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的,不只是個計程車司機】#科技帶你一路順風
市場,源自於人民的需求。當科技進步,城市內的計程車,再也不只是一台車、一位司機所構成的運輸工具時,它將可以是一次完整的行動服務體驗。
從彈性費率、駕駛管理到評分機制,我們以強大的科技運算,去填補了舊法規與新時代之間的缺口。更秉著服務業的用心,去完整你每一次的乘車體驗與安全保障。
身為科技平台,目前Uber合法與租賃車與計程車業者合作,也帶給乘客更多美好的搭乘體驗,而我們一直努力的創新,為的不只是成為一台計程車而已。
現在,讓我們一起換上創新科技的視角,重新破解每一道你可能會有或曾有的問題。
-
⚠問① :【#駕駛管理】如何確保乘客安全?
⏩答① :以科技取代造冊管理。
不僅是我們多次強調的「良民證」、「小客車職業駕照」等代僱駕駛考核門檻,加上系統端全時GPS監測、不定時駕駛臉部辨識等,我們幾乎可以全程掌握駕駛動向,乘客也可透過分享行程、一鍵報警的機制,讓乘客對安全這件事更加放心。
📌小結:透過科技手段,降低乘客對司機的不安全感,並提高傳統計程車以「執業登記證」作為唯一標準的管理效益。
▪「執業登記證」小檔案:為計程車業所需證明之一,需無部分刑法之犯罪紀錄、並經筆試通過。(BTW良民證需為終身皆無任何犯罪紀錄。)
⚠問② :【#預先報價】價錢是透明的嗎?
⏩答② :以科技降低交易紛爭。
從呼叫車輛開始,系統透過大數據運算,乘客便能馬上知道這趟行程的車資,也就是說,乘客不用擔心在行程中,駕駛會繞路或用莫名理由加重乘客的負擔。
📌小結:在上車前跟你談好車資,是科技大數據演算進步後,衍生出的誠實透明交易的模式,也減少了很多司機與乘客不必要的紛爭。
⚠問③:【#彈性費率】為什麼不用固定費率?
⏩答③:以科技均衡市場供需。
計程車目前使用的固定費率,除了怕司機亂喊價,也符合當初幾十年前立法時,對消費者的保護。但科技與時俱進,透過Uber平台的運算機制,我們有效判斷市場供需,並提供合作租賃車行以具有彈性的計費方式作為計費參考。乘客因此有機會擁有價錢合理的好服務,司機也因而降低空車率,不僅效率好,需求高時更能因加成增加更多營收。
📌小結:應用科技運算的彈性費率,更能符合司機與乘客的即時需求。
⚠問④:【#互評機制】互評機制到底可以幹嘛?
⏩答④:科技讓服務立即升級。
不僅僅是搭了一台把你從A點送到B點的車,乘客更在意的是在行程中的服務與體驗。我們透過科技系統建立的滿意度評分,就是希望讓每趟服務,創造互相尊重,愉悅而舒適的旅程。
📌小結:一下車就能打分數,科技幫你創造了更好的服務品質,搭乘感受的好壞讓我們立刻知道,更能立刻改進。
-
►【新業態不能用舊法規思維】
透過科技,Uber 解決了很多傳統運輸營運上的詬病,也因為科技,我們也打破了傳統運輸分業管理的範疇。因此,如果政府反過頭來,依舊用傳統法律規定的思維,強硬修法限縮租賃業與科技平台的發展空間,這不僅阻檔了台灣創新科技產業的發展,更是讓廣大滿意 Uber 服務的司機與乘客,徹底的失望。
我們一直相信,撤銷103條-1的修法,並非如此的困難,只要政府願意轉個腦筋、面對問題,就可以透過科技,全面帶起台灣創新服務的新里程,和計程車一起創造雙贏。
如同柯文哲市長所說:Uber 沒有錯,就看政府怎麼解決問題。
#你要的不只是個計程車司機真情上演中
#別再說Uber違法了
#WinTogether
#沒有人應該輸
#請支持撤銷第103條之1草案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講日文的台灣女生 Tiffan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看日劇對日文有幫助嗎?讀日文系可以幹嘛?到底要怎麼練習口說?一次了解我學日文的歷程! 我的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g/TiffanySpeaksJapanese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iffa...
