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給台灣的提案20:心理健康】
小燈泡案,台南玉井縱火案......每當這些案件發生,精神病患是否影響社會安全?如何進行精神病患犯罪者的處遇?又會引起討論。這裡,我不討論個案,而是要討論台灣精神醫療的整體問題,簡單的說,太少的人、太少的經費、承擔了太大的責任。
#精神醫療與社會安全網
根據研究,精神病患犯罪率長期看來也不會比一般族群高,但我們看到,媒體卻常強調犯人得了某些精神疾病,彷彿精神疾病與犯罪之間有著高度連結。但我要強調,作為立法者,我們要促進的是整體制度的完備,因精神疾病失去辨別是非能力而犯罪者確實有,但一來比率不超過整體族群犯罪率,二來病患若能提早得到妥善治療,而不是等到犯案再處理,其暴力風險與社會成本,反而可有效降低。
台灣的司法精神醫療,往往太注重住院治療模式(監護處分),但對於監護處份完結後的追蹤,以及替代的治療模式,制度尚未完備。另外,對於收容高風險「病犯」的高度特化「病監」,也尚未完備。 而在監護處分之外,精神醫療體系必須負擔大量家性暴、藥酒癮濫用治療的案量,讓醫療體系在資源不足之下,需要負擔越來越多社會責任。
我認為,對於高風險個案的精神醫療資源協助,在個案管理與門診處遇上,都需要加強投資。而在強制治療方面,如同日本有「住院治療」與「通院治療(門診等治療)」兩種模式轉換,具有強制力的門診或日間住院治療模式,對於自傷傷人風險低的病犯而言,反而有更好治療與社會復歸的意義。這可透過保安處份模式實行,但現行法規與實務運作上尚未完備,也是我若進入立院會努力的方向!
#心理健康投資不足
台灣的精神醫療品質,根據經濟學人報告,在亞太地區僅次於紐澳,勝過日韓,然而,這樣的高品質,卻是在高度壓榨各職類臨床人力上得到的。
台灣的心理健康主管單位叫做「#心口司」(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這是因爲,在馬政府江宜樺內閣2013年進行組織改造後,很奇怪的把心理健康和口腔衛生強制併在一起,這種畸形的發展,一開始就被質疑,但當時政府仍一意孤行通過,被立院協商有條件地要求一年後檢討,而後國發會報告也建議將兩部門分開。
迄今,心口司仍存在,雖然這兩年預算有所增加,但一年預算不過20億,扣除口腔衛生後,精神醫療、心理健康與酒藥癮防治預算大概只有15億。佔政府預算比例甚至比泰國還低!
偏低的預算,當然就影響各項心理健康計畫推展和人力配置,例如個管員與個案比例也嚴重偏低(大約是1:100,約為理想比率5倍)。我主張必須盡快檢討,讓我們有「獨立心理健康」主管機關,要求各級政府均訂立心理健康計畫,並提升心理健康預防照護預算。
#社區精神醫學發展
我們的社會,常常不願意正視精神疾病,甚至常常裝作這個問題不存在,與我無關。事實上,根據本土研究,一般精神疾病(包含憂鬱、焦慮、睡眠問題等)的總盛行率在2010年接近1/4,比起1990年來翻倍,而每年實際就診精神科人數也高達250萬人。心理健康,絕非和你我無關的問題!
