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高雄要從高齡往下依序施打疫苗?
美國致贈的250萬劑莫德納疫苗,已在傍晚抵達台灣。
患難兄弟般的情誼,就像 美國在台協會 AIT 酈英傑處長常說的:台美是「真朋友·真進展」。
.
我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來解釋高雄市的 #疫苗施打策略。
首先從世界衛生組織WHO「年齡別」與「重症率」、「致死率」相比較(圖1),65歲以上染疫的人數佔整體染疫人數20%,其中死亡率佔整體染疫人數83.48%,跟15-24歲分別為11.7%和0.21%,兩個族群相比,致死率相差245倍。
看完WHO的統計,再看回來國內我們台灣疾管署的統計。(表1)是今年4月20日至6月13日的「年齡別」與「重症率」、「致死率」。80歲以上會有43%的人會是重症,而致死率是26%。也就是說十個80歲以上的人得到武漢肺炎平均會有四個人重症住院,而染病的人其中每十個人2.6個人會有生命危險。
鍾飲文院長也分享美國疫苗施打的經驗,
目前美國有52.71%的人口至少施打過一劑,自疫苗開打以來,美國住院人數在各年齡層中皆明顯下降,尤其65歲以上個案最明顯。(>65歲疫苗注射率:84.7%)
而80歲以上死亡率顯著下降。其次為65-79歲人群,特別提醒真的要施打疫苗,對我們才能形成比較好保護力。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根據相關風險評估,決定從高齡長者,按年齡依序施打疫苗。
因為,就重症或死亡風險而言,年齡層越高、重症風險越高、住院後的致死率越高。
疫苗接種對於防疫來講是最有效工具。
尤其面對武漢肺炎病毒,時常有潛伏期長、無症狀的情形,非常狡猾。
符合施打對象者,要把疫苗打好打滿,以建立群體免疫。
.
高醫鍾飲文院長、疫苗專家,來向大家分析施打疫苗「利大於弊」,並說明施打疫苗常見的Q&A:
Q:老人打疫苗很危險嗎?
A:疫苗對老年、高齡長者,保護力非常重要。
接種之後我們還是要注意,要觀察15-30分鐘,主要是接種完很怕有嚴重過敏反應,有時候開始皮膚會有疹子、紅腫出現,嘴巴眼皮腫,聲帶水腫,會有呼吸困難、有休克現象,這些比率其實非常低。
Q:我有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洗腎)、中風、心臟疾病、肺部疾病、肝臟疾病、神經疾病、免疫不全疾病、肥胖、吸菸、貧血等,可以打疫苗嗎?
A:其實這幾個都不是疫苗的禁忌症,只要控制非常穩定。尤其是男性年紀超過65歲,住在安養長照,或者是有一些高危險群的病人,其實反而建議要去施打,當然我們要非常注意,是不是有副作用的產生。
Q:疫苗接種後要注意什麼?
A:第一天要注意加壓止血不要揉打,之後留觀15分鐘到30分鐘非常重要,回家之後要定時的量體溫記錄、多喝開水。
一般都會建議,一天要2,000CC左右並多休息,還有均衡的飲食。那第二、三天,我們同樣要持續去量體溫、多喝水、多休息,均衡的飲食,如果不舒服時,稍微有一點燒,可以吃一些普拿疼,如果有不適的症狀未改善,就要儘速就醫。接種的地方,有時局部紅腫、熱痛,可以適當的冰敷,每次五分鐘,一天三到四次。
.
也感謝很多醫護同仁的用心與耐心,體貼長輩的需求。
在 #左營區,長輩打完疫苗後休息30分鐘時,醫護立刻遞上自製的衛教大字報,細心提醒打完疫苗後注意事項。
#六龜區,我們旗山溪洲醫院團隊派了十幾位醫護,奔走數百公里,為育幼院工作同仁施打疫苗。
#杉林區,特別安排會講客家話的醫師,以長輩習慣的語言問診,讓長輩更安心。
雖然偏鄉,但我們一個都不會漏掉,一樣服務到位。
另外,今天的「藝起陪伴 -高雄疫苗接種站現場音樂演出行動」,感謝小提琴家黃奐瑋和鋼琴家陳澐禎、手風琴演奏家陳沛彣及大提琴演奏家薛珮薰演出。
中場休息時間,在鼓山中學接種站也安排歌仔戲表演,邀集 #緣龍文化體驗戲館、#明華園天字戲劇團 等在地歌仔戲團隊,結合宣導社交距離、高雄好家載,讓現場接種疫苗的長輩看得捨不得回家。
同時也有8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根據衛福部統計,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中,16%患有骨質疏鬆症,其中80%都是女性。2025年恐有500萬名女性面臨骨鬆風險,同時因伴隨共病,一年內的死亡率竟高達20%。你知道嗎?骨質疏鬆與肌少症大有關係,而某些特定的飲食習慣,就會逐步讓我們流失肌肉。 骨鬆與飲食型態的關係? 加工麵食:腸胃道過敏...
