秉持不要打負面選舉的精神,其實我要告訴各政黨,不要再口水了,因為講別人壞話,你自己不會變好。在這場選舉過程當中,抹黑、抹黃、抹紅各種手段還是跑出來,坦白講,我還蠻驚訝,怎麼跑出一個葛特曼出來。更奇怪,四年前國民黨打這個題目,四年後民進黨也打這個題目,坦白講,我還真的蠻驚訝,其實我們臺灣需要解決問題的人,我們不需要在製造問題的人。
我在這裡要問各位市民朋友,社子島禁建 48 年,是誰讓它通過都市計畫審議?柯文哲。
環南市場拖了 18 年,是誰讓它開工的?柯文哲。
永春都更案拖了16年,是誰讓它開工的?柯文哲。
內湖合家歡海砂屋拖了 16 年,是誰讓它開工的?柯文哲。
忠孝橋引道拆除計畫,躺在臺北市政府抽屜裡面 20 年,是誰讓忠孝橋引道可以拆掉的?柯文哲。
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完工 8 年,從來沒用過,是誰把它拆掉的?柯文哲。大龍國宅海砂屋講了那麼多年,是誰把它改建的?柯文哲。
但是,各位市民朋友,真正完成這些的,是 2014 年,你們投票給柯文哲,讓他當臺北市長,這些才可能完成的!
過去四年,改變成真,我們有鄰里交通改善計畫。我們在巷弄內劃綠色人行通道,我們逐漸在建立臺北市安全人行路網。有進行鄰里交通改善計畫的里,第一年車禍傷亡就降了 47%,到第三年下降了 60%。我要告訴各位,2017 年,也就是去年,是 50 年來臺北市車禍死亡人數最少的一年。
我有看到何國榮里長,這個計畫,是何國榮里長跟我講的,然後我把它推行下去。
1280 交通月票,讓住在較遠地區的人,交通費可以節省。以前他們住在郊區,交通費已經多了,時間又花得多,這是雙重剝削。我們用 1280 制度,也鼓勵大家改用公共運輸。
西區門戶計畫,以北門為中心的西區門戶計畫,已經大致完成;以南港為中心的東區門戶計畫,正如火如荼的開工。對手說,我們預算執行率低,但是我告訴大家,世大運他們原來編列的預算是 198 億,我 152 億就完成了,省下 46 億。少了 46 億,世大運還是成功,臺灣走出去,世界走進來,讓世界看見臺灣。
我們向全世界證明臺灣的力量,臺灣是一個成功的故事,臺北是一個光榮的城市。
文山區治水計畫原來編列 23 億,我們 8 億就把它完成。文山區從臺北市易淹水地區除名的,如果當年換別人當市長,我告訴你,世大運一定追加預算。當年如果換別人當市長,現在興隆路二、三段,下雨還是會淹水。對手說我們招商不力,但是我跟大家講,2017 年臺北市招商金額 299 億,佔全臺灣 30%,我們還去財政部接受頒獎,說我們是第一名;今年到現在已經 398 億,應該還是會第一名,明年因為有雙子星,應該會超過 600 億,還是會第一名。這就是我要跟大家講的,正正當當也可以做生意,而且可以賺錢,這才是臺灣真正的新文化。
各位市民朋友,其實臺北需要的是一個認真工作,追求公平正義的市長;過去四年,臺北已經改變成真,新的政治文化已經建立;未來四年,改變必須持續發生,臺灣必須向前走,臺灣必須擺脫藍綠惡鬥的泥淖。我們要以市民自覺取代藍綠的對決!
各位市民朋友,11 月 24 號,你的一票,決定臺灣的歷史,拜託大家,懇請大家支持,改變成真,持續發生,謝謝大家,我們繼續努力!
-
teamKP 粉絲專頁:https://facebook.com/teamKP.taipei
誠實的市長在臉書:https://facebook.com/DoctorKoWJ
真實的柯P在IG:https://instagram.com/doctorkowj
Follow KP on Twitter:https://twitter.com/KP_Taipei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Kl7vYqP3M8/hqdefault.jpg)
綠色交通發展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評價
昨下午出席三民區其心相挺活動,感謝除立委、議員外,當地里長不分黨派全數到齊。
.