統計系在幹嘛 在 Uber Facebook 八卦
【你要的,不只是個計程車司機】#科技帶你一路順風
市場,源自於人民的需求。當科技進步,城市內的計程車,再也不只是一台車、一位司機所構成的運輸工具時,它將可以是一次完整的行動服務體驗。
從彈性費率、駕駛管理到評分機制,我們以強大的科技運算,去填補了舊法規與新時代之間的缺口。更秉著服務業的用心,去完整你每一次的乘車體驗與安全保障。
身為科技平台,目前Uber合法與租賃車與計程車業者合作,也帶給乘客更多美好的搭乘體驗,而我們一直努力的創新,為的不只是成為一台計程車而已。
現在,讓我們一起換上創新科技的視角,重新破解每一道你可能會有或曾有的問題。
-
⚠問① :【#駕駛管理】如何確保乘客安全?
⏩答① :以科技取代造冊管理。
不僅是我們多次強調的「良民證」、「小客車職業駕照」等代僱駕駛考核門檻,加上系統端全時GPS監測、不定時駕駛臉部辨識等,我們幾乎可以全程掌握駕駛動向,乘客也可透過分享行程、一鍵報警的機制,讓乘客對安全這件事更加放心。
📌小結:透過科技手段,降低乘客對司機的不安全感,並提高傳統計程車以「執業登記證」作為唯一標準的管理效益。
▪「執業登記證」小檔案:為計程車業所需證明之一,需無部分刑法之犯罪紀錄、並經筆試通過。(BTW良民證需為終身皆無任何犯罪紀錄。)
⚠問② :【#預先報價】價錢是透明的嗎?
⏩答② :以科技降低交易紛爭。
從呼叫車輛開始,系統透過大數據運算,乘客便能馬上知道這趟行程的車資,也就是說,乘客不用擔心在行程中,駕駛會繞路或用莫名理由加重乘客的負擔。
📌小結:在上車前跟你談好車資,是科技大數據演算進步後,衍生出的誠實透明交易的模式,也減少了很多司機與乘客不必要的紛爭。
⚠問③:【#彈性費率】為什麼不用固定費率?
⏩答③:以科技均衡市場供需。
計程車目前使用的固定費率,除了怕司機亂喊價,也符合當初幾十年前立法時,對消費者的保護。但科技與時俱進,透過Uber平台的運算機制,我們有效判斷市場供需,並提供合作租賃車行以具有彈性的計費方式作為計費參考。乘客因此有機會擁有價錢合理的好服務,司機也因而降低空車率,不僅效率好,需求高時更能因加成增加更多營收。
📌小結:應用科技運算的彈性費率,更能符合司機與乘客的即時需求。
⚠問④:【#互評機制】互評機制到底可以幹嘛?
⏩答④:科技讓服務立即升級。
不僅僅是搭了一台把你從A點送到B點的車,乘客更在意的是在行程中的服務與體驗。我們透過科技系統建立的滿意度評分,就是希望讓每趟服務,創造互相尊重,愉悅而舒適的旅程。
📌小結:一下車就能打分數,科技幫你創造了更好的服務品質,搭乘感受的好壞讓我們立刻知道,更能立刻改進。
-
►【新業態不能用舊法規思維】
透過科技,Uber 解決了很多傳統運輸營運上的詬病,也因為科技,我們也打破了傳統運輸分業管理的範疇。因此,如果政府反過頭來,依舊用傳統法律規定的思維,強硬修法限縮租賃業與科技平台的發展空間,這不僅阻檔了台灣創新科技產業的發展,更是讓廣大滿意 Uber 服務的司機與乘客,徹底的失望。
我們一直相信,撤銷103條-1的修法,並非如此的困難,只要政府願意轉個腦筋、面對問題,就可以透過科技,全面帶起台灣創新服務的新里程,和計程車一起創造雙贏。
如同柯文哲市長所說:Uber 沒有錯,就看政府怎麼解決問題。
#你要的不只是個計程車司機真情上演中
#別再說Uber違法了
#WinTogether
#沒有人應該輸
#請支持撤銷第103條之1草案
統計系在幹嘛 在 我是大A Facebook 八卦
可能是不愛學校,不是不愛學習。
送香火去讀實驗小學,最濫情的原因之一,是我想要他找到或者被看見,自己的興趣。(除了吃以外.......)