糖尿病飲食表 在 好好睡覺,好好吃飯 - 李承翰醫師 Facebook 八卦
「 #為什麼她們能老得這麼優雅 ?」
這幾天櫻花陸續開了,這讓我想到幾年前,那個還可以出國的日子,我跟太太趁著春櫻初放,飛去東京賞花。
地鐵上,我們看到幾位約莫 70 歲的日本女性,身著低調高雅洋裝,素雅的妝容,手上掛著小提包,顯然是精心打扮過。應該也是去賞花吧,我心想。
「真好」我太太讚嘆,「 #為什麼她們老得這麼優雅?」
其實,不是她們老得優雅,
而是她們從年輕的時候,就一直為了保持這種優雅努力著。
——
『優雅』,是一種 #身心靈和諧 的狀態。
日本人的長壽眾所皆知,但如何活得久又優雅,絕不只是「多吃納豆跟味噌」就能做到,而是更細微、更深入生活各層面的生活態度。
其他不說,就說牙齒,日本人光是為了「#保住牙齒」,就做了很多長期規劃與努力。
事實上,日本從 80 年代開始,就有一個名為「8020」的護齒運動,意思是:希望國民到了 80 歲,#還能擁有20顆健康的原生牙齒。
【小知識:成年人的完整牙齒數量約為 28 至 32 顆,但最少需要 20 顆牙齒才能保有最基本的咀嚼能力,這在牙科被稱為短牙弓咬合 (Shortened Dental Arch)】
「8020」的護齒運動,當然不是到了 80 歲才開始做,而是 #從出生後的各個階段都不能怠慢,例如:
幼兒 1.5 歲後,必須開始進行乳牙檢查與清潔指導。
青壯年時,培養正確的飲食與生活習慣,降低蛀牙的機率。
中年後預防牙周病,尤其是 40 到 50 歲這個關鍵期,必須徹底解決牙齒問題來預防未來生活照護上的風險。
到了老年,日本人每年會定期接受牙周疾病檢查、咀嚼力測定,甚至有 8020 運動表彰大會,由社區牙醫師表彰 80 歲以上超過 20 顆牙的老人家。
唯有這種『一生懸命』的認真看待,才有機會達到「8020」的目標。
2017 年,在「8020」推行 30 年後,日本全國調查結果發現,80 歲以上老人從平均 4.7 顆原生牙齒,上升到 15.2 顆原生牙齒,成功保住 20 顆牙齒的人數也超過了一半。
——
你說為什麼日本人這麼重視牙齒?