然而,雖然台灣的就醫相當方便,對於許多需要長時間復健的病患而言,出院後才是讓家屬、患者困惱痛苦的開始。
僅管「去機構化」的目標喊了許久,然而,社區精神醫療的能量,卻遠遠不足覆蓋所有的需要者。舉例而言,具有相當多實證醫學證據的積極性社區治療(Assertive community treatment, ACT),由於需要不同的專業人士(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社工、護理師、職能治療師及物理治療師)組成提供持續服務,以台灣心理健康分配到的資源根本是難以實現。而以住居和就業來說,提供心理健康障礙者的資源與自主選擇權也很少,而補助款的分配也常讓病友與家屬卻步(例如住院反而比出院安置省錢的制度)。
我認為,除了根據世界研究案例,持續增加預算,推動社區精神醫療團隊與個管組建,建立照護比外,透過台灣的資通科技優勢,加強導入遠距醫療、App心理治療等輔助治療模式(必須經過醫師醫囑),並結合長照2.0體系,都是提升精神照護資源使用效率的方式。
而終極議題是,如果台灣社會對精神病患的歧視依舊,設置社區家園、社區復健中心都會被居民抗議,那麼專業人士的努力仍是徒然。我認為一是隨著政府需從立法與行政雙管齊下要求媒體自律,也須持續投資預算,對影劇等多媒體創作導入正確概念,讓《我們與惡的距離》不是絕響。其二,在公共住宅政策、地方創生政策上,對於弱勢住居與就業的保障,如何透過法規的誘導得到保護,也是需要跨部會討論的!
同時也有7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9萬的網紅觀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尹乃菁 專訪: 資深媒體人 林少予 主題:川普認輸了?!// 經濟學人:川普對中國叩頭 本集播出日期:2020.06.29 #尹乃菁 #經濟學人 #川普 ----- 按讚【觀點】FB: 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 訂閱【觀點...
「經濟學人app」的推薦目錄:
- 關於經濟學人app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 關於經濟學人app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 關於經濟學人app 在 王定宇 Facebook
- 關於經濟學人app 在 觀點 Youtube
- 關於經濟學人app 在 豐富 Youtube
- 關於經濟學人app 在 豐富 Youtube
- 關於經濟學人app 在 [iAPP] 經濟學人app - 看板iO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經濟學人app 在 經濟學人 的評價
- 關於經濟學人app 在 [iAPP] 經濟學人app | iOS 看板| MyPTT 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經濟學人app 在 《石評大財經》「經濟學人」警告西方,千萬別小看中國 ... 的評價
- 關於經濟學人app 在 經濟學人免費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經濟學人app 在 經濟學人免費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經濟學人app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3Q給台灣的提案20:心理健康】
小燈泡案,台南玉井縱火案......每當這些案件發生,精神病患是否影響社會安全?如何進行精神病患犯罪者的處遇?又會引起討論。這裡,我不討論個案,而是要討論台灣精神醫療的整體問題,簡單的說,太少的人、太少的經費、承擔了太大的責任。
#精神醫療與社會安全網
根據研究,精神病患犯罪率長期看來也不會比一般族群高,但我們看到,媒體卻常強調犯人得了某些精神疾病,彷彿精神疾病與犯罪之間有著高度連結。但我要強調,作為立法者,我們要促進的是整體制度的完備,因精神疾病失去辨別是非能力而犯罪者確實有,但一來比率不超過整體族群犯罪率,二來病患若能提早得到妥善治療,而不是等到犯案再處理,其暴力風險與社會成本,反而可有效降低。
台灣的司法精神醫療,往往太注重住院治療模式(監護處分),但對於監護處份完結後的追蹤,以及替代的治療模式,制度尚未完備。另外,對於收容高風險「病犯」的高度特化「病監」,也尚未完備。 而在監護處分之外,精神醫療體系必須負擔大量家性暴、藥酒癮濫用治療的案量,讓醫療體系在資源不足之下,需要負擔越來越多社會責任。
我認為,對於高風險個案的精神醫療資源協助,在個案管理與門診處遇上,都需要加強投資。而在強制治療方面,如同日本有「住院治療」與「通院治療(門診等治療)」兩種模式轉換,具有強制力的門診或日間住院治療模式,對於自傷傷人風險低的病犯而言,反而有更好治療與社會復歸的意義。這可透過保安處份模式實行,但現行法規與實務運作上尚未完備,也是我若進入立院會努力的方向!