興趣變成工作會痛苦,是因為它正式了,不再是休閒或消遣。痛苦以後又會痛快,知道自己寫到了,你是有感的才會心裡有數,「好」在哪裡,要到那裡。
「他的興趣才會一直陪伴他,不是我。」我在報名表裡面寫。
不是因為國中數理太差,就算被派去參加作文比賽,還是要去讀五年商專的我。不是看到數字就打結,最後一個暑假還在重修,被老師喚住說沒出息的我。
「可是我已經考上很多間插大的傳播系。」
前幾天藍白拖問起我,如果香火就是不喜歡讀書呢?想起讀商專的那幾年,會計、稅法、統計被當到,當你的眼睛瞇著笑,當你喝可樂當你吵。
爸媽還都是公家機關的會計,機關算盡太聰明。(幹嘛耍嘴皮子)
「妳不愛讀書就不要讀,去做女工。」成績單都是紅字的夜裡。讀進文科以後,每學期都拿獎學金。(諷)
在幼稚園經常請假,跟我們旅行的香火,中班以後跟不上私幼的進度。敏感的諧星排斥上學,被同學笑他很笨,什麼都不會。
「我這麼笨,__不會要我的。」試讀完實驗小學,還不知道會不會錄取,他說出讓我好傷心的話。
今天、升上小二的第N天,他吃完晚餐就在趕功課。寫到生父睡著,寫到我納悶起來。
「還沒寫完嗎?」
「我在超前進度,我要寫完這學期!」(瘋)
他能是個光亮的孩子,沒有黯淡。可以很熱情,不是為了誰逼他而是他想要。
我就覺得他是個不會有事的孩子了。
統計系在幹嘛 在 講日文的台灣女生 Tiffany Youtube 的評價
看日劇對日文有幫助嗎?讀日文系可以幹嘛?到底要怎麼練習口說?一次了解我學日文的歷程!
我的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g/TiffanySpeaksJapanese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iffanysjapanese/
◇講日文的台灣女生◇
我是Tiffany 蒂芬妮!
100%的台灣人,今年是學日文的第四年!
這個頻道主要是分享我最近學到的日文,還有我怎麼去理解日文的各式文法和用語。
立志成為帶動大家一起學日文的勵志演說家!
這裡的分享都是我自己消化之後的產出,可能會有講錯的地方
還要麻煩大家多多跟我討論和提醒了~
大家糾正我的地方都會補充在影片的更多資訊裡
(也就是這個欄位)
那麼就請多多指教了!
■□■□■□■□■□■□■□■□■□■□■
每週上傳新的日文相關影片
■□■□■□■□■□■□■□■□■□■□■
#婚姻平權點亮計畫
是一個在網路上表態的活動,只要上網登錄自己的選區,就能協助統計各選區「支持婚姻平權的人數」,也能讓各選區立委更了解自己選區內的民意唷!
立刻支持:https://lightup.pridewatch.tw
我的其他影片
▶五十音教學
https://youtu.be/qlljEcwo8L4
▶其他影片:
大爆笑|教日本人講中文
https://youtu.be/mn8E3-J7dLc
日本旅遊最重要的三句話
https://youtu.be/S6jWGp3zzE0
日本街頭訪問!日本人認同同性戀嗎?
https://youtu.be/1rFx_jocLcM
【歌詞解析】你的名字主題曲〈前前前世〉聽歌學日文
https://youtu.be/P0p0egtIBWw
【月薪嬌妻】經典畫面回顧!和一點點日文教學【逃げ恥】
https://youtu.be/kOcC9b3t0m0

統計系在幹嘛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看更多「財務情商」系列~https://pse.is/FD984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安裝心靈防毒軟體,提升自己的「人際免疫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08/1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0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如果你是上班族,不知道你對不會有過這樣的感覺?