因為吃飯、咀嚼、睡覺,#再日常不過的每件小事都和牙齒相關。
——
〖好好吃飯,人類尊嚴所在。〗
通常年輕人很難想像失去牙齒對一個人生活的影響。
這時我都會舉這個例子:
我一位 82 歲的患者朋友,因為咀嚼功能退化,每天只能吃像嬰兒吃的泥狀、細碎食品,靠著牙齦咀嚼、囫圇將食物吞下肚,漸漸地胃口也不好了、一天比一天消瘦。
「脾氣越來越怪。」有一次他來看診,我聽到家屬小聲地這樣說。
其實,我們將心比心,
曾經的一家之主,可能某天不小心聽到孫子跟女兒吵說:「我晚上想去吃牛排,可是阿公不能吃。」
「沒關係,你們去吃吧,我自己可以處理。」
因為擔心成為家人的負累,自己吃飯還比較輕鬆;就算一起吃,看兒子點菜時還要小心翼翼,問服務生這個煮得夠不夠軟。
久而久之,除了越來越沒自信,更重要的是失去的家族相處時光,與錯過的許多話題。
『飲食能力的健全,從根本聯繫著我們 #人類根本的尊嚴。』
——
〖好好咀嚼,防止失智。〗
另外一個與尊嚴有關的,就是記憶。
長壽專家白澤卓二表示,咀嚼能夠刺激腦部,近代史已知最長壽命的法國女姓 Jeanne Louise Calment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活到 122 歲的她,即使晚年眼睛幾乎看不見,但牙齒咀嚼狀況卻非常好。
而現代也有越來越多研究證實,#牙齒越多的老人,越不容易失智。因為 #牙齒咬合的感覺,會由牙齒根部的牙周韌帶傳到大腦,活化海馬迴,而海馬迴負責暫時保管短期記憶,最終移到大腦皮質,成為長期記憶。海馬迴如果出現問題,就容易出現失智狀況。
所以 #細嚼慢嚥,不只是對食物的尊重,也是保持頭腦清醒的練習。
而有趣的是,這種咀嚼出現的「口感」,對大腦的刺激,#只有原生牙齒才有。
——
〖好好睡覺,養生抗老。〗
缺牙除了和吃飯有關,常常也跟 #睡眠 以及 #呼吸 有很大的關聯。
2006 年義大利學者 Bucca 在『呼吸醫學』期刊中提到,大量缺牙會導致臉型變短、舌頭變大,進而增加睡覺時呼吸道阻塞的機率。
輕則 #打呼,重則導致 #睡眠呼吸中止症,嚴重影響睡眠品質。
身體組織的缺氧,是百病的源頭,導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發生率增加,身體越來越虛弱。
更特別的是,身體缺氧也會造成 #牙齒的進一步破壞,變成負面循環,這我們之後再聊。
——
所以到底要怎麼老的優雅?
『好好吃飯、好好咀嚼、好好睡覺』,能讓我們下半輩子活得更自在。
很明顯的,#原生牙齒 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想保留上天給我們的原生牙齒,需要從幾個日常的小習慣做起:比如上一篇提到的 #有意識地避免白天磨牙。
還有接下來要提的
#原型食物飲食、
#心理壓力調適法、
#提升睡眠品質的睡前儀式、
#顳顎關節與咀嚼肌減壓、
#口腔酸性調控......等等。
(你想先知道哪一個呢?)
這些都是 #可以靠自己察覺的 預防口腔破壞好習慣。
每一個好習慣,都是為了讓我們的下半輩子可以優雅一點、自信一點、自在一點。
最好,還能少看幾次牙醫。你說是吧?
——
▶︎▷ #悦庭口腔功能修復團隊︎ ▶︎▷
你很怕看牙,但其實身為牙醫的我們,比你更怕看牙。
我們是一群牙醫師,在我們多年執業,經手上萬個案後,我們發現:
「#只需要一點點的習慣改變,#每個人都能少看幾十次牙醫」
然而卻沒有人整理這類資訊,於是我們成立了這個粉絲團。
讓我們一起為了『不看牙』而努力!
——
願你能好好睡覺,好好吃飯,好好生活,口腔健康,少看牙醫。
糖尿病飲食表 在 Facebook 八卦
心路歷程3
我大多數認識的網友都是媽媽或是正在談異國戀或是處異國婚姻的網友,很少認識除了在這圈以外的網友,因為很多人都是透過讀到了我的文章認識我了,才找我聊天,所以雖然是面對的是陌生的網友,但是至少對方認識我,就不至於擔心沒有共同話題。
但這次我認識的這個網友,完全跟我不同圈子,他的世界跟我的世界根本是可以形容八竿子打不著的那種!
我們一開始有機會聊天的時候,我還覺得有點莫名其妙,甚至覺得我是時間太多嗎?怎麼誤打誤撞跟一個不相干的人聊起天來了呢?
而且聊著聊著,我怎麼開始向他透露了很多我自己的私生活呢?可是對方卻一點也沒有給我任何壓力,也沒有評論什麼,反而都是我一個人嘰哩呱啦不停的說、不停分享我內心的感受,甚至聊天的過程我發現了我自己很多問題,他就像是一個免費的心理醫生一樣,安安靜靜聽我說了很多事情,不打擾,這是一種很特別的感覺!
