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文化 X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謝謝啟動文化邀我為這本書寫推薦序,我寫過很多雜誌,也曾為幾本書掛名推薦,但這是我第一次為一本書寫序,看見「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這幾個字出現在設計書籍的內頁時,心情好激動!雖然出書的夢想尚未實現,但寫了一篇序文也算是滿足了小小夢想吧。:P
本書的日文原名稱直接翻譯為「老闆,那個設計賣不掉」,因此如果你是一個所謂「設計產業」的老闆,我會推薦你一定要讀讀這本《給未來的創新經營者》。其中由ifs未來研究所所長川島蓉子訪問了日本幾位頂尖的設計與商業的經營者,如蔦屋書店執行長--增田宗昭、三越伊勢丹控股執行長--大西洋、設計師--佐藤可士和等,眾人口徑一致地認為「設計」必須放在經營中心才能做出與眾不同的品牌與產業未來。對設計師而言,你就是他們的業主,當你能學著從設計師的視角看自己的品牌,自然能看見設計師所看見你所不曾想像的視野。
如果你是做「個人設計品牌」的產品設計師,那我更是強烈建議你一定要好好看看本書。當中幾位商場經營者所提到的商業策略提示非常珍貴,對你的品牌經營一定有幫助。不要再跟我說「設計師就是專心做設計就好」這種阿Q想法,當你付出金錢開始量產自己的產品時,你就是一位品牌經營者、老闆,不再只是一位設計師這麼簡單了。既然量產了作品,就請做好面對市場的準備,從「設計師」勇敢地成為一位「經營者」吧。
以下節錄部分我為本書寫的序文。
----------------------------
用設計畫出品牌經營的未來想像____text/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產品究竟要如何設計才賣得掉?」恐怕是近幾年設計熱潮在台灣流行起來後,成立個人品牌的設計師們最常在夜晚抱著一堆報表與設計圖苦思的問題。
經常聽日本設計師在聊台灣設計:「台灣現在好像日本90年代設計蓬勃發展的樣子」,...日本設計師即使是個人品牌,在推出新設計之時都會將商業量產計畫一併考量,...反觀台灣個人設計品牌經常對設計作品該擺在什麼市場面對怎樣的消費者較無概念,「總之先針對設計展做新作品,放到展覽上看看反應再來打算」,...
台灣產品設計師在成立自己的設計品牌之時,經常必須面臨創作者與經營者之間身份轉換的瓶頸,創作者似乎只要負責做出自己認可的好作品即可,但不可忘卻一旦試圖將自己的「作品」放到市場上,希望與眾多消費者開始產生連結的時刻,作品就會成為「商品」,必須要有策略經營市場才有成功機會,...站在制高點的視野遠眺未來,才有辦法在瞬息萬變的市場波動中找到定位。
三越伊勢丹holidings社長大西洋說,在這個網路就能買到任何東西的時代,必須要製造出客人想特地跑一趟朝聖的理由...
代官山蔦屋書店不僅建築設計讓人印象深刻,也能一邊喝咖啡一邊看尚未購買的新書,......靈魂人物──增田宗昭於書中便直指,...在少子化影響需求逐漸減少之下,如何喚回「消費者的需求」是一大課題。
伊藤忠商事社長岡藤正廣則說,...重點不在效率而是利用效率變好之後的「從容」來打造品牌的附加價值,進而決定價格,而不是以傳統的成本定價。
曾負責設計Audi經典車款的設計師和田智說,企業在設計製造產品時經常會認為產品價值的創新存在於「視覺經驗上的奇特」,...那些譁眾取寵的設計最後仍消失於時代的洪流,真正能在消費者生活裡存在最久的還是那些「看似普通」的產品。
經常為許多企業進行品牌計畫的設計師佐藤可士和認為,設計是「將品牌未來視點具體實現的道具」,將抽象的意涵化為人類五感可以實際感受的實物,就像是感覺溝通媒介一般。
麻省理工學院多媒體實驗所副所長石井裕說,當企業對未來想像有了願景,思考著究竟什麼使用者需要自己的服務或產品時,設計才會首次展露出在品牌經營面中的真實價值。
覺知「設計」的重要性,踏出重生的第一步!