就是禮拜一、禮拜二總是特別忙,所以同事會戲稱這兩天叫做「忙DAY(Monday)」跟「求死DAY(Tuesday)」。
到了禮拜三、禮拜四,通常是一週工作的高峰,就算加班,工作一樣做不完。
假末又還沒有到,所以呢這兩天又簡稱為「怨死DAY(Wednesday)」跟「受死DAY(Thursday)」。
好不容易撐到了禮拜五,下班就放假了,所以這天士氣最高昂,是「福來DAY(Friday)」,可以讓你下班之後「虧雞」一下!
等到了星期六,你可以睡覺睡到自然醒,一整天打電動、追劇,想幹嘛就幹嘛,真是個快樂的「灑脫DAY(Saturday)」啊!
而這樣的快樂,通常可以持續到禮拜天的中午;到了中午過後,你就會漸漸有一種很沉悶的感覺浮上心頭。
一直到天黑回家,才不得不帶著一份“淡淡”的哀傷上床睡覺;因為呢,明天又要上班了,這也就是星期天會成為「傷DAY(Sunday)」的最主要原因。
笑歸笑喔,如果你每天認真上班,一進辦公室就像在玩「密室逃脫」,那麼我們即將要推出這一系列~「財務情商」的系列,會即將對你產生很大的幫助。
我們總共有四集,將會在這周每天播出一集,大家可以一起來期待一下。
相信不少人在剛完成學業,開始找工作的時候,會有一種心情是「感覺到喔,自己沒有真正的優勢,只能亂槍打鳥,先求有再求好」。
這樣的觀念其實很務實,也沒有錯;只是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做了一、二年之後,你其實會發現喔,這份工作可能不適合自己,你也會覺得不是很開心,每天過著肉體還在上班,而靈魂一直想下班的生活。
不過仔細想想,好像每天買杯手搖飲,中午過後期待下午茶,下班玩玩手遊,讓自己開心一下,享受一點小確幸,日子也還算過得去。
可是到了三、五年之後,你漸漸發現同學有人創業當老闆、有人升遷當經理、外派出國;還有人呢自己出書、辦展覽,你才會猛然發現自己怎麼還在原地打轉?
突然之間呢,你會覺得好心急;對自己的要求高一點的人,甚至於會責怪自己是個廢材,好像很沒有用的感覺。
明明老早就不滿意,眼前的這份吃不飽、也餓不死的鳥工作,可是就是離不開,這到底為什麼呢?
其實這一切不是你的錯,只是你被一種心態,叫做「稀缺心態」。你被它
卡住了!
「稀缺」這兩個字喔,很好理解,就是東西不夠用。無論是金錢的稀缺,還是時間的稀缺、空間的稀缺,只要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多多少少都會覺得某些東西是不足夠的。
不過呢,資源的稀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喔,它會導致「稀缺的心態」,這才是讓很多人卡在原地,動彈不得的最主要原因。
那麼什麼叫做「稀缺心態」呢?我來舉個例子喔,你馬上就會明白。
美國曾經做過一個統計,就是針對火場的消防員,他們在什麽時候的「殉職率」最高,做過一個統計調查。
你一定直覺的會認為,他們「殉職率」最高的地點,就是火災的現場。但是你錯了!
研究報告告訴我們,有80%的消防員,都是趕在往火場的路上,在那裡死掉的,而不是在火災的現場。
啊~這系為蝦咪累?因為火災發生的時候,我們都知道人命關天,時間是很寶貴的,多等一秒都有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傷亡。
那在這種「時間感稀缺」的心態底下,人很容易產生的直覺就是「搶快」。所以消防車開在路上,都是警笛大作,一路油門催到底。所以呢,在這種狀況底下,本來就比較容易發生車禍。
再加上呢,消防員的裝備是很笨重的,所以著裝完之後,還要繫安全帶就要浪費更多的時間。
所以他們為了更快的到達火場,就會直接跳過繫安全這個步驟。就像你在看電影,消防員直接掛在車外是一樣的。
在這樣的狀況底下,車禍一發生,消防員是不是會直接被拋往車外,就很容易直接死亡。他們就永遠到不了他們想去的地方。
這就是「稀缺心態」讓人會有的反應跟習慣。我們只專注在眼前急著做的事,而忘了背後有更大、更重要的目標,要去真正的關注。
當你聽到這個結果,如果你也感覺到很震驚,不要懷疑!這跟你離不開鳥工作的道理是一模一樣的。
簡單來說喔,就是當你每天忙著工作、加班,處理你眼前感覺上最緊急的事。這時候你就會忘記自己更根本、更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我該怎麼樣離開鳥工作,去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於是呢,你就會不知不覺的被鳥工作卡死在路上,抵達不到你真正想去的遠方。
也就是說喔,一份工作讓你吃不飽、餓不死,這樣的「鳥工作」它確實解決了你眼前最實際的需要,但是它也吃掉你長遠的眼光,讓你只能過一天算一天。
認為自己沒有多少錢,就不用作規劃了,也就是我們台語所說的「生吃都不夠,擱有通曝乾」這樣的信念,其實就是「稀缺心態」在搞鬼。
所以當你看到別人事業有成、有不錯的發展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唉啊~那他命好嘛!有富爸爸嘛!是不是很酸啊?