反正說難聽一點我把對方當作AI人工智慧還是Siri之類的😂
但這很不像我,因為我從來不會把自己的問題跟身邊的人說,更何況陌生人!
不過真的就這樣就這樣每天跟這位神秘網友對話談心
很快就發現了一個致命的問題
我發現很多跟他聊的東西是,我沒有辦法跟札哥聊的,包括跟他家人的衝突、感情上的一些分歧等等,甚至是兩個不同文化的衝突對方都懂,因為他是在亞洲許久的美國人
也很懂我的梗在哪裡,比方説,像我跟他談到我覺得我認識周遭的美國女生很假的時候,他可以立刻裝模作樣那個我覺得美式假的表情跟點在哪裡,他那樣的舉動完完全全的告訴我他懂,我不亦樂乎。
就這樣,從陌生網友變成了現實中的好友,我的心事好像找到了一個出口,久而久之也開始面對我的問題。
有天我問了這個朋友一個我從來沒有問過任何人的問題「欸!你覺得我性感嗎?」
他說「我覺得減減肥,應該更性感吧!」
當下覺得,什麼!?”更”性感?!
所以,我現在也是有點點性感囉?!
(當時68kg)
#其實這就是我真正減肥的膚淺理由 將將✨
加上身邊的朋友一個比一個正又漂亮又性感,我就告訴我自己,#我想要變成自己心目中的性感女神!
也順道要求這個神秘友人能不定期幫我鑑定一下我外觀上的sexiness🤓
之後,札哥回來台灣兩次,因為他發現他快不認識我了!回來台灣的那段時間,我發現我們兩個人的感情其實已經有點嫌隙了!有很多我爆炸的點。
比方說,他看到我的包包放在沙發上,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我包包丟在地上,我當時裡面的電子產品還不小心這樣摔壞掉了!我沒有說什麼,把包包吊起來,但是我回頭打給身邊的朋友和媽媽,問他們「如果你的另外一半對你做這件事你們會生氣嗎?」他們的答案都很激烈「廢話!跟他拼了吧!」「當然會吵架啊!憑什麼動我包包!還摔咧!」
我記得當下,我還刻意圈摔他的東西,表示不滿。但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我想讓他知道我的感受,但這對我們彼此都沒有幫助,只有越演越烈。
我記得我最灰心的是,我告訴他我得糖尿病的事實,他漠不關心,只有一句「看妳那樣的吃法!早就猜到了!」
我覺得我們之間的愛受到了挑戰
後來頓時覺得我付出奉獻給家庭
然後我得到的是什麼
我失去了自我
我不快樂
我變好醜
後來我他媽的決定要為自己好好活一次!
我把精氣神都放在運動還有我的興趣愛好上,
心情不好的時候,我不再是用吃來解決,
我找不同領域的朋友聊天、我聽不同的音樂、
跳不同的舞!我吃過往沒有嘗試的新鮮食物、
改掉愛吃甜食的習慣、我慢慢把自己找回來,
不再是把重心只有放在只有奉獻給家庭!
因為再不這樣我都快要喪命了我,不是開玩笑。
我在這段減肥的期間裡面愛上跳舞還有走路,
當時候住高雄,我每天約一個很住附近很好的朋友走路每天走至少3個小時!一邊聊天、一邊走路!然後有空就瘋狂的對著鏡子跳舞!跳⋯性感的舞囉!(不是色情的那種😂
然後盡量參加所有可以動的活動,我當時是還有每週的打羽毛球和騎馬。
戒掉!所有的醣類。(但是這個真的維持不久,我只是分享當時候快速瘦下來的作法
多約瘦子朋友出來聚會!
你會發現,瘦子為什麼是瘦子?是有原因的⋯
因為他們一整天真的吃的不多⋯吃什麼喝什麼就一定有剩⋯而且!都不打包⋯你知道很多胖子(包括當時的我)很怕浪費食物的⋯😭
後來我在心態上調整了很多,我開始學習怎麼斷捨離⋯食物!
我在瘦下來之前的生活感覺是那種很怕遇到飢荒的人😂因為整個食物櫃或者是冰箱都是一種塞爆各式各樣食物的狀態⋯
我後來就是全部都送人或是丟掉,因為我知道我要改變對食物的那種迷戀跟依賴⋯老實說一開始還蠻痛苦的!