#心理健康投資不足
台灣的精神醫療品質,根據經濟學人報告,在亞太地區僅次於紐澳,勝過日韓,然而,這樣的高品質,卻是在高度壓榨各職類臨床人力上得到的。
台灣的心理健康主管單位叫做「#心口司」(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這是因爲,在馬政府江宜樺內閣2013年進行組織改造後,很奇怪的把心理健康和口腔衛生強制併在一起,這種畸形的發展,一開始就被質疑,但當時政府仍一意孤行通過,被立院協商有條件地要求一年後檢討,而後國發會報告也建議將兩部門分開。
迄今,心口司仍存在,雖然這兩年預算有所增加,但一年預算不過20億,扣除口腔衛生後,精神醫療、心理健康與酒藥癮防治預算大概只有15億。佔政府預算比例甚至比泰國還低!
偏低的預算,當然就影響各項心理健康計畫推展和人力配置,例如個管員與個案比例也嚴重偏低(大約是1:100,約為理想比率5倍)。我主張必須盡快檢討,讓我們有「獨立心理健康」主管機關,要求各級政府均訂立心理健康計畫,並提升心理健康預防照護預算。
#社區精神醫學發展
我們的社會,常常不願意正視精神疾病,甚至常常裝作這個問題不存在,與我無關。事實上,根據本土研究,一般精神疾病(包含憂鬱、焦慮、睡眠問題等)的總盛行率在2010年接近1/4,比起1990年來翻倍,而每年實際就診精神科人數也高達250萬人。心理健康,絕非和你我無關的問題!
然而,雖然台灣的就醫相當方便,對於許多需要長時間復健的病患而言,出院後才是讓家屬、患者困惱痛苦的開始。
僅管「去機構化」的目標喊了許久,然而,社區精神醫療的能量,卻遠遠不足覆蓋所有的需要者。舉例而言,具有相當多實證醫學證據的積極性社區治療(Assertive community treatment, ACT),由於需要不同的專業人士(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社工、護理師、職能治療師及物理治療師)組成提供持續服務,以台灣心理健康分配到的資源根本是難以實現。而以住居和就業來說,提供心理健康障礙者的資源與自主選擇權也很少,而補助款的分配也常讓病友與家屬卻步(例如住院反而比出院安置省錢的制度)。
我認為,除了根據世界研究案例,持續增加預算,推動社區精神醫療團隊與個管組建,建立照護比外,透過台灣的資通科技優勢,加強導入遠距醫療、App心理治療等輔助治療模式(必須經過醫師醫囑),並結合長照2.0體系,都是提升精神照護資源使用效率的方式。
而終極議題是,如果台灣社會對精神病患的歧視依舊,設置社區家園、社區復健中心都會被居民抗議,那麼專業人士的努力仍是徒然。我認為一是隨著政府需從立法與行政雙管齊下要求媒體自律,也須持續投資預算,對影劇等多媒體創作導入正確概念,讓《我們與惡的距離》不是絕響。其二,在公共住宅政策、地方創生政策上,對於弱勢住居與就業的保障,如何透過法規的誘導得到保護,也是需要跨部會討論的!
經濟學人app 在 王定宇 Facebook 八卦
先放下只會胡鬧的中國國民黨,看看在國際上,人家怎麼看台灣,我們自己該引以爲傲!
—以下為媒體報導—
CNN節目介紹台灣耀眼民主表現 是全球逆勢亮點!