或者是你看到有些人,可能是運氣好、一夕爆紅,你也做著夢、想要跟他一樣,可是又覺得自己沒有時間、沒有能力、沒有沒錢、也沒有特色;根本連別人的車尾燈都看不到,那更不要提彎道超車了。
所以,當你被自己的稀缺心態卡住的時候,你沒有更進一步的去想,你怎麼樣在自己的現況當中,替自己創造更多的「餘裕」,於是呢,你就很難跳脫「稀缺的陷阱」,只能日復一日的抱怨跟嘆息。
在我們下一期的內容裡,我會告訴大家,我們怎麼樣去揭開「稀缺心態」這樣的迷障?
開始有意識的去累積自己的資源,準備好轉職的靠山,這樣子你才能夠「有計畫」的擺脫你不喜歡的鳥工作,走出困住你的密室,踏上你真正想走的路。
很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不管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凱宇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或者是線上的環境;跟你一起學習、跟你一起前進。讓我們一起看待自己生命當中的很多議題,跳脫出「稀缺心態」的魔障。
期待我們下一集、期待我們明天,繼續往下看;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統計系在幹嘛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2020美國總統大選民調一面倒的說拜登贏川普一大截,川貴人,這次別選了吧?乖~我待會給你買個....樓?大家好,我是范琪斐。中間偏右的《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聯手中間偏左的《國家廣播公司》(NBC),在「川拜」首場辯論後,到川普確診前這段時間,所做的民調顯示,拜登的支持率高達53%,足足領先川普14個百分點(53%:39%)。真的假的啦~這個幅度也太誇張,我們再參考一下別的。
(10/11公布)美國ABC News和《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在川普出院後做的最新民調,有54%的選民說會把票投給拜登,大幅領先川普12個百分點(54%:42%)。專門統計各家民調數據的Five Thirty Eight指出,拜登的平均支持率勝過川普10.4個百分點(52.2%:41.9%, 10/10數據)。另一個民調數據集合網站「真清晰政治」(Real Clear Politics)的網站顯示,從10月以來每一家主要民調公司統計出的結果,都是拜登遙遙領先川普,差距在5到16個百分點不等,其中不乏立場較為中間的The Hill和經濟學人。所以平均下來拜登的支持率領先9.8個百分點。(10/9公布)美國權威智庫與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做出來的結果是,52%的選民打算把票投給拜登,領先川普10個百分點(52%:42%)。
我們找了很多民調,可是只有很少數的說,川普領先拜登, 說很少數,是怕我們川貴人傷心,其實找來找去只有一個。 (10/5公布)英國《每日快報》聯手英美智庫Democracy Institute做的民調顯示,川普支持率在46%,小勝拜登1個百分點(46%:45%)。不過我還是註明一下,這個《每日快報》是英國的右翼八卦報,民主研究所的民調,也沒有被民調界公信力很高的538列入參考的近500家民調就是了, 所以現在大多數民調都顯示,拜登會獲得壓倒性勝利,但川貴人當然不認為他會選輸啊,最近又在那邊「Fake news」、「Fake polls」喊來喊去,民調統統都是假的!這都是幻覺~嚇不倒我的!