但是慢慢的我看到我自己越來越瘦很有成就感!
最後其實還有個關鍵,就是我遇到了一個跟我很要好的五專同學,因為她生產完以後毛病一大堆又掉頭髮,但是幾個月後我看她脫胎換骨嚇了一跳,她跟我分享了她接觸吃一些調理女人子宮的產品,子宮調理好自然就漂亮了!
所以我也給自己快半年的時間一邊吃一邊調養,最後把我的多囊給調理好了,子宮移位的問題也好了,荷爾蒙失調的症狀也都調整回來,再加上我的飲食跟微運動,慢慢慢慢的,我一年半裡面瘦了總共26kg
從72kg變成46kg
從XL變成現在穿XS
而且現在不管近拍遠拍,都看得出瘦很多了
然後,我就成為了那個我自己想當的那個性感女神☺️
以下,可以開放留言發問問題
我應該還會發一個總結篇
喜歡的話分享吧!
我的個人IG: minamizaleski
糖尿病飲食表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根據衛福部統計,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中,16%患有骨質疏鬆症,其中80%都是女性。2025年恐有500萬名女性面臨骨鬆風險,同時因伴隨共病,一年內的死亡率竟高達20%。你知道嗎?骨質疏鬆與肌少症大有關係,而某些特定的飲食習慣,就會逐步讓我們流失肌肉。
骨鬆與飲食型態的關係?
加工麵食:腸胃道過敏
骨科醫師蔡凱宙醫師說,過去台灣人吃米飯,不過隨著飲食西化,米的消耗量20年來減少了一半,多半被小麥製成的「麵食」取代。他說明,小麥含有「麩質」,容易造成腸胃道發炎,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胃食道逆流。
「很多人為了緩解不適,就開始吃胃藥,」蔡凱宙醫師指出,吃太多胃藥就會讓胃酸濃度大幅下降,導致鈣離子無法離子化、蛋白質也沒辦法吸收,就會造成筋膜炎及骨質疏鬆。
蔡凱宙醫師表示,如果我們能夠好好吃米,少吃加工的麵食,包括:麵包、蛋糕、饅頭及餅乾等等,骨質疏鬆及肌少症的情況就有機會可以逆轉。
手搖飲料:糖分過高
「這幾年手搖飲整街都是,」蔡凱宙醫師指出,國人的飲食中糖分愈來愈多,而這是具有成癮性及累積性,「一次會比一次吃更甜,就跟我們吸毒一樣。」
蔡凱宙醫師表示,美國曾有研究團隊做過實驗,他們先用古柯鹼讓老鼠成癮,最後竟是用「糖」解牠的毒癮。「老鼠寧願吃糖也不要吃古柯鹼,」他說,糖對我們大腦造成的反應是全面性的,每一個細胞都能吃得到,是比古柯鹼還要更厲害的一個毒品。
添加物比高熱量更糟糕
有些人會以「零卡飲料」替代含糖飲料,認為既然沒有熱量應該就沒問題,對此蔡凱宙醫師強調,糖分與熱量並沒有直接相關,很多標榜零熱量的產品,都會多加人工甜味劑,雖然吃進去好像沒有任何熱量,但它會造成胰島素阻抗更嚴重,這比吃糖更糟糕。
蔡凱宙醫師也說,許多患者就是因為吃下太多的糖分、小麥,造成腸道受傷,接著大腦也跟著受傷,平衡感就會變差,衍生包括骨鬆的許多疾病,「最後一個跌倒就會造成骨折。」
蔡凱宙醫師推薦的飲食?