摘要:
CNN「全球公共廣場」(Global Public Square,GPS)主持人札卡利亞(Fareed Zakaria)在最新一集節目中指出,台灣在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旗下「經濟學人資訊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EIU)的2020年全球民主指數排名第11,高居亞洲之首,並較2019年進步達20名,改善幅度居全球之冠。
台灣人人能上網,且不會遭到言論審查。無怪乎在人權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網路環境自由度評比當中,台灣名列全球前茅,甚至超越德國、美國等民主國家。
此外,台灣政府對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的因應行動,也使民眾對政府信任度進一步增強。
全文連結: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9280002.aspx?utm_source=cna.app&utm_medium=app&utm_campaign=inapp_share
經濟學人app 在 觀點 Youtube 的評價
主持人:尹乃菁
專訪: 資深媒體人 林少予
主題:川普認輸了?!// 經濟學人:川普對中國叩頭
本集播出日期:2020.06.29
#尹乃菁 #經濟學人 #川普
-----
按讚【觀點】FB: 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
訂閱【觀點】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 飛碟聯播網Youtube頻道 http://bit.ly/2Pz4Qmo
▶ 飛碟午餐尹乃菁時間 https://www.facebook.com/ufolunch/
▶ 飛碟聯播網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ufonetwork921/
▶ 飛碟聯播網APP http://www.uforadio.com.tw/app
▶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Uc_rsMjqLI/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DQTSV8A1bbN26LQzTnWPCj9Y5ePA)
經濟學人app 在 豐富 Youtube 的評價
主持人:陳鳳馨
來賓:丁學文
主題:一週國際經濟趨勢
📌《經濟學人》Xi Jinping’s assault on tech will change China’s trajectory 習近平對科技的攻擊將改變中國發展路線
📌《倫敦金融時報》Infrastructure bill shows US system can still work 基礎設施法案通過告訴我們美國系統仍然可以運作
📌《經濟學人》Most covid-19 travel restrictions should be scrapped 談各國應該推進邊界封鎖的開放
📌《經濟學人》A glimpse into Japan’s understated financial heft in South-East Asia 一窺日本在東南亞低調的金融實力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7:00-9:00a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8.18
#陳鳳馨 #TheEconomist #一週國際經濟趨勢
🔔 圖片取自:The Economist
https://www.economist.com/weeklyedition/2021-08-14
📣 更多 #財經起床號 專題影音:https://bit.ly/2QvBR55
🔍 馨天地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uVbXdQ
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O0VrrA
KKBOX:https://bit.ly/3bezcYP
-----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http://www.news98.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線上收聽:https://pse.is/R5W29
▍APP下載
• Apple App Store:https://news98.page.link/apps
• Google Play:https://news98.page.link/play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Podcast
• Himalaya:https://www.himalaya.com/news98channel
• Apple Podcast:https://goo.gl/Y8dd5F
•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J2ZSi_mzF8/hqdefault.jpg)
經濟學人app 在 豐富 Youtube 的評價
主持人:陳鳳馨
來賓:丁學文
主題:一週國際經濟趨勢
1.《經濟學人》封面故事:Xi’s new economy 習近平的新經濟
2.《倫敦金融時報》社論:The right way to restructure after Covid 疫後重建的正確方式
3.《經濟學人》與中國相關 / 共 7 篇
選讀:① The great decoupling 大力的脫鉤〈中美商業世界的脫鉤〉
② Hands off, Uncle Sam 放手吧,美國〈全球稅務追蹤的隱私疑慮〉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07:00-09:00am
本集播出日期:2020.08.19
#News98 #陳鳳馨 #習經濟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http://www.news98.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線上收聽:https://pse.is/R5W29
▍APP下載
• APP Store:https://news98.page.link/apps
• Google Play:https://news98.page.link/play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Podcast
• Himalaya:https://www.himalaya.com/news98channel
• Apple Podcast:https://goo.gl/Y8dd5F
•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Gdur_byz30/hqdefault.jpg)
經濟學人app 在 經濟學人 的八卦
△《經濟學人》最新一期聚焦武漢肺炎討論。(翻攝臉書官網),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最新一期雜誌聚焦武漢肺炎(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但封面圖卻引起 ... ... <看更多>
經濟學人app 在 [iAPP] 經濟學人app | iOS 看板| MyPTT 網頁版 的八卦
經濟人app 有好多款我下載的那款他是每個禮拜一本雜誌但我想要的是每天更新最新內容像網站那樣是要下載哪一個呀..?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 ... <看更多>
經濟學人app 在 [iAPP] 經濟學人app - 看板iO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經濟人app有好多款 我下載的那款他是每個禮拜一本雜誌
但我想要的是每天更新最新內容 像網站那樣
是要下載哪一個呀..?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81.21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OS/M.1538666608.A.D94.html
※ 編輯: zcyee (123.192.81.214), 10/05/2018 07:57:09
※ 編輯: zcyee (123.192.81.214), 10/05/2018 07:57:4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