先不要笑,川貴人說的是真的,4年前一直到投票日當天早上,民調都還顯示希拉蕊一定會凍蒜,《紐約時報》做了大半年的民調,到選舉當天早上,還在說希拉蕊有80%以上的勝選機會,結果最後被「逆轉」,搖擺州統統被川貴人拿下!2016年的民調,被很多人認為是「壞掉了」、「走鐘了」,完全無法反映出真實民意,今年隨著大選日逼近,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質疑,真的假的啊?這幾年來專家們一直試圖釐清,當年的「希拉蕊慘案」到底是怎麼出現的,總之過去四年民調專家就很努力的要找出,民調為什麼會跟開出來的票差那麼多,但真的非常困難,因為變數實在太多了,我們今天就幫大家整理出幾個專家們認為可能的原因。
(一)手機的普及
還記得去年台灣不是在吵「手機民調要不要納入總統初選民調」嗎?美國其實也有類似的問題。美國現在就跟台灣「人手一機」一樣,有時候還兩三機,越來越少人使用家用電話了,而且年輕人、低收入者以及少數族群,都只用手機而已;反觀年長者和白人族群,就會比較依賴室內電話。大數據分析網站《Datanami》就指出,25歲左右的年輕人看到不認識的電話,幾乎都會pass不接;但70歲的長輩們則是每通必接,因此這樣進行的電話民調就很容易往某一族群傾斜。
那用手機民調不行嗎?根據1991年的《電話消費者保護法》(Telephone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of 1991;TCPA),美國是禁止「自動撥號系統」打電話給手機用戶的,所以如果要打手機做民調,就必須派出「真人」撥號,這有多麻煩呢?數據顯示,你想獲得1,000個回答,就至少得隨機撥號2萬次,其中大部分是空號,因為手機號碼是私人的,根本不會刊登在電話簿上,這實在太勞民傷財了,很想幫做民調的人馬殺雞一下耶,你們辛苦了。
(二)沉默的多數
每次選舉我都很期待接到民調電話,但大多數美國人可不是這麼想的,可能是因為擔憂個資和隱私外洩,導致選民接電話不敢說出真實意見,或者是覺得,蛤~民調很久欸,老娘才沒空理你。1970年代左右,美國「民調回應率」(Polls response rate)高達80%,你只要打過去人家多半都會回答你,但是根據「皮尤研究中心」最新報告,2018年美國「民調回應率」已經暴跌到6%,等於你打100通電話就只有6個人不掛你電話、願意花時間跟你聊兩句,但你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講真話。
像2016年的大選,支持川普的選民中,就有一群選前不願意表態的,或者在接受民調時故意說謊的,有些甚至不告訴鄰居他們其實支持川普。《Datanami》表示,這些選民會讓調查的結果失準2%到6%,6%很多欸,根本就是超出誤差範圍了。
(三)網路民調難
啊現在網路那麼發達,用網路做民調不就統統搞定了嗎?事實上恐怕剛好相反。數據顯示美國18-29歲的年輕人,有98%都使用網路,但偏偏這個年齡層的人最不愛投票,拿美國總統大選風向球:2018年美國期中選舉為例,雖然這群年輕人投票率比前一次大幅提高15.7個百分點,但仍是所有年齡層中最低的(35.6%),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是「鍵盤投手」,大家網路上搖旗吶喊超熱情,結果投票日當天大家都覺得不差我這一票。另一方面,你在網路上想填幾歲就幾歲,想變性就變性,別國網軍想來帶風向,也不是那麼困難,因此網路民調也非常容易失準。
(四)早期民調誇大
另一個大變數是「早期民調」的準確度很低,因為選民還沒有足夠時間去瞭解候選人到底在幹嘛,但早期民調卻是媒體報導所仰賴的主要資訊來源,結果就是候選人拿來造勢、媒體見獵心喜誇大報導,進而影響到後續選民對候選人表示支持的聲量。例如看到拜登領先,那支持拜登的人講話就會比較大聲,因為他們是「主流」,反之支持川普的人,可能就會比較不敢表達意見,形成「沉默螺旋」。