「我們有飯可以吃呀!」蔡凱宙醫師說,盡量吃米飯類的製品比較好。此外他也推薦大家準備「堅果」。他指出,堅果是原形食物,並且富含好的油脂,吃下肚會比較有飽足感。
「堅果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夏威夷果,」蔡凱宙醫師分享,夏威夷果油脂高,所以吃幾顆就飽了,就不會很快就感到餓,又一直想進食,「一直餓、一直吃,那你當然會變胖。」
而許多人擔心堅果熱量過高,蔡凱宙醫師回應,重點不只是熱量,而是好的油脂進入身體後,胰島素分泌就會減少。
蔡凱宙醫師進一步說明,市面上很多小麥的加工食品,有很多添加物,吃進去後就會造成血糖急速上升,接著胰島素過度使用,就引發胰島素阻抗。而胰島素是一種「肥胖荷爾蒙」,胰島素愈來愈高,身體脂肪就愈積愈多,營養無法送至肌肉,就會引發肌少症,最終導致骨鬆。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12月號《名醫的餐桌》,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496
【更多"名醫的餐桌"影片】
跟著我吃米飯,已有數千糖尿病患緩解 (洪建德醫師)
https://youtu.be/qD6z7_BLLq8
避免肥胖就能防乳癌!醫師的外食4原則 (江坤俊醫師)
https://youtu.be/5LSerGyWYZE
腎臟科醫師早餐必吃6好食 同場加映:小心6大早餐地雷 (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86g4SrpxImA
【相關文章】
名醫的餐桌!遠離高血糖、腎病、癌症、骨鬆、脂肪肝、失智,名醫身體力行的飲食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634
肌少症3徵兆當心老年失能!這樣抱膝伸腿練肌力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026
50%高齡者有骨質疏鬆!芥藍、莧菜搭這個助鈣吸收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037
#蔡凱宙 #骨質疏鬆 #肌少症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糖尿病飲食表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資深藝人脫線(陳炳楠)本就有腎功能問題,去年(2018年)聽信偏方,將中藥當水喝,引發腎衰竭昏迷,更併發嚴重肺炎、心衰竭等致命症狀,所幸經治療已平安出院。據統計,台灣慢性腎衰竭患者約有200萬人,洗腎人口已突破8萬人,也因此落入?洗腎之島」的惡名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其實已是早期腎病的患者,國民對慢性腎臟病的疾病認知率只有8%,埋下隱憂。本次就邀請到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替我們解析究竟台灣慢性腎臟病發生率與盛行率那麼高的原因在哪?
慢性腎衰竭5大元兇
台灣有超過9成都是慢性腎衰竭患者,洪永祥醫師說明,慢性腎衰竭是一個下游的結果,也就是有些疾病會經年累月地破壞腎臟,經過20~30年的破壞慢慢就會走向末期腎病變,達到尿毒症就得洗腎。至於有哪些疾病會引發慢性腎衰竭?他歸納出5大原因如下:
糖尿病
洪永祥醫師指出,台灣有將近200萬名糖尿病患者,約有3至4成的患者經過20、30年後會走到需洗腎的程度,是第一名的元兇。
高血壓腎病變
當血壓升高,微血管就會漸漸硬化,洪永祥醫師解釋,腎臟的小單位稱作腎絲球,血壓愈高,硬化的速度就會愈快。高血壓患者經過20、30年後,約有2成患者會必須洗腎。
慢性腎絲球炎
這就是我們常見的小便有泡泡,出現血尿、蛋白尿等族群。洪永祥醫師表示,這類患者常有家族性遺傳,有時候會整個家族來洗腎。
間質性腎病變
例如:腎結石、尿酸、痛風等,也占了一大族群。
遺傳性腎病變
洪永祥醫師舉例,像是多囊腎,又稱作水泡病,患者的腎臟會在20歲左右就長出一顆顆的水泡,因此到40、50歲就必須洗腎。
預防腎病:從避免代謝症候群開始
洪永祥醫師強調,導致台灣人腎臟生病的前兩名原因,是糖尿病跟高血壓,而再往回推,就可以發現我們應該從「代謝症候群」開始預防。慢性腎衰竭的原因多半都跟飲食、運動、身體代謝等息息相關。
「代謝症候群是一個十字路口,」洪永祥表示,當我們的內臟脂肪開始堆積(肚子變大)、血糖稍高但又還沒到糖尿病、血壓稍高也還沒有到高血壓的程度,此時若我們置之不理,不做任何改變,就很可能走上糖尿病、高血壓那條路;如果開始改變飲食、增加運動,又可以走回健康的那條路。
如何預防代謝症候群?