----------------------------
作者:川島蓉子
譯者:邱香凝
設計: 賴佳韋工作室 David Lai Workshop 、 Wei Chia Lu
購買:
博客來→https://goo.gl/xa5n4h
誠品→https://goo.gl/JwYymw
金石堂→https://goo.gl/hDSOqa
讀冊→https://goo.gl/YZsFGR
「經常必須面臨創作者與經營者之間身份轉換的瓶頸」的推薦目錄:
經常必須面臨創作者與經營者之間身份轉換的瓶頸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八卦
【台灣產品設計師職涯規劃中的危機與契機】
印象中網路開始說設計科系畢業後要不要出來轉行賣雞排的玩笑話好像已經差不多有10年之久,著名插畫家 消極男子 也曾畫過一個圖「90%從事設計相關職業的人都曾有轉職去賣雞排的念頭」,當時也獲得設計界很多共鳴。前陣子網路則是有則很紅的貼文,說有個設計師朋友在短短10年間,讓自己的月收從22K倍增到120K。他的成功必須歸功於他的精準的職涯規劃。結果從第一年做到第九年,月薪從22k穩定漲到40k,第10年跟著叔公學了東山鴨頭在夜市賣就月入120k。
當然設計種類很多,不能一概論之,但身為工設背景的我,看著這文也是笑著笑著就哭了。近10年來台灣的設計品牌乍看百花齊放,各種設計領域也都開始各有自己的市場,但我自己看台灣產品設計市場其實覺得還有蠻多困境在。
我們分成兩類來看,一個是設計師接案,一個是設計品牌。產品設計師接案的部分在台灣這10年來其實並未有顯著的成長,連知名的台灣產品設計師 pili 都曾在《書上設計展3.0》的專訪中提到,#台灣產品設計案的案源真的寥寥可數,#但中國來的產品設計委託反而很多。這件事必須要了解,產品設計設計出產品後,基本上是要賣給消費者才能完成產品設計的週期,而人口母數越大的國家,自然市場就較大,能投注的預算相對較多。
因此很多台灣工業設計師其實默默都在接中國的品牌或產品設計委託案,也經常要到中國出差。中國對我而言就是世界上的眾多國家之一,我覺得只要業主沒有要硬是把你灌上一個中國台灣,其實接中國業主的設計案,我覺得是可以用開放的心態去看這件事,現實狀況裡台灣中小產業在產品設計發包的能量遠遠不如平面設計,大部分業主也都以雇用的方式請員工做設計,這讓台灣產品設計事務所的市場一直無法興盛起來。
*
再來看設計品牌。
我在「#給未來的創新經營者」一書的推薦序當中曾寫過以下文字。
——
台灣產品設計師在成立自己的設計品牌之時,#經常必須面臨創作者與經營者之間身份轉換的瓶頸,創作者似乎只要負責做出自己認可的好作品即可,但不可忘卻一旦試圖將自己的「作品」放到市場上,希望與眾多消費者開始產生連結的時刻,作品就會成為「商品」,必須要有策略經營市場才有成功機會;而設計師本身也必須跳脫創作者的思維,重新以一位「經營者」來俯瞰商品與市場之間的關係,必要時再因「商業考量」回到創作者身份調整設計,當品牌的商業模式確立而導致規模擴大時,經營者則成為「領導者」,以站在制高點的視野遠眺未來,才有辦法在瞬息萬變的市場波動中找到定位。
——
先撇開家電、3C產業歷史較悠久的像是大同、華碩等傳產品牌來看,台灣的新創設計品牌絕大多數都是設計師自籌資金成立,沒有產業的資金支撐,能夠做的方式大概就是先找到一桶金來開發一個熱賣產品,再以這個產品賺來的現金流去開發下一個產品。目前有「眾籌」這個形式來讓設計師比較容易先賺到第一桶金,雖然讓品牌啟動的速度加快,但如果沒有先計畫好下一個產品的開發時程,開發時程一樣會拉長,因此你會發現眾籌類的產品目前也都比較難累積出品牌能量,單點游擊式做品牌,要在海內外市場展露頭角其實非常困難。