鐵路地下化即將通車。
▪ 這是一條從左營、經三民到鳳山的台鐵捷運化路網,未來配合前瞻基礎建設的捷運黃線,串起鳥松、鳳山、前鎮與三民等人口區精華區,形成新的城市綠色交通網路。
▪ 鐵路地下化後上方空間,將興建綠廊道及自由車道,是縫合南北高雄的契機,徹底翻轉高雄城市風貌。
▪ 未來高雄舊火車站會回復原貌,我要賦予周邊商圈更多的功能,從六合路到熱河街,一豎六橫造街計畫成形成八大魅力商圈。
▪ 橋頭科學園區將會串連台南科學園區、路竹科學園區、楠梓加工出口區,形成台南、高雄科技走廊,成為全世界最有價值的半導體產業聚落,產生三萬個工作機會,六千億的產值。
▪ 高雄的傳統產業需要轉型,其邁將設立「產業發展基金」,結合民間的保險基金、高雄現有國營事業、中央部門基金,提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所需的資金協助,讓傳統產業在工業4.0時代裡提昇競爭力。
.
感謝李昆澤委員肯定,陳其邁的服務處就在他的服務處附近,鄉親需要,就找得到其邁。
如果其邁當市長,一定是最在地、最了解、最能替市民解決困難的市長。
他並說,陳其邁擔任代理市長時,開啟鐵路地下化工程,第一階段即將在今年10月14日通車。
管碧玲委員則說,陳其邁擔任過代理市長、總統府副秘書長及五屆立委,具有豐富的行政、立法經驗,會帶領高雄邁向智慧城市的經濟市長。要讓陳其邁延續綠色執政,品質保證。
我將在陳菊市長的基礎上,結合海空雙港雙引擎,加速亞洲新灣區的開發、發展數位內容產業、郵輪觀光、會展產業,讓這裡成為高雄最具發展潛力的地方。
我相信,高雄好,台灣就會更好。
其邁準備好了!會用盡畢生的力氣奉獻給心愛的故鄉,替這座偉大的城市打拼。
- 新聞報導:http://bit.ly/2NtNAB7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sChCkbDwAM/hqdefault.jpg)
綠色交通發展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港珠澳大橋Hong Kong-Zhuhai-Macau Bridge是連接香港大嶼山、澳門和廣東珠海的大型跨海通道,於2009年12月15日動工,2018年5月23日完工,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UTC+8)通車;設計壽命為120年。現為世界最長的沉管隧道以及世界跨海距離最長的橋隧組合公路。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主橋全長約29.6公里。為橋隧結合結構,包括一條長約6.7公里的海底隧道及兩個人工島。其中,海中橋隧主體工程(粵港分界線至珠海和澳門口岸段)由粵港澳三地共同出資建設;海中橋隧工程香港段(起自香港國際機場人工島,止於粵港分界線)由香港方面建設,三地口岸和連接線由三地各自建設。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是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舉辦的事業單位,主要承擔大橋主體部分的建設、運營、維護和管理的組織實施等工作。港珠澳大橋啟用後,穿梭香港、珠海、澳門三地的交通時間將銳減,行車時間僅需一小時左右,而且不需要再繞經虎門大橋;而港珠澳也會形成「一小時生活圈」,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有象徵意義。大橋的使用者進入香港後亦可經香港的快速公路,包括深港西部通道前往深圳。港珠澳大橋是中國新的地標性建築之一,被譽為世界橋樑界的「珠穆朗瑪峰」,英國《衛報》稱之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新華社報導國家級建設港珠澳大橋創造外海築島的「中國速度」,使用221天完成兩人工島築島的世界工程記錄,縮短工期超過2年,並實現了綠色施工,又形容大橋是「中國乃至當今世界規模最大、標準最高、最具挑戰性的跨海橋樑工程,被譽為橋樑界的「珠穆朗瑪峰」。橋樑總長約23公里,按照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行車速度每小時100公里。橋樑工程於2012年6月全面展開,劃分為5個工程合約進行施工。橋樑由非通航孔橋和通航孔橋相連組成,通航孔橋共有3座斜拉橋,自東向西依次是:青洲航道橋、江海直達航道橋、九州航道橋。其中,青洲航道橋主跨458米,為3座斜拉橋中最長,採用雙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全橋採用半漂浮體系,索塔採用雙柱門形框架塔,塔高163米,共設有14對斜拉索。橋下通航等級為1萬噸級,淨空高度42米,有效通航寬度318米。於2016年4月12日合龍。整體造型及斷面形式除了滿足抗風及抗震等要求外,將會充分考慮景觀效果。而江海直達航道橋主跨516米(2x258m),索塔採用3個海豚狀的框架塔;九州航道橋主跨268米,索塔採用2個風帆狀的框架塔,塔高120米。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sBoaAqA3j8/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DfwkKJqtScSoo0rr1m736wpDPYj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