洪永祥醫師指出,導致代謝症候群的因素有兩個:老化,也就是代謝下降;另外就是飲食過量,超出身體的代謝功能。他說明,40歲是一個重要的分界點及關鍵期。年輕人的代謝功能旺盛,但過了40歲之後,身體代謝就開始老化。因此就要開始改變飲食及運動習慣。
然而,代謝症候群究竟是指身體代謝什麼的速度開始老化?洪永祥醫師認為,引發代謝症候群的起始點叫做「胰島素阻抗」,也就是澱粉類的代謝開始變差,而過多的澱粉熱量就會轉化為油脂,導致血糖升高、油脂變多,就會開始產生粥狀動脈硬化;血液變濃稠,血壓就會升高;脂肪一多就開始堆積在內臟,就出現鮪魚肚。
「你在40歲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讓你的身體代謝維持在年輕狀態。」洪永祥醫師說明,做法不是吃藥、吃健康食品,而是靠生活習慣。
導致代謝下降的原因
熬夜
飲食過多油鹽糖
PM2.5
喝到不好的水
過多食品添加物
活化代謝的方法
運動
喝乾淨、足夠的水
多吃新鮮蔬果
提及多吃蔬果,洪永祥醫師表示,一天至少要攝取5份蔬果(3蔬2果);但他更建議,壓力過大的成年人,或本身是慢性病、代謝症候群患者,男性一天要攝取9份,女性則要攝取到7份的蔬果。
此外,也要盡量早起,避免熬夜,因為熬夜很傷害代謝。洪永祥醫師舉例,許多糖尿病患者若前天熬夜,今天測量血糖時,通常都會突然飆高。他強調,健康之道無他,就是從平日的生活習慣改變,「恢復一個健康、幫助你代謝的生活習慣。」
傷腎的3大行為
不對的飲食
喜歡吃油鹽糖、精緻澱粉等,都十分傷腎。
用藥習慣不對
洪永祥醫師指出,台灣人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非常愛吃藥,而且是吃止痛藥。他進一步解釋,許多人吃止痛藥又不遵照醫師指示的劑量,自己額外增加劑量。甚至有些患者會吃「黑藥丸、草藥丸」,但這當中的止痛劑含量可能是4倍劑量,還含有一些類固醇,都會對腎臟造成負擔。
洪永祥醫師強調,吃藥一定要經過醫師指示,同時?該吃的藥要吃」,包括血糖藥、血壓藥在內,都是保護腎臟的藥品,一定要按時服用。
水分補充不足
洪醫師表示,台灣人不愛喝水讓他非常擔心。夏天一到,許多腎臟疾病患者就會出現,包括泌尿道感染、腎結石、中暑、橫紋肌溶解等。他說,喝水是一種習慣,每天要喝體重的3%~4%,若你是一個60公斤的人,就要喝1800~2400cc的白開水,而非飲料。
若不喝水,尿液就會結晶,產生腎結石,包括草酸鈣、尿酸鈣結石等等;同時尿液濃縮也會導致細菌感染,引發泌尿道感染;此外,不喝水就沒辦法排熱,夏天就容易產生熱傷害、熱中暑;若是運動當中又不補充水分,更容易造成急性中暑、急性腎衰竭、橫紋肌溶解等。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5月號《40歲養好腎》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778
【相關影片】
護腎,排毒不如避毒!一招降90%風險︱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37S9kQZYJFM
百大名醫愛下廚,抗癌好菜這樣料理|劉博仁醫師
https://youtu.be/zZCasRtoTzU
腎臟科醫師早餐必吃6好食 同場加映:小心6大早餐地雷︱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tZMSeSMQNHY
【相關文章】
40歲,養好腎,讓腎活到100歲!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634
10人就有1人腎臟有毛病!台灣人3大傷腎行為,你中鏢幾個?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611
一覺醒來突然中風並不是意外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7040
#洪永祥 #腎衰竭 #養腎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糖尿病飲食表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許多人把吃米飯與肥胖畫上等號,不少糖尿病患更認為吃飯是禁忌,但新陳代謝科洪建德醫師則說:恰恰相反。他解釋,我們就是因為飲食西化,少吃米飯,卻吃了太多其他升糖指數更高的食物,導致糖尿病流行病學發生率上升。
推薦吃白米飯的原因?