會發生這樣事情的原因是,設計品牌的主理人通常人事精簡,光是要處理眾籌的相關事務已經抱著頭在燒,為了要有更多的現金流開發產品,就會想辦法去接其他領域的設計案或政府標案,於是現在台灣檯面上還有活動的產品設計事務所,在設計服務上絕大部分都是在做品牌設計、或是平面設計、店面設計等的設計委託。但人一天只有24小時,把時間耗在設計委託自然自己品牌發展新品的速度也會變慢,市場變化快速,也有可能一下子就被忘掉了。因此台灣各種設計品牌其實在這10年來的確新增很多,但默默消失的也不少。
*
刨冰品牌 金雞母Jingimoo 主理人黃泰彥曾是一位工業設計師,他在汽車設計產業上班時覺得找不到工作的動力,於是選擇創業,但創業時卻不是選擇開設計公司,而是開了刨冰店。這或許也說明了台灣的餐飲產業市場還是比較讓創業者有信心。
年輕的他深知網路生態,知道再好的產品如果沒有話題引起討論,也很容易無人聞問而死在前攤上。因此他先利用漂亮的照片上傳 IG 吸引網路上年輕人注意,再將這股注意力接地,帶到實際店面來增加營收。當然他們產品的口味在經過他2年法式料理的修煉下,法式基底結合台日食材,創造出金雞母獨樹一格的風格。他雖然是設計師,但他更是一位好的「領導者」,把設計這種手法融入經營核心,去找到設計跟商業之間的平衡,而不是一味地以設計師做作品的角度創業。
很榮幸《書上設計展2019》能邀請到他實際開講座分享設計師轉職的心得,這是他第一次對外分享設計轉職的經驗,我也好奇當中面對人生交叉點時的心路歷程,我想應該會很有趣,加上這次來聽講座還可以到他的2號店: JinJin金金良甜-甜冰品專賣 享有刨冰 #買一送一 的優惠,這場講座可說是非常超值划算!如果你正在設計的路上徬徨,不妨來聽這場難得的「設計師轉職」講座吧!
轉彎之後的風景(書上設計展2019系列講座)
不做設計賣台日混血刨冰網路爆紅之旅_
金雞母Jingimoo 主廚 #黃泰彥
與談人:設計浪人、 JinJin金金良甜-甜冰品專賣-甜冰品專賣負責人 #楊舒帆
時間:7/30(二)19:00-21:00(18:30開放入場)
地點:G.Space(台北市信義路三段147巷15弄14號1F)
——👇👇👇(手刀搶票去)👇👇👇 ——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907120531031145307630
#特別贈品:購買本場講座門票者,憑票卷流水編號可至JinJin金金良甜買一送一刨冰類產品。
經常必須面臨創作者與經營者之間身份轉換的瓶頸 在 除了經驗, 我們還剩下什麼? 讓資深工作者邁入職涯高原期 ... - 誠品 的相關結果
在後浪推前浪的現實職場,時屆壯年甚至中年的你我,慢慢追趕不上當前最新的科技、最潮的流行,薪資和職銜都停留在「職場高原」,不上不下,跨出舒適圈怕面臨轉職瓶頸,留在 ... ... <看更多>
經常必須面臨創作者與經營者之間身份轉換的瓶頸 在 迎接「價值農業」時代來臨( 農政與農情第259期/103年1月) 的相關結果
多年來,臺灣農業施政的主軸一直在增加生產、降低成本、改善運銷上照顧農民,但又無法突破瓶頸,許多短期的因應措施,執行多年成為長期的政策,形成無法丟棄的包袱,而且愈 ... ... <看更多>
經常必須面臨創作者與經營者之間身份轉換的瓶頸 在 「少數者」的瓶頸與挑戰—辦理律師轉任法官班課程有感 的相關結果
然而,儘管法官多元進用的比例將增加,但在可見的這幾年裡,「律師轉任法官者」仍為法官界之中的「少數」,面對整體大環境與同儕壓力,不免有著諸多瓶頸與挑戰要克服。本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