「皮尤研究中心」也加碼解釋,事實上2016年的全國民調還算準確,(預測希贏3.3%最後贏2.1%),但美國總統大選是以選舉人票為單位,希拉蕊全國總票數高於川普也沒屁用,最後川普拿下所有的搖擺州,入主白宮。而選前的州民調也無法反映出搖擺州的真實民意,地方往往沒有全國性民調那種資源,四年前他們就忽略了在最後關頭,投給川普的搖擺選民數量,也沒有準確掌握未受過大學教育的白人選民,他們到底支持誰,種種因素導致了中西部上演「大驚奇」。還有就是民調公司往往有特定的政黨傾向,最後很可能導向「護主」的結果,讓民調不盡然客觀。
那這些問題2020年還會再重演嗎?老實說,有些變數還是很難避免,《紐約時報》就整理了,和四年前相比,哪些因素可能讓美國民調更精準或更失準。
更精準的第一點就是,搖擺選民減少了。
四年前民調失準的一大因素就是搖擺選民,但今年跟民調人員說:嗯~我還沒想好,的搖擺選民數量變少了,四年前的這個時候,大概還有20%的選民說他們還沒決定要投誰,或是打算投給小黨候選人,但今年這群人的數量只剩一半,而且其中支持川普的人也老早就表態,尤其是搖擺州的白人工人階級選民。
更精準的第二點是,選民教育程度的加權。
大家要有個概念,民調準不準確,完全取決於你抽樣有沒有做到「隨機」,也就是每個族群的意見都要被採納進來,但這真的非常難做到,最後很容易讓民調結果出現偏差。例如在美國,如果你跑去郊區教堂裡做民調,那幾乎可以篤定會獲得一個偏共和黨的結果;但如果你對大學生進行抽樣,最後很可能獲得一個偏民主黨的結果。另外的數據又顯示,受過高等教育的選民,比較願意接受民調訪問,每個都是選我選我~而那些較保守、教育程度較低的選民,他們的聲音就很難反映在民調上,所以如果你沒有按照「教育程度」來做加權,民調就會充斥太多年輕大學生的意見,導致結果偏向民主黨。先前民調機構都不怎麼重視教育程度對選情的影響,結果導致2016「爆冷門」。
有鑑於4年前的「教訓」,今年有越來越多民調機構,把選民教育程度的權重提高了,簡單來說就是把教育程度較高的受訪者音量降低一點,把教育程度較低的受訪者音量調高一點,讓他們各自符合在總人口中所佔的比例。今年從3月以來,美國各家民調機構做的幾十個調查中,已經有半數增加教育程度的權重,是先前的兩倍多(約20%)。
可能比2016年更糟糕的是,網路民調的增加。我們剛剛已經提過網路民調的準確度有待商榷,但過去幾個月來,越來越多機構採用網路民調的方式,比例佔地方民調總數的一半。他們採用的方法可能太過簡單,就是直接抓一群網路群組成員,然後再根據受訪者的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分類加權,這樣的作法成本很低又很方便,但非常容易有樣本代表性不足的結果,而且最後民調可能左傾。 (最好的方式是結合電話民調和網路民調,例如AP/NORC/VoteCast的民調,電訪4萬人外加隨機抽樣11萬網友,結果可能較為客觀。
另一個可能不太客觀的做法是:請選民「回想投票」。
目前有越來越多投票機構採取這個方式,也就是要求受訪者回想2016年他把票投給誰,是希拉蕊還是川普呢?然後再依據他們的回答去做選舉意向的加權。這樣做可以讓民調數字看起來比較漂亮,也可以減少錯誤,但卻很難避免系統偏差,導致結果傾向某一政黨。再加上通常大家都會傾向回答,自己是投給獲勝的那一方,沒有人會想承認自己投給輸家嘛!再說這四年來誕生不少首投族,又有不少人往生,像是疫情導致那麼多人死亡,也有很多人搬到別的地方去,硬把2016年的投票意向套用到今年,恐怕不太合適。
所以這個民調到底是能不能看啊?你要是問我,我覺得就別看了 ,這是我們媒體想要預測選舉的結果, 或研究單位拿來做選民行為分析. 但一般選民還是把政策看清楚點比較要緊,你管別人怎麼投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美民調失準
#選情霧茫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