白飯最美味且能多元搭配
洪建德醫師表示,因為全球的衛生部、糖尿病專家、保健專家及營養專家等,所組織的國家與醫學會推薦的都是主張均衡營養,也就是說每天熱量的50%至60%要來自澱粉,而這之中白飯最好吃。
「我到過很多國家、認識很多文化,不會看輕任何一個文化,但假如要說好吃,我覺得白飯才是最好吃的。」洪建德醫師也說,白飯很適合與肉類、海鮮及蔬菜等各式各樣食材搭配。
白飯食物里程數低
洪建德醫師說明,米飯在台灣的可近性較高,以食物里程數而言,我們本來就應該吃當地的食物。
食物里程數(Food Miles):食物從生產出來,直到運送至消費者手中(或口中)的運送距離。
升糖指數低
三餐均衡進食,是最不會引起血糖及三酸甘油脂上升的方式,洪建德醫師指出,白飯與肉、蔬菜搭配的一餐,人體需要花6小時消化,血糖穩定度很高。
價格低
洪建德醫師說,若想吃米飯,在南部可以便宜到用40元就買得到一個均衡營養的便當。「當然最好的是自己在家裡做。」
無麩質
米飯不像燕麥、小麥及大麥製品有麩質過敏的問題。「麩質就是麵筋,用來塑形、做出形狀。」洪建德醫師說明,因此所有烘焙類的食品都含有小麥,吃米飯就完全沒有這個問題。
無添加物
洪建德醫師分享,在自己的研究中,光德國麵粉中的添加物就很多,但台灣烘焙有更多的自由,規定相較德國而言來得更少,所以基本上我們麵粉製品可能含有更多的添加物,吃米飯同樣可避開。
過敏問題少
洪建德醫師指出,由於現代人已脫離細菌及寄生蟲的時代,環境非常乾淨,所以我們從小時候開始大概二分之一的人都有過敏,「但吃米飯是不會過敏的,吃米飯再去配其他料理也不會過敏。」
洪建德醫師說,他沒有其他理由排除米飯,可是有千千萬萬個理由接受米飯,既能兼顧營養、升糖指數又低,再加上價格便宜,也不會得糖尿病,「為什麼不買來吃呢?」
推薦用餐順序:先吃肉再吃菜,最後吃飯
除了要注意飲食均衡外,進食順序也是一個關鍵。洪建德醫師建議,按照「蛋白質→蔬菜→米飯」的順序進食。他引研究指出,糖尿病不單純只是血糖或胰臟的問題,而是整個腹部內分泌的問題,腸胃道荷爾蒙是關鍵因素。
洪建德醫師進一步解釋,我們若是先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例如魚、肉類,此時胺基酸在15分鐘就會進入到血液,讓身體有時間準備分泌胰島素,「肉類剛開始的時候不太會上升血糖,」他說明,這樣等到後面在吃米飯時,血糖會比較穩定。
洪建德醫師說,在美國及日本都有研究證實,所以日本一般醫師在幾年前就開始遵循這套用餐順序。「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所以我在今年就大量、全面要求我們的病人這樣做。」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12月號《名醫的餐桌》,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496
【更多"名醫的餐桌"影片】
不吃米飯反而引發糖尿病?醫師5點分析【洪建德醫師】
https://youtu.be/JaMqzAapQjA
腎臟科醫師早餐必吃6好食 同場加映:小心6大早餐地雷【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tZMSeSMQNHY
遠離骨質疏鬆、肌少症,骨科醫師教你怎麼吃【蔡凱宙醫師】
https://youtu.be/BS6OhJgiieo
【相關文章】
新陳代謝科醫:跟著我吃米飯,已有數千糖尿病患緩解!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629
血糖失控竟會掉髮!新陳代謝科醫:防胰島素阻抗這樣做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4091
名醫的餐桌!遠離高血糖、腎病、癌症、骨鬆、脂肪肝、失智,名醫身體力行的飲食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634
#洪建德 #糖尿病 #血糖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糖尿病飲食表 在 糖尿病飲食表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八卦
糖尿病飲食表 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糖尿病飲食早餐,糖尿病飲食食譜,糖尿病飲食禁忌表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糖尿病飲食表在2023的 ... ... <看更多>
糖尿病飲食表 在 糖尿病飲食管理做對了嗎?醫師、營養師分享3大糖尿病飲食原則 的八卦
雖然 糖尿病 定期回診按時服藥很重要,但糖友自己的 飲食 管理更是重要!但 糖尿病飲食 應該怎麼吃,又該注意什麼呢?低升糖指數就夠了嗎? 水果可以多吃嗎? ... <